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运输工作的安全要求
- 格式:docx
- 大小:17.35 KB
- 文档页数:2
露天矿运输工作的安全要求对于保障工作人员生命安全、预防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工作人员的安全要求、设备的安全要求以及工作环境的安全要求三个方面来探讨露天矿运输工作的安全要求。
一、工作人员的安全要求1.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工作人员应掌握并遵守露天矿运输的操作规程,不得随意变更施工方案或操作步骤,确保整个运输过程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
2. 完善的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人员在进入岗位前,应接受专业的培训并通过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此外,对于正在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严格的人员配备和管理:必须按照工作量和工种特点合理配置工作人员数量,保证人员不过度劳累,从而减少操作失误的概率。
此外,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管理,确保他们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
4. 强化个人防护意识: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保证其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
二、设备的安全要求1. 设备操作符合标准规定:使用的运输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保证设备的质量和安全可靠性。
工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必须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保证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定期检修和维护设备:运输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各项技术指标正常,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同时,在使用设备期间,也应按照规定进行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3. 规范供电和照明设施:运输过程中,应保证供电和照明设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电器设备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采用三线制电源,接地保护可靠。
供电线路要定期检测,电路箱要设立专人负责。
照明设施要满足工作需要,使露天矿运输过程中充分保证工作人员的视野。
三、工作环境的安全要求1. 加强通风和防尘措施:露天矿运输作业环境通常存在大量尘埃、烟尘等有害物质。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应加强对露天矿运输作业环境的通风和防尘措施。
露天矿各类职业安全操作规程为了确保露天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提高生产效率,预防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职业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露天矿所有工作人员,包括采矿、运输、破碎、筛分、选矿等各个岗位。
1. 采矿作业1.1 开采前,应详细查看地质资料,了解矿体赋存条件、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情况等,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
1.2 开采过程中,应遵循“自上而下、分层剥离”的原则,严禁掏底、采富弃贫。
1.3 采场内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帽、防尘口罩、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1.4 采场内作业车辆应遵守交通规则,严禁违章驾驶。
1.5 采场内应有充足的照明设施,保证作业面及道路的照明。
2. 运输作业2.1 运输车辆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车辆性能良好。
2.2 驾驶员应持有有效驾驶证,并经过安全培训。
2.3 装载作业应遵循“先稳后装、先轻后重”的原则,确保装载稳定。
2.4 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行车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严禁疲劳驾驶、酒后驾驶。
2.5 运输道路应保持畅通,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3. 破碎作业3.1 破碎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设备性能良好。
