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明代文学史年表
- 格式:doc
- 大小:17.35 KB
- 文档页数:3
明清历史年表明(公元1368—1644年)1368 戊申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9 己酉二年1370 庚戌三年1371 辛亥四年1372 壬子五年1373 癸丑六年1374 甲寅七年1375 乙卯八年1376 丙辰九年1377 丁巳十年1378 戊午十一年1379 己未十二年1380 庚申十三年1381 辛酉十四年1382 壬戌十五年1383 癸亥十六年1384 甲子十七年1385 乙丑十八年1386 丙寅十九年1387 丁卯二十年1388 戊辰二十一年1389 己巳二十二年1390 庚午二十三年1391 辛未二十四年1392 壬申二十五年1393 癸酉二十六年1394 甲戌二十七年1395 乙亥二十八年1396 丙子二十九年1397 丁丑三十年1398 戊寅三十一年1399 己卯明惠帝朱允溫建文元年1400 庚辰二年1401 辛巳三年1402 壬午四年1403 癸未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1404 甲申二年1405 乙酉三年1406 丙戌四年1407 丁亥五年1408 戊子六年1409 己丑七年1410 庚寅八年1411 辛卯九年1412 壬辰十年1413 癸巳十一年1508 戊辰三年1509 己巳四年1510 庚午五年1511 辛未六年1512 壬申七年1513 癸酉八年1514 甲戌九年1515 乙亥十年1516 丙子十一年1517 丁丑十二年1518 戊寅十三年1519 己卯十四年1520 庚辰十五年1521 辛巳十六年1522 壬午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元年1523 癸未二年1524 甲申三年1525 乙酉四年1526 丙戌五年1527 丁亥六年1528 戊子七年1529 己丑八年1530 庚寅九年1531 辛卯十年1532 壬辰十一年1533 癸巳十二年1534 甲午十三年1535 乙未十四年1536 丙申十五年1537 丁酉十六年1538 戊戌十七年1539 乙亥十八年1540 庚子十九年1541 辛丑二十年1542 壬寅二十一年1543 癸卯二十二年1544 甲辰二十三年1545 乙巳二十四年1546 丙午二十五年1547 丁未二十六年1548 戊申二十七年1549 己酉二十八年1550 庚戌二十九年1551 辛亥三十年1552 壬子三十一年1553 癸丑三十二年1554 甲寅三十三年1555 乙卯三十四年1556 丙辰三十五年1557 丁巳三十六年。
(完整版)明代诗词史年表1368年-1398年- 1368年:明朝建立,洪武皇帝即位。
- 1374年:朱元璋下令编纂《建文年谱》。
- 1382年:罗应斩首诗案发生。
- 1398年:洪武皇帝去世,惠帝继位。
1399年-1464年- 1402年:永乐皇帝即位。
- 1407年:永乐皇帝派遣郑和下西洋。
- 1421年:明成祖即位,改元洪熙。
- 1428年:明成祖下令编纂《洪熙年谱》。
- 1442年:明英宗即位。
- 1464年:明仁宗即位。
1465年-1572年- 1465年:明宪宗即位。
- 1487年:明孝宗即位。
- 1506年:明武宗即位。
- 1521年:明世宗即位。
- 1556年:明穆宗即位。
- 1567年:明神宗即位。
- 1572年:明光宗即位。
1573年-1644年- 1573年:明熊宗即位。
- 1582年:万历帝即位。
- 1593年:明神宗诏令整顿文献,以纪念明朝二十年。
- 1619年:明光宗去世,后继位的天启帝即位。
- 1626年:明熹宗即位。
- 1628年:明思宗即位。
- 1644年:明思宗将明朝遗弃给李自成,明朝灭亡。
名人诗词- 顾炎武(1519年-1589年):明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有《日知录》。
- 杨慎(1488年-1559年):明代诗人,代表作有《癸巳杂诗》。
- 杨维桢(1472年-1529年):明代文学家,代表作有《天台杂诗》。
-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宋代文学家,明代时有名,代表作有《青玉案·元夕》。
- 文征明(1470年-1524年):明代文学家,书画家,代表作有《题西林壁》。
- 袁宏道(1585年-1664年):明末清初文学家,代表作有《离骚补注》。
以上是明代诗词史年表的完整版,希望对你有帮助!。
明清文学史年表明洪武元年戊申(1368)正月,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国号明,建元洪武。
八月,元朝亡。
约于元末明初,传为罗贯中编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施耐庵编撰的《水浒传》基本定型。
传罗贯中为施耐庵的门人。
施氏生卒年不详。
罗氏约生于1315—1385年之间,另有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传世。
洪武二年已酉(1369)二月,诏修《元史》,以宋濂、王祎为总裁。
高启以荐修《元史》赴南京,次年授翰林院编修,《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池上雁》等诗作于此际。
洪武三年庚戌(1370)诏定八股文取士的科举考试制度。
高启自定《缶鸣集》十二卷。
杨维桢卒(1296—),年七十五。
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高明约卒于是年(约1301—),年约七十。
