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期末总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6.24 MB
- 文档页数:104
结构力学总复习结构力学是研究物体受力和变形的力学分支领域。
它是工程学的基础学科,对于建筑、桥梁、机械等工程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对结构力学的重要内容进行总复习。
一、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通过力的矢量表示,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常见的力包括重力、弹性力、摩擦力等。
二、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平衡和运动两种情况。
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时,物体将发生运动。
三、平衡条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需要满足力的平衡条件。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以得到平衡条件的两个基本方程式:ΣFx=0和ΣFy=0。
四、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成多个力的组合的过程。
常用的力的分解方法包括正交分解和极坐标分解。
利用力的分解,可以将一个复杂的受力状况简化为若干个简单的受力状况,方便进行计算。
五、刚体力学刚体力学是研究刚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平衡和运动规律的力学分支。
刚体是具有不变形性质的物体,它可以根据力的大小和方向发生平衡或者运动。
六、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解决刚体在运动中的方法之一,它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定律可以描述物体受力和运动的关系,是力学研究的基础。
七、应力和应变应力是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力,可以分为正应力、剪应力和法向应力。
应变是物体在受力时发生的变形程度,可以分为正应变和剪应变。
应力和应变的关系可以通过弹性模量表示。
八、梁的变形和应力分析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部件,可以在受力作用下发生弯曲。
梁的变形和应力分析可以通过梁的截面受力平衡方程求解。
常用的方法有梁的弯曲方程和截面受力分析方法。
九、桁架结构桁架结构是由直杆和铰接节点组成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刚度和强度。
桁架结构的受力分析可以通过节点于杆件的力平衡方程求解,可以分为平面桁架和空间桁架两种情况。
期末复习提要第一章绪论基本内容及要求:1.结构(1)理解结构的概念;(2)了解结构按其几何特征的三种分类。
2.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1)知道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2)了解结构力学的任务;(3)了解结构力学分析的三个基本条件。
3.结构计算简图及简化要点(1)了解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2)理解选择计算简图的原则;(3)掌握杆件结构计算简图的简化要点(共6点,关键是第3、4点)。
4.杆件结构的分类(1)掌握各种杆件结构的几何特点和力学特点。
5.荷载的分类(1)掌握荷载的概念(温度变化、基础沉降、材料收缩等因素广义上也称为荷载);(2)了解按荷载作用范围的分类及分布荷载、集中荷载的概念;(3)了解按荷载作用时间的分类及恒荷载、活荷载的概念;(4)了解按荷载作用性质的分类及静荷载、动荷载的概念及动荷载作用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结构的几何构造分析(一)基本要求1.理解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瞬变体系和刚片、约束、自由度等概念。
2.掌握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的几何组成规则,体系的计算自由度的概念及计算及常见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3.了解结构的几何特性与静力特性的关系。
(二)基本内容1.几何构造分析的目的(1)了解几何构造分析的目的及意义。
2.几何构造分析的几个概念(1)掌握几何不变体系和几何可变体系的概念、特点;(2)掌握刚片、自由度、约束、多余约束的概念;(3)了解瞬变体系、瞬铰的概念和特点。
3.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1)熟练掌握几何不变体系的三个组成规律及其应用;(2)能够利用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进行几何组成分析,并使分析过程简单化。
4.平面杆件体系的计算自由度(1)掌握计算自由度的概念;(2)掌握平面杆件体系的计算自由度的计算;(3)掌握根据计算自由度的数值,对体系的几何构造做定性的分析。
第三章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一)基本要求1.掌握结构的支座反力的计算,结构的剪力和轴力计算的两种方法,内力图的形状特征和绘制内力图的叠加法。
