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500.50 KB
- 文档页数:36
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中的羊群效应一、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中的羊群效应二、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因素三、机构投资者群体中的心理因素四、机构投资者群体的投资策略五、如何引导机构投资者减少羊群效应一、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中的羊群效应机构投资者是证券市场中的主要参与者,其所持有的股票数量和影响力对市场价格和交易量产生重要影响。
然而,在机构投资者中存在一种行为现象,即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是指当机构投资者在决策时会跟随市场的趋势和其他机构投资者的行为,而不是基于其自身的独立判断和分析。
二、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因素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中的羊群效应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市场交易环境、制度规定、机构内部的约束和激励机制等。
市场交易环境是指市场中其他交易者行为的影响力和市场信息的透明度等。
制度规定是指政府和监管机构为证券市场制定的法规和制度,如信息披露制度、内幕交易禁令等。
机构内部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包括机构内部管理制度、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等。
三、机构投资者群体中的心理因素机构投资者群体中的心理因素也是导致羊群效应的重要原因。
在群体中,机构投资者可能受到社会认同、心理惯性和风险厌恶的影响。
社会认同是指机构投资者的行为会受到其他投资者和社会大众的认可和支持。
心理惯性是指机构投资者在决策和行为上会受到自身经验和惯性思维的影响。
风险厌恶是指机构投资者害怕承担风险,因此会跟随其他机构投资者避免风险。
四、机构投资者群体的投资策略机构投资者群体的投资策略也是导致羊群效应的重要原因。
机构投资者群体通常采取趋势跟随、动量效应、价值投资和市场因素等多种投资策略,这些策略可能会导致羊群效应。
机构投资者在决策时会参考其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和决策,而忽略了自身的独立分析和判断。
五、如何引导机构投资者减少羊群效应为了减少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中的羊群效应,可以采取多种引导措施:加强内部管理与诚信意识,建立相互间信用交易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投资者教育与培训,促进跨市场互动合作与交流。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分析综述一、引言证券投资基金是经济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资行为也备受关注。
近年来,关于证券投资基金中羊群行为的研究不断深入,这为我们深入了解证券投资基金的行为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主要围绕着羊群行为这一主题展开分析,通过对羊群行为的定义、特点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梳理,力求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展开探究。
二、理论概述1.羊群行为的定义羊群行为指在某一特定情境下,人们的行为与其他人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同步和激进特征。
这是由于信任、群体效应和信息不完备等因素所造成的一种行为现象。
2.羊群行为的特点(1)责任转嫁(2)食叶效应(3)情绪引导(4)信息不完备(5)历史依赖关系三、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现状分析1.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普遍存在证券投资基金中的羊群行为现象非常普遍,无论是基金经理还是个人投资者,都非常容易沉浸在其中。
这种行为现象不仅存在于股票市场,也存在于债券市场和商品市场等其他领域。
2.基金经理的羊群行为从基金经理的角度来看,羊群行为往往表现为跟风,即根据市场上的热门股票进行投资,忽略了基本面分析和风险控制。
这种行为在市场波动较大时,容易导致投资风险的增加。
3.个人投资者的羊群行为从个人投资者的角度来看,羊群行为主要表现在追涨杀跌和盲目跟风等方面。
当市场行情良好时,个人投资者往往会追涨杀跌,盲目跟风投资,而不是基于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投资能力进行选择。
4.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影响证券投资基金中的羊群行为,可能会导致大量的投资选手集中对某一资产进行交易,从而引起市场价格的短期波动。
长期来看,由羊群行为导致的市场振荡可能会对整个经济体系带来负面影响。
四、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影响因素1.基本面因素基本面因素是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外部因素,包括政治、经济、金融、社会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心理预期,进而影响其投资行为。
2.技术因素技术因素是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内部因素,主要指市场走势、历史数据、技术指标等。
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差异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在羊群行为上的差异。
羊群行为,也被称为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在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时,倾向于模仿他人的投资决策,而不是基于自己的信息和分析做出判断。
这种行为在金融市场中广泛存在,但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在羊群行为的表现上可能存在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对羊群行为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其产生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分别对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羊群行为进行详细的探讨。
机构投资者,如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等,通常拥有专业的投资团队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其决策过程可能更加理性和客观。
而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专业的投资知识和足够的信息资源,可能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表现出更强的羊群行为。
