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配送管理--配装作业
- 格式:ppt
- 大小:254.00 KB
- 文档页数:30
仓储行业中的仓库货物配送与送货安装仓储行业在现代物流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负责储存、配送和送货安装等环节,确保货物顺利到达目的地并满足客户需求。
本文将探讨仓库货物配送与送货安装的流程与重要性。
一、仓库货物配送流程仓库货物配送是指将存储在仓库中的货物根据订单要求进行分拣、打包和发运的过程。
具体流程如下:1. 订单处理:仓库根据顾客的订单信息,在系统中生成相应的配送任务,并安排货物进行分拣和打包。
2. 货物分拣:仓库工作人员根据订单中的商品信息,将货物从仓库中取出,并按照目的地进行分类和分拣。
3. 包装打包:经过分拣后,货物被包装打包,以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4. 配送运输:完成包装打包后的货物,通过物流车辆、快递等方式送往目的地。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遵循交通规则和运输安全标准,确保货物的安全送达。
5. 目的地配送:货物到达目的地后,接收方进行验收,并签收确认。
二、送货安装流程送货安装是仓储行业中的一项重要服务,特别适用于大型设备或家具等需要专业安装的货物。
送货安装流程如下:1. 配送准备:根据配送任务,将需要送货安装的货物从仓库中取出,并做好包装保护。
2. 送货环节:通过物流车辆等方式将货物送至目的地。
在送货过程中,要确保货物的安全及时运达。
3. 安装准备:到达目的地后,安装人员与接收方进行联系,并了解安装要求。
准备好所需工具和材料,确保安装的顺利进行。
4. 货物安装:根据产品的安装操作指引,将货物进行安装和调试。
在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需要具备相关技术知识和经验,保证安装质量。
5. 验收与确认:安装完成后,由接收方进行验收。
确认货物完好无损,并测试其正常功能。
三、仓库货物配送与送货安装的重要性仓库货物配送与送货安装环节的顺利进行对于企业和客户来说都十分重要。
具体有以下几点:1. 提高服务水平:仓库货物配送与送货安装是企业与客户之间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
通过高效、及时并专业的配送与安装服务,可以提高客户对企业的认可度和忠诚度。
物流管理配送装卸作业及储存方式1. 引言物流管理是企业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产品的配送、装卸作业以及储存方式的合理规划与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
本文将介绍物流管理中配送装卸作业的流程及储存方式的选择。
2. 物流管理配送装卸作业流程物流管理中的配送装卸作业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2.1 订单收集与处理根据客户下单的时间、数量和地址等信息,及时收集并处理订单。
这一步骤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实现无缝连接,确保订单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2 货物拣选与包装根据订单的要求,从仓库中拣选出相应的货物,并进行包装。
拣选过程中需要注意货物的分类和损坏情况,确保货物的完整性。
2.3 车辆派送与运输根据订单的要求,安排适当的运输工具进行货物的配送。
在车辆派送过程中,需要注意货物的装载规范和运输安全,确保货物能够准时且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2.4 货物签收与确认当货物到达目的地后,接收人员需要进行签收并确认货物的完整性和数量是否一致。
如有问题,需要及时反馈给物流管理部门,以便及时处理。
2.5 数据更新与反馈在整个配送装卸作业流程中,需要及时更新货物的状态和位置等信息,并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方和客户,以便大家对物流运输的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
3. 储存方式的选择储存方式的选择是物流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货物的安全性和利用效率。
根据货物的性质和需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常见的储存方式:3.1 散装储存散装储存方式适用于一些散状或无包装的物品,如散装原材料等。
