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技论文】来华医学留学生教学培养的思考
- 格式:docx
- 大小:21.05 KB
- 文档页数:9
医学留学生心内科临床见习带教经验和体会作为一名医学留学生,在外国大学完成我的医学专业课程后,我获得了进入一家大型私立医院的机会,并接受心内科的临床实习机会。
这段经历深深地影响着我,使我深刻地理解了我所学的医学知识,也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职业目标,给我更多的机会去实践我的实践能力,从而有助于我日后的职业发展。
在我这段内科实习期间,我接触到了很多患者,包括慢性病,心肌病,心脏病,高血压等患者。
首先,我要做的是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采集患者的病史,并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之后,我要制定一个恰当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治疗建议,并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我还要时刻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并给予必要的心理帮助,以实现更好的病情治疗效果。
另外,在这段经历中,心内科专科医生也给我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指导和经验,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心内科的知识和技能,让我更加全面地掌握心内科的学科,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通过这段心内科临床实习,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对心内科的疾病应该更加熟悉,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此外,在实践过程中,要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了解患者的情况,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尽量甩掉病痛,重获健康,这是我视为一名医生的职责和期望。
回顾这段经历,我的受益非常多。
实践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心内科的知识,切实地把理论学识融入实践中,这对我将来的职业发展大有帮助。
此外,实践还帮助我在实际中开阔视野,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发掘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总之,心内科临床实习让我对医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仅让我更明白关于诊断和治疗的知识,还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伴随的伦理道德问题和精神因素,为我的职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对来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长的思考铮宇【摘要】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wing to the policy and economic strength of China, the number of overseas students to China has grown rapidl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defects in our receiv⁃ing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ries to analyse the reasons of the rapid growth of overseas students in China, points out the defects concern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he setting of curriculum, the teaching staff and offers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自改革开放以来,来华留学生的人数迅速增长。
这主要是得益于政策的支持、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高校的重视和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制度的完善等因素。
然而与此同时,我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仍存在教学质量不够高、学科专业的设置国际化程度不够、留管教师队伍比较薄弱、为来华留学生提供的硬件条件不够理想等诸多不足。
因此,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促进来华留学生工作的更好发展。
【期刊名称】《韩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5页(P95-99)【关键词】来华留学生;迅速增长;接收体制【作者】铮宇【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对外交流合作处,广东潮州 521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8.9自改革开放以来,来华留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招收人数增长迅速。
提高来华留学生管理水平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不断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在继续吸引世界各地的留学生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管理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来华留学生的管理水平,以提升留学生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必须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一、问题分析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在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
截至2020年,我国共有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的49.1万名留学生,其中大多数都是本科生和研究生。
然而,这些留学生面临着种种问题,他们需要适应新的环境、语言、文化和学术生活。
同时,学校、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负责管理留学生的责任也变得更加严峻。
首先,每个学校都应该有一个完善的留学生管理体系。
这包括为留学生建立必要的社交和吸引力社区,为留学生提供良好的住宿、食物、医疗和安全保障。
此外,学校应该提供贴心的学习支持,例如中文课程、学术指导、就业服务等。
其次,留学生的教学质量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留学生需要更多的课程选择、基础课程和实际应用课程。
学校应该根据留学生的需求和背景,提供符合他们的教育和学习需求的课程。
此外,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和留学生互动,更多的沟通和交流,为留学生在海外的学习旅程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最后,管理团队的培训至关重要。
管理团队应该接受关于来华留学生的工作培训、文化培训和沟通技巧培训。
他们应该掌握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技能,了解并尊重留学生的不同文化特点和相似之处。
同时,学校管理团队需要紧密合作,跨部门合作,并提供更有效的留学生沟通和协作渠道。
二、改进措施在发现留学生管理存在问题后,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1. 打造优质的留学生服务体系。
为了更好地管理留学生,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留学生入学管理体系,包括住宿、生活、学习、就业等管理方面。
我们需要增加更多的咨询和指导支持,建立留学生沟通和协作渠道,解决留学生的一系列问题。
2. 优化课程设置。
