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型项目团队考核攻略
- 格式:doc
- 大小:18.01 KB
- 文档页数:6
项目认证考试测评方案员工测评方案一早起来,我就开始构思这个项目认证考试测评方案。
这个方案对我来说,就像一幅画画在脑海里,细节满满,一步步展开。
咱们得明确这个测评的目的。
咱们不是简单地考个试,而是要通过这个考试,评估员工对项目知识的掌握程度,找出差距,提升整个团队的能力。
所以,测评方案要围绕这个核心来设计。
1.测评对象这次测评的对象是全体项目团队成员,包括项目经理、技术工程师、产品经理等。
每个岗位的测评内容会有所不同,但总体要求是全面覆盖项目知识。
2.测评内容(1)项目基础知识:包括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流程等。
(2)专业技能:根据不同岗位,考察员工在项目中所涉及的专业技能,如编程、测试、产品设计等。
(3)团队协作能力:评估员工在项目中与其他成员的沟通、协作能力。
(4)问题解决能力:考察员工在项目中遇到问题时,能否迅速找到解决方案。
3.测评方式测评方式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1)线上测评:采用在线考试系统,员工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
考试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
(2)线下测评:组织面对面面试,考察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面试官由项目总监、技术经理等组成。
4.测评流程(1)准备阶段:收集项目相关资料,制定测评题目,确定测评方式和流程。
(2)实施阶段:组织线上和线下测评,确保测评过程公平、公正、公开。
(3)评估阶段:根据测评结果,分析员工在项目中的优势和不足,为提升团队整体能力提供依据。
(4)反馈阶段:将测评结果反馈给员工,指导他们制定个人提升计划。
5.测评结果运用(1)员工晋升、调岗的参考。
(2)制定培训计划,提升员工技能。
(3)优化团队结构,提高团队整体能力。
6.测评周期为了确保项目认证考试的持续有效性,我们将定期进行测评,周期为每半年一次。
咱们聊聊测评的具体细节。
(1)线上测评线上测评主要考察员工对项目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试题目分为三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
员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等级的考试。
浅析知识型团队及其建设摘要:知识型团队是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环境中,应对复杂任务和变幻无常的市场的最有效组织形式之一。
本文旨在对知识型团队进行浅析,探讨其特征和建设。
首先,介绍了知识型团队的定义和特征;其次,探究了知识型团队的建设过程和关键因素;最后,提出了知识型团队发展的建议,对知识型团队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知识型团队;特征;建设;关键因素;建议正文:一、知识型团队的定义和特征知识型团队是指以知识创造和运用为主要活动的、协同工作并共享目标的团队,其核心是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工作者。
知识型团队的特征包括:(一)高度专业化。
知识型团队聚集了一群专业人才,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技能和知识,可以相互协作,互相补充,最终实现共同的目标。
(二)任务复杂性。
知识型团队所面对的任务通常较为复杂,需要对多个领域的知识做出统合性的应用。
(三)创造性。
在知识型团队中,成员之间存在着高度自由的交流和创新氛围,因此,该团队通常可以孕育出许多原创性的技术和产品。
二、知识型团队的建设过程和关键因素知识型团队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以下是知识型团队建设的关键因素:(一)组织文化。
知识型团队需要创造一种积极的和谐的组织文化,包括适当的奖励机制、激励机制以及人员开放性的合适环境等。
(二)组织结构。
良好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知识型团队的协作和决策,可以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协同。
(三)信息技术。
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知识型团队的一个必要条件,可以使得知识的共享和传播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
(四)团队领导力。
一位成功的领导人,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沟通和目标达成等方面的能力,以帮助团队在复杂的环境中成功地实现任务。
三、知识型团队发展的建议(一)建立共享文化。
知识型团队在协同工作中需要相互分享知识和经验,建立共享文化对于知识型团队的建设至关重要。
(二)重视团队的教育培训。
当技术和知识快速发展时,知识型团队需要不断升级自己的技能和知识,因此,提供教育培训是保障团队竞争力的一个必要因素。