结构力学复习资料(整理)1. 引言本文整理了结构力学的重要概念和公式,以帮助读者复和掌握相关知识。
2. 静力学2.1 受力分析- 讲解了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如平衡方程和自由体图法。
- 提供了受力分析的步骤和实例,以加深理解。
2.2 结构的静力平衡- 介绍了结构的静力平衡条件,包括平衡方程和力矩平衡方程。
- 强调了结构的静力平衡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2.3 支座反力计算- 讲解了支座反力计算的方法,包括自由体图法和平衡方程。
- 提供了支座反力计算的实例和注意事项。
3. 动力学3.1 动力学基本概念- 解释了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质点、力、加速度等。
- 提供了动力学相关公式和例题,以加强记忆。
3.2 牛顿第二定律- 介绍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含义和应用,强调了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 提供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和应用实例,帮助读者理解和运用该定律。
3.3 动量与冲量- 解释了动量与冲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强调了动量守恒定律和冲量定律的重要性。
- 提供了动量与冲量的公式和练题。
4. 应力与应变4.1 应力的概念- 介绍了应力的定义和常见类型,如拉应力、压应力和剪应力。
- 解释了应力的计算方法和单位,以及应力与受力的关系。
4.2 应变的概念- 讲解了应变的定义和类型,如线性应变和剪切应变。
- 强调了应变的计算方法和单位,以及应变与形变的关系。
4.3 应力-应变关系- 介绍了应力-应变关系的基本原理,包括胡克定律和弹性模量的概念。
- 提供了应力-应变关系的公式和实例,以帮助读者理解和运用该关系。
5. 结语本文整理了结构力学的复资料,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应力与应变的重要概念和公式。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读者复和巩固相关知识,提高结构力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上为结构力学复习资料的简要整理,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相关教材和课堂讲义。
第2章結構力學總複習Review of Structural Mechanics這一章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幫讀者對結構力學作一個總複習,以具備必要的背景知識去理解以後各章節所介紹的觀念。
本章的討論只限於線性、靜態的結構之問題。
在第一節中我們先定義結構分析的問題:一個實體(body)承受了負載(loads),我們要去求出它所產生的反應(responses)。
在這個簡潔的定義中我們使用了幾個名詞:body、loads、及responses,我們將一一分別討論。
結構承受負載後的反應通常可以用變位(displacements)、應變(strains)、及應力(stresses)來表示,這些量之間存在某些關係;我們將在第二節中討論控制著這些未知量間的方程式。
第三節我們將討論利用有限元素法來解這些控制方程式的基本觀念,包括有限元素法的基本構想及形狀函數(shape functions)、勁度矩陣(stiffness matrices)等名詞及其背後的重要性。
第2.1節結構分析問題的定義Definition of Structural Analysis Problems2.1.1 結構分析問題很多的工程分析問題都可以定義成在一個區域(domain)中,承受某些的負載(loads),而我們想要知道這個domain的反應(response)。
所謂domain可能是一固體、流體、或只是一個空間,但在結構分析問題上,domain是指一個固態的實體(solid body)。
結構分析是一個固態的實體(body)承受負載(loads)後(如圖2-1所示),求解結構反應(responses)的過程。
圖2-1 結構分析問題定義圖2-1中我們畫了一個body,並有四個常見的負載加在這個body上。
第一個load是作用在邊界S1上的均佈載重F1;第二個load是作用在邊界S2上的集中載重F2;第三個load是作用在邊界S3上的拘束(變位為0);第四個load是作用第2.1節結構分析問題定義15 在邊界S4上的已知變位。
土木工程力学复习题一、单选题1、用力法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D )。
D 、多余未知力2、力法方程中的系数ij δ代表基本体系在Xj=1作用下产生的(C )。
C 、X i 方向的位移3、在力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B )。
B 、ii δ恒大于零4、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 A )。
A 、平衡方程5、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的( C )。
C 、第i 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6、用位移法计算刚架,常引入轴向刚度条件,即“受弯直杆在变形后两端距离保持不变”。
此结论是由下述假定导出的:( D )。
D 、假定A 与B 同时成立7、静定结构影响线的形状特征是( A )。
