香料发展历史及常识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36
印度尼西亚的香料种植与调味文化香料是印度尼西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烹饪中的调味品,更是国家的一张名片。
在印度尼西亚,香料丰富多样,种植和使用香料的传统源远流长。
本文将探讨印度尼西亚香料种植与调味文化的背景、特点以及对当地人生活的影响。
一、香料种植的历史与背景香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印度尼西亚古代,当时香料是与印尼群岛丰富的自然资源之一。
在13世纪,香料成为印度尼西亚与欧洲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尤其是印度尼西亚著名的丁香、香兰和肉豆蔻等。
印度尼西亚自古就是世界上香料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这得益于该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印度尼西亚位于赤道附近,气候温暖湿润,加上肥沃的土壤,这些条件使得香料在这里生长繁茂。
二、主要香料种植情况1.丁香种植丁香是印度尼西亚的重要香料之一,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东部的马鲁古群岛。
这里生长着最好质量的丁香,有着浓郁的香味,所以被誉为“香料之王”。
印度尼西亚的丁香在世界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2.香兰种植香兰是印度尼西亚另一种重要的香料,特别是在印度尼西亚东爪哇岛的达仁区。
这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香兰种植,在这里栽种的香兰香气浓郁,被誉为“香草之王”。
3.黑胡椒种植印度尼西亚也是世界上三大黑胡椒出口国之一,黑胡椒主要产自印度尼西亚的北苏门答腊、南苏门答腊和望加锡等地。
由于印度尼西亚的独特气候和土壤条件,这里种植出的黑胡椒颗粒饱满、辛辣浓郁。
三、香料在印度尼西亚的调味文化中的地位香料在印度尼西亚的烹饪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地人善于利用各种香料来调配出丰富多样的口味,给菜肴增添了独特的风味。
印度尼西亚的传统烹饪中使用的香料包括姜黄、大蒜、辣椒、茴香、豆蔻、指甲花等。
印度尼西亚的传统菜肴如印尼炒饭、沙爹、印尼炖肉等,都少不了各种香料的调配。
不同的香料调配出不同的特色口味,给人以深深的印度尼西亚风情。
此外,香料在印度尼西亚的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地居民常常用香料来为房间增添香气,并且信奉香料具有净化空气和驱邪的作用。
香料香精的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1.香料香精的发展史食用香料是一类能使嗅觉器官感受到气味的物质,由于有些物质具有刺激味觉器官的能力,故常将凡能刺激味觉或嗅觉器官的物质统称为“风味物质”。
也有一些称为香料的前驱物质,在食品烹调或加工过程中因受热等原因而产生香味,就食品添加剂而言,食用香料是指能赋予食品香气为主的物质,个别食用香料兼有赋予食品特殊滋味的能力。
香精是由多种香料(有时加有一定量的溶剂和其它添加剂)调配出来的,具有一定的香型、可直接用于产品加香的混合物。
香料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
黄帝神农氏时代,早有采集树皮、草根作为医药用品来驱疫避秽。
当时人类对植物挥发出来的香气已经非常重视,又加以自然界花卉的芳香,对它产生了美感。
因此在上古时代就把这些有香物质作为敬神拜福,清净身心之用,同时也用于祭祀和丧葬方面。
后逐渐用于饮食、装饰和美容上。
我国在夏、商、周三代前就开始了对香料的使用。
在1897年,开掘公元前3500年埃及皇帝曼乃斯等墓时,发现美丽的油膏缸内的膏质仍有香气,似是树脂或香膏,该物品现可在美国和开罗博物馆内看到。
当时的僧侣可能是采集、制造和使用香料、香油或香膏者。
印度、希腊等文明古国也是最早使用香料的国家。
公元前1729年就有香料贸易,公元前370年希腊著作中记载了至今仍在使用的香料植物,还提出了“吸附”、“浸提”等方法。
至14世纪,阿拉伯人经营香料业,开始采用蒸馏法从花中提油,提取玫瑰油和玫瑰水。
中世纪后,亚欧有贸易往来,香料是药品之一,我国香料随丝绸之路远销西方。
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我国对香料十分重视。
