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应力分析的电测法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23
工程力学中的应力与应变分析方法探讨在工程力学中,应力与应变是研究材料和结构力学性能的重要概念。
应力是指单位面积内的力的大小,而应变则是指材料的形变程度。
应力与应变的分析方法是工程力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将对工程力学中的应力与应变分析方法进行探讨。
一、应力分析方法在工程力学中,常用的应力分析方法有静力学方法、接触力学方法和弹性力学方法。
静力学方法是通过平衡方程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力,并计算得出应力分布情况;接触力学方法则是研究物体间的接触行为,通过接触区域的应力分布来分析力的传递情况;弹性力学方法则是应用弹性力学原理,通过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等参数计算得出应力分布情况。
静力学方法是应力分析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基于物体所受到的力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
静力学方法分为静力学平衡和弹性力学平衡两种情况。
静力学平衡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不发生形变,通过将物体分解为若干个力的平衡条件方程来求解各个部位的应力;而弹性力学平衡则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通过应力-应变关系来求解应力分布情况。
静力学方法在工程力学中应用广泛,可以分析各种载荷下的应力情况。
接触力学方法是研究物体与物体之间接触行为的力学方法,通过分析接触面的应力分布来推导出力的传递情况。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接触力学方法广泛用于轴承、齿轮、摩擦等接触问题的分析与设计。
接触力学方法主要利用弹性力学和接触力学理论,通过建立接触面的几何模型和接触条件,求解接触区域的应力分布。
弹性力学方法是应力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基于弹性力学理论,通过材料的弹性参数计算得出应力分布。
弹性力学方法广泛应用于材料和结构强度分析中。
弹性力学方法主要使用线弹性理论,通过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等参数来描述材料的弹性性能,根据应力-应变关系计算得出应力分布情况。
二、应变分析方法在工程力学中,常用的应变分析方法有光栅衍射法、电测法和应变计法。
光栅衍射法是利用光学原理来测量物体表面的应变分布情况,通过测量光栅的位移来计算应变大小;电测法则是利用电阻应变片等设备来测量物体表面的应变分布情况;应变计法则是通过安装应变计来测量物体表面的应变分布情况。
第一章应力分析电测法§1-1 概述实验应力分析,是利用实验的方法来测定构件内应力或应变的一种技术。
它在工程应用领域是确定构件的承载能力,验证理论分析结果,改进构件设计的一种重要手段。
目前,实验应力分析技术已经形成一门学科并广泛应用于机械、动力、土木、水利、航空、材料化工和生物力学等领域。
应力分析试验是利用物理原理,把不易测量的力学量,如应力、应变等,转换成易测量的其他物理量,如光强、电压等,并且这种转换在理论上有确定的关系。
这样,可以通过测量这些物理量得到相应力学量的确定关系。
电测应力分析是利用金属丝的“电阻-应变”效应实现应变—电压转换的一种力学实验技术。
于20世纪30年代逐步应用于工程测试。
20世纪50年代,出现箔式应变计,由于箔式应变计便于大批量、标准化制造,使电测法逐步规范化和规模化,使之成为测量物体表面应变的一种常规测试方法。
目前商品化的应变计达2万余种,应用范围扩展到振动、高温、高压、液下、高速、强辐射等极端环境下的测量。
应变电测法也是某些力学量传感器的技术基础,广泛应用于传感器的设计。
应变电测法的主要缺点是:一只应变计仅能测量物体表面一点的某个方向的应变。
因此,需要多点、多方向布设应变计,才能得到全场测量的近似值。
另外,应变计存在有限面积,当贴附于测点时,反映的应变是片基面积内的平均应变。
对于高应变梯度测试精度较差。
本章将介绍应变电测法——简称“电测法”基本原理与试验技术。
§1-2 应变电测法原理应变电测法是利用金属丝的“电阻应变效应”测量构件表面应变的一种实验应力分析技术。
