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疏水二氧化硅涂膜及其表面润湿行为
- 格式:pdf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5
2007年11月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Nov.2007第38卷第6期Acta Scientiar um Naturalium U nivers itatis NeiM ongol Vol.38No.6 文章编号:1000-1638(2007)06-0707-05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二氧化硅的研究X李 阳,崔秀兰,郭俊文(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呼和浩特010051)摘要:以N aSiO3・9H2O为原料、乙酸乙酯为潜伏酸试剂,并辅以超声波振荡,采用溶胶-凝胶2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超细SiO2粉体.考察了N a2SiO3浓度、酸试剂、表面活性剂、超声波等因素对SiO2粉体粒径的影响,并用T EM、BET、低温液氮吸附和XR D等分析手段对SiO2粉体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SiO2粉体呈无定形,粒径为40~60nm,比表面积可达400m2/g以上.关键词:溶胶凝胶法;二氧化硅;超细粉体;超声波中图分类号:T Q127.2 文献标识码:A 超细颗粒,通常泛指1~100nm〔1〕之间的微小固体颗粒.超细颗粒属于微观粒子与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因此,具有一系列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如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遂道效应、小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等,这些效应为其应用奠定了宽广的基础〔2〕.超细SiO2粉体是一种轻质的纳米非晶固体材料〔3〕,因其具有比表面积大、密度小和分散性好等特性,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超细SiO2粉体可用于橡胶、农药、造纸油墨、塑料加工等行业,也可用于微晶储存器、功能性基体材料等新型材料〔4~5〕.目前超细SiO2的制备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6〕.与物理法相比较,化学法可制得纯净且粒径分布均匀的超细SiO2颗粒.化学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离子交换法、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等.溶胶-凝胶技术由于其自身独有的特点,成为当今最重要的制备SiO2材料的方法之一.该方法以四氯化硅〔7〕和硅醇盐〔8〕为原料,制备的超细二氧化硅粉末纯度高,性能优良,但制备成本高,使其工业应用受到限制.以可溶性硅酸盐为原料的溶胶-凝胶法〔9〕具有制备成本低的特点,是一种较有工业应用前景的方法.本文报道在超声场中,采用溶胶-凝胶法,以Na2SiO3・9H2O为原料,乙酸乙酯为潜伏酸试剂,表面活性剂作为分散剂,乙酸做为酸试剂制备超细SiO2粉体.1 实验部分1.1 原料与仪器Na2SiO3・9H2O和CH3COOH为分析纯;CH3COOCH2CH3,化学纯;分散剂PEG12000,化学纯.ASAP2010孔结构比表面积仪,美国Micromeritics公司;N4PLUS多角度超细颗粒分析仪,美国Beckm an Co ulter有限公司;Bruker D8X射线衍射仪,德国Br uker公司;DSC-60差式扫描量热仪,日本Shim adzu公司;2010Jem高分辨透射电镜,日本JEOL公司.1.2 制备方法在超级恒温水浴中,将温度控制在35℃左右,将一定浓度的Na2SiO3・9H2O和分散剂PEG12000X收稿日期:2006-03-01;修回日期:2006-12-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366004)资助;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308020103)资助作者简介:李阳(1975~),男,河南镇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纳米粉体的制备研究.通讯作者:崔秀兰(1958~),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教授.研究方向:精细化学品.E-mail:cuixl@溶液加入三口烧瓶中,然后在高速搅拌下加入乙酸乙酯.随着乙酸乙酯的水解,溶液中的硅酸盐发生聚合反应生成溶胶,并逐渐聚集转化成凝胶,然后用1∶5的乙酸溶液调节pH 值至6左右.继续搅拌1h,停止反应后在超声波中振荡10min,真空抽滤.