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疏散人数及疏散宽度计算
- 格式:xls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5
安全疏散计算
安全疏散计算主要包括疏散人数计算和疏散宽度计算。
疏散人数计算公式为:疏散人数 = 面积 * 人员密度。
而人员密度取决于具体的场所,例如: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为1.0人/㎡,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计算。
疏散宽度计算公式为:疏散宽度 = 疏散人数 / 100 * 百人宽度指标。
而百人宽度指标(m/百人)因建筑层数和每层的房间数的不同而不同。
例如,对于两层建筑,每层的房间数超过50时,百人宽度指标为0.6m;而当每层的房间数不超过50时,百人宽度指标为0.75m。
另外,还需注意疏散净宽度和疏散宽度最小规定值的关系。
当疏散净宽度小于疏散宽度最小规定值时,应取疏散宽度最小规定值;当疏散净宽度大于疏散宽度最小规定值时,应取计算疏散净宽度。
此外,具体到各种类型的建筑如商场、办公楼、展览厅等,其安全出口、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的各自
总净宽度,应根据场所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规定进行计算。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5.3.17.5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 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第3.2.2条:普通营业厅内各售区面积可按不同商品种类和销售繁忙程度而定。
营业厅面积指标可按平均每个售货岗位15m2计(含顾客占用部分);也可按每个顾客1.35m2计。
根据以上各条文,我们可以得出:营业厅建筑面积=营业面积+(辅助面积-办公部分面积)。
办公面积=(3~3.5)/15*营业面积=1/5营业面积(取小值)。
商业疏散宽度距离及计算公式商业疏散宽度、距离和计算公式是商业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它们与人员疏散和安全密切相关。
在商业建筑设计中,商业疏散宽度和距离的计算方法与建筑物的种类、面积和人员容量有关,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商业疏散宽度、距离和计算公式。
1.计算所需时间:根据建筑物人员的流量估算疏散时间。
一般情况下,商业建筑内部的人员密度不应超过每平方米1.5人。
2.确定疏散宽度:商业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为:商业疏散宽度=疏散时间/(每分钟疏散人数/60)。
商业疏散距离指的是商业建筑内部的人员在进行疏散时所需移动的距离。
商业疏散距离的计算也是基于建筑物的人员数量、人员密度和建筑物的类型。
1.确定建筑物类型:商业建筑可分为三类,即低层(小于等于12层)、中层(大于12层且小于50层)和高层(大于等于50层)。
2.计算疏散距离:商业疏散距离的计算公式不同于不同的建筑物类型。
一般情况下,商业建筑内部的人员密度不应超过每平方米2人。
-对于低层建筑,商业疏散距离的计算公式为:疏散距离=人员数量×0.4米。
-对于中层建筑,商业疏散距离的计算公式为:疏散距离=人员数量×0.6米。
-对于高层建筑,商业疏散距离的计算公式为:疏散距离=人员数量×0.8米。
需要注意的是,商业疏散距离的计算公式是根据疏散所需时间、人员密度和建筑物类型来确定的。
综上所述,商业疏散宽度、距离及计算公式是商业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参数。
合理的商业疏散宽度和距离设计可以保障商业建筑内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商业疏散宽度和距离的计算方法根据人员数量、人员密度和建筑物类型而定,设计人员需要准确计算并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商业建筑的人员疏散安全。
疏散人数以及疏散宽度的计算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如火灾、地震等,疏散人群的安全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疏散人数以及疏散宽度的计算是保障人群安全疏散的基础。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介绍疏散人数和疏散宽度的计算方法。
一、疏散人数的计算疏散人数的计算是根据场所的人员密度和场所的面积来进行的。
人员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数,通常以人/平方米为单位。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不同,其规划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1.常见场所的疏散人数计算(1)住宅楼:根据住宅楼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可以计算出疏散人数。
一般而言,住宅楼的人员密度不宜超过3人/平方米。
(2)商场:商场的疏散人数计算相对复杂一些,需要考虑不同楼层的人员密度以及各个区域的人数分布情况。
一般而言,商场的疏散人数可根据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得出。
(3)学校:学校的疏散人数计算也比较复杂,需要考虑学生和教职工的人数以及人员密度。
一般而言,学校的疏散人数计算可以根据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进行。
2.疏散人数计算的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中,疏散人数的计算是为了保证人群疏散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根据场所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和工具。
