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如何避免哮喘反复发作
- 格式:wps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哮喘病建议哮喘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全球范围内都有很高的患病率。
其主要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咳嗽,胸闷等。
以下是给哮喘患者的建议:1. 掌握病情:了解自己的哮喘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以便更好地管理病情。
定期随访医生,做好哮喘评估。
2. 避免诱因:尽量避免可能触发哮喘发作的诱因,如尘埃,花粉,宠物毛发,冷空气等。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适当清洁家居环境。
3. 规律用药:按医生的指导,坚持使用哮喘药物,特别是额定剂量的阻断剂。
如果需要使用急救药,应准确掌握用药方法和剂量。
4. 增强免疫力:积极参加锻炼,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增强机体免疫力。
5. 遵医嘱调整用药:根据病情的变化,遵循医生的指导调整用药方案。
避免自行停药或改变药物使用剂量,以免引发哮喘发作。
6. 学会应对发作:下定决心要保持冷静,掌握和应用正确的哮喘管理技巧。
使用雾化器进行吸入治疗,适时就医,及时处理哮喘发作。
7. 增加家庭支持:告知家人和亲友自己的病情,让他们了解哮喘的基本知识和急救措施,能够提供帮助和支持。
8. 加强自我管理:学会监测自己的肺功能,记录哮喘症状和发作次数,形成自己的哮喘日志,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9. 定期随访:定期去医院进行复诊,定期随访医生了解病情,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10. 紧急救助:如果哮喘症状严重或出现窒息感,应立即就医或拨打紧急电话寻求帮助。
总之,哮喘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避免触发因素、增强自身免疫力等综合治疗,以减少发作次数和缓解症状。
此外,及时得到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合理的药物调整也是十分重要的。
患者要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通过多种方式控制哮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哮喘的最佳方法治疗哮喘的最佳方法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药物治疗、避免诱发哮喘的触发因素、教育患者和家属正确管理哮喘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哮喘管理的核心。
目前主要分为控制性和急性治疗两个方面。
控制性治疗:主要通过日常使用药物来降低哮喘的症状和频率。
常用药物包括:1. 可达龙(Corticosteroids):可通过吸入或口服途径使用,主要作用是减轻气道炎症,改善气道通畅,常见的吸入型可达龙包括布地奈德和氟替卡松;口服型可达龙包括泼尼松。
2. 镇咳药和支气管扩张剂:可通过舌下或吸入途径使用,如沙丁胺醇或茶碱,主要作用是舒张气道平滑肌,缓解症状。
3. 免疫调节药物:如来氟米特,可预防哮喘发作,降低哮喘的复发率。
急性治疗:用于哮喘发作期间的急救治疗,主要通过减轻气道痉挛,改善呼吸困难。
常用药物包括:1. 沙丁胺醇和茶碱:通过舒张气道平滑肌,迅速缓解症状。
2. 布地奈德和氟替卡松:可通过吸入途径迅速减轻气道炎症。
3. 快速吸入氧气:补充氧气,改善呼吸功能。
二、避免诱发因素避免和减少哮喘诱发因素是预防和控制哮喘的重要措施,以下为常见的诱发因素及对策:1. 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动物皮毛等,避免接触这些过敏原,保持清洁环境,经常清洁床上用品和地毯等,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2. 烟雾和空气污染物:避免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尽量远离车辆尾气和工业废气。
3. 呼吸道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感冒和流感的人密切接触,接种疫苗。
4. 寒冷空气和剧烈运动:在寒冷天气时减少户外活动,运动前进行充分热身。
5. 冲突和压力:学习应对压力和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教育患者和家属正确的哮喘管理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参与,包括以下方面的教育:1. 病情认知:了解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及治疗原理等,能够有效管理哮喘。
2. 药物使用:正确使用各种药物,包括剂量、频次和使用方法等,配合医生定期复查。
对于哮喘患者的建议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气道痉挛和气道过敏反应。
虽然哮喘不能完全治愈,但通过合理的管理和监控,大部分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建议,帮助哮喘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他们的疾病: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哮喘患者至关重要。
这包括:•健康饮食: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多的糖分和饱和脂肪,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
•适量运动: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并避免在患有哮喘的情况下过度操劳。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对于哮喘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避免哮喘诱因哮喘患者需要尽量避免与哮喘发作有关的诱因,常见的哮喘诱因包括:•烟草烟雾:避免吸烟和二手烟,烟草烟雾是哮喘患者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