团队考核标准团队考核是对团队成员工作表现的一种评估和管理方式,通过考核可以了解团队成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果,从而对团队成员进行奖惩和激励,提高团队整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团队考核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对于团队的发展和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团队考核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团队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现,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和提高。
团队考核旨在激励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团队整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通过团队考核,可以为团队成员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潜力,培养团队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团队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其次,团队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三个方面。
工作业绩是团队成员工作的重要衡量标准,包括工作完成质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
工作态度是团队成员工作的重要保障,包括工作积极性、工作态度和工作纪律。
团队合作是团队成员工作的重要保证,包括团队协作能力、团队沟通能力和团队执行能力。
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考核,可以全面了解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现,为团队的管理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最后,团队考核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期考核、临时考核和不定期考核三种形式。
定期考核是指按照固定的时间节点进行考核,如每月一次、每季度一次、每年一次等。
定期考核可以帮助团队成员及时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及时提出工作需求。
临时考核是指在特定的工作节点进行考核,如项目结束时、任务完成时、突发事件发生时等。
临时考核可以帮助团队成员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及时改进工作方法,及时解决工作问题。
不定期考核是指在特定的情况下进行考核,如工作出现重大失误、工作出现重大争议、工作出现重大突破等。
不定期考核可以帮助团队成员及时发现工作问题,及时解决工作矛盾,及时表彰工作成绩。
综上所述,团队考核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对于团队的发展和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团队表现考核规则1. 背景为了提高工程团队的表现和效率,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规则是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规范工程团队的表现考核,以便更好地评估和激励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现。
2. 考核指标2.1 项目完成情况- 项目进度:按时完成项目工作的比例。
- 项目质量:项目交付物的质量评估,包括代码规范、文档完整性等。
- 项目成本: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情况。
2.2 团队合作- 团队沟通: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效率和质量。
- 团队合作: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互助程度。
- 团队氛围:团队成员之间的和谐程度和工作环境舒适度。
2.3 个人表现- 工作质量:个人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 创新能力:个人在解决问题和提出改进方案方面的能力。
- 学习能力:个人的学习能力和主动积累知识的程度。
3. 考核方法3.1 定期评估每个季度末进行一次定期评估,由团队负责人对团队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估和打分。
评估内容包括项目完成情况、团队合作和个人表现等指标。
3.2 360度反馈每个季度中进行一次360度反馈,团队成员互相评估和提供反馈。
通过匿名的方式,团队成员可以评估其他成员在团队合作和个人表现方面的表现。