A 、直线段组成8、图示结构某截面的影响线已做出如图所示,其中竖标y c ,是表示( C )。
C 、P=1在C 时,E 截面的弯矩值 D 、P=1在C 时,D 截面的弯矩值+--9、绘制任一量值的影响线时,假定荷载是( A )。
A 、一个方向不变的单位移动荷载 10、在力矩分配法中传递系数C 与什么有关( D )。
D 、远端支承 11、汇交于一刚结点的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 D )。
D 、-112、如下图所示,若要增大其自然振频率w 值,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B )。
B 、增大EI13、图示体系不计阻尼的稳态最大动位移EI Pl y 9/43max =,其最大动力弯矩为:(B )B . 4Pl/3;(d)(b)(a)(c)16、图示各结构中,除特殊注明者外,各杆件EI=常数。
其中不能直接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的结构是(C );A.C.B.D.EI=17、图a ,b 所示两结构的稳定问题(C );C .图a 属于第一类稳定问题,图b 属于第二类稳定问题;ab18、图示单自由度动力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为(A );A .(a)(b)=;l /2l /2(a)(b)l /2l/2(c)ll19、用位移法计算刚架,常引入轴向刚度条件,即“受弯直杆在变形后两端距离保持不变”。
一、填空题。
1、在梁、刚架、拱、桁架四种常见结构中,主要受弯的是梁和钢架,主要承受轴力的是拱和桁架。
2、选取结构计算简图时,一般要进行杆件简化、支座简化、结点简化和荷载简化。
3、分析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组成常用的规律是两刚片法则、三钢片和二元体法则。
4、建筑物中用以支承荷载的骨架部分称为结构,分为板件、杆壳和实体三大类。
5、一个简单铰相当于两个个约束。
6、静定多跨梁包括基础部分和附属部分,内力计算从附属部分开始。
7、刚结点的特点是,各杆件在连接处既无相对移动也无相对转动,可以传递力和力矩。
8、平面内一根链杆自由运动时的自由度等于三。
二、判断改错题。
1、三刚片用三个铰两两相联不一定成为几何不变体系。
()2、对静定结构,支座移动或温度改变不会产生内力。
()3、力法的基本体系不一定是静定的。
()4、任何三铰拱的合理拱轴不一定是二次抛物线。
()5、图乘法不可以用来计算曲杆。
()三、选择题。
1、图示结构中当改变 B 点链杆方向(不能通过 A 铰)时,对该梁的影响是()A、全部内力没有变化qB、弯矩有变化C、剪力有变化D、轴力有变化BA2、右图所示刚架中A支座的反力H A 为()A、PB、P2PDC2EIC、PPD、2E I EIA B13、右图所示桁架中的零杆为()F G H I J A、DG, BI ,CH B、DE , DG ,DC , BG , AB, B IE D C B AC、BG , BI , AJD、CF ,BG, B I2P4、静定结构因支座移动,()A、会产生内力,但无位移B、会产生位移,但无内力C、内力和位移均不会产生D、内力和位移均会产生5、对右图所示的单跨超静定梁,支座 A 产生逆时针转角,支座 B 产生竖直沉降c,若取简支梁为其基本结构,则力法方程为()A、X c aB、C、XXcacaAAEIaBBD、X caX EI四、对下图所示平面杆件体系作几何组成分析。
五、计算下图所示静定组合结构,画出梁式杆的弯矩图。
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图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应为( A )C CD部分D DE部分8.图示桁架有几根零杆( D )A 0B 2C轴力图D内力13.静定结构由于温度变化, ( A )A发生变形和位移 B不发生变形和位移C不发生变形, 但产生位移 D发生变形, 但不产生位移14.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等于结构中( B )A约束的数目 B多余约束的数目C结点数 D杆件数15.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刚度( A )A 相对值有关 B绝对值有关C 无关D 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16.超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刚度( C )A 无关B 相对值有关C 绝对值有关D 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17.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 D )A荷载作用与温度变化 B支座位移C制造误差 D以上四种原因18.力法典型方程是根据以下哪个条件得到的( B )A结构的平衡条件B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协调条件C结构的变形条件D同时满足A、 B两个条件19.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 其基本未知量为( D )A 杆端弯矩B 结点角位移C 结点线位移D 多余未知力20.力法的基本体系是( D )A 一组单跨度超静定梁B 瞬变体系C 可变体系D 几何不变体系21.力法方程中的系数δ代表基本体系在1=j X作用下产生的( C )ijAX B j XiCX方向的位移 D j X方向的位移i22.在力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 B )Aδ恒大于零 B iiδ恒大于零ijCδ恒大于零 D iP∆恒大于零ji23.