学校需要增加留学生感兴趣的课程,特殊课程和交叉学科课程,以满足留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医夕競肓可究与实裁2019年8月第27卷第4期Medical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Aug.2019VoL27No.4提升来华医学留学研究生科研素养的探究郭媾,吕嘉春(广州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1436)摘要:近年来,我国来华医学留学研究生教育规模持续扩大,提升来华医学留学研究生的科研素养,是保证留学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针对来华医学留学研究生科研素养较低的现象,立足于服务、协同、创新、开放的发展理念,提出一系列措施,以期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健全以科研素养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推进我国来华医学留学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来华医学留学研究生;科研素养;研究生教育DOI:10.13555/ki.c.m.e.2019.04.0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181(2019)04-0630-04Exploration on Improv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Literacyof International Postgraduates Studying Clinical Medical Degree in ChinaGUOJing,LYU Jia-chun(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511436,China)Abstract:As the scale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has been continually expanding in recent years,improving the research literacy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s the key to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medical education.Focused on the relatively low research literacy amongst international postgraduates studying in China,and based on the initiatives of service,collaboration,innovation and open-minded,this paper recommends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literacy,the core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and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Key Words:international medical postgraduates;scientific research literacy;graduate education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深入发展,西医已成为来华留学生除汉语言外就读人数最多的专业m,来华留学事业也逐渐向高层次高质量的发展[刃。
浅论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是指培养在中医药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和认同度。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中医药学界对中医药价值和独特性的认可,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同时,来华留学生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为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提供了深入学习中医药的机会。
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首先需要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中医药教育机构应加强与国际一流医学院校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培养国际化教育的师资团队。
同时,还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中医药学科的学术研究,提高学生对国际中医药前沿知识和研究成果的了解。
其次,需要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
中医药教育应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技能。
通过开设双语课程、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使其能更好地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
另外,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还需要加强与亚洲等中医药发源地的交流与合作。
中医药在亚洲地区有着广泛的传统和深厚的底蕴,与亚洲国家开展合作能够促进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
通过与亚洲国家的交流合作,可以分享各国的中医药经验和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与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相呼应的是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选择来华学习中医药。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成功与发展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招生和宣传工作。
中医药教育机构应积极开展针对国际学生的招生工作,向国际学生宣传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和成就,并提供详细的招生信息。
同时,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参与国际展览等形式,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来华学习。
第二,提供适应国际学生需求的教育环境和教学内容。
中医药教育机构应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包括国际学生宿舍、餐饮、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服务设施。
医学专业来华学习计划第一部分:学习目标我非常高兴有机会能够来到中国学习医学专业。
作为一名国际学生,我将会全身心投入到这个学习计划当中,希望通过中国的优质教育体系,能够获得全面的医学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我在中国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掌握医学专业的基础知识:我计划通过系统学习舒适,理解一系列医学课程,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等,使自己在医学领域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2. 提高专业技能:我将参与中国的实践教学和实习,通过临床实践与医疗技术培训,提升自己的临床技能以及医学实践能力。
3. 学习医学研究方法:我希望通过学习科学研究方法,了解医学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统计学等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4. 加强中文学习:作为国际学生,我希望通过在中国的学习期间,能够精通中文,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结交更多的中国朋友。
我相信这对我的医学学习和将来在中国从事医学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部分:学习计划1. 基础学科课程:我计划在初期主要学习医学基础课程,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
通过系统地学习这些基础课程,我将为后续进阶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2. 临床实践和实习:我将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临床实践和实习活动,在医院或临床科室接受现场指导,亲身参与诊断治疗过程,提高自己的实际临床技能。
3. 科研项目参与:我希望能够积极参与医学科研项目,通过参与科研,学习医学研究方法和技能,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中文学习:我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中文学习,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
我会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中文角、参加中文演讲比赛、跟中国同学交流,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
5. 与导师及同学积极交流:我会积极与导师及同学们交流,向他们请教专业问题,共同讨论学习问题,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第三部分:学习环境我相信中国的学习环境会给我带来全新的体验和启发。
地方高校来华学历留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地方高校来华学历留学生培养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系统的培养计划、师资力量不足、文化差异导致沟通困难等方面。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地方高校应加强对留学生的培训计划,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与留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以促进留学生学业发展和融入校园生活。
总结现状,展望未来,地方高校应积极改进留学生培养工作,提高留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满意度,为打造高质量的国际化校园环境做出努力。
