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主体知识点归类复习20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3.09 MB
- 文档页数:20
经济生活重要主体归纳一:《经济生活》行为主体——个人主体:货币财富拥有者、理智的消费者、新型的劳动者、理性的投资者、诚信的纳税者(1)财富拥有者:遵循价值规律,购买物美价廉商品;正确认识货币本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2)理智消费者:①要坚持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②要做市场规则的践行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依法参加经济活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社会公德;(3)新型劳动者:①要转变落后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四种)努力实现就业和再就业;②走自主创业之路,以创业带就业;③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增强劳动技能培训,不断适应新形势对劳动者的要求。
④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自觉履行劳动义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理性投资者:要认清各种投资方式的利弊,坚持投资多元化,理性投资。
(5)诚信的纳税者:要树立纳税人意识,自觉诚信纳税,不偷税欠税骗税抗税;同时,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二:《经济生活》行为主体——企业(1)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2)企业作为经营者①要重视产品质量,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这样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的;②要自觉遵循价值规律,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这样在竞争中才处于有利地位。
③根据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适时第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
①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搞好售后服务,实施名牌战略,坚持正当竞争;④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⑤企业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开展节能减排,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⑥企业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经济生活复习讲义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1)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的商品所以能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有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2)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
(3)两者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
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为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目的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所遇到的困难。
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②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④货币的产生阶段: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于是贵金属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便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W--G―― W'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金属货币与纸币:(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