并先后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丙酮洗涤,将洗涤后的凝胶在110℃进行干燥,再在800℃左右煅烧即得到白色疏松的SiO 2粉体.2 结果及讨论2.1 原料浓度的影响在合成过程中,沈钟〔1〕等认为硅酸含羟基多(还有水分子结合其中),结构复杂,分子极性较小,溶解度极微,故其凝结速度远大于定向速度,因而极易生成无定型结构的凝胶状沉淀.而硅酸凝胶是由硅酸聚合成硅溶胶,硅溶胶再经胶凝形成硅酸水凝胶.通过实验发现:在一定温度和pH 下,当Na 2SiO 3的浓度较小时,形成的硅酸溶胶较稀,硅溶胶胶凝慢,将有利于形成粗大的晶核.另外,可能由于硅溶胶胶凝不完全,体系中仍有大量的硅溶胶存在,致使硅溶胶中结合的水比较多,根据氢键和化学键作用理论〔10〕知,在后续的干燥过程中很容易硬团聚;在酸试剂足够量时,当Na 2SiO 3的浓度较大,形成的硅酸溶胶浓度大,胶凝速度快,则所成凝胶中的晶核细小.图1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即:在超声场中,制备温度为35℃,以1∶5乙酸为酸试剂调节pH=6.0,乙酸乙酯与N a 2SiO 3的物质的量比为0.65,PEG 的用量为2.0%(相对于Na 2SiO 3的质量百分数)],粒子平均直径随Na 2SiO 3浓度的变化情况.从图1中可以看出,Na 2SiO 3的浓度对产物粒度的影响较大,在Na 2SiO 3浓度大于0.33m ol /L 的时候,所得沉淀的平均粒径偏小.图2是凝胶经乙醇和丙酮洗涤后的产物干湿度随Na 2SiO 3浓度的变化情况.曲线表明当Na 2SiO 3浓度较低时,湿凝胶重量与干凝胶重量比偏高,而当C (Na 2SiO 3)>0.33mol/L 时曲线趋于平缓,比值变化不大.所以,当(Na 2SiO 3)>0.33mo l/L 时,所得SiO 2的前驱体粒径较小,分散性好,无硬团聚.图1 N a 2SiO 3浓度对粒径的影响Fig.1 T he effect o f concentr ation of N a 2SiO 3on the size of pow der 图2 湿凝胶与干凝胶重量比与Na 2SiO 3浓度的关系F ig.2 T he relation betw een co ncentr atio n o f N a 2SiO 3and rat io o f w et gel w eight to dry gel w eig ht 2.2 酸试剂的选择据文献〔11〕报道,酸试剂大多选用盐酸.但在实验中发现,选用盐酸会给实验后续步骤中带来杂质氯离子,如果洗涤不彻底将导致产品纯度不高;而且,盐酸是强酸,在滴加的过程中可能导致局部酸度过大,易使反应体系内微区浓度不均匀,在加料区域H +过饱和度很高,而其它地方过饱和度较低,这样就导致了成核的不均匀性〔12〕.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即:在超声场中,制备温度为35℃,Na 2SiO 3浓度为0.33m ol/L,pH=6.0,乙酸乙酯与Na 2SiO 3的物质的量比为0.65,PEG 的用量为2.0%(相对于Na 2SiO 3的质量百分数),焙烧温度为700℃],不同酸试剂制得的SiO 2的平均粒度和比表面积见表1.2.3 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在SiO 2制备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抑制硅酸凝胶的团聚.如加入量过少起不到有效分散708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的作用,如用量过多易增强溶液的粘度,导致分离困难,使沉淀不容易被洗净,同样起不到有效分散的作用.由图3看出表面活性剂PEG 的最佳用量为1.8~2.5%(相对于Na 2SiO 3的质量百分数).其它制备条件为:N a 2SiO 3浓度为0.33m ol/L,制备温度为35℃,以1∶5乙酸为酸试剂调节pH=6.0,乙酸乙酯与Na 2SiO 3的物质的量比为0.65,在超声波作用下,焙烧温度为700℃.表1 不同酸试剂对SiO 2的平均粒径和比表面积的影响Table 1 The eff ect of acid on the sizeand the specific surf ace area of SiO 2酸试剂1∶5盐酸1∶5乙酸平均粒径/nm115.550.7比表面/(m 2・g -1)310447图3 P EG 用量对粒径的影响F ig .3 T he effect of P EG o n t he size o f po w der2.4 超声波的影响液相中的颗粒在Bor wn 运动、Van der Waals 引力、搅拌力等作用下相互靠近碰撞而不断产生团聚.陈志刚〔13〕认为超声空化形成的大量空泡破灭时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冲击波对团聚颗粒反复冲击,一方面破坏颗粒间的表面吸附,使团聚颗粒被剥离、脱落下来,另一方面也会引起氢键等化学结合力的断裂而使团聚颗粒相互脱离.此外,空化产生的气泡振动,还能对颗粒表面进行剥离,打散团聚.从图4和图5的电镜照片可以发现,经过超声波振荡的目的产品二氧化硅分散均匀,粒度偏小,平均在40~60nm 之间;而没有经过振荡的粒度偏大,平均在100~160nm 之间,且团聚较严重.