文章将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深入探讨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在羊群行为上的差异。
这包括他们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行为特点、羊群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其对市场稳定性的影响等方面。
文章还将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两种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差异进行深入的剖析。
本文将对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差异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通过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在羊群行为上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的运行规律,为投资者教育、市场监管和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羊群行为概述羊群行为,又称为羊群效应,是金融市场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它描述的是在市场决策过程中,投资者倾向于模仿他人的选择,而忽略自己的私有信息或独立判断。
这种行为会导致投资者的决策趋于一致,进而可能引发市场的过度反应或错误定价。
羊群行为在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中都存在,但两者在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机构投资者,如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通常拥有专业的投资团队、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更强大的分析能力。
然而,由于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往往受到业绩压力、市场声誉、监管规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其羊群行为可能更为明显。
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中的羊群效应摘要:“羊群行为”是金融市场上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信息不对称”,“名誉的考虑”和“投资经理激励机制”被认为是导致“羊群效应”的主要原因。
对美国金融市场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存在典型的羊群效应。
随着我国公募基金的迅速发展,透明的披露机制的压力以及基金的“相对业绩评价标准”导致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在交易中也出现了羊群效应下的从众行为。
关键词:羊群效应;证券投资基金;信号显示一、前言机构投资者在西方国家的证券市场中发挥着市场中坚的作用。
然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和实证表明,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中确实存在羊群效应,机构投资者倾向于模仿其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这种明显的羊群效应与机构投资者普遍采用的动量交易策略一起,造成了整个市场的反应过度。
在过去10年中,我国的机构投资者的规模迅速壮大,公募基金管理的资金达到了数千亿。
由于资金规模远远大于散户,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了市场的决定力量。
通过观察各基金的投资行为可以发现,机构投资者往往倾向于投资大市值的蓝筹股,并且买入卖出的方向十分相像。
本文在回顾西方行为金融学对羊群效应的研究的同时,也考察了我国基金股票交易中的羊群效应。
二、羊群效应的原因引起羊群效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不完全、对名声以及报酬结构的考虑。
1.基于信息不完全的羊群效应。
Banerjee等假定同等价格上的投资机会对所有投资者都是可以得到的,即供给是充分弹性的。
然而这些理论不是完美的股票和债券市场的模型,因为早期的个人投资决策无法在随后的投资价格上得到体现。
假定个体投资者面临不确定条件下的类似投资机会,并对正确的行为过程有着私人信息。
同时假定个人能观察到彼此的行动,而无法观察各参与者所收到的信息和信号。
如果个人能够观察到其他行为主体的理性行为,那么博弈各方可以通过最后各参与方所选择的最终行为来对各参与方的私人信息进行推断。
在这种情况下,羊群效应就有可能出现,而且这种羊群效应下的行为非常脆弱且难以预料的,因为他有可能因为非常零星的一点消息而改变。
我国股票市场羊群行为成因及其抑制一、引言股票市场是一个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金融市场,其波动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资产收益,还可能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
然而,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羊群行为的频繁出现。
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面临不确定性和不明朗信息时,将行动策略刻板地抄袭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导致市场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的现象。
羊群行为虽然是股票市场中的常见现象,但其对于整个市场的稳定性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我国股票市场羊群行为的成因、特点以及应采取的抑制措施等方面来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二、我国股票市场羊群行为的成因羊群行为在股票市场中的出现,主要源自市场的信息不确定性和投资者个人的认知偏差。
一方面,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使得市场价格难以准确反映企业的内在价值,因此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面临着信息不足以及信息不确定性的情况。
另一方面,投资者个人认知偏差的存在也会加重羊群行为的发生。
在金融市场的交易过程中,投资者的决策并非是通过完整的、全面的信息来进行决策的,而是在有限时间内对信息进行的筛选和判断。
这导致了投资者往往会出现过度和错误的反应,从而引发羊群行为。
三、我国股票市场羊群行为的特点1. 具有规模性和爆炸性通常情况下,羊群行为所引起的市场波动是呈现规模长涨短跌的现象,即上涨和下跌的幅度都很大。
而且,一旦一些个体投资者开始有了羊群行为,其他投资者也会跟随他们,往往会引发连锁反应式的市场波动,使得市场价格短时间内出现大幅波动。
2. 具有波及范围广的特点羊群行为往往具有波及范围广的特点。
不仅能够牵连到某一只股票,还能够波及某一板块甚至整个市场。
因此,羊群行为不仅会影响到个别投资者的利益,还会对整个股票市场以及社会经济产生不良的影响。
3. 具有时间性羊群行为往往是在某一短时间内进行的。
因此,很多情况下,投资者很难进行有效的干预和管理。
一旦出现羊群行为,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干预,市场就会出现较大的波动甚至崩盘。
中国证券基金羊群行为成因及防范大量的实证检验表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较为典型的羊群行为。