在测量硬件上主要由3部分组成:1.电阻应变片:作为传感器将应变量转换成可测量的电量参数。
2.测量电桥:组成各种测量电路。
3.电阻应变仪:输入测量电路获取的信号加以放大并转换成实际应变值。
一.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1.金属丝的电阻应变效应一根长l ,横截面积A ,电阻率ρ的金属丝,电阻R 表示为:ARρ= 当金属丝受到轴向拉伸作用,上式两边取微分,有:dA Ad A d A dR 2-+=ρρ 两边同时除以R ,得:AdAd d R dR -+= ρρ (1-1) 考虑圆形截面金属丝,直径为D 则: 24D A π= D d D dA 2π=于是d D dD A dA ν22-== 另外,试验表明,电阻率的变化率ρρd 与体积变化率VdV成正比,即: ldlm V dV md )21(νρρ-==式中ν为金属材料的泊松比;m 为比例常数。
实验++用电测法测量等强度悬臂梁的应力实验4.1 用电测法测量等强度悬臂梁的应力电测法就是将物理量、力学量、机械量等非电量通过敏感元件转换成电量来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是实验应力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
电测法以测量精度高、传感元件小和测量范围广等优点,在民用建筑,医学,道路,桥梁等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桥梁工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温度改变,风,地壳运动)引起的微小变化随时存在,而这些因素均对桥梁的安全及寿命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电测法,在室内模拟测量或检验桥梁的安全程度,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三峡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测法的基本原理;2.熟悉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及应变特性;3.熟悉悬臂梁的结构;4.学会用电测法测量等强度悬臂梁梁的应力,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等强度悬臂梁实验仪,精密数字测量仪,砝码,砝码盘,数据线,游标卡尺,钢板尺。
三、实验原理1.电测法基本原理电测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构件待测应变处,当试件产生机械变形时,电阻应变片亦随之伸缩,其电阻值也随之改变。
电阻改变量与电阻丝的线应变之间存在如下关系:?R?K0? (1) R式中,△R/ R为电阻应变片电阻值的相对变化量;K0为电阻丝的灵敏系数,一般情况下K0为常数;ε为试件应变。
在(1)式中,如果将△R/ R测出,即可得到试件所测部位的应变ε。
2. 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及主要特性电测法测量中的核心构件就是传感器,传感器分为很多种,如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磁电式、压电式、光电式等等。
应变式传感器是电阻式传感器中的一种,是以应变片为传感元件的传感器,故又称电阻应变片。
按制作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和半导体材料的,金属材料的电阻应变片又可分为金属丝式的和箔式的。
⑴电阻应变片的结构由图4.1-1可知,金属丝式电阻应变片的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敏感栅、基片和覆盖层、引线、粘结剂。
敏感栅是应变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栅丝弯曲成如图4.1-1所示的几何形状而成。
文献名称:电测法测定压力容器应力集中系数
摘要:电测法作为一种实验测定应力方法,普遍用于压力容器各点处的应力测定.许多文献还将其所测得的值解析解和有限元解做了比较,得出了一致的或在趋势上一致的结论.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压力容器变形不协调部位不仅应力值增加,同时主应力的方向也会改变.本文认为在应用电测法测定压力容器应力最大值求应力集中系数时,存在一些不精确之处.