图4、图5样品的其它制备条件为:Na 2SiO 3浓度为0.33mol/L,制备温度为35℃,以1∶5乙酸为酸试剂调节pH=6.0,乙酸乙酯与Na 2SiO 3的物质的量比为0.65,表面活性剂PEG 的用量为2.0%(相对于Na 2SiO 3的质量百分数),焙烧温度为700℃.图4 超声波中振荡分散的粉体T EM 形貌F ig .4 T EM photo gr aph of pow der prepared by ultr aso nic 图5 未在超声波中振荡分散的粉体T EM 形貌F ig .5 T EM photo gr aph o f pow der pr eparedult raso nic 2.5 二氧化硅的XRD 分析图6为X 射线粉末衍射图(其它制备条件同前述),样品为干凝胶在450℃、800℃和1150℃灼烧2h 的SiO 2粉末,两者在2H =22.8°、2H =22.59°、2H =21.52°和各出现了一个馒头峰,可知灼烧到1150℃,仍未达到SiO 2的晶体转变温度,表明该SiO 2粉末为非晶态无定形结构,且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馒头峰的中心发生移动,2H 角减小,但总的变化趋势不大,仍为无定型.文献〔14〕中报道纳米SiO 2由709第6期李阳等 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二氧化硅的研究非晶态转变为晶态是在1230℃左右,而何宜柱〔15〕等人认为,500~950℃焙烧的试样,无衍射峰;大于1000℃焙烧的试样,有衍射峰存在,且脊峰比随焙烧温度升高而降低,即SiO 2逐步晶体化.图6 SiO 2粉末的XR DFig .6 X RD patter ns o f SiO 2pow der 图7 干凝胶的差热-热重曲F ig .7 D T A and T GA cur v es o f dr y g el2.6 差热-热重分析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抑制硅酸凝胶的团聚,若要得到高纯的SiO 2粉体,须通过煅烧方法将表面活性剂除去,另外通过高温煅烧还可除去其它有机杂质(如乙酸乙酯、乙酸等).干凝胶的差热-热重曲线如图7所示,从DT A 曲线可见,58.44℃左右出现的小吸收峰是由干凝胶吸附的水分子蒸发而引起的(这与文献〔16〕中所报道的基本一致);390.20℃处的放热峰是表面活性剂氧化分解引起的.由TGA 曲线可见,从50℃左右开始,由于样品吸附的水分逐渐蒸发,样品开始失重;在300~460℃之间,表面活性剂与氧充分反应,样品失重速度明显加快,直至700℃以上重量才基本不变,且所得产品白度较高.因此,最佳煅烧温度在800℃左右(其它制备条件同前述).3 结 论3.1 以Na 2SiO 3・9H 2O 为原料、乙酸乙酯为潜伏酸试剂制得的纳米SiO 2粉体颗粒呈无定形,粒径为40~60nm ,且分散良好,比表面积大于400m 2/g.3.2 Na 2SiO 3浓度和表面活性剂用量对SiO 2颗粒粒度有较大的影响.较理想的反应条件为:Na 2SiO 3浓度>0.33mol/L,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为1.8~2.5%(相对于Na 2SiO 3的质量百分数).3.3 超声波振荡分散有利于防止超细颗粒的团聚,实验表明超声波对凝胶聚集体具有良好的分散效果.参考文献:[1] 沈钟,赵振国,王国庭.胶体与表面化学(第3版)[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8~142.[2] 瞿其曙,何友昭,淦五二,等.超细二氧化硅的制备及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00,(5):57~63.[3] 沈军,王珏,甘礼华,等.溶胶-凝胶法制备SiO 2气凝胶及其特性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1995,10(1):69~75.[4] Zho u Q F,Z hang Q Q ,Zhang J X ,et al.Pr epar ation a nd optical pr operties o f T iO 2nano-cr ysta lline par ticlesdispersed in SiO 2nano -com po sites [J ].M ater ials L etter s ,1997,31:39~423.[5] 鲍希茂,宋海智.硅基发光材料研究进展[J].材料研究学报,1997,11(6):601~611.[6] 周产力,寇战峰,刘钧.超细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应用[J].无机盐工业,2001,33(4):22~24.[7] W agner E ,Br nner H .Aer o sil ,herstellung ,eigenschaften und V er halt en in o rg anischen F l ssig keiten [J ].A ng ew Chem ,1960,72(1920):744~750.[8] 余家国,张联盟,童兵,等.So l -gel 工艺制备二氧化硅超微细粉及其机理的研究[J ].硅酸盐通报,1992,(3):43~48.