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初中人教初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百度文库

人教初中人教初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百度文库

人教初中人教初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百度文库
人教初中人教初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百度文库

人教初中人教初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一架水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分别落下A、B、C三个大小一样的小球,那么反映A、B、C三小球在空中的位置关系正确的图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

B.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C.人对车的推力有做功

D.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3.如图所示的圆台状容器内充满液体,将它倒置过来放在桌面上,跟原来相比较,容器底部受到的()

A.压力不变,压强增大 B.压力增大,压强不变

C.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D.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4.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B.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弹力

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D.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5.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甲图中速度为v1,乙图中速度为v2,丙图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共同速度为v3,且v1

A.F甲F乙>F丙

C.F甲=F乙

6.图中小球相对于水平桌面静止。小红通过观察,作出如下判断,正确的是()

A.窗外另一列车相对她不动,则她坐的车一定是对地静止的

B.窗外另一列车相对她向东行驶,则她坐的车一定对地向西行驶

C.小球突然“自动”向东滚动,则她坐的车一定向西启动

D.小球突然“自动”滚动,则她坐的车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改变

7.如图所示,小红站在商场匀速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上(忽略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她受到重力和支持力

B.她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

C.她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她的支持是一对平衡力

D.她的重力和电梯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都是由铁制成的实心物体,其高度从左到右逐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1、P2和 P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1 = P2 = P3

B.P1<P2<P3

C.P1>P2>P3

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9.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判断

10.某人用嘴将小空瓶内的空气吸出,小瓶马上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A.嘴把瓶子吸住B.大气压把小瓶压在嘴唇上

C.嘴边的唾液把瓶粘住D.瓶内所剩的空气作用的结果

11.佛山是陶瓷和武术之乡.图甲、乙是同一童子摆出的两个武术动作,为佛山石湾出品的精美摆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童子对底座的压力较大

B.甲图中童子对底座的压强较大

C.乙图中童子对底座的压力较大

D.乙图中童子对底座的压强较大

12.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1)就是物体的重力;(2)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3)这压力是由于桌面的形变而产生的;(4)这压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

A.(1)(4)B.(1)(3)

C.(2)(3)D.(2)(4)

二、填空题

13.在公式G=mg中,常数g=______,质量是100千克的物体,所受重力是____牛顿,受重力是196牛顿的物体,质量是_________千克。

14.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第1s时,物体处于

________________状态,第7s时,物体处于________________状态,第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_______N。

15.“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快门是常开的,但是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一定时间闪亮一次,物体就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光源不断闪亮,底片就记录下物体每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

两个质量相同的如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其各自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试根据照片分析:

(1)甲球做_____直线运动,乙球做_____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2)_____球受到的重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甲球受到的阻力_____乙球受到的阻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若光源每隔0.02s闪亮一次,则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甲球所用时间为

_____s.甲球所用时间_____乙球所用时间(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6.如图所示,物体A重40 N,被50 N的水平压力F A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物体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N,方向为________;撤去压力,物体往下掉的过程中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N。

17.你一定观赏过不倒翁,它之所以不易倾倒,是因为它的重心位置较______(选填“高”

或“低”)。建筑工人在砌砖时常常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检查所砌的壁是否___________。18.用如图所示的水壶提水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________(选填“A”或“B”,下空同)处;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去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________处.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力的三要素中的________不同所导致的.

19.把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用力在桌面上转动一下,生鸡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转动时,蛋壳虽然转动起来了,但是里面的液体却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__(选填“静止”或“运动”)状态,阻碍蛋壳的转动.而熟鸡蛋里外是一体的,不会出现上述情况.因此,更容易转动的是__(选填“生鸡蛋”或“熟鸡蛋”).

20.为探究液体的某些性质,某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玻璃装置,首先向水槽里灌满水,松开铁夹,拔下软木塞,水流入CD两管,待稳定后,比较C、D两管中水面高度,

_______管中的水面较高,原因是C管水平液体流速比D管水平液体流速________,(选

填“大”或“小”,下同)压强______.

21.在杂技表演中,总重为600N的人站立在六个鸡蛋上,鸡蛋放在泡沫板的凹槽内,如

图所示,泡沫板的凹槽增大了鸡蛋的________,从而减小压强来保护鸡蛋.如果脚与鸡蛋的总接触面积约为1.2×10﹣3m2,此时脚对鸡蛋的压强为_________Pa.

22.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为了增大_____;注射器能将药液吸入针管是利用了_____的作用.

三、作图题

23.如图所示,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请画出小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______)

24.如图是水中正在上浮的木块,请画出木块此时受到的力.

