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无线移动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860.00 KB
- 文档页数:56
无线传输计算公式无线传输计算公式一.自由空间损耗算法:Free space loss = 32.4 + 20xLog(FMhz) + 20xLog(RKm)F is the RF frequency expressed in MHz.R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ntennas.例如400M,欲传20KM时:(可视的情况下)自由空间损耗=32.4+20lg400+20lg20=32.4+52+26=110dBm二、接收灵敏度计算:接收灵敏度=电台输出功率-电缆损耗+发射天线增益-自由空间损耗+接收天线增益-电缆损耗因此,在传输20KM,两点可视的情况下:接收灵敏度=37-2(假定电缆损耗)+10-110+10-2=-57用此计算值与电台的标准接收灵敏度(-110dBm)比较,只要大于电台的的接收灵敏度就可以正常通信,如两点不能可视,则根据实际的阻挡情况,空间损耗相应增大,但没有具体的值可参考,因此无线工程要求工程前期必须测试。
一般我们在两端点基本可视的情况下计算值应现加上20dB的衰减。
三、传输距离与天线高度的关系:在两点可视的情况下:d=3.57*(h1的平方根+h2的平方根)四、FRESNEL ZONEN=1、d1和D2为两天线分别与障碍物地距离单位为公里、f为频点单位为GHZ、D为两天线之间的距离(D1+D2)也就是说如果要保证正常的传输,天线的高度为Fn的高度加障碍物的高度。
五、FRESNEL ZONE计算公式:R12=0.5√ (λD)R为FRESNEL半径,λ为波长计算公式为λ=光速除以频率,D 为两点之间的距离;当有80% 的第一Fresnel半径内没有障碍物,传输的衰减和自由空间的衰减相等。
云计算中的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在云计算发展的今天,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成为了云计算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在云计算中的应用,并从技术优势、挑战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的技术优势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作为云计算的延伸,具有以下技术优势:1.灵活性:无线网络的特点决定了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云计算资源,无需受限于固定的网络接入点。
移动计算的发展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实现对云端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极大地提升了工作和生活的灵活性。
2.高效性:无线网络的快速传输速度和高带宽可以满足用户对于数据传输和处理的需求。
移动计算则通过本地计算与云计算的结合,实现了就近计算和数据处理,降低了数据传输延迟,提高了计算效率。
3.扩展性:无线网络和移动计算的结合使得云计算系统可以轻松扩展到新的地理区域,满足用户对于大规模计算任务和数据存储的需求。
同时,移动设备的普及也为云计算提供了更广阔的用户群体和市场。
二、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面临的挑战在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1.安全性:无线网络传输的数据容易受到窃听和黑客攻击,因此安全性是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亟需解决的问题。
加密技术、身份认证等安全措施需要不断提升,以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
2.网络容量与覆盖:随着用户对于无线网络和移动计算需求的增加,网络容量和覆盖将成为重要的问题。
传输带宽的提速、网络设备的升级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都需要持续进行投资和改进。
3.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无线网络和移动计算涉及到多种协议和标准,需要确保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标准的制定和统一的接口设计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的发展趋势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在云计算领域的应用将会持续扩展和深化,并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5G与移动边缘计算:5G技术的推进将进一步提升无线网络的传输速度和带宽,为移动计算提供更好的支持。
移动边缘计算的兴起将使得计算任务可以更接近用户,减少了数据传输的成本和延迟。
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便利性的不断追求,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无线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计算设备的普及,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改变。
本文将以探讨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对社会的影响为主线,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的概念无线网络是指无需通过有线电缆进行连接的网络系统,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和信息。
它解放了我们对于有线连接的依赖,使得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接入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而移动计算则是指基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计算和数据处理的技术。
它的出现将计算能力从传统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中解放出来,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工作和学习。
二、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1. 通信与社交:无线网络技术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社交媒体等平台与他人进行实时的沟通和交流。
不仅仅是语音通话,我们还可以通过视频通话、文字聊天和社交应用等方式与亲友保持联系。
移动计算设备的普及则为我们提供了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社交交流的便利条件。
2. 娱乐与媒体: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设备让我们可以随时收看电影、电视剧、听音乐和玩游戏。
通过各种应用程序和平台,我们能够流畅地观看各种视频内容,随时听取音乐,享受高品质的娱乐体验。
同时,社交媒体平台也为我们提供了分享自己生活和娱乐内容的机会。
3. 购物与支付: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设备使得我们可以轻松地进行在线购物和支付。
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我们可以浏览各种商品、下订单并进行支付,实现便捷的购物体验。
这种方式方便了消费者,同时也为商家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
4. 导航与旅行:无线网络技术和移动计算设备结合,为我们提供了实时的导航及旅行指南。
通过手机上的导航应用,我们可以快速找到目的地并了解交通状况。
同时,旅行者可以通过移动计算设备随时查找旅游信息、预订机票和酒店。
