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20年述评

  • 格式:pdf
  • 大小:156.75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20年述评

李炯英

(东南大学外语系,江苏南京210096)

摘 要: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国。在我国,将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起步于80年代初。从1981年至2001年20年间,我国学者已发表跨文化交际学研究论文近300篇,专著20余部,初步形成了一套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体系。透过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不仅可以了解我国在该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特点、研究方法与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推测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评述

中图分类号:H0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22X (2002)0620086205

A R evie w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 esearch in China

L I Jiong 2ying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S outheast University ,

Nanjing ,Jiangsu Prov.,210096,China )

Abstract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rose in America in the late 1950s ,and has since en joyed a long and significant influence from linguistics ,communication ,anthropology and psychology.In China ,nearly 300papers and 202odd books have been published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ince early 1980s ,and an integrated system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 2cation research has been set u p.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in this field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will not only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and problems in China π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but also shed light on the prospects for its de 2velopment.

K ey w or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review

1.引言

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其诞

生可以说有三个标志,一是1959年第一部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霍尔(Edward Hall )的《无声的语言》问世;二是1970年国际传播学会正式成立了跨文化交际学分会;三是1974年《国际与跨文化交际学年刊》创刊。可见跨文化交际学的兴起是近30年的事。可以说,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始终与其他众多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语言学、文化学等。这些相邻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对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80年代初,跨文化交际学由外语教学界引入国内,研究重点在于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差异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学术界一般认为,许

国璋于1980年在《现代外语》第4期上发表的题为“Culturally 2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一文,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的诞生。从1981年至2001年20年间,我国学者对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兴趣越来越浓厚,发表了近300篇研究论文,出版专著20余部,不仅推动了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而且对我国其他人文学科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拟对我国20年来的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作一评述。

2.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的引进

80年代初,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开始引进并有了迅速发展。1983年,何道宽在他的《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的交际》(《外国语文教学》1983年第2期)一文中,率先将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学

收稿日期:2002-03-14

作者简介:李炯英(1962-),男,浙江建德市人,东南大学外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学与二语习得。

第25卷 第6期 2002年11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Vol.25 No.6 Nov.2002

科向国内学者进行介绍,探讨了这门新兴学科的基本内容、理论及其研究成果。此后,《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学刊》、《外语教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相继刊登了一系列翻译、综述、评介跨文化交际学的文章。据统计,至1993年止,已发表的有关跨文化交际学方面的文章达上百篇之多。(胡文仲,1994a)这些文章大多被收入了胡文仲主编的《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a)和王福祥、吴汉樱编的《文化与语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二书中,共85篇。这类文章最集中论述的是文化与交际的关系、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跨文化语用学、非语言交际等。

随着国外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进展,新的理论和观点都能及时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得到介绍与传播,例如全面介绍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的最新进展情况(贾玉新,1992;胡文仲,1994b)、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将跨文化交际与文化定型结合起来研究的“跨文化交际悖论”说(高一虹,1995)、专门介绍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谈规约”(许力生,1996)、重点介绍文化思维模式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胡超,1998)等。

邓炎昌、刘润清合著的《语言与文化》作为国内一本较早的有关跨文化交际学方面的著作,重点讨论了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所涉及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因素”,为推动我国语言与文化的研究起了积极的作用。(王福祥,1996:433)从1995年开始,国内相继出版了多部由中国学者撰写的“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学术专著,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关世杰的《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王宏印的《跨文化传通》(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6)、林大津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和顾嘉祖的《跨文化交际》(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关著是国内出版的首部跨文化交际学专著,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该领域以及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文化的特点,对跨文化交际学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内容丰富、翔实,理论性强。王著具有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行文流畅、表达自然等特点,是一本重实用、普及性的跨文化交际学著作。林著文笔流畅,例证丰富、生动,论述严谨、全面,对与英美人交往具有较强的指导性。贾著信息量大、理论性和学术性较强、论证严谨周密、引

证丰富,并结合符号学、语用学、语篇学等学科理论进行跨文化的语用对比分析和语篇对比分析。胡著内容精练、行文自然流畅、说理清晰、分析透彻,并提供了大量该领域的最新信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研究跨文化交际学的入门指导用书。顾著内容丰富,从跨文化交际中的隐蔽文化(covert cul2 ture)入手,从多维度、多层面去探讨不同文化,“既有宏观的概论,又有微观的细论”,“其材料之丰富、实例之生动、观察之细腻、分析之中肯,标志着我国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刘润清,2000)

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的引进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外国跨文化交际学的名著在国内翻译出版,如萨莫瓦(L. A.Samovar)等著的《跨文化传通》(陈南等人译,三联书店,1988)、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人霍尔的《无声的语言》(刘建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莫藤森(S.Mortenson)的《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关世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等。这些译著的出版对该学科在国内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二,外国英文原著在国内直接出版,如由外研社首批推出的英文版《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的54部原著中,就有两部是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这些原著的出版使国内学者“开阔了思路,扩大了视野,提高了效率”(引自王宗炎为丛书所做的序)。其三,国内研究者选编国外学者撰写的论文在国内以原文或译文的形式集结出版,如胡文仲选编的《跨文化交际学选读》(英文版,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等。

1995年8月,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发起并召开的全国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研讨会,现已召开四届。事实上,早在1991年3月,欧洲跨文化研究院就与中山大学合作,在中国召开了第一届跨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后又分别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举办了四届跨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此外,1996年,北京大学与美国肯特州立大学(Kent State University)共同举办了主题为“交际与文化———进入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的国际研讨会; 1999年在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题为“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的国际研讨会。这些活动对推进我国的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和国内外学术交流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跨文化交际学在国内的引进与传播,与许多学者孜孜不倦的耕耘是分不开的。在该领域中,引介和研究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当首推胡文仲教

7

8

第6期李炯英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20年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