3.2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3.3 破碎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进料粒度,避免过大颗粒进入破碎机。
3.4 破碎设备应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限位器、防护罩等。
3.5 工作场所应保持整洁,严禁堆放杂物。
4. 筛分作业4.1 筛分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设备性能良好。
4.2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4.3 筛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进料粒度,避免过大颗粒进入筛分设备。
4.4 筛分设备应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限位器、防护罩等。
4.5 工作场所应保持整洁,严禁堆放杂物。
5. 选矿作业5.1 选矿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设备性能良好。
5.2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5.3 选矿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选矿效果。
露天矿道路运输车辆的安全规定矿车在矿井道路上发生故障或无法在挖掘现场行驶时,应立即通知当班班长,进行现场核查,情况属实时通知检修工。
现场无法修复,需要拖回修理室检查的,必须是强制拖移车辆,并落实拖移车辆的安全措施。
(强制拖带,有三个前提条件,一是矿用自卸车发生故障,影响其他矿用自卸车运行或其他设备正常作业,强制将其移至不影响其他车辆运行或其他设备正常作业的地方,进行修理;2.矿用自卸车在坑内破碎,需要进入车辆修理厂检查;3.牵引区是矿井内的汽车道路,不是地面道路。
)应采取强制拖航安全措施的规定,并设专人指挥监护。
这是因为在矿山道路上牵引车辆既困难又危险。
矿井内坡道、弯道较多,路上行驶车辆较多,沿途两侧有行人等设备设施。
牵引式矿用自卸车大多是“死车”,不能转弯,没有刹车。
1连接两车的钢丝绳一旦断裂,被拖车就会沿着坡道行驶,造成各种意外事故。
此外,牵引过程中钢丝绳突然断开会对周围人员造成伤害,因此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蒸汽运输段坑下损坏的“死车”牵引安全措施的基本内容如下:1.参加人员:一名指挥员、监护人,为汽车运输班班长,负责全面指挥拖带工作,任何人不得越权或干扰指挥。
一名安全监护人负责沿途拖航工作的安全监管;两名汽车维修人员:负责处理沿途钢丝绳接拖车辆或相关设备的故障;两名船上工作人员负责沿途拖带期间的停车、覆盖木板或协助安全监控等事宜。
2.准备好设备和工具:1)一辆矿用自卸车拖行,必须等于被拖“死车”的最小载重,最好载重大于“死车”;它必须处于良好的状态,以确保牵引过程中不会发生事故,因为这辆车去牵引列车的机车头。
2)一台大型推土机,最小铲刀直径等于“死车”轮胎,最好的比“死车”轮胎大。
其目的是生产一辆拖带时一旦的跑车,可以被刀片拦截;2转弯时,推土机用大铲转向“死车”。
3)两根五米长的钢丝绳,能够承受“死车”的重量。
4)作为指挥车使用的普通汽车,由相关人员牵引“死车”驾驶。
牵引作业时,应随拖车行驶,随时随地停放。
露天矿运输工作的安全要求露天矿运输工作涉及到大量的机械设备和人员操作,因此安全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露天矿运输工作的一些安全要求,以确保工人和设备的安全:1. 工人培训和认证:所有从事露天矿运输工作的工人都应接受适当的培训和认证。
他们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了解工作流程、设备操作和应急处理等。
2. 安全设备和保护装备:工人应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安全鞋等。
他们还应定期检查和更换这些装备,以确保其功能完好。
3. 交通管理和标志:露天矿运输工地应有明确的交通管理和标志系统。
行车道应标明并按规定维护,道路标线应清晰可见。
不同运输设备之间应有足够的间距,以避免碰撞和危险情况发生。
4. 设备维护和检修:运输设备应按规定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
设备的润滑、燃油和液压液等应定期进行更换和补充。
设备故障和缺陷应及时报修和修复,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5. 安全巡视和监控:工地应定期进行安全巡视,检查工作区域的安全状况。
监控设备如摄像头和传感器可以安装在关键区域,以监测和记录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
6. 应急救援计划:工地应制定应急救援计划,并进行定期演练。
工人应了解应急救援程序,熟悉如何使用灭火器等灭火设备,并掌握被困或受伤时的自救方法。
7. 车辆操作规范:车辆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驾驶证件和驾驶技能。
他们应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规,不超速行驶,不酒后驾驶,不疲劳驾驶。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应保持适当的距离,并给予行人和其他车辆足够的让行空间。
