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内蒙古包头市昆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99.00 KB
- 文档页数:10
内蒙古历史中考自测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西汉初年,统治者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的宽松政策的原因是()A. 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教训B. 统治者重视以德化民C. 儒家思想的影响D.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答案:A解析:西汉初年,统治者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的宽松政策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秦朝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教训。
秦朝时期,由于秦始皇及后继者的残暴统治,民不聊生,最终导致了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这一历史事件对西汉统治者产生了深刻的警醒,他们认识到必须减轻人民的负担,才能巩固统治。
因此,A项符合题意。
B项“统治者重视以德化民”是西汉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政策的结果之一,而不是原因,故排除;C项“儒家思想的影响”虽然对西汉统治者有一定的影响,但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才正式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与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政策的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是西汉统治者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而采取的措施之一,但与采取轻徭薄赋政策的原因不直接相关,故排除。
2、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明法”,测试应试者处理狱讼的能力,成绩优秀者可授官司法、监察及刑狱机构的官职。
这一做法旨在()A. 选拔人才,巩固统治B. 扩大统治基础C. 加强司法,防止冤狱D. 健全科举制度答案:C解析: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明法”,测试应试者处理狱讼的能力,并对成绩优秀者授以司法、监察及刑狱机构的官职。
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司法力量,提高司法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即“加强司法,防止冤狱”,故C项正确。
虽然选拔人才也是科举考试的一个目的,但材料中增设词科“明法”并侧重于测试应试者的司法能力,所以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故排除;科举制作为选官制度,其本身就具有扩大统治基础的作用,但材料中没有体现这一点,故B项错误;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明法”是科举制度的一种补充和完善,但不能说其健全了科举制度,故D项错误。
包头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30 题,每题2分,共60分)1.有人评价诸子百家中的某一学派:“他们崇信宇宙间的一元组织,愿意回归到原始的简朴,抵抗各种侵害自由的措施,不管其为威迫或是利诱。
……他们主张的极有限度的政府,也在不少农民造反的场台里赋予大众性的意识,成为他们解放的宗旨”。
下列言论代表了该学派主张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C.“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D.“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2.古代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会和谐的内容,儒家强调天人和谐、人我和谐、君民和谐以及身心和谐。
下列思想体现“人我和谐”的是A.天人合一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民贵君轻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王者配天,谓其道。
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
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
”材料中的思想最早由下列哪位思想家提出A.孟子 B.董仲舒 C.陆九渊 D.黄宗羲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C.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5.用朱熹的“格物致知”一词,把西方自然科学称为“格致之学”,朱熹所说的“格致”的含义是A.通过接触世间万物体会各种知识B.通过内心感悟把握“理”C.强调物质的第一性和意识的第二性D.通过研究自然科学认识人类社会6.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
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
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A.女权意识的觉醒 B.商品经济的发展C.理学对全社会影响的深入 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7.王守仁(阳明)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2016年内蒙古包头市昆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老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A.天法道,道法自然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2.“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得益于哪位皇帝的英明统治()A.北魏孝文帝B.隋文帝C.唐太宗D.唐玄宗3.如果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可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A.虎门销烟遗迹﹣﹣北京故宫﹣﹣古城瑷珲遗址B.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工业遗址﹣﹣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甲午海战纪念馆C.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南昌起义纪念馆﹣﹣圆明园遗址D.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遗址﹣﹣革命圣地延安4.观察下列几幅图片,当时中国老百姓获得这些信息的途径最有可能是()A.电视B.报纸C.电影D.互联网5.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下列科技成就,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是()A.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B.载人航天工程C.“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下列事件属于这股“春潮”的是()A.建立四个经济特区B.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播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请依据大国崛起的相关史实在空格处填入正确的内容()A.开辟新航路B.率先完成工业革命C.光荣革命D.一战成为战胜国8.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
2016包头市一模历史试题24.《左传》载,公元前546年的弭兵会盟与以往的会盟不同,以前的会盟都由国君亲自参与,这次会盟却由各国有势力的大夫参加,会议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
这种变化表明当时A.受封诸侯地位迅速上升B.分封制度逐渐走向瓦解C.天子权威开始遭受威胁D.春秋时代争霸战争频繁25.曹操反对把所谓“门第”、“德行”、“经术”作为选官主要标准,先后颁布了《求贤令》、《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和《举贤勿拘品行令》等法令,强调“唯才是举”。
这反映出A.曹操讲求实际轻名教品行而重视军事B.曹魏政权对儒家学说空谈道德不重视C.汉武帝以来儒学的独尊局面弊端凸显D.举孝廉的选官制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26.隋文帝于585年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用查看相貌的办法核实年龄),户口不实者,里正保长受流刑。
大功(堂兄弟)以下,必须分家,各为户头,以防容隐。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中央控制的赋役对象B.建立输籍定样的户籍制度C.发展完善隋朝的政治制度D.防止地方势力的结党营私27.《元史·食货志》记载至元二十一年,“官自具船、给本,选人入番,贸易诸货。
其所获之息,以十分为率,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
凡权势之家,皆不得用己钱入番为贾,犯者罪之,仍籍其家产之半。
”这一举措A.禁止权贵在海外贸易中与政府争利B.反映了元朝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C.表明对外贸易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促进了政府对民间海外贸易的规范28.下表为19世纪前半期中国主要农副产品茶丝的出口变化统计情况。
这一现象表明A.对外贸易给国家带来了丰厚的收入B.中国茶叶受到西方国家的普遍好评C.精美的中国丝织品特别受外国欢迎D.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9.1912年10月康有为等在上海成立“孔教会”,宣扬“欲不亡中国乎,必至诚至尊孔子为教主始也”。
1914年9月袁世凯颁布《祭孔告令》,同年教育部也命令恢复读经、祭孔。
这反映出A.文化教育事业兴盛发展B.儒家思想文化得到弘扬C.新文化运动是历史必然D.政府大力倡导传统文化30. 1937年9月至1940年6月,国民政府为转移工业经济的重心实施工业大撤退,致使迁入内地的民营厂矿共计639家,国民政府的兵工厂18家,重庆由此建成为门类齐全的工业基地。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台题意。
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
共l5分)1.下列人物中被誉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的是 ( )A.林则徐B.康有为C.孙中山D.毛泽东2.近代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其中19世纪90年代与19世纪40年代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扩大 B.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C.索取中国赔款的数额加大D.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3.右图所示战役的意义在于 ( )A.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B.基本解放华北全境C.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D.解放南京,使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覆灭4.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 )A.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5.周恩来总理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下列与他相关的史实是 ( )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②领导秋收起义③参加重庆谈判④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 )①深圳②厦门③上海④汕头⑤珠海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7.下列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的B.最初是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的C.首先在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D.是新时期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8.下列革命和改革引起社会性质变化的是 ( )①法国大革命②俄国1861年改革③中国辛亥革命④俄国十月革命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以下对应关系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B.毕加索---《向日葵》C.达·芬奇一《最后的晚餐》D.莎士比亚---《哈姆雷特》10.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短暂的经济繁荣,其主要原因是 (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关系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C.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消除D.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11.美国内战与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的发展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C.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D.消除了国内种族歧视12.下列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德国突袭波兰②斯大林格勒战役③诺曼底登陆④太平洋战争爆发A.①④②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①③13.下列对“冷战”政策含义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A.用非战争手段遏制共产主义B.用局部战争打击亲苏势力C.用联合资本主义国家的手段包围苏联D.用经济手段援助西欧14下列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 )①火车②汽车③电子计算机④克隆技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5.下列对20世纪后半期人类社会发展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吸取两次世界大战教训,成功避免了战争B.社会主义运动有曲折,有发展C.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取得巨大进步D.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瓦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中考模拟一模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I、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1.-Zootopia is such ____ wonderful movie that I want to see it _____second time.-Me,too.I love Nick Fox most.()A.a,aB.a,theC./,theD./,a【答案】A【解析】答案:A such+a/an+形容词+单数名词;句中wonderful的前面用a,序数词second前面加a表示"再/又一次".《疯狂动物园》(Zootopia)是如此精彩的一部电影以至于我想再看一次.此题是考查不定冠词的用法.注意区分so和such的用法,序数词前面加a/an的特殊用法2.-What a good ________ you've given me!Thanks a lot.-My pleasure.()rmationB.newsC.suggestionD.advice【答案】C【解析】该题考查名词的正确运用;A.information不可数名词,信息;B.news不可数名词,消息;C.suggestion可数名词,建议;D.advice不可数名词,建议;根据题中的good 前有a,可知这里需要可数名词,所以选suggestion;故选C.-你给了我很好的建议多谢.-别客气.识记名词的意义,结合语境和句子的语法结构特点做出正确解答.3.Mr.Smith has a loud voice.His voice can ______ clearly even in that big classroom.()A.hearB.be heardC.be hearingD.have heard【答案】B【解析】答案:B首先根据主语His voice 是谓语动词hear的承受者,二者形成被动关系故确定用被动语态,结合空处前有情态动词can,可知该谓语动词为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其构成为情态动词+be+动词的过去分词.hear的过去分词为heard,根据空格前已有情态动词can故填be heard即可,故选B.史密斯先生声音很大.在那间大教室可以清楚地听到他的声音.在本题中首先根据主语和谓语动词的关系,判断其语态是被动语态,结合选项中的情态动词,判断用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套用结构即可选出正确答案.4.______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and you will have a better view and breathe fresher air.()A.If you climbB.Unless you climbC.After climbingD.Climb【答案】D【解析】答案:D这是一个祈使句,整个句子是由and连接的并列句,如果选A或C,句中的and就要去掉.A项就成了时间状语从句,C项就成了状语.结合句意:爬到山顶,你会有更好的视野并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选项B除非,意思和题干不符,故选D.爬到山顶,你会有更好的视野并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本题考查的是and引导的并列句,理解句意并掌握并列句的用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I think students should have mobile phones to call their parents.-_____.They often use them to play games instead.()A.I hope soB.I don't agreeC.No problemD.Good idea【答案】B【解析】答案:B;A.I hope so 我希望如此,B.I don't agree我不同意,C.No problem没问题,D.Good idea好主意.根据答语:他们经常使用手机打游戏.可知是反对的态度.故选B.-我认为学生应该有手机给他们的父母打电话.-我不同意,他们经常使用手机来打游戏.交际用语的考查要根据上下文的含义以及逻辑关系,也要注意中西方文化在表达上的差异,要有跨文化的意识.6.She's a woman of words.She expresses her feelings through her paintings.()A.fewB.a fewC.littleD.a little【答案】A【解析】答案:A.首先明确选项中每个单词的意思和用法,little和a little修饰不可数名词,few和a few 修饰可数名词;little:(表否定)很少,几乎没有;a little:有一点(表肯定);few:(表否定)很少数,几乎没有;a few:有几个/一些(表肯定).根据题干结合She expresses her feelings through her paintings推测句意是"她是一个寡言少语的人,她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结合设空处后面的words是复数名词,由此判断句子中缺少"few"一词,故答案为A.她是一个寡言少语的人,她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了解每个选项的含义是做好此类题型的关键,还要从句意着手,根据句意作出解答;所以,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进行积累词汇,才能很好的完成.7.-Are all the children free to watch the show?-I'm sorry,children over five________ pay the full price to go in.()A.canB.mayC.wouldD.must【答案】D【解析】答案:D.can能,能够;may可以;would将会;must必须.根据I'm sorry,children over five________ pay the full price to go in,可知抱歉,五岁以上的孩子要进去必须付全款,所以这里用must必须.故选D.--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免费看表演吗?