例如,在大型商场中,可以通过安装人流监测设备来实时监测人员密度,从而及时采取疏散措施。
二、疏散宽度的计算疏散宽度是指人群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最短距离,通常以米为单位。
疏散宽度的计算是为了保证人群能够顺利通过疏散通道,避免拥堵和踩踏事故的发生。
1.疏散宽度的计算方法(1)建筑物内部:建筑物内部的疏散宽度计算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疏散通道的宽度来进行。
一般而言,每个人需要约0.6米的宽度才能正常行走,因此可以根据人数和通道宽度来计算疏散宽度。
(2)室外空间:室外空间的疏散宽度计算相对简单一些,主要考虑人群的密度和通行能力。
一般而言,人群密度不宜超过每平方米5人,通行能力不宜超过每小时1200人。
2.疏散宽度计算的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中,疏散宽度的计算是为了保证人群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地上商业疏散宽度计算公式:电影院所需疏散宽度=电影院实际座位数×1.1×1.00m/100人L4 四层及四层以上商场所需疏散宽度=商场建筑面积×0.5×0.6人/㎡×1.00m/100人L3 三层商场所需疏散宽度=商场建筑面积×0.5×0.77人/㎡×1.00m/100人L1-L2 一~二层商场所需疏散宽度=商场建筑面积×0.5×0.85人/㎡×1.00m/100人地下商业疏散宽度计算公式:B1 地下一层商场所需疏散宽度=商场建筑面积×0.7×0.85人/㎡×1.00m/100人B2 地下二层商场所需疏散宽度=商场建筑面积×0.7×0.80人/㎡×1.00m/100人B3 地下电影院所需疏散宽度=电影院实际座位数×1.1×1.00m/100人地下停车及其设备用房:设备间B1、B2 地下电影院疏散宽度=(电影院实际座位数+最大影厅座位数即候厅人数)×1.00m/10 B3 地下三层停车场疏散宽度B4 地下四层停车场疏散宽度防火分区面积规范限值商场建筑面积面积折减系数疏散人数换算系数100人疏散宽度标准疏散宽度实际商场建筑面积实际疏散宽度1000*22000*240000.50.60.0112449 1.352000*240000.50.770.0115.41090 4.202000*240000.50.850.011720008.501000*220000.70.850.011000*220000.70.80.01500*2500*2500*22000*22000*2打折0.7L4、L5L3L1、L2 2.65B1 36.08B2B3。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3.17.5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 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商业等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1GB50016-20145.5.21(人员密度是楼层,百人按总层数)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5.5.21-1的规定计算确定。
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内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表5.5.21-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每100人最小疏散净宽度(m/百人)2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确定。
3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建筑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确定,不供其他楼层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的疏散人数计算确定。
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人/m2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m2计算。
5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
6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内的人员密度不宜小于0.75人/m2。
7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乘以表5.5.21-2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
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5.5.21-2规定值的30%确定。
表5.5.21-2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人/m2)释:1疏散人数的确定是建筑疏散设计的基础参数之一,不能准确计算建筑内的疏散人数,就无法合理确定建筑中各区域疏散门或安全出口和建筑内疏散楼梯所需要的有效宽度,更不能确定设计的疏散设施是否满足建筑内的人员安全疏散需要。
关于高层建筑中商业用房疏散人数及疏散宽度的计算1、根据《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试行)第 4.2.5 条规定:商店营业部分疏散人数的计算,可按每层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用房的面积总数乘以换算系数(人/平方米)来确定:第一、二层:每层换算系数为0.85;第三层,换算系数为0.77;第四层及以上各层,每层换算系数为0.60。
2、根据《高规》2005 年版(GB 50045-95)第5.1.2 条规定:高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 平方米;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 2000 平方米。
