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与电网一体化信息交互系统设计与实现
- 格式:pdf
- 大小:811.25 KB
- 文档页数:5
电动汽车双向互动标准体系电动汽车双向互动标准体系是指为了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的双向能量传输和信息交互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这个标准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效率。
以下是电动汽车双向互动标准体系的一些主要内容:
1. 通信协议: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的通信需要遵循一定的协议和规范,以确保信息的传输和交互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充电设施标准:充电设施是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的接口,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充电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兼容性。
3. 能量传输标准: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的能量传输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能量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
4. 数据安全标准: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的信息交互涉及到大量的敏感数据,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5. 智能电网标准:电动汽车可以作为智能电网的一部分,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的协同工作。
建立电动汽车双向互动标准体系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企业需要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和推广,科研机构需要开展相关的研究和技术创新。
只有通过各方的共
同努力,才能建立起完善的电动汽车双向互动标准体系,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发展,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效率。
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双向互动技术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EV)作为现代能源和交通领域的两大重要创新,正日益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这两种技术的结合,不仅有助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还能为未来的交通出行提供更为环保、高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旨在对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双向互动技术进行全面综述,分析其在能源管理、车辆充电、电网优化等方面的应用及潜在影响。
本文将首先介绍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
随后,将重点探讨两者之间的双向互动技术,包括无线通信技术、功率交换技术、能量管理技术等,并分析这些技术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文还将对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双向互动技术的实施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智能电网技术概述智能电网,作为现代电力系统的一种高级形态,它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和控制技术,实现了电力系统的自我感知、自我决策和自我修复,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供电质量。
智能电网的核心在于“智能”,这主要体现在其能够实现对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深度融合和高度集成,使得电力系统具备可观、可测、可控的能力。
智能电网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高级测量体系(AMI)、高级配电运行(ADO)、高级输电运行(ATO)、高级资产管理(AAM)以及高级市场和运营(AMO)等。
高级测量体系通过安装智能电表,实现对电力用户的实时、准确、全面的电量使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为电力系统的调度和运营提供数据支持。
高级配电运行和高级输电运行则通过优化调度和控制策略,提高电网的输电和配电效率,减少能源损失。
高级资产管理则通过对电网设备和资产的实时监控和维护,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高级市场和运营则通过构建开放、透明、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促进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0引言,。
,。
,。
,,,,,,,V2G ,。
1V2G 技术的概念,V2G ,,,,,,,。
V2G ,,,,,。
,V2G ,。
V2G ,,[1]。
2工作原理V2G ,,:,。
,,,,:(1),,,V2G ,,。
(2),,,SCADA 。
(3),SCADA ,,,。
(4),,。
3充放电业务流程V2G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技术汤煜东1冯佳梦2周晓旭3(1.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北京100052;2.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河北唐山063000;3.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北京102401)【摘要】车辆到电网技术,也可叫作V2G 技术,能够促使电网及电动汽车进行双向互动,在智能电网技术中,是极其关键的构成部分。
文章立足于V2G 技术概念,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充放电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针对V2G 技术的发展及推广进行了探讨,以期强化汽车企业同电网企业之间的合作,最后对V2G 运用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有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动汽车;智能电网;V2G 技术中图分类号:TM732文献标识码:A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1.27.21作者简介:汤煜东(1986.11.02—),男,汉族,湖南长沙人,工程师,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电力系统/电动汽车。
冯佳梦(1993.05.20—),女,汉族,河北唐山人,中级工程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电气工程类。
