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实验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2.78 MB
- 文档页数:11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算法分析能力。
3. 熟悉计算机编程语言,能够编写简单的计算程序。
二、实验内容1. 计算导论基础知识2. 算法设计与分析3. 计算机编程实现三、实验步骤1. 计算导论基础知识(1)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如计算机系统组成、信息处理过程、数据结构等。
(2)掌握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数据类型。
2. 算法设计与分析(1)学习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如分治法、贪心法、动态规划等。
(2)掌握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方法。
(3)针对实际问题,设计合适的算法,并进行优化。
3. 计算机编程实现(1)选择一种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C++等)进行编程。
(2)根据实验要求,编写计算程序,实现算法。
(3)调试程序,确保程序正确运行。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计算导论基础知识(1)掌握了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如计算机系统组成、信息处理过程、数据结构等。
(2)了解了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数据类型。
2. 算法设计与分析(1)学会了分治法、贪心法、动态规划等算法设计方法。
(2)能够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3)针对实际问题,设计并实现了高效的算法。
3. 计算机编程实现(1)掌握了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数据类型。
(2)能够编写简单的计算程序,实现算法。
(3)通过调试程序,确保程序正确运行。
五、实验心得1.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计算机科学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 在算法设计与分析方面,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问题设计合适的算法,并分析算法的效率。
3. 在编程实现方面,我提高了自己的编程能力,学会了如何将算法转化为程序,并通过调试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4. 本次实验让我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才能真正掌握。
六、实验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后续实验打下坚实基础。
计算机导论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内容1. 计算机硬件的认识:通过观察和操作计算机硬件,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如CPU、内存、硬盘、显卡等。
2. 计算机软件的认识:了解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基本概念,学会安装和使用常用软件。
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学会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使用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
4. 文件管理: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学会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5. 网络配置: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学会配置网络、连接互联网、浏览网页等。
三、实验步骤1. 计算机硬件的认识:(1)观察计算机内部硬件设备,了解各设备的功能。
(2)使用主板上的跳线或按钮开关进行开机和关机操作。
2. 计算机软件的认识:(1)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学会安装和使用操作系统。
(2)安装和使用常用软件,如文本编辑器、浏览器、压缩工具等。
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学会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输入操作。
(2)学会使用显示器、打印机等输出设备。
4. 文件管理:(1)学会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2)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学会设置文件和文件夹的权限。
5. 网络配置:(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学会配置网络。
(2)连接互联网,学会浏览网页、文件等。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确保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设备正常运行。
2. 实验过程中,遵循实验步骤,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损坏设备。
3. 实验结束时,清理实验现场,关闭计算机及其它设备。
五、实验总结六、实验拓展1. 介绍其他计算机硬件设备:如声卡、网卡、光驱等,并了解其功能。
2. 深入了解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macOS等,学会进行系统优化、维护等操作。
3. 探索常用软件的高级功能:如文本编辑器的语法高亮、代码自动补全等,压缩工具的压缩算法选择、分卷压缩等。
计算机导论实验指导(一)Windows基本操作(1)实验名称:实验一 Windows基本操作(2)实验目的:1.掌握Windows的进入,掌握窗口、菜单及任务档的基本操作。
2.掌握启动、切换及退出应用程序的方法。
3.了解获得帮助的途径。
4.熟悉“我的电脑”的基本操作。
5.掌握资源管理器的启动,了解资源管理器的窗口组成;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浏览设置;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方法。
6.掌握控制面板的使用方法(3)实验内容:⒈ 进入Windows,并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对照教材熟悉Windows的窗口组成,然后练习下列窗口操作:(1)移动窗口。
(2)适当调整窗口的大小,使滚动条出现,然后滚动窗口中的内容。
(3)先最小化窗口,然后再将窗口复原。
(4)先最大化窗口,然后再将窗口复原。
(5)关闭窗口。
⒉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并打开其中的“控制面板”,然后进行下列操作:(1)通过任务栏和快捷键切换当前窗口。
(2)以不同方式排列已打开的窗口(层叠、横向平铺、纵向平铺)。
(3)打开“控制面板”窗口的控制菜单,单击“关闭”命令项,•关闭该窗口。
(4)在“我的电脑”窗口中,单击“查看”菜单下的“详细资料”命令项,•观察窗口中的各项,由原来的大图标改为详细资料列表。
⒊通过任务栏查看当前日期和时间,如果不正确,请进行修改。
⒋在“我的电脑”窗口中,双击D盘,单击“文件” 菜单下的“新建”命令项:(1)单击“文件夹”,并按自己的姓起名,然后再以自己的名字重新命名;(2)格式化软盘。
⒌在桌面上创建启动“记事本”程序的快捷方式。
⒍通过“开始”菜单的“帮助”,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帮助信息。
•⒎安全退出Windows。
⒈打开资源管理器,对照教材熟悉资源管理器的窗口组成,然后进行下列操作:(1)隐藏暂时不用的工具栏,并适当调整左右窗格的大小。
(2)改变文件和文件夹的显示方式及排序方式,观察相应的变化。
8 在D盘上创建一个名为Lx的文件夹,再在Lx•文件夹下创建一个名为Lxsub的子文件夹,然后进行下列操作:(1)C:\Windows文件夹中任选4个类型为“文本文件”的文件,将它们复制到D:\Lx文件夹。
《计算机导论》实验教学大纲1.实验名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认识目的: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造、硬件组成和软件架构。
内容:-硬件组成: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