3.3 奖励和激励根据评估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团队成员进行奖励和激励。
奖励可以包括薪资调整、晋升机会、专业培训等,以激励团队成员持续提高表现。
4. 考核结果处理考核结果将作为团队成员绩效考核和绩效奖励的依据。
根据不同的考核结果,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包括奖励、培训、辅导等。
5. 评估和改进定期评估和反馈后,团队负责人应及时总结和分析评估结果,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
通过不断的评估和改进,提高团队的整体表现和效率。
6. 维护机制为了保证考核规则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建立一个维护机制是必要的。
维护机制包括定期审查和更新考核规则,解决考核过程中的争议和问题,并定期对考核结果进行监督和检查。
以上是工程团队表现考核规则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通过这套规则有效激励和管理工程团队,提高团队的整体绩效和效率。
项目绩效考核方案范文(7篇)项目绩效考核方案范文(精选7篇)项目绩效考核方案范文篇1团队绩效考核团队是指两个以上具备互补知识与技能的人组成、具有共同目标和可测量的绩效目标的群体。
团队的特点:目标依赖性、角色依赖性和成果依赖性。
(一)团队绩效考核的流程1)人力资源部发布考核通知,启动考核程序,公布考核的要求。
2)对各个团队负责人的绩效进行考核。
3)根据员工所在团队负责人的评价结果确定团队成员的评价结果分布。
4)进行团队成员评价。
5)员工的直接上级与员工就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沟通,并制定来年的工作目标。
(二)团队绩效考核指标确定的方法(三个步骤、四种方法)1、三个步骤:第一步,确定团队和团队成员两个层面的.绩效考核指标;第二步,划分团队与个体绩效所占的比重和比例;第三步,分解绩效考核的关键要素,用具体的评价指标来衡量他们。
在这个几个步骤中,团队层面的绩效考核指标是该体系的关键点。
2、四种方法:(1)利用客户关系图来确定团队绩效考核指标。
(2)利用组织绩效指标来确定团队绩效考核指标。
(3)利用绩效金字塔来确定团队绩效考核指标。
(4)利用工作流程图来确定团队绩效考核指标。
(三)知识型团队的绩效考核方法知识型团队的绩效考核要以结果为导向,而不是行为。
知识型团队的绩效考核需要综合以下四个角度的指标进行:1)效益型指标2)效率型指标3)递延型指标4)风险型指标。
项目绩效考核方案范文篇2一、考核指标:公司对销售人员的考核指标有:销售计划(数量)完成率、销售额增长率、销售价格保持率、销售费用、欠款回收率、访问成功率、顾客意见发生率、新顾客开发率、老顾客保持率。
二、考核频次:1、月度考核,每月评分一次。
2、年度考核,公司每半年核算每一位销售员年度考核得分,即销售员年度考核得分=(销售人员该年度6个月度考核分之和)÷6。
3、每月8日前,将被考核人员考核表报送人事部。
三、考核细则:月度考核得分=(日常工作考核得分_70%)+(出勤_30%)出勤(百分制):30%当月满勤100分,缺勤1天扣4分。
知识型团队的绩效考核一、引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运用,进而知识型员工渐渐得到重视,广为人知的关于知识型员工的定义来自于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他认为,知识型员工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
” 现代知识、技术、能力的开发变得日益复杂,知识获得成本的上升和知识价值的飞速增长的矛盾,要求知识型员工进行协同作业,使各自的知识能够有效而充分地在企业内流动并为大家所分享,以及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相互学习。
这样一来知识型团队的构建成为必然,具有协同效应的知识型团队的工作方式满足了以知识创新为中心的创新型企业要求。
由于知识的复杂性和专业分工,知识型团队的成员常常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他们在自己所各自的领域里具有较深的造诣。
知识型员工常常比他们的上司,甚至组织中的任何人都了解自己的工作。
所以仅仅采用以往那种控制、命令为主的方式来对知识型团队进行管理显然是行不通的,原有的绩效考核技术和体系也不再适用于知识型团队的考核。
本文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思想来构建知识型团队的绩效考核系统。
二、识型团队的特点工作团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组成,并通过其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
知识型团队则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型员工组成,以利用和整合知识为基础,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协同工作的团体。
它具有以下特点。
1、在知识型员工团队中,每一个成员往往都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专家”。
正是由于组织成员知识的专有性,才使得团队的构建成为必需。