3、根据《高规》2005 年版(GB 50045-95)第 6.2.9 条规定:每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 人不小于1.00 米计算,各层人数不相等时,其总宽度可分段计算,下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小于表6.2.9 的规定。
实例:现我们设计的某项目为90 米高层写字楼,一、二层为商业用房,一层面积3000 平方米,二层面积2900 平方米(营业部分面积2500 平方米),三层以上每层面积为1200 平方米。
根据以上3 条规范的规定,二层商业部分的疏散楼梯总宽度计算结果为:21.25 米,若采用楼梯宽度为1.5 米的楼梯疏散,则需14.17 部这样的楼梯!这个结果感觉是不是比较荒谬?在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中,第5.3.17 条第5 款中,对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规定是这样的:5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为 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换算系数可按表 5.3.17-2 确定:地下二层:0.80 地下一层、地上第一、二层:每层换算系数为0.85;地上第三层,换算系数为0.77;地上第四层及以上各层,每层换算系数为0.60。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3.17.5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 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_小结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小结
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展览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下列规定经计算确定:
1)每层疏散走道、安全岀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每100人净宽度不应小于表
5.3.17-1的规定;当每层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
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中下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上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2
1)、医院
七、人员密度。
商店建筑中消防安全疏散人数的计算方法经建生倪照鹏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管理组300381庄敬仪天津市勘察设计协会300050摘要商店建筑营业厅内疏散人数的确定多年来一直是商店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和审核中争论较多的问题本文研究比较了国内外有关标准的规定并调查和分析了商店建筑的实际工程设计和使用情况提出了按照处方式规范进行设计时更切合实际的疏散人数确定原则这一原则也已被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报批稿采纳关键词商店防火设计安全疏散标准1 前言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商店建筑营业厅内的疏散人数计算无明确规定在商店建筑设计规范等标准中虽有所规定但据此计算出的疏散宽度往往难于实现特别是大中型商店尤为突出因此多年来一直是该类建筑在防火设计与审核中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商店建筑营业厅具有人员活动空间面积通常较大空间高度相对较低人员活动集中火灾荷载密度较大等特点火灾后火势和烟气蔓延迅速烟层高度下降较快这些都对人员安全疏散十分不利此外近年来商店建筑的营业厅建筑面积空间布局功能设施和使用性质也都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均与其中的使用人数等有关消防安全疏散的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如果按照处方式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则合理实事求是地确定商店营业厅内的消防疏散人数是既保障人员疏散安全又解决商店营业厅疏散出口合理布局和疏散宽度不足的关键为尽快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过程中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提出了我国商店建筑营业厅中消防安全疏散人数确定的一种方法2 国内外有关规范的规定2.1 我国的有关规定2.1.1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第4.2.5 条规定商店营业部分疏散人数的计算可按每层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用房的面积总数乘以换算系数人/ 2 来确定第一二层每层换算系数为0.85 第三层换算系数为0.77 第四层及以上各层每层换算系数为0.602..12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 第5.1.8 条基本上引用商店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地下商店营业部分疏散人数可按每层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用房的使用面积之和乘以人员密度指标来确定地下第一层人员密度指标为0.85 人/m2 地下第二层人员密度指标为0.80人/m22.1.3 国外对于商店建筑内疏散走道楼梯安全出口宽度指标的确定也主要是以疏散人数为2基准如北美地区澳洲西欧等地区国外一些主要国家的模式建筑规范中均对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有所规定按营业厅总建筑面积计参见表1表1 