8. 安全管理制度:工地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对违反安全规定的工人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以示警戒。
同时,及时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安全性能。
9. 环境保护措施:露天矿运输工作应遵守环保法规,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例如,减少排放,防止水体和土壤污染,对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理等。
10. 定期评估和改进:工地应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改进,及时调整和完善安全措施。
露天矿运输安全技术措施背景露天矿是指开采地表的煤矿、金矿、铁矿等,它们不仅产生大量的矿石和矿渣,同时也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物流运输。
在矿山生产过程中,运输是煤矿生产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其中风险较高的环节之一,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措施来保障运输的安全。
安全技术措施1.交通组织在矿山内,露天运输需要进行车辆和人员的交通组织,确保车辆之间的距离合适、速度适宜,人员行走的区域、路线合理,避免拥堵、碰撞等事故的发生。
在露天矿地带进行交通组织时,需要充分考虑露天矿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交通情况,避免不必要的交通事故。
2.车辆安全运输车辆是运输物料的主体,在保证车辆正常工作的同时,也需要保障车辆运行安全。
矿山可对运输车辆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车辆的运行安全指数。
如安装防爆门、矿用轮胎、遮雨板等,有效预防安全隐患。
同时,在运输过程中要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保养,专人专项管理,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
3.环境管理矿山作为一个特殊的环境,需要对其管控和管理,保证环境安全卫生,避免因环境问题导致的事故和损失。
在露天矿运输过程中,需要对矿产矿渣、雨水、废水等进行定期处理,及时清理垃圾,进行特殊材料的回收利用等,保持矿山环境的卫生。
4.物料运输在物料运输过程中,需要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运输方式和技术措施,保障运输的安全和效率。
如可采用大面积零散物资平稳运输、装卸物料应注意保护物料和设施的安全等措施,修建适当的道路,确保物资的准时、安全、高效的送达其它区域。
5.应急救援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可预见的事故,需要有完备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救援队伍,以尽快的进行有效救援。
在平时的工作中,需要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应对各种可能的突发事件,保障生命安全。
结论总之,露天矿运输是矿业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风险较高的环节之一。
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引入现代管理体系,相应的进行全程管控,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和应急措施,培养员工管理意识,并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真正保证运输工作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总则为确保露天矿山运输安全,防止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矿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矿长对本矿运输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2. 运输部门负责人对运输安全工作直接负责。
3. 各岗位人员按照岗位责任制,认真履行安全职责。
三、运输安全管理措施1. 人员培训(1)新员工入职前,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定期对在岗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 车辆管理(1)车辆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2)车辆驾驶员必须具备相应驾驶资格,熟悉车辆性能。
(3)车辆应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严禁带病行驶。
3. 道路管理(1)道路应保持平整、畅通,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2)道路两侧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夜间设置照明设施。