--抱歉,五岁以上的孩子要进去必须付全款.本题考查了情态动词的用法.解答时注意理解句意以及所给选项的意思并作出正确选择.8.100years ago,the first and last trip on the Titanic _______ with a terrible accident that killed 1,513people.()A.came upB.ended upC.kept upD.caught up【答案】B【解析】答案:BA,come up 发生;B,end up以…结束;C,keep up 保持;D,catch up赶上,结合句意:100年前,泰坦尼克号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旅程以死亡1513人这样可怕的事故结束了.故选B.100年前,泰坦尼克号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旅程以死亡1513人这样可怕的事故结束了.本题考查动词词组的辨析,在熟知各个词组意思的基础上与句子的语境相结合,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9.People prefer sending e-mails to posting letters because e-mails are much ____ than letters.()A.fast and convenientB.faster and convenientC.fast and more convenientD.faster and more convenient【答案】D【解析】答案:D.结合句意是将电子邮件和信件进行比较,故用比较级,much修饰比较级,fast的比较级faster,convenient是多音节单词,故加上more,故答案是D.人们更喜欢发送电子邮件,胜过寄信,因为电子邮件比信件更快更便利.⒈单音节形容词和部分双音节词,一般在词尾加-er.2.以字母e结尾的词,在词尾加-r.3.重读闭音节词词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时,先双写该辅音字母,再加er.4.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双音节词,先把"y"改为"i",再加-er.5.多音节词和部分双音节词,在词前加"more".10.Ice is not often seen here in winter as the temperature normally stays zero.()A.upB.downC.aboveD.below【答案】C【解析】答案:C;up,在…之上,向上;down沿着往下;above超过,在…之上;below在…下方;在表示在…之上这一含义时,above表示"在…的上方",但是不是垂直的正上方,而是斜上方的意思,并且和这个物体没有接触面,是离开物体的.above还可以表示"多于"、"高于"、"超过"等意思;up表示的是方向,是动态的"沿着","到…上面",有方向性的含义,根据句中信息"Ice is not often seen here in winter"推知:由于气温通常停留在零度以上;故选C.由于气温通常停留在零度以上,这儿在冬天冰并不常见.比较和分析四个选项的不用含义及其用法是解答该题的关键;还要根据句中信息正确推测该句句意,进而作出解答.11.-The air pollution is terrible.-It will be worse ________ we take action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A.ifB.unlessC.untilD.when【答案】B【解析】if表示如果;unless表示除非;until表示直到…才;when表示当…时候.根据语境和句意除非我们采取行动来保护环境.故选:B翻译:-空气污染很可怕.-除非我们采取行动来保护环境,否则会变得更糟.本题考查条件状语从句.if和unless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中,主句是一般将来时,从句用一般现在时代替一般将来时.12.---Let's discuss the plan,shall we?---Not now,I to an interview.()A.goB.wentC.am goingD.was going【答案】C【解析】答案:C 根据答语中的now(现在),可知这是现在进行时的标志词,其结构为am/is/are+doing.又知主语I是第一人称,所以此处应用am going.故选C.--让我们讨论一下计划,好吗?--不是现在,我正赶着去做一个采访.此题考查现在进行时的用法.做题时,抓住句中标志词,现在进行时的标志词有now,look,listen等等,其结构为am/is/are+doing.同时也要注意根据主语来判断动词形式.13.The little boy often asks me what ?()A.will our life of tomorrowB.will our life tomorrow be likeC.our life of tomorrow likeD.our life of tomorrow will be like【答案】D【解析】答案:D.根据The little boy often asks me what可知,本题考查宾语从句,宾语从句中一般为陈述语序,选项AB是疑问语序,所以排除掉;再根据tomorrow,可知这里表示的是时间,而且是一个将来的时间,时态应该用一般将来时.用will+动词原形构成.故选D.这个小男孩经常问我我们明天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本题考查宾语从句,做题时注意三要素时态、语序和引导词.本题先考虑语序问题,再根据句子的上下文的意思,做出选择.14.How lucky Peter was!Some policemen arrived in time and _______ to help him out.()A.failedB.managedC.succeededD.tried【答案】B【解析】答案:B根据各个选项的意思可知fail"失败、不成功"fail to do sth表示否定意思意为"不能、没有",manage"设法完成"manage to do sth"成功地做到(了)某事";succeed"成功"后面不跟不定式,可跟in sth./doing sth.表示成功地做某事;try"努力"try to do sth"努力做某事",没有明确结果,根据语境可知警察及时赶到帮他摆脱了困境,故从意思上排除A,从用法上排除C,再根据上文意思"彼得多么幸运啊!"这件事最后是有明确结果的,故排除D,综上所述,故选B彼得多么幸运啊!一些警察及时赶到,设法帮他摆脱了困境.本题考查动词短语辨析了解每个选项的意思是答题的关键,结合语境判断所缺的含义,从而做出正确选择.在本题中特别注意manage to do sth和try to do sth的用法区别manage to do sth.准确的意思是:成功地做到(了)某事,是有明确结果的.也就是说A managed to do sth.=A succeeded in doing sth.而try to do sth.指的是努力做某事,没有明确结果.15.-I'm happy to be here for my six-month English course.- .Call me if you have any trouble.()A.Help yourself.B.Thanks a lot.C.Be careful.D.Enjoy your stay.【答案】D【解析】答案:DA请自便;B多谢;C小心;D希望你过得愉快.根据句意"我很开心为了六个月的英语课程来到这儿."可知,只有D符合语境,故答案为D--我很开心为了六个月的英语课程来到这儿.--希望你过得愉快.如果你有任何困难给我打电话.这里考查日常交际用语,要注意平时的语言习惯,明白各个选项的含义及用法,根据现有句子选出正确选项II、完形填空(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It happened on a summer day when I was still studying in the middle school.My father sent me to buy some tools for our farm.I loved ( 16 ) better than driving our family truck to do something.But this time I was not so happy ( 17 ) my father had told me I would have to ask for credit (赊账)at the store.( 18 ) is a proud age.The young men at that age want respect but not charity.I had seen many times that my friends were ( 19 ) when they asked for credit.We lived in a poor village,( 20 ) was needed seriously.I knew clearly how difficult it might be to make the store owner believe me and get the credit.At Davi's Brothers store,Buck Davi was talking to a farmer.After I finished ( 21 ) the thingsI wanted,I walked to him."I need to put these on credit."I said to him ( 22 ) .The farmer gave me a ( 23 ) look.But Buck's face didn't change in the slightest."No problem."He said in a relaxing voice,"I believe your daddy will ( 24 ) them in time."Then he turned to the farmer,"This boy is Jame William's son."The farmer nodded to me in a friendly way.At that time,I ( 25 ) pride.Jame William's son,there three ( 26 ) opened a door to an adult's respect and trust.That day I ( 27 ) that a good name was of great importance.My father's good name had won our neighbors'respect for our family.A good name,and the responsibility that came with ( 28 ) encouraged us a lot.They made us be ( 29 ) than we might be.We also wanted to be regarded as good people.( 30 ) acting like good people for a long time,we became good out of good habits.16.A.something B.nothing C.anything D.everything17.A.unless B.while C.because D.if18.A.Three B.Six C.Seventeen D.Fifty19.A.refused B.cheered C.influenced D.accepted20.A.health B.freedom C.money D.food21.A.choosing B.chosen C.to choose D.choose22.A.easily B.angrily C.carefully D.happily23.A.pleasant B.kind C.lovely D.strange24.A.care for B.ask for C.look for D.pay for25.A.was famous for B.was surprised at C.was full of D.was interested in26.A.articles B.words C.sentences D.letters27.A.discovered B.was discovered C.have discovered D.discovers28.A.his B.him C.it D.them29.A.better B.stronger C.cleverer D.kinder30.A.With B.For C.On D.By.【答案】【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A 【小题5】C【小题6】A 【小题7】C 【小题8】D 【小题9】D 【小题10】C【小题11】B 【小题12】A 【小题13】C 【小题14】A 【小题15】D【解析】36 B 考查不定代词.根据下文:But this time I was not so happy可知但是这一次我很不开心.所以此处应该是没有什么比开着我家的卡车去做事情更好的.这里应该是不定代词nothing.故选B.37 C 考查连词.根据句子:But this time I was not so happy(37)my father had told me I would have to ask for credit (赊账)at the store.可知前后两句表示因果关系,句意为:是这一次我很不开心是因为父亲让我开着卡车去商店赊农具.because引导原因状语从句.故选C.38 C 考查数词.根据句子:(38)is a proud age.以及常识可知,只有成年人才能开车,此处只有17岁最合适.故选C.39 A 考查动词.根据句子:I had seen many times that my friends were(39)when they asked for credit.应该是说我曾经看到我的许多朋友在赊购东西的时候被拒绝.所以此处结合语境应该是拒绝的意思.故选A.40 C 考查名词.根据上文:We lived in a poor village,可知我们住在一个贫穷的村庄,所以钱是急需的.故选C.41 A 考查词组.根据句子:After I finished(41)the things I wanted,可知此题中,动词 finish后应跟动名词,表示完成某事.故选A.42 C 考查副词.根据上文:I had seen many times that my friends were(39)when they asked for credit.应该是说我曾经看到我的许多朋友在赊购东西的时候被拒绝.所以此处结合语境是到了作者赊购的时候了,所以很谨慎.故选C.43 D 考查形容词.根据下文:But Buck's face didn't change in the slightest."No problem."He said in a relaxing voice,"可知Buck用轻松的语气说没问题.而且此处用了but,所以前面是相反的意思.由此可知,那个农民给了作者一个奇怪的表情.故选D.44 D 考查短语.根据上文:But Buck's face didn't change in the slightest."No problem."He said in a relaxing voice,可知Buck同意赊账,所以此处他说他相信作者的父亲会及时付款的.故选D.45 C 考查短语.根据上文:The farmer gave me a(43)look.But Buck's face didn't change in the slightest."No problem."He said in a relaxing voice,"I believe your daddy will(44)them in time."Then he turned to the farmer,"This boy is Jame William's son."The farmer nodded to me in a friendly way.可知Buck同意赊账,并信作者的父亲会及时付款的.以及那份农民从开始奇怪的表情变得友好.所以结合语境此处作者内心充满了自豪.be full of 表示充满…故选C.46 B 考查名词.根据上文:Jame William's son可知这是三个词,故选B.47 A 考查动词.根据句子:That day I(47)that a good name was of great importance.由That day 可知是过去的时间,所以用一般过去式,故选A.48 C 考查代词.根据上文:A good name,可知此处表示的是好的名声,所以用it 来指代.故选C.49 A 考查比较级.根据下文:We also wanted to be regarded as good people.可知我们也想被认为是好人.所以此处应该指的是更好,故选A.50 D 考查介词,根据句子:50)acting like good people for a long time,we became good out of good habits.可知通过长时间像好人一样行事,我们也变得有了一些好习惯.此处结合语境应该是通过的意思.故选D.【文章大意】在上高中时的一个夏日,作者的父亲让作者开着卡车去商店赊农具,作者起初很不高兴,因为在他那个年龄想要受到尊重而不是怜悯,但是商店的老板赊给了作者农具,因为父亲赢得了邻居的尊重,由此作者感受很深.完形填空题需先浏览一遍全文,掌握文章大意,结合前后文语境,以及语法形态,推测出正确的选项.III、阅读理解(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A31.David's favorite subject is ______ .A.EnglishB.physicsC.mathD.music32.Why didn't David get a good grade in math?______A.He was a little bit lazy.B.He had a strong accent.C.He didn't play the piano well.D.He didn't like the music.3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______A.David studies hard in physics.B.David doesn't like math.C.David's speaking is good.D.David is good at singing.34.From this passage,we know that ______ .A.David is a bad studentB.effort can make one get good gradesC.all the teachers are happy with DavidD.David had the exams on January 17th.【答案】【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A 【小题4】B【解析】51.D细节理解题.根据文中音乐一栏中Although you like this subject best可知David 最喜欢音乐,故选D.52.A细节理解题.根据文中数学一栏中But you are not good at this subject because you are a little bit lazy可知David数学不好的原因是有点懒惰,故选A.53.A细节理解题.根据文中物理一栏中You are hard-working可知David学习物理很努力,故选A.54.B主旨大意题.根据文中内容You are good at this subject.You are hard-working你物理这个科目学的好,你很努力;But you are not good at this subject because you are a little bit lazy可知David数学不好的原因是有点懒惰,可知只要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故选B.这是David的成绩报告单.介绍了David的英语,物理,数学和音乐的学习情况.做题时要在理解好文意的基础上,与题目有机的结合,从文章中找到相关细节性的句子与选项细细比对,进行选择或推理判断,选出符合文章内容的正确选项.做题注意灵活,有时可采用排除法或直选法确定出最终答案.BI still remembered that when I was 7years old,I stayed in the garden with Linda every Sunday.The tomato plants quickly became my favorite.I would sit on the ground,looking at them quietly."Linda,"I asked one day."Should I take off all these little yellow flowers?""No,darling,"she said gently."Those flowers will turn into tomatoes soon." "Really?""You just wait.Soon you'll see that little things can turn into wonderful things.You should remember that."Every Sunday I returned to the garden to check on the plants,and each time I saw more tomatoes."Are there so many because I take good care of the plants?"I asked."Yes,"Linda said."When you look after things,good things will grow.You should remember that."For weeks I returned every day to Linda's to see how my plants were doing,and each time I was proud to see more tomatoes.Until one day,they stopped appearing,and a few days later,there were none."Linda,what's wrong with my plants?"I asked tearfully."They're not growing anymore." "That's what happens,darling.Things grow and then stop.Nothing lasts forever.""But I was so good to them.""Yes,but things end,so new things can start,"she said."Seasons change,but for everything that ends,something new will take its place.""I'll remember that,"I said with a smile on my face.35.The writer visited Linda's garden ______ .A.every nightB.every morningC.every SundayD.in spring36.Linda stopped the writer from picking the flowers because ______ .A.the flowers would turn into tomatoesB.she didn't want the flowersC.she took care of the flowersD.there were few flowers left37.When the writer found the tomatoes had stopped growing,______ .A.she felt surprisedB.tears came into her eyesC.she had a discussion with LindaD.she put on a smiling face38.In this story the writer wants to tell us that ______ .A.a good beginning makes a good endingB.all good things come to an endC.all that ends well is wellD.when old things end,new things can start.