-软件架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驱动程序等。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了解各个硬件组成的功能和相互连接的方式,同时介绍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2.实验名称:二进制和逻辑门目的: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中的二进制表示和逻辑门的基本原理。
内容:-二进制表示:介绍二进制数系统,让学生了解二进制数的转换方法。
-逻辑门:介绍与门、或门、非门等逻辑门的定义和真值表。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根据给定的二进制数进行转换,并使用逻辑门进行简单的逻辑运算。
3.实验名称:计算机编程语言和算法目的: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基本原理和算法的基本思想。
内容:- 编程语言:介绍不同类型的编程语言,如C、C++、Python等。
-算法:介绍算法的基本思想和流程控制结构。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并实现基本的排序和查找算法。
4.实验名称:数据库和数据结构目的:引导学生了解数据库和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内容:-数据库:介绍数据库的组成和基本操作,如创建表、插入数据、查询数据等。
-数据结构:介绍不同类型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等。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使用数据库软件创建表格、插入数据,并利用不同的数据结构实现相关算法。
5.实验名称:网络和网络安全目的: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内容:-计算机网络:介绍网络的基本概念、拓扑结构和通信协议。
-网络安全: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威胁方式,如病毒、黑客攻击等。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配置局域网、设置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并进行网络通信测试和攻击防范实验。
评估方法:-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要求编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设计原理、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等。
-实验成绩: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给予评分,以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掌握程度。
计算机导论实验范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以及计算机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1.计算机的定义与组成结构计算机是一种用于进行数据处理的工具,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等。
2.计算机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包括存储程序、数据和指令的二进制编码、信息的输入与输出、运算、控制等。
三、实验内容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实验中,首先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
2.计算机的基本原理通过实践,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包括存储程序、数据和指令的二进制编码、信息的输入与输出、运算、控制等。
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指令的存取、数据的传送、运算的过程、控制的实现等。
四、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所需实验设备和软件。
2.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了解,找出电脑中的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
3.计算机的基本原理通过查阅资料和实践,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包括存储程序、数据和指令的二进制编码、信息的输入与输出、运算、控制等。
4.计算机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指令的存取、数据的传送、运算的过程、控制的实现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基本原理以及工作原理。
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计算机是如何完成任务的,并学会了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以及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们了解到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其中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等。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包括存储程序、数据和指令的二进制编码、信息的输入与输出、运算、控制等。
第一篇:《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计算机软硬件的安装、配置及优化综合实验所用仪器材料:计算机一台套,虚拟机软件一套,常用操作系统安装软件,优化软件一套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 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 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 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 安装WINDOWS 7 操作系统;6. 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 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 WINDOWS 7 的基本操作;9. 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实验报告二实验名称:应用软件综合实验所用仪器材料:计算机一台套,应用软件若干一、实验目的1、掌握安装WINDOWS应用软件的基本方法;2、掌握OFFICE软件的安装及基本应用;3、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方法。
二、实验内容1. OFFICE软件的安装;2. Word 2010 的基本操作;3. Excel 2010 制表及常用函数的使用;4. Powerpoint 2010的简单应用;5. 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及使用。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实验报告三实验名称:网络应用综合实验所用仪器材料:能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一台套一、实验目的1、熟悉上网浏览、检索、下载网络资源的基本方法;2、掌握E-mail的申请及应用;3、了解网络配置与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4、掌握WINDOWS共享目录的使用与简单局域网的组建方法;5、了解简单的网络命令和使用方法。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3. 熟悉计算机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4.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对计算机科学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1. 计算机硬件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实验内容:观察并识别计算机硬件设备,如CPU、内存、硬盘、显卡等;(3)实验步骤:①观察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外观;②了解各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③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硬件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2. 计算机软件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实验内容:了解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等;(3)实验步骤:①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②学习一种操作系统的安装和使用方法;③了解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区别和特点。