(3)道路限速,严禁超速行驶。
4. 运输作业管理(1)运输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2)装载、卸载作业必须按照规定操作,严禁超载、超限。
(3)严禁酒后驾车、疲劳驾驶。
(4)驾驶人员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5. 应急管理(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职责、程序和措施。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
四、奖惩1. 对在运输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由运输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露天煤矿运输工作方案一、背景概述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作为我国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紧缺。
然而,在采煤工作中,运输是一个极其关键的环节,它关系着采煤作业的顺畅和效率。
在露天煤矿中,由于地貌等因素,煤炭的运输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因此,编制一套科学、合理的露天煤矿运输工作方案,对保证采煤作业的正常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及基本要求1. 目标•提高露天煤矿采煤作业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减少采煤作业中运输过程中的煤炭损耗•保证露天煤矿运输过程中不发生重大事故2. 基本要求•运力充足、调度灵活•运输路线合理、安全、通畅,符合国家、行业相关规定•运输设备保养维护及时、完善•避免煤炭溢出、掉落等事故的发生三、工作方案1. 运输设备采用专业的露天煤矿运输设备,包括矿山皮带运输机、汽车运输等,为每条运输线路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并在作业进行中进行加密输送,确保运输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2. 路线选择在选择运输路线时,应充分考虑地形、交通等因素,严格按照国家、行业规定来规划,确保运输安全、通畅,采用标准的路标、警示标识等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
3. 调度管理露天煤矿运输的管理要求高效,应采用先进的调度管理模式,指定专门的调度员和车队调度师,对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调整运输路线和车辆出发时间,以适应实际需求。
4. 安全防护•进入露天煤矿的车辆要履行车辆查验手续和进出许可等相关手续,避免非负责人员车辆进入。
•采用专业的安装装置,避免煤炭溢出、掉落等事故的发生。
•对运输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维护,并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操作规程1. 安全用车运输车辆在进入矿区前需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包括车辆轮胎、刹车、箱式集装装载情况等。
车辆出车前应向调度室汇报并领取出厂检查表,并按相关制度执行,完成相应的记录和汇报。
2. 准确的任务执行煤炭运输作业由车队调度员调度,并负责开带安排、装载、卸载等具体工作,车队应准确执行相关的任务,确保采煤作业的顺畅进行。
煤炭工业露天矿矿山运输工程设计标准一、总则煤炭工业露天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其运输工程设计是保障生产连续稳定进行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确保运输安全,制定本标准。
二、术语和定义1. 煤炭露天矿:采用露天开采方法进行的煤炭开采工程。
2. 运输工程:包括煤炭露天矿内各个运输环节的工程活动。
3. 运输道路:连接露天矿和矿场各个工作面的道路。
4. 运输设备:包括运输车辆、输送设备等。
5. 运输容量:运输设备单位时间内运输的煤炭量。
三、设计原则1. 安全性:确保运输过程中不发生事故,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 效率性: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连续稳定的生产。
3. 环保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采取合理的环保措施。
4. 经济性:合理配置资源,降低运输成本。
四、设计要求1. 运输道路的设计(1)道路宽度:根据运输设备的尺寸,确定道路宽度,确保设备顺利通过。
(2)道路坡度:控制道路的坡度,保证运输设备能够顺利爬坡,避免滑坡事故。
(3)道路弯道:合理设计道路的转弯半径和角度,确保运输设备能够顺利转弯。
(4)道路标示:设置明确的标示标志,包括道路限速标志、禁止通行标志等。
(5)道路排水:采取合理的排水措施,确保道路不被雨水淹没。
(6)道路照明:提供充足的照明设备,确保夜间运输的安全。
2. 运输设备的选择(1)通过量:根据矿山生产能力和需求量,选择适当的运输设备。
(2)能力匹配:确保运输设备的能力和矿山生产能力相匹配,避免矿山生产受限。
