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高一)
- 格式:doc
- 大小:118.50 KB
- 文档页数:11
中国化学会第22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总分满分14 5 4 10 5 11 14 9 7 11 10 100第1题(14分)1-1EDTA是乙二胺四乙酸的英文名称的缩写,市售试剂是其二水合二钠盐。
(1)画出EDTA二钠盐水溶液中浓度最高的阴离子的结构简式。
(2) Ca(EDTA)2-溶液可用于静脉点滴以排除体内的铅。
写出这个排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Pb2+ 表示铅)。
(3)能否用EDTA二钠盐溶液代替Ca(EDTA)2-溶液排铅?为什么?1-2氨和三氧化硫反应得到一种晶体,熔点205o C,不含结晶水。
晶体中的分子有一个三重旋转轴,有极性。
画出这种分子的结构式,标出正负极。
1-3 Na2[Fe(CN)5(NO)]的磁矩为零,给出铁原子的氧化态。
Na2[Fe(CN)5(NO)]是鉴定S2-的试剂,二者反应得到紫色溶液,写出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4 CaSO4• 2H2O微溶于水,但在HNO3 ( 1 mol L-1)、HClO4 ( 1 mol L-1)中可溶。
写出能够解释CaSO4在酸中溶解的反应方程式。
1-5取质量相等的2份PbSO4 (难溶物)粉末,分别加入HNO3 ( 3 mol L-1) 和HClO4 ( 3 mol L-1),充分混合,PbSO4在HNO3 能全溶,而在HClO4中不能全溶。
简要解释PbSO4在HNO3中溶解的原因。
1-6X和Y在周期表中相邻。
CaCO3与X的单质高温反应,生成化合物B和一种气态氧化物;B与Y的单质反应生成化合物C和X的单质;B水解生成D;C水解生成E,E水解生成尿素。
确定B、C、D、E、X和Y。
第2题 (5分) 化合物X 是产量大、应用广的二元化合物,大量用作漂白剂、饮水处理剂、消毒剂等。
年产量达300万吨的氯酸钠是生产X 的原料,92%用于生产X —在酸性水溶液中用盐酸、二氧化硫或草酸还原。
2012年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高中一年级)(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2年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高中一年级)(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2年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高中一年级)(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2年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高中一年级)2012年4月8日上午8:00—10:00 北京·竞赛时间2小时。
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得进场。
开赛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竞赛答案全部写在试卷指定位置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钢笔答题,使用红色笔或铅笔答题者,试卷作废无效。
·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处者按废卷处理。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试卷按密封线封装。
题中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如下:第1题选择题( 30 分)(单选或多选,每选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热水比冷水含有更多的热量B.化学反应限度大,该反应的速率也大C.在相同条件下,分子破裂为原子所吸收的能量与相应原子结合成分子所放出的能量数值2Na 2NH 3 === 2NaNH 2 HCaO 2NH 4Cl === CaCl2 2NH H 2O 3Mg(NH 2)2 === Mg 3N 2 4NH NH 4Cl NaNH 2 === NaCl 2NH 3(l )相同D .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有利于节能减排与保护环境(2)秤取160 g CuSO 4(160 g/mol )250 g CuSO 4·5H 2O(250 g/mol )分别溶于水时,前者释热66 kJ/mol,后者吸热11 kJ/mol 。
2Na NH 3 === 2NaNH 2 HCaO 2NH 4Cl === CaCl 22NH H 2O3Mg(NH 2)2 === Mg 3N 2 4NH NH 4Cl NaNH 2 === NaCl 2NH 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高中一年级)·竞赛时间2小时。
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得进场。
开赛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竞赛答案全部写在试卷指定位置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钢笔答题,使用红色笔或铅笔答题者,试卷作废无效。
·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处者按废卷处理。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试卷按密封线封装。
第1题 选择题( 30 分)(单选或多选,每选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同质量的热水比冷水含有更多的热量B .化学反应限度大,该反应的速率也大C .在相同条件下,分子破裂为原子所吸收的能量与相应原子结合成分子所放出的能量数值相同D .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有利于节能减排与保护环境(2)秤取160 g CuSO 4(160 g/mol )250 g CuSO 4·5H 2O(250 g/mol)分别溶于水时,前者释热66 kJ/mol ,后者吸热11 kJ/mol 。