15世纪葡萄牙人麦哲伦和伽玛氏环球旅行者也来中国探索香料。
1370年,第一只用乙醇的香水———匈牙利水出现了,开始只是从迷迭香中蒸馏制得,其后才逐渐从薰衣草和甘牛至等植物中制得。
自1420年,在蒸馏中采用蛇形冷凝器后,精油发展迅速,然后在法国格拉斯生产花油和香水,从此成为世界著名的天然香料(特别是香花)的生产基地,此后各地也逐步采用蒸馏提取精油。
香料的历史与文化香料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为我们的食物和饮品增添了浓郁的香气和口感,还被广泛应用于香水、药品和祭祀仪式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香料的历史起源、文化意义以及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
一、香料的历史起源香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早在几千年前的古埃及,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各种香料了。
古埃及人相信香料具有神秘的力量,可用于驱邪、祭神、保护身体,并赋予普通物品以神圣的意义。
他们将香料运用于宗教仪式和法术中,如法老陵墓中经常用到的“辛特之苦”。
古埃及人的使用方式对后来的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印度,香料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印度人将各种香料用于宗教仪式、医疗和美容,认为香料具有神圣的力量。
在印度的传统文化中,香料以及它们所释放出的香气被视为与神灵沟通的桥梁。
相传佛陀诞生时,身边弥漫着各种香料的芬芳,这也进一步加深了香料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
二、香料的文化意义香料在不同文化中有着独特的文化意义。
首先,香料常常与宗教仪式和神圣活动联系在一起。
在许多宗教仪式中,例如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人们会燃香或施洒香粉以表达虔诚和敬意。
香料的香气被认为是神灵的象征,能够净化心灵并引导人们与神性相连。
其次,香料也用于美化和改善生活品质。
在古代和现代,人们常常在食物和饮料中加入香料,以增添口感和香气。
比如在中国,八角、桂皮、花椒等香料被广泛用于烹饪中,赋予食物独特的风味。
在西方,肉桂、香草等香料则经常用于糕点、甜点和饮料制作中,给人们带来美妙的味觉享受。
此外,香料还常常被用于药物制备和治疗中。
在古代,人们发现一些香料具有抗菌、镇静、解热等功效,因此将其用于药物制备。
例如,丁香可以用于缓解牙痛和消炎;姜可以用于暖身消食;薄荷可以用于缓解头痛和消化不良。
这些香料的药用价值在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传承至今。
三、不同文化中的香料应用香料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应用方式。
在亚洲,例如中国和印度,人们常常将香料作为调味品添加到菜肴中,以提升食物的口感和香气。
香料的发展历史(2009-11-30 20:15:17)转载▼标签:克丽奥佩特拉香料香囊埃及人杨贵妃罗马时尚香料的发展与国家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是分不开的。
在不同的国家发展情况也是不一样的。
A、古埃及埃及人使用香料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远早于其它的文明。
埃及人制造香水和滋润药膏的方法是:用油浸泡香料植物,再用布把这种液体过滤一下,或者把花瓣揉进脂肪里面,来吸收和保存它们的香味。
人类最早的香水就是埃及人发明的“Kyphi”(可菲)神香,但是当时并未发现精练高纯度酒精的方法,所以确切称为香油,是由祭司和法老专门制造的。
公元前1500年,香水使用在埃及已经日趋普遍,香精和油膏普遍用于沐浴中、沐浴后,通常被存放在造型优美的容器里,这可以从现代发掘出的古代坟墓里面找到很好的例证。
那时埃及人在公共场所不涂香水是违法的。
人们死后,利用香料的防腐性,用香料裹尸,成为木乃伊,使之永存。
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世界三大美女之一的“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以香味使罗马英雄臣服的例子。
克丽奥佩特拉因为宫廷的权力斗争,被逐出埃及,罗马的最高权力者恺撒大帝,被她的美色迷惑,由于他的鼎力相助,使她重登埃及女王的宝座。