这种储存方式可以节省仓储空间,但需要注意货物的分类和标记,以方便管理和查找。
3.2 托盘储存托盘储存方式适用于一些坚固的包装物品,如大件商品或标准包装物品等。
货物可以使用托盘进行堆放,以节约仓储空间,并且便于装卸和搬运。
3.3 货架储存货架储存方式适用于一些小件或中小型商品,如电子产品、服装等。
通过使用货架,可以提高货物的检索效率,便于管理和查找,但需要合理安排货架的布局和存放顺序。
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及其管理不同模式的配送中心作业内容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配送中心执行如下作业流程:进货一进货验收一入库一存放一标示包装一分类一出货检查一装货一送货.归纳而言,配送中心的作业管理主要有进货入库作业管理、在库保管作业管理、加工作业管理、理货作业管理和配货作业管理. 1.进货入库作业管理进货入库作业主要包括收货、检验和入库三个流程.收货是指连锁店总部的进货指令向供货厂商发出后,配送中心对运送的货物进行接收.收货检验工作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一旦商品入库,配送中心就要担负起商品完整的责任.一般来说,配送中心收货员应做好如下准备:及时掌握连锁总部或客户计划中或在途中的进货量、可用的库房空储仓位、装卸人力等情况,并及时与有关部门、人员进行沟通,做好以下接货计划:①使所有货物直线移动,避免出现反方向移动;②使所有货物移动距离尽可能短,动作尽可能减少;③使机器操作最大化、手工操作最小化;④将某些特定的重复动作标准化;⑤淮备必要的辅助设备. 检验活动包括核对采购订单与供货商发货单是否相符、开包检查商品有无损坏、商品分类、所购商品的品质与数量比较等.数量检查有四种方式:①直接检查,将运输单据与供货商发货单对比;②盲查,即直接列出所收到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待发货单到达后再做检查;③半盲查,即事先收到有关列明商品种类的单据,待货物到达时再列出商品数量;④联合检查,即将直接检查与盲查结合起来使用,如果发货单及时到达就采用直接检查法,未到达就采用盲查法. 经检查准确无误后方可在厂商发货单上签字将商品入库,并及时登录有关入库信息,转达采购部,经采购部确认后开具收货单,从而使已入库的商品及时进入可配送状态. 2.在库保管作业管理商品在库保管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商品养护,确保商品质量安全.同时还要加强储位合理化工作和储存商品的数量管理工作.商品储位可根据商品属性、周转率、理货单位等因素来确定.储存商品的数量管理则需依靠健全的商品账务制度和盘点制度.商品储位合理与否、商品数量管理精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商品配送作业效率. 3.加工作业管理主要是指对即将配送的产品或半成品按销售要求进行再加工,包括:①分割加工,如对大尺寸产品按不同用途进行切割;②分装加工,如将散装或大包装的产品按零售要求进行重新包装;③分选加工,如对农副产品按质量、规格进行分选,并分别包装;④促销包装,如促销赠品搭配;⑤贴标加工,如粘贴价格标签,打制条形码.加工作业完成后,商品即进入可配送状态. 4.理货作业管理理货作业是配货作业最主要的前置工作.即配送中心接到配送指示后,及时组织理货作业人员,按照出货优先顺序、储位区域别、配送车辆趟次别、门店号、先进先出等方法和原则,把配货商品整理出来,经复核人员确认无误后,放置到暂存区,准备装货上车. 理货作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播种方式”,二是“摘果方式”. 所谓播种方式,是把所要配送的同一品种货物集中搬运到理货场所,然后按每一货位按门店区分所需的数量分别放置,直到配货完毕.在保管的货物较易移动、门店数量多且需要量较大时,可采用此种方法. 所谓摘果方式又称挑选方式,就是搬运车辆巡回于保管场所,按理货要求取出货物,然后将配好的货物放置到配货场所指定的位置,或直接发货.在保管的商品不易移动、门店数量较少且要货比较分散的情况下,常采用此种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采用哪一种方法,有时两种方法亦可同时运用. 5.配货作业管理配送作业过程包括计划、实施、评价三个阶段. 1制定配送计划配送计划是根据配送的要求,事先做好全局筹划并对有关职能部门的任务进行安排和布置,全局筹划主要包括:制定配送中心计划;规划配送区域;规定配送服务水平等.