建议措施包括加强跨文化交流,提升教师的国际化素养,优化留学生服务体系等,以期提升地方高校留学生培养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地方高校、来华学历留学生、培养、问题、对策、缺乏、培养计划、师资力量、文化差异、沟通困难、总结、展望未来、建议措施。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地方高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来华留学生。
这些留学生不仅可以为地方高校带来丰富的国际文化氛围,还可以促进地方高校的国际化进程。
随着留学生数量的增加,地方高校在培养留学生方面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地方高校缺乏系统的培养计划,导致留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指导和支持。
师资力量不足,地方高校缺乏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教师,无法有效地指导和帮助留学生适应中国的教育环境。
文化差异也导致留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沟通障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地方高校需要认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升留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教育质量。
1.2 问题意识地方高校来华学历留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是指在地方高校中来华留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教学方式与内容的不匹配、师资力量不足、文化差异导致沟通困难等方面。
具体来说,地方高校在来华学历留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方高校缺乏系统的培养计划,学校通常没有为留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致使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方向性和针对性。
提高留学生医学细胞生物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与探索李丽英,杨㊀乐ә㊀(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㊀北京㊀100069;㊀ә通讯作者)摘要:㊀首都医科大学从2007年正式招收留学生,目前留学生来自巴基斯坦㊁印度㊁韩国㊁泰国㊁美国及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对外医学教育体系㊂其中细胞生物学教研室承担了留学生医学细胞生物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工作,在数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和体会,从提高教师本身的英语水平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㊁改进教学方法㊁关心留学生的生活和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等五个方面来提高留学生医学细胞生物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㊂关键词:㊀医学细胞生物学;㊀教学方法;㊀留学生教育中图分类号:㊀Q2㊀文献标志码:㊀A㊀文章编号:㊀2095-1450(2015)06-0536-03㊀DOI:10.13754/j.issn2095-1450.2015.06.27㊀㊀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来华留学和深造就是教育国际化的一种体现[1]㊂其中医学专业留学生在所有来华留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在2009年跃居第一位,高达25.3%[2]㊂留学生的教育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层次,不同于七年制㊁本科和专科等各层次的教育㊂如何做好留学生教育成为当前我们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其教学方法㊁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等问题都具有很大的探索价值㊂首都医科大学国际学院成立于2005年,于2007年正式招生,目前留学生来自巴基斯坦㊁印度㊁韩国㊁泰国㊁美国及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对学校的学科发展㊁课程建设以及师资培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㊂医学细胞生物学主要讲授细胞的结构㊁功能以及生命活动的规律,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㊂教育部和卫生部于2008年10月颁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首次将细胞生物学与解剖学㊁生理学㊁生物化学㊁药理学及病理学等课程并列为医学生的生物医学课程㊂因此,具备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理论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现代医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㊂留学生教育要求用全英语进行授课,这对于教师是个很大的挑战㊂因此,如何给留学生上好医学细胞生物学这门课程成为摆在细胞生物学教研室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多年来不断探索的一项课题㊂在教学过程中,本学科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对留学生进行全英文授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同行以及留学生的认可㊂本人从2007年起承担留学生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以近8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留学生医学细胞生物学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如下的思考和总结㊂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问题是留学生教学当中的难题㊂留学生教学要求用全英语授课,可是来我国接受西医教育的多是巴基斯坦㊁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和非洲的学生[3],虽然他们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但多数人的英语发音不纯正甚至有很重的口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㊂所以教师的英语水平和英语素养成为影响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㊂对于非英语国家的教师而言,进行全英文教学确实是一个挑战,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㊂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表达水平,流利的口语是有效教学的保证㊂要创造条件让自己多听㊁多说,逐渐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㊂其次,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英语水平,多查阅国外原版教材和相关文献,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避免教学过程中因为专业词汇的生疏而出现照读幻灯片的情况,要用自己的语言去组织讲解知识,学会用英语把晦涩难懂的生物学原理变为生动的实例来讲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㊂比如在讲解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时可以和家族性胆固醇血症相联系,在讲解溶酶体膜稳定性时可以和矽肺相联系,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而且还会对这门课程更加感兴趣㊂总之,通过交流㊁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和专业水平,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更加自信,不再让英语成为授课的障碍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全英文教学中,要以 教学 而不是 英语 为中心,教学过程以能简洁明了地表达教学内容为目的㊂所以,教师不必拘泥于一些复杂繁琐的表达方式,而是尽量用较为简单的句型来描述复杂的课程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㊂㊃635㊃㊀Basic Medical Education,Jun.2015,Vol.17No.6㊀2㊀多进行情感交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各国文化不同导致学生个性的不同㊂中国学生相对内敛,从小学㊁中学乃至大学在课堂上相对沉默,很少主动发言提各种问题,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灌输,培养学生对知识及权威的尊重和对知识的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4]㊂相比之下,外国学生一般比较外向活跃,在课堂上会随时向老师提问,因为西方教育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㊂所以在开始教学之前,我们要先了解班里的学生来自哪个国家以及这些国家最基本的风俗习惯和文化㊂留学生的课堂气氛是特别活跃的,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要面临的 