同时,由于知识型团队中各成员知识并不完全归属于同一领域,所以他们的产出缺乏一定的可比性,传统的那种对员工的产出结果进行比较的绩效考核方法显然无法在知识型员工身上实施。
2、成员知识的互补性知识型团队构建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有效整合各知识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客观上就要求团队成员所拥有的知识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各项知识和技能的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在整个知识型团队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系统。
工程团队表现考核规则为了确保我们的工程团队能够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工作成果,本文档规定了一套详细的考核规则。
工程团队应遵循以下考核标准,以评估其表现和成果。
1. 考核目标考核目标旨在衡量工程团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作质量、效率、协作和创新能力。
通过考核,我们将对团队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估,并提供改进建议,以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
2. 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项目质量、项目进度、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每个方面都有具体的考核标准和权重,如下表所示:3. 考核流程考核流程分为三个阶段:自评、同行评审和总结反馈。
3.1 自评工程团队在项目结束后进行自评,根据考核指标和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打分。
团队成员需认真填写自评表格,并撰写自评报告,总结项目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2 同行评审自评完成后,由项目经理组织同行对工程团队的项目进行评审。
评审过程中,同行需根据考核指标对工程团队的表现进行评分,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3.3 总结反馈项目评审结束后,项目经理对工程团队的表现进行总结,并根据自评和同行评审的结果,给出最终的考核评分。
同时,针对团队在项目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4. 奖惩机制根据最终的考核评分,设立奖惩机制,以激励工程团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质量。
4.1 奖励4.2 惩罚5. 考核周期工程团队的考核周期与项目周期一致,每个项目结束后进行一次考核。
如有多个项目同时进行,可根据项目进度和重要性,适当调整考核周期。
6. 附则本考核规则的解释权归项目管理部所有。
如有争议,项目管理部有权作出最终解释。
工程团队应严格遵守本考核规则,积极参与考核,以提升团队整体素质和工作质量。
{content}。
如何进行项目团队考核项目团队是指为完成某一业务目标,在一定时间内,由有关人员组成的,充分运用相关资源完成任务的有整体。
但是,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却发现,对项目团队的考核,往往因项目开发的周期长,人员较多以及结果的不确定性和效益不可预测性等因素而难以有效进行,那么,该如何对一个项目团队进行有效考核呢?不同的团队,不同的考核项目团队的组建一般有两种形式,部门内部团队和跨部门团队。
前者项目业绩与部门业绩息息相关;后者项目业绩与部门业绩的相关性性不强。
由于这两种形式团队的性质不同,进行考核的思路也不同。
前者的考核应与部门、团队和个人相结合,后者则不需与部门的业绩挂钩,而应作为一个独立组织进行考核,考核时只把团队考核与员工个人考核挂历钩即可。
同时,从项目周期的角度考虑,项目团队考核包括:阶段性目标考核、整体目标考核和项目价值目标三部分。
考核步骤一:阶段性目标考核阶段性目标的完成程度是对项目团队成员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阶段性目标制定一定要贯彻目标管理的分项目标与总体目标一致的原则,包括:时间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财务指标(成本、利润)等,工程项目应包括必要的安全指标。
阶段性的目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既要为总体目标的完成准备一定的弹性时间,又要对前期目标进行自检,进行目标的滚动调整,最终保证整体目标的按时完成.此外,阶段性考核的内容除以上目标分解的内容外,还应包括:内外关系的协调、项目基础工作和辅助工作的内容;市场开拓能力、解决客户问题能力、协调能力等能力指标;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主动性等行为指标,而且,对不同职位考核的侧重点不一样。
阶段性目标考核主要采取目标管理卡的形式,以月度(或季度)为周期进行业绩考核。
把进度计划目标和员工的个人目标结合起来进行考核。