制定具体的配送计划时应考虑以下几个要素:连锁企业各门店的远近及订货要求,如品种、规格、数量及送货时间、地点等;配送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由此决定的运输方式、车辆种类;现有库存的保证能力;现时的交通条件.从而决定配送时间,选定配送车辆,规定装车货物的比例和最佳配送路线、配送频率. 2配送计划的实施配送计划制定后,需要进一步组织落实,完成配送任务. 首先应做好准备工作.配送计划确定后,将到货时间、到货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车辆型号通知各门店做好接车准备;同时向各职能部门,如仓储、分货包装、运输及财务等部门下达配送任务,各部门做好配送准备. 然后组织配送发运.理货部门按要求将各门店所需的各种货物进行分货及配货,然后进行适当的包装并详细标明门店名称、地址、送达时间以及货物明细.按计划将各门店货物组合、装车,运输部门按指定的路线运送各门店,完成配送工作. 如果门店有退货、调货的要求,则应将退调商品随车带回,并完成有关单证手续.。
物流行业仓储与配送作业指导第1章仓储管理基础 (4)1.1 仓库规划与布局 (4)1.1.1 仓库规划原则 (4)1.1.2 仓库布局设计 (4)1.1.3 仓库空间利用 (4)1.2 仓储设备选型与使用 (4)1.2.1 常见仓储设备 (5)1.2.2 设备选型原则 (5)1.2.3 设备使用与维护 (5)1.3 仓储安全管理 (5)1.3.1 安全管理制度 (5)1.3.2 安全设施配置 (5)1.3.3 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 (5)1.4 仓储信息管理 (5)1.4.1 仓储信息管理系统 (5)1.4.2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5)1.4.3 信息共享与协同作业 (6)第2章配送管理基础 (6)2.1 配送模式与策略 (6)2.1.1 配送模式 (6)2.1.2 配送策略 (6)2.2 配送线路优化 (6)2.2.1 车辆路径问题 (6)2.2.2 线路约束条件 (7)2.2.3 线路优化方法 (7)2.3 配送运输工具选择 (7)2.3.1 运输工具类型 (7)2.3.2 运输工具选择因素 (7)2.4 配送成本控制 (7)2.4.1 成本构成 (7)2.4.2 成本控制方法 (8)第3章入库作业管理 (8)3.1 收货与验货 (8)3.1.1 收货作业流程 (8)3.1.2 验货作业流程 (8)3.2 商品上架与摆放 (8)3.2.1 商品上架原则 (8)3.2.2 商品摆放要求 (8)3.3 入库信息录入与更新 (9)3.3.1 入库信息录入 (9)3.3.2 入库信息更新 (9)3.4.1 库存盘点 (9)3.4.2 库存调整 (9)第4章出库作业管理 (9)4.1 订单处理与分配 (9)4.1.1 订单接收与审核 (9)4.1.2 订单分配 (9)4.1.3 订单打印与张贴 (9)4.2 拣货与打包 (10)4.2.1 拣货作业 (10)4.2.2 拣货方式 (10)4.2.3 打包作业 (10)4.2.4 标签粘贴 (10)4.3 出库信息核对与更新 (10)4.3.1 出库信息核对 (10)4.3.2 更新库存信息 (10)4.4 发货与配送 (10)4.4.1 发货作业 (10)4.4.2 配送作业 (10)4.4.3 配送跟踪 (10)第5章在库作业管理 (11)5.1 商品保管与养护 (11)5.1.1 入库商品检验 (11)5.1.2 商品分类与标识 (11)5.1.3 商品堆码与摆放 (11)5.1.4 商品养护 (11)5.2 库存周转与优化 (11)5.2.1 库存盘点 (11)5.2.2 库存周转分析 (11)5.2.3 优化库存结构 (11)5.2.4 预测与补货 (11)5.3 仓库清洁与维护 (11)5.3.1 仓库环境卫生 (11)5.3.2 设施设备维护 (12)5.3.3 安全防护 (12)5.3.4 绿色环保 (12)5.4 应急处理与风险管理 (12)5.4.1 应急预案 (12)5.4.2 风险识别与评估 (12)5.4.3 安全巡查与整改 (12)5.4.4 员工培训与演练 (12)第6章仓储与配送信息系统 (12)6.1 信息系统架构与功能 (12)6.1.1 架构设计 (12)6.2 数据采集与处理 (13)6.2.1 数据采集 (13)6.2.2 数据处理 (13)6.3 仓储与配送信息共享 (13)6.3.1 信息共享机制 (13)6.3.2 信息共享内容 (14)6.4 信息系统安全与维护 (14)6.4.1 安全措施 (14)6.4.2 系统维护 (14)第7章供应链协同管理 (14)7.1 供应商管理 (14)7.1.1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14)7.1.2 供应商合作关系建立 (14)7.1.3 