3. 计算机系统组成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实验内容: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的基本知识,如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3)实验步骤:①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②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③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计算机系统各部件之间的协作关系。
4. 计算机网络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实验内容: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如TCP/IP协议、网络拓扑结构等;(3)实验步骤:①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②学习TCP/IP协议的基本原理;③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设备的使用。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1. 计算机硬件实验:通过观察和识别计算机硬件设备,了解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掌握了硬件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2. 计算机软件实验:通过学习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掌握了操作系统的安装和使用方法,了解了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区别和特点。
3. 计算机系统组成实验:通过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了计算机系统各部件之间的协作关系。
4. 计算机网络实验: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了TCP/IP协议的基本原理,了解了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设备的使用。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进行计算机导论实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设备和材料:1. 计算机硬件:个人电脑、显示器、键盘、鼠标等;2. 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浏览器、文本编辑器等;3. 实验文档、实验数据。
实验过程与结果:在本次计算机导论实验中,我们进行了以下几个实验项目,分别是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网络连接的配置以及应用软件的使用。
实验项目一: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根据实验指导书的步骤,我们完成了计算机硬件的组装。
首先,我们准备好所有所需的硬件组件,包括主机箱、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并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安装和连接。
经过认真操作和仔细检查,我们成功地完成了计算机硬件的组装。
实验项目二: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在这个实验项目中,我们选择了一款常用的操作系统进行安装。
首先,我们将操作系统安装盘插入光驱,并按照提示完成了操作系统的安装。
然后,我们对操作系统进行了基本的配置,包括语言设置、时区设置、用户帐号创建等。
最后,我们还安装了必要的驱动程序,以确保操作系统的正常运行。
实验项目三:网络连接的配置为了能够连接互联网和其他设备,我们需要进行网络连接的配置。
首先,我们选择了一种适合我们实验环境的网络连接方式,如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
然后,我们按照指导书中的步骤进行了网络连接的设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最后,我们进行了网络连接的测试,确保能够正常访问互联网和其他设备。
实验项目四:应用软件的使用在这个实验项目中,我们选择了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进行使用和操作。
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文本编辑器编写文档、使用图像编辑工具进行图片处理、使用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使用邮件客户端进行邮件发送与接收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我们对这些应用软件的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计算机导论实验,我们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目录1. 引言1. 背景介绍2. 问题陈述2. 计算机导论实验概述1. 实验目的2. 实验内容3. 实验流程3. 实验结果分析1. 数据收集2. 数据处理3. 结果展示4. 实验总结与启示1. 实验收获2. 反思与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计算机领域的学习过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践操作,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问题陈述本实验旨在通过计算机导论实验来探索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学习并应用相关理论和技术,提升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计算机导论实验概述2.1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能够理解计算机导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2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计算机基本概念的学习、计算机组成部分的介绍以及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2.3 实验流程- 阅读实验指导书-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 进行实验操作- 记录实验结果- 分析实验数据3. 实验结果分析3.1 数据收集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将获得大量关于计算机导论实验的数据,包括观察结果、实验记录等。
3.2 数据处理将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并进行相关的计算和推理。
3.3 结果展示通过图表、文字等形式展示实验结果,以直观的方式呈现数据分析的过程和结论。
4. 实验总结与启示4.1 实验收获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对计算机导论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实践操作的能力和数据分析的技巧。
4.2 反思与展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同时,也要展望未来,继续学习计算机导论等相关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科学作为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涉及的领域广泛,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是日益增长。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对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有所了解。
通过实践探索计算机导论的课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概念和相关实践。
本实验报告将重点介绍我所参与的计算机导论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实验背景:计算机导论实验是为了让我们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内部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计算机,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并且学习如何进行基本的编程和数据处理。
