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2011版
- 格式:pdf
- 大小:10.45 MB
- 文档页数:119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内容简介:首部《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8月14日在江苏南京举办的2011年糖尿病教育管理研讨会上正式出台,标志着我国在胰岛素应用方面越来越规范化、国际化、细节化,不仅使正在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能够得到正规指导,实现血糖达标,同时也将帮助还未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走出认识误区,消除对胰岛素使用的恐惧,及时开始胰岛素治疗。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内容预览:《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首次提出了“三位一体”理念:即注射技术与注射药物、注射装置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不同胰岛素因起效时间的差异,其注射部位也不同。
例如:短效胰岛素注射部位首选腹部,中效胰岛素首选大腿和臀部,预混胰岛素及类似物在早餐前注射首选腹部,晚上则首选大腿或臀部,以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对于注射装置的推荐,《指南》提出,胰岛素注射笔具有剂量调节准确、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等优点,患者容易掌握;而对于注射针头,《指南》强调,患者在胰岛素注射过程中应遵守针头一针一换的原则,注射笔用针头多次使用会造成针尖钝化,不仅增加患者疼痛,而且可能导致皮下脂肪增生,甚至可出现针头留置在体内的意外。
另外,《指南》还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讲解了注射技术的9步骤和3要素,通俗易懂,便于患者理解和掌握。
内容介绍: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乃至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和患病率急剧增长。
2007~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牵头组织的14省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横断面调查显示,经年龄标化的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
而另一方面,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虽高,但血糖达标率却较低。
1998年~2006年中国糖尿病(DiabCare-China)调查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中仅26.8%血糖控制理想(HbA1c≤6.5%),而73.2%的患者血糖控制未能达标(HbA1c>6.5%),HbA1c>8%的患者更高达28.3%;尽管有众多因素影响血糖达标,但即使是已经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血糖达标率也只有37%,而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不到位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
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胰岛素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正确的胰岛素使用和管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胰岛素使用的管理规范,包括胰岛素的存储、注射技巧、剂量调整和注意事项等方面。
一、胰岛素的存储1. 温度要求:胰岛素应存放在2-8摄氏度的冰箱中,避免冷冻。
冷藏的胰岛素不可放置在冰箱内温度波动较大的位置,如冷冻室门口或冰箱顶部。
2. 光照要求:胰岛素应避免阳光直射,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不要暴露在高温或潮湿的环境中。
3. 保质期:胰岛素的保质期一般为2年,但一旦开封,应按照说明书上的建议使用期限使用,一般为28天。
4. 冰箱储存:胰岛素可以存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但不可放置在冷冻室或冰箱门口的冷冻室。
二、胰岛素注射技巧1. 注射部位: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应轮换使用,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以免导致局部脂肪萎缩或皮下纤维化。
常用的注射部位包括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等。
2. 注射角度:胰岛素的注射角度一般为90度,但对于腹部皮下脂肪较厚的患者,可以选择45度角注射。
3. 注射深度:胰岛素应注射到皮下脂肪组织中,而不是注射到肌肉中。
注射时应注意避免捏起皮下脂肪,以免影响胰岛素的吸收。
4. 注射前准备:注射前应将胰岛素瓶轻轻摇匀,避免剂量不均匀。
同时,使用消毒棉球清洁注射部位,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三、胰岛素剂量调整1. 医嘱指导:胰岛素的剂量调整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如果出现血糖波动较大或不稳定的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并按医嘱进行调整。
2. 血糖监测:胰岛素使用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建议使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记录血糖值和注射胰岛素的时间、剂量等信息。
3. 饮食控制:胰岛素的剂量调整还需结合合理的饮食控制,避免暴饮暴食或长时间禁食,以保持血糖的稳定。
四、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1. 过期胰岛素:过期的胰岛素不可使用,过期后的胰岛素可能会失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一、目的为规范医院胰岛素的使用和管理,确保胰岛素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提高患者用药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胰岛素的使用、储存、配送、调剂、使用监控等环节。
三、组织架构1. 医院成立胰岛素管理工作小组,负责胰岛素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工作。
2. 药剂科负责胰岛素的采购、储存、配送、调剂等工作。
3. 临床科室负责胰岛素的使用、监控和反馈。
四、管理制度1. 胰岛素采购(1)胰岛素的采购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2)采购胰岛素时,应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质、产品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的供应商。
(3)采购胰岛素应经医院胰岛素管理工作小组审核批准。
2. 胰岛素储存(1)胰岛素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避光、通风的专用冰箱中,温度控制在2-8℃。
(2)储存胰岛素时,应避免与易挥发、易腐蚀、易燃易爆物品放在一起。
(3)定期检查胰岛素储存环境,确保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3. 胰岛素配送(1)胰岛素配送应由药剂科负责,严格按照配送流程执行。
(2)配送胰岛素时,应确保胰岛素在有效期内,并附有产品说明书、合格证等相关资料。
(3)配送过程中,应避免胰岛素受到温度、湿度等影响。
4. 胰岛素调剂(1)调剂胰岛素时,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药师负责。