25.如图所示,请作出小球被弹簧弹起后的受力示意图(不考虑空气阻力)。

四、实验题

26.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刚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_____(选填“甲”或“乙”)更科学。

(3)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_____(选填“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

27.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芳想利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分开来。

(1)当压强计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芳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出现此情况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以下调节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__。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芳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乙和丙所示。

他发现图丙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丙杯子中盛的是清水。你认为,小芳的结论是_______(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28.如图所示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三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________拉动木块A,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和F3,其中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________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在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1为0.7N,则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N。若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到1.2N,此时的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N;

(5)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用到了_____________法(填实验方法)。

29.(1)如图1所示,这个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示数是_____N.

(2)老师建议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利用一块海绵和一满瓶矿泉水进行了实验探究.

(a)小亮将矿泉水瓶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他是通过观察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有关;

(b)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在图2乙实验的基础上,他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然后将矿泉水瓶倒立放在海绵上进行比较.

30.托里拆利测量大气压强值实验如图所示.

()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__________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如果将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搬到高山上,测得水银柱的高度____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若在管的处扎一个孔,此时_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水银从处流出,原因是___________.

()某同学利用透明硬质水管测量大气压强值,图为实验装置示意图.管子上端封闭,下端浸在水槽中,管内装满水,打开,管内水面静止后水面高度为,则测得大气压强值为__________(,).

()大气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列举一个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子.

例:用针筒吸药液时,大气压把药液压到针筒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水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分别落下A、B、C三个大小一样的小球,小球下落时由于惯性,在下落的同时还会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向前飞行,所以小球在落地以前,仍会处在一条竖直的线上,故A图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D

解析:D

【解析】A、人对车的作用力和车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车静止,受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阻力平衡,则人对车的

推力等于地面对车的阻力,故B错误;

C、车没有通过距离,故没有做功,故C错误;

D、在水平方向,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3.D

解析:故D

【解析】解答:,因为容器内充满液体,所以倒置过来液体深度不变,又因为倒置前后液体的密度不变,所以由公式P=ρgh可知容器底的压强也不变,所以A错。

倒置后,液体与容器底的接触面积减小,由公式F=PS可知,压强不变,受力面积减小,所以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减小,所以BD错误。

4.D

解析:D

【解析】

A、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故A错;

B、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能发生弹性形变,所以不存在弹力.故B错;

C、由力的概念可知,物体间要产生力,物体间必须要发生作用.如果只接触但不发生作用,就不会产生力,故C错;

D、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如重力和磁体间的磁力,故D正确.

故选D.

5.C

解析:C

【详解】

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由于甲乙丙三图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甲乙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丙稍大,故摩擦力f甲=f乙

6.D

解析:D

【详解】

A.窗外另一列车相对她不动,可能两车运动状态相同,A错误;

B.窗外另一列车相对她向东行驶,则她坐的车可能对地向西行驶,另一辆车静止不动;或他的车静止不动,而另一辆车向东运动;

C.小球突然“自动”向东滚动,则她坐的车可能向西启动,也可能向东减速,C错误;D.小球突然“自动”滚动,则她坐的车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变化,D正确。

故选D。

7.A

解析:A

【详解】

AB.人匀速上升,合力为零;此时人受到重力、支持力,人由于惯性在扶梯上与扶梯一起

向上运动,水平方向没有摩擦力,故A 正确,B 错误;

C .人对扶梯的压力与扶梯对人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电梯和人上,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这两个力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 错误;

D .人受到的重力和扶梯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 错误。 故选A 。

8.B

解析:B 【解析】

规则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可以用液体压强的公式来解释. 即:F G gV gSh P gh S S S S

ρρρ=

==== 三物体由同种材料制成,密度相等,由图知,其高度从左到右逐步增大,所以压强也逐步增大. 即123P P P <<. 故B 正确.

9.B

解析:B 【分析】

根据题中“……压强计……密度……”可知,本题考查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根据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运用P gh ρ=液进行分析推断. 【详解】

由图获悉,两U 形管中页面高度差相同,可知金属盒处于不同液体的不同深度时,压强相等.根据P gh ρ=液得=P

gh

ρ液,乙中深度深其液体密度小.故选择B . 【点睛】

本题关键在于要熟悉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压强相同时,深度深的液体密度大.难度适中.