如下表(以工程项目为例)考核步骤二:整体目标完成程度考核项目整体目标的考核是指在项目工作结束后进行的项目目标达成情况的总体考核,是对项目业绩的评价定位和管理的经验总结。
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考核方案设计 日期:2008-6-1 8:36:16 作者:中华薪酬网来源:中华薪酬网绩效考核作为绩效管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化的流程,不仅仅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还必须系统地思考绩效考核过程中必须回答的几个基本问题,如考核对象的层次安排、考核者的角度安排、考核周期安排、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考核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绩效沟通和反馈、绩效结果应用等。
在前面几篇文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对知识型员工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高绩效模型的思想为指导,设计绩效考核体系的五个方面:①.考核指标:分层原则、定量和定性结合.................②.考核者:考核委员会、直接上级、自我考评等....................③.考核周期....④.绩效沟通与改进.......⑤.绩效结果应用:适度的物质激励.....................+.多样化的选择;在总体的思路上,针对知识性员工,我们应该强调的是模糊考核....的概念。
所谓的模糊考核,就是指较长的考核周期、宽松的考核指标和结果排名、整体、团队和个人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等。
考核指标的设计也应该过于严格和精准,因为知识型员工的绝大多数工作本身就是模糊和定性的。
以出勤率为例,对于知识型员工,他们可能更加适合弹性制的工作方式,即使结果出来了,这个指标对于绩效的驱动性也不大。
尤其是一些指标无法运用量化的方式进行严格的界定,而只能运用描述性的办法进行综合与模糊的表达。
而且不同的员工之间的工作内容的界定不同时,其横向可比性就会比较差。
至于整体、团队和个人相结合的方式来考核,则主要是针对知识型员工在工作时的方式而言的,自然而客观。
有了总的指导方针,下面我们来详细的讨论一下在这五个方面,具体的应该如何操作:1.、.考核指标:分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层考核指的..............................是,对知识型员工的考核经常是分成整体绩效考核、团队绩效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
团队知识竞赛方案1. 背景介绍知识竞赛是一种常见的团队活动形式,它通过团队间的知识对抗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介绍一个团队知识竞赛方案,旨在提高团队成员的知识水平、加强团队凝聚力。
2. 竞赛形式2.1 比赛类型我们建议采用团队对抗的形式进行知识竞赛。
将全体员工分成若干个团队,每个团队由4-6名成员组成。
每个团队的成员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知识领域,以确保竞赛题目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2.2 竞赛内容竞赛内容应涵盖公司业务知识、行业动态、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内容。
题目可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不同类型,以便考察员工的综合能力。
2.3 竞赛流程比赛可分为预选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预选赛阶段:每个团队内部进行初步筛选,选出初始代表队伍参加决赛。
预选赛可采用在线考试或线下答题的形式进行。
•决赛阶段:各代表队伍进入决赛,进行面对面的团队知识竞赛。
比赛分为若干轮,每轮团队根据题目难易程度得分,总分最高的团队获胜。
3. 奖励机制为激发员工参与竞赛的积极性,我们建议设立丰厚的奖励机制。
•冠军团队奖励:奖励金额、奖品或团队旅行等激励措施。
•优秀个人奖励:对每个团队中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4. 知识分享与学习氛围团队知识竞赛不仅为员工提供了展示自身知识的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竞赛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因此,我们建议在竞赛结束后,组织一系列的知识分享与学习活动。
•知识分享会:由竞赛获奖团队的代表或邀请专家进行主题分享,让更多的员工受益并激发更多的学习热情。
•学习小组:成立学习小组,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习资源推荐:建立学习资源库,定期推荐优质的学习资源,如书籍、课程、网站等。
5. 评估与改进为了提高团队知识竞赛的有效性和吸引力,我们建议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估和改进机制。