各国各种用途建筑室内人员密度拟定值人/m2国家商店建筑人员密度人/m2澳大利亚建筑规范地上一层其他各层0.330.2法国建筑规范地上一层二层三层四层2.01.00.50.2日本建筑基准法商店0.5英国建筑规范商店0.5美国建筑规范地上商店0.36街面层Street floor街面层以下各层街面层以上各层0.360.360.18美国消防协会标准NFPA101 生命安全规范购物中心Mall 分别按上述要求确定日本建筑技术规则第九十八条还规定直通楼梯每一座之宽度不得小于 1.40m 其总宽度不得小于供商店使用者以其直上层以上各层中任何一层之最大楼地板面积注商店的直接营业面积每100m2宽60cm 之计算值,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国内标准规定商店建筑内的人员密度值取值范围为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用房总面积的0.60 人/m2 0.85 人/m2 国外商店建筑内的人员密度值取值范围为营业厅总建筑面积的0.2 人/m2 2.0 人/m23 与商店营业厅疏散人数计算有关的因素根据南方地区几个市级商店的实测星期日高峰时间测定底层营业厅高峰时顾客密度为2.45人/m2 平均密度为1.76 人/m2 而对东北某地的地下商店调查则显示营业厅内同一时间的平均人数为2.05 人/m2 中原某商厦地下超市在节日期间的平均人员密度为1.3 人/m2 商店建筑设计的作者建议营业厅的顾客密度采用1 人/m2左右作为百货商店顾客总人数的计算参考指标,事实上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值不仅与该建筑所在国家地区地段以及商店的类型和使用性质等因素以及是地上还是地下商店等情况关系较大而且对于同一商店其最大人员密度还受其平面布置空间布局营业厅的使用面积以及商品的配置等因素的影响3.1 使用功能与经营性质近20 年商店营业厅的使用功能营销方式等有了较大发展和变化营业厅内往往把销售陈列试用和服饰表演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售货方式也从条式柜台岛式柜台开架式到仓储式等多种方式并存经营性质从百货商店商店专业商店各类超市如家具建材百货电器等到批发市3场等不一而足从大集团独家经营到集团销售厂家直销个人租赁多种成分竞争商店经营的品种从各种档次的百货混合经营逐步朝以比较固定的消费群体为主的方向发展不同经营性质和使用功能的商店对建筑布局的要求顾客使用面积以及顾客的数量等影响也较大如建材家具商店的人流就较百货商店日用百货超市要少许多岛式和条式柜台经营则比开架式销售供顾客使用的面积要少批发商店常比零售商店的人流要少等3.2 商店规模与所在位置商店的规模大建筑层数多使用功能复杂购物环境好商品品种齐全则不仅服务人员多而且使用人数一般也较多如广州某商业中心10 万平方米的建筑在周日时的人流达到70 80万人/日商店所在区域或地段如商业区居民区城市边缘地区市镇北方与南方的生活习性与气候环境等也对使用人数的多少有较大影响如处于商业区的百货商店和车站地区的百货批发零售商店处于居民聚集区的大型超市等其顾客人数较其他地区要多在北方寒冷地区则呈现地下商店较地上商店多的特点3.3 平面布置与空间布局商店建筑在平面设计上由于经营需要往往使得营业面积辅助面积和仓储面积之间的比例失调为了方便顾客的上下通行和兼有观光功能的需要目前在大中型商店的营业厅中设置自动扶梯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在一二三层的营业厅内此外结合自动扶梯或观光客用电梯布置中庭式跨层共享空间的商店也不少这些空间既为顾客提供了一个舒适的购物环境也占用了不少使用面积而这些面积内的人数则很少,因此每层营业厅内实际可供人员停留与活动的面积将随不同情形而发生较大的变化依此计算出的疏散人数及所需要的疏散宽度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在设计中应予以考虑3.4 营业厅的计算面积现行商店建筑设计规范和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计算营业部分的疏散人数是根据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的面积总数为基础但对有关面积如何计算未进一步明确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对有关数据的理解和掌握不尽相同计算出的使用面积值有大有小甚至相差悬殊这必然导致由此换算出的人数也有所差异因此营业部分的计算面积是除人员密度值外计算疏散人数的另一个重要参数3.4.1 为了便于与其他面积有所区别采用计算面积作为营业部分疏散人数计算基础计算面积就是营业厅的实际建筑面积扣除营业厅包括洗手间问讯处试衣间等中柜台货架陈列设施仓位银台以及楼梯电梯自动扶梯柱子墙体等空间所占面积后可供人员停留与活动地面的净面积营业厅的实际建筑面积是按照计算出的商店建筑的施工设计图纸确定的营业厅的建筑面积,根据对多项工程实例和有关资料的分析大中型商店营业厅的疏散人数计算面积约为其建筑面积的50% 75% 如采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65%作为基准再乘以商店建筑设计规范中规定的人数换算系数后所确定的疏散人数一般可以较好地与实际情况相符合43.4.2 根据商店建筑设计规范条文说明商店的顾客分布在营业厅柜台外的通道等处其面积约为营业厅面积的40% 50% 如按普通营业厅和自选营业厅的顾客面积指标 1.35m2/人假设营业厅的实际建筑面积为Sm2 则顾客所占用的面积为(0.4 0.5)S 即约为S/2 用S/2 除以1.35m2/人即可得出营业厅内所容纳的顾客人数P1 商店营业厅中每个服务人员所占用的面积指标按10m2/人计则营业厅内服务人员的总数P2 为(S/2) 10由此得出营业厅内的总人数P=P1+P2P =(S/2) 0.74+(S/2) 0.10= (S/2) (0.74+0.10)= 0.84 S/2= 0.42S通过分析所收集到的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一部分商店建筑工程实例发现其中绝大部分商店每层供顾客使用的部分均占每层营业厅面积的65%左右有关文献提供的数据为0.5 0.7 之间3.4.3 台湾地区建筑技术规则中的有关规定内容与日本建筑基准法的规定基本一致即商店营业厅内疏散用的楼梯总宽度为任何一层最大楼地板面积每1000m2宽度为6m 