周晓旭(1987.04—),女,汉族,江苏人,统计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企业管理,战略规划、绩效考核。
60. All Rights Reserved.,,,,。
、,,,[2]。
4标准制定情况,V2G,,。
,,。
,,:(1),,。
(2),,,,,,[3]。
V2G,,,,,。
5发展V2G技术的意义(1)V2G,。
,。
,,,20a,,,,。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调控策略》阅读随笔一、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和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电动汽车(EV)的发展已成为现代交通领域的重要趋势。
电动汽车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特别是在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和市场需求推动下,电动汽车行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电动汽车的普及与应用,无疑对减少化石能源的依赖和降低尾气排放污染具有重大意义。
其作为绿色出行的主要代表之一,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
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充电设施的日益完善,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效率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使得电动汽车在实际使用中的便利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电动汽车的普及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电动汽车与电网的互动调控问题尤为突出。
由于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接入,电网的负荷波动增大,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
研究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调控策略,对于保障电网安全、提高电动汽车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众多学者和企业都在对电动汽车的调控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未来的电动汽车将更加注重与电网的互动和协同。
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实时数据交互,优化充电时间,减少电网负荷峰值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为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是蓬勃向上的,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大力支持,电动汽车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调控策略也将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为电动汽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1. 全球范围内电动汽车的增长趋势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对环保出行的需求增加,电动汽车的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
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投入巨资研发电动汽车技术,推出更多型号和种类的电动汽车,以满足市场需求。
政府政策的推动:全球各地的政府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空气污染,都在积极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第36卷第2期电网技术Vol. 36 No. 2 2012年2月Power System Technology Feb. 2012 文章编号:1000-3673(2012)02-0029-06 中图分类号:TM 91 文献标志码:A 学科代码:470·40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从V2G到B2G的全新结合模式薛飞1,雷宪章1,张野飚1,刘红超1,高赐威2(1.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100085;2.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江苏省南京市 210096)A Brand-New Approach of Connecting Electrical Vehicles With Smart Grid FromVehicle-to-Grid Mode to Battery-to-Grid ModeXUE Fei1, LEI Xianzhang1, ZHANG Yebiao1, LIU Hongchao1, GAO Ciwei2(1. China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Co., Lt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China;2.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 Jiangsu Province, China)ABSTRACT: Most researches on electric vehicles (EVs) regard EVs and their power batteries as a whole, so the attributes of EVs such as their mobility, distributed charging and decision-making are regarded as the attributes of batteries, thus the conception of vehicle to grid (V2G) comes into being and many related challenges appear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V2G. By means of decoupling the assets relation of power batteries from EVs and then through the dual decoupling of power service for EVs from charging/discharging of power batteries with/to power grid, it is possible to construct large-scale concentrated energy storage charging station. On this basis, the conception of V2G is expanded to the conception of batteries to grid (V2G), therefore the essence of energy interaction between power batteries and power grid is revealed. The necessity and advancement of the transition from V2G to B2G are expounded, and the challenges in the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that will be faced with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B2G as well as possible solution for them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good prospect of adopting B2G technology for smart grids is revealed.KEY WORDS: electric vehicle; vehicle to grid (V2G); batteries to grid (V2G); smart grid摘要:有关电动汽车的多数研究中,均将电动汽车与其动力电池一体化看待,因此将电动汽车的移动、分散和分布式决策等属性等同于电池的属性,因而诞生了V2G的概念及其诸多的复杂问题。