实验过程:1. 计算机硬件认识在实验课上,我们首先学习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功能。
通过观察和实践,我们了解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主要硬件组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我们还通过拆解一台废弃的计算机,亲自触摸和感受了硬件设备,加深了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
2. 操作系统体验在实验课程的下一个环节,我们学习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通过安装和使用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和Linux,我们体验了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文件管理和软件运行的过程。
我们还学习了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界面的操作,并掌握了一些系统维护和故障排除的技巧。
3. 编程基础练习在实验的后续环节,我们开始接触编程。
通过学习基本的编程语言,如C和Python,我们掌握了基本的编程概念和语法。
我们编写了一些简单的程序,如计算器、猜数字游戏等,来加深对编程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编写代码、调试程序并理解程序的运行原理。
实验结果:通过参与计算机导论实验,我从中受益匪浅。
首先,我对计算机硬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前,我只是使用计算机,对于计算机内部的运作原理并不了解。
通过实验和操作,我学会了拆解和组装计算机,认识了各种硬件设备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这为我将来在维修和升级计算机方面提供了基础。
其次,我在操作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方面有了更多的经验。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1. 引言计算机导论实验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本实验报告将对我在计算机导论实验中所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2. 实验目的计算机导论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内容本次计算机导论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学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如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等,并能够正确安装和拆卸这些硬件设备。
- 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学生需要掌握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过程,包括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版本、进行分区和格式化硬盘、安装驱动程序等。
- 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学生需要学习常见的办公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的使用,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幻灯片制作软件、网页浏览器等。
4. 实验步骤本次实验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并学习如何正确安装和拆卸硬件设备。
- 步骤二: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版本,并进行系统安装和配置。
- 步骤三:学习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幻灯片制作软件。
- 步骤四:学习如何使用网页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和搜索。
5.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成功安装了操作系统,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幻灯片制作软件。
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网页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和搜索。
6. 实验心得通过参加计算机导论实验,我对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践操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7. 结论计算机导论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通过本次实验,我成功安装了操作系统,并学习了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计算机导论实验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介绍计算机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及应用领域讲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1.2 计算机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作用讲解常见操作系统的发展和特点演示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第二章:计算机硬件2.1 中央处理器(CPU)介绍CPU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讲解CPU的Cache、Pipeline和Multi-core技术2.2 主板和内存介绍主板的结构、功能和接口讲解内存的类型、容量和速度演示主板和内存的安装方法第三章:计算机软件3.1 编程语言介绍编程语言的分类和特点讲解常见编程语言的发展和应用演示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示例3.2 应用软件介绍应用软件的概念、分类和作用讲解办公软件、娱乐软件和网络软件的使用方法演示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和配置第四章:计算机网络4.1 网络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讲解网络协议、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4.2 Internet应用介绍Internet的发展、接入方式和常用服务讲解浏览器的使用、搜索引擎的技巧和电子邮件的配置演示网络通信工具和在线娱乐的应用第五章:计算机安全5.1 计算机病毒与防护介绍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传播途径和危害讲解防病毒软件的选择和使用方法演示病毒查杀和预防措施5.2 网络安全与防护介绍网络安全的概念、威胁和防护手段讲解防火墙、VPN和加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演示网络攻击与防御策略第六章:数据结构和算法6.1 数据结构基础介绍数据结构的概念、分类和作用讲解线性表、栈、队列、链表等基本数据结构演示数据结构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6.2 算法与算法分析介绍算法的定义、特性及设计方法讲解常见排序算法(冒泡、选择、插入)和搜索算法(顺序、二分)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第七章:数据库原理与应用7.1 数据库基础知识介绍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SQL语言的概念讲解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结构设计和查询语句演示数据库的创建、表的建立和数据的插入、查询7.2 数据库应用系统介绍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讲解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如学生管理系统、购物网站)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演示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功能第八章:计算机图形学与多媒体8.1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介绍计算机图形学的概念、应用和发展讲解图形、图像的基本表示方法和转换演示图形绘制和图像处理的基本算法8.2 