凯撒大帝死后,她又接近握有罗马政治实权的安东尼,利用他的政治力量,保住她的王位。
使罗马英雄一个接一个臣服的克丽奥佩特拉,举止优雅、声音甜美,以及能说数国语言的才华,掳获了许多人心。
尤其是她使用香气的奢华,更能凸显她的魅力。
克丽奥佩特拉时就香气不断,据说她每天一定要在装满香料的浴缸中沐浴,并在身体上涂麝猫香之类的动物性香料。
以现代的说法,她全身就是混合了花香与动物性香料,也可以说她喜爱使用性感的香味。
克丽奥佩特拉以芬芳的索绕向周围的人宣示她自己的存在,更提升了埃及女王的权威及女性的魅力。
B、古希腊古希腊把香水神化了,认为香水是众神的发明,闻到香味意味着众神的降临与祝福。
妇女在宗教仪式上必须使用香水。
在古希腊,做香水的人都是妇女,她们吸收了埃及人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做了改进。
浅述香料的使用在汉、唐、宋三朝的演变导语:"香"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存在,它可以是沟通人与上天的桥梁,可以用来驱除疫病、装点生活,还可以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等等。
随着朝代的更迭,"香"的普及程度越来越广,作用也越来越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香"在汉、唐、宋三朝的变化与发展。
一、汉朝的香料相传在黄帝轩辕氏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以香料来象征身份地位和上达天庭的习惯。
到了汉朝,汉武帝统治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外来使臣进贡之物中香料种类十分丰富,此时香料的用途逐渐从祭祀活动慢慢渗入皇室的日常生活。
(1)香料的用途香料最开始的作用是驱赶蚊虫、治疗疫病。
在《博物志》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汉武帝统治时期,有弱水西国的一名使者带着香料来进贡,汉武帝看了之后发现这香的大小约等于三枚燕子卵,形状还与大枣类似,觉得这香不过是寻常之物,甚至有些不高兴,便不再搭理这使者。
之后,长安爆发了一场疫病,宫中众人也未能幸免。
这时西国的使者请求汉武帝焚烧他们进贡的香,说是此香有驱除疫病的功效。
汉武帝便将信将疑地尝试了,第二天宫中感病的人便纷纷痊愈了。
长安城百里之内的百姓,都闻到了此香的味道,香气在城中萦绕九日仍有余味。
这些描写也许有些夸张的意味,但足见香料的神奇功效。
西国进贡的兜木香、返魂香、乾陀罗耶香都有类似的功效。
此时香料的使用虽比之前"接地气"很多,但仍是普通百姓无法享受的珍品,因此香料依旧只是王公贵族追捧的对象。
宫中的妃子为讨皇帝欢心,沐浴焚香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飞燕外传》中有这样的记载:被封为皇后的赵飞燕在沐浴时用的水称为"五蕴七香汤"(能把五脏六腑都染上香气的水)。
同时宫女还要向她身上浇沉水香,沐浴完毕后,她坐在椅子上,旁边还要薰上"降神百蕴香"(能吸引神仙下凡的香)。
沉水香材料"黑奇楠"除了妃子外,还有许多想要得到皇帝赏识的官员也会在熏香上花很大功夫。
2 香精香料和调香发展简史香料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皇帝神农时代,早有采集植物作为医药用品来驱疫避秽。
当时人类对植物中挥发出的香气已很重视,闻到百花盛开的芳香时,同时感受到美感和香气快感;将花、果实、树脂等芳香物质奉献给神,芬芳四溢而达到完美的宗教境界。
因此,上古时代就把这些有香物质作为敬神明、祭祀、清净身心和丧葬之用,后来逐渐用于饮食、装饰和美容上。
夏商周三代,甚至更早就开始了对香料的使用。
唐代以前,有龙脑和郁金香等配方。
五代时有茉莉油和桂花油的应用记载。
春秋以后,宫粉胭脂在民间妇女中也开始使用。
阿房宫赋中描写宫女们消耗化妆品用量之巨,令人叹为观止。
"齐民记要"记有胭脂,面粉,兰膏与磨膏的配制方法。
国外也有数千年的历史。
公元前3500年埃及皇帝晏乃斯的陵墓于1987年发掘,发现美丽的油膏缸内的膏质仍有香气,似是树脂或香膏。
现在可在英国博物馆或埃及开罗博物馆看到。
僧侣们可能是主要的采集、制造和使用香料者。
埃及人在公元前1350年沐浴时,用香油或香膏,认为有益于肌肤,当时用的可能是百里香、牛至、没药、乳香等,而以芝麻油、杏仁油、橄榄油为介质。
麝香用得也很早,约在公元前600年。
公元七世纪埃及文化流传到希腊、罗马后,香料成为贵重物品即贵族阶级的嗜好品,为了从世界各地寻求香蕉及辛香料,推动了远洋航海,促进了新大陆的发现,对人类交通史大有贡献。
