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2.听听秋的声音
- 格式:docx
- 大小:14.98 KB
- 文档页数:7
【导语】本课是⼀⾸现代诗,是略读课⽂。
作者抓住秋天⾥⼤⾃然⼀些声响,⽤诗的语⾔,赞美了秋天。
整理了⼈教版三年级上册语⽂《听听,秋的声⾳》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听听,秋的声⾳⼀ 1、有感情朗读课⽂,体会童话般的诗境,轻、柔、美。
2、展开想象,通过朗读与同学交流体会。
3、仿写第⼀⼩节,体会童真、童趣。
⼆、课前准备:印⼀些与秋天相关的诗⽂,诵读《秋天的⾬》、《秋天的图画》、《秋天到》等。
三、教学过程 板块⼀:整体感知 1、孩⼦们,秋的脚步很轻很轻,可是我们却听到了她的声⾳,不信,你听 听听,秋的声⾳。
配上⾳乐和美丽的图画。
(学⽣不看书,滚动式字幕,最后没有字幕) 2、孩⼦们,听完这⾸诗,你有什么感觉呀? 3、秋天多美啊,请同学们拿出课⽂纸,美美地读读课⽂,争取把字读准,把句⼦读通,遇到难读的地⽅多读⼏遍。
读好的同学就带着微笑看着⽼师。
4、看到那么多快乐的笑脸,⽼师知道⼤家都已经读好了,下⾯⽼师要检查⼀下,你们是不是已经读准了这些⽣字 抖抖⼿臂——刷刷, 振动翅膀——嚁嚁, 秋风掠过,送来歌吟, ⾕粒绽开,唱起歌韵, 蟋蟀匆匆,洒下叮咛, ⾛进这辽阔的⾳乐厅。
(1)⼀句⼀句出⽰,指名学⽣读。
(2)全班齐读。
(3)我们不光要读准字词,还要读出点诗的韵味呢!⽼师读前半句,同学们读后半句。
学⽣读后半句,⽼师读前半句。
男⼥⽣互读。
5、读好了这⾸⼩诗,谁想来读读课⽂? 指名读,第六⼩节全班齐读。
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在秋的⾳乐厅⾥,谁在唱着美妙的歌。
板块⼆:体会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1、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你知道了谁在唱着美妙的歌? ⽣回答:⼤树蟋蟀⼤雁秋风叶花汗⽔⾕粒(⽤板画的形式) 这些都是秋天特有的景象,秋天特有的声⾳,所以,题⽬叫——学⽣接《听听,秋的声⾳》。
2、在秋天这个⾳乐厅中,⾳乐家们唱歌的⽅法是各有不同,有的独唱,有的合唱。
你再快速读读课⽂,看看诗中谁在独唱呢! A、⼤树 “刷——刷——”,风吹树叶,多有意思啊! 独唱的时候,声⾳要响⼀点哦! 风吹过来喽,谁来唱⼀唱。
三年级上册语文《听听秋的声音》示例文章篇一:《听听秋的声音》秋,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我呀,特别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有好多好多有趣的声音,就像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呢。
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周围都是金黄的稻田。
风一吹,稻子们就沙沙沙地唱起歌来。
这声音可好听啦,就像是一群小伙伴在悄悄地说悄悄话。
我想,它们是不是在说:“我们都成熟啦,农民伯伯快来收割我们呀。
”嘿,你看,那稻穗沉甸甸的,都把稻杆压弯了腰。
我仿佛看到了农民伯伯脸上那开心的笑容,他们肯定在想:“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呢!”我轻轻地走进稻田,弯下腰,仔细听着稻子们的歌声,感觉自己都快变成一颗小稻子,和它们一起欢快地唱歌了。
旁边的大树上,树叶也开始有动静了。
一片一片的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飞舞。
它们发出了簌簌的声音,这声音像是在和大树妈妈告别。
我捡起一片落叶,对着它说:“小树叶呀小树叶,你是不是很舍不得大树妈妈呢?”我觉得树叶就像一个个懂事的孩子,它们知道自己要离开大树妈妈,去给大地铺上一层厚厚的地毯。
大树妈妈肯定也很舍不得它们,可是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呀。
我把落叶放在手心里,感受着它的脉络,就像感受着它的生命历程一样。
再往前走,我听到了蛐蛐的叫声。