•反馈调查:在竞赛结束后,向所有参与员工进行调查,收集他们对竞赛活动的评价和建议,以改进活动方案。
知识型团队的绩效考核:四个核心指标及其重要性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知识型团队在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知识型团队以其独特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企业提供创新和竞争优势。
本文将探讨如何选取并衡量知识型团队的四个核心绩效指标,以推动企业的战略发展。
1. 绩效指标的选取对于知识型团队,选择四个核心绩效指标至关重要。
这些指标在相关研究和实践中已被证实为有效性。
a) 知识与技能发挥:衡量团队成员在项目过程中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b) 成果与贡献:评估团队达成的关键成果以及对企业战略发展的贡献。
c) 团队协作与沟通:考察团队内部的高效沟通与合作,以促进协同工作和提高工作效率。
d) 持续学习与进步:衡量团队在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以保持竞争力的能力。
2. 知识与技能发挥在知识型团队中,成员如何运用知识和技能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团队成员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并能在项目中灵活运用。
例如,当面对一个涉及复杂技术问题的项目时,团队成员能够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3. 成果与贡献对于知识型团队,关键成果和贡献是衡量其对企业战略发展作用的直接指标。
例如,一个研发团队成功开发出一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或者一个咨询团队通过专业建议帮助企业提高了运营效率。
这些成果不仅展示了团队的价值,还进一步支持了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4. 团队协作与沟通高效的团队协作与沟通是知识型团队的基石。
通过建立开放、透明的沟通渠道,团队可以更好地共享信息、协调行动,并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使用定期的团队会议来讨论项目进展和遇到的挑战,以及通过在线工具进行日常沟通,都能加强团队内部的协作和沟通。
5. 持续学习与进步在快速变革的社会环境中,持续学习和进步对于知识型团队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团队应通过培训、研讨会等方式不断更新成员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变化。
此外,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行业交流活动,了解最新的行业趋势和技术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
团队绩效管理方案团队绩效管理方案篇1一、目的:通过每月对各级、各岗位保安员仪容仪表、工作纪律、当月工作等情况进行具体的考核,使评审员及被考核保安员做到有据可依,有证可查,确保考核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保安。
三、职责:1、保安部负责监督各管理处、项目组的每月保安员考核情况。
2、管理处主任负责对本单位队长、副队长每月工作的具体综合考核及监督管理处保安员考核情况。
3、保安队长或主持工作副队长负责对保安班长、副班长的每月工作考核及监督各班组保安员考核情况。
4、保安班长或主持工作副班长负责对班组保安员的每月工作考核。
四、相关文件:1、公司各项规章制度2、保安工作手册3、各管理处制定的管理制度五、操作规程1、首先,每月初普通保安员考核由各保安组班长或主持工作副班长根据公司制定的各岗位考核标准对本班组保安员当月工作进行综合考核,然后将考核情况汇总报保安队长或主持工作副队长。
2、其次,保安队长或主持工作副队长在月初对每个班组班长、副班长当月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同时监督各班组的考核情况是否正常,有无存在瞒报、有失公平、公正之处,然后将总体考核情况汇总报管理处主任。
3、管理处主任对保安队长、副队长的当月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并监督检查保安队的整体综合考核情况。
4、考核分数实行百分制,各级保安员当月工作成绩突出得100分以上者,每分奖励5元,当月考核96分(不含96分)至100分者不进行处罚,考核分数96分至90分(不含90分)者,按照考核标准每分5元正常处罚,当月考核90分至85分(不含85分)者,按照考核标准双倍进行处罚,当月考核85分以下者除进行3倍处罚以外,再进行下岗培训一个星期,下岗期间拿试用期工资,培训后不合格者予以辞退。
连续两个月考核分低于85分的予以辞退,当月考核低于80分(含80分)以下者予以辞退。
同时每季度对各管理处全体保安进行全面考核一次,对季度考核总分第一名者授予”明星保安”称号,考核总分末位保安予以辞退。