圣经旧约埃及记第30章记载:"请你取用香料,即苏合香、没药、枫子香、纯乳香,各种香料必须重量相同,然后按照制造香料的技术制造熏香.。
"文中提到的香料都是由树脂等天然物质制成的,其中有些香料至今还在使用。
在同一章中还有关于制造香油的记载,所用原料是液体没药、肉桂、桂枝和橄榄油。
随着香料需求量的增加,草根树皮不便处理和运输,花类也无法四季供应。
因此到中世纪时,阿拉伯人开始经营香料业,并用蒸馏法从花中提油,较著名的是玫瑰油和玫瑰水。
印度的香料种植丰富多样的调味品文化印度是世界上著名的香料种植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调味品文化。
这个国家的独特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香料种植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从古至今,印度的香料一直受到全球的喜爱和追捧。
本文将着重介绍印度香料种植的历史、不同种类的香料以及它们在印度菜肴中的应用。
1. 香料种植的历史印度的香料种植历史可追溯到几千年前。
早在古代,印度就开始种植各种香料植物,如姜、大蒜、莳萝、肉桂、豆蔻等。
这些香料不仅用于饮食调味,还被当做草药用于医疗目的。
随着贸易的发展,印度成为了香料贸易的重要中转站,将香料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2. 不同种类的香料印度拥有大量种类的香料,每一种都独具特色。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香料:2.1 辣椒:辣椒是印度菜肴中最常用的调味品之一。
它可以提供辛辣的口感,增添菜肴的风味。
2.2 孜然:孜然是印度烹饪中常用的香料,具有浓郁的芳香和独特的味道。
它常用于炖菜、咖喱和烤肉。
2.3 肉桂:肉桂是一种香甜的香料,常用于制作甜点和烘焙食品。
它也是印度咖喱的重要成分之一。
2.4 豆蔻:豆蔻是一种芳香的香料,常用于制作咖喱和甜点。
它能为菜肴带来独特的口味。
2.5 老姜:老姜是印度烹饪中广泛使用的香料之一。
它可以提供浓郁的香味,增强菜肴的味道。
2.6 小茴香种子:小茴香种子常用于制作印度甜点和饮品。
它们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味道。
3. 香料在印度菜肴中的应用在印度,香料是烹饪的核心。
印度菜肴以其丰富多样和独特的味道而闻名于世。
不同的地区有着各自特色的菜肴,它们使用的香料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印度菜肴和它们使用的香料:3.1 咖喱:咖喱是印度餐桌上最常见的菜肴之一。
它由多种香料、蔬菜、肉类或豆类制成。
例如,印度咖喱中常使用孜然、肉桂、豆蔻等香料。
3.2 印度奶茶:印度奶茶是印度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使用了许多香料,如姜、肉桂、丁香等,赋予了奶茶独特的口味。
3.3 辣椒腌制食品:辣椒腌制食品在印度非常受欢迎。
印度香料知识点总结---印度的香料自古以来就以其多样性和丰富性而闻名。
这些香料在印度的烹饪、药物、宗教仪式和香水制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印度香料受到了古代种族入侵、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影响,形成了多样的独特特色。
接下来我们将对印度香料进行一次全面总结。
### 1. 印度香料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在远古时代,印度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这条古老的贸易路线将印度与中东、欧洲和东南亚相连。
这种地理位置使得印度成为东西方商业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
随着贸易的发展,印度逐渐从世界各地引入了大量香料。
印度香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印度文明,早在公元前 3000 年至 1000 年之间,吠陀文献就已经开始记录了香料的使用。
印度古代的贸易联系与希腊、罗马帝国和埃及相继发展,这使得印度香料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随着印度教和佛教的传播,香料在宗教仪式和风俗传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印度的中世纪和近代时期受到外来征服者的统治,例如葡萄牙人、莫卧儿帝国和英国殖民统治,这些统治者也将自己的香料文化带入了印度,进一步丰富了印度的香料资源。