电动汽车的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在当今的交通领域,电动汽车正逐渐成为主流选择。
其高效、环保的特点使其在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而电动汽车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动汽车的智能控制系统就像是汽车的“大脑”,它负责协调和管理各个部件的工作,以实现高效的能源利用、稳定的行驶性能和舒适的驾乘体验。
这个系统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电池管理、电机控制、车辆动态控制以及人机交互等。
首先,电池管理是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关键环节。
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其性能和寿命直接影响着车辆的续航里程和整体可靠性。
一个优秀的电池管理系统需要能够精确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并据此对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智能控制。
例如,在充电时,系统要根据电池的状态选择合适的充电模式和电流大小,以避免过充和过热对电池造成损害。
在放电过程中,要合理分配电能,确保在各种行驶条件下都能提供足够的动力,同时最大限度地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电机控制是另一个核心部分。
电动汽车的电机需要在不同的转速和负载条件下提供稳定而高效的动力输出。
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先进的算法和控制策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调速和转矩控制。
这不仅能够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和行驶效率,还能降低电机的能耗和噪音。
例如,在车辆起步时,电机需要瞬间输出较大的转矩,而在高速行驶时,则要保持较低的能耗和稳定的转速。
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驾驶员的操作和车辆的行驶状态,实时调整电机的工作参数,以满足各种行驶需求。
车辆动态控制则关系到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它包括制动控制、悬挂调节、转向辅助等方面。
在制动过程中,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协调机械制动和电机制动,实现能量回收的同时确保制动的平稳和有效。
悬挂系统可以根据路面状况和车速自动调整阻尼,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转向辅助功能可以根据车辆的速度和转向角度,提供适当的助力,使驾驶更加轻松和精准。
人机交互也是智能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系统与智能电网的交互式运行调度技术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快速进步,电力系统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需求。
为了满足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和高效性,智能电网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系统架构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智能电网以其高度自动化、高效能、低碳化等特点,成为了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然而,将电力系统与智能电网无缝衔接并实现交互式运行调度技术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交互式运行调度技术是指电力系统与智能电网之间的双向能量流动和信息交互。
在之前的电力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从发电厂输送给用户,而智能电网则支持双向能量流动,用户也可以将自家产生的电力反馈到电网中。
为了实现这种双向能量流动,不仅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改造,还需要研究和开发相应的交互式运行调度技术。
首先,交互式运行调度技术需要实现电力系统与智能电网之间的双向能量流动。
传统的电力系统是基于供需平衡来运行的,即供应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调度。
而智能电网可以根据用户的发电情况进行调度,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发电能力灵活决定是否将电力反馈到电网中。
为了实现双向能量流动,需要设计和开发适应智能电网的双向电力传输设备,以及相应的调度算法。
其次,交互式运行调度技术需要实现电力系统与智能电网之间的信息交互。
智能电网需要实时获取用户的电力需求和发电情况,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度。
同时,电力系统也需要及时获得智能电网的反馈信息,以实现对电网状态的监控和调整。
为了实现信息交互,需要建立起电力系统与智能电网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并设计相应的通信协议和数据处理算法。
此外,交互式运行调度技术还需要解决电力系统与智能电网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
电力系统和智能电网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可能存在差异,需要通过标准化和统一接口来实现互操作。
只有实现了互操作性,电力系统和智能电网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更高效、更可靠的能源供应。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许多学者和研究机构已经开展了相关的研究。
其中,一些关键技术包括:智能电网的能量管理和调度技术、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预测和决策技术、基于区块链的能源交易和数据共享技术等。
比亚迪电动车的智能充电与电网互动技术研究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科技的发展,电动车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电动车领域,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一直致力于研究智能充电与电网互动技术,以提升电动车的充电效率和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一、智能充电技术的应用比亚迪电动车智能充电技术的应用,旨在通过智能化的方式,提高车辆的充电效率、充电速度和充电安全性。