[9] T it ulaer M K ,Jansen J B H ,G eus J W .T he pr epa ration and Char acterizat ion of sol -g el silica spher es [J ].J N on -710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Cry st Solids ,1994,168(1):1~13.[10] 杨建广,唐谟堂,杨声海,等.湿法制备纳米A T O 粉体团聚的形成及消除方法[J].中国涂料,2004,38(7):33~39.[11] 秦晓东,蒋晓明,陈月珠.高比表面积超细二氧化硅粉体的制备[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版),2001,25(3):36~38.[12] 郝臣,陈彩凤,陈志刚,等.化学法合成纳米氧化铝粉体工艺研究[J].机械工程材料,2002,26(7):25~27.[13] 陈志刚,陈彩凤,刘苏.超声场中湿法制备A l 2O 3纳米粉工艺研究[J ].硅酸盐学报,2003,31(2):213~217.[14] 骆锋,阮建明,万千.微乳液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基因传递复合载体[J ].硅酸盐学报,2004,32(9):1098~1102.[15] 何宜柱,雷廷权,张吉人.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iO 2晶化过程的相变行为[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7,20(4):24~28.[16] 刘忠义,王莉玮,王子忱,等.硅酸钠法合成高比表面多孔二氧化硅[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8,19(5):770~773.(责任编委 边占喜)Study o n the Preparation of U ltrafine SiO 2by Sol-g el M ethodLI Yang ,CU I Xiu -lan ,GU O Jun -w en(College of Chemical E ngineering ,I nner Mongolia Univer sity o f Technology ,H ohhot 010051,China ) Abstract :A kind of ultrafine SiO 2w ith high specific sur face areas w as prepared w ith Na 2SiO 3・9H 2O and CH 3COOCH 2CH 3(ethyl acetate as latent acid r eag ent and PEG as dispersant )as reactants.In the reaction,ultrasonic w as applied to the disper sion too.The effects o f the co ncentratio n of Na 2SiO 3,the acid reagent,the amount of PEG and ultrasonic on the size o f ultrafine SiO 2 have been studied .T he silica pow der w ith particle diameter in the range of 40~60nm and thespecific surface areas above 400m 2/g have been obtained .The silica pow der is char acterized byTEM ,BET ,N 2adsor ption iso therm and XRD .The XRD indicates the silica pow der is amo rphous .Key words :sol-g el method;silica;ultrafine po w der;ultrasonic 711第6期李阳等 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二氧化硅的研究。
玻璃深加工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薄膜及其性能分析谢长花u李家波2(1.上海卷柔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201109;2.上海简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上海201109)摘要在化学领域制备二氧化硅薄膜最常用的方法是溶胶-凝胶法。
采用该种方法制备二氧化硅薄膜时需要相应的前驱体以及催化剂,经过热处理将二氧化硅胶膜转化为二氧化硅薄膜。
这种薄膜具有减反增透效果,并且兼具有亲水性。
采用 FT-IR、SEM、TG系统分析薄膜的化学组成、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研究不同原料比,成膜温度对薄膜硬度、附着力及耐 腐蚀性能的影响,得出性能优良的制备方法和制备工艺参数。