(3)设备性能:运输设备应具备良好的性能和可靠的操作系统,确保运输安全。
(4)运输周期:根据矿山生产周期和运输需求,合理安排运输设备的使用。
3. 运输安全措施(1)设备维护:定期对运输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操作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3)安全设施: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护栏等安全设施,确保工作场所安全。
(4)应急预案:制定运输事故应急预案,及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矿山企业露天矿山运输安全规程1.1 铁路运输1.1.1 矿山铁路,应按规定设置避让线和安全线;在适当地点设置制动检查所,对列车进行检查试验;设置甩挂、停放制动失灵的车辆所需的站线和设备。
1.1.2 设在曲线上的牵出线,应有保证调车安全的良好嘹望条件。
从T接线和调车牵出线的铁路中心线至有作业的一侧路基面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3.5m,窄轨铁路的路肩宽度应不小于1m。
1.1.3 下列地段应设双侧护轮轨:——全长大于10m或桥高大于6m的桥梁(包括立交桥)和路堤道口铺砌的范围内;——线路中心到跨线桥墩台的距离小于3m的桥下线。
固定线和半固定线采用表2所列的最小曲线半径时,应在曲线内侧设单侧护轮轨。
表2 最小曲线半径1.1.4 人流和车流的密度较大的铁路与道路的交叉口,应立体交叉。
平交道口应设在嘹望条件良好、满足规定的机车与汽车司机通视距离的线路上,站内不宜设平交道口。
嘹望条件较差或人(车)流密度较大的平交道口,应设自动道口信号装置或设专人看守。
1.1.5 电气化铁路,应在道口处铁路两侧设置限界架;在大桥及跨线桥跨越铁路电网的相应部位,应设安全栅网;跨线桥两侧,应设防止矿车落石的防护网。
1.1.6 繁忙道口、有人看守的较大的桥隧建构筑物和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塌方、落石地点,宜安设遮断信号机,其位置距防护地点不小于50m。
在有暴风雨、雾、雪等不良气候条件的地区,或当遮断信号机显示距离不足400m时,还应在主体信号机前方300m(窄轨铁路150m)处,设预告信号机或复示信号机。
1.1.7 装(卸)车线一般应设在平道或坡度不大于2.5‰(窄轨不大于3‰)的坡道上;对有滚动轴承的车辆,坡度应不大于1.5‰。
特殊情况下,机车不摘钩作业时,其装卸线坡度:准轨,应不大于10‰;窄轨,应不大于15‰。
铁路线尽头应设安全车挡与警示标志。
1.1.8 列车运行速度,由矿山具体确定,但应保证能在准轨铁路300m、窄轨铁路150m的制动距离内停车。
露天矿道路运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露天矿道路运输管理,保障矿山生产安全,保护环境,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矿山道路运输管理工作。
第三条露天矿道路运输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实行“谁管理、谁负责”的管理体制和“谁违章、谁负责”的责任制度。
第四条矿山应当建立完善的道路运输管理系统,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技术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等。
第五条矿山应当配备专职的道路运输管理员,负责矿山道路运输管理工作。
第六条矿山应当加强对道路运输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素质和操作技能。
第七条矿山应当配备必要的运输工具,并定期对其进行检修和维护,保证道路运输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八条矿山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做到文明规范运输,保障运输安全。
第二章道路运输管理第九条矿山应当建立健全的道路运输管理制度,明确运输车辆的通行路线和时间,确保运输路线畅通无阻。
第十条矿山应当定期对道路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道路损坏和积水等问题,确保道路畅通和安全。
第十一条矿山应当配备必要的交通标志和设施,明确标识道路交通规则和指引车辆通行。
第十二条矿山应当加强矿山道路的安全管理,严格控制超载和超速现象,落实车辆通行证和标识,加强运输车辆的安全检查和监控。
第十三条矿山应当在矿山道路上设立监控点和岗哨,对运输车辆进行执勤和检查,确保运输车辆的安全通行。
第十四条矿山应当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和应急处置培训,确保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第三章运输车辆管理第十五条矿山应当检验和审核所有的道路运输车辆,保证其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
第十六条矿山应当配备专职的车辆管理员,负责对运输车辆的日常管理和监管,并做好车辆的定期检修和维护。
第十七条矿山应当对道路运输车辆进行使用记录的管理,做到车辆出入矿山及时有序。
第十八条矿山应当加强对车辆驾驶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驾驶员具备相应的驾驶技能和文明驾驶素养。