挑战 ㊂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很好地控制课堂,将 不利因素 变为 有利因素 ,比如可以用提问或者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将整体性较强的知识内容如内膜系统㊁核仁结构与功能等让学生分组讨论,让思维灵活的学生作为组长,要求学生将讨论的结果记录整理并且上交作为平时成绩,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㊂3㊀改进教学方法成功的教学方法不止一种,但所有良好的教学均是具有目标性的[5],这个目标就是提高教学质量㊂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仅有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㊂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始终针对教学形式㊁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不断进行调整与改进,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㊂大多数留学生都受到西方教育模式的影响,喜欢课堂活泼㊁随意,所以留学生教学不能采用国内灌输式教学的方式,要合理地改进教学方法,我们可以从传统的知识型传授走向知识传授与探索相结合,从灌输式走向启发式,适当尝试问题式学习(PBL)和互动式教学(CBS)模式㊂比如在讲解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时,在学生掌握了细胞衰老结构变化的基础上,通过提出问题: 大家经常听到大宝SOD蜜的广告,那么大家知道SOD的作用吗? 之后,给学生指出超氧化物歧化酶是抗氧化和抗衰老酶的一种,其重要作用就是清除自由基,接着提出 什么是自由基?自由基对机体有哪些有害作用?自由基是通过什么机制损害DNA和蛋白质的? 然后再给学生介绍相关知识㊂再比如,在讲授细胞骨架这部分内容时,提出微管可以作为细胞内的物质运输轨道,这个概念抽象而难以理解,但如果采用一些活细胞视频资料,就会生动而清楚地展现细胞内膜泡沿着微管的运输过程,这个时候抛出启发式提问:微管提供了物质运输的轨道,那么谁来提供动力呢?通过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㊂另外,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内容多而凌乱,课时数少,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克服英语语言表达和交流的不足,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尽量将PPT设计得精巧别致,一些精美的图片和动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㊁变复杂为简单,使原本难以理解的问题一目了然㊂除了要认真做好PPT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下载精美的动画或短片,以配合理论课的教学㊂例如讲解信号肽假说的过程,光靠板书或者PPT文字讲授很难讲解其中的精髓,利用多媒体结合相应的动画或短片,可以将抽象知识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也会在短时间内对于信号肽的合成㊁形成信号肽-核糖体复合体㊁复合体与内质网膜结合以及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整个过程建立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对此过程的理解更加透彻㊂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巧妙的导语和幽默的语言,以及适当插入科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等都能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㊂4㊀多关心留学生的生活,同他们结交朋友留学生背井离乡来到中国求学,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存在一些疑惑和不适应的地方㊂作为授课教师,不仅要把课上好,还要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加强彼此的联系,帮助他们尽快融入留学生活中来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好地在课堂上与老师配合,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㊂换句话说,教师的人格魅力很重要,而人格魅力如何被学生体会到,这需要老师多和学生交流,多关心他们的成长,鼓励他们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并且及时指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㊂在初期学习和交往中形成的对于彼此的第一印象,往往决定了以后㊃735㊃㊀基础医学教育,2015年6月,第17卷第6期㊀的学习和发展㊂每一个异乡人内心深处都希望得到关注和帮助,更何况存在语言沟通障碍的留学生,所以作为留学生课程的主讲教师,尽可能地抽出自己宝贵的时间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同时促进留学生的心理健康,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㊂5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在中国,学生非常关注考试成绩,留学生也不例外㊂所以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有助于留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目的㊂我们在本科生考试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也对留学生的考核进行了改革㊂留学生医学细胞生物学这门课程的总成绩为100分,其中考勤和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㊂平时成绩采用随堂测验的方法,在每节课结束前10分钟,根据本节课的重点设计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当堂上交㊂由于考勤和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加大了平时成绩的比例,这就要求学生保证课堂出勤率,重视平时作业,避免了学生只靠期末考试一次性考核取得高分,提高了考试的区分度,从而更客观地反映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效果㊂总之,提高留学生医学细胞生物学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㊁不断总结和充实的过程㊂通过数年的教学实践,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体会到提高教师本身的英语水平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㊁改进教学方法㊁关心留学生的生活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必不可少的㊂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留学生教学工作者,授课教师要在课前㊁课上和课后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很好的机遇㊂授课教师应及时发现和总结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反思和完善,这样才能上好留学生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㊂参考文献:[1]㊀马晶,王楠.借鉴欧洲经验,浅谈大学教育国际化理念[J].学周刊,2015,(2):5.[2]㊀王倩,李楠.我国西医院校医学留学生教育十年比较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0):24-25.[3]㊀赵金坡.新世纪以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状况㊁分析及展望[J].高教探索,2011,(1):97-102.[4]㊀孙建辉,徐健顺.传统文化教育未来很多年内都会在中国教育制度中占有相当比重[J].中国教师,2014,(11):21-24. [5]㊀吴举宏.当前目标教学的实践误区及其分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11):34-36.作者简介:㊀李丽英,女,1963-06生,博士,教授.[收稿日期:㊀2015-03-20]㊃835㊃㊀Basic Medical Education,Jun.2015,Vol.17No.6㊀。
中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现状及发展建议一、前言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高校学习。
这些留学生既带来了外来文化和经济效益,也为中国高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然而,一些报道和调查表明,一部分来华留学生认为中国的高校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本论文将探讨当前中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二、现状1. 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是否吸引留学生的重要因素,也是留学生是否获得优质教育的关键。