(2)调剂胰岛素应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调剂胰岛素后,应将剩余胰岛素放回原储存位置,并做好记录。
5. 胰岛素使用监控(1)临床科室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胰岛素,并做好使用记录。
(2)定期对胰岛素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胰岛素合理使用。
(3)对患者使用胰岛素的效果进行评估,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五、监督与考核1. 医院胰岛素管理工作小组定期对胰岛素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胰岛素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责任人应承担相应责任。
3. 定期对胰岛素管理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科室和个人评优评先的依据。
胰岛素使用、保存规范DF/(G) 003--2012 为规范我院非内分泌专业护士的胰岛素使用和保存规范,现根据2011年出版的《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和2009年出版的《中国糖尿6病护理及教育指南》以及胰岛素药物说明书,对我院胰岛素使用、保存加以规范如下:第一条我院常用胰岛素种类及相关信息作用类型种类临床常见商品名来源外观起效时间达峰时间持续时间发生低血糖时间超短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生物技术清10-15min 1-2h 4-6h 少见(门冬胰岛素)▲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优泌乐生物技术清10-15min 1-1.5h 4-5h 少见▲(赖脯胰岛素)短效短效胰岛素国产普通人清30min 3h 6h 3-7h ▲短效胰岛素诺和灵R 人清30min 1-3h 8h 4h ▲短效胰岛素优泌林R 人清30min 2-4h 6-8h 4h中效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国产NPH 人混悬2-4h 6-12h 18-24h 6-13h ▲低精蛋白锌胰岛素诺和灵N 人混悬 1.5h 4-12h 24h 6h 低精蛋白锌胰岛素优泌林N 人混悬1-2h 8-10h 18-24h 8h预混▲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 人混悬30min 2-8h 24h 4-6h 预混胰岛素诺和灵50R 人混悬30min 2-3h 10-24h 4-6h优泌林70/30 人混悬30min 2-12h 18-24h 4-6h ▲预混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 生物技术混悬 10-20min 1-4min 14-24h 4h ▲预混赖脯胰岛素25优泌乐25 生物技术混悬15min 1.5-3h 16-24h 4h长效▲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来得时生物技术清2-3h 无峰长达30h少见▲(甘精胰岛素)鱼精蛋白胰岛素PZI 猪、牛混线3-4 8-10h 长达20h备注:以上胰岛素一览表中(定为▲的胰岛素相关内容)为我院正在使用的胰岛素,要求护士必须记住,并列为考核内容。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1版令狐采学目录序----------------------------------------------------01指南推荐强度及证据分级-----------------------02 1.医护人员的职责---------------------------------02 2.注射前的心理准备------------------------------02 2.1 儿童---------------------------------------------02 2.2 青少年------------------------------------------03 2.3 成人---------------------------------------------03 3.注射治疗的教育---------------------------------04 4.注射药物------------------------------------------05 4.1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类型及作用--------05 4.1.1 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06 4.1.2 短效(常规)胰岛素-------------------------07 4.1.3 中效胰岛素(NPH)-------------------------07 4.1.4 长效胰岛素及其类似物-------------------07 4.1.5 预混胰岛素及预混胰岛素类似物-------08 4.2GLP-1受体激动剂-------------------------08 5.注射装置---------------------------------------08 5.1胰岛素注射工具------------------------------09 5.1.1 胰岛素注射笔-------------------------------09 5.1.2 胰岛素专用注射器-------------------------11 5.1.3 胰岛素泵-------------------------------------11 5.1.4 无针注射器----------------------------------12 5.2注射笔用针头-------------------------------125.2.1 儿童和青少年-------------------------------12 5.2.2 成人-------------------------------------------13 6.注射技术------------------------------------------146.1 注射部位的选择------------------------------14 6.2 注射部位的轮换-----------------------------15 6.3 注射部位的检查和消毒---------------------16 6.4 捏皮---------------------------------------------16 6.5 进针角度---------------------------------------17 6.6 针头留置时间---------------------------------18 6.7 注射器材的废弃------------------------------18 6.8 针头重复使用的危害------------------------18 7.皮下脂肪增生与其他并发症------------------197.1 皮下脂肪增生---------------------------------19 7.2 疼痛---------------------------------------------207.3 出血和淤血------------------------------------218.胰岛素注射相关问题---------------------------218.1 胰岛素的保存---------------------------------218.2 胰岛素的混匀---------------------------------218.3 特殊人群的胰岛素注射---------------------229.规范胰岛素注射标准9步骤(胰岛素笔)---------------------------------------------------------2210.注射部位规范检查3要素--------------------23结语---------------------------------------------------23附录1. 胰岛素注射笔注射方法----------------24附录2. 胰岛素专用注射器的注射方法------27附录3. 选择针头长度的推荐-------------------28附录4. 针头使用手法的推荐-------------------29参考文献---------------------------------------------略序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乃至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和患病率急剧增长。
