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的防治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如何预防肺结核宣传小知识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为了预防肺结核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清洁家庭和个人物品,保持室内通风。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
3.饮食要健康均衡,保持营养充足,增强身体免疫力。
4.尽量避免与肺结核患者长时间密切接触。
5.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性脑膜炎。
6.及时就医,积极治疗肺结核,避免传染给他人。
以上是预防肺结核的小知识,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遵守,预防肺结核的发生。
- 1 -。
结核病防控宣传健康教育知识一、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在医院就诊时,应将自己的真实信息如实告诉医生。
肺结核患者经过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
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二、学校结核病防控健康教育知识结核病是如何传染的?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唱歌、大声说话时,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可经其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气雾(或称为飞沫),含菌的飞沫核被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
研究表明,1例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平均一年将传染10~15 个健康人,在人群密集、拥挤、通风不畅等环境下,将使更多的人受到感染。
2.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哪些?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有的人会有低烧、盗汗、胸痛、食欲差、疲乏和消瘦等。
有咳嗽、咳痰2周及以上,咯血或血痰等症状的人,通常叫肺结核可疑症状者。
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时,要想到自己有可能患了结核病,应及时、主动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
3.学生确诊肺结核后应怎么办?确诊肺结核后,应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治疗,同时应尽快告知班主任或校医务室,以便帮助其他同学尽快接受筛查。
不应向学校隐瞒病情带病上课,或不向医疗机构如实说明学生身份和学校信息。
如因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导致肺结核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需依法承担责任。
4.如何预防和控制结核病?要预防结核病,首先要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和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并将其与其他人群分开;其次是阻断传播途径,对痰液等进行消毒处理等;第三是保护易感人群,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与传染性患者接触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等。
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一】1、什么是肺结核病?肺结核病俗称“肺痨”痨“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对个人和家庭都有极大的危害。
得了肺结核如果不能彻底治疗就会部分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且还会传染给他人。
2、肺结核病有哪些表现?肺结核病常见的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食欲不振、消瘦、午后潮热、盗汗、月经不调等,尤其是连续咳嗽咳痰二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怀疑得了肺结核病,应及时到县结核病防治所诊治。
3、怀疑得了肺结核病应该怎么办?怀疑自己得了肺结核病的患者、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及时到县结核病防治所接受相应检查。
4、确诊得了肺结核病怎么办?凡经照片、查痰等检查最终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应当及时到县结核病防治所办理相关手续,根据国家政策享受免费抗结核治疗。
5、肺结核病该怎样治疗?采取抗结核药物治疗又称化学疗法,是结核病最主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它治疗方法均为辅助治疗。
只要病人能按照医生的要求不间断服药6 个月以上,绝大多数都是能够治好的。
6、肺结核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遵守哪些规定?一要规则服药,不能私自停药,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二要注意休息,特别是咯血病人应卧床休息。
三要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四要严禁烟酒,注意防寒保暖。
五要定期复查,掌握治疗效果。
六要全面保护肝脏,开展肝肾功能检查和复查。
7、树立战胜肺结核病的正确观念①早期发现、规范治疗,有利于结核病的康复。
②肺结核病一定要到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正规治疗,不要乱投医、乱吃药。
③接受正规治疗2-3周后一般就没有了传染性;痰中没有查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病人,可以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
8、国家对肺结核病有哪些相关政策?国家免费为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提供抗结核病药品和主要的检查。
①免费治疗的范围:国家统一方案确定的抗结核药物。
②免费检查的范围:拍摄x 光正位胸片一张、痰检查。
【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二】推荐一、什么是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预防肺结核病宣传知识引言概述:肺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为了提高公众对肺结核病的认识,预防肺结核病的发生,本文将详细介绍预防肺结核病的宣传知识。
正文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肺结核病的传播途径、肺结核病的症状、肺结核病的预防措施、肺结核病的治疗方法以及肺结核病的宣传教育。
一、肺结核病的传播途径:1.1 空气传播:肺结核病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时释放的结核分枝杆菌悬浮在空气中传播。
公众应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特别是在封闭空间中。
1.2 食物传播:结核分枝杆菌也可通过食物传播,尤其是未经过充分加热的牛奶或肉制品。
人们应确保食物煮熟煮透,避免食用生牛奶或未煮熟的肉制品。
1.3 母婴传播:孕妇患有肺结核病时,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孕妇应定期进行肺结核病筛查,及时接受治疗,以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
二、肺结核病的症状:2.1 咳嗽:患者常伴有长期咳嗽,咳嗽时可能伴有痰血。
2.2 发热:患者可能会出现长期低热或周期性发热。
2.3 乏力:患者会感到疲倦乏力,精力不济。
三、肺结核病的预防措施:3.1 接种疫苗: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一种有效措施,可以大大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
3.2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咳嗽打喷嚏等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3.3 加强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菌滞留的机会。
四、肺结核病的治疗方法:4.1 药物治疗:肺结核病可以通过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来控制和治愈。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坚持用药时间和剂量。
4.2 隔离治疗:对于具有传染性的肺结核病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以防止疾病传播。
4.3 定期复查:治疗后,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五、肺结核病的宣传教育:5.1 提高公众认知:开展肺结核病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肺结核病的认知和了解,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5.2 健康教育:通过向公众传授正确的卫生知识和预防措施,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处方
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怀疑得了结核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得了结核病并不可怕,只要早期诊断,正确治疗.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
●对肺结核病人不应歧视,应多给予关心和鼓励。
预防与治疗同样重要
与治疗相比,预防结核病同样重要,应如何预防结核病呢?