然而,在中国高校中,某些课程的教学质量仍具有一定的差异。
此外,有些老师不够注重教学效果,仅强调传授知识,这种情况可能让留学生感到失望,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
2. 语言障碍一个显著的问题是,留学生可能会面临语言障碍。
由于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而大多数留学生并不流利或精通汉语,这可能导致与老师和本地同学交流困难及其他问题。
尽管许多学校提供中文课程,但这并不总是足够的,特别是对于那些英语或其他语言水平不够高的留学生。
3. 文化差异来自不同文化和背景的留学生曾经表示,在中国习惯和观念上遇到了困难。
例如,他们可能会面临饮食文化的不同和对个人隐私的理解差异。
此外,一些本地学生并没有对留学生敞开心扉,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留学生感到排斥,进而影响他们的整个学习体验。
三、发展建议1. 提高教学质量当前,许多中国高校正在改善其师资力量以及更新其教育资源,以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满足留学生的需求,学校应该为留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授课课程,并向他们提供更加关注学生学习和提高的老师。
此外,学校应该耐心地听取留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从而适应和提高留学生的教育体验。
2. 提供语言支持所有高校都应该提供语言学习支持,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适应和理解汉语。
学校可以提供中文课程,同时还可以支持学生寻找语言交换伙伴,他们可以在互相合作中练习汉语。
此外,学校也可以提供中英文混合授课的课程,以减轻留学生的语言压力。
3. 促进跨文化理解学校应该创造一个互相敞开心扉的环境,鼓励留学生和本地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国文化。
中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现状及发展建议【摘要】中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现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目前,一些高校在培养留学生方面缺乏足够专业的师资力量,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建议高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和指导。
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也是关键,高校应根据留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能力,设计更加丰富多样的课程,并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中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亟待提升,只有不断改进教学质量,才能提高留学生的教育水平,提升中国高校的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现状、发展建议、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提升、水平、建议、改进、提升、留学生、教育水平1. 引言1.1 中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现状及发展建议随着中国高校吸引来华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如何提高留学生的教育质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提升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水平。
在现状分析中,我们将对中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进行全面梳理,包括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和亮点。
通过对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为提升留学生的教育质量奠定基础。
我们也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优化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
2. 正文2.1 现状分析中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现状分析:中国高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来华学习,然而教育质量却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高校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并不足够,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部分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难以满足留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部分高校在对留学生进行文化适应性培训方面不够重视,导致留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
有些高校对来华留学生管理和服务不够到位,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服务体系,导致留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
来华医学留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来华医学留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中国在全球医疗教育领域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来华接受医学教育。
虽然中国的医学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将讨论来华医学留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推动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
首先,语言沟通是来华医学留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由于中文不是母语,许多留学生在医学课堂和实习环境中可能遇到沟通障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语言支持,包括增设中文语言课程和提供翻译服务。
此外,也可以鼓励留学生参加语言交流活动,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其次,来华医学留学生的文化差异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不同,可能会影响留学生在医学学科中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为了帮助留学生更好地融入医学教育环境,学校可以开设跨文化交流课程,让留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和医学实践中的文化因素。
此外,学校和教师也应该提供一对一的咨询和支持,帮助留学生解决文化适应问题。
第三,医学教育的标准化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医学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留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为了提高医学教育的标准化水平,学校和教师可以参考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对教学内容和评估方法进行改进。
此外,建立国际合作项目和交流机制,引入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能够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
第四,来华医学留学生实习环境的问题也需要关注。
实习是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然而,目前一些医院可能存在资源不足、实习机会有限等问题,这对留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和医院可以加大投入,提高实习资源和机会的供给。
同时,也可以建立留学生实习管理机制,确保实习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最后,对于来华医学留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学校和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职业指导和支持。
留学生毕业后需要面对就业市场的竞争和职业规划的挑战,学校可以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提供实习和招聘信息,帮助留学生制定职业发展计划。
提升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调查与思考【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提升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展开调查与思考。
