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及填空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2、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3、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人的身心发展: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2、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行为:是指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

3.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一般被定义为外部和内部刺激的觉知。

4.无意识现象:是人类在正常的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的现象。

5.精神分析:是指通过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展病人潜意识中存在的动机,使所受到的压抑得到宣泄,从而治疗疾病。

6.观察法:是指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

7.调查法: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定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

8.自变量:即由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

9.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参与被观察的活动,作为被观察者的一员,将所见所闻随时加以观察和记录。

10.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构成大脑的基本单位,它是由细胞体和由细胞体发出的树突和轴突两部分组成。

11.突触神经:是指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神经元的树突和细胞体接触的区域。

12.布洛卡区:法国医生布洛卡1861年解剖尸体发现,身体右侧瘫痪的人大脑左半球发生病变,同时患有不能说话的“失语症”,其位于额叶后下部,后来人们把这一区域称为布洛卡区。

13.温尔尼克区:也是听觉性言语中枢,它位于颞叶的后半部,是用来理解语言,损害它说话虽流畅但却不能理解语言的意义。

14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反映。

15.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16.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17.动机冲突: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出现的彼此不同或相互抵触的动机不可能同时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矛盾心理。

18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是在1908年由耶基斯—多德森提出的。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学习较容易的课题时,行为效果会随着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当学习比较困难的内容时,行为效率会随着动机强度的增加而下降;难度适中的任务,在中等水平的动机强度下效率最高。

19.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与1977年提出的,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20.习得无助感:是美国学者塞利格曼等人提出的,指有了某种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经验后,会产生一种无助感,表现为反应性降低等消极行为,妨碍新的学习。习得无助感产生后有三种表现:一是动机降低;二是认知出现障碍;三是情绪失调。

21.成就动机:是指一种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可能又快又好地完成某事的愿望和趋势。

2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23.无意注意:是指实现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24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主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所持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25.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26.绝对感受阈限: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值。低于这个值,人就感觉不到这个刺激的存在。

27.差别感受性:是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28.韦伯常数:刺激的增加量△I与原刺激量I存在一定的关系,二者之间的比值是个常数,即K=△I/I,称韦伯常数。

29.超感知觉:是指不凭感觉器官即获得知觉经验的特异现象。

30.短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一分钟以内,一般认为约为15—30秒,甚至更短时间的记忆。

31.组块:是指将若干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

32.发散思维:是人们沿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一个途径,不局限于即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符合条件的多种解答。

33.感觉适应:是感受器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刺激时间的延续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适应。

34.情绪: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

35.焦虑:是由某种不顺心的因素而引起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36.自卑:是人们由于发展受挫而将自己看得很低,从而产生的一种轻视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