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文名句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7
中国古诗文经典名句
1.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李白《行路难》
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李白《静夜思》
4.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王昌龄《长江七叹》
5.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白居易《琵琶行》
6.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李煜《清平乐·其五》
7.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屈原《离骚》
8.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李白《望庐山瀑布》
9.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杜甫《登高》
10.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李白《行路难》。
中国古诗文经典名句500句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经典文言文名句经典文言文名句导语: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经典文言文名句,一起来看看吧。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2、人谁无过,过而能够改,是善莫大焉。
——《左传》3、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6、少壮不努力,老大增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7、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8、学则不可以已。
——《荀子》9、差之于毫厘,缪则以千里。
——陆九渊10、报国之心,则死而后已。
——苏轼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13、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14、好学则而不贰。
——《左传》15、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葛洪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1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1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19、君子是坦荡荡,小人则长戚戚。
——孔子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21、学而不化,非学也。
——杨万里22、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佚名23、莫要来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2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25、金玉是其外,败絮也其中。
——刘基26、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27、有益是国家之事,虽死则弗避。
——吕坤《呻吟语·卷上》28、博观而约取,厚积则而薄发。
——苏轼29、天下之兴亡,则匹夫有责。
——顾炎武30、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争报恩31、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旧唐书3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3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35、君子是忧道不忧贫。
古诗词经典名句100句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2、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民歌《长歌行》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
5、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6、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宋玉《九辨》7、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杂说送张琥》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代苏轼《稼说送张琥》9、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10、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1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蜂》1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扬子江》13、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皇甫松《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1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15、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16、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17、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释绍昙《颂古五十五首·春有百花秋有月》18、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19、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20、洞庭木落楚天高,眉黛猩红涴战袍。
——鲁迅《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21、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2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2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读书之要》2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25、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26、凤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
——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2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经典古文名句摘抄【五篇】1.经典古文名句摘抄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3.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6.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10.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1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1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1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1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1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于下》)17.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18.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1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2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苟子·劝学))2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
(《苟子·劝学》)2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2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吕氏春秋·尽数))2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25.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下》)2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2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经典的文言文名句经典的文言文名句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
下面是关于经典的文言文名句的内容,欢迎阅读!1、见义不为,非勇也。
2、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3、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公生明,偏生暗。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6、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7、临难毋苟免。
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10、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1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1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4、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15、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17、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18、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19、实事求是。
20、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21、谨于言而慎于行。
22、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2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24、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25、见义不为,无勇也。
26、有志者事竟成。
27、君子强学而力行。
2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9、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
3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2、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33、知耻近乎勇。
34、民无信不立。
3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36、志不强者智不达。
37、五刑不如一耻。
38、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39、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40、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4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42、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4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4、夫妇和而后家道成。
45、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4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47、皮之不存,毛将焉附?48、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49、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50、临患不忘国,忠也。
以上是小编推荐经典的文言文名句的内容,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记载着我们祖先在思想、科学、文艺等方面的高度成就,是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须臾不可丢弃的。
古代诗词名句大全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窈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2.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诗经)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4.黄钟毁弃,瓦釜雷呜。
(屈原)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一毛一诗序)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8.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9.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10.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1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12.杞国无事忧天倾。
(李白)13.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14.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1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16.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陶渊明)1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1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19.山随平野近,*入大荒流。
(李白)2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2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2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2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2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2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弃疾)2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27.野旷天低树,*清月近人。
(孟浩然)2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2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3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3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流。
(杜甫)3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33.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杜甫)3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3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36.大漠孤*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3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38.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39.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陈子昂)4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1.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4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古代文言文名句大全古代文言文名句大全古代文言文是我国独特的语言文化,古代文言文的`名言更是我国文化的瑰宝。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古代文言文名句大全,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NO.1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NO.2 不是一番寒彻骨,争——通“怎”得梅花扑鼻香。