研究问题的模型:压力容器
研究的方法:电测法
结论:作者认为应用电测法在压力容器在压力集中处测得应变而计算其应力集中系数是不准确的,对三向应力状态的确定,目前可以采用光弹性测定的方法,先制作带有待测定结构模拟压力容器,利用偏振光干涉原理,将偏振光穿过处于应力状态下的模型,通过测定其光程的变化,经换算得到金属结构中的真实应力。
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结构的应力状况,但因实验复杂且投资较高而不常被应用。
评析:电测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测定应力应变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它既可以应用于常规条件下的测量,也可以用于特殊条件下的测量,能满足力学测量中的多种需要。
但是其不能直观得到应力分布的全貌,只能测量平均应变,并且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会导致较大的误差。
应力和形变测量及损伤评价方法概述:应力和形变测量以及损伤评价是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准确测量应力和形变的分布,有效评价材料的损伤程度,对于材料性能的改进、可靠性的提高以及工程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应力和形变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材料损伤评价的方法。
一、应力测量方法:应力测量是对物体内部作用力的定量测量。
常用的应力测量方法包括电阻应变片法、应力光学法、超声测力法等。
1. 电阻应变片法:电阻应变片是一种将应变转换成电阻变化的传感器。
通过将电阻应变片贴在材料表面,应变导致电阻值的变化,进而可以计算出应力的分布。
电阻应变片法具有测量范围广、精度高、应变快速响应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应力测量领域。
2. 应力光学法:应力光学法基于光学测量原理来测量物体中的应力分布。
通过对物体表面进行光学反射测量,利用表面上的应变产生的光学效应来确定应力的分布。
常用的应力光学方法包括光弹法、激光干涉法等。
应力光学法非接触、无损、测量精度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中。
3. 超声测力法:超声测力法利用超声波经过被测材料时的传播速度和波的旅行时间来测量应力。
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与受力大小相关,通过测量超声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来确定材料中的应力分布。
超声测力法具有测量范围广、灵敏度高等优点,被应用于材料科学、工程结构和地质勘探等领域。
二、形变测量方法:形变是指材料在受力作用下发生的尺寸变化。
常见的形变测量方法包括应变测量和变形测量。
1. 应变测量方法:应变是材料在受力作用下发生的尺寸变化与初始尺寸之比。
常用的应变测量方法包括应变测量仪、光栅法、激光干涉法等。
应变测量仪通过测量材料表面的点坐标变化来计算应变值。
光栅法和激光干涉法则利用光学原理来测量材料表面的应变分布。
2. 变形测量方法:变形测量是指对物体整体的形状和尺寸变化进行测量。
常用的变形测量方法包括三维扫描仪、电子测距仪、数字图像相关法等。
三维扫描仪通过激光扫描物体表面来获取物体表面的形状数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电测主应力实验报告篇一:实验六主应力测定试验报告错误!未指定书签。
实验六主应力测定试验报告___________系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1.试验目的:a.测定薄壁圆筒在弯曲和扭转共同作用时表面一点处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b.学习利用电测法测定平面应力状态下的主应力大小和方向,并与理论值比较。
c.学习电阻应变花的应用。
2.试验设备及装置(简述见原理):3.试验记录及计算结果:1)试件尺寸及已知数据:问题讨论:1)分析测点的实测应力值与理论应力值之间产生误差的原因。
2)如果测点选在薄壁筒的弯曲中性层上,则应力值将会如何变化?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4.篇二:电测实验报告电测实验报告电测法就是将物理量、力学量、机械量等非电量通过敏感元件转换成电量来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是实验应力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
电测法以测量精度高、传感元件小和测量范围广等优点,在民用建筑,医学,道路,桥梁等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测法的基本原理;2.熟悉悬臂梁的结构及应变特性;3.学会用电测法测量。
4.制作一电子秤,并确定其量程,计算线性度和灵敏度。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等强度悬臂梁实验仪,精密数字测量仪,砝码,砝码盘,数据线,游标卡尺,钢板尺。
三、实验原理1.主要仪器介绍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杆件称为梁。
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的梁为悬臂梁。
为了使悬臂梁各个截面的弯曲应力相同,随着弯矩的大小相应地改变截面尺寸,以保持相同强度,这样的悬臂梁称为等强度悬臂梁。
等强度悬臂梁实验仪由已粘贴好电阻应变片的等强度梁、支座、水平仪、调节螺钉和加载砝码等组成,如图1所示。
本实验用电测法测量等强度悬臂梁的应力、应变。
电阻应变片是能将被测试件的应变转换成电阻变化的敏感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