则CuSO 4(s ) + 5H 2O(l ) = CuSO 4·5H 2O (s ) 的热效应是( )A .释热77 kJ/molB .释热55 kJ/molC .吸热77 kJ/molD .吸热55 kJ/mol(3)从某些性质看,NH 3和H 2O ,NH 4+和H 3O +,OH -和NH 2-,N 3-和O 2-两两相当,据此判断下列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 ① ②③④ A .仅①正确 B .②④正确 C .全部正确 D .正确①②④(4)NaH 是离子化合物,与H 2O 反应,有气体生成,现有NaH 与Al 粉的混合物m g 投入足量水中,全部溶解,生成n g H 2。
2008年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高中二年级)2008年4月20日下午2: 00—4: 30 北京-竞赛时间2.5小时。
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得进场。
开赛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至打把试卷纸(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竞赛答案全部写在试卷指定位置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钢笔答题,使用红色或铅笔答题者,试卷作废无效。
-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处者按废卷处理。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试卷按密封线封装。
1.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__ 。
A . Cu跟浓HNO 3反应后溶液呈绿色B . Cu溶于热、浓H2SO4后溶液呈蓝色C. N a2SO4溶液可使苯酚的乳浊液变得澄清D. Mg跟盐酸反应放出H 2的速率持续减慢+ 一一2+2. 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16H + 10Z + 2X0 4 == 2X + 5Z2 + 8H2O,②2M2+ + R2 == 2M3+ + 2R一,③2 R一+ Z2 == R2 + 2Z一,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
A .常温下反应2M2+ + Z2 == 2M3+ + 2Z 一可以自发进行B . Z元素在反应①中被氧化,在③中被还原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X0 4一v Z2 v R2 < M3+D .还原性强弱顺序为:X2+< Z 一< R一< M2+B12e「== 2 CO 3" + 12H2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多孔铂为电极,在右图装置中分别在两极区通入CH3OH和02,发生反应产生电流,经测定,电流方向由b到a,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处通入02B .溶液中的阳离子向a极运动C .负极的电极反应为:2CH3OH + 160HD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 + 3O2 == 2 CO2 + 4H2O4. 某二元酸(H2A )在水中的电离式为:H2A == H + + HA「,HA —' H+ + A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
2008高中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一.(9分)A是一种四面体型的分子, A与NaOH溶液共热反应产物中B与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其它相关物质的转化见下图:(2)试写出E与F分子的结构式:(3)实际在A和NaOH制C时,加入少量H可使产物更纯,这是因为:二(17分).铁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金属元素之一,在地壳中的质量约占5%左右。
1.钢铁是最重要的金属材料。
我国年产钢铁产量已超过1亿吨,居世界第一位。
工业上用铁矿石和焦炭来炼铁。
(1)铁矿石的种类很多,写出以下铁矿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磁铁矿________________、赤铁矿________________、菱铁矿________________、黄铁矿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用菱铁矿和焦炭为原料来炼铁的化学方程式:(3)从高炉冶炼得到的生铁,含铁约95%左右,要得到纯铁(含铁99.9%以上)可采用电解的方法。
电解槽的阳极材料应选用____________,阴极材料应选用__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应采用________溶液。
要获取1.0kg纯铁,电极上通过的电量理论值为_________.2.在常温下,铁跟水不起反应。
但是,在水和空气里的氧气及二氧化碳等的共同作用下,铁很容易生锈而被腐蚀,每年因腐蚀而损失的钢材占世界钢铁年产量的四分之一。
(1)刷油漆是重要的防腐蚀措施之一,油漆防腐蚀的主要原理是:(2)土壤中严重缺氧,又无其它杂散电流时,按理说金属较难电化腐蚀,但事实上埋在地下的钢铁构件仍遭严重腐蚀。
有人取下腐蚀造成的锈瘤,呈黑色并有难闻气味,每克腐蚀产物中约有一千条硫酸盐还原菌。
多数土壤中都有SO42-,硫酸盐还原菌的存在对钢铁构件的电化腐蚀起了催化作用。
试写出反应式:3. 1183k以下纯铁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与CsCl相同,1183k以上转变为与干冰相似(如图示)两种晶体中最邻近的铁原子间距离相同。
求转变温度时两者的密度比(取两位有效数字)。