### 2. 主要的印度香料种类印度香料的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2.1 孜然 (Cumin)孜然是一种常见的印度香料,用于印度菜肴的烹饪。
孜然籽还具有许多药用价值,被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和增强免疫力。
#### 2.2 葫芦瓜 (Asafoetida)葫芦瓜是一种香气独特的树脂,通常用于印度大米和面食中。
它被广泛用作香料和药用植物,并在印度烹饪中被用作替代大蒜和洋葱。
#### 2.3 肉桂 (Cinnamon)肉桂是一种常见的香料和草药,其起源于斯里兰卡和东南亚。
在印度,肉桂通常用于烘烤食品和烹饪菜肴中,也被用于制作甜点和咖喱。
#### 2.4 孟买咖喱 (Mumbai Curry)孟买咖喱甚为出名,它由多种香料混合而成,其中包括姜、大蒜、肉桂、丁香、孜然、辣椒、孜然、丁香等。
这些香料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咖喱调味料,被广泛用于印度和国际美食中。
中国香文化发展史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6000多年之前,人们已经用燃烧柴木与其它祭品的方法祭祀天地诸神。
生活用香,其历史也可追溯至上古以至远古时期,从近几十年考古发现的陶熏炉等文物表明,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先祖们已经开始使用香品了。
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也有了“柴”字,指“手持燃木的祭礼”,堪为祭祀用香的形象注释。
一、春秋(东周前半期,前770年~前476年)至汉魏:香文化的初步发展香料泽兰(非春兰)、蕙草(蕙兰)、椒(椒树)、桂(桂树)、萧(艾蒿)、郁(郁金)、芷(白芷)、茅(香茅)等东汉开始使用麝香取香方法熏烧(如蕙草、艾蒿),佩带(香囊、香花香草)、煮汤(泽兰),熬膏(兰膏)、入酒香具香炉伴随香炉的广泛使用,熏香风习更为普遍。
向皇帝奏事的官员也要先薰香(烧香薰衣),奏事时还要口含“鸡舌香”(南洋出产的丁子香树的花蕾,用于香口)。
熏炉向南传播,甚至传入东南亚,在印尼苏门答腊就曾发现刻有西汉“初元四年”字样的陶炉熏炉向南传播,甚至传入东南亚,在印尼苏门答腊就曾发现刻有西汉“初元四年”字样的陶炉熏笼直接放在衣物中熏香熏球盖在被子里,由两个半球形的镂空的金属片扣在一起,中央悬挂一个杯形的容器,在容器内可以焚烧香品,即使把香球拿在手里摇摆晃动,容器内的香品也不会倾洒出来。
作用一是养性、二是祛瘟除虫、三是用来祭祀。
烧香行为由国家掌握,由祭司执行。
时代特点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地域所限,中原地区气候温良,不适宜香料植物生长,香木香草种类较少秦汉时期《迷迭香赋》曹丕播西都之丽草兮,应青春之凝晖;流翠叶于纤柯兮,结微根于丹墀;方暮秋之幽兰兮,丽昆仑之英芝;信繁华之速逝兮,弗见凋于严霜;既经时而收采兮,逐幽兰以增芳;去枝叶而寺御兮,入销谷之雾裳;附玉体以行止兮,顺微风而舒光。
随着国家统一、将于扩大,南方湿热地区香料渐入中原地区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活跃,东南亚、南亚以及欧洲的香料种类传入中国(沉香、苏合香、鸡舌香等)西汉初期汉武帝前,熏香开始流行于贵族阶层魏晋南北朝时期薰香在上层社会更为普遍道教佛教兴盛,两家都提倡用香出现“香方”“药香”“香”的含义也发生了衍变,不再仅指“单一香料”,而是也常指“由多种香料依香方调和而成的香品”,也就是后来所称的“合香”。
香料的历史与文化渊源香料是人类使用最早的调味品之一,它们不仅为食物增添了美味,还在文化和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古代到现代,香料一直被视为珍贵的商品,它们的起源和传播与全球贸易、探险以及文化交流密不可分。
本文将探讨香料的历史与文化渊源,带领读者了解这些芳香独特的物质。
一、香料的起源与发展香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最早,人们发现了某些植物具有特殊的香气,并开始将其用于美食调味。
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都有使用香料的记录。
这些文明将香料作为奢侈品,用于宗教仪式、药物治疗和清洁用途。