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症状。
为了确保胰岛素的安全有效使用,制定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的内容和要求。
一、胰岛素的存储与保管1. 胰岛素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2. 胰岛素的存放温度普通应在2℃-8℃之间,但不得冷冻。
3. 胰岛素瓶或者笔应放置于原包装中,避免受到外界的物理损伤。
4. 胰岛素在使用前应检查有效期,过期的胰岛素严禁使用。
5. 胰岛素的保管应避免与其他药物混淆,以免发生错误使用。
二、胰岛素的使用方法1. 在使用胰岛素之前,应先洗净双手,并确保注射器或者胰岛素笔的清洁。
2. 注射胰岛素前,应摇晃胰岛素瓶或者笔,使药液均匀混合。
3. 使用注射器时,应选择合适的针头,并确保针头没有损坏或者弯曲。
4. 在注射胰岛素前,应选择注射部位,并用酒精棉球擦拭该部位。
5. 注射胰岛素时,应将注射器或者胰岛素笔垂直插入皮肤,并缓慢注射药液。
6. 注射胰岛素后,应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以促进药物的吸收。
三、胰岛素使用的注意事项1. 使用胰岛素前,应先向医生或者药师咨询,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2. 胰岛素的剂量应根据个体情况和血糖控制目标进行调整,不得随意更改。
3. 在使用胰岛素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记录下来,以便调整剂量。
4. 胰岛素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以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5. 使用胰岛素时,应避免同时使用其他药物,以免发生相互作用。
6. 胰岛素使用过程中,如果浮现过敏反应、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应即将就医。
四、胰岛素的废弃处理1. 使用完的注射器或者胰岛素笔应将针头拔下,并放入专用的废弃容器中。
2. 胰岛素瓶或者笔的剩余药液应按照医疗废物的处理要求进行处理。
3. 胰岛素使用过期或者损坏的药物应按照药品废弃处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五、胰岛素使用管理的培训与宣教1.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胰岛素使用管理的培训,提高其使用技能和安全意识。
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胰岛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正确合理地使用胰岛素非常重要。
为了确保胰岛素的安全有效使用,制定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的内容。
一、胰岛素的存储与保管1. 胰岛素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远离高温、高湿、阳光直射和冷冻的环境。
2. 胰岛素瓶或笔应密封保存,在使用前检查瓶或笔的标签,确保胰岛素未过期。
3. 胰岛素不得与其他药物混放,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4. 胰岛素在使用前应检查外观,如有浑浊、沉淀或颜色改变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
二、胰岛素的使用方法1. 使用前,请先洗净双手,并确保注射部位清洁。
2. 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应轮换使用,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以免引起局部皮肤问题。
3. 胰岛素的注射方式包括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
皮下注射是最常用的方式,注射角度应为45度或90度,注射速度适中。
4. 皮内注射是一种更深入的注射方式,需要医生或专业人员指导和操作。
5. 使用胰岛素笔的患者应熟悉胰岛素笔的使用方法,确保每次注射剂量准确。
三、胰岛素的剂量调整1. 胰岛素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2. 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或调整剂量时,患者应密切监测血糖水平,以便及时调整剂量。
3. 胰岛素的剂量调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得擅自增减剂量。
四、胰岛素的不良反应与应对措施1. 胰岛素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低血糖的不良反应,患者应学会判断低血糖的症状,并及时采取措施,如摄入适量的含糖食物。
2. 若出现胰岛素过敏反应,如皮肤发红、瘙痒、肿胀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胰岛素,并就医咨询。
3. 胰岛素使用过程中,如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相应措施。
五、胰岛素的废弃处理1. 胰岛素瓶或笔使用完毕后,应将其废弃至专用的胰岛素废弃容器中。
2. 胰岛素废弃容器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以免误食。
3. 胰岛素废弃容器应定期清理,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标题: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引言概述: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正确的使用和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胰岛素使用管理的规范,匡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一、胰岛素的存储1.1 温度:胰岛素应存放在2-8摄氏度的冰箱中,避免冷冻或者过热。
1.2 避光:胰岛素应存放在原包装中,避免阳光直射。
1.3 有效期:过期的胰岛素会失去药效,应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换。
二、胰岛素的注射2.1 注射部位:胰岛素注射部位应轮换使用,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
2.2 注射时间:胰岛素应在饭前15-30分钟注射,以保证药效。
2.3 注射技巧:正确的注射技巧包括用药前清洁皮肤、注射角度和深度的掌握等。
三、胰岛素的剂量3.1 个体化:胰岛素剂量应根据患者的血糖监测结果和饮食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3.2 起效时间:不同种类的胰岛素有不同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应根据需要合理选择。
3.3 调整剂量:患者在遇到特殊情况或者生活习惯改变时,应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四、胰岛素的监测4.1 血糖监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
4.2 低血糖监测: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低血糖症状,及时处理低血糖反应。
4.3 血糖波动:注意监测血糖波动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
五、胰岛素的应激管理5.1 疾病时:患者在患病或者受到应激时,应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5.2 手术先后:手术先后需特殊注意胰岛素的使用管理,避免发生血糖波动。
5.3 运动时:运动先后应调整胰岛素剂量,避免发生低血糖或者高血糖。
结语:胰岛素使用管理规范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胰岛素的使用和管理,定期复诊并监测血糖水平,以确保疗效和安全。
希翼本文能为患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