计算对照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四层以上含四层的多层建筑以一二级耐火等级计如果把计算面积与建筑面积按0.6 0.7 :1 的比例计算则当商店营业厅实际建筑面积为1000m2时其计算面积为600m2 700m2 再用700m2 1000m2规模属较小的营业厅宜采用上限0.7 乘以人数换算系数0.85 人/m2后可得出总疏散人数即700 0.85 = 595 人根据规范规定的百人宽度指标1.00m/百人计算所得出的楼梯宽度为5.95m 与按台湾地区规范规定计算出来的6m 宽几乎完全相同根据上述计算可看出按照营业厅计算面积计算换算出的人员密度值与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规范规定也比较接近如美国为0.36 日本为0.50 澳大利亚为0.33因此在计算商店营业厅的总人数时一般应先将营业厅的总面积除以 2 之后再乘以人数换算系数人/m2 而不能直接用营业厅的总建筑面积去乘以换算系数否则据此所计算出来的疏散宽度会远大于实际需要的宽度不仅给建筑设计带来很大困难同时还将会在实际工程中造成浪费4 结束语本文分析和比较了国内外有关标准及商店工程实例中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值的现状提出了在保持现有相关规范文字表达连续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合理确定商店营业厅疏散人数计算的方法与原则国家标准GBJ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报批稿以此为基础确定的商店营业厅内疏散人数的设计原则是基本可行的同时由于商店营业厅内的疏散人数与诸多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设计人员在具体设计时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商店的性质布点位置规模大小等因素合理采用相应的面积换算取值5 参考文献1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 Inc.. NFPA 101 Life Safety Code,2000 Edition.1 Batterymarch Park, Quency, MA 02169, 2001。
消防疏散计算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3.17.5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 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第3.2.2条:普通营业厅内各售区面积可按不同商品种类和销售繁忙程度而定。
商店人数计算《建规》与《商规》的矛盾《建规》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商规》第4.2.5条商店营业部分疏散人数的计算,可按每层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用房的面积总数乘以换算系数(人/㎡)来确定:上述红字部分是两个算法的区别。
怎么理解?tomboy0072009-8-10 10:02:35两个规范都计算。
取严格者。
规范的条文解释:3 本条明确了商店建筑的疏散人数计算方法。
各地普遍反映商店建筑作为人员不确定场所的典型,其疏散人数的计算需要进一步深入调研,并要求提出切合实际的合理计算方法与原则。
国家现行标准《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中有关条文的规定还不甚明确,或执行起来困难很大,导致出现多种计算方法,有的甚至是错误的。
经过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和规范,广泛征求意见后明确了确定商店营业厅疏散人数时的计算面积与其建筑面积的定量关系为0.5~0.7:1。
从国内大量建筑工程实例的计算统计看,均在该比例范围内。
为保持与.国家现行标准《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有关规定的一致性,计算面积与疏散人数之间的换算关系仍采用国家现行标准《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中的数值。
但鉴于国内商店建筑营业厅内容纳人数与国外相比相对较多,加上设施和管理上也存在一定差距,规范中规定的换算系数较国外标准高一些。
商店建筑内经营的商品类别差异较大,且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地段,地上与地下商店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人流和人员密度相差较大,因此,执行过程中应对工程所处位置的情况作充分分析,再依据本条规定选取合理的数值进行设计。
本条所指“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
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本帖最后由tomboy007 于2009-8-10 10:04 编辑]qingnianhu2009-8-10 15:06:16这个不矛盾〃我几年前做百货商场时问过《商店》规范编写组的主管,关于疏散人数计算,她给过解释函与2006版建规是一致的〃即现在算商场的疏散人数,就是按《建规》做,建筑面积乘以折减系数乘以换算系数〃[本帖最后由qingnianhu 于2009-8-10 15:07 编辑]xxxcdxxx2009-8-17 09:40:05设个夹层开个防火门,就可以cooledit2009-9-28 14:19:08疏散人数有什么计算方法没?swg4swg42009-9-28 15:19:49商规是建商场的营业、仓储、辅助的分配面积建规是疏散人员的换算面积kalu20052009-9-28 23:24:42这个是不矛盾的,你要满足了建规就能满足规范了,商店的折算面积是要考虑排放货物所占用的空间,gggyn2009-10-07 11:30:12疏散人数的计算方法怎么算?建筑大帅2009-10-08 10:11:21[i=s] 本帖最后由建筑大帅于2009-10-8 10:13 编辑QUOTE:疏散人数的计算方法怎么算?gggyn 发表于2009-10-7 11:30根据建筑防火规范GB50016-2006: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