供应商风险管理 (15)7.2 客户关系管理 (15)7.2.1 客户需求分析 (15)7.2.2 客户满意度提升 (15)7.2.3 客户关系维护 (15)7.3 第三方物流合作 (15)7.3.1 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 (15)7.3.2 合作协议签订 (15)7.3.3 第三方物流服务监控 (15)7.4 供应链协同优化 (16)7.4.1 信息共享与协同 (16)7.4.2 业务流程优化 (16)7.4.3 资源整合与协同 (16)第8章仓储与配送质量管理 (16)8.1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16)8.1.1 确立质量管理原则 (16)8.1.2 制定质量方针与目标 (16)8.1.3 构建组织结构 (16)8.1.4 质量管理流程设计 (16)8.1.5 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16)8.2 商品质量控制 (16)8.2.1 商品质量标准制定 (16)8.2.2 商品质量检验 (17)8.2.3 商品储存管理 (17)8.2.4 商品出库质量控制 (17)8.3 服务质量控制 (17)8.3.1 配送服务质量标准制定 (17)8.3.2 配送服务质量监控 (17)8.3.3 配送服务问题处理 (17)8.3.4 配送服务人员培训 (17)8.4 质量改进与持续提升 (17)8.4.1 质量改进计划制定 (17)8.4.2 质量改进措施实施 (17)8.4.3 质量改进效果评估 (17)8.4.4 持续改进机制建立 (17)第9章绿色仓储与配送 (17)9.1 环保政策与法规 (17)9.2 低碳仓储与配送实践 (18)9.3 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 (18)9.4 废弃物处理与循环利用 (18)第10章仓储与配送未来发展趋势 (18)10.1 智能化技术应用 (18)10.2 无人化仓储与配送 (18)10.3 大数据与云计算应用 (18)10.4 跨境电商与全球物流配送 (19)第1章仓储管理基础1.1 仓库规划与布局仓库规划与布局是仓储管理的基础工作,对于提高仓储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仓储配送管理5篇第一篇:仓储配送管理●仓储的功能作用1、仓储是社会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过程2、调整生产和消费的时间差别,维持市场稳定3、能起到劳动产品价值保存的作用4、仓储是流通过程的衔接5、仓储是市场信息的传感器6、仓储是开展物流管理的重要环节7、能提供信用保证8、是现货交易的场所●仓库的分类1、根据营运形态分类①自用仓库(原材料,原料);②营业仓库(物资,外贸);③公共仓库(港口,码头)2、根据保管形态分类①普通仓库(机电产品,金属材料);②保温仓库(肉类);③特种仓库(化学品);④水上仓库(囤船)3、根据建筑形态分类①建筑程度:室内仓库、露天堆场、货棚、集装箱仓库②建筑结构:平房仓库、多层仓库、高层仓库、地下仓库③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仓库、混凝土预制板建筑仓库、钢架建筑仓库、竹木制建筑仓库、金属容器仓库●仓库设备(货架、叉式装载车、起重机、堆垛机)仓库广泛使用着传统的货架:抽屉式货架、橱柜式货架、U形架、悬臂架、棚架、鞍架、轮胎专运货架等1、层架(结构和特点)层架由立柱、横梁、层板构成。
按货物重量分为轻型和重型;按结构分为有层格式、抽屉式等。
结构简单。
2、托盘货架①结构:专门用于存放堆码在托盘上的货物,基本形态与层架类似,其承载力和空间适于存放整托盘货物。
目前多采用杆件组合(拆迁容易,层间距还可依码货高度调整。
通常总高度在6m一下,架底撑脚需要装叉车防撞装置②特点用途:结构简单,可调整组合,安装简易,费用经济;出入库不受先后顺序限制;储物形态为托盘装载货物,配合升降式叉车存取。
3、阁楼式货架(结构和特点)将空间分为上下两层;能有效增加空间利用率,下层适用于轻量物品,上层物品搬运需配垂直输送设备。
4、悬臂式货架在立柱上装设杆臂构成的,悬臂常用金属材料,尺寸按存放物料尺寸大小确定;开放,不便于机械化作业。
5、移动式货架;6、重力式货架●仓储经营方式仓储经营方式根据仓储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保管仓储、混藏仓储、仓库租凭经营、流通加工等。
仓储配送管理流程方案概述仓储配送管理流程方案是指对仓储和配送流程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方案。