本文从参与投资交易主体角度,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得出基金的羊群行为是其在投资者、同业、市场及自身利益的驱动下作出的理性选择。
最后,针对羊群行为的根本原因,即结构体制的不合理、市场信息的不公开和监管体制的不完善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标签:证券基金羊群行为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趋向忽视自己有价值的私有信息,而跟从市场中多数人的决策方式。
表现为在某个时期,大量投资者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或者对于特定的资产产生相同的偏好。
其对市场的影响表现为:一方面削弱市场的基本面因数对未来价格走势的反射;另一方面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加快了股市对信息的吸收速度,增加了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
羊群行为发生的基础是信息的不对称,因此一旦市场信息发生变化,羊群行为就会瓦解,这意味着羊群行为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这一点也直接导致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一、我国证券基金羊群行为的成因1.证券基金与投资者之间的冲突。
委托—代理关系下,基金经理道德风险的存在和风险厌恶是导致羊群行为的深层次原因。
在证券投资基金中,投资人是委托人,基金管理公司是代理人。
由于基金经理会利用自身优势减少自己的努力程度,从而可能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即产生道德风险;基金经理对风险的厌恶使他们认为与其他基金经理保持一致是最优的选择。
同时我国的广大基金投资者缺乏长期的投资理念,将基金看作是一种“准股票”,一旦基金表现落后于市场或同行,就会遭到投资者的责备和质询,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基金经理不得不改变原先确定的长期投资理念,在运作上呈现从众和跟风的趋向。
2.证券基金公司之间的冲突。
基金公司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资金,必须拿出一份比同业更加优秀的业绩和创造出更具吸引力的投资回报率,这样基金同业之间就不得不展开竟争。
但市场信息是对称的,投资基金就面临怎么投、投向哪里、投多少、何时买、何时卖的问题。
中国股票市场羊群效应实证分析中国股票市场羊群效应实证分析引言羊群效应是指在投资中,投资者往往会跟随大多数人的行为,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投资决策。
这种行为模式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十分普遍,对市场的价格形成和波动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中国股票市场羊群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以揭示其存在的原因和影响。
一、羊群效应在中国股票市场中的表现中国股票市场羊群效应的表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投资者情绪的传导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往往受到媒体、网络等各种信息渠道的影响,特别是投资人气旺盛的个股更容易受到关注和追捧。
一旦某只股票或板块出现炒作,投资者情绪会迅速传导,并引发更多投资者的跟风行为,形成羊群效应。
2. 少数投资者的操纵中国股票市场中存在一些少数投资者或机构通过散布虚假信息、做多或做空等手段来操纵市场。
这些投资者或机构的行为会引导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形成羊群效应。
3. 信息不对称中国股票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比较普遍。
少数投资者或机构通过掌握更多的信息,能够提前预知市场的走势,从而引导其他投资者跟随行动。
二、羊群效应存在的原因羊群效应能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存在和蔓延,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投资者心理因素中国股票市场的绝大多数投资者是散户投资者,他们对市场的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情绪和其他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在面对市场的波动时,投资者更愿意跟随其他人的决策,通过“跟风”来减少风险。
2. 过度关注短期收益中国股票市场中,很多投资者过度关注短期收益,而不是从长期的投资价值考虑。
当某只股票或板块出现上涨势头时,投资者往往只追求短期的高额收益,而忽视了基本面的分析。
3. 信息不对称中国股票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是造成羊群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少数人对市场信息的掌握程度较高,而大部分投资者缺乏必要的信息渠道,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进一步加深了羊群效应。
三、羊群效应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羊群效应在中国股票市场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羊群行为”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引言:我国股市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其波动性较大、参与者浩繁,其中不乏大量的散户投资者。
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不容轻忽。
本文将从观点解读、表现形式、原因分析以及对市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羊群行为”。
一、观点解读:所谓“羊群行为”,即指投资者出于从众心理,盲目跟随大多数人的投资决策而行动。
这种行为屡屡出此刻市场上,除了在股票市场中有着较为明显的表现外,也存在于其它金融市场中,如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等。
二、表现形式:1. 市场上涨时,投资者会过度乐观,盲目跟风采购股票;2. 市场下跌时,投资者会过度悲观,盲目抛售股票;3. 随便追高、高位抛售,不顾价值投资原则;4. 过度关注短期利润,缺乏长期投资的耐心和观望精神。
三、原因分析:1. 不确定性因素:投资者面临的市场信息浩繁,分析复杂,且存在不确定性因素,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他人意见的影响,从而导致羊群行为的出现。
2. 社会心理因素:人们屡屡期望和他人保持一致,防止奇特或不一致的意见,而羊群行为提供了一个追随大众的方式。
3. 信息差:个人投资者通常无法获得与机构投资者相同的信息来源和分析能力,因此更容易受到大众的影响,产生羊群行为。
4. 心理压力:投资市场往往有很大的波动性,这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不确定感。
在这种状况下,羊群行为成为了一种减轻压力和降低风险的方式。
四、对市场的影响:1. 市场异常波动:当大量投资者同时跟风或抛售时,市场会出现异常波动状况,导致股票价格迅速上升或下降。
2. 股票估值失真:羊群行为会导致一些热门股票的价格被人为推高,从而与其真实价值脱离。
这样的估值失真会损害市场的有效性。