该技术利用车辆的智能控制系统,与充电桩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充电功率的智能匹配。
例如,根据电动车当前电池的容量和充电需求,智能充电系统可以调整充电桩的输出功率,从而实现最佳的充电效果。
此外,智能充电系统还能够根据用户的行程计划,制定最佳的充电计划,以确保电动车在用户需求的时间内完成充电。
二、电网互动技术的创新电网互动技术是指电动车与电网之间相互连接、信息交换和能源共享的技术。
比亚迪电动车通过搭载电网互动系统,与电网实现智能互动,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
通过电网互动技术,比亚迪电动车可以参与到电网调度中,根据电网负荷情况调整自身的充电状态,从而优化电网的供需平衡。
此外,电网互动技术还可以实现电动车的双向供电功能,即将车辆所携带的电能回馈到电网中,以应对电网峰谷负荷差异,进一步提升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智能充电与电网互动技术的应用案例比亚迪电动车的智能充电与电网互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以比亚迪秦Pro EV为例,该车型搭载了智能充电系统和电网互动系统,并且通过与比亚迪云服务平台的连接,实现了远程充电控制和智能充电管理。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车载智能终端,实时监控电动车的充电状态,并根据需求随时进行充电控制。
此外,比亚迪电动车还可以通过电网互动系统,主动接受电网的调度指令,参与到电网负荷调控中,为用户和电网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充电服务。
四、智能充电与电网互动技术的前景展望智能充电与电网互动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电动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前景。
浅谈智能电网主配一体系统方案与实现摘要:智能配电技术支持系统D5200是国内自主研究开发的新一代配电自动化系统。
系统满足智能配电网技术特征要求,满足智能配电网运行的新型业务需求,为配电网的优化经济运行、智能调度、运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该系统与目前国内主流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D5000为同一设计平台,为实现强耦合主、配一体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智能配电系统;强耦合;主配一体一、前言配电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配电自动化是提高配电网生产运行管理水平和提升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技术手段。
随着分布式电源、微电网以及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储能的快速发展应用,城市配电网变得越来越复杂,但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却越来越高。
对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调试的便捷性、高可靠自愈控制、经济高效运行以及决策智能化、可视化方面的需求越发迫切,因此新一代智能配电主站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结合镇江地区主配网一体化系统的实际,对强耦合方式实现主配网一体系统方案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式进行总体介绍。
二、主配网一体化调度控制系统对于主配网一体化系统(图一)建设目前国内部分地市公司已经进行了深入开展技术分析和论证。
即在现有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基础上,将配网的功能融入,实现一套系统同时满足主配网的功能需求。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电网调度控制系统软硬件资源,突出集约化、标准化特点。
同时对配网抢修调度系统、PMS系统、GIS系统、营销信息系统、OMS系统等的接口规范了交互流程、数据格式,将多个纷繁的数据接口纳入统一的信息交互架构,实现了信息交互接口标准化的目标(图二)。
该模式在技术上可行,系统软件功能扩充建设的费用远低于独立建设所需费用,建设周期短,集约化程度高;避免前期大量资金一次性投入。
而目前现有主站系统大都是7至10年前研制,其架构已无法满足地县一体化、调配抢一体化的应用需求;且现有系统功能上不能满足现代配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灵活互动的运行控制需求。
新能源汽车充电与换电站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一章:引言近年来,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新能源汽车的应用。
新能源汽车具有体积小、续航能力强、无污染排放等优点,逐渐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首选。
充电与换电站服务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配套设施,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新能源汽车充电与换电站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二章: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分为三种类型:交流充电、直流充电和无线充电。
其中,直流充电是新能源汽车充电的主流方式。
其设计原理是利用直流电源向电池充电。
交流充电的充电电流一般小于直流充电电流,但充电时间较长。
无线充电则是利用电磁波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无线充电。
第三章:新能源汽车充电与换电站服务系统的设计要点1. 系统框架设计:系统框架设计包括基础设施、终端设备、网络通信、数据存储和管理平台等。
其中,基础设施包括充电设备、换电设备、停车场、充电站、换电站等。
终端设备主要是指新能源汽车充电与换电的操作终端,包括充电枪、充电桩、换电机等。
网络通信是充电与换电设备之间的主要通信方式。
数据存储则是指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平台,主要负责管理充电与换电设备的数据。
2. 设备选型和设备布置:充电设备和换电设备的选型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一般而言,充电设备应当机型合理、充电效率高、充电速度快、充电安全可靠;换电设备应当能够适用多种车型、换电速度快、换电效率高。
设备布置应当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布局,使得充电与换电设备间距离尽量小。
3. 安全性设计:充电与换电设备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充电设备应当具有防雷击、漏电保护等安全功能;换电设备应当具有防火、防爆等安全功能。
同时,在系统框架设计中,应当考虑到具体使用情况,在地点选择、停车场布局等方面加强安全性的控制。
4. 数据管理平台:数据管理平台是充电与换电站服务系统的核心平台,其应当具有充电桩电量监测、换电桩电量监测、计费管理、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等功能。