关键词溶胶一凝胶法;二氧化硅薄膜;减反玻璃;性能分析中图分类号:TQ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987(2020)01-0045-06Preparation of Silica Film by Sol-gel Method and Its Performance AnalysisX IE Changhua1,2,LI Jiabo2(1.ShanghaiJuanrou new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201109,China;2.Shanghai Jianhu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Co., Ltd; Shanghai 201109,China)A bstract:The sol-gel method is often used to prepare silica film in the field of chemistry.The preparation of silica film by this method requires corresponding precursors and catalysts.The silica gel film is converted into silica thin film by heat treatment.This film has the effect of anti-reflection and hydrophilicity.FT-IR,SEM,TG wer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micromorphology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film,and to find out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raw material ration and the film forming temperature on he hardness,adhesion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the film,so as to obtain optimal preparation process.Key Words:sol-gel process,silica film,anti-reflective glass,performance analysis〇引言随着各类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在生活当中的 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疏水材料的原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疏水材料的原理超疏水材料具有优异的水接触角和自清洁性能,因此在涂料、纺织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超疏水性表面的制备方法1模板法 (1)2溶胶-凝胶法 (2)3自组装法 (3)4化学气相沉积法 (3)5蚀刻法 (4)6粒子填充法 (5)疏水涂料要达到超疏水性,必须使用特定的工艺技术来提高固体表面的粗糙度。
目前为止通过提高固体表面粗糙度来增强疏水性表面的主要方法有模板法、溶胶-凝胶法、自组装法、化学沉积法、蚀刻法等方法。
1模板法模板法是国内最为常用的制备超疏水涂膜的方法,是一种整体覆盖的表面技术。
模板法以具有粗糙结构的固体为模板,将疏水材料在特定的模板上通过挤压或涂覆后光固化等技术在粗糙固体表面成型、脱模而制得超疏水薄膜。
模板法制备超疏水性涂层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纳米线径比可控等优点。
江雷等[1]以多孔氧化铝为模板,通过新的模板挤压法制备了聚丙烯腈纳米纤维。
该纤维表面在没有任何低表面能物质修饰时即具有超疏水性,与水的接触角高达173.8°。
此外,研究者还以亲水性聚合物(聚乙烯醇) 制备了超疏水性表面,打破了传统上利用疏水材料才能得到超疏水性表面的局限。
刘斌等[2]以复制了荷叶表面结构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弹性体为软模板,在模板压印条件下,利用紫外光交联预聚物固化成型,得到了具有微乳突结构的仿荷叶表面,与水的接触角达到150°以上,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表面疏水性进行了优化。
研究表明,随着紫外光固化体系中单体稀释剂含量的增加,样品表面接触角先增大再减小,含量为10%左右时达到最大值;随着交联剂含量的增加,样品接触角起初保持在一定值,含量超过20%后开始减小;随着光引发剂含量的增加,样品表面接触角逐渐增大,引发剂含量大于0.7%之后保持不变;当曝光时间长于10min后,样品表面接触角保持稳定。
Shang等[3]用直径200nm、长10μm的聚碳酸酯微孔膜作模板,放在由正硅酸乙酯及甲基丙烯酰氧基三甲氧基硅烷(MPS) 配置好的溶胶上,利用毛细管作用将溶胶吸入微孔中,溶剂蒸发后,经500 ℃热处理去除模板,得到如图1所示均一竖直排列的纳米棒状表面。
.
