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8届全国3D大赛复赛作品书PPT参考模板
- 格式:ppt
- 大小:3.17 MB
- 文档页数:8
3D DS’2015第8届全国3D 大赛复赛作品提交操作步骤演示【第一步】登陆大赛官网,进入个人中心/login.php【第二步】点击创建团队、填写团队信息【第三步】填写团队信息相关表格注意:根据参赛规则要求,团队成员必须是1-2位指导老师,2-4位学生成员组成,团队信息表指导老师和学生成员顺序将是证书上的顺序,请仔细填写。
【第四步】点击所创建团队图标,上传该团队作品等相关信息;【第五步】可以点击“修改团队”修改团队信息,点击“删除团队”删除已创建的团队,点击“上传该团队作品1”,开始上传作品。
【第六步】进入复赛作品上传界面,填写作品相关信息,作品帖内的作品建议是作品说明PPT转为图片格式上传,如有视频请先上传至优酷、腾讯等网站,然后将flash地址黏贴至大赛官网作品帖(见下图所示)【第七步】作品上传完成后,点击保存帖子,作品1上传完成;【第八步】若该团队只有一件作品,点击“确认发布”,若该团队有两件作品,点击“上传该团队作品2”继续上传;【第九步】进入系统自动生成的参赛资格表,查看团队作品信息,无误请点击“确认提交申请”,有误请修改完善,并将参赛资格表保存至本地,以便后续提交云盘资料;【第十步】提交参赛资格表完成后,需将作品相关文件(参赛资格表扫描件、作品说明书、源文件、图片、视屏)按照如下文件夹目录存放,然后打包上传至云盘,将云盘链接及提取码发送。
附:云盘上传操作步骤演示(以百度云盘为例、也可使用360云盘)1)注册并登陆百度云盘/2)在百度云盘个人中心上传压缩文件;3)将上传完成的压缩文件设置分享,设置私密分享链接4)文件会生成链接和提取密码,复制该链接及提取码;5)大赛官网将云盘作品生成的分享链接(链接及提取码提交给大赛秘书处)2015第8届全国3D 大赛学3D 用3D 我创造我快乐【第十一步】提交完成后,可以在作品展示栏查看上传的作品,秘书处将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审核通过将有“通过审核”的章印,未通过将在评论栏中显示未通过的原因。
以赛促教 以赛促训 以赛促用 以赛促新全国3D 大赛现场总决赛竞赛办法细则一、 现场总决赛竞赛办法与评审标准根据《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规则》,并参照往届3D 大赛全国现场总决赛竞赛办法细则,2015全国3D 大赛现场总决赛:以赛促教 以赛促训 以赛促用 以赛促新以赛促教 以赛促训 以赛促用 以赛促新现场总决赛注意事项:1. 请根据《2015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现场总决赛入围团队名单》核查名单里的指导教师、团队、团队成员等信息,大赛秘书处将以此信息为准进行总决赛证书、入场证件的印制工作。
如发现名单不符请及时联系大赛秘书处进行更正。
2. 工业与工程设计大赛、 数字表现(新媒体艺术)设计大赛、数字化建筑设计大赛、3D 打印创新设计大赛参赛团队需填写《作品独立创作承诺书》并签字盖章,熟悉赛场时现场提交大赛工作组人员。
《作品独立创作承诺书》见附件。
3. 逆向设计大赛参赛团队每个团队需自带两台笔记本电脑,并事先调试好软件,竞赛现场提供设计场地。
4. 3D 打印创新设计大赛参赛团队每个团队需自带两台笔记本电脑,并事先调试好软件,竞赛现场提供设计场地。
5. 现场比赛答辩评审顺序以网络抽签形式决定,网络抽签日期暂定11月25日至26日,请关注大赛官方网站公告。
二、 竞赛细则● 开放自主命题-工业与工程设计大赛细则● 开放自主命题-数字表现(新媒体艺术)设计大赛细则 ● 开放自主命题-数字化建筑设计大赛细则 ● 企业定向命题-“天远杯”逆向设计大赛细则 ● 企业定向命题-“微深杯”3D 打印创新设计大赛以赛促教 以赛促训 以赛促用 以赛促新开放自主命题-工业与工程设计大赛细则:⏹ 决赛时间:12月5日全天。
⏹ 决赛团队:各赛区工业与工程设计大赛入围总决赛团队(每团队3-6人,含指导教师1-2人)。
⏹ 决赛题目:1)决赛团队自选题目按任务要求完成图1所示部分或全部设计任务;2)决赛团队完成答辩评审(作品介绍及评审答辩)。
第八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创新大赛道桥类竞赛大纲一、基本知识与技能要求1.制图基本知识;2.专业结构形体表达方法(立面图、平面图、剖视图、断面图);3.道桥制图标准的相关规定(图幅、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等相关规定);4.道路、桥梁、隧洞、涵闸等建筑物施工图的识图与绘制;5.计算机绘制道桥类建筑结构图样、建立三维模型的能力。
二、竞赛内容及评分标准1.尺规绘图时间:90分钟内容: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绘制道桥类专业结构图(包括平、立、剖视图),图纸规格为A3铅笔图。
分值比重:满分100分,其中:图形(包括作图准确度)40分;图线20分;尺寸(线性尺寸等)20分(包括比例);字体10分;布图10分。
2.计算机二维绘图时间:60分钟内容:完成图样的绘制,包含结构几何作图、结构示意图。