【答案】【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D【解析】55.C.细节理解题.根据I still remembered that when I was 7years old,I stayed in the garden with Linda every Sunday.可知,作者始终记得他七岁的时候,每周日都会与琳达一起在花园里,因此这里的答案为C.every Sunday56.A.细节理解题.题目问的是琳达为什么要阻止作者摘西红柿花,根据"No,darling,"she said gently."Those flowers will turn into tomatoes soon."可知,琳达阻止作者摘西红柿花是因为这些西红柿花很快就会变为西红柿,因此答案为A.the flowers would turn into tomatoes57.C.细节理解题.题目问的是当作者发现西红柿秧不再长西红柿的时候怎么样,根据Until one day,they stopped appearing,and a few days later,there were none.后面的内容可知,作者询问琳达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不长西红柿了,随后他们展开了对话,因此这里的答案是作者在看到不长西红柿之后,和琳达展开了一段对话,即C.she had a discussion with Linda58.D.细节理解题.题目问的是作者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根据文章的内容,作者写的是他深刻记忆的东西,而文末提到"I'll remember that,"I said with a smile on my face.可知,作者记住了琳达说给她的话,这些话是"Yes,but things end,so new things can start,"she said."Seasons change,but for everything that ends,something new will take its place."也就是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个尽头,终会终结,这样新的事情才会发生,随着季节的更替,伴随着事情的结束,也会是某些事情的开始,这是作者记忆深刻的,同样也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即答案为D.when old things end,new things can start.可以理解为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文章为一篇对话,主要的内容就是作者想把西红柿秧上的小黄花全部都摘掉,琳达告诉他不能这么做,因为这些小花会长成西红柿.随后的每一天作者都会来看西红柿,他亲眼看到了小花长成了西红柿,每一次来都会看到更多的西红柿,但是直到有一天,西红柿的数量不在增加,最后一个也没有了.于是作者问琳达他的西红柿秧怎么了,为什么它不在结果了?琳达告诉作者就是这个样子的,从长到不再长,任何事情都不是永恒的.所有的事情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是会有新的事情发生,新的事情会取代旧的事情.本文是一篇教育类文章.做题时要在理解好文意的基础上,与题目有机的结合,从文章中找到相关细节性的句子与选项细细比对,进行选择或推理判断,选出符合文章内容的正确选项.做题注意灵活,有时可采用排除法或直选法确定出最终答案.CA peaceful mind is very important for our effectiveness (效率).It keeps us calm no matter what the situation is,and it allows us to stay happy during the day.So,here,I would like to share some ways to have a"mind like water",a state of mind that is as peaceful as calm water.Pick the ones that work for you:◆Listen to your heartYour heart tells you what is the right thing to do.It is where your deepest values live.Following what your heart says helps you be true to yourself,and that helps you get a peaceful mind.So learn to listen more to your heart,and do what it tells you to do.◆Don't take in too much informationGetting more information often means introducing more noise into your mind.That's why limiting(限制)your information intake is important for a calm and peaceful mind.You should take in no more information than necessary.◆Slow downWhatever you do,you do not need to be in a hurry.Doing so will only take you faster in the wrong direction.First of all,you need to know the right direction to go.Slow down so that you can clearly hear the voice of your heart.◆Don't think too much about yourself and try to think something for other peopleWe usually think about our own needs and problems most of the time.But self-centered thoughts can't bring peace into our mind.Instead,it may make us feel stressed.So don't think too much about yourself,forget yourself for a while.Think about other people more often and think what you can do for others,then do it.Giving will make you happy and give you peaceof mind.39.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author's idea?______A.Being true to yourself--Following what your heart says--Getting a peaceful mindB.Following what your heart says--Being true to yourself--Getting a peaceful mindC.Getting a peaceful mind--Following what your heart says--Being true to yourselfD.Doing what is right--Following what your heart says--Getting a peaceful mind40.To hear the voice of your heart clearly,you need to ______ .A.slow downB.forget yourself for a whileC.get more informationD.think about your problems41.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the writer agree?______A.We should take in information more than necessary.B.Being self-centered can help you get a peaceful mind.C.Always thinking about yourself may make you relaxed.rmation sometimes means noise.42.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______A.Giving Makes You HappyB.The Importance of a Peaceful MindC.Ways to Get a"Mind like Water"D.Where Our Thoughts Come From.【答案】【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C【解析】59.B.细节理解题.根据Following what your heart says helps you be true to yourself,and that helps you get a peaceful mind.可知,首先呢你得倾听你的内心,跟随自己内心的想法,这可以帮助你相信自己,从而是你达到心如止水的心境,因此答案为B.Following what your heart says--Being true to yourself--Getting a peaceful mind 60.A.细节理解题.根据Slow down so that you can clearly hear the voice of your heart.可知,放慢速度可以让你更好的倾听自己的内心,因此该题的答案为A.slow down 61.D.推理判断题.根据You should take in no more information than necessary.可知,你没有必要摄取无关的信息,只需要摄取你所需要的信息即可因此A错误;根据Getting more information often means introducing more noise into your mind.可知,获取太多的信心就意味着给自己的内心引入更多的噪音,因此D正确;根据But self-centered thoughts can't bring peace into our mind.Instead,it may make us feel stressed.可知,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使你培养出良好的心态,相反会带给你更多的压力,因此B、C错误;62.C.文章主旨题.根据文章中的内容,直接切入主题,告诉读者培养良好心态的方法,因此该文章的主题是Ways to Get a"Mind like Water"即答案为C本文介绍的是几种培养心如止水的心态,因为这种心态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效率:倾听你的内心:你的内心可以告诉你怎么做才是正确的.遵从你的内心可以显示真正的自己.不要摄取太多的信息:倾听外界的各种信息容易打扰到我们的内心世界.你完全没有必要接受外界没用的信息.放慢速度:无论你做任何事情你都不要着急.首先你应该知道正确的方向是什么,放慢速度可以让你更好的倾听你的内心.不要对自己想太多,并试着为其他人着想:太多的考虑自己会让自己感到压力,想一想其他人,想一想自己可以为其他人做些什么.做题时要在理解好文意的基础上,与题目有机的结合,从文章中找到相关细节性的句子与选项细细比对,进行选择或推理判断,选出符合文章内容的正确选项.做题注意灵活,有时可采用排除法或直选法确定出最终答案.DNow,as we know,people who get better education can always get jobs with more money.In other words,they have more chances to choose a good job while people with little or no education don't.It seems that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make people get jobs.But this isn't accepted by all people.Some people may think that a person should spend the best years of his life to get education only for a way of living.This was probably one of the earliest reasons of education.In fact,if education is just a way of making a living,people don't need to spend so much time in school.People can get education for a living in a short time.Subjects like history and geography need not be taught to everyone.Even language and math need not be taught in detail(详细地),either.Here it is clear that education is much more than teaching a man to get a way of living.Education is well-rounded and it is mainly for improving a man.It is not only to teach him to speak,read and write,but also to develop his creative thinking and other abilities.After that,it is to make him a wise man and thankfully enjoy the achievements of human.Education is to make a man lead a better life.Educated people are expected to be able to listen to good music,read good books,watch plays and most of them take an interest in the world.I would agree that making a good living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education,but certainly not the most important or the main reason.43.People with little education usually ______ .A.spend a long time in schoolB.have a good chance to get a jobC.spend the best years to choose jobsD.have fewer chances to get a good job44.The underlined word"well-rounded"in the passage means" ______ "in Chinese.A.圆满的B.崭新的C.全面的D.公平的45.It is expected that educated people will be able to ______ .A.take an interest in the whole worldB.accept education as a way of livingC.develop their abilities to make playsD.learn subjects like language and math46.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that ______ .A.all subjects are so important for a way of livingB.people can get education in a short timeC.people should be able to get better paying jobscation should make a man improve.【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D【解析】63.答案:D.细节理解题.根据In other words,they have more chances to choose a good job while people with little or no education don't换句话说,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选择一份好。
人教版内蒙古包头中考专题历史中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如果你去浙江余姚旅游参观,你可以到下列哪一种远古居民遗址()A: 山顶洞人B: 河姆渡人C: 半坡人D: 大汶口人【答案】B【解答】山顶洞人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河姆渡人遗址位于浙江余姚;半坡人遗址位于陕西西安;大汶口人遗址位于山东大汶口。
B符合题意。
故选B。
第2题.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令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这样,诸侯王的疆土越来越小,势力大为减弱,材料中采取的措施是()A: 推行郡县制B: 设立锦衣卫C: 颁布推恩令D: 实行行省制【答案】C【解答】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了大臣主父偃的推恩令的建议,下令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推恩令的颁布,解决了诸侯王问题,有利于巩固汉王朝的统治。
所以材料中采取的措施是颁布推恩令,故C正确。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故排除A项。
明朝时期设置了锦衣卫,故排除B项。
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故排除D项。
故选C。
第3题.唐朝时,陶瓷业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许多陶瓷制品驰名中外。
下列工艺精品中,在唐朝生产的是()A:B:C:D:【答案】A【解答】题目给出的工艺精品中,在唐朝生产的是A选项中的唐三彩。
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第4题.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A: 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B: 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C: 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D: 设三省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答案】C【解答】这首诗反映了朱元璋在中央废除丞相,在地方废行省后政务繁忙的情形。
为此,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
故选C。
第5题.下面是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的漫画。
请问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的情形出现在()A: 《南京条约》之后B: 《北京条约》之后C: 《辛丑条约》之后D: 《马关条约》之后【答案】D【解答】依据所学可知,《马关条约》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人教版内蒙古包头中考专题历史中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小明同学在暑期游学时,参观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看到了下列文物。
他参观的是()A: 元谋人博物馆B: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C: 西安半坡博物馆D: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答案】C【解答】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题中的图片是半坡人面鱼纹陶盆,它出土于西安半坡村,现保存于西安半坡博物馆,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第2题.汉武帝在巩固大一统王朝的过程中,针对地方诸侯王势力的强大,采纳主父偃建议推行()A: 分封制B: 推恩令C: 郡县制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B【解答】下图是从一名同学的笔记中选取的一个片段,请你帮他把笔记补充完整()论点:________论据:(1)唐朝达官贵人、平民百姓皆穿胡服。
(2)卖胡饼的店铺兴盛。
(3)武则天时,许多有才华的女性被选入宫参政议。
A: 社会风气开放B: 社会经济繁荣C: 文化昌盛D: 科举制完善【答案】A【解答】根据题述内容达官贵人、平民百姓皆穿胡服、卖胡饼的店铺兴盛及女性入宫参政体现了当时社会风气开放。
故选A。
第4题.明朝时期,为监视百官,保护皇帝,维护皇权至上,朱元璋设立的由皇帝直接指挥的机构是()A: 军机处B: 内阁C: 东厂D: 锦衣卫【答案】D【解答】依据所学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对百官和京城百姓不放心,特别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所以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下图反映的这一现象出现在()A: 鸦片战争之后B: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答案】C【解答】依据所学可知,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第6题.严复雕像坐落在天津古文化街上。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A.中国共产党成立B.开国大典隆重举行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西藏和平解放2.某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拿破仑的“功”与“过”展开了讨论。