3. 增加市场风险:当投资者跟随大众行动时,市场会出现一些非理性的投资决策,导致市场风险增加,投资者可能会承担更大的损失。
4. 波及实体经济:股票市场的异常波动会进一步影响实体经济,例如影响公司融资能力和投资者信心。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研究综述(2)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研究综述上式中:为投资组合的股票数量; 为股票在交易日的收益率; 为市场组合的收益率。
Chang 等指出,在传统CAPM 模型成立的情况下,将是市场组合预期收益率的线性函数。
但是如果存在羊群行为,市场上的资产价格大幅上涨时,由于个体之间相互模仿他人的买卖行为,这导致的上涨并没有与成比例上涨,甚至下降。
考虑到市场上涨和下跌时羊群行为的程度可能不同,对上涨和下跌两种情况分别建立如下回归方程(3-5) 和(3-6) :赵家敏、彭虹(2004) 以我国21 只封闭式基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CCK 模型进行Prais-Winsten 变换,来研究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及其对股票市场整体价格波动的影响;张红伟、毛前友(2007) 以沪深两市的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为例,采用CSAD方法、建立横截面收益的绝对偏差与市场收益的关系模型,来考察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
3.3 基于指标的研究施东晖(2001)最早研究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
他在LSV 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羊群行为度的概念,其计算公式见(3-7)式:上式中,表示季度买入股票的基金数,则表示季度卖出股票的基金数。
羊群行为度的取值在0.5与1 之间,表示买卖股票的所有基金中,采取相同买卖行为的基金比例。
的取值越大,则表示基金的羊群行为表现得越显著。
施东晖(2001)实证表明:基金的羊群行为度随着公司流通股本增加而增加;符合国家产业政、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较高盈利水平的电子通讯业、生物医药业和基建产业是基金热衷的行业,具有较高的羊群行为度;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度与上季度市场表现有密切关系,上季度表现越好的股票,投资基金越倾向于进行相同方向的买卖。
张华庆(2003) 采用指标对2001 年1 季度到2002 年1 季度的33~48 家样本基金的羊群行为进行检测,结论表明:多只基金买入同一股票时,羊群行为并不明显;而多只基金卖出同一股票时,羊群行为较为显著。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分析国际商学院2010级国际金融郭玉娇目录摘要 3Abstract 5引言71机构投资者概述91.1 机构投资者的涵义 91.2 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的区别91.3 机构投资者的构成 112 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理论分析112.1羊群行为的概念112.2 羊群行为的影响133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的实证分析143.1羊群行为检验方法概述 143.2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173.2.1 数据来源173.2.2样本数据及说明173.3实证检验结果193.3.1我国基金的羊群行为显著193.3.2 按股票历史收益率分类检验203.3.3 按基金参与的积极程度检验213.4羊群行为与股票流通规模具有负相关关系234 中国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的原因254.1 机构羊群行为现状 254.2 中国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存在的主要原因265 规范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建议275.1 加强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监管,建立新的金融避险机制。
275.2 加强资本市场深层次的制度改革,增加市场透明度。
275.3 投资者应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克服贪婪和狂热,拥有信心。
285.4 政策建议28结论 31致谢 32参考文献33摘要当今社会上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分析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长期以来,投资者结构一直被认为是股市波动剧烈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在近几年时间的迅速发展,增强了股市的筹资功能,推动了金融体制改革;另一方面,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与预期的功能定位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偏差。
分析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特征,掌握机构投资者的炒作时间,对于广大散户投资者来说,是很有意义的,特别是针对目前我国的股票市场容量小、投机气氛浓、炒作频繁这一具体情况。
本文在回顾相关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特点及其市场影响进行了深入实证研究,围绕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这一中心,依次分析了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主力分析、投资周期和博弈行为。
主要利用股价主力行为波动的数学刻画,建立计量模型,通过研究残差序列的规律来分析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特征。
并且,利用傅立叶变换法对残差进行谱分析,进一步研究投资行为的周期性。
机构投资者是我国股市的强势群体,他们的行为实际上是外部博弈和内部博弈的结果。
分析我国机构投资者行为特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市场化的证券监管制度体系,在全面发展机构投资者、保证市场稳定且有一定活跃度的同时,又切实保护散户投资者的利益,从而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规范和健康发展。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一系列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反映了我国股市内在的制度缺陷;从微观的角度来看,研究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周期,可以从时间上来推断机构投资者介入个股的时间,为散户提供理性引导,为他们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国际金融市场机构化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机构投资者全球资产配置引发的国际资本流动驱动金融全球化,导致全球金融体系脆弱性上升;二是分析银行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资产负债组成及其特征,以判断机构化究竟是增进还是削弱了金融体系稳定性:三是从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出发,从微观方面探讨机构投资者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