在背景介绍部分,介绍了当前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及研究目的。
接着从调查分析现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升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以及提出改进建议等方面展开讨论。
随后,从国际化视角下对策思考,提出了对策建议。
在总结了现有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强调了重视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性。
通过对这些关键要素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提升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调查、问题分析、关键因素、改进建议、国际化视角、对策思考、总结、展望未来、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教育部自2003年起实施“来华留学研究生奖学金计划”,以吸引更多优秀的国际学生来华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来华留学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加,并且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研究生。
中国政府一直将提升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教育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来华留学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一些问题和挑战也逐渐显现出来。
如何进一步提升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他们的学术发展和职业发展,成为当前教育界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能够有效提升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结合国际化视角,思考如何更好地应对挑战,推动中国教育国际化进程,为未来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当前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影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从而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
通过对现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我们旨在挖掘培养质量提升的潜在机遇和挑战,同时促进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提高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可行的对策思考,并推动在国际化视角下的留学生教育发展,助力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提升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调查与思考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特别是来华留学研究生。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目前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也备受关注。
为了提高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调查。
一、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在中国,研究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为提高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建立健全的教育教学体系。
具体而言,这就需要完善现有课程,加强科研实践,引入国际化教材等。
此外,还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帮助。
二、设备和实验条件的完备研究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备和实验条件的完备。
因此,要提高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设备和实验条件的完备是必不可少的。
应该加强设施建设,提高教学实践用具的质量,为研究生的科研实践提供更好的支持。
三、重视留学生的语言学习语言是交流的基础,对于留学生来说,语言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国,虽然英语是一门普及程度较高的外语,但来华留学研究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仍然会遇到很多交流障碍。
因此,加强语言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能够提高来华留学研究生生活和学习的舒适度,同时也能增强他们与中国同学和教师的沟通能力。
四、培养国际视野和文化适应性来华留学研究生主要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能够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文化适应性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适应中国的生活和研究环境,留学生需要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历史知识。
此外,交流学生之间的不同观点,互相分享经验,也可以帮助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更开放、包容的心态。
五、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建立良好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则是提高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他们对学习和生活自主权的意识,从而更好的适应和融入中国的研究和生活环境。
总之,提高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不仅需要教学人员和各类机构政策的重视,主要也需要留学生自身的自我管理培养。
巴基斯坦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践【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巴基斯坦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践,包括留学生的招生及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导师制度及科研实践、学术交流与文化融合、实习就业及毕业要求等方面内容。
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巴基斯坦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总结了其培养实践经验以及持续改进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性。
同时展望了未来的留学生培养工作,希望为巴基斯坦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促进中巴教育交流合作的发展。
【关键词】巴基斯坦,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招生管理,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导师制度,科研实践,学术交流,文化融合,实习就业,毕业要求,实践经验,改进教育,留学生培养,展望未来。
1. 引言1.1 巴基斯坦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践巴基斯坦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践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巴友好合作关系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巴基斯坦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深造。
他们在中国接受专业知识的培训,拓展国际视野,促进中巴两国人文交流。
巴基斯坦留学生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践,旨在提高他们的学术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
在中国,巴基斯坦留学生接受全面的教育培训,包括专业课程学习、科研实践、学术交流和文化融合等方面。
他们在中国的学习生活中,不仅能够深入了解中国社会、文化和教育体制,还能够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巴基斯坦留学生在中国的留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我们可以看到中巴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为推动两国人文交流和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巴基斯坦留学生在华的学习经历也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和职业规划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