它涵盖了从商品入库到出库以及配送的全过程,旨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顺畅的物流运转。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仓储配送管理流程方案。
1. 仓库布局规划合理的仓库布局对仓储和配送流程的顺畅进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仓库布局规划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1 仓库容量规划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和仓库空间的可用性,确定仓库的容量规划。
通过合理的仓库容量规划,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仓库空间,提高仓库的存储能力。
1.2 存储设备布局根据不同类型的商品和仓库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存储设备进行布局。
常见的存储设备有货架、托盘和储物柜等。
合理的存储设备布局可以提高仓库的存储效率和工作效率。
1.3 流通设备布局根据仓库的规模和商品的流通情况,选择合适的流通设备进行布局。
常见的流通设备有叉车、输送带和仓库管理系统等。
合理的流通设备布局可以提高仓库的作业效率和物流效率。
2. 仓库管理流程一个高效的仓库管理流程可以确保商品的顺利入库、存储和出库。
在仓库管理流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商品入库流程商品入库流程包括接收商品、检查商品、登记商品信息、上架商品等环节。
合理的商品入库流程可以确保商品的安全入库,并且能够及时反映库存的变化。
2.2 商品存储流程商品存储流程包括商品存放位置的确定、存储标识的设置和存放顺序的规定等环节。
合理的商品存储流程可以提高仓库存储效率,减少商品的损耗和混乱。
2.3 商品出库流程商品出库流程包括根据订单进行拣货、验货、包装和装车等环节。
合理的商品出库流程可以确保商品的及时出库,并且能够准确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3. 配送管理流程一个高效的配送管理流程可以确保商品的及时、准确地送达客户。
在配送管理流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1 配送计划制定根据客户的需求和仓库的存货情况,制定合理的配送计划。
配送计划需要考虑配送的时间、地点和数量等因素,以确保商品能够及时送达客户。
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及作业管理基本原则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包括:进货作业、验货作业、储存作业、盘点作业、订单处理作业、拣货作业、补货作业、出货作业、流通加工作业、输配送作业、退调货作业、信息处理作业。
作业管理基本原则:一、进货作业1、进货作业:进货作业是指从货车上把货物卸下、开箱,检查其数量、质量.然后将必要的信息进行书面化的记载。
商品进货作业是后续作业的基础和前提,进货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作业的质量。
进货作业流程:进货作业计划-进货作业前2、基本原则:1)尽量使进货地点靠近商品存放点,避免商品进库过程的交叉、倒流。
2)尽量将各项作业集中在同一个工作场所进行。
即在进货作业过程中,将卸货、分类、标志、验货等理货作业环节集中在一个场所完成,这样既可减少空间的占用,也可以节省货物搬运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业速度。
3)依据各作业环节的相关性安排活动,即按照各作业环节的相关顺序安排作业,避免倒装、倒流而引起搬运货物的麻烦,提高作业效率。
4)将作业人员集中安排在进货高蜂期,保证人力的合理安排与进货作业的顺利进行。
5)合理使用可流通的容器,尽量避免更换。
对小件商品或可以使用托盘集合包装的货物,尽量固定在可流通的容器内进行理货与储存作业,以减少货物倒装的次数。
6)详细认真地处理进货资料和信息,便于后续作业及信息的查询与管理。
二、验货作业1、验货作业:按照验收业务作业流程,核对凭证等规定的程序和手续,对入库商品进行数量和质量检验的经济技术活动的总称。
凡商品进入仓库储存,必须经过检查验收,只有验收后的商品,方可入库保管。
验货作业包括验收准备、核对凭证和实物检验3个作业环节。
商品验收方式分为全验和抽验,要做到以单对货,单货相符,在质量、数量、包装等各个方面进行验货,验货的方式可以是先卸先验,也可以是边卸边验。