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无线网络和移动计算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无线网络和移动计算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探讨无线网络和移动计算的重要性、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无线网络的重要性无线网络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首先,无线网络使得信息传输更加便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访问互联网。
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广,并且越来越稳定,使得人们可以在公共场所、家庭以及办公室等各个场景中享受到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
此外,无线网络还促进了数字化生活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在线购物、在线教育、在线娱乐等方式获得更多便利。
二、移动计算的重要性移动计算是指在移动设备上进行计算操作。
移动计算不仅意味着计算机的便携性,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随时随地进行计算操作。
移动计算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工作、学习以及娱乐等各种活动,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台式计算机。
三、无线网络和移动计算的应用领域无线网络和移动计算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首先,在商业领域,无线网络和移动计算的发展促进了电子商务的繁荣。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在线购物、支付等操作,轻松愉快地享受购物的乐趣。
此外,通过移动计算,商务人员可以在出差途中通过移动设备继续进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在医疗领域,无线网络和移动计算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医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查看病人的病历、进行远程诊断等操作,从而提高医疗效率和病人的就医体验。
同时,人们也可以通过健康管理APP进行自我健康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再次,在教育领域,无线网络和移动计算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获取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在线学习和作业提交。
教师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学生的考核,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学习的便捷性。
最后,在日常生活中,无线网络和移动计算的应用也随处可见。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APP点外卖、叫车、订机票等,极大地方便了生活。
移动计算与无线网络移动计算和无线网络是当今科技领域的两个热门话题。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计算和无线网络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本文将重点探讨移动计算和无线网络的概念、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移动计算的概念和应用移动计算是指在移动环境下进行的计算和数据处理活动。
它与传统的计算方式有所不同,传统计算通常是在固定的计算机设备上进行,而移动计算则是通过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实现。
移动计算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涵盖了生活、工作、娱乐等各个领域。
1.1 移动计算的概念移动计算是指人们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各种计算和数据处理的活动。
移动设备具有轻便、便携的特点,可以随身携带,随时随地进行计算和数据处理。
移动计算不再受限于固定的计算机设备,大大提高了计算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1.2 移动计算的应用移动计算在生活、工作、娱乐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生活方面,人们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在线购物、社交媒体、在线支付等活动;在工作方面,人们可以利用移动设备进行移动办公、远程会议、数据处理等工作;在娱乐方面,人们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观看视频、玩游戏、听音乐等。
二、无线网络的概念和技术无线网络是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的网络连接。
它可以使移动设备在没有物理连接的情况下实现互联网的访问和数据传输。
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连接到互联网,享受高速和便捷的网络服务。
2.1 无线网络的概念无线网络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的网络连接。
它不需要利用固定的物理线缆连接设备,而是通过无线信号进行通信。
无线网络使得设备可以在没有物理限制的情况下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大大增加了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使用便捷性。
2.2 无线网络的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主要包括Wi-Fi、蓝牙、移动通信等。
其中,Wi-Fi是最为常用的无线网络技术之一,它可以提供较高的网络速度和稳定性,多用于家庭、办公场所等。
蓝牙技术主要用于设备之间的短距离无线连接,如手机与耳机之间的连接。
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技术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人们对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
本文将探讨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技术的现状、应用和未来趋势。
一、无线网络的背景如今,无线网络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家庭到商业,从城市到乡村,无线网络无处不在。
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司,我们都可以随时随地的上网、收发邮件、观看视频等等。
无线网络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移动计算技术的突破与进步。
二、移动计算技术的演进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的便携式计算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性能越来越强大。
1983年,第一台便携式计算机Compaq推出,开创了移动计算技术的新纪元。
21世纪初,随着智能手机的崛起,移动计算技术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移动计算技术的突破不仅在于设备的小巧轻便,更在于其功能的丰富多样。
如今的移动设备已经不仅仅是用来进行通话和发短信的工具,它们可以浏览互联网,运行各种应用程序,甚至可以拍照、录像等,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技术的应用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技术的应用已经涵盖了各个领域。
在商业领域,移动应用程序的开发与推广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无论是电子商务、金融业还是物流行业,都离不开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技术的支持。
在教育领域,移动计算技术的应用也日益普及。