’.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薄膜
一酸性催化剂制备溶胶溶液
1 主要配方及比例
主要配方:正硅酸乙酯(TEOS)、无水乙醇(EtOH )、去离子水(H2O)、市售浓盐酸(HCl)
配方体积比例:TEOS:EtOH:H2O:HCl=15:40:5:0.07
2 配制步骤
1)去一定量无水乙醇溶液分为两份,一份与TEOS在磁力搅拌机上混合10min,为A液;
2)另一份与浓盐酸和去离子水在磁力搅拌机上混合,为B液;
3)在B液搅拌过程中,将A液缓慢滴加到B液中;
4)滴加完成后得到C液,C液用保鲜膜密封好继续在磁力搅拌机上室温搅拌3-5h;5)静置,陈化3天,得到SiO2溶胶
3 基片准备
将基片分别放入去离子水中初步清洗后,再分别用洗涤精、丙酮、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经超声波充分洗涤,放入烘台上烘干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4 提拉法涂膜
将经过洗洁精、丙酮、酒精和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并烘干的样片用等离子氧处理,将其夹持在电机一端,以6cm/min速度浸入溶胶溶液中,待其全部进入后,保持浸入状态4min,然后以同样的速度提拉出溶液
5 干燥处理
将提拉出溶液的样品,先放置空气中干燥使其表面乙醇挥发胶层固定,然后放入60干燥箱中干燥1小时
6 热烧结处理
在管式炉中,从室温以2/min升温至500,保温1 h,随炉冷却。
超疏水二氧化硅涂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超疏水二氧化硅涂层,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但咱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层神奇的保护膜,能让水珠在表面上“跳舞”,而不是乖乖地贴上去。
你看过那些广告吗?水珠在叶子上滚来滚去,像小球一样,简直就是大自然的魔法!这种超疏水的涂层,不仅能给物体加上一层防水的“铠甲”,还能够抵挡污垢,真是让人拍手称绝啊。
说到制备,哎呀,过程可不是简单的“把东西放在一起”。
得准备一些高纯度的二氧化硅,这可是我们的主角哦。
然后,得通过一些化学方法,比如溶胶凝胶法,把它变成一层薄薄的涂层。
想象一下,像涂口红一样,把这层涂层均匀地抹上去,等它干了,哇,效果杠杠的!这个涂层的厚度还得控制得刚刚好,太厚了容易掉,太薄了又没效果,就像做菜一样,火候得掌握好。
而这超疏水涂层的应用,简直是无处不在。
从日常生活中的衣物、手机屏幕,到工业领域的建筑材料、汽车零件,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想象一下,咱们的雨衣如果有了这种涂层,简直就是雨天里的“救世主”。
水珠滴落下来,衣服不沾湿,走路也能像走在阳光下,轻松又自在。
再说说手机屏幕,嘿,水滴滑落的速度简直像闪电,没了指纹的烦恼,哪怕是吃个汉堡也不怕油腻,真是省心!而在建筑领域,这涂层的作用就更显而易见了。
你想啊,墙壁上涂了一层超疏水的涂层,雨水再也不会在墙面上留下水痕,建筑也能保持得干干净净,真是一举两得。
甚至在汽车工业,这个涂层能让车身表面更加光滑,不容易沾上污垢,洗车的频率也可以大大降低。
汽车外观整洁,开出去也倍儿有面儿,心情愉悦呀!这超疏水涂层的神奇之处不仅仅在于它的防水能力。
它的耐磨性也相当不错,经过特殊处理后,这种涂层可以抵御刮擦和磨损。
就像给自己的新鞋子加了一层保护,走在路上根本不怕踩到石子,随便怎么折腾,它都能保持完美状态,真是酷毙了。
再加上它的环保特性,使用这种涂层,既能保护物品,又能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绝对是个“多赢”的选择。
不过,咱们也得注意,制备这些涂层的时候,得确保安全。
收稿日期:2010-05-10。
收修改稿日期:2010-07-15。
广东省科技计划课题(No.2009B011000010)及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No.2009ZM0288)资助。
*通讯联系人。
E -mail :zhryang@第一作者:徐桂龙,男,26岁,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精细化工。
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疏水二氧化硅涂膜及其表面润湿行为徐桂龙邓丽丽皮丕辉郑大锋文秀芳杨卓如*(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州510640)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前驱体制备超疏水SiO 2涂层。
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表征合成SiO 2的化学组成,通过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TEM)观察制备SiO 2的结构形貌,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SiO 2涂膜的表面形貌,通过测试水接触角(WCA)讨论SiO 2涂层的表面微观结构与其表面疏水性能的关系。