希望未来中巴教育合作能够持续加强,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留学生的招生及管理留学生的招生及管理是巴基斯坦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针对巴基斯坦留学生的招生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精准定位和有效渠道。
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的论文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的论文论文关键词: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留学生教育论文摘要:当前,作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重要内容之一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正逢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加入wto、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掀起的中医热等,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应对挑战,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对外宣传,深化留学生教育教学改革,创立品牌,促使高等中医药留学生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希望更多、更深人地了解中医药而来到传统医学的发源地中国留学。
目前约有3500名外国留学生在华学习中医药,已居我国自然科学教育界招收留学生人数之首。
中医药已成为来华留学生中最热门的专业,高等中医药教育正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走在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沿。
1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留学生教育1.1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涵义指高等教育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增加留学生的派遣与接受,开展合作研究与联合办学的趋势。
1.2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出版的《学会生存》中以“团结之路”为题,专门论述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其中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国际流动性,并认为“学生的流动也和教师的流动一样,可以扩大他们在智力方面和文化方面的眼界,也可以使他们能够找到通向最好的或最专门化的机构的道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5年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是通过加强跨国科研的联系,稳步发展信息和交流技术进行国际合作,包括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
而其中,让学生在国际环境中从事学习和生活则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重要内容之一的学生的国际流动,不仅受到学术界而且更受到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
因为学生的国际流动所具有的各种因素会产生各种政治经济的影响,而这又往往关系到一国政府如何制定其留学生教育的政策,所以留学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种主要实现形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中国与美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对比和启示中国与美国高等医学教育存在着许多差异和相似之处,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研究水平和培养目标等方面比较中国和美国高等医学教育,并提出一些对中国医学教育的启示。
中国和美国的医学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存在一些差异。
在中国,医学教育注重基础医学的学习,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
而在美国,医学教育更加注重临床医学的学习,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
这一差异使得中国医学生在实践能力上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实践培训来提高。
中国和美国的医学教育在教学模式上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医学教育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而在美国,医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病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对中国医学教育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启示,应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中国和美国的医学教育在研究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美国的高校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先进的科研设备,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研究活动,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而在中国,医学研究的水平相对较低,很少有重要的科研成果。
这一差距表明中国医学教育需要加大对科研的支持和投入,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
中国和美国的医学教育在培养目标上也有一些差异。
在中国,医学教育主要培养学生成为临床医生,能够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
而在美国,医学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成为科研专家和医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这一差异反映出中国医学教育需要更好地平衡临床实践和医学研究的培养目标,培养更多具有科研能力的医学人才。
来华医学留学生教学培养的思考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高等教育得到国际认可,来华医学本科留学生的人数逐年递增。
然而,由于语言、文化、管理等因素,在华医学留学生的教育模式需符合其特点以切合实际要求。
该研究通过直接交流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留学生教育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为高等院校教学方式的调整以及培养方式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学留学生;教学;探讨1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本研究分直接交流和问卷调查两种形式。
直接交流对象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药学部接纳的实习留学生,包含南京地区三所医药类大学的临床相关专业(包含临床医学、临床药学)2016届和2017届的学生,主要来自印度、中东、西亚和非洲国家,共计52例。
除直接交流外,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问卷100份,回收73份,后对问卷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
2研究结果2.1医学留学生六年制培养教育存在的问题2.1.1教育背景与自身因素(1)入学汉语水平要求低,交流障碍。
我国六年制医学留学生多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国家。
由于历史原因,此类国家的英语水平较高,然而地方口音较重,交流理解较困难[1]。
在2007年颁布执行的《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及相关规定》中,对学生的汉语水平并没有限制与要求[2]。
问卷调查显示,在汉语听力水平一项,“基本都听不懂”的学生19例(15%),“仅能听懂一些单词的”学生74例(59%),“偶尔有听不懂单词和交流无听力障碍”的学生仅32例(26%)。
在汉语口语水平一项,“只会少量单词和只会少量简单句子”的学生95例(76%),“可满足日常生活工作交流和口语无障碍”的学生30例(24%)。
听力水平低,口语表达弱是留学生的普遍现象。
由于全英文授课,加之口音较重,留学生在与中国师生学习生活交流存有障碍。
更关键的是,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留学生不能与病人直接交流,语言成为影响实习质量的关键因素。
(2)年龄较低、自我约束能力较弱。
问卷显示,留学生初次来华年龄在19~23岁的98例(78%),>23岁以上的学生仅27例(21%)。
学生年龄较低,多为高中毕业,心理素质尚不成熟[3],自我约束能力较弱。
在文化差异较大的陌生环境中,适应力较低、心理矛盾突出的现象时常存在。
调查显示,超过60%的留学生认为“未能较好融入我国文化环境”。