知识型项目团队考核攻略对于注重创造性成果的高科技领域而言,由来自不同知识领域的人所构成的知识团队正日益成为组织运作的重要形式,灵活的团队工作方式己经成为一种必要且常用的工作方式,因而建立以知识型员工为主体的团队绩效考核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谁来考核,考核什么成为知识型团队绩效考核系统中最主要、最困难的问题。
双层次考核知识型团队绩效针对知识型团队的运作特点,在建立高科技组织的绩效考核体系时,应当努力将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相结合,建立起组织对项目团队考核、项目团队和业务部门分别对员工个人考核的双重绩效评价体系。
同时,在这两个层面上都可以从结果、过程或行为(包括周边绩效、能力品质等)角度建立起相应的考核指标。
整个考核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组织对项目团队的考核从总体上看,团队层面的绩效评估应侧重于团队的整体绩效指标,包括团队最终成果目标实现情况以及团队绩效对组织目标实现的贡献大小。
但在设计绩效指标时,不仅要考察团队具体任务完成的情况,也要强调团队的合作氛围等行为考核,或者说,要从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两个方面来设计知识团队的绩效指标。
考虑到知识型团队的工作特点,对其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可用以下四个综合性指标来衡量。
1、效益型指标:这是一种常规的任务绩效指标,主要考核团队为利益相关者创造的最直接产出成果的价值大小,如项目利润率指标等。
2、效率型指标:指团队目标完成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主要考核团队完成计划任务的执行力,如是否在规定期限内完工等。
3、成长型指标: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周边绩效指标,用以反映团队项目运作的结果或过程对各类利益相关者未来发展的影响程度。
它是指团队的利益相关者由于团队运作而得到的间接收获,主要考核两个方面:对外而言,涉及到团队为企业创造和积累的顾客生命价值(是企业未来从某一特定客户身上通过销售或服务所实现的预期利润),如客户满意度等;对内而言,指团队的成长能力,如成员才干提高水平等。
原则上,对于效益和效率型指标设计,宜细不宜粗,尽可能量化、具体化、明确化。
而对于成长型指标,则宜粗不宜细。
这样员工不会只为迎合量表中设置的项目而工作,减少了盲目性和被动性,对员工和企业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4、风险型指标:高科技企业内部知识型团队承担的是创造性工作,能否取得成功充满着不确定性,这类指标就是用来判断这些不确定性风险的数量和对团队成员及团队绩效的危害程度。
主要是指应该引起利益相关者警觉的可衡量的事件活动等绩效数据,也称为不良事故指标,是一种惩罚性指标。
相对于前三类主要针对事后考核的指标而言,风险型指标是针对运作过程进行判断,通过对绩效产生过程中不良事故的控制来保证团队的高绩效,从而对事后考核方法的不足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另外,考虑到团队工作结果的不确定性,在设计绩效评价指标时,不仅要涵盖体现团队工作成果的绩效指标,也要有衡量团队工作过程的绩效指标。
两者都是业绩型指标,不过前者采集的是团队工作周期结束后的数据,后者是到达每一个设定的里程碑时所采集到的数据。
如有些产品的销售有很强的季节性,在对其销售团队进行考核时就不能仅仅考核其全年的销售额,而且还要考核各季度的销售情况以及不同时段的营销策略等。
■项目团队和业务部门对团队成员的考核对项目团队成员的个人考核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1、考评主体的双重性。
高科技组织中的研究人员往往是以项目团队的形式合作完成科研任务,而项目团队一般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具有项目组织与业务部门的双路管理系统。
这时,被考核的员工可能更多时间是以某个团队成员的身份存在,或是一个考核周期内,参与了几个不同团队的工作。
这样,对员工工作情况最熟悉的人其实是各个团队的负责人,而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部门领导。
所以,单纯以部门进行考核的结果必然不准确,应当在传统的部门考核的同时引入团队绩效考核系统,坚持“谁管理,谁考核”,并合理分配各考评主体的权限,制定对应的考核标准,建立部门和项目团队同时对个人考评的考核系统,以全面、准确地反映个人业绩。
2、考评内容的多元性。
考虑到项目科研人员的工作具有团队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在考评内容上应由单纯考评“结果”转向兼顾“结果、行为和个体特质”多个方面,综合运用结果类和行为类指标。
相对团队整体业绩的考核而言,对员工的考核指标总体上应侧重于工作行为方面的要素,比如专业知识水平、创造力、实践能力、工作投入度、团队合作精神等,同时结合分解目标完成状况的任务绩效和影响团队合作效率的周边绩效。
实际上,团队研究人员对于组织的贡献形式远远不限于职位输出成果本身,对团队其他成员的输出成果、团队总体绩效、良好团队氛围和企业文化形成的支持和贡献也是其个体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对不同的考评主体应根据其职责分工确定相应的考核项目,如团队主管就应重点考评团队成员的任务绩效,而部门主管由于与研发人员长期同处一个部门,比临时的团队主管更了解本部门成员的个人素质与行为表现情况,所以在对员工行为指标的考核方面应被赋予更大权重,对其任务绩效的考核则更侧重于在某一考评周期内参与的所有项目的业绩情况进行综合考察。