结果表明以TEOS 和MTES 为共前驱体可以制备得到表面带-CH 3基团的SiO 2溶胶,SiO 2溶胶在老化过程中纳米SiO 2粒子由于自组装作用形成草莓状微米-纳米双微观结构,这种结构赋予SiO 2涂膜表面不同等级的粗糙度,使得水滴与涂膜表面接触时能够形成高的空气捕捉率和较小的粗糙度因子,与SiO 2表面疏水性的-CH 3基团共同作用形成类荷叶超疏水结构。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二氧化硅;超疏水;微米-纳米双级结构中图分类号:O613.72;O64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861(2010)10-1810-05Preparation of Superhydrophobic Silica Films by Sol -Gel Method and Its WettabilityXU Gui -LongDENG Li -Li PI Pi -Hui ZHEN Da -FengWEN Xiu -FangYANG Zhuo -Ru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Abstract:Superhydrophobic silica surfaces were obtained by sol -gel method using TEOS and MTES as procures.FRIR and TGA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prepared silica.TEM and TEM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y of silica before and after aging.SEM and AFM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silica surfac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hydrophobicity was studied by testing the WCA of the prepared silica coatings.The result shows that nano silica particle with -CH 3group can be obtained by sol -gel method using TEOS and MTES as precursors,the micro -nano dual size structure silica particles were formed duo to self -assemble effect during aging process.This special structure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rapping air between the substrate surface and the liquid bining with the low energy surface of -CH 3group of the silica,a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with high contact angle and low contact angle hysteresis was prepared.Key words:sol -gel method;silica;superhydrophobic;micro -nano dual structure超疏水材料是指表面的水接触角θ大于150°并且水接触角滞后小于5°的材料。
由于具有自清洁、防水、防雾、防雪、抗氧化、减阻、防腐蚀等许多独特的表面性能[1-4],超疏水性材料在外建筑工业、汽车行业、生物医学工程行业、金属防腐行业等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5-7]。
近年来,微电子系统、光电子元器件及纳米科技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进一步刺激超疏水涂层的研究和应用的发展。
自然界有很多植物叶子表面是天然的超疏水自清洁表面,这给予人类很多启发。
通过观察植物叶表面的微观结构,Barthlott 和Neinhuis [8-9]认为这种自清洁是由粗糙表面上微米结构的乳突以及表面蜡状物的存在共同引起的。
江雷等[10]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还发现在荷叶表面微米结构的乳突上还存在纳米结构,揭示了“荷第26卷第10期2010年10月Vol .26No .101810-1814无机化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第10期徐桂龙等: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疏水二氧化硅涂膜及其表面润湿行为图1纳米-微米双微观粗糙结构SiO 2粒子反应历程示意图Fig.1Schematic of preparing nano -micro structure SiO 2particles叶效应”原因,为制备超疏水材料的制备了一条可行的思路。