下列是他们对拿破仑的一些评价,其中错误的是A.颁布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B.建立军事帝国,维护封建主义专制统治C.打败欧洲反法同盟,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D.发动侵略战争,引起被压迫民族的广泛反抗3.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
”英国资产阶级发动这次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A.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 B.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C.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4.某学者在谈论当今世界政治时展示了如下图示和说明。
该学者想要表达的观点不包括A.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B.美国是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C.俄、中、欧、日是重要的力量D.世界有多个权力中心5.美国《时代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
下面两幅图中,美国对中国态度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苏关系恶化B.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C.美国的经济政治力量下降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6.下列历史事件与“戚继光抗倭”性质相同的是①岳飞抗金②郑成功收复台湾③文天抗元④雅克萨之战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7.下图所示航行路线属于麦哲伦船队的是A.A航行路线B.B航行路线C.C航行路线D.D航行路线8.下表中“苏联工业总产值位次”从1928年到1937年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赫鲁晓夫改革的进行D.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实施9.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实行“郡国并行制和内外朝制”;孝文帝“采用汉制,习儒家经典”;武则天“设武举、开殿试”;清雍正“以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
历史部分(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 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
”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C.佛教传人中国D.西学传入中国2. 右图中的动物是某次远航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朝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引发了朝野轰动,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此后又有多国来华进贡此兽,“麒麟外交”一时成为美谈。
这表明该“远航”()A.改变了明朝君臣天朝上国的观念B.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往D.推动了亚欧的经济文化交流3.“在国家政治上进行了许多改革,在经济上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这在中国农民革命史上是开天辟地的,它表达了先进中国人要求实现中国近代化的强烈愿望。
”符合这一评价的文献是()A.《资政新篇》B.《天朝田亩制度》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4.1938年,历时四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的战役是()A.淞沪会战B.台儿庄战役C.武汉会战D.平型关大捷5.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
作者意在强调这次战争()A.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B.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C.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D.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6.从1954起,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北京同仁堂的经理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赞扬。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A.严重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B.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C.改变了我国的主要矛盾D. 实现了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7.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2016年内蒙古包头市昆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孟郊《登科后》诗中体现的制度是()A.分封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度2.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中国最早传入阿拉伯的技术是()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3.2015年10月8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称,通过近两年详实的水下考古调查及实物证据,初步判断“丹东一号”是清北洋水师致远舰.提到此舰,我们会联想起一百二十多年前那场激烈的海战,那场海战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左宗棠C.邓世昌D.张謇4.鲁迅先生说“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下列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正确革命道路的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共一大的召开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5.“1942年1月…中国政府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这充分表明()A.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B.中国牵制大批日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C.国共两党共同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6.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了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都有高度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C.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D.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7.以下哪部法律文献集中体现了洛克和孟德斯鸠等人的三权分立学说()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国《人权宣言》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8.此役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故此役有“绞肉机”之称.此役发生在()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经济大危机期间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科索沃战争中9.“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这段话评价的是()A.但丁的《神曲》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达尔文的进化论10.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有三个重要变化,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年均和人均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二是欧洲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三是美国一反20世纪80年代国际竞争能力和经济地位下降的趋势,经济获得强劲发展.这些变化从侧面反映出()A.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区域化B.世界经济格局影响政治格局C.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格局一超多强局面形成D.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不起作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11题6分,12题12分,13题12分,共30分)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秦国的统治者不断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了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家,当时的人恐惧地称秦人为“野兽”,把秦国无情的扩张比作“蚕食”,到公元前221年时秦王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他的继承人称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秦始皇开始把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原秦国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徒列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并把秦国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秦始皇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12.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阅读下列材料,探究有关世界市场形成和中国与之关系的相关问题.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一事件有关?这一历史现象有什么重要意义?材料二如图1、2所示(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与材料二中图1图2两幅图相关联的历史事件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三有人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时,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时,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时,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3)依据材料三,概括说明三十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来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13.纵观古今中外历史,出现了许多新型国家的伟大缔造者,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独立战争爆发后,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面对英国正规军屡败屡战,最终扭转了战局,约克镇战役的全胜为美国的独立铺平了道路.(1)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中最具转折性的战役是什么?独立战争的胜利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二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报道:2000年12月31日,也即20世纪最后一天,在莫斯科红场上,数以千计的俄国人排着长队,前往列宁墓瞻仰列宁.而在此前不久所举行的一次关于俄罗斯“世纪风云人物”的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他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2)材料二中列宁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列宁在提高俄国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又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材料三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作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表达中华民族获得新生自豪而又自信的经典口号.(3)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史实,说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历史论断.2016年内蒙古包头市昆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孟郊《登科后》诗中体现的制度是()A.分封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度【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解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登科后》”及其诗句内容,联系所学可知,科举考试不重家世门第,一律取决于考试成绩,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故选B.2.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中国最早传入阿拉伯的技术是()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考点】纸的发明和改进.【分析】需要学生掌握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时间.【解答】造纸术是东汉蔡伦改进的,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指南针发明在北宋时期,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军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都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在题干中时间为“公元751年”、“唐朝”,这一时期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只能是造纸术.因此A项符合题意,其他几项均不正确.故选A.3.2015年10月8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称,通过近两年详实的水下考古调查及实物证据,初步判断“丹东一号”是清北洋水师致远舰.提到此舰,我们会联想起一百二十多年前那场激烈的海战,那场海战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左宗棠C.邓世昌D.张謇【考点】甲午中日战争.【分析】本题考查邓世昌.【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清北洋水师致远舰”.根据已学知识可知,1894年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回途中,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舰艇迎战,最后邓世昌与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故选C.4.鲁迅先生说“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下列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正确革命道路的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共一大的召开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考点】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分析】本题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解答】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农村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故选D.5.“1942年1月…中国政府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这充分表明()A.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B.中国牵制大批日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C.国共两党共同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考点】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解答】依据题干“1942年1月…中国政府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得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故选A.6.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了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都有高度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C.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D.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祖国统一大业.【分析】本题考查了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解答】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都是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只有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只有特别行政区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特区没有高度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只有民族自治区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故选C.7.以下哪部法律文献集中体现了洛克和孟德斯鸠等人的三权分立学说()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国《人权宣言》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考点】美国1787年宪法.【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1787年宪法的认识.【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规定总统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集中体现了洛克和孟德斯鸠等人的三权分立学说.故选B.8.此役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故此役有“绞肉机”之称.此役发生在()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经济大危机期间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科索沃战争中【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与著名战役.【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凡尔登战役的认识.【解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16年”“德法双方参战”“绞肉机”,联系所学可知,一战中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德法双方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绞肉机”,是一战的重要转折点.故选A.9.