另外,为了更好地引导员工在工作中以部门和团队整体利益为重,避免过度竞争和不合作状况的出现,员工个人绩效的最终结果还要结合团队绩效的好坏来确定。
因为在团队工作形式下,员工由原来为某一环节的工作负责转向与其他团队成员一起为整个团队的绩效负责,传统的以个人导向为基础的考核体系也应当转变为在团队背景下考察个体,将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结合起来,使用建立在团队绩效基础上的个体绩效评价办法。
知识型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下面还是以高科技企业的研发团队为例,来研讨知识型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案。
■组织对项目团队的考核指标设计对知识型团队项目绩效的测评,应从最终结果和过程中各目标的实现两方面来衡量,采用过程评审与结果评审相结合的方法,从行为和结果多层面选择考评指标。
1、知识型团队的结果评审指标。
在确定了知识型团队的工作成果绩效指标包括效益型、效率型、成长型、风险型等指标要素以后,还应结合企业战略与业务实际确定能对项目团队进行最终具体评审和监控的关键绩效指标(见表1)。
2、知识型团队的工作过程绩效指标。
将项目运行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的开始和结束时点设定为里程碑,借鉴平衡计分卡(BSC)的评价方式,从工期/财务/交付物、利益相关者满意度、流程/规范/质量、资源/人员/责任四个维度出发,选取过程评审和监控的关键过程绩效指标(KeyProcessPerformanceIndex,KPPI)进行过程评审(见表2)。
■项目团队对团队成员的考核指标设计1、行为层面:主要考察个体参与团队活动的情况。
考察成员能力素质、态度表现及周边绩效。
例如团队成员参加团队会议讨论的情况、承担团队项目的主动性、和其他成员进行建设性交流的频率、为其他成员提供帮助的情况等。
具体可从能力、态度和周边绩效三个方面来考察(参见部门对研发人员的行为考核指标:表3、表4、表5)。
2、结果层面:主要考察个体完成团队任务的结果。
如个体完成分配任务的时间和质量、为团队提供建议的有效性、提供给团队数据的精确度等。
对于任务绩效的考核,可以先由项目经理以《工作任务单》的形式向每个成员分别下达任务,研发人员照单执行。
当某项任务结束后,由项目经理依照此单对该项工作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评分。
也可以通过考察研发人员对自身工作任务进程的控制情况来评价其任务完成的效果,以给予研发人员更多的自主权和参与管理的机会,满足知识型员工的特质。
团队对个人绩效考核维度及指标的权重设计见表6所示。
■研发部门对团队成员的考核方案设计部门对个人的考核可以选取季度和年度两个考评周期。
在不同的考核周期中,同一指标的权重也应该有所不同。
任务完成情况及态度、能力指标都须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中才能准确评价,因此在年度考评中,这些指标的权重要高于季度考评。
此外,相对于项目经理而言,部门经理对个人任务绩效的考核权重要小,而行为绩效的考核权重相对大一些。
部门对个人绩效考核维度及指标的权重设计见表7所示。
研发部门对成员的考评主要依据两条线进行:1、研发人员完成岗位任务的情况。
对照岗位说明书中所规定的个人职责,由部门绩效目标分解得到个人任务绩效指标,并结合个人工作态度、能力及工作配合程度等方面进行周边绩效(主要体现对相关部门服务和合作的结果)、态度和能力素质几个维度的考评。
2、考虑本部门研发人员参与团队项目的情况。
将每个成员在各个考评周期内参与的所有项目业绩情况及其在项目中的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上文讲述了在一个项目团队中对团队成员的业绩评价,而在实际运作中,一个研发人员可能同时或先后参与多个项目团队。
因此,在对其绩效进行评价时,要综合考察该成员在一个考核周期内参加的所有项目的业绩情况与工作表现,再鉴于公司对项目团队业绩也有了明确评定的基础上,将个体绩效与团队绩效挂钩进行计算。
可以用“业绩分数累进法”将团队绩效与个体绩效相结合来评定个体业绩。
如表8所示。
表中:a、b、c、d表示四个团队(项目)的名称;Sa、Sb、Sc、Sd分别表示a、b、c、d四个团队(项目)的整体绩效;A、B、C、D表示四名员工。
表格中央区域的数据表示某位员工参与了某个团队(项目),以及在该团队中的绩效得分,如Aa表示A成员参与了a团队项目,在该团队中其个体绩效得分为Aa。
以此可得,A员工在一个考核周期内,其参与团队项目的得分情况为: ∑SA=Aa×Sa+Ac×Sc+Ad×Sd,同理可得出∑SB、∑SC、∑SD。
这样,A、B、C、D四名员工在参与团队方面的绩效得分就可以计算得出,并可以进行排序比较。
根据以上思路,可以制定各种类型知识型团队各个层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但是对于不同企业,或者同一企业的不同部门来说,组织文化有所差别,团队目标也不一致,不同的团队一般不能使用同一套考评指标,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调整,制定一套适合特定团队的考评系统,以充分激励知识型员工,达成卓越的团队绩效,实现企业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