露天矿运煤车辆安全管理措施为了规范运煤车辆在厂区的运煤秩序,保证运煤工作的顺利进行,营造一个安全、文明、整洁的工作场所,从而保障我矿的安全生产,特此作规定如下:一、严禁运煤车携带家属和非驾驶人员进入矿区二、进入采坑的运煤车辆必须执证运输,一旦发现无证人员驾驶车辆,立即扣押车辆,并移交交通部门严肃处理。
三、进入采坑的运煤车辆的转向、灯光、喇叭、倒车鸣号装置、制动刹车系统必须完好,否则不得进入厂区,如果以上设施不完善而进入厂区,立即没收提煤单,停止运煤。
四、所有进入我矿区的煤车司机必须佩戴安全帽,违者每次罚款200-500元。
五、车辆进入采坑,必须减速慢行:(1)采坑道路行驶速度不得大于15公里/小时;(2)煤场行驶速度不得大于10公里/小时;(3)车辆进入汽车衡道路时的不得大于10公里/小时;六、运煤车辆进入采坑的行驶路线必须按照管理人员指定的路线安全行驶。
七、严禁放炮期间进入警戒区,严禁闯警戒。
拿到提煤单进入采坑后,及时下坑装煤,并听从现场管理员指挥。
八、所有煤车行驶在主干道、上下坡时,一律靠左边行驶,严禁在上述路段超车,违者罚款500-1000元。
九、煤车司机应在规定的速度下行驶,严禁超速行驶,突然启动,刹车、转弯,防止撞车、伤人等事故发生。
十、禁止煤车停放在斜坡上,防止车辆滑行造成人员伤亡。
十一、运输车辆不得随意在采坑停车。
十二、在装煤现场必须听从现场管理员的指挥,整齐停放车辆,司乘人员严禁下车走动,何时装煤统一由现场管理员调度。
装煤时,听到装载机或挖掘机发出信号后,方可进入装煤地点。
特殊情况需下车,必须经现场管理员同意,并且不得靠近装煤车辆和装载设备运转半径,必须保持10米安全距离,如不听指挥不予装煤。
十三、夜间在我矿区内行车时,应注意及时变光会车。
如违反每车每次罚款200元。
十四、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煤车司机均不得威胁、漫骂、殴打煤矿的工作人员,违者罚款2000-10000元。
情节严重的,将取运煤资格,并送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露天矿运输工作的安全要求露天矿运输工作是矿山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安全要求是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露天矿运输工作的安全要求,包括人员安全、机械设备安全、作业环境安全等方面。
一、人员安全要求1. 培训和资质要求:所有从事露天矿运输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和安全知识。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要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2. 安全意识培养:员工要具备安全意识,了解事故隐患,能够正确判断、处理各种应急情况,主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 巡视检查和通讯:要建立定期巡视检查制度,确保运输线路的安全。
在运输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通讯联系,随时报告运输情况和异常情况。
4. 警示标识和警示设施: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设施,提醒人员注意危险,防止事故发生。
二、机械设备安全要求1. 车辆维护与检查:定期对运输车辆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安全运行。
包括制动系统、悬挂系统、轮胎、灯光等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2. 驾驶员资质要求:驾驶员要持有合法的驾驶证,熟悉运输车辆的操作规程,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
3. 驾驶员休息制度:合理安排驾驶员的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疲劳驾驶。
4. 疏散通道:车辆须保畅通的疏散通道,以备紧急情况下人员的疏散。
5. 安全装置:车辆应配备安全装置,例如防抱死刹车系统、防翻车系统等。
三、作业环境安全要求1. 交通管理:保证作业区域内交通秩序良好,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和指示牌,设立临时交通控制措施以维持运输的顺利进行。
2. 爆破安全:若运输线路经过爆破区域,要确保相关安全措施已采取,确保爆破活动对周围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没有影响。
3. 环境风险评估:对作业区域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如有不良气象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运输作业的安全。
4. 废弃物处置:所有废弃物应按要求分类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 作业时间限制:对于特定作业区域,要设定运输时间限制,避免在特定时间段进行运输,以减少对周边环境和人员的影响。
露天矿运输安全技术措施背景露天矿是一种常见的采矿方式,它具有高效、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的矿山中。
