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对话描写练习》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3.81 MB
- 文档页数:18
《人物对话描写练习》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对话句子中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的位置改变及正确运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2.激发同学乐于表达,喜爱习作。
3.掌控写对话时要讲究格式。
教学重点:会运用不同形式的提示语完成对话描写,做到格式和标点都正确。
教学难点:通过现场演一演,发觉人物对话的特点后进行对话描写练习。
一、《心香新学校》微视频激趣导入共享本校学校文化建设活动一些成果《心香新学校》微视频:1.要求:①你看到了什么?哪个画面给你印象最深?画面下面有什么文字说明?②看完视频,你感觉我们学校改变怎样?你心情怎样?2.看完视频汇报。
二、范文对比,抄改训练1.谈话激趣2.出示谈话内容短文一上课了,覃老师走进教室,亲切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日有许多老师来听我们的课,兴奋吗?”同学们齐声说:“兴奋!”覃老师兴奋地说:“真好!那,我们上课吧!”①师请一同学读这段话〕②覃老师是怎样写刚才我们之间说的这些话的?〔分段写的,分段写对话,让人看了觉得清楚、舒畅,读起来也不累。
怎么分段的?不管谁说的,也不管说了多少话,都占一个自然段。
强调引号的用法。
〕3.出示短文二上课了,覃老师走进教室,亲切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日有许多老师来听我们的课,兴奋吗?”“兴奋!”同学们齐声说。
“真好!”覃老师兴奋地说,“那,我们上课吧!”4.范文对比①这一次写的和第一次写的内容一样,字也一样,也是分段写我们的对话的。
但是什么变了?②提示语的位置是可以变动的!提示語的位置变了,什么也跟着变了?③看看“说”后面的标点,对比一下。
〔重复涌现这两段对话,小结:提示语放在说的话的前面,“说”后面是冒号;放在说的话的后面,“说”后面是句号,提示语放在说的话的中间,“说”后面是逗号。
〕师:你喜爱第一篇,还是喜爱第二篇?小结:我主见提示语适当改变一下。
提示语的位置改变一下,就显得活泼些,不死板。
5.重点出示短文二重点认识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的位置改变,指导同学写好提示语,明白提示语是对当时说话那个人的动作、表情、语气、心理活动等描写。
习作指导课《人物对话描写》教案彭山二小南校区:唐辉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提示语的几种形式,并会运用。
2、了解提示语在不同位置的标点符号的运用。
3、了解提示语中要有恰当的人物神态、动作、语气等4、掌握写对话时要讲究格式。
二、教学重点:会使用不同形式的提示语完成对话描写,做到格式和标点都正确。
三、教学难点:发现人物对话的特点;运用所学进行对话描写,提示语中的修饰词的准确、恰当。
四、教学过程:(一) 谈话,激情导入师:1、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如何写好人物对话。
(板书:人物对话描写)2、因为很多事情,都是在对话当中进行的,对话一完,事儿也就结束了,所以写好对话非常重要,习作中好的人物对话能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二)学习,发现对话描写的特点。
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这段文字(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多媒体展示)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
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
”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老师:同学们,上面这个片段出自课文六年级上册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段话写人物写得最多的是什么?生:——对话老师:同学们看,作者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在格式上有什么特点?哪位同学发现了?请站起来告诉我们。
生:作者在写人物对话时是分段写的。
师:不管你说多少话,哪怕只有几个字也占一个自然段。
三年级学写人物对话教学分析:“人物对话”在习作当中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会写人物对话,作文就会更生动形象。
本次习作指导旨在借助对例文的分析,学会写对话,写清楚说的是什么,是谁说的;了解提示语位置的不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语气和神态等,从而为以后的作文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在习作起步时,描写人物对话常常出现提示语干瘪,对话形式呆板。
一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也不懂得合理运用,呈现有“米”不会“炊“的状态。
教学目标:1.借助对例文的分析,学会写对话,写清楚说的是什么,是谁说的;了解提示语位置的不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语气和神态等。
2.根据提供的对话材料,按要求练习写对话。
教学重点:借助品读例文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写人物对话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教学难点:把提示语写具体,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意图:“学会写人物对话”是我根据学生在习作起步阶段写人物对话常常出现的提示语简单苍白干瘪、对话形式呆板单一这些实际问题而设计的一堂习作指导课。
本着一课一得的指导思想,降低台阶,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地重点指导,让每个学生有所收获,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走进课堂师:孩子们,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吗?生:……师:对,祝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师: 提到过节大家特高兴吧!我把刚才的对话整理下来了。
请看(大屏幕出示)〈一〉方老师说:“小朋友们,明天是什么节日吗?”小朋友们说:“国庆节!”方老师说:“对!祝你们节日快乐!”生自由读。
师:老师还写了第二遍呢!请看:〈二〉上课了,方老师走进教室,亲切地对同学们说:“小朋友们,明天是什么节日?”小朋友们兴奋地说:“国庆节!”方老师点点头,高兴地说:“对,祝你们节日快乐!”1、指名读。
2、两次写的对话再比较读一读。
3、合作交流:(比较异同)读完这两段对话你有什么感受?4、生自主发言。
师小结:我们加进去的这些提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词语,就是提示语。
《学会写人物对话》课堂实录习作要求:1、读懂例文,了解例文是怎样写人物之间的对话的。
2、借助对例文的分析,懂得写对话:一要写清楚说的什么,是谁说的;二要了解提示语位置的不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三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语气和神态等。
3、根据提供的对话材料,让学生按照习作要求,练习写对话。
教学重点:掌握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教学难点:把提示语写具体,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
教学实录:一、激情导入1、先让学生看无声电视《家有儿女》中〈神秘礼物〉。
师:看把你们急的,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说?生:怎么没声音啊?师:问出了大家都想问的问题。
生:没有声音的电视不好看。
师:问出了大家都想问的问题,还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感觉。
真能干!老师怎么这么不够朋友呀,让你们看哑剧。
告诉你们吧,我故意的!我们很多小朋友在习作的时候,都把习作里面的人物当成了哑巴,只有人在那儿忙这忙那,忙活着呢,就是不见人物说话,怎么样,人物不说话了,这么好看的电视就没什么看头了,所以呀,孩子们,一定要记得让习作里面的人物开口——生:说话!师:想不想知道他们都说了些什么?生:想。
师:好,满足你们的要求,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吧。
(本环节意在让学生体验哑剧的不好看,要想办法让习作中的人物开口说话。
)2、看有声电视《家有儿女》中〈神秘礼物〉。
师:他们说的话老师已经把它写下来了,一起来读读。
“爸,你有什么事情快宣布!”小雨说。
“一看就知道是作报告,而且还是长篇大论!”星说。
“是这样,我和妈妈遇到了一件棘手的问题。
”“而且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所以拿出来跟大家讨论讨论。
”梅接过了话茬。
星和小雨说:“没—问—题!”“就你们俩啊,最多也就帮个倒忙。
”小雪说,“爸,到底什么事你快说吧。
”……“那给我,给我,给我!给我!”星和小雨大声嚷嚷。
师:读完了,是读起来有趣儿,还是看电视有趣儿?生:看电视有趣儿。
师:异口同声地告诉我说看电视有趣,是啊,我也这么觉得,他们说的话我都写下来了呀,怎么读起来、听起来就没电视剧里面有趣儿呢?生1:电视剧里的人物说话时有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