软件要求:AutoCAD分值比重:满分100分,其中:图形(符合作图要求)50分;图线、图层20分;尺寸(线性尺寸等)20分(包括比例);字体、布图、图幅、图框、标题栏等10分;3.计算机三维绘图时间:120分钟内容:(1)完成道桥类专业结构三维模型;(2)能够清晰表达其内、外结构模型;(3)对其三维模型进行后期处理、并输出指定效果图。
软件要求:AutoCAD2012、SketchUp8.0、3Dmax8.0、Photo shop CS 分值比重:满分100分,其中:建筑物三维模型50分;结构材质处理10分;环境设置10分;渲染等后期效果处理及整体效果30分;三、基本要求1.尺规绘图根据所给道桥类结构施工图,要求能够用尺规绘制制定的平、立、剖视图,并做到:(1)图纸幅面、比例、图线及相关画法遵守道桥制图国家标准;(2)图面布置要求均衡、匀称,字体要工整;汉字、数字和字母均应笔划清晰、字体端正、排列整齐、标点符号清楚正确;(3)尺寸标注要完全、正确、清晰、合理,且标注在视图醒目的位置;(4)图示表达正确、图面整洁、图形清晰、线型分明。
全国3D大赛优秀作品---助老助残爬楼梯说明书本文档涉及附件:1.助老助残爬楼梯设计图纸附件(附件1)2.助老助残爬楼梯电路原理图附件(附件2)3.助老助残爬楼梯程序代码附件(附件3)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助老助残:指在老年人或残障人士的日常生活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的行为。
2.爬楼梯:指专门设计用于帮助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在楼梯间自主移动的设备。
3.设计图纸附件:指助老助残爬楼梯的外观设计和结构图纸等相关技术文档。
4.电路原理图附件:指助老助残爬楼梯的电路连接图和电器元件配置图等相关技术文档。
5.程序代码附件:指助老助残爬楼梯的控制程序源代码和算法等相关技术文档。
正文:1.前言1.1 目的1.2 背景2.功能需求2.1 自动识别楼梯2.1.1 传感器选择与布置 2.1.2 楼梯识别算法2.2 自主上下楼梯2.2.1 控制系统设计2.2.2 电机驱动方案2.2.3 安全保护机制3.硬件设计3.1 机械结构设计3.1.1 机身设计与材料选择 3.1.2 悬挂系统设计3.2 电子元件选型与布局3.2.1 电池与电源管理3.2.2 传感器选型与布局 3.2.3 控制器选型与布局 3.3 电路设计3.3.1 电路原理图设计3.3.2 PCB布局设计4.程序设计4.1 控制算法设计4.1.1 楼梯识别算法设计 4.1.2 运动控制算法设计 4.2 界面设计4.2.1 用户界面设计4.2.2 数据显示与操作设计5.测试与验证5.1 功能测试5.2 性能测试5.3 安全测试5.4 用户反馈与改进6.维护与使用说明6.1 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6.2 维护保养要点6.3 使用注意事项7.总结与展望7.1 项目总结7.2 未来改进方向。
以赛促教 以赛促训 以赛促用 以赛促新全国3D 大赛现场总决赛竞赛办法细则一、 现场总决赛竞赛办法与评审标准根据《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规则》,并参照往届3D 大赛全国现场总决赛竞赛办法细则,2015全国3D 大赛现场总决赛:以赛促教 以赛促训 以赛促用 以赛促新以赛促教 以赛促训 以赛促用 以赛促新现场总决赛注意事项:1. 请根据《2015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现场总决赛入围团队名单》核查名单里的指导教师、团队、团队成员等信息,大赛秘书处将以此信息为准进行总决赛证书、入场证件的印制工作。
如发现名单不符请及时联系大赛秘书处进行更正。
2. 工业与工程设计大赛、 数字表现(新媒体艺术)设计大赛、数字化建筑设计大赛、3D 打印创新设计大赛参赛团队需填写《作品独立创作承诺书》并签字盖章,熟悉赛场时现场提交大赛工作组人员。
《作品独立创作承诺书》见附件。
3. 逆向设计大赛参赛团队每个团队需自带两台笔记本电脑,并事先调试好软件,竞赛现场提供设计场地。
4. 3D 打印创新设计大赛参赛团队每个团队需自带两台笔记本电脑,并事先调试好软件,竞赛现场提供设计场地。
5. 现场比赛答辩评审顺序以网络抽签形式决定,网络抽签日期暂定11月25日至26日,请关注大赛官方网站公告。
二、 竞赛细则● 开放自主命题-工业与工程设计大赛细则● 开放自主命题-数字表现(新媒体艺术)设计大赛细则 ● 开放自主命题-数字化建筑设计大赛细则 ● 企业定向命题-“天远杯”逆向设计大赛细则 ● 企业定向命题-“微深杯”3D 打印创新设计大赛以赛促教 以赛促训 以赛促用 以赛促新开放自主命题-工业与工程设计大赛细则:⏹ 决赛时间:12月5日全天。
⏹ 决赛团队:各赛区工业与工程设计大赛入围总决赛团队(每团队3-6人,含指导教师1-2人)。
⏹ 决赛题目:1)决赛团队自选题目按任务要求完成图1所示部分或全部设计任务;2)决赛团队完成答辩评审(作品介绍及评审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