“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这段话评价的是()A.但丁的《神曲》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达尔文的进化论【考点】近代科学家.【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进化论的历史影响的理解.【解答】题中的关键信息是“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四个选项涉及的内容中只有D项的进化论与之相符.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以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物的进化,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故选D.10.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有三个重要变化,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年均和人均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二是欧洲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三是美国一反20世纪80年代国际竞争能力和经济地位下降的趋势,经济获得强劲发展.这些变化从侧面反映出()A.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区域化B.世界经济格局影响政治格局C.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格局一超多强局面形成D.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不起作用【考点】历史文化常识.【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材料的解读能力.【解答】由材料内容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得到了增强,特别是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经济方面的这种变化反映在政治上就是出现了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全球化,而不是区域化.随着1993年欧盟的成立,欧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所以说“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格局一超多强局面形成”与事实不符.“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不起作用”在材料中反映不出来,也不符合史实.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11题6分,12题12分,13题12分,共30分)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秦国的统治者不断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了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家,当时的人恐惧地称秦人为“野兽”,把秦国无情的扩张比作“蚕食”,到公元前221年时秦王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他的继承人称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秦始皇开始把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原秦国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徒列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并把秦国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秦始皇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考点】材料解析题;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了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依据其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点.【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始皇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政治方面: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方面: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文化方面: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后来又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思想方面: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军事方面:北筑长城.(2)考查了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起到的影响: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统治;有利全国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对我国以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统一有重要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所沿用.故答案为:(1)确定使用皇帝称号,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废分封,立郡县,郡与县的官员由中央任命并对中央负责;解除六国士兵的武装,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驻到全国各地;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实行经济集中化等.(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所沿用.12.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阅读下列材料,探究有关世界市场形成和中国与之关系的相关问题.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一事件有关?这一历史现象有什么重要意义?材料二如图1、2所示(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与材料二中图1图2两幅图相关联的历史事件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三有人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时,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时,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时,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3)依据材料三,概括说明三十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来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考点】材料解析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采取的措施.【分析】(1)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有相关知识.(2)本题考查了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3)本题考查了中国融入全球化的措施.【解答】(1)由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可知,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之间联系加强的史实.据所学知,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绝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由图1“富尔顿与汽船”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图2“福特汽车生产流水线”这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企图打开中国的大门,把中国变成它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据所学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些措施的实施都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故答案为:(1)新航路开辟;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中国被迫纳入资本主义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任意两点即可)13.纵观古今中外历史,出现了许多新型国家的伟大缔造者,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独立战争爆发后,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面对英国正规军屡败屡战,最终扭转了战局,约克镇战役的全胜为美国的独立铺平了道路.(1)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中最具转折性的战役是什么?独立战争的胜利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二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报道:2000年12月31日,也即20世纪最后一天,在莫斯科红场上,数以千计的俄国人排着长队,前往列宁墓瞻仰列宁.而在此前不久所举行的一次关于俄罗斯“世纪风云人物”的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他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2)材料二中列宁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列宁在提高俄国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又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材料三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作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表达中华民族获得新生自豪而又自信的经典口号.(3)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史实,说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历史论断.【考点】材料解析题;新中国成立;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与胜利;俄国十月革命;苏俄新经济政策.【分析】(1)本题考查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史实及影响.(2)本题考查了列宁的主要贡献及新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3)本题考查了新中国建国初期取得的主要成就.【解答】(1)据所学知,1777年9月的萨拉托加大捷,英军死600多人,而美军只死300多人,这是独立战争中转折性的战役.1783年,英军投降,美国独立战争最终获得了胜利,从此,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很快就发展成一个世界强国.(2)列宁只所以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其主要原因是列宁为俄国历史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创建了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在经济方面,列宁也作了成功的探索,1921年,列宁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在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正确途径,使俄国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3)据所学知,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从此结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同时还制定了《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法律基础.这些都表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故答案为:(1)萨拉托加大捷;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创建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写出任意两点即可);实行新经济政策.(3)结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制定了《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任意两点即可,其它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亦可)。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16届九年级文综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6页,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座位号、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严格按题号所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
严禁折叠、破损,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思想品德(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 获得2022年亚运会主办权,成为继北京、广州之后,第三座举办亚运会的中国城市。
A.上海B.天津C.郑州D.杭州2.2015年11月16日,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在美国公布,中国“”超级计算机六度称雄。
A.天河一号B.天宫一号C.天河二号D.天宫二号3.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这句话告诫我们A.一个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B.要自尊自爱C.要自立自强D.要遵守规则4.“有钱不可任性”“有权不可任性”成了两句轻松幽默的网络流行语。
钱即使是个人财产,任性也要合法;可权属于公共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不可有丝毫的任性。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法律要求和鼓励做的,一般应该积极去做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C.尽量不伤害国家、集体和其他公民的权利D.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相互结合的5.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善于宽容,利人利己。
因为①宽容能使对方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②宽容能使自己远离烦恼与仇恨,体验心灵的安宁和清静③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④只有事事宽容,才能赢得友谊,获得更多的朋友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6.“条码扫一扫,食品信息全知道!”现在人们购买食品时,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对二维码进行扫描,快速获取商品价格、出产地、签别真伪方法等信息。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阶段测试考试 历史学科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假如你来到伯里克利主政时期的雅典,你会看到谁才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 ) A.外邦人 B.奴隶 C.妇女 D.本邦成年男子2.公历的1月1日即元旦,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
公历也是世界通用的历法,它的基础是( )A .授时历B .儒略历C .农历D .俄历3.下图是罗马斗兽场外部的拱门,它把作为希腊古代建筑精华的柱式和罗马人深为自豪的拱门合二为一。
据此可知,罗马建筑()A .恪守民族文化B .追求外形精美C .专注学习和照搬D .善于传承和创新4.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他每征服一个地方就要在当地兴建一座城市,各城市中希腊式的神庙、体育场等建筑也兼具了所征服地区的文化元素。
这段话强调了( ) A.希腊文化的优越性 B.希腊文化的东方化 C.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D.东方文化的希腊化5.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
”材料中的宗教指的是( )A.基督教B.道教C.佛教D.伊斯兰教 6.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书写‘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
”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A. 农民阶级 B. 封建贵族阶层 C. 市民阶层 D. 工业无产阶级7.有学者说,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但也有些许光亮。
这“些许光亮”就包括了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最美好的花朵”是指( )A .大学的兴起B .庄园的流行C .城市的自治D .教会的统治8.“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
”这一时期是( ) A .希腊城邦时期 B .文艺复兴时期 C .宗教改革时期 D .启蒙运动时期9.据统计,在16世纪的前25年中,有12000名奴隶被贩运,在之后的25年中这一数字达到了40000人,在1550年至1575年间更是超过了60000人。
包头中考历史测试题及答案在包头的知道怎么准备历史中考吗?历史中考的复习任务是比较重的,除了要将学过的理论知识掌握好,还需要学会做做试题。
下面是为大家的中考历史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请填涂在答题卡上)1、“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是由成龙和青年歌唱家刘媛媛演唱的新中国60周年献礼歌曲《国家》的歌词,你知道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历史期末考试,希望中学七年级一班的李刚以“和谐”为主题进展了知识总结:传说中尧舜禹的“禅让制”是古代最民主和谐的政治制度;秦朝蜀郡太守李冰建造的都江堰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春秋时期的墨子主张“兼”“非攻”,主张人与人之间和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人与自然应当和谐;西汉武帝时期的“文景之治”是古代封建王朝政治和谐的一个典例。
你能发现李刚的知识总结中有几处错误A.1B.2C.3D.43、以下两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别,与之相对应的两个朝代分别是A.周朝秦朝B.汉朝元朝C.秦朝汉朝D.周朝元朝4、秦王朝没能像秦始皇期望的那样“传之万世”,仅仅十余年就被一个新王朝取代了。
以下哪些史实发生在这个“新王朝”统治时期①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②削弱封国势力? ③创立并逐步完善科举制④大兴文字狱⑤张骞通西域⑥开通横贯欧亚的丝绸之路⑦开通贯穿南北的大运河?A.②③⑤⑥⑦B.②⑤⑥?C.②③④D.①②④⑥⑦5、《水轮赋》曰:“水能利物,轮乃曲成。
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
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
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
”材料所述灌溉工具的最早使用是以下哪一朝代?A.曹魏B.唐朝C.宋朝D.明清6、下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A.东汉B.唐朝C.隋朝D.南宋7、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开展的外在表现。