无线网络的覆盖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有效提高了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在线教学,实现互动交流,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在医疗领域,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技术的应用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无线传感器与移动设备的结合,可以实现远程医疗、健康监测等功能,给患者带来更便利的医疗服务。
四、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的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技术发展趋势令人充满期待。
首先,无线网络的速度将得到显著提升,5G技术的应用将使得移动计算变得更加快速和流畅。
《无线网络和移动计算》教学大纲(应包括课程主要内容框架:各章节的主要内容、目的与要求,主要参考文献,各章节学时安排表等,并说明教学方式、考试方式等具体教学环节的安排)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概论主要内容1 网络协议与参考模型2 通信网络(卫星网络、蜂窝系统、无线局域网、无线个人网、无线感知网、无线穿戴网)3 协议标准与标准化组织4 本书结构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简单回顾学过的网络协议和参考模型基本概念,了解移动计算涉及的一些无线网络和本课程的概貌。
要求掌握网络体系结构;了解网络标准和标准化组织;了解当前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参考文献1 Andrew S. Tanenbaum, “Computer Networks”, fourth edition清华出版社2 John R. Vacca, “无线宽带网络手册——3G、LMDS与无线Internet”,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学时安排6学时。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
第二章无线传输技术主要内容1 天线与传播(天线、传播模式、视线传输技术、移动环境下的fading、多普勒效应和延迟)2 信号编码技术(数字数据模拟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模拟数据数字信号)3 扩频(跳频扩频、直接序列扩频、CDMA、)目的本章介绍无线传输的基础知识。
这为后续将要学习的无线网络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作前期铺垫。
要求掌握无线传输技术,包括信号编码技术,这是学习特定无线网络接入技术所必须具备的先决知识。
参考文献1 William Stalling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 Dharma Prakash Agrawal, Qing-An Zeng, “Introduction to Wireless and MobileSystems”,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学时安排3学时。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
第三章无线局域网与802.11主要内容1 WLAN概述(暴露终端和隐藏终端问题、三大技术:802.11、HiperLAN、HomeRF)2 IEEE 802.11 体系结构3 IEEE 802.11 物理层4 IEEE 802.11 媒体访问控制5 IEEE 802.11 其他目的本章介绍无线局域网基本概念和IEEE802.11的基本工作原理。
计算机网络中的无线通信与移动计算计算机网络中的无线通信技术和移动计算技术是当今信息化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两项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无线通信和移动计算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其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一、无线通信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无线通信技术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
无线通信技术不仅简化了人们的生活,还为各行各业带来了诸多便利。
在计算机网络中,无线通信技术常常用于构建无线局域网(WLAN),实现个人设备与网络之间的无线连接。
无线局域网在家庭、办公室、商场等场所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无线局域网,人们可以方便地连接到企业内部网络,共享文件、打印机等资源,提高工作的效率。
同时,无线局域网也为人们提供了无处不在的宽带上网体验,使得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网络冲浪、视频通话等活动成为可能。
除了无线局域网,无线通信技术还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领域。
GSM、CDMA、4G、5G等无线通信标准的不断更新,为手机、移动终端等设备提供了更快速、更稳定的无线通信能力。
而智能手机的普及也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移动应用访问互联网,获取信息、进行在线购物、即时通讯等活动成为常态。
二、移动计算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移动计算技术是指将计算能力嵌入到移动设备中,使得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计算和处理数据。
移动计算技术的兴起使得移动设备不再仅仅是传统的通信工具,而是变成了具备强大计算能力的便携式电脑。
在计算机网络中,移动计算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利用移动设备可以进行各类办公应用,如电子邮件、文件处理、日程管理等。
此外,通过移动设备还可以轻松进行娱乐活动,如观看视频、玩游戏等。
移动计算技术的应用还拓展到教育领域,通过移动设备可以进行在线学习、教育资源共享等活动,提高教育的灵活性和效果。
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也催生了各种移动应用程序和服务。
计算机网络中的无线通信与移动计算计算机网络中的无线通信与移动计算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和工业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计算设备的普及,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和计算处理。
本文将介绍无线通信与移动计算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与技术原理1. 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无线通信是指在没有使用任何导线或电缆的情况下,通过电磁波或其他无线媒介传输信息的技术。
无线通信可以分为广播通信和点对点通信两种方式。
广播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将信息广播给大量接收者,如广播电视、无线电广播等;而点对点通信是指在有限范围内,通过无线通信设备进行双向的信息传输,如手机通信、无线局域网等。
2. 无线通信的技术原理无线通信技术依靠电磁波的传播来实现信息的传输。
其基本原理是将信息信号转换成电磁波信号,通过天线进行发送,并在接收端使用天线接收信号后,再将信号转换成原始的信息信号。
无线通信技术包括了调制解调、编码解码、信道编码、信道复用等多个技术环节,以保证信息的可靠传输。
二、无线通信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1. 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局域网是一种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多个计算机设备的局域网。
它使用无线接入点作为无线通信的中心节点,通过无线信号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无线局域网在家庭、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地方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计算机设备的无线互联和移动办公。