10.B

解析:B 【详解】

用嘴将小空瓶内的空气吸出,那么小空瓶内气压变小,外界气压较大,那么大气压把小瓶压在嘴唇上。不是嘴把瓶子吸住,也不是嘴边的唾液把瓶粘住或者瓶内所剩的空气作用的结果。 故选B 。

1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C.图甲、乙是同一童子摆出的两个武术动作,所以两童子的重力相等,则对底座的压力大小相等,故AC错误;

BD.甲图童子双脚接触底座,乙图中童子单脚接触底座,则乙童子与底座的接触面积小,

根据

F

p

S

知,乙图中童子对底座的压强较大,故B错误,D正确。

1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是由于物体被挤压向上凹陷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所以该压力不是物体的重力.但由于桌面水平,该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故(1)、(3)错误,(2)(4)正确,选择D选项.二、填空题

13.8N/kg 980 20

【解析】

【详解】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为:G=mg;g=9.8N/k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质量为100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解析:8N/kg98020

【解析】

【详解】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为:;g=9.8N/k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9.8N;

质量为100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重力为196N的物体质量为:。

14.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4

【详解】

[1]由图乙的图象知,物体在速度为0,所以第1s时,物体处于处于静止状态。

[2]速度保持2m/s保持不变,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第7s时,物体

解析: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4

【详解】

[1]由图乙的-v t图象知,物体在03s速度为0,所以第1s时,物体处于处于静止状态。

[2]69s 速度保持2m/s 保持不变,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第7s 时,物体处于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

[3]由图乙的-v t 图象可知,在6

9s 内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物

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 与推力F 是一对平衡力,即f F =,由图乙的-F t 图象可知,在

69s 内,推力4N F =,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

4N f F ==

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与地面间的压力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在36s ~内,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与地面间的压力相同,因此36s ~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 ,即第5s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4N 。

15.匀速 变速 甲 大于 0.1 大于 【解析】 【详解】

(1)甲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并且甲进行直线运动,所以甲进行匀速直线运动,乙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

解析:匀速 变速 甲 大于 0.1 大于 【解析】 【详解】

(1)甲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并且甲进行直线运动,所以甲进行匀速直线运动,乙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乙进行直线运动,所以乙进行变速直线运动; (2)甲球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甲受到竖直向上的阻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乙进行加速直线运动,乙的重力大于乙受到的阻力,甲乙重力相同,所以甲受到的阻力大于乙受到的阻力;

(3)从位置a 竖直下落到位置b 甲球所用时间为0.02s ×5=0.1s ,乙球所用时间为0.02s ×3=0.06s ,所以甲球所用时间大于乙所用时间。

16.竖直向上 0 【解析】 【详解】

物体静止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f=G=40N ,方向竖直向上。 当撤去压力、物体往下掉

解析:竖直向上 0 【解析】 【详解】

物体静止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f =G =40N ,方向竖直向上。

当撤去压力、物体往下掉的过程中,由于物体对墙壁没有压力,故物体与墙壁间没有摩擦力,即物体所受摩擦力为0N 。

17.低竖直

【解析】不倒翁只所以不倒是因为其重心低,稳定性强;

因为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所以建筑工人在砌砖时可以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检查所砌墙壁是否竖直。

解析:低竖直

【解析】不倒翁只所以不倒是因为其重心低,稳定性强;

因为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所以建筑工人在砌砖时可以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检查所砌墙壁是否竖直。

18.A B 作用点

【解析】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不同时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如图用水壶担水时,手提在A点时,便于在水平方向使水壶平稳;当要把水倒入保温瓶

解析:A B作用点

【解析】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不同时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如图用水壶担水时,手提在A点时,便于在水平方向使水壶平稳;当要把水倒入保温瓶时,手提B点,在重力的作用下,重力作用线通过B点,水壶前倾,有利于水倒出;此差别体现了力的作用点不同时,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19.静止熟鸡蛋

【解析】悟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由生鸡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转动时,蛋壳虽然转动起来了,但是里面的液体却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生鸡蛋不容易转动起来,

解析:静止熟鸡蛋

【解析】悟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由生鸡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转动时,蛋壳虽然转动起来了,但是里面的液体却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生鸡蛋不容易转动起来,而熟鸡蛋里外是一体的,不会出现上述情况.因此更容易转动起来。

点睛:本题体现了惯性的特点,要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的物体都有惯性,认为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是错误的。

20.C 大小

【解析】

【详解】

由图知道,当拔掉右端的软木塞后,水会向外涌出,液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知

道,由于D 管底部较细,水的流速较大,产生的压强小,而C 管底部较粗,水的流速较小

解析:C 大 小

【解析】 【详解】

由图知道,当拔掉右端的软木塞后,水会向外涌出,液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知道,由于D 管底部较细,水的流速较大,产生的压强小,而C 管底部较粗,水的流速较小,产生的压强较大,所以C 管中的水面较高.