基于AI的智能电网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人类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能源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
然而传统的电网系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如供电不稳定、供需不平衡、负荷分布不均等。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智能电网被提出并逐渐应用于实践中。
智能电网是一种基于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新型电网系统。
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具有能源信息化、能量普惠性、能量优化和能源效率等特点,是未来电网发展的主要方向。
而基于AI的智能电网管理系统,就是一种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网系统中,通过实时分析和优化数据,提高电网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从而实现更加稳定、高效、可靠和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一、智能电网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智能电网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时监测和控制电网系统的各种参数,包括能源生产、储存、输送和消费等各个环节。
其基本架构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控制决策三个模块。
1.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是智能电网系统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传感器、测量设备等实时采集电网系统中的各种参数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处理。
在数据采集模块中,我们需要使用到各种传感器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等等,以获得电网系统中各种参数数据。
同时,还需要使用到无线传输技术,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处理。
2.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是智能电网系统的核心,其主要任务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并进一步实现数据挖掘、特征提取和预测等功能,从而提高电网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在数据分析模块中,我们需要使用到各种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包括数据挖掘、聚类分析、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等,从而对电网系统中的各种参数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
基于这些分析结果,还可以进一步实现电网系统中的数据预测、异常检测和优化调度等功能。
3.控制决策模块控制决策模块是智能电网系统的最终输出,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数据分析模块中得到的分析结果,实现对电网系统的实时控制和决策。
规模化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方案设想许晓慧;陈丽娟;张浩;丁孝华【摘要】提出了规模化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方案设想,分析了规模化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的互动方式及目标,设计了互动的市场机制以及协调控制策略.并基于控制策略,从功能以及与信息交互等方面提出了互动协调控制系统的建设方案设想,为今后电动汽车大规模接入后与电网之间能量和信息的双向互动提供了研究方法和思路.【期刊名称】《江苏电机工程》【年(卷),期】2012(031)002【总页数】4页(P53-55,58)【关键词】电动汽车;市场机制;互动【作者】许晓慧;陈丽娟;张浩;丁孝华【作者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3;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6;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3;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6电动汽车与电网进行双向互动的技术(V2G)[1]是一种新型电网技术,体现的是能量双向、实时、可控、高速地在车辆和电网之间流动[2,3],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放电控制装置既有与电网的交互,又有与车辆的交互,交互的内容包括能量转换、客户需求信息、电网状态、车辆信息、计量计费信息等[4]。
因此,V2G技术是融合了电力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调度和计量技术、需求侧管理等的高端综合应用。
目前,美国对电动汽车与电网的研究处于领先状态,大多数试点也都在美国实施 [5,6]。
2002年AC Propulsion对一辆Volkswagen Beetle 进行了改装,使其可与电网进行双向能转换,并安装有无线通信装置,可接受充放电命令。
美国特拉华大学的Will lett Kempton教授领导的团队,在2007年10月,成功将一辆电动汽车接入电网并接受调度命令,车辆作为调峰发电设备,每车每年可为电力公司带来4000美元的效益。
此外,2007年底,美国福特汽车与美国Xcel Energy公司把互动智能电网概念引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23.12.13•【文号】发改能源〔2023〕1721号•【施行日期】2023.12.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新能源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发改能源〔2023〕17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汽车通过充换电设施与供电网络相连,构建新能源汽车与供电网络的信息流、能量流双向互动体系,可有效发挥动力电池作为可控负荷或移动储能的灵活性调节能力,为新型电力系统高效经济运行提供重要支撑。
车网互动主要包括智能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等形式,可参与削峰填谷、虚拟电厂、聚合交易等应用场景。
为深入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有关精神,积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3〕19号)有关要求,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在电化学储能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创新引领,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政策扶持,大力培育车网融合互动新型产业生态,有力支撑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多方协同。
加强车网互动顶层设计,坚持系统观念,从社会整体效益的高度进行统筹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