有南戏《琵琶记》等。
洪武七年甲寅(1374)高启因作《郡治上梁文》犯忌被杀,年三十九(1336—)。
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洪武八年乙卯(1375)刘基卒(1311—),年六十五。
有《诚意伯文集》。
洪武十一年戊午(1378)瞿佑著成《剪灯新话》四卷。
朱权生(—1448)。
杨基卒于本年或后(1326—),年约五十三。
有《眉庵集》。
洪武十二年已未(1379)朱有燉生(—1439)。
洪武十三年庚申(1380)正月,左丞相胡惟庸坐谋逆罪被杀,株连者众。
徐贲卒(生年不详)。
有《北郭集》。
洪武十四年辛酉(1381)宋濂卒(1310—),年七十二。
有《宋学士文集》。
洪武十七年甲子(1384)三月,颁科举取士式,乡、会试首试《五经》、《四书》,遂为定制。
洪武十八年乙丑(1385)张羽远谪广东,半途召还,自沉龙江,年五十三(1333—)。
有《静居集》。
洪武三十年丁丑(1397)五月,颁《御制大明律》,其中规定:“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
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同罪。
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如、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明代文学史年表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太祖朱元璋开国。
章回小说发展。
洪武二年(1369):高启应召纂修《元史》
洪武三年(1370):定科举制度,仿宋朝经义,制定“八股”格式
洪武十一年(1378):瞿佑著成《剪灯新话》四卷
洪武十七年(1384):颁布科举考试限用《四书》朱注。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权作《太和正音谱》
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永乐大典》于永乐元年始修,至本年编成
永乐十二年(1414):胡广,杨荣等修《四书》、《五经》、《性理大全》
永乐十五年(1417):颁布科举考试限用《性理大全》
永乐十八年(1420):李祯作《剪灯馀话》四卷
永乐二十年(1422):贾仲明《书录鬼簿后》
明孝宗弘治甲寅年(1494):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
弘治十年(1497):“吴中四才子”徐祯卿、祝允明、唐寅、文徵明。
弘治十三年(1500):李梦阳《时命篇》
弘治十七年(1504):李东阳编《拟古乐府》
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李梦阳《结肠操》
明世宗嘉靖壬午年(1522):《三国志通俗演义》最早可见刻本嘉靖四年(1525):李梦阳刊刻《弘德集》
嘉靖二十一年(1542):吴承恩《西游记》初稿或至本年已著成
嘉靖二十六年(1547):李开光著成传奇《宝剑记》
嘉靖三十一年(1552):刊本《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嘉靖三十二年(1553):现存最早的《唐书志传》刻本刊行
嘉靖三十五年(1556):李开光诗文集《闲居集》
嘉靖三十八年(1559):天池道人《南词叙录》
明穆宗隆庆三年(1569):《三国志演义》传入朝鲜;李攀龙《古今诗删》至迟在本年编成
隆庆四年(1570):高濂作传奇《玉簪记》
隆庆六年(1572):王世贞著成《艺苑卮言》
明神宗万历三年(1575):汤显祖《红泉逸草》
万历十五年(1587):汤显祖《紫钗记》
万历十七年(1589):刊印《忠义水浒传》
万历十八年(1590):吴承恩《射阳先生存稿》
万历十九年(1591):《英烈传》的最早刊本刊行
万历二十二年(1594):《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袁宏道《为官苦》
万历二十四年(1596):袁宏道《叙小修诗》,首次提及《金瓶梅》并给予高度评价
万历二十六年(1598):汤显祖《牡丹亭》
万历二十八年(1600):汤显祖《南柯记》
万历二十九年(1601):汤显祖《邯郸记》
万历三十四年(1606):《杨家府演义》于本年序刊;袁宏道《瓶花斋集》;汤显祖《玉茗堂文集》
万历三十五年(1607):沈璟《义侠记》
万历三十六年(1608):刊印《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徐复祚《红梨记》
万历四十二年(1614):吴从先《小窗自纪》
万历四十五年(1617):现存最早《金瓶梅》刻本刊行
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冯梦龙《警世通言》
天启七年(1627):刊本《岳武穆王精忠传》;冯梦龙《醒世恒言》
明思宗崇祯元年(1628):凌濛初《拍案惊奇》
崇祯三年(1630):陆人龙《辽海丹忠录》;齐东野人《隋炀
帝艳史》
崇祯五年(1632):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崇祯六年(1633):吴炳《绿牡丹》
崇祯八年(1635):明刊《三国志传》入藏于英国牛津大学
崇祯十五年(1642):刊本《岳武穆精忠报国转》
十七年(1644):钱谦益《初学集》;思宗朱由检自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