香料贸易的发展对于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将香料从东方传入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
香料如丁香、丝路胡椒、肉豆蔻等通过长途贸易,从东南亚和印度洋地区进入地中海世界。
这些香料的贵重性使得贸易商和商人趋之若鹜,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料渐渐成为贵族和王室的象征。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香料的需求达到了巅峰,成为了一种奢侈品。
这导致了由欧洲国家对新世界的探索,以期找到更多的香料来源。
这种探索催生了哥伦布等著名航海家的壮举,同时也开启了欧洲殖民主义时代。
二、香料与文化交流香料的传播不仅仅是商品的交换,也伴随着跨文化的交流。
随着贸易的发展,不同地区的人们开始相互了解、交流,并融合了彼此的文化。
举例来说,胡椒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它起源于印度半岛。
随着胡椒的传播,它成为了欧洲厨房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
事实上,欧洲人曾经因为这种香料的珍贵而大肆掠夺胡椒种植地,导致印度半岛被殖民和剥削。
然而,随着胡椒的传播,东西方的风味和烹饪技术也逐渐融合。
香料也在宗教仪式和仪式习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古代埃及,人们用香料来制作祭品,用于神庙仪式和葬礼。
在印度,香料在印度教和佛教的宗教仪式中被广泛使用。
在中国,人们在传统节日和庆典中熏香以祭祀祖先和神灵。
香料成为文化和宗教的载体,传递着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香料的历史渊源追溯香料的起源与发展香料作为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美食、香氛和药物等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本文将追溯香料的起源与发展,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社会,展示香料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一、古代文明中的香料使用从史前时代开始,人类就开始意识到香料的作用。
早期人类发现某些植物具有特殊的香气,并开始将其用于仪式、祭祀和医疗等方面。
例如,埃及人利用沉香、没药和天竺葵等香料进行香薰和尸体防腐。
同时,古印度的阿育吠陀文献中也包含了对香料的详细描述和应用。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香料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古代文明如古希腊、罗马和古中国等都与香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古希腊,香料被广泛用于宗教仪式和医疗保健。
古罗马则将香料视为奢侈品,用于增添饭菜的风味。
而古代中国皇宫中,香料被视为珍贵的礼物,用来表达对贵宾的尊重。
二、中世纪的香料贸易中世纪是香料贸易的黄金时期,也是世界著名的“香料之路”形成的时期。
由于香料在欧洲非常珍贵稀有,因此香料贸易成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行业。
欧洲人对香料的需求如火如荼,为了获取香料,他们不惜与东方国家展开激烈的贸易竞争。
由于香料的稀缺性和高价值,香料的贸易成为了贵族和商人们获取巨额财富的途径。
威尼斯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舰队成为了香料贸易的中转站和运输商,从而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同时,也有众多的贸易商冒险探索新的贸易路线,例如哥伦布等人的航海探险,最终导致了美洲大陆的发现。
三、现代香料工业的崛起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现代香料工业逐渐崛起。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开始从香料中提取纯度更高的香精和香料化合物。
这种高纯度的香料能够更好地应用于食品、饮料和香水等产业。
同时,一系列香料的合成方法也被开发出来,使得香料的生产更加成熟和可控。