蛐蛐在草丛里叫得可欢啦,唧唧吱,唧唧吱。
这声音就像一把小钥匙,打开了秋天音乐的大门。
我蹲下身子,想要找到蛐蛐在哪里。
我想对蛐蛐说:“你是不是在为秋天的到来而欢呼呢?”可是蛐蛐很调皮,我还没看到它的身影,它就不叫了。
等我刚要站起来的时候,它又开始叫了起来,好像在跟我玩捉迷藏呢。
旁边的小伙伴笑着说:“蛐蛐可机灵啦,你很难抓到它的。
”我不服气地说:“哼,我一定要找到它。
”我们就在草丛里找啊找,虽然最后也没有找到蛐蛐,但是我们听到了它美妙的歌声,也很开心。
果园里也是热闹非凡呢。
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大苹果,就像一个个小灯笼。
我听到苹果们在枝头你挤我碰,发出轻微的砰砰声。
我猜它们在说:“我们都已经成熟啦,又大又甜,快来摘我们呀。
《听听,秋的声音》课文原文
《听听,秋的声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原文如下:
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嚁嚁”,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12听听秋的声音
【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是一首现代诗,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教学时, 没必要太注重文章的内容, 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精读课文获得的方法, 把课文读懂;着重是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领悟到词句表达的精妙,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本课的设计让学生在听中想象,说中积累,读中感悟,写中运用。
力求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课前准备】
1、旋律优美的钢琴曲《秋日私语》。
2、各种秋景的幻灯片。
【教学流程】
一、享受秋天,发挥想象
1.描述引入:孩子们,前些日子,我们感受到了秋雨的清凉和温柔,也正是秋雨用一盒神奇的颜料,点染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秋天。
你们看——
2.课件展示秋天美景,师动情描述。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稻海一片金黄;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小溪叮咚,带着秋叶去远方;银白的秋月宛如玉盘,那么宁静、安详;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枝头;苹果你挤我碰,露出红红的脸颊,南瓜挺起圆滚滚的大肚子,金色的秋天,瓜果飘香。
3.同学们,给你一个感叹号,能用一句话赞美一下你刚才看到的秋天吗?
二、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1)是啊,秋天真美!它就是一道神奇的画廊,展现出五彩缤纷的图画,它也是一座辽阔的音乐厅。
不信,你好好地去——听听,秋的声音。
(揭题)
生齐读课题。
老师强调中间逗号朗读时略略停顿,因为秋的声音要用心听才能听出它的美妙。
(2)现在闭上眼睛,老师用朗读带你们去听听秋的声音。
(放轻音乐,师范读)
师:你从我的朗读中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请同学们翻到12课,自由朗读,找找诗句中描写了哪些秋的声音?
师:现在请同学们说说。
(师相机板书)
师:请同学们齐读描述声音的这四个词(话音、歌韵、叮咛、歌吟)生:读词
师:这听起来很平常的声音,用上这四个词去描述,就使这四种声音变得非常有意思,作者用词是多么丰富啊。
三、读读,说说,感悟秋的美好
1、感悟落叶之美
师:谁喜欢黄叶的声音?读给大家听听。
抽生读
师:黄叶一片片从树叶上掉下来,像什么?
出示课件黄叶飘飞,学生想象。
师:黄叶和大树妈妈道别,说了些什么?
师:你能用朗读表现黄叶飘飘悠悠,依依不舍和大树妈妈道别的情景吗?