X2931182008年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高中一年级)第一题 单选题(共24分,每个答案得3分)1.二十世纪末期,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之一是发现了114号、116号、118号三种元素,下列关于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摩尔质量是293g B .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57 C 。
最外层有8个电子 D.位于周期表第七周期2.N H3是极性分子,C H4是非极性分子,其原因是 。
A.NH 3分子中含极性键,而CH 4分子中不含极性键 B .NH 3分子是非对称性分子,而CH 4分子是对称性分子C 。
NH 3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不叠合在一起,而CH 4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叠合在一起D .NH 3分子中正负电荷值不相等,而CH 4分子中正负电荷值相等3.A、B 、C 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 、B 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 2-、C -,其离子半径A2-> C -。
B 2+与C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属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原子序数A > B > C B.它们的原子半径C> B > A C .离子半径A 2-> C -> B2+ D .原子核最外层上电子数C>A > B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硫酸氢钠溶液中加过量Ba(OH)2溶液:Ba 2+ + O H- + H + + SO 42- == BaSO 4↓ + H 2OB .含0.1mo l FeI 2的溶液中滴加含0。
05mol Cl 2的氯水:2Fe 2+ + 4I - + 3Cl 2 == 2Fe 3++ 6Cl - + 2I 2C.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Al 3++ 3NH 3 ⋅ H2O == Al(O H)3↓ +3NH 4+D.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CO 32- + SO 2 + H 2O == 2HC O3- + SO 32-5.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X 2931182008年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高中一年级)·竞赛时间2小时。
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得进场。
开赛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竞赛答案全部写在试卷指定位置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钢笔答题,使用红色或铅笔答题者,试卷作废无效。
·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处者按废卷处理。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试卷按密封线封装。
第一题 单选题(共24分,每个答案得3分)1.二十世纪末期,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之一是发现了114号、116号、118号三 种元素,下列关于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摩尔质量是293g B .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57 C .最外层有8个电子 D .位于周期表第七周期2.NH 3是极性分子,CH 4是非极性分子,其原因是 。
A .NH 3分子中含极性键,而CH 4分子中不含极性键 B .NH 3分子是非对称性分子,而CH 4分子是对称性分子C .NH 3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不叠合在一起,而CH 4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叠合在一起D.NH3分子中正负电荷值不相等,而CH4分子中正负电荷值相等3.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C-,其离子半径A2-> C-。
B2+与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属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原子序数A> B> C B.它们的原子半径C> B> A C.离子半径A2-> C-> B2+D.原子核最外层上电子数C>A> B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硫酸氢钠溶液中加过量Ba(OH)2溶液:Ba2+ + OH-+ H+ + SO42- == BaSO4↓ + H2OB.含0.1mol FeI2的溶液中滴加含0.05mol Cl2的氯水:2Fe2+ + 4I-+ 3Cl2 == 2Fe3+ + 6Cl- + 2I2C.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3+ + 3NH3⋅ H2O == Al(OH)3↓ + 3NH4+ D.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CO32- + SO2+ H2O == 2HCO3- + SO32-5.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3年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高中一年级)·竞赛时间2小时。