21.受力面积 5×105 【解析】 【分析】

(1)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2)人对鸡蛋的压力是一定的,

解析:受力面积 5×105 【解析】 【分析】

(1)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2)人对鸡蛋的压力是一定的,等于其自身重力,又知受力面积,利用F

p S

=计算压强. 【详解】

人对鸡蛋的压力是一定的,等于其自身重力,鸡蛋放在泡沫板的凹槽内,泡沫板的凹槽增大了鸡蛋的受力面积,根据F

p S

=

可知,减小了对鸡蛋的压强. 人对鸡蛋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F=G=600N , 脚对鸡蛋的压强:532600N 510Pa 1.210m

F p S -=

==??. 22.压强 大气压 【解析】 【分析】

根据压强的定义式知,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注射器将药液吸入针筒之前,需要先排出针筒内的空气,这样,针筒内的气压减小,药液受到外界

解析:压强 大气压 【解析】

【分析】

根据压强的定义式

F

p

S

=知,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注射器将药

液吸入针筒之前,需要先排出针筒内的空气,这样,针筒内的气压减小,药液受到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会被压入针筒.

【详解】

由公式

F

p

S

=可知,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

压强的.注射器能将药液吸入针筒是因为针筒内的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把药液压入针筒.

故答案为压强;大气压.

【点睛】

此题考查学生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和大气压应用.贴近生活实际,便于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的指导思想.

三、作图题

23.

【解析】

我们知道,小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速度会越来越慢,最终停下来,说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下,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作用点在重心上.如图:

24.略

【解析】过木块的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在线段的末端分别表示出F浮和G,注意浮力大于重力,如下图所示:

25.

【解析】

试题分析:小球被弹簧弹起后,只受重力的作用,在小球上画出重力示意图即可。

考点: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26.匀速直线运动乙直线

【详解】

(1)[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2]乙装置更合理,小车与桌面间属于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3)[3]用手将木块扭转一个角度,这样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木块将无法在这个位置平衡,说明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27.大于 B 不可靠的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详解】

(1)[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图甲中U形管左边的液面小于右边的液面,由于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大于大气压;

[2]要调节,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2)[3]图丙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认为图丙杯子中盛的是清水,这个结论是不可靠的;

[4]实验时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应该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28.匀速F3F1粗糙压力 0.7 0.7 控制变量

【详解】

(1)[1] 实验中需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才等于摩擦力。

[2][3]甲乙两图的压力相同,乙图比甲图接触面粗糙,所以乙的摩擦力大于甲的摩擦力;乙丙两图相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丙图比乙图压力大,所以丙图的摩擦力大于乙图的摩擦力;又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F=F摩。因此F3示数最大,F1最小。

(2)[4]甲、乙两次实验,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5]乙、丙两次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6][7]在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7N,则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0.7N,若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到1.2N,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此时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为0.7N。

(5)[8]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两个因素有关;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应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应控制压力相同,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29.0~5N 0.2N 3.6 海绵的凹陷程度受力面积将其中一瓶水倒掉一部分

【解析】

【详解】

(1)如图所示,这个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示数是

3.6N.

(2)(a)小亮将矿泉水瓶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根据转换法,他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图中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作用效果不同,故实验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b)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要改变压力大小,故在图2乙实验的基础上,他接下来的操作是:将其中一瓶水倒掉一部分,然后将矿泉水瓶倒立放在海绵上进行比较.

30.变低没有出上方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小于,而外界大气压比较大,处水银柱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到顶部在墙壁上挂吸盘,大气压把吸盘紧紧压在墙壁上

【解析】(1)由图可知,玻璃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为750mm,因此,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75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如果将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搬到高山上,测得水银柱的高度变低;

(2)A处上方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小于750mmHg,而外界大气压较大,故A处上方的水银柱在大气压作用下会上升到顶部。而A处下方的水银由于受到向下的大气压,在重力作用下下降到与水银槽中液面相平。并没有水银从A处流出;A处上方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小于750mmHg,而外界大气压比较大,A处水银柱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到顶部;

(3)根据题意可知大气压等于水的压强:

(4)在墙壁上挂吸盘,大气压把吸盘紧紧压在墙壁上。

故答案为: (1). (2). 变低 (3). 没有 (4). 出上方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小于,而外界大气压比较大,处水银柱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到顶部 (5). (6). 在墙壁上挂吸盘,大气压把吸盘紧紧压在墙壁上

【点睛】本题考查大气压强值,以及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大气压强值的计算,应用,是一道综合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