•过敏原:避免与过敏原接触,如宠物毛发、尘螨等。
•气候变化:注意气候变化对哮喘症状的影响,必要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
有效使用药物哮喘患者常常需要使用药物来控制症状,正确使用药物对于哮喘患者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不要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定期检查药物的有效性,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学会正确使用吸入器,保证药物的有效吸收。
定期复诊检查哮喘患者应定期复诊检查,及时评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定期复诊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情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或其他干预措施。
应对哮喘发作哮喘患者需要学会应对哮喘发作,包括:•避免激发因素,保持冷静。
•快速使用急救药物,如雾化吸入器。
•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及时就医。
心理支持哮喘患者在疾病管理过程中可能经历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因此心理支持非常重要。
建议哮喘患者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情绪健康。
总之,哮喘是一种慢性的疾病,但通过合理的管理和监控,大部分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遵循医嘱,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因素,定期复诊检查,有效应对哮喘发作,保持积极的心态,都对哮喘患者疾病管理至关重要。
哮喘防治知识宣传资料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全球范围内有大量的患者。
为了提高大众对哮喘的认识和防治知识,以下是一份哮喘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一、什么是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气道的慢性炎症和可逆性气道阻塞。
患者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和咳嗽。
二、哮喘的病因哮喘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和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
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感染、过敏原、气候变化、运动、粉尘和化学物质等。
三、哮喘的症状1. 呼吸困难:患者常感到气喘吁吁,尤其在剧烈运动或遇到诱发因素时更为明显。
2. 喘息:患者会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声,声音类似于哭泣或吹口哨。
3. 咳嗽:患者常有持续性或间歇性的咳嗽,尤其在夜间或清晨更为明显。
4. 胸闷:患者感到胸部不适或压迫感,常伴有呼吸困难。
四、如何预防哮喘?1. 避免接触过敏原:尽量避免与自身过敏原接触,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
2. 注意室内空气质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
3.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保持身体清洁。
4. 避免剧烈运动:对于容易诱发哮喘发作的人群,应避免剧烈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5. 定期就医和用药:定期就医,按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和用药。
五、如何应对哮喘发作?1. 立即使用救急药物:在发作时立即使用医生开具的救急药物,如雾化吸入器或哮喘喷雾器。
2. 放松呼吸:尽量保持冷静,放松身体和呼吸,避免过度焦虑。
3. 就医治疗:如果自我处理无效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六、哮喘患者的生活护理1. 饮食调理: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
2. 室内环境改善:保持室内清洁,减少尘螨、霉菌等室内过敏原。
3. 合理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增强体质。
4.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和疾病。
七、常见误区1. 哮喘只是一种小问题,不需要重视: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
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及转诊【护理】1.帮助患者识别并避免易致哮喘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改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哮喘急性发作。
此外,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遵医行为,达到并维持哮喘症状控制,减少疾病未来风险。
2.给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自我监测,通过沟通、教育使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自我管理,让患者有能力控制哮喘。