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得进场。
开赛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竞赛答案全部写在试卷指定位置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钢笔答题,使用红色或铅笔答题者,试卷作废无效。
·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处者按废卷处理。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试卷按密封线封装。
第1题选择题(16分)(每选2分,多选,对一错一不得分,无负分)(1)荧光棒发光的原理是利用H2O2氧化草酸酯产生能量,该能量传递给荧光物质而发光。
草酸酯是一种粘稠度较高的有机化合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荧光棒发光,凑近可燃性气体,会导致气体燃烧B.当荧光棒亮度减弱时,敲打荧光棒亮度可能增强C.荧光棒放入冷冻室亮度可能减弱甚至消失D.荧光棒发光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光能(2)碘可能呈金属性,下列事实能说明这一事实的是()A.已经制得I(NO3)3、I(ClO4)3 2H2O等含I3+ 的化合物B.已经制得IBr、ICl 等卤素互化物C.碘易溶于KI溶液形成I3-D.I4O9 可以看成是碘酸盐(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A .向碳酸氢镁溶液中滴加少量石灰水:Mg 2+ +2HCO 3-+2Ca 2+ +4OH -=Mg(OH)2↓+2CaCO 3↓+ H 2O B .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Na 2FeO 4 :3ClO - + 2Fe(OH)3 = 2FeO 42- +3Cl -+ H 2O + 4H + C .向NaAIO 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 2制取AI(OH)3AIO 2- + CO 2 + 2H 2O = AI(OH)3↓+ HCO 3-D .漂白粉[主要成分Ca(ClO)2,Ca(OH)2]在空气中失效:ClO - + CO 2 + H 2O = HClO + HCO 3-(4)主族元素M 和N ,M 位于短周期,且M 2-和N + 的电子数之差为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和N 的原子序数之差为11B .M 和N 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1C .M 和N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D .M 和N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8 (5)将Cl 2通入熔融的硫磺制得S 2Cl 2,S 2Cl 2是黄红色油状发烟液体,遇水分解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溶液变浑浊;S 2Cl 与NaOH 溶液反应得到澄清溶液。
2011年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高中一年级)2011年4月10日上午8: 00-10: 00 北京•竞赛时间2小时。
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得进场。
开赛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竞赛答案全部写在试卷指定位置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钢笔答题,使用红色笔或铅笔答题者,试卷作废无效。
•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处者按废卷处理。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试卷按密封线封装。
题中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如下:第1题选择题(30分)(单选或多选,每选3分。
)(1)“轻轨电车”是一种交通工具。
当电车启动时,电车电刷跟导线的接触点上,由于摩擦会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具有耐高温、能导电的性质。
你认为该接触点上材料的选用较为合适的是()A .金刚石B .铝C .石墨D.铁(2)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的是()A .含大量H+的溶液中:「、C「、NO3「、Na+B .含AIO2「的溶液中:Na*、K+、NO3「、HCO3「C .含大量Al3+的溶液中:K*、Na*、NO3「、CIO —D .含大量OH「的溶液中:CO32「、C「、F「、K+(3)P4S3的结构研究表明,该分子中没有不饱和键,且各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了8电子结构。
在该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个数是()A . 7 个B . 8 个C . 9 个D . 10 个(4)在元素周期表的主族元素中,甲元素与乙、丙、丁三种元素上下、左右相邻,丙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甲、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
下列说法正确的()A •甲、乙、丙、丁四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B .甲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乙的气态氢化物C .甲的含氧酸的酸性弱于丙的含氧酸D .元素丁形成的化合物比元素乙形成的化合物多(5 )水解是物质与水发生反应形成新物质的反应。