2、基本原则:以单对货,单货相符三、储存作业1、储存作业管理是指在把将来要使用或者要出货的商品保管好的前提下,经常对库存进行检查、控制和管理。
仓储行业的仓储物流中的配送作业流程仓储行业是现代物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仓储物流中,配送作业流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配送作业流程是指将仓库内的货物按照客户需求进行准确、高效的配送的一系列操作流程。
下面将重点介绍仓储行业的仓储物流中的配送作业流程,从订单处理到货物发出,以及一些常见的配送作业问题和解决方法。
1. 订单处理订单处理是仓储物流中配送作业的第一步,它包括接收、审核和确认客户订单信息。
在接收订单时,仓储企业需要将客户提供的订单信息准确输入系统,并确保订单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审核订单是为了核实订单的真实性和可行性,以避免因错误订单而导致的后续问题。
确认订单是必要的步骤,通过与客户沟通确认订单细节,避免因信息不一致而产生矛盾。
2. 仓库管理仓库管理是配送作业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仓库管理中,仓储企业需要对货物进行收货、储存和分拣等操作。
首先是收货环节,在货物到达仓库后,需要对货物进行验收和入库操作,确保货物的数量、质量与客户要求相符。
其次是储存环节,仓储企业需要合理规划货物存储位置,确保货物易于查找和取用。
分拣是为了根据订单要求将货物按照相应的规则进行分类和整理。
3. 订单拣货订单拣货是根据客户订单要求从仓库中提取对应数量的货物。
在拣货过程中,仓储企业可以根据库存管理系统的指示,将拣货任务分配给合适的工作人员,确保拣货效率和准确性。
拣货时,工作人员需要按照指定的路径,通过扫描货物条码或使用RFID技术确认货物的准确性,同时注意货物的包装和标识,以免发生错误。
4. 包装与检验在配送作业流程中,包装与检验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包装是为了保护货物完整无损地运输到客户手中,确保货物外观良好,符合物流和安全要求。
检验通过对货物的质量和数量进行仔细检查,以确保货物的正确性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包装和检验过程中,仓储企业需要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货物安全可靠。
5. 运输与配送运输与配送是仓储物流中的关键环节,也是将货物送达客户手中的最后一步。
仓储及配送管理方案一、仓储管理。
1. 仓库布局规划。
咱们先得把仓库这块地儿规划好。
就像搭积木一样,把仓库分成不同的区域。
要有专门放畅销品的“黄金地段”,这样找起来方便,补货也快。
那些不常卖的东西呢,就可以放在稍微靠里一点的地方。
然后,按照产品的种类或者大小再细分一下区域,比如大个儿的家具放一块儿,小的文具放一块儿。
这样仓库就像一个整齐的大拼图,每个小块儿都有自己的位置。
2. 库存管理。
库存就像咱的小金库,得好好管着。
首先得建立一个库存清单,就像家里的账本一样,每进来一批货或者出去一批货,都得在这个账本上记清楚。
要定期盘点,不能让货物偷偷地就“消失”了或者多出来了。
对于那些快过期的产品,得给它们做个特别的标记,就像给病人挂个急诊号一样,优先处理,要么赶紧卖出去,要么退给供应商。
3. 货物存储。
货物存储也是有讲究的。
有些东西不能压,那就得给它们安排个“舒服”的架子,分层放好。
重的东西放在下面,轻的东西放在上面,不然就像盖房子地基不稳一样,容易出事儿。
而且要注意货物的摆放方向,方便叉车或者工作人员搬运。
像那些容易碎的玻璃制品,可得给它们包得严严实实的,放在一个安全的角落,周围最好再放点软乎乎的东西保护着。
4. 仓储设备维护。
仓库里的设备就像咱的小伙伴,得照顾好它们。
叉车、货架、输送带这些设备,要定期检查和保养。
就像汽车要定期做保养一样,这样它们才能好好干活。
要是发现哪个叉车的轮胎瘪了或者货架有点晃悠了,就得赶紧修,不然出了问题,整个仓库的工作都会受影响。
二、配送管理。
1. 配送路线规划。
配送路线就像一场旅行的路线一样,得规划好。
先看看各个送货点的位置,把距离近的放在一起送。
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油钱(或者电费,如果是电动车辆的话)。
还要考虑路况,哪些地方容易堵车,就尽量避开。
比如说早上上班高峰期,有些主干道堵得像一锅粥,那咱们就换条小路走走。
2. 配送车辆管理。
车辆就像咱们的“战马”,得好好对待。
要定期检查车辆的状况,确保刹车、轮胎、发动机这些关键部位都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