且这种现象呈性别差异,在女学生中此比例超过70%。
如何心理疏导和正确引导,是留学生辅导员的工作重点。
(3)文化差异、作息习惯对学习的影响。
东南亚、中东、非洲多为宗教信仰国家。
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天主教等多种宗教并存。
留学生和本国学生之间,留学生与留学生之间“文化休克”[4]现象客观存在。
作息时间调查显示,“十二点后入睡”的学生接近50%,“晚睡晚起”的生活作息,与国内的生活习惯有着较大差异。
自由、缺乏时间观念成为影响课堂纪律的主要原因。
2.1.2学校教育因素(1)国内外课程设置的差别。
在与实习留学生的直接交流中发现,我国临床医学五年制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印度等国家有着较大的差别[5]。
在印度,临床实践贯穿本科教育的全过程。
而我国,在入学的前两年,以基础学科为主,临床专业及临床实践课程设置相对较少。
三年级的诊断学教学,由于实习医院缺乏有效管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欠佳。
(2)任课教师英语水平专业水平有限。
留学生普遍反应,在学校的英语授课过程中,教师的英文水平参差不齐。
英文较好的教师课程受到广泛欢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成绩好。
反之,教学质量及学生反馈不甚乐观。
从某种程度上,教师的英文水平直接决定了留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我们发现,由于英文水平的限制,各高校广泛启用年轻教师投入留学生的教学工作。
年轻教师的科研能力较强,但实践经验仍缺乏积累。
这也使得留学生教学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2.1.3带教实习医院因素(1)临床实习教学考核制度执行不严,来华本科医学留学生在第六年参与临床实践不足。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直接小组座谈交流得知,临床实践也是教学过程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带教医院缺乏严格的考核机制,让留学生的临床实习自由散漫。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状态是留学生的真实写照。
同时,临床科室缺乏固定的留学生带教人员,留学生在临床更多以自学为主。
与带教老师间缺乏沟通和相互信任,操作技能得不到锻炼。
(2)缺乏与病人的直接交流,语言交流障碍成为临床实习的最突出矛盾。
在与病人的交流中,由于语言不通,问诊、查体等基本实习步骤得不到实施。
病人是临床医学学习的最好教材,然而查房时,更多的留学生仅仅作为旁观者,靠翻译,被动的接受知识,难以积极主动参与诊疗全过程。
2.2留学生培养模式改进的探讨2.2.1留学生自身方面(1)提高自身素质,健康成长。
同一所学校中,公派留学生的学习基础、自身素质较高而自费留学生的情况相对较差。
究其原因,考核要求不尽相同固然为主因,留学生自身人文素质差异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6]。
由于入学年龄较低,许多留学生的心理素质尚未成熟和稳定。
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不仅仅在于管理教学,更多还应在于帮助培养其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2)拓宽交际范围,加快社会融入。
医学留学生以学校为单位招生,单次招生人数较多。
各院校均有各自的留学生社团组织。
社团虽丰富了课余生活,但也存有弊端。
调查中我们发现,招生人数较少的国家如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的留学生较易融入中国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印度学生,由于人数较多,更多以团体为活动单位,与中国学生的互动较少,这也成为印度学生融入中国社会的制约因素之一。
对此,留学生应积极参与中国学生社团以融入本国学生团体。
东南大学开展的留学生+七年制临床医学生一对一互助模式为留学生的交际学习开创了新模式。
2.2.2学校教育方面(1)设置入学汉语要求,优化汉语课程教学[7]。
在《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及相关规定》中,并未对留学生汉语水平进行规范要求。
以东南大学为例,东南大学的汉语学习时间为5年。
每周学时3课时。
第一年学习基础汉语,完成简单的对话交流。
随后4年为医学汉语的学习。
在实习带教过程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留学生,第一年的基础汉语受益颇多,而随后4年的医学汉语被其称为“浪费时间”。
不仅没有实质收获,更是耽误了基础汉语的学习。
留学生反映,如果5年内始终坚持系统学习基础汉语,其语言问题将能得到充分解决。
分析原因,语言是一门应用的学科。
在华本科医学留学生全英文授课,第六年才接触临床。
之前所学的医学汉语得不到应用而随之遗忘。
因此我们建议,提高入学语言门槛,增设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
基础汉语水平考试合格者,方可入学。
同时,增加日常汉语在汉语教学中的比例,相应的减少医学汉语的学习,将医学汉语更多的归入自学体系[8]。
(2)提高师资水平,完善教学反馈体系。
学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时,不应仅仅看中科研水平,教学水平尤其是双语教学能力也应作为人才素质的首选[9]。
同时,学校科教处应配合留学生班主任,及时反馈留学生的学习状况。
通过反馈意见和政策法规,实时调整教学安排,力求教学过程符合教学大纲,更贴合问题实际。
2.2.3带教实习医院方面(1)加强实习期间出勤考核、规范实习纪律。
留学生由于自身、带教等原因,临床出勤率较低。
组织性、纪律性明显不如同年级本国学生。
实习医院更应加强出勤考核。
具体实施为:根据各科室实际制定针对留学生实习的管理制度及教学计划。
包括:落实每日签到制度,规范工作时间,严格执行作息安排;入科前制定好教学计划、讲座及授课时间安排,并在留学生入科第一时间进行教学计划讲解,提高实习的目的性。
(2)运用传统教学法(LBL)+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法(PBL)教学模式进行系统、针对性教学针对留学生临床实习,带教医院应组织系统的专科英文教学[10]。
我院每周组织所有在院留学生专科英文讲座收效明显。
讲座范围涵盖每个临床科室;内容包括解剖、查体、专科常见疾病的诊治等。
在临床,各科室也定期组织有针对实习生、进修生的业务学习。
除以上授课为基础的LBL,我院还以诊疗小组为单位,采用PBL围绕某一在院病人具体疾病的诊治展开主动学习。
PBL模式把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经过“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自学解疑、论证假设”等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LBL+PBL相结合,解决了留学生由于语言障碍,在临床实践中的旁观态度,促使其主动融入诊疗团队[11-12]。
在以上教学基础上,我们认为,如果临床科室的床边教学中能以全英文授课,将留学生纳入教授范围,教学相长,任课老师和在科实习进修生也将受益匪浅[13]。
同时,各科室应安排留学生汉语问诊查体,使其直接接触病人,并设相应考核标准。
(3)采用“1+1+1+1”带教模式提高带教效率和责任感。
在实习过程中,不少带教老师,由于临床琐事繁忙加之自身英语水平有限,不能够尽心进行英文带教。
留学生由于陌生环境和语言障碍,限制了其诊疗过程的参与性。
参与性降低,导致留学生实习旷课现象严重,实习质量降低。
带教老师如能主动关注,交流、询问、鼓励将有助于留学生与病人交流,使其深入临床,学有所得[14]。
对此,我院的诊疗带教小组调整分配模式,形成“1+1+1+1”带教团队,即:1名临床带教老师+1名所在科室的硕士研究生+1名五年制本科医学生+1名留学生。
充分利用不同年资、不同语言基础及临床思维的差异取长补短[15-16]。
团队中,临床带教老师通过严格选拔,挑选出具有主治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英语较好者。
研究生为所在科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熟悉本专科疾病诊治同时具有科研和英语文献阅读能力。
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负责教学规划,硕士研究生利用其英语及科研优势辅助教学计划的实施,留学生与医学本科生进行结对,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这种带教模式既弥补了带教老师因工作繁忙,无法充分与留学生交流的困难,又促进硕士生和本科生的英语学习,为科研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
团队成员们相互帮助、共同探究,全方位提高了留学生实习质量。
3结论和展望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高等教育日益得到国际的认可,来华留学生人数仍将逐年递增。
快速发展的医学留学产业存在的经验不足也日益显现。
从学生、学校、医院、教师等多个因素出发,如何保证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相长,将是我国医学留学生教育长期探索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1]郑先武.东南亚早期区域合作:历史演进与规范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17(6):187-204,209.[2]李向农,魏敏.来华留学生预科汉语学习动机类型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4):92-96.[3]刘宏宇,贾卓超.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以来华中亚留学生为个案[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4):17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