力法典型方程中的自由项∆是基本体系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 C )iPAX B j XiCX方向的位移 D j X方向的位移i24.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时, 不能作为基本结构的是图( A )A B C D25.图示超静定结构的次数是( B )C 5D 6A A点线位移为零B AB杆无弯矩C AB杆无剪力D AB杆无轴力A32.下图所示对称结构A截面不为零的是( B )A 水平位移 B轴力C剪力 D 弯矩33.下图所示对称结构A截面不为零的是( C )A 竖向位移 B弯矩C转角 D轴力EIEI EIPPA34.下图所示对称结构的等代结构为( A )A B C DF P F PF P FPF P F PA B C DF P F PF P FPF P F PB )0,=,0D0,=,0C0,,0B0,=,0.ANQNQNQNQ≠≠≠==≠==≠FFMFFMFFMFFMqq37.图示刚架在节点集中力偶作用下, 弯矩图分布是( D )A 各杆都不产生弯矩B 各杆都产生弯矩C 仅AB 杆产生弯矩D 仅AB 、 BE 杆产生弯矩38.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 A )A 平衡方程B 位移条件C 物理关系D 位移互等定理39.在位移法计算中规定正的杆端弯矩是( A )A .绕杆端顺时针转动B .绕结点顺时针转动C .绕杆端逆时针转动D .使梁的下侧受拉40.位移法基本方程中的自由项iP F , 代表荷载在基本体系作用下产生的( C )A i ∆B j ∆C .第i 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D .第j 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41.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ij k 代表1=∆j 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的( C )A.∆ B.j∆iC.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D.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42.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 独立的结点角位移数等于( B ) A.铰结点数 B.刚结点数C.多余约束数 D.不确定43.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 其基本未知量为( D )A.多余未知力 B.杆端内力C.杆端弯矩 D.结点位移44.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 A )A.与结构的形式有关 B.与多余约束的数目有关C.与结点数有关 D.与杆件数有关C. 4 D. 5C . 4D . 548.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自由项PF 1=( B )10A . 2 m kN ⋅ B . -2 m kN ⋅C . 12m kN ⋅D . -262 m kN ⋅49.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11k =( C )A . 3iB . 8 iC . 15 iD . 13 i50.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11k =( D )A . 11iB . 5iC . 9 iD . 8 i51.欲使图示节点A 的转角=0, 应在节点A 施加的力偶M =( C )A . -5iB . 5iC . 4Pl- D . 4Pl52.图示结构横梁刚度为无穷大, 柱子弯矩图形状正确的是( D )llA .B .C .D .53.图示结构横梁刚度为无穷大, 柱子弯矩图形状正确的是( B )llA .B .C .D .54.在力矩分配法中传递系数C 与什么有关( D )A . 荷载B . 线刚度iC . 近端支承D . 远端支承55.力矩分配法的直接对象是( A )A . 杆端弯矩B 结点位移C . 多余未知力D . 未知反力56.汇交于一刚结点的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 A )A . 1B . 0C . 1/2D . -157.一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总等于( A )A . 汇交于该结点的固定端弯矩之和B . 传递弯矩之和C . 结点集中力偶荷载D . 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力C .6D .8AB C m 3m 3i = 1i = 260.等截面直杆的弯矩传递系数C 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 ( C )A .荷载B .材料性质C .远端支承D .线刚度I61.下图所示连续梁, 欲使A 端发生单位转动, 需在A 端施加的力矩( D )A . AB M =4i B . AB M =iC . AB M =3iD . i M i AB 43<<62.下图所示连续梁, 节点B 的不平衡力矩为( A )A .-41m kN ⋅B .-20m kN ⋅C .21m kN ⋅D .41m kN ⋅2 kN ·mAB =( C )A .M -B .MC .)(M BA -μD .M BA μ65.图示连续梁中节点B 的不平衡力矩是( D )1M MA .2MB .212M M -C .2221M M - D .21M M - 66.