多媒体技术介绍多媒体技术的概念、特性和应用领域讲解音频、视频数据的基本处理方法演示多媒体应用软件(如音频编辑、视频剪辑)的使用第九章:与机器学习9.1 概述介绍的概念、发展和应用领域讲解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如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演示应用(如智能语音、自动驾驶)的实际效果9.2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介绍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概念、原理和常用算法讲解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的应用场景演示机器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PyTorch)的基本操作和训练过程第十章:计算机伦理与法律10.1 计算机伦理介绍计算机伦理的概念、原则和重要性讲解网络安全、隐私保护和知识产权等问题分析伦理问题在计算机领域的具体案例和解决方案10.2 计算机法律法规介绍计算机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框架讲解计算机犯罪、网络安全法和知识产权法等方面的规定分析法律法规在计算机行业中的应用和案例重点解析1. 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作用。
(标准写法)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2011~2012第一学期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验一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一、实验目的1.掌握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等操作。
2.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步骤。
3.熟悉VMware虚拟机软件的使用二、实验内容1.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机环境作为后继实验平台。
(1)双击桌面“MicrosoftVirtualPC”图标,打开VirtualPC虚拟机软件。
(2)在VirtualPC菜单中选择“文件”—>“新建虚拟机向导”,进入“欢迎使用新建虚拟机向导”对话框,点击下一步,选择“新建一台虚拟机”,指定虚拟机的名称和位置,操作系统选择“Windows_P”,使用推荐(或更改分配)内存大小,选择新建虚拟硬盘,指定名称和位置,创建完成。
(3)运行虚拟机,在“CD(C)”菜单中载入ISO映像,指定一个有效的Windows_P安装盘的镜像文件。
2.在新建虚拟机中,使用PartitionMagic分区软件对硬盘进行合理的分区操作。
(1)启动新建的Windows_P虚拟机平台。
(2)选择光盘启动菜单中的“PQ8-图形分区软件”选项,进入PartitionMagic分区软件。
(3)将硬盘分为:主分区,在扩展分区中建立两个逻辑驱动器。
具体步骤如下:①、先选定主磁盘C盘,选取FAT32格式进行格式化,再分配总存储空间的一半约30G给C②再建立两个逻辑分割磁D盘和E盘,将余下的储存空间合理分配后再用FAT32格式进行格③单击执行命令,执行上述操作。
(结果如图)3.安装Windows_P系统:(1)重新启动Windows_P虚拟机平台后,选择光盘启动菜单中的“WIN_PSP3精简安装版”选项,进入Windows_P系统安装过程。
(2)具体安装过程如下:①“WIN_PSP3精简安装版”选项,按下ENTER键,进入Windows_P系统安装过程,②等待约39分钟,让系统进行文件读取及安装;③安装完毕后,重启这台虚拟机即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让我们对计算机导论的知识有更直观的了解和理解,并且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及常用软件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1.计算机硬件结构2.操作系统3.常用软件的使用三、实验过程1.计算机硬件结构首先,我们通过实物展示了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并且老师还详细讲解了每个硬件的功能和作用,让我们对计算机的硬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操作系统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我们学习了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老师首先讲解了什么是操作系统及其作用,然后我们进行了操作系统的安装实验。
通过该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安装操作系统以及系统的初始化设置。
3.常用软件的使用在最后的实验中,老师介绍了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和音乐播放软件等。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了如何使用这些软件进行文件编辑、图片处理和音乐播放。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计算机导论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际操作,我学会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这对我的日常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对一些软件的使用只是简单地了解了一下,还需要在日后的学习中不断实践和掌握。
其次,我们在实验中遇到了一些操作系统安装的问题,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更加细致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导论的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实践,我会越来越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总之,这次实验让我对计算机导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加了我的操作技能。
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能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导论的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一、引言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作为该课程的一部分,实验环节起到了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作用。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计算机导论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操作系统、网络通信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实践。
三、实验过程1. 实验一:计算机硬件组成在实验一中,我们通过拆解一台计算机来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我们分别拆下了机箱、主板、CPU、内存、硬盘等硬件部件,并进行了标记和记录。
通过这一实验,我们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验二:操作系统实验二主要是对操作系统的学习和实践。
我们首先学习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然后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操作,如安装操作系统、配置系统环境、管理文件和程序等。
通过这些实践,我们进一步理解了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和功能。
3. 实验三:网络通信实验三主要是学习和实践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我们首先学习了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和通信原理,然后进行了一系列网络实践操作,如配置网络连接、测试网络连通性、进行网络通信等。
通过这些实践,我们对计算机网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实验结果通过以上实验,我们获得了以下实验结果:1. 计算机硬件组成: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对计算机内部的各个硬件部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操作系统:我们学习和实践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能够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和管理。