3.避免或减少接触室内外过敏原、病毒感染、污染物、烟草烟雾、药物等危险因素,预防哮喘发病和症状加重。
4.在长期随访过程中,按哮喘控制标准评估哮喘控制水平,采用相应分级治疗方案和升降级治疗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
5.每1~3个月随访1次,急性发作后每2~4周随访1次,随访要检查居家PEF和症状记录、吸入技术的掌握、危险因素和哮喘控制,即使哮喘得到控制,也要求患者定期随访。
记录内容包括每日症状、每日2次PEF值和每4周1次的哮喘控制测试(ACT),监测维持哮喘控制水平,调整治疗方案,减少治疗药物需求量。
【转诊】需转诊人群主要包括起病急、症状重、伴发感染及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
妊娠和哺乳期女性患者不建议基层就诊。
转诊后2~4周基层医务人员应主动随访,了解患者在上级医院的诊断结果或治疗效果,达标者恢复常规随访,预约下次随访时间;如未能确诊或达标,仍建议在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1.初诊转诊(1)因确诊或随访需求需要做肺功能检查(包括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运动激发试验等)。
(2)为明确过敏原,需要做过敏原皮肤试验或血清学检查。
(3)怀疑有其他心、脑、肾并发症或其他临床情况。
(4)妊娠和哺乳期女性。
(5)严重感染、伴呼吸衰竭者。
2.随访转诊(1)反复发作、频率明显增加,需进一步检查者。
(2)经过规范化治疗哮喘仍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3)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相关明显不良反应。
(4)随访过程中发现严重临床疾病或心脑肾损害而难以处理。
3.急救车转诊(1)意识丧失或模糊。
(2)当哮喘患者出现中度及以上程度急性发作,经过紧急处理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时。
支气管哮喘处理原则一、控制发作症状1.1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目标是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恢复肺功能,消除气道炎症,防止并发症发生。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以及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应用。
1.2 慢性持续期的治疗在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减少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吸入型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的联合治疗,以及白三烯调节剂等其他药物的应用。
二、抗炎治疗2.1 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可以作用于炎症细胞的各个阶段,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气道高反应性。
常用的给药方式包括吸入型、口服型和静脉注射型。
2.2 白三烯调节剂治疗白三烯调节剂是一类能够调节白三烯代谢的药物,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支气管痉挛,改善肺功能。
常用的药物包括孟鲁司特、扎鲁司特等。
三、避免触发因素3.1 避免接触过敏原支气管哮喘患者应尽可能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毛等。
对于已知过敏原的患者,应采取避免措施,如佩戴口罩、保持室内清洁等。
3.2 避免诱发因素支气管哮喘患者应尽量避免诱发因素,如吸烟、空气污染、刺激性气体等。
此外,还应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
四、自我管理教育4.1 哮喘知识教育支气管哮喘患者应接受全面的哮喘知识教育,包括哮喘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自我管理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和管理方法。
4.2 自我管理技能培训支气管哮喘患者应掌握自我管理技能,包括正确使用吸入药物的方法、如何避免过敏原和诱发因素、如何进行呼吸锻炼等。
通过培训,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减少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
五、定期随访评估5.1 病情评估支气管哮喘患者应定期接受病情评估,包括肺功能检查、哮喘控制测试等。
通过评估,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为患者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防治哮喘“八不宜”作者:王延群来源:《亚太传统医药·都市健康人》2010年第12期冬季,因气候寒冷,哮喘患者的气道反应性增高,会对冷空气过敏,所以更容易在冬天发病。
从临床上来说,只要规范治疗哮喘,大部分哮喘患者可以达到完全控制。
但是,仍有一些哮喘患者由于治疗不正规,用药不科学,导致哮喘反复发作。
因此,在哮喘防治过程中,哮喘患者应该做到“八不宜”:一、不宜精神紧张如某些哮喘患者对某些花草过敏,以致见到纸做的花草也能引起哮喘发作。
因此,哮喘急性发作时,要保持镇静,避免精神紧张,应尽量减少活动,以减轻呼吸系统负担。
如发作时症状较重,应给予氧气吸入。
二、不宜滥用抗生素哮喘患者最常犯的错误是滥用抗生素。
由于哮喘是一种气道变应性的炎症,以气道高反应为特点,这种炎症与细菌性炎症截然不同,各种抗生素治疗对哮喘没有效果。
但很多哮喘患者却反复静脉滴注或长期口服抗生素,导致治疗不当。
有些患者去医院就医时已经出现了肝肾功能损害、肺部感染等症状,有些器官已经造成终生损害。
因此,专家建议,哮喘患者哮喘发作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不要自己滥用药。
三、不宜盲目抵触激素治疗很多人对激素存在疑虑,有惧怕心理,拒绝应用。