一、选择题(下来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分,共16分)1.四大发明中,对信息的记录、储存和传播,影响最显著、最久远的是()A.火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造纸术【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2.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造型风格与外来佛教艺术结合的突出表现是()A.兰亭书法 B.阎立本画作 C.龙门石窟 D.赵州石拱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龙门石窟的有关知识。
依据所学知识,兰亭书法、阎立本画作、赵州石拱桥都是中国传统造型风格,因此ABD不符合题意。
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开凿石窟,雕造佛像。
这些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
两大著名的石窟包括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
因此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3.下列因不平等条约签订而发生的事件是()A.《南京条约》﹣﹣虎门销烟 B.《马关条约》﹣﹣公车上书C.《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 D.《凡尔赛和约》﹣﹣五四运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认识,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考试的康有为等发动“公车上书”,要求光绪帝实行变法。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标志着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ACD不符合题意,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4. 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A.思想﹣制度﹣器物 B.制度﹣器物﹣思想C.器物﹣制度﹣思想 D.思想﹣器物﹣制度【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5.国共关系直接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下面两党关系演变中,实现再合作的原因是()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A.日本侵华加剧了民族危机 B.共产党改编红军停止了内战C.国民政府改组缓和了矛盾 D.东北军和八路军实现了联合【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原因。
包头市中考历史试卷(总分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5分)1.新中国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特殊基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设立特别行政区C.实行高度自治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此语出自A.严复B.魏源C.林则徐D.李鸿章3.右图所示战役是A.渡江战役B.淮海战役C.百团大战D.平津战役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A.互不侵犯原则B.互不干涉内政原则C.独立自主原则D.平等互利原则5.与以下三个提示信息都相关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提示一:联合提示二: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提示三:《马斯特里赫特条约》A.亚太经合组织B.欧洲联盟C.联合国D.世界贸易组织6.下列哪部作品在文化领域率先抨击了天主教会A.《哈姆雷特》B.《向日葵》C.《最后的晚餐》D.《神曲》7.18至19世纪最先开启现代法治社会先河的文献是A.《人权宣言》B.《权利法案》C.《独立宣言》D.《共产党宣言》8.下列对华盛顿、章西女王、彭德怀三位历史人物的评价,其中属于相同点的是A.都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B.都维护了国家统一C.都抗击了外来侵略D.都是开国元勋9.对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一行为,认识错误的是A.该行为挽救了民族危机B.该行为没能解决政治纷争C.该行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D.该行为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灾难10.下列选项的内容搭配不合理的是A.拿破仑对外战争——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B.明治维新——近代日本实现民族振兴的转折点C.《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D.牛顿——现代物理学泰斗11.下列会议的内容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关的是①中共七大②华盛顿会议③雅尔塔会议④慕尼黑会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列夫托尔斯泰在《复活》的开篇中写道:“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2016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A.废除旧贵族的特权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C.奖励耕战富国强兵D.推行县制治理地方2.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C.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D.抑制了民族融合趋向3.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这部“巨著”是()A.《伤寒杂病论》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5.19世纪中后期,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主张学习西方,他们所进行的近代化探索活动()A.极大地动摇清政府的统治B.彻底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C.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D.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思想6.中山陵的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孙中山为“唤起民众”制定的革命纲领,其核心是()A.三民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7.在中国百年现代化历程中,私营企业在1956年集体消亡,这独一无二的历史现象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原因是()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B.全国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D.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8.18世纪,法国以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大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这两大运动对世界的共同影响是()A.促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推动资本主义的确立和发展C.放弃自由竞争形成垄断组织D.有利于欧洲一体化发展进程9.二战后,西欧经济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A.利用局部战争刺激生产B.重视科技与教育的发展C.采用别国经济发展模式D.实行高度集中经济体制10.20世纪90年代,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A.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B.古巴推翻独裁统治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纳米比亚获得独立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中国严重的内忧外患局面,日益暴露出通过科举考试所选拔的人才无裨国用,士子们所学的儒家经义不能救国,传统的教育制度因此发生重大变革.与西方入侵同时俱来的是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显现陈旧与落后,从而对科举制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新式学堂虽然培养出一批有实学的人才,但这些人才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取得做官资格,这必然损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限制了新式学堂的发展,在时势的危迫下,清政府于1905年宣布废止科举考试,科举制度的废除,极大地推动了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根据材料,概况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日与美国的切实利益紧密相连,中国开辟的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有力地支持和配合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与军事行动,同时也取得了美国的决定性援助,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美、英、苏、中等26国共同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不与敌人缔结单独的停战协定或合约,中美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感动合作,铸造成抹不去的国家记忆.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既有冲突,也有合作,在曲折中前进,以“乒乓外交”和基辛格的秘密访华为契机,中美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当今,中美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的:“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双方应该致力于在亚太地区实现良性互动,加强在地区和国际问题上的沟通和协作,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两国在战争时期加强合作的原因和标志;(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史实,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当今推动中美关系新发展的主要因素.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此后,汉朝和西域的联系日趋密切,最终形成了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政治管辖,汉朝政府在西域沿线修筑长城,构建军事防御设施,保证了往来道路的畅通,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材料二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亚欧大陆东西方之间的交往日益走向密切,19世纪中后期,欧美国家先后进入大机器生产的新阶段,依仗工业化时代迅速增强的优势,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体系基本形成.材料三2015年3月,中国发布《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体现出中国促进区域和全球经济共同发展繁荣的大智慧,展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将中国的对外开放事业推向一个新高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技术创新两例,简述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认识.2016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A.废除旧贵族的特权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C.奖励耕战富国强兵D.推行县制治理地方【考点】商鞅变法.【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影响.【解答】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变法使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A、C、D虽为商鞅变法的内容,但不合题意.故选B.2.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C.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D.抑制了民族融合趋向【考点】元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元朝巩固统一措施的认识.【解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行省制度…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联系所学可知,元朝通过实行行省制度,削弱了地方的势力,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A.3.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这部“巨著”是()A.《伤寒杂病论》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考点】明朝三部科学巨著.【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解答】《本草纲目》是1590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时珍.《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中国古代汉医集大成者.李时珍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故选C.....【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历史上的重点历史事件.【解答】A、正确,1840年6月﹣1842年8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错误,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这样,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C、错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错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为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创造了条件.故选A.5.19世纪中后期,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主张学习西方,他们所进行的近代化探索活动()A.极大地动摇清政府的统治B.彻底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C.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D.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思想【考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解答】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工业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也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思想.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当时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故选D.6.中山陵的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孙中山为“唤起民众”制定的革命纲领,其核心是()A.三民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考点】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孙中山的认识.【解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孙中山为‘唤起民众’制定的革命纲领”,根据所学可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中最核心的是民族主义,只有推翻清朝统治,解除民族压迫,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家落后的命运.故选B.7.在中国百年现代化历程中,私营企业在1956年集体消亡,这独一无二的历史现象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原因是()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B.全国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D.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考点】三大改造.【分析】本题考查了对三大改造实质的认识和理解.【解答】1953年到1956我国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三大改造的完成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任务,在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私营企业”在当时属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范围,所以其“集体消亡”的原因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故选A.8.18世纪,法国以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大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这两大运动对世界的共同影响是()A.促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推动资本主义的确立和发展C.放弃自由竞争形成垄断组织D.有利于欧洲一体化发展进程【考点】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国以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共同影响.【解答】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推动资本主义的确立;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最典型、最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这场革命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制度,推动资本主义的确立和发展.故法国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大革命对世界的共同影响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确立和发展.故选B.9.二战后,西欧经济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A.利用局部战争刺激生产B.重视科技与教育的发展C.采用别国经济发展模式D.实行高度集中经济体制【考点】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战后西欧经济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解答】据所学知,二战后欧洲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西欧各国都非常重视科技与教育的发展,大力引进先进科学技术.A项利用局部战争刺激生产,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因素,C项采用别国经济发展模式,与西欧不符,D项实行高度集中经济体制,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特点,故ACD三项可排除.故选B.10.20世纪90年代,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A.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B.