——元·高明《瑟琶记》NO.3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NO.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NO.5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苏轼NO.6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阮元NO.7 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宋诗纪要》NO.8 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士孰卧龙。
——清·康有为《出都留别诸会》NO.9 情随境变,字逐情生。
——明·袁宏道《叙小修诗》NO.10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刘鹗NO.11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宋·岳飞《满江红》NO.12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NO.13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宋·辛弃疾《菩萨蛮》NO.14 衣带渐宽终不梅,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梧》NO.15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NO.16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元·关汉卿《窦娥冤》NO.17 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
——刘勰NO.18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NO.19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NO.20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袁牧NO.21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NO.22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中国古代诗词名句典藏大全(值得收藏)中国古代诗词名句精选一、天地山水1.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2.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3.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4.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16.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2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日月风雨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13.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14.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精选古代诗词名句300句,极速阅览诗词精华五千年一、天地山水1.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2.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3.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4.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16.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2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日月风雨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13.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14.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经典古文名句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淇奥》像切,像磋,像琢,像磨。
切磋琢磨(qiē cuō zhuó mó):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
形容文采好,有修养。
《孔子》中引申意为: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像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1)就是指出自已观点和方法的人不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而听的人可以从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这样才能发挥出群众的智慧.2)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的不正确,也是无罪的。
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可:能够,可以。
以:用来。
攻:琢磨。
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
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靡mǐ:无。
初:开始。
鲜:少。
克:能。
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屈原长太息:深长地叹息。
掩涕:掩面流泪。
我揩拭着辛酸的眼泪,声声长叹,哀伤人民生活命运的艰难。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屈原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涉江》屈原变心:改变初衷。
愁苦:忧愁苦恼。
终穷:终身穷苦。
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短:不足。
长:有余。
比喻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没有一个人全是优点,也没有人全是缺点。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离骚》屈原善:善爱,好的行为,珍爱,言行或理想。
虽:虽然,即使,纵然。
九:泛指多次或多数。
未悔:不会懊丧,不后悔。
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就是让我九死(或多死)还是不后悔。
表达作者为追求国家富强、坚持高洁品行而不怕千难万险、纵死不悔的忠贞情怀,后来人们在表达坚持理想、为实现目标而奋斗时常引用这一名句表达心志。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对楚王问》宋玉曲:本意是指音乐歌声,而引申出来是指思想见解中的意趣。
弥:是极其的意思。
高,本意是指声调音响,引申的意思是指意境思想上的高远脱俗。
和:本是指应对配合,引申意思是赞赏或者评价,指的是能够真正理解的人。
寡:是少有的意思。
连起来原是指声乐难度大,别人难以配合伴唱,引申后是说某个人某种思想认识非常有深度,超越了常规见识,非一般人所能理解。
曲高和寡就是知音难得的意思。
唱的歌越是高深,能跟着和唱的就越少。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自己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虚而是时时改掉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欲:想要。
患:忧愁,担心。
辞:言辞,指借口。
如果一心一意想要加罪于人,就不愁找不到罪名。
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人。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辅:颊骨。
车:齿床。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比喻利害密切相关。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将士用武力把他从原野上捉到,而一个女人一下子(立刻)就把他从国都中免罪(放走)了。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师:借鉴。
汲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战国策·楚策》亡:丢失。
牢:牲口圈。
羊丢失以后,才修补羊圈。
比喻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善后措施,以免酿成大错。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意为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百战都不会失败。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再艰难的事情,只要持续不懈的行动必有所成。
21、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老子》第五十八章倚:依靠。
伏:隐藏。
福与祸并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
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第七十三章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到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比喻作恶的人终究逃脱不了天法的惩处。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了解他人的人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才算真正聪明。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比喻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
2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
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
26、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
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
2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一“老”(动词):尊敬。
第二个和第三个“老”(名词):老人、长辈。
第二个“老”是自己的长辈,第三个“老”是别人家的老人。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幼”(动词):抚养。
第二个和第三个“幼”(名词):子女、小辈。
第二个“幼”是自己家的孩子,第三个“幼”是别人家的孩子及:推己及人。
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2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天时:指尖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
地利: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
人和: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
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章句下》社:土神。
稷:谷神。
社稷:古代帝王或诸侯建国时,都要立坛祭祀“社”、“稷”,所以,“社稷”又作为国家的代称。
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
3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道:道义道德。
寡:少。
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道义,必定会陷入孤立。
3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生:使······生存。
死:使······死亡。
忧患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死亡。
3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富贵:指的是有钱财、有地位。
淫:使······扰乱。
移:使······改变。
威武:威胁暴力。
屈:使······服从。
金钱和地位不能使之扰乱心意。
贫穷卑贱不能使之改变(形容意志坚定)。
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形容不畏强暴)。
33、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章句下》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3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之《鱼我所欲也》亦:也。
欲:想要。
得兼:两种东西都得到。
舍:舍弃。
取:选取。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3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锲:雕刻。
不:表示否定。
舍:表示放弃,不坚持,停止。
(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
(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3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蓬:蓬草。
而:表示修饰。
涅:黑土。
蓬草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
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
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
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3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溃:溃决。
蚁穴:蚂蚁的洞穴。
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蚂蚁洞穴而崩溃。
比喻不注意小事则会酿成大祸或不注意小事则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3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吕氏春秋·尽数》腐:臭。
枢shū:门轴。
蠹dù:蛀蚀。
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
比喻经常运动,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
3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陋:本指简陋,这里指简单的知识。
寡:少。
闻:知识,见识。
自学而无师友指导切磋,人的学识就会浅陋,见闻不广。
40、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下》张:拉紧弓弦。
弛:放松弓弦。
文:指周文王。
武:指周武王。
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办法是有宽有严的,后泛指治理国家要宽严结合。
也比喻工作和生活要劳逸适度,有紧有松。
4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比喻人不经过培养﹑锻炼,不能成材。
4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
立:成就。
废:败坏。
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4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
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或者比喻只希望得到而不将希望付诸行动。
4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
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
45、失之毫厘,缪以千里。
《礼记·经解》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
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4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论》蹊xī:小径。
桃树李树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
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夸耀,向别人邀功,人们就会记住他;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