图示结构各杆EI 和杆长相同,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 分配系数=AB μ( D )A B C D EA .31B .21 C .113 D .74 67.分配弯矩AB M 是( B )A .跨中荷载产生的固端弯矩B .A 端转动时产生的A 端弯矩C .A 端转动时产生的B 端弯矩D .B 端转动时产生的A 端弯矩68.绘制影响线采用的是( D )A .实际荷载B .移动荷载C .单位荷载D .单位移动荷载69.静定结构的影响线的形状特征是( A )A .直线段组成B .曲线段组成C .直线曲线混合D .变形体虚位移图70.图示伸臂梁的影响线为哪个量值的影响线? ( B )A . Q AB . 右A QC . 左A QD . A R71.由主从结构的受力特点可知: 附属部分的内力( 反力) 影响线在基本部分上( A )A . 全为零B .全为正C . 全为负D .可正可负72.结构上某量值的影响线的量纲是( B )A . 该量值的量纲B .该量值的量纲/[]力C . 该量值的量值[]力⨯D .该量值的量纲/[]长度73.图示梁A 截面弯矩影响线是( A )llA B C D74.P =1在梁ABC 上移动, 图示影响线是何量值的影响线( B )A .B Q B .B MC . K MD . C M75.根据影响线的定义, 图示悬臂梁A 截面的剪力影响线在B 点的纵坐标为 ( C )A . 5B . -5C . 1D . -15m B76.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的假设有 ( A )A .杆件为刚性杆B .杆件为弹性杆C .杆件为塑性杆D .杆件为弹塑性杆77.影响线的横坐标是( B )A .截面的位置B . 单位移动荷载的位置C .固定荷载的位置D .移动荷载的位置79.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应用的原理为 ( C )A .变形体虚功原理B .互等定理C .刚体虚功原理D .叠加原理80.图示梁的某量值的影响线, 其中竖坐标D y 表示P =1作用在( D )A .K 点产生的D Q 值B .K 点产生的D M 值C .D 点产生的K Q 值 D .D 点产生的K M 值81.对于图示影响线竖坐标含义的论述正确的是( B )F Q C 影响线 A .a 为P=1在C 点时产生的左C Q B .a 为P=1在C 左时产生的C QC .b 为P=1在C 点时产生的右C QD . b 为P=1在C 左点时产生的左C Q82.图示梁截面C 剪力影响线在C 右侧邻近的竖标值为( C )A . 0B .0.5C .1D . -183.图示单自由度动力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为( A )A .(a)(b)=B .(a)(c)=C .(b)(c)=D .都不等l /2l /2(a)(b)l /2l/2(c)l l84.在图示结构中, 为使体系自振频率ω增大, 能够 ( C )A .增大PB .增大mC .增大EID .增大l87.无阻尼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方程为t C t C t y ωωsin cos )(21+=, 则质点的振幅A=( D )A .1CB .21C C +C .2221C C +D . 2221C C +88.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ω为( C )A .()243EI mh /B .()123EI mh /C .()63EI mh /D .()33EI mh /89.在低阻尼体系中不能忽略阻尼对什么的影响? (C ) A .频率 B .周期C .振幅D .主振型90.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主要计算( A )A .频率与周期B .振型C .频率与振型D .动力反应二、 判断题1.图示两根梁的内力相同, 变形也相同。
结构力学参考资料(后附参考答案)一、是非题:1.两刚片或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中,不仅指明了必需的约束数目,而且指明了这些约束必须满足的条件。
( )2.图示结构M 图的形状是正确的。
( )题1.2图3.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杆件弹性常数 、截面尺寸无关 。
( )4.图示桁架中,结点C 与结点D 的竖向位移相等 。
( )题1.4图5.位移法方程的物理意义是结点位移的变形协调方程。
( )1、两刚片或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中,不仅指明了必需的约束数目,而且指明了这些约束必须满足的条件。
( )2、图示结构M 图的形状是正确的。
( )3、静 定 结 构 在 荷 载 作 用 下 产 生 的 内 力 与 杆 件 弹 性 常 数 、截 面 尺 寸 无关 。
( )4、已知p M 、k M 图,用图乘法求位移的结果为:)/()(2211EI y y ωω+。
( )M kM p21y 1y 2**ωω5、位移法方程的物理意义是结点位移的变形协调方程。
( )1、两刚片或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中,不仅指明了必需的约束数目,而且指明了这些约束必须满足的条件。
( )2、图示结构M 图的形状是正确的。
( )3、静 定 结 构 在 荷 载 作 用 下 产 生 的 内 力 与 杆 件 弹 性 常 数 、截 面 尺 寸 无关 。
( )4、已知p M 、k M 图,用图乘法求位移的结果为:)/()(2211EI y y ωω+。
( )M kM p21y 1y 2**ωω5、位移法方程的物理意义是结点位移的变形协调方程。