古巴推翻独裁统治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纳米比亚获得独立【考点】非洲独立运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的标志性历史事件.【解答】1990年3月,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历史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中国严重的内忧外患局面,日益暴露出通过科举考试所选拔的人才无裨国用,士子们所学的儒家经义不能救国,传统的教育制度因此发生重大变革.与西方入侵同时俱来的是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显现陈旧与落后,从而对科举制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新式学堂虽然培养出一批有实学的人才,但这些人才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取得做官资格,这必然损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限制了新式学堂的发展,在时势的危迫下,清政府于1905年宣布废止科举考试,科举制度的废除,极大地推动了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根据材料,概况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考点】材料解析题;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清末民初的文化、教育与社会生活.【分析】本题考查了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点.【解答】本题考查了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依据材料概括即可,包括维新变法的失败,使科举考试又恢复了八股文,国家无法得到实用人才,科举制度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早已无实际用途,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显现陈旧与落后,从而对科举制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归纳,概况能力,科举制自身优势明显,被西方国家借鉴;科举制能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依据所学内容不难得出科举制还有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等积极作用.故答案为:维新变法的失败,使科举考试又恢复了八股文,国家无法得到实用人才,科举制度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早已无实际用途,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显现陈旧与落后,从而对科举制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积极影响,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日与美国的切实利益紧密相连,中国开辟的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有力地支持和配合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与军事行动,同时也取得了美国的决定性援助,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美、英、苏、中等26国共同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不与敌人缔结单独的停战协定或合约,中美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感动合作,铸造成抹不去的国家记忆.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既有冲突,也有合作,在曲折中前进,以“乒乓外交”和基辛格的秘密访华为契机,中美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当今,中美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的:“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双方应该致力于在亚太地区实现良性互动,加强在地区和国际问题上的沟通和协作,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两国在战争时期加强合作的原因和标志;(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史实,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当今推动中美关系新发展的主要因素.【考点】材料解析题;中美建交;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历史开放性问题;阐述见解题.【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的发展.(2)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外交成就.【解答】(1)本小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的发展.在二战中随着法西斯全面威胁世界的和平时,世界需要联合起来,在战争初期束手旁观的美国,也逐渐改变了对战争的态度,开始对苏联进行援助,共同对付法西斯,当美国也卷入战争后,合作更加紧密了.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这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了即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了.它的建立改变了二战的进程,最终打败了法西斯.(2)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外交成就,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受到周恩来的接见,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开始“融化”.促使中美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美国遏制中国政策失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联合美国对抗苏联.故答案为:(1)在二战中随着法西斯全面威胁世界的和平时,世界需要联合起来,在战争初期束手旁观的美国,也逐渐改变了对战争的态度,开始对苏联进行援助,共同对付法西斯.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组成反法西斯联盟.(2)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美国遏制中国政策失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联合美国对抗苏联.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此后,汉朝和西域的联系日趋密切,最终形成了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政治管辖,汉朝政府在西域沿线修筑长城,构建军事防御设施,保证了往来道路的畅通,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材料二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亚欧大陆东西方之间的交往日益走向密切,19世纪中后期,欧美国家先后进入大机器生产的新阶段,依仗工业化时代迅速增强的优势,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体系基本形成.材料三2015年3月,中国发布《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体现出中国促进区域和全球经济共同发展繁荣的大智慧,展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将中国的对外开放事业推向一个新高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技术创新两例,简述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认识.【考点】材料解析题;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第一次工业革命;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1)本题考查了汉朝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2)本题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技术创新以及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3)本题考查了对“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认识.【解答】(1)本题考查了汉朝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课本的基础知识,依据课本回答即可,主要包括①汉朝大一统的局面形成和汉代经济的繁荣奠定了政治经济基础;②张骞通西域,沟通了中原同西域的关系,加强了中原同西域乃至更远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③西域都护的建立是丝绸之路开通和畅通的保证;④西汉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比较成熟等.(2)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技术创新,主要包括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珍妮机、汽船、火车等.本题考查了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课本的基础知识,依据课本组织答案.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于英国而后波及欧美主要国家,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对人类社会的演进产生了空前深刻、巨大的影响.它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促使欧美诸国先后实现工业化,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它为英国提供了历史机遇,利用工业化先发优势,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工业给人类带来了进步和幸福,同时也使人类面临新的矛盾和挑战.(3)本题设问中知识指向很明确,谈谈你对“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认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时代主题的要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要求(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需要(符合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体现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从这几个角度组织答案,原理结合材料分析即可.故答案为:(1)①汉朝大一统的局面形成和汉代经济的繁荣奠定了政治经济基础;②张骞通西域,沟通了中原同西域的关系,加强了中原同西域乃至更远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③西域都护的建立是丝绸之路开通和畅通的保证;④西汉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比较成熟等.(2)蒸汽机,珍妮机、汽船、火车等;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演进产生了空前深刻、巨大的影响.它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促使欧美诸国先后实现工业化,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它为英国提供了历史机遇,利用工业化先发优势,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工业给人类带来了进步和幸福,同时也使人类面临新的矛盾和挑战.(3)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我国和中亚地区的共同利益.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共同建设“经济带”有利于促进中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④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共同建设“经济带”,有利于增强中亚各国及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多极化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2016年内蒙古包头市昆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孟郊《登科后》诗中体现的制度是()A.分封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度2.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中国最早传入阿拉伯的技术是()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3.2015年10月8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称,通过近两年详实的水下考古调查及实物证据,初步判断“丹东一号”是清北洋水师致远舰.提到此舰,我们会联想起一百二十多年前那场激烈的海战,那场海战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左宗棠C.邓世昌D.张謇4.鲁迅先生说“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下列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正确革命道路的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共一大的召开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5.“1942年1月…中国政府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这充分表明()A.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B.中国牵制大批日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C.国共两党共同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6.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了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都有高度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C.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D.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7.以下哪部法律文献集中体现了洛克和孟德斯鸠等人的三权分立学说()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国《人权宣言》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8.此役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故此役有“绞肉机”之称.此役发生在()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经济大危机期间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科索沃战争中9.“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这段话评价的是()A.但丁的《神曲》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达尔文的进化论10.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有三个重要变化,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年均和人均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二是欧洲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三是美国一反20世纪80年代国际竞争能力和经济地位下降的趋势,经济获得强劲发展.这些变化从侧面反映出()A.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区域化B.世界经济格局影响政治格局C.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格局一超多强局面形成D.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不起作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11题6分,12题12分,13题12分,共30分)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秦国的统治者不断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了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家,当时的人恐惧地称秦人为“野兽”,把秦国无情的扩张比作“蚕食”,到公元前221年时秦王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他的继承人称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秦始皇开始把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原秦国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徒列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并把秦国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秦始皇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12.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阅读下列材料,探究有关世界市场形成和中国与之关系的相关问题.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一事件有关?这一历史现象有什么重要意义?材料二如图1、2所示(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与材料二中图1图2两幅图相关联的历史事件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三有人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时,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时,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时,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3)依据材料三,概括说明三十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来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13.纵观古今中外历史,出现了许多新型国家的伟大缔造者,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独立战争爆发后,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面对英国正规军屡败屡战,最终扭转了战局,约克镇战役的全胜为美国的独立铺平了道路.(1)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中最具转折性的战役是什么?独立战争的胜利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二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报道:2000年12月31日,也即20世纪最后一天,在莫斯科红场上,数以千计的俄国人排着长队,前往列宁墓瞻仰列宁.而在此前不久所举行的一次关于俄罗斯“世纪风云人物”的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他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2)材料二中列宁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列宁在提高俄国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又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材料三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作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表达中华民族获得新生自豪而又自信的经典口号.