X 2931182008年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高中一年级)·竞赛时间2小时。
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得进场。
开赛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竞赛答案全部写在试卷指定位置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钢笔答题,使用红色或铅笔答题者,试卷作废无效。
·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处者按废卷处理。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试卷按密封线封装。
第一题 单选题(共24分,每个答案得3分)1.二十世纪末期,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之一是发现了114号、116号、118号三 种元素,下列关于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摩尔质量是293g B .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57 C .最外层有8个电子 D .位于周期表第七周期2.NH 3是极性分子,CH 4是非极性分子,其原因是 。
A .NH 3分子中含极性键,而CH 4分子中不含极性键 B .NH 3分子是非对称性分子,而CH 4分子是对称性分子C .NH 3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不叠合在一起,而CH 4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叠合在一起D .NH 3分子中正负电荷值不相等,而CH 4分子中正负电荷值相等3.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C-,其离子半径A2-> C-。
B2+与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属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原子序数A> B> C B.它们的原子半径C> B> A C.离子半径A2-> C-> B2+D.原子核最外层上电子数C>A> B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硫酸氢钠溶液中加过量Ba(OH)2溶液:Ba2+ + OH-+ H+ + SO42- == BaSO4↓ + H2OB.含0.1mol FeI2的溶液中滴加含0.05mol Cl2的氯水:2Fe2+ + 4I-+ 3Cl2 == 2Fe3+ + 6Cl- + 2I2C.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3+ + 3NH3⋅ H2O == Al(OH)3↓ + 3NH4+ D.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CO32- + SO2+ H2O == 2HCO3- + SO32-5.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7.8g Na2O2含离子总数为0.4N AB.9g D2O含有的中子数为5N AC.常温常压下,4g氦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N AD.标准状况下,22.4L SO3含有的分子数为N A6.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7.元素X能分别和B、N、O形成二元化合物,在这些二元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是:B 16.2%;N 19.7%;O 29.7%。
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4、68和71(未按顺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可能是氟元素B.X可能是金属元素C.X可能是氢元素D.不能确定X为何元素8.在热的硫酸溶液中溶解11.4g FeSO4。
当加入50mL 0.50mol/L KNO3溶液后,使其中的Fe2+全部转化为Fe3+。
KNO3溶液也完全反应,并有N x O y气体逸出,此N x O y气体为。
A.N2O B.N2O3C.NO2 D.NO第二题(共10分)A、B是元素周期表前三个周期中同一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
B元素的原子序数是A元素的2倍。
A与B反应可生成两种化合物BA2和BA3,这两种化合物溶于水可分别生成两种酸,两种酸的强度不相同。
试以化学式和反应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1)A与B分别是什么元素?(共1分)(2)BA2和BA3是什么化合物?(共1分)(3)这两种化合物在水中发生什么反应?(共3分)(4)两种酸中哪种酸强,哪种酸弱?(共2分)(5)它们(A、B)与H2形成的化合物分别是什么?在性质上有何差别?(共3分)第三题(共8分)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将一溶液中含有的Al3+、Ba2+、Fe3+离子进行分离。
并请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四题(共6分)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KMnO4滴加到NaOH(> 2 mol/L)中,溶液呈绿色(MnO42-)(2)无O2条件下,Fe(OH)2转化为Fe3O4(3)在MnO2催化下,KClO3热分解产物中有少量Cl2(请写出KClO3热分解生成Cl2的反应式)第五题(共8分)硝酸银的制法是将银(含铜)溶于硝酸,蒸发结晶制得。
这样制得的硝酸银产品含有硝酸铜。
查得(甲)硝酸银、硝酸铜的分解温度分别为713K、473K。
反应式如下:2AgNO3=======2Ag+2NO2+O22Cu(NO3)2======2CuO+4NO2+O2(乙)AgOH难溶,Cu(OH)2更难溶。