专家指出,长期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属于全身性用药,的确会引起肥胖、高血压等不良反应。
但根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中建议的皮质激素的吸入疗法,每日用量少,以微克为单位,较强的松的剂量小得多,吸入药物可直达气道的靶细胞,起效快速,全身吸收甚少,一般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四、不宜盲目相信根治哮喘的“灵丹妙药”很多哮喘患者饱受哮喘折磨,希望找到一种平喘药能根治哮喘,一劳永逸,其实这是不可能的。
一些所谓“祖传秘方”、“特制胶囊”、“平喘新药”等,不但使哮喘患者花了不少冤枉钱,也耽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
专家指出,只要采取规范治疗,80%的哮喘患者可达到完全或良好控制。
五、不宜间断用药很多哮喘患者在发病时使用平喘药,不发病时就不用了,这样的做法很不好。
哮喘的护理措施引言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气道的复发性阻塞和气道高反应性。
患者往往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
全球范围内,哮喘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良好的护理措施对于控制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哮喘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病情。
哮喘的护理措施1.彻底理解哮喘的病情患者及其家人应该充分了解哮喘的病情,包括病因、症状、诱发因素等,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病情。
医生和护士应该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解答其疑问,并提供相关教育材料。
2.使用药物治疗哮喘的治疗主要包括缓解症状和预防性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吸入性类固醇、长效β2-肾上腺素激动剂、短效β2-肾上腺素激动剂等。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药物,并定期进行复查。
3.采取环境控制措施哮喘患者应该避免吸入空气中的过敏原和刺激物。
家庭环境中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积尘和霉菌滋生。
如果有宠物,应该保持宠物清洁,并尽量避免与宠物长时间接触。
4.规律锻炼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度的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
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等。
此外,患者应该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
5.注意饮食和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哮喘患者应该避免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糖和高盐食物。
饮食应该以新鲜的水果、蔬菜、全谷类和瘦肉为主,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
此外,患者应该适量饮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6.学会有效应对哮喘发作哮喘发作时,患者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雾化器和吸入器等。
同时,患者应保持镇静,并尽量保持直立位,以便更好地呼吸。
如果症状加重或者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7.定期随访和监测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和随访。
医生和护士应该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药物反应,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患者应该按时到医院复查,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
结论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1.早期诊断和治疗:早期诊断是预防哮喘急性发作和减少症状加重的关键。
医生应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测试等。
一旦确诊,早期治疗可以帮助延缓疾病的进展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预防和避免诱发因素: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症状往往会受到一些诱发因素的影响,如冷空气、花粉、灰尘螨、宠物皮屑、烟雾等。
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刺激物,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使用空气过滤器或空气净化器等。
3.定期监测和评估:患者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测试,以评估哮喘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这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和预测发病风险。
同时,患者也可以记录症状和峰流速值等指标,以便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
4.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支气管哮喘防治的基石。
治疗方案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分为控制性治疗和急性发作缓解治疗。