(3)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史实,说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历史论断.2016年内蒙古包头市昆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孟郊《登科后》诗中体现的制度是()A.分封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度【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解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登科后》”及其诗句内容,联系所学可知,科举考试不重家世门第,一律取决于考试成绩,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故选B.2.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中国最早传入阿拉伯的技术是()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考点】纸的发明和改进.【分析】需要学生掌握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时间.【解答】造纸术是东汉蔡伦改进的,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指南针发明在北宋时期,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军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都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在题干中时间为“公元751年”、“唐朝”,这一时期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只能是造纸术.因此A项符合题意,其他几项均不正确.故选A.3.2015年10月8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称,通过近两年详实的水下考古调查及实物证据,初步判断“丹东一号”是清北洋水师致远舰.提到此舰,我们会联想起一百二十多年前那场激烈的海战,那场海战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左宗棠C.邓世昌D.张謇【考点】甲午中日战争.【分析】本题考查邓世昌.【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清北洋水师致远舰”.根据已学知识可知,1894年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回途中,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舰艇迎战,最后邓世昌与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故选C.4.鲁迅先生说“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下列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正确革命道路的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共一大的召开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考点】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分析】本题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解答】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农村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故选D.5.“1942年1月…中国政府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这充分表明()A.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B.中国牵制大批日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C.国共两党共同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考点】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解答】依据题干“1942年1月…中国政府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得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故选A.6.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了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都有高度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C.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D.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祖国统一大业.【分析】本题考查了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解答】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都是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只有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只有特别行政区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特区没有高度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只有民族自治区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故选C.7.以下哪部法律文献集中体现了洛克和孟德斯鸠等人的三权分立学说()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国《人权宣言》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考点】美国1787年宪法.【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1787年宪法的认识.【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规定总统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集中体现了洛克和孟德斯鸠等人的三权分立学说.故选B.8.此役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故此役有“绞肉机”之称.此役发生在()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经济大危机期间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科索沃战争中【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与著名战役.【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凡尔登战役的认识.【解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16年”“德法双方参战”“绞肉机”,联系所学可知,一战中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德法双方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绞肉机”,是一战的重要转折点.故选A.9.“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这段话评价的是()A.但丁的《神曲》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达尔文的进化论【考点】近代科学家.【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进化论的历史影响的理解.【解答】题中的关键信息是“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四个选项涉及的内容中只有D项的进化论与之相符.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以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物的进化,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故选D.10.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有三个重要变化,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年均和人均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二是欧洲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三是美国一反20世纪80年代国际竞争能力和经济地位下降的趋势,经济获得强劲发展.这些变化从侧面反映出()A.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区域化B.世界经济格局影响政治格局C.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格局一超多强局面形成D.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不起作用【考点】历史文化常识.【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材料的解读能力.【解答】由材料内容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得到了增强,特别是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经济方面的这种变化反映在政治上就是出现了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全球化,而不是区域化.随着1993年欧盟的成立,欧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所以说“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格局一超多强局面形成”与事实不符.“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不起作用”在材料中反映不出来,也不符合史实.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11题6分,12题12分,13题12分,共30分)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秦国的统治者不断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了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家,当时的人恐惧地称秦人为“野兽”,把秦国无情的扩张比作“蚕食”,到公元前221年时秦王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他的继承人称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秦始皇开始把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原秦国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徒列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并把秦国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秦始皇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考点】材料解析题;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了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依据其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点.【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始皇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政治方面: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方面: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文化方面: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后来又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思想方面: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军事方面:北筑长城.(2)考查了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起到的影响: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统治;有利全国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对我国以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统一有重要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所沿用.故答案为:(1)确定使用皇帝称号,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废分封,立郡县,郡与县的官员由中央任命并对中央负责;解除六国士兵的武装,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驻到全国各地;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实行经济集中化等.(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所沿用.12.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阅读下列材料,探究有关世界市场形成和中国与之关系的相关问题.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一事件有关?这一历史现象有什么重要意义?材料二如图1、2所示(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与材料二中图1图2两幅图相关联的历史事件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三有人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时,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时,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时,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3)依据材料三,概括说明三十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来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考点】材料解析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采取的措施.【分析】(1)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有相关知识.(2)本题考查了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3)本题考查了中国融入全球化的措施.【解答】(1)由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可知,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之间联系加强的史实.据所学知,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绝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由图1“富尔顿与汽船”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图2“福特汽车生产流水线”这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企图打开中国的大门,把中国变成它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据所学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些措施的实施都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故答案为:(1)新航路开辟;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中国被迫纳入资本主义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任意两点即可)13.纵观古今中外历史,出现了许多新型国家的伟大缔造者,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独立战争爆发后,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面对英国正规军屡败屡战,最终扭转了战局,约克镇战役的全胜为美国的独立铺平了道路.(1)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中最具转折性的战役是什么?独立战争的胜利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二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报道:2000年12月31日,也即20世纪最后一天,在莫斯科红场上,数以千计的俄国人排着长队,前往列宁墓瞻仰列宁.而在此前不久所举行的一次关于俄罗斯“世纪风云人物”的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他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2)材料二中列宁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列宁在提高俄国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又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材料三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作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表达中华民族获得新生自豪而又自信的经典口号.(3)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史实,说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历史论断.【考点】材料解析题;新中国成立;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与胜利;俄国十月革命;苏俄新经济政策.【分析】(1)本题考查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史实及影响.(2)本题考查了列宁的主要贡献及新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3)本题考查了新中国建国初期取得的主要成就.【解答】(1)据所学知,1777年9月的萨拉托加大捷,英军死600多人,而美军只死300多人,这是独立战争中转折性的战役.1783年,英军投降,美国独立战争最终获得了胜利,从此,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很快就发展成一个世界强国.(2)列宁只所以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其主要原因是列宁为俄国历史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创建了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在经济方面,列宁也作了成功的探索,1921年,列宁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在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正确途径,使俄国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3)据所学知,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从此结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同时还制定了《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法律基础.这些都表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故答案为:(1)萨拉托加大捷;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创建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写出任意两点即可);实行新经济政策.(3)结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制定了《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任意两点即可,其它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