(1)从上述含有硝酸铜的产品中获取纯硝酸银,还需要哪些必要的操作,请简述操作过程。
(6分)(2)硝酸银和碳酸氢钠混合物5.08g,在773K加热直到不再放出气体为止,冷却,再加入足量的硝酸,然后把所得溶液蒸干,得到无水盐5.1g,原混合物的质量是多少克?(2分)第六题(共8分)在Al2O3、Ni催化下气态甲酸发生下列反应:(1)甲酸(g)==== CO (g)+ H2O (g)ΔΗΘ(1)=34.0 kJ/mol(吸热)(2)甲酸(g)==== CO2 (g)+ H2(g) ΔΗΘ(2)= -7.0 kJ/mol(放热)甲酸的化学式为:(2分)。
在适当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下列反应:(3)CO2(g) + H2(g) = CO(g) + H2O(g) 反应的ΔΗΘ(3)为何值?查得气态甲酸的生成焓为-386.5kJ/mol,由此可知CO2的生成焓为:(3分)。
反应器第七题(共10分)含Na 2SO 3和H 2SO 4的 溶液,从A 处以10.00 mL/s 流速进入反应 器。
B 处加入氯水(0.080 mol/L ),流速 为1.50 mL/s 时,四价硫全被氧化。
C 处加入0.100 mol/L NaOH ,流速为7.10 mL/s 时,D 处流出液呈中性,求原溶液中Na 2SO 3、H 2SO 4的浓度。
第八题(共10分)Ag + 和Cl - 反应,每次反应生成的AgCl 均有10%见光分解成单质Ag 和Cl 2。
Cl 2又可在水溶液中歧化生成HClO 3和HCl 。
形成的Cl -与剩余的Ag + 作用生成AgCl ,⋯⋯。
这样循环往复直到反应完全。
(1) 请写出上述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分)(2) 现有含1.1mol/L 的NaCl 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 3溶液,最后反应可生成多少克Ag 和AgCl 的混合物,若溶液为1L ,则H + 浓度为多少?(5分)第九题(共10分)A 、B 、C 、X 均为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品已略去)。
试回答:(1)若X 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 不可能是 (2分)。
a. S b. N 2 c. Na d. Mg e. Al(2)若X 是金属单质,向C 的水溶液中滴入AgNO 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 3的白色沉A B C +X , 一定条件 反应① +X , 一定条件反应②淀,则B的化学式为(1分);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1分)检验此C溶液中金属元素价态的操作方法是:(2分)(3)若A、B、C为含某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X为强电解质,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B,则B的化学式为(1分),X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不同类物质)(1分)或(1分),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1分)。
第十题(共6分)现有A、B、C、D、E为第二、三周期中的五个元素,(五个元素均不是稀有气体)它们的原子序数逐一增大;A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二倍;C、D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且核电荷数之和为24;B、C、E最外层电子逐一增加,请问A、B、C、D、E各为什么元素,B、C、D、E各有多少未配对电子。
草稿纸2008年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参考答案(高中一年级)第一题(共24分,每个答案得3分)1.A2.C3.B4.B5.C6.B7.A8.D混合液4_第二题(共10分)(6) A 是O B 是S (共1分)(7) BA 2是SO 2 BA 3是SO 3 (共1分)(3) SO 2 + H 2O = H 2SO 3 SO 3 + H 2O = H 2SO 4 (共1分) (4) H 2SO 3为弱酸 H 2SO 4为强酸 (共1分) (5)O 2 + 2H 2 = 2H 2O ,一种中性化合物;(1.5分) S + H 2 = H 2S ,它在水中是一种弱酸(1.5分) 第三题(共8分)硫酸、过量氢氧化钠各1分; 硫酸钡1分;氢氧化铁、铝酸根共1分Ba 2+ + SO 2- = BaSO 4↓ (1分) H + + OH - = H 2O (1分) Fe 3+ + 3OH - = Fe(OH)3↓ (1分)Al 3+ + 3OH - = Al(OH)3Al(OH)3 + OH - = Al(OH)4 - (1分)或写成Al 3+ + 4OH - =AlO 2- + 2H 2O 也可。
第四题(共6分)(1) 4MnO 4- + 4OH - == 4MnO 42- + O 2 + 2H 2O (2分) (2) 3Fe(OH)2 == Fe 3O 4 + H 2 + 2H 2O (2分) (3)2KClO 3K 2O + Cl 2 + 2.5/2O 2(2分) 或:4KClO 32K 2O + 2Cl 2 + 2.5O 2或:8KClO 34K 2O + 4Cl 2 + 5O 2若把反应方程式分步写,如正确照样给分,不写下面解释也可。
配离子Ag(NH 3) 2+ 在水溶液中存在离解平衡,当加入HNO 3,使NH 3变成NH 4+,NH 4+不是配离子,这样使平衡向右边移动,产生Ag +。
这样便再次生成AgCl 沉淀。
第五题(共8分)(1)其一法为:将含有硝酸铜的产品加热到473K 以上(在713K 以下),Ag + + Cl - == AgCl 2AgCl ==== 2Ag + Cl 23Cl 2 + 3H 2O == 5HCl + HClO 3光硝酸铜分解为CuO ,冷却后溶解过滤,蒸发溶液得到硝酸银。
其二法为:将产品溶于水,加入新制的AgOH (若写Ag 2O 也给分)和Cu 2+作用转化成Cu(OH)2沉淀,过滤,蒸发滤液,得到硝酸银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