( )1.1.两刚片或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中,不仅指明了必需的约束数目,而且指明了这些约束必须满足的条件。
( )1.2.图示结构M 图的形状是正确的。
( )题1.2图1.3.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杆件弹性常数 、截面尺寸无关 。
( )1.4.图示桁架中,结点C 与结点D 的竖向位移相等 。
结构力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引言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它研究物体在受力下的力学行为和变形规律。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结构力学期末复习资料,以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为顺利通过期末考试提供帮助。
二、力的基本概念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引起的物理量,用矢量表示。
2. 力的分类:接触力和非接触力,静力和动力,约束力和主动力等。
3. 力的叠加原理:若有多个力作用于一物体上,则合力可以看作是这些力的矢量和。
三、刚体力学1. 刚体的定义和特点:刚体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的物体。
2. 刚体的平衡条件:平衡条件包括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矩的平衡条件。
力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力矩的平衡条件是合力矩为零。
3. 平衡的判定方法:可以采用力分析法和力矩分析法来判定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4. 静Friction和动Friction:静摩擦力是指物体在受力作用下,仍保持静止时产生的阻力;动摩擦力是指物体在受力作用下产生的阻力。
5. 钢球模型和刚体平衡问题:通过解析和计算题的方式练习刚体平衡问题的求解方法。
四、平面结构的受力分析1. 平面结构与受力分析的基本概念:平面结构是指仅在一个平面内受力的结构,受力分析是用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的三角法来分析物体所受内力和外力的关系。
2. 平面结构的计算步骤:受力分析的计算步骤包括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计算内力和应力等。
3. 平面结构的各种支座类型:常见的平面结构的支座类型有固定支座、铰支座和滑移支座等,根据不同的支座类型可以确定内力和应力的计算方法。
五、桁架结构的受力分析1. 桁架结构的基本构件和节点:桁架结构由构件和节点组成,构件是桁架中的梁杆,节点是构件的连接点。
2. 桁架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通过力的平衡条件和节点的受力平衡条件来分析桁架结构的受力。
3. 桁架结构的内力计算:根据受力分析的结果,可以计算桁架结构中各个构件的内力大小和受力性质。
六、悬臂梁和悬挑梁1. 梁的基本概念和受力特点:梁是指在支座上受力的结构,分为悬臂梁和悬挑梁两种形式。
..;..1支座反力是10,所以一侧抵消了。
2剪力图,弯矩图,看受力简单的一侧。
3弯矩图,根据三个特殊点求出来W()然后连接直线。
作图示静定梁的弯矩图。
4.计算图示静定梁,并画弯矩图。
..;.. 4.计算图示静定梁,并画弯矩图。
解:先计算支座反力,然后计算出支座和力点的一侧的所有力弯矩值,用线连接。
21.作图示静定结构的弯矩图。
(10分)先附属后基本,计算FP作用在基本部分。
5题6.作图示静定结构的弯矩图。
附属部门没有力,基本部分不传递力。
P467.作图示静定梁的弯矩图。
看力少的单侧,受拉一侧图画在。
负在上也可以图示静定刚架的弯矩图。
一个点的弯矩值等于此点一侧的力乘以,力矩。
力矩是点到力的延长线的垂直距离。
9题中间图,叠加到两个点。
求出支座反力,确定基线。
叠加。
10题支座处,看成附属不往中间移动;..;..1112作图示静定梁的弯矩图。
;.. 取力少的一侧做弯矩,支座要求出反力。
取那一侧的关键是看计算方面,力少。
1.力法解图示结构,并作弯矩图。
杆件EI为常数。
(16分)解:利用对称性荷载分组如图(a) 、(b)所示。
把力分解成两个对称的反力,简化图形。
反力弯矩图反对称图(a)简化半刚架如图(c)所示。
半刚架弯矩图如图(d)所示。
求出支座反力,求,属于静定结构。
作弯矩图如图(f)所示;..力法作图:1 .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弯矩图。
杆件EI为常数。
解:利用对称性结构简化为如图:反对称力148页先求各图,MP图先求支座反力,先后叠加。
作出一半刚架弯矩图,然后作出最后整个体系的弯矩图。
2 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弯矩图。
EI=常数。
;..解:基本体系及未知量如图 ( a ) 所示 。
用一侧计算,只有基本机构符合46页时采用。
弯矩,负在上。
左顺右逆为正。
截面点,到力的延长线的垂直距离。
01111=∆+P X δEI l l l l EI d EI M s 33221132111=⨯⨯⨯⨯⨯==∑⎰δ∑⎰-=⨯⨯⨯⨯⨯-==∆EIl F l F l l EI d EI MM P P s P P42121131431PF x =3(16分)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作弯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