目前制备超疏水表面或涂层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类:使用低表面能物质修饰粗糙表面[11-15]或者是对疏水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16-19]。
但是目前所报导的大多数方法都存在工艺过于复杂、所用设备或者原料过于昂贵、条件过于苛刻等缺点,这些都成为制约超疏水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20]。
本研究采用简单的溶胶凝胶法,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根据两种前驱体的水解速度不同控制工艺制备得到表面带有疏水基团-CH 3和亲水基团-OH 的SiO 2溶胶,通过SiO 2溶胶老化的过程中,纳米SiO 2由于自组装作用自发团簇,形成具有纳米-微米多级粗糙结构的SiO 2颗粒。
对制备得到的SiO 2的结构形貌和表面化学组成进行表征,并研究了SiO 2涂膜表面形貌与润湿性能的关系。
1实验部分1.1实验原料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德谦化学有限公司;正硅酸乙酯(TEOS),无水乙醇,氨水(25%~28%)均为国产化学纯试剂,以上试剂均直接使用;蒸馏水,实验室自制。
1.2疏水SiO 2溶胶的制备将100g 无水乙醇、15g 氨水和10g 蒸馏水加到500mL 的烧瓶中,搅拌,升温至60℃后,慢慢滴入20g TEOS ,滴加时间1h ,然后保温2h 后,继续滴加10gMTES 和20g 无水乙醇混合物,滴加时间为0.5h 。
然后继续保温反应24h 即可得到疏水SiO 2醇溶胶。
1.3涂膜的制备将1.2制备的SiO 2醇溶胶和在室温下陈放老化48h 后的SiO 2醇溶胶均匀地涂敷在表面干净的载玻片上,室温干燥30min 后继续在120℃条件下干燥10min 。
1.4表征将制备的SiO 2醇溶胶通过离心分离,用无水乙醇反复洗涤,最后将沉淀物与溴化钾混合研磨后在真空烘箱中60℃条件下干燥1h ,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 ,德国耐驰公司)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制备SiO 2的官能团;采用LEO 1530VP(德国LEO 公司)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观察薄膜表面的微观形貌;采用JEM -100CXII 型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SiO 2粒子的形貌结构和颗粒大小进行分析;采用OCA15型(德国Dataphysics 公司)接触角测定仪测定SiO 2涂膜的水接触角。
2结果与讨论2.1反应机理整个反应过程的机理阐述如图1所示。
在溶胶凝胶反应的过程中,以TEOS 和MTES 为前驱体,2种前驱体水解后发生无规共聚[21],在氨水作为催化1811第26卷无机化学学报剂的体系中,单独TEOS或MTES与两者前驱体共同作为前驱体的水解缩合速率又会发生变化[22-23]。
根据TEOS与MTES水解缩合速率,实验先以TEOS水解生成亲水SiO2种子,反应一段时间后,继续向体系中加入MTES与未反应的部分TEOS共水解缩合,在原来的SiO2种子表面继续形成TEOS和MTES的水解共聚物,使最终生成的SiO2表面同时带有Si-CH3和Si-OH基团,在陈放老化的过程中,SiO2溶胶由自组装作用形成具有纳米微米双微观尺度的特殊结构。
2.2SiO2粒子的红外表征图2为以TEOS为前驱体(曲线a)和以TEOS和MTES为前驱体(曲线b)水解缩合后制备得到SiO2产物的红外图谱。
其中曲线a和b均在1099,802和465cm-1处出现的吸收峰分别对应Si-O-Si的反对称伸缩振动特征峰、对称伸缩振动与摇摆振动特征峰,3440cm-1的吸收峰分别为Si-OH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和-OH峰,1627cm-1附近的吸收峰为H-OH的弯曲吸收振动峰。
与曲线a对比,曲线b在855cm-1处,2968cm-1和1275cm-1出现了新的吸收峰,前者是Si-CH3键振动吸收峰[24],后两者是-CH3的伸缩振动峰。
说明以TEOS和MTES作为共前驱体,SiO2的骨架表面接上了-CH3基团形成了Si-CH3键[25],使得以TEOS和MTES为共前驱体制备得到的SiO2显示出优良的疏水性。
2.3SiO2粒子形貌分析从图3(a)和(b)TEM图片中可以看出,以TEOS 和MTES为共前驱体的方法制备单分散性良好,粒径约为200nm的SiO2溶胶,但是经过48h的老化后,纳米SiO2变成具有纳米-微米双微观结构的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