然而,露天矿的运输安全问题一直是矿业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矿山运输事故不仅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还可能对矿区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露天矿运输安全技术措施至关重要。
技术措施整车稳定性控制技术露天矿运输车辆的整车稳定性是安全运输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矿山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车辆的整体稳定性,并有效防止车辆侧翻和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
具体的技术措施包括:•安装稳定性控制系统•确保车辆负载平衡•提高车辆的抗侧翻能力•加强制动系统的控制能力人员安全保障技术在露天矿运输过程中,人员的安全非常重要。
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矿山企业需要采取各种必要的技术保障措施。
下面是一些主要措施:•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并确保其执行•安装监控摄像头和人员定位设备•提供安全培训和教育•严格执行安全带和头盔佩戴制度车辆安全检修技术露天矿运输车辆经常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运行,因此,车辆检修和维护工作非常重要。
为了确保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处于最佳状态,矿山企业需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建立车辆检修管理制度并确保其执行•定期检查车辆的轮胎、刹车和悬挂等部件•定期更换使用寿命已达到的部件•加强车辆油品管理,防止油漏或爆炸事故的发生环境安全保障技术露天矿区的环境状况对人的健康和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安全,矿山企业需要采取如下技术措施:•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并监测执行效果•精心设计并严格实施爆破作业•采用环保型燃料和油品,减少排放•安装环保设备,防止粉尘、噪音、废水等的污染结论总之,露天矿运输安全问题是矿山企业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需要采取各种技术措施来保障运输安全。
很多事故的发生是可以预防的,而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矿山企业重视,并时刻关注技术的进步及安全制度的创新。
露天矿运输车辆管理制度
1、在进入挖掘机作业区装车时听从挖掘机号志,在排土场卸车时服从现场员指挥;在矿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时速一律不得超过15公里,严禁超速行驶;在进出厂门、交叉路口、弯道时不得超过5公里,前后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车距,不应小于50米;
2、车辆行驶时严禁熄火、空挡滑行;
3、矿内运输车辆必须按规定的路线行驶,不得私自更改行驶路线;
4、在行驶时,应做到“六减速”在不平路上减速、在狭路减速、在转弯道时减速、在交叉路口减速、在人多处减速、在接近目的地时减速;
5、在厂区内行驶不准超车或并列行驶,运输车辆严禁“超宽、超长、超高、超载”;在运输时,如发现有不安全情况时,应及时停车,妥善处理;
6、车辆在厂区内停车时必须按规定停放,车辆停止后必须使用驻车制动,拔下钥匙;严禁在厂区道路内停放,禁止占用生产、消防车道;交叉路口、弯道、狭路、车间门口、消防栓附近、危险地段及要道一律不准停车;
7、运输车辆严禁带病出车,车辆必须按时检验,逾期未经检验的车辆不得行驶;
8、在车辆进出、交叉路口、弯道等视线死角处设置安全警示牌;在经过交叉路口时,必须停车观察鸣笛,转弯时应减速、鸣笛、开启转向灯,确认安全的情况下缓慢行驶;
9、所有危险品运输车辆必须配备电瓶防护罩、导静电橡胶带、灭火器;
10、严禁在暴雨、雷电、大雾等恶劣天气下,进行危险品运输作业;
11、在遇有坡度的地段装卸时,驾驶员严禁离开驾驶室,防止出现溜车现象;
12、工作完毕,应做好检查、保养工作并将车辆驾驶到规定地点,挂上低速挡,拉好手刹,上锁,拔出钥匙;。
露天矿山运输作业安全要求1基本要求1.1采用公路运输的矿山,运输道路宽度、坡度、转弯半径、缓和坡段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1.2采用铁路运输的矿山,铁路的最小曲线半径、线路坡度符合设计要求,铁路信号设备、设施完备,运行良好。
1.3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的矿山,机头、减速器及其他旋转部分设防护装置。
2公路运输2.1运输道路2.1.1路面整洁,无积水、无冰雪、无浮土、无杂物、无落石。
2.1.2运输道路内侧应设水沟,外侧设车挡,且水沟及车挡应满足安全要求。
2.1.3矿内各种道路,应根据具体情况(弯道、坡道、交叉路口、危险路段)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2.1.4运输道路应采取防尘措施。
2.1.5夜间运输作业的矿山,应有良好的照明。
2.1.6配备必要的养路设备,对道路进行养护。
2.2运输作业2.2.1深凹露天矿运输矿(岩)石的汽车,应采取尾气净化措施。
2.2.2驾驶室外平台、脚踏板及车斗不应载人;不应在运行中升降车斗。
2.2.3雾天或烟尘弥漫影响能见度时,应开亮车前黄灯与标志灯,并靠右侧减速行驶,前后车间距应不小于30m。