学生朗读,师相机点评。
2、感悟蟋蟀歌秋
师:(播放蟋蟀的声音)听听,谁在歌唱?
抽生读第二小节。
师:想象一下,蟋蟀在唱什么?
学生有感情朗读
3、感悟大雁深情
师:(出示幻灯片——大雁南飞)天凉了,大雁嘎嘎叫着向南方飞去。
齐读描写大雁的诗句。
师:叮咛是什么意思?早上出门,你妈妈总爱反复地说什么?每天放学,老师对同学们总爱反复地说些什么?
师:我们用联系生活的办法理解了叮咛就是反复地说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
师:大雁就要离开它的朋友们飞往温暖的南方,它深情地对青蛙说:“————————”,对蚂蚁说:“——————-”,对喜鹊说:“————————”
师:多么深情的大雁,临行时一串串叮咛让我们感到一阵阵温暖。
齐读
4、感悟丰收喜悦
(1)出示“田野丰收”幻灯片
(2)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引读。
金黄的田野一片丰收景象,“呼呼”,在秋风动人的歌吟中,我们仿佛看到了田野里,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梁举起——(生:)燃烧的火把;(师:)果园里,梨树挂起——(生:)金黄的灯笼,(师:)苹果露出——(生:)红红的脸颊。
(3)老师从你们的脸上看到了丰收的喜悦。
这个季节,农民伯伯比我们更快乐。
让我们怀着这份喜悦,为金色的秋天送上我们的歌吟。
(4)学生齐诵:“秋天到,秋天到,田里庄稼长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秋天到,秋天到,园里果子长得好,枝头结柿子,架上挂葡萄,黄澄澄的是梨,红通通的是
枣。
”(二年级学过的儿歌)
(5)再把这份喜悦送到诗句里,齐读。
5、改写第三小节
(1)你们的朗读像音乐让老师陶醉,秋天多么美好。
现在,让我们美美地齐读一二三小节,享受享受这醉人的秋天。
(2)全班齐读
(3)一二小节和第三小节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4)诗句这样写,是表达方式富有变化,显得更生动。
你能用一二小节的形式改写第三小节吗?
(5)学生口头改写
(6)出示幻灯,全班齐读改写后的第三小节
6、走进秋的音乐厅
(1)听听,秋的声音,我们写下动人的诗行,啊啊,那是金秋最美的歌唱。
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
请大家齐读第四小节。
(2)齐读
(3)理解音乐厅
(4)秋天的大自然,还藏着很多美妙的秋的声音,我们不光要用耳朵聆听,更要用心去感受,秋的声音,在——(齐读第五小节)(5)让我们走近每一片叶,走近每一朵花,听听,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6)学生联系本单元学过的课文,或者看大屏画面,自由交流。
“砰砰”,树上的苹果你挤我碰。
“嘿哟,嘿哟”蚂蚁忙着准备冬粮。
“呱呱”青蛙正在加紧挖洞
……
7、感受发现的喜悦
是啊,同学们真会听,尽管秋天的脚步轻轻又悄悄,我们还是听到了这么多丰富而美妙的声音。
带着发现的喜悦,齐读最后一小节。
四、总结
(1)回顾板书,师生一起总结:是啊,在这辽阔的(音乐厅)里,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刷刷”),那是落叶飘飞和大树道别的(话音),(“曲曲”)是蟋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嘎嘎”),那是大雁南飞撒下的(叮咛),(“呼呼”),那是秋风为金色的田野送上的阵阵(歌吟)。
括号里为板书内容,学生读
(2)最后,让我们用动情的朗读,为金秋唱出我们的歌韵。
(3)全班齐诵课文。
五、课后小练笔:(出示幻灯)我来当诗人。
仿照一二小节的写法,写一写你听到的秋的声音。
【板书】
12听听,秋的声音
黄叶刷刷话音
音乐厅蟋蟀歌韵
大雁嘎嘎叮咛秋风呼呼歌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