2. 移动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通过移动基站和移动设备实现的无线通信网络。
移动通信网络可以分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如2G、3G和4G网络。
移动通信网络不仅能够实现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还支持数据的传输和互联网接入,大大提高了移动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性和功能。
3.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无线网络系统。
传感器节点配备有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实时采集环境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传输给中心节点进行处理。
计算机网络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计算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和移动计算(Mobile Computing)是计算机网络领域中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和技术应用。
本文将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移动计算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一、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每个节点都具备感知、处理和通信的能力。
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实时地对环境进行监测和采集数据,并将其传输到其他节点或者中心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分析。
1.1 无线传感器节点无线传感器节点是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单元,它通常由传感器、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组成。
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中的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湿度、光强等。
处理器负责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决定节点的行为。
无线通信模块用于节点之间或者节点与中心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能量供应模块是为了提供节点运行所需要的能量,常见的有电池和太阳能供电。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以下特点:(1)分布式部署:无线传感器节点可以被分布式地部署在需要监测的区域中,形成一个覆盖整个区域的传感器网络。
(2)资源受限:无线传感器节点具有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通信能力的限制,且能量有限,难以更换。
(3)自组织和自适应:无线传感器网络具备自组织和自适应的能力,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调整网络的结构和拓扑。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在计算机网络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1)环境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用于监测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强等参数,广泛应用于气象、环保等领域。
(2)农业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用于农作物的生长监测、土壤湿度监测等,提供农业生产的数据支持。
(3)智能交通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用于交通信号灯的控制、交通流量监测等,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二、移动计算移动计算是指在移动设备上进行计算和通信的技术和应用。
无线通信实现移动计算的基础技术移动计算已经成为当前信息时代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而实现移动计算的基础技术之一就是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发展至今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类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与外界的实时连接与交互。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无线通信技术在实现移动计算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无线通信技术为移动计算提供了可靠的网络连接。
无线通信网络覆盖广泛,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信号、Wi-Fi连接等手段实现与互联网的连接。
这为移动计算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基础,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云端数据、使用在线应用程序或进行远程协作。
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性和稳定性,使得移动计算的应用得以稳定运行,为移动应用的开发和创新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其次,无线通信技术为移动计算提供了高效的数据传输能力。
在移动计算中,大量的数据需要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传输。
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通道,降低了数据传输的延迟,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例如,通过无线通信技术,用户可以快速下载和上传大文件,迅速获取所需的信息。
同时,无线通信技术的大带宽特性,使得移动计算可以实现高清视频传输、在线游戏等对带宽要求较高的应用,提升了用户体验。
此外,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移动设备的创新与多样化。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已经实现了强大的计算和通信功能。
这些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实现了与外界的实时连接,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实现移动办公、移动生活等多种功能。
同时,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还催生了物联网应用的出现,各类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等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互联互通,构建了智能生态系统。
最后,无线通信技术在实现移动计算中还需要关注安全性与隐私保护。
随着移动计算的普及和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用户的个人隐私和敏感数据面临着更多的安全威胁。
因此,在无线通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中,应当注重建立安全的通信机制和保护用户隐私的技术手段,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和私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