◆创建良好的学校卫生环境。
做好校园环境的清扫保洁,消除卫生死角。
特别要做好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食堂等人群聚集场所的保洁和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不随地吐痰。
◆咳嗽、打喷嚏掩口鼻。
◆养成开窗通风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肺结核病的防治知识教案
一、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肺结核病
肺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菌最容易通过呼吸道经空气传播,是国家重点预防和控制的传染病。
肺结核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和树立信心。
得了肺结核病既不可麻痹轻视也不必恐惧悲观,应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到当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去获得咨询和服务,接受相应的检查和正规的抗结核治疗,这样肺结核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二、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怎样才能控制传播?
(1)、结核病是呼吸道传染病,结核杆菌会在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从呼吸道喷出,漂浮在空气中,特别是有咳嗽症状的排菌肺结核病人,其传染性最大,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健康人吸入了漂浮在空气中的结核杆菌就有可能感染上结核病。
(2)、控制结核病传播最有效的措施是尽早发现病人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要做到“四早”:早发现、早预防、早隔离、早治疗。
通过药物杀死病菌,降低和消除传染性。
此外,病人不要当面对他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必要时用手帕捂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居室门窗常开,保持室内通风和空气新鲜。
(3)、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家人(尤其是孩子)、邻里、同事
等都极有可能受到传染,他们是结核病的高危人群,必要时应到专业结防机构接受相应的检查和预防性治疗。
三、结核病主要有哪些症状?
(1)、肺结核病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临床症状:呼吸系统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胸闷、气急等;全身症状有发热、消瘦、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月经不调等。
(2)、肺结核病的症状并不是结核病所特有的,其它肺部疾病也会产生这些症状。
肺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症状大都由轻渐重,由不明显到明显,逐步发展,多数病人早期可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不易引起重视,常被误认为是“感冒”,“气管炎”而耽误诊治。
因此,如有上述症状,持续时间又超过2—3周,就应该想到有结核病的可能。
四、得了结核病应该怎么办?
(1)、首先您对自己的疾病一定要重视,要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应该到专业结核病防治机构处就诊,接受相应的检查,按专业结核病防治医师指定的治疗方案接受正规的治疗。
其次,结核病是慢性病,疗程较长,—定要有恒心和信心,要听从专业结核病防治医师的医嘱,定期复查配药,坚持规则服药并完成全疗程治疗。
对患者来说要规范地完成长达半年之久的治疗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但这正是决定疾病能否彻底治愈之关键所在,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到底。
实践证明,
只要坚持规则治疗并完成全疗程,几乎所有的病人都可以治愈。
(2)患者必须做到:A、千万不要到处乱投医,这样既浪费钱财,又往往会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正规治疗而耽误病情。
B、一旦确诊,一定要坚持做到全程规则治疗。
如果治疗不规则或中途自我感觉“病好了”而过早停药,那将会带来复发的危险。
到那时病情反复,病变加重,细菌耐药,费用增多,治疗将会增加困难。
五、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抗结核药物对部分病人会带来一些毒副反应,常见的有肝功能损害,胃肠道不适,皮疹,视力障碍,关节疼痛等不良症状。
出现毒副反应不要自行停药,服从医生处理,以保证正规治疗,达到治愈目的。
为及时了解治疗效果,病人在治疗期间应按医生要求定期进行痰涂片和胸片检查。
初治病人在疗程满2、5、6月时,复治病人在疗程满2、5、8月时要进行查痰,所有病人在疗程满2月和疗程结束时要摄胸片,以观察痰菌是否消失,病灶是否吸收。
有肝功能损害者还需按医嘱复查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