本文立足子第三层次,即以机构投资者行为作为研究主线,采取由一般到特殊的分析思路,从一般国际金融市场到新兴市场最后到我国市场的脉络,从微观方面分析机构投资者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
关键词: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主力行为AbstractThe investment behavior analysis of lnvestors in tlle stock market was a foCUS inrecent years.For long time,the structure of investors was always thought the main reason of Chinese stock market undulate and violent motion.On one hand,the rap idlydevelopment of the investors’number has strengthen the money raising function of thestock market and pushed the financial system reforrn.On the other hand.there iS alitfle deviation between the operation and the expectation function of the stockinvestment fund.It is very meaningful of analyzing the investment characteristic andcontrolling the investment time of investors for the large retail investors,especially inthe condition of the small stock market capacity and thick speculation atmosphere,as well the multifariously making in current Chinese stock market.In this paper,on the foundation of looking back related theories and evidenceresearched,the investment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it influences for the marketing were explored.Around this center of investment behavior of the institutional investors,head behavior of the institutionalinvestors,investment period and game behavior were one by one researched.The main behavior of stock price was first explored in the mathematics way,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it was established.The behavior characteristic of the institutional investor was anNyzed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residual sequence regulation.What’S more,Spectral Analysis for residual was also explored by using of the Fourier Transform method,which further research the periodic of investment behavior.Institutional investor is the pre—eminent community in our country stock market,whose behaviors in fact is the result of exterior and internal game.According t0 the practice.with the analyzing of the behaviors of the institutional investors.set up a market—orient securities supervised system.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ecurities market of our country,with making the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develop generally,ensuring the market stabilizate and with somewhat activity,as well as ensuring the benefit of the individual investors in practice.From the macroscopical aspect,the behaviors of the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of our country are the result of a series of complex factors,reflecting the internal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of our country;from the microcosmic aspect,studying the invest cycl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can inferent the tim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when dealing the individual stocks,and provice rational inductions for the individual investors、making the individual invest more reasonable trend oforganization in the global financial market impacts the stability of financial system by the following three ways:first,capital flow,induced by the capital allocation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accelerates finance globalization and increases system risk of global financial system;second,by analyzing StrllC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alance sheets of banks and funds,we can judge whether the trendof organization increases or decreases the financial system risl third,in the view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Following a way of analyzing from general to spe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