常用的控制性药物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
急性发作缓解治疗包括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和类固醇。
患者应按医嘱正确使用药物,避免过度或不足用药。
5.肺功能康复:肺功能康复是通过运动训练、营养指导和心理支持等综合干预手段来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增强肺部功能和提高耐受能力。
6.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防治支气管哮喘至关重要。
患者应戒烟和避免二手烟的接触。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均衡膳食。
保持适当的体重和规律的睡眠时间。
7.教育和自我管理:患者应接受关于支气管哮喘知识的教育,了解相关疾病的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
学会使用吸入器和计量器等医疗器械,并能正确判断和处理哮喘急性发作的情况。
定期与医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指南包括早期诊断和治疗、预防和避免诱发因素、定期监测和评估、药物治疗、肺功能康复、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以及教育和自我管理。
通过综合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支气管哮喘,提高生活质量。
怎么预防哮喘复发如何预防支气管哮喘复发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发作性、过敏性肺部疾病。
哮喘患者在缓解期预防复发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要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哮喘患者因长期不活动,对疾病抵抗能力较差,因而在哮喘缓解期应鼓励患者适当参加活动,以此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改善呼吸功能,增强肌肉紧张力,提高机体温度,尤其对低温的适应能力,从而改善身体素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体格锻炼还可促进食欲,使精神愉快,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锻炼首先要规定有规律的生活制度,每天外出散步或跑步,运动量可由少到多,逐渐增加。
此外,还可增加游泳活动,以增强肺功能,但应尽量在夏天开始,使患者能逐渐适应寒冷的刺激。
二、避免接触过敏原引起哮喘发作的过敏因素很多,必须认真观察日常生活,从中找出过敏原,设法避免再接触,这对减少哮喘的发作-十分重要。
感染哮喘发作与呼吸道感染有关。
病原体及其毒素为弓|起哮喘发作的常见原因,应注意防止呼吸道感染,并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扁桃体炎及龋齿等。
吸入物吸入花粉、尘螨、烟尘、工业剌激性气体及烹调时的油烟等可刺激患者支气管黏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弓|起咳嗽,剌激迷走神经而产生支气管痉挛。
所以应注意改善周围环境和个人卫生,多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
饮食有些患者进食异类蛋白质(如牛奶、鸡蛋、鱼、虾),或食物太咸、辣、酸,或饮食过饱均可引起哮喘发作。
应尽快找出过敏因素,注意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防止盲目忌食。
药物由药物弓起的哮喘并不少见。
常用药物,如含酊剂的化痰止咳药水、磺胺类药物、阿司匹林及青霉素等,均可诱发哮喘。
因此,医生在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避免弓|起哮喘发作。
三、注意气候变化哮喘患者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如气温骤变或气压下降可刺激哮喘发作,一般在每年4月下旬至6月及9月中旬以后更易发病。
因此,在气候多变时应加倍小心,及时增减衣服,防止感冒。
四、衣着护理尽量用棉织衣物,避免过分保暖;避免吸入过冷、过干、过湿的空气,在温差变化大的季节应特别注意。
患者如何避免哮喘反复发作
虽然很多方法都能够治疗哮喘疾病,但是这种疾病并不是容易治愈的,很多患者在治疗之后都会发现疾病的反复情况。
要避免疾病的反复,就应该注意生活中的很多细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避免哮喘疾病的反复发作。
(1)避免接触致敏原:哮喘患者应该认清那些物质可能会刺激自己的呼吸管道,尽量避免接触,例如对动物毛发敏感的患者就不应该在家里在饲养宠物,其他容易引起病发的致敏原好像毛毯、毛公仔等,患者亦应该尽量避免接触,或者每星以热水清洗;假如要将这些物放在床上,则应该用胶袋包好。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地方清洁:哮喘病人应特别注意室内的清洁和空气流通,因为空气中的尘?和细菌是引致哮喘病发主要致敏原,所以应该勤加打扫,减少空气中的尘埃。
(3)戒烟:香烟中的化学品及吸烟时喷出的烟雾对哮喘患者都会有直接的影响,因为它们会刺激呼吸管道,所以患者应戒掉抽烟的习惯。
另外,患者亦要尽量避免吸入二手烟。
(4)适量的运动:有些人因为运动可能诱发哮喘,便全面停止所有运动,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为运动能够有效增强心肺功能,对控制病情大有帮助。
哮喘患者只要选择运动前谘询医生的意见,是可以照常运动的,而游泳则是十分适合哮喘患者的运动,因为有足够水份的关系,所以多数不会引致病发。
以上的预防措施大家要多注意,同时还是应该注意,哮喘疾病也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如果患上疾病患者还是应该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
患者的治疗心态对于疾病的康复有很关键的作用,大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