视距不足20m时,应靠右暂停行驶,并不应熄灭车前、车后的警示灯。
2.2.4冰雪或多雨季节道路较滑时,应有防滑措施并减速行驶;前后车距应不小于40m;拖挂其他车辆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并有专人指挥。
2.2.5山坡填方的弯道、坡度较大的填方地段以及高堤路基路段,外侧应设置护栏、挡车墙等。
2.2.6正常作业条件下,同类车不应超车,前后车应保持适当距离。
生产干线、坡道上不应无故停车。
2.2.7自卸汽车进入工作面装车,应停在挖掘机尾部回转范围0.5m以外,防止挖掘机回转撞坏车辆。
2.2.8卸矿平台(包括溜井口、栈桥卸矿口等处)应有足够的调车宽度。
卸矿地点应设置牢固可靠的挡车设施,并设专人指挥。
挡车设施的高度应不小于该卸矿点各种运输车辆最大轮胎直径的2/5。
2.2.9严禁超载、超速,采场外部运输应加盖篷布。
3铁路运输3.1铁路3.1.1铁路线尽头应设安全车挡与警示标志。
露天矿矿用卡车在矿内道路上拖挂车辆的安全规定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露天矿作为重要的矿业开采方式之一,成为了矿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露天矿的开采过程中,使用卡车来运输矿石、废石和土石等物料是常见的操作。
然而,在露天矿内道路上拖挂车辆时,卡车司机们必须遵守严格的安全规定,以确保运输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介绍露天矿用卡车在矿内道路上拖挂车辆的安全规定。
一、车辆的装载和限载在运输过程中,卡车司机必须遵守车辆的装载和限载规定。
车辆的装载不得超过车辆的额定载重,否则将会影响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卡车司机必须根据不同的道路条件和装载状况,合理制定运输路线和速度。
在运输过程中,卡车司机应当始终注意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及时调整车速和路线,以确保运输过程的顺利和安全。
二、车辆的保养和维护卡车司机需要时刻关注车辆的状况,并及时保养和维护车辆。
定期进行汽车常规维护和保养,例如更换机油、调整刹车、充气轮胎等,以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在运输过程中,卡车司机需时刻关注车辆的状况,如发现破损、漏油、锈蚀等情况,需及时进行修理和更换,以确保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驾驶员的安全卡车司机是运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他们的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
卡车司机需要遵守交通安全规定,如佩戴安全带、不酒驾、不疲劳驾驶、不超速行驶等。
此外,卡车司机应当随时关注道路情况和车辆状况,确保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如果出现疲劳、病痛等情况,卡车司机应当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暂停驾驶,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四、车辆的行驶管理卡车司机需要遵守车辆的行驶管理规定,如规定的驾驶时间、路线等。
此外,在行驶过程中,卡车司机需要注意道路的情况,并及时根据不同的情况选取合适的路线和速度。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情况也可能随时变化,卡车司机需要随时掌握矿山的动态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决策,以确保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露天矿运输工作的安全要求
1、汽车运输
(1)驾驶员必须严格执行交通部颁布的交通规则和技术操作规程,严禁无证驾驶。
(2)通向装卸地点道路的坡度大于10%时,禁止汽车倒车行驶。
(3)卸矿汽车必须在车斗完全放稳后方可行驶。
(4)挖掘机装矿(岩)时,驾驶员身体不得露在驾驶室外。
(5)汽车在采场内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0公里/小时,在运输干线上应不超过中速行驶。
(6)翻斗车车厢内严禁乘人。
(7)雨雪天气道路泥泞,路面较滑时,应有防滑措施并减速行驶,前后车距离应大于40米。
行驶时禁止急转方向盘、急刹车、超车和拖挂其他车辆。
必须拖挂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并有专人指挥。
大雾或路面结冰应停止运行。
(8)在山坡填方的弯道处、坡度较大的填方地段以及高路堤上,道路外侧应设置护栏、挡车土堆等。
(9)卸矿平台要有足够的调车宽度。
卸矿点必须有可靠的挡车设施,其高度应不小于轮胎直径的五分之二,挡车设施须经技术检验合格,方准使用。
(10)禁止溜车发动车辆,下坡行驶中严禁空挡滑行,在坡道上停车时,要使用停车制动。
2、人力运输
(1)推车人员要随时注视着前方,在单轨道上推车要确认对面没有车辆时,方准向前推车,以免发生拖车事故。
(2)一人只准推一辆车,同方向推车时,两车的间距不得小于10米。
(3)自溜矿车由推车人随时控制车速,禁止放飞车。
自行溜放线路的坡度设计要符合设计规范。
(4)除推矿车的工人外,禁止任何人搭乘矿车,也禁止使用没有刹车装置或刹车装置失灵的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