现代香料工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食品和香精香料行业的蓬勃发展,也为香水工业的兴起提供了基础。
众多国际著名香水品牌的问世,推动了香料工业成为当代化妆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香料是能被嗅觉闻出气味或被味觉尝出香味的、用来配制香精或直接给产品加香的物质。
香料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在医药、生活用品等行业中都有广泛应用.其生产也从天然香料发展至各种人工合成香料。
1 香料的发展概况香料的历史可以追溯至5000年前。
在东方。
人们认为香料发祥于帕米尔高原。
而西方人则认为.公元前20至18lit纪的古埃及才是香料的发祥地。
古代的香料主要用于宗教祭祀。
在6世纪。
阿拉伯人发明了从花的浸出物中析出带香味液体的方法.并开始生产世界闻名的戈雷香水。
13世纪.人们第一次从精油中分离出萜烯类化合物。
发展至中世纪.香料已经有频繁的贸易往来.开始被用于香水、医药以及食物中。
以后的时间里.香味化合物的合成不断取得重大成就,合成香料陆续出现,香料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目前,世界上香料品种约有6000多种。
中国是最早使用香料的国家之一。
是最大的天然香料生产国,由中国生产的香料有1000多种。
2天然香料天然香料是指取自自然界的、保持原有动植物香气特征的香料。
通常利用自然界存在的芳香植物的含香器官和泌香动物的腺体分泌物为原料,采用粉碎、发酵、蒸馏、压榨、冷磨、萃取以及吸附等物理和生物化学方法进行加工提制而成。
分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香料两大类。
动物性天然香料分布于动物的腺囊中。
广泛应用的主要有4种:麝香、灵猫香、海狸香和龙涎香。
通常以乙醇制成酊剂,并经存放令其圆熟后使用。
除龙涎香为抹香鲸肠胃内不消化食物产生的病态产物外,其他三者是从腺体分泌的引诱异性的分泌物。
动物性香料在未经稀释前,香气过于浓艳反而显得腥骚,稀释后即能发挥特有的赋香效果。
麝香,来源于麝鹿,主要香气成分是:3一甲基环十五烷酮(主要)、5-环十五烯酮、3一甲基环十五烯酮、3一甲基环十三酮、环十四酮、5一环十四烯酮、麝香吡啶、麝香吡哺等大环化合物。
灵猫香,来源于灵猫,主要香气成分是:9一环十七烯酮(灵猫酮)、二氢灵猫酮七烯酮、环十六酮等大环酮化合物。
[2]海狸香,来源于河狸,主要香气成分是:海狸香素、水扬苷、苯甲酸、苯甲醇、对乙基苯酚、海狸香胺、三甲基吡嗪、四甲基吡嗪、喹啉衍生物等。
香辛料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和常见分类,以及40多种常见香辛料介绍一、香辛料的历史香辛料的历史始终贯穿着我们探索世界的历史。
在穴居时期,有个人无意地用灌木叶子拿来包肉,后来他惊讶地发现肉的味道变得更好了,有些果仁、种籽、浆果-甚至是树皮也有同样的作用。
这一偶然的发现,可能就是人类使用香辛料的开始。
香辛料在古代也是用来去除食物的异味的。
那时候保存食物新鲜的方法并不多,香辛料也就显得尤为珍贵。
在今天看来,中世纪后期卖到欧洲的香辛料的价值简直是不可思议。
一小撮小豆蔻的价值相当于一个穷人一年的收入,很多奴隶的身价也就值几把胡椒而已。
现在的香辛料大致可以分成5类:非草本香辛料 Spices:带有香气的天然植物,可以是植物干籽、花苞、花果、树皮或根,多产自热带地区。
比如丁香、桂皮、大蒜、姜等。
草本香辛料 Herbs:带有香气的叶子,有时也可以是植物的花的部分,通常产自地中海气候地区。
比如皮萨草、罗勒、百里香、迷迭香、月桂等。
种籽香辛料 Seeds:带香气、颗粒小的整个植物干果实,通常产自温带气候地区。
比如胡椒、孜然、大茴香、小茴香等。
复合香辛料 Blends:非草本香辛料、草本香辛料、种籽香辛料或其他香辛料的混合型香辛料,原料既有粉状的,又有完整的。
比如五香粉、咖喱粉等。
调味酱料 Condiments:任何非草本香辛料、草本香辛料、或种籽香辛料,但更多是一种辛香、已经加工的混合调味料,有时是液状的,调味酱料经常和食物一起上桌。
比如番茄沙司、沙拉酱等。
最先将香辛料带入欧洲的是阿拉伯商人。
他们清楚自己正控制着一种需求紧俏的商品,阿拉伯商人不仅把香辛料的来源视为天机,而且还编造出种种离奇怪诞的故事来,夸大采集香辛料的危险性。
然而,当人尽皆知亚洲和印度是这些珍稀的香辛料的真正产地时,世界探索便白热化起来了。
哥伦布、马哥伦和其他人不仅声称他们发现的新大陆属于他们,而且他们的船还将植物、水果、种籽、香料以及他们发现的调味料载回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