3. 网络通信:我们学习和实践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能够进行网络的配置、测试和通信。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计算机导论实验,我们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操作系统和网络通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实践。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巩固了理论知识,培养了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操作系统配置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和网络通信中的一些困难。
计算机导论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实验目的(1) 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 实验要求(1) 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原理;(2)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3) 了解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及其应用。
二、实验内容1. 计算机硬件组成(1) 认识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如CPU、内存、硬盘等;(2) 了解计算机的组装过程。
2. 计算机软件组成(1)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常用操作系统的特点;(2) 学习软件的安装、卸载和升级。
3.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1) 熟悉桌面环境,掌握窗口、菜单、对话框的操作;(2) 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掌握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3) 了解计算机的系统设置和优化。
4. 常用计算机软件(1) 学习常用的办公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WPS Office等;(2) 了解常用的娱乐软件,如音乐播放器、视频播放器等;(3) 掌握杀毒软件的使用,了解计算机的网络安全。
三、实验步骤1. 计算机硬件组成(1) 观察并描述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2) 模拟计算机的组装过程。
2. 计算机软件组成(1) 安装和卸载一个软件,观察并描述安装过程;(2) 学习软件的升级和更新。
3.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1) 熟悉桌面环境,进行窗口、菜单、对话框的操作练习;(2) 练习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进行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3) 进行系统设置和优化的练习。
4. 常用计算机软件(1) 学习并使用一个办公软件,如Word、Excel等;(2) 学习并使用一个娱乐软件,如音乐播放器、视频播放器等;(3) 安装并使用一个杀毒软件,了解计算机的网络安全。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请确保计算机硬件设备正常;2. 分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3. 提出改进实验的建议和意见。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3篇)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通用3篇)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篇1实验名称:应用软件综合实验所用仪器材料:计算机一台套,应用软件若干一、实验目的1、掌握安装WINDOWS应用软件的基本方法;2、掌握OFFICE软件的安装及基本应用;3、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方法。
二、实验内容1.OFFICE软件的安装;2.Word20__的基本操作;3.E_cel20__制表及常用函数的使用;4.Powerpoint20__的简单应用;5.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及使用。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篇2一、实验名称:Cisco 系列路由器配置基础二、实验目的:(1)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操作系统软件IOS(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的应用;(2)理解Cisco 系列路由器(5种)基本配置方法;(3)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用户命令状态,特权命令状态,全局设置状态,局部设置状态,设置对话状态;(4)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常用命令:任务命令,显示命令,拷贝命令,网络命令,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相关(全局,局部,…….)参数配置方法;三、实验环境:Cisco 2600 Series Routers,模拟软件“RouterSim-CCNA2。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使用模拟软件“RouterSim-CCNA2”进行。
路由器基本配置方法:一般来说,可以用5种方式来设置路由器,其中包括Console 口接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 AU_口接MODEM,通过电话线与远方的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相连;通过以太网上的TFTP服务器;通过以太网上的TELNET程序;通过以太网上的SNMP网管工作站。
第一次设置必须通过上述第一种方式进行。
(1)命令状态1)router路由器处于普通用户命令状态。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编辑软件的使用、互联网应用和网页制作基础等内容,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和高级功能。
二、实验内容1. 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1)启动和退出Windows操作系统;(2)熟悉Windows桌面环境,掌握“回收站”、“任务栏”、“帮助菜单”的使用;(3)掌握Windows窗口、菜单以及对话框的操作;(4)掌握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使用;(5)掌握文件与文件夹的创建、移动、复制等基本操作;(6)掌握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删除、移动与退出,快捷方式的创建与删除;(7)掌握Windows系统的设置,了解Windows附件的使用。
2. Word文字处理软件(1)创建、保存和关闭文档;(2)输入和编辑文本内容;(3)设置字体、字号、颜色、行距等格式;(4)插入图片、表格、页眉页脚等元素;(5)排版文档,设置页边距、页眉页脚、页码等;(6)打印文档。
3. 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1)创建、保存和关闭工作簿;(2)输入和编辑数据;(3)设置单元格格式,如字体、字号、颜色、边框等;(4)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处理;(5)插入图表、图形等元素;(6)数据排序、筛选和汇总;(7)打印工作簿。
4. PowerPoint演示文稿编辑软件(1)创建、保存和关闭演示文稿;(2)添加幻灯片,设置幻灯片版式;(3)编辑幻灯片内容,如文本、图片、图表等;(4)设置幻灯片动画效果和切换效果;(5)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方式,如从头开始、从当前幻灯片开始等;(6)打印演示文稿。
5. 互联网应用和网页制作基础(1)使用浏览器访问网站,获取信息;(2)使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资料;(3)了解网页制作的基本知识,如HTML、CSS等;(4)使用网页制作工具(如Dreamweaver)创建简单的网页;(5)上传网页至服务器,实现网页发布。
四、实验原理:编程要点:1.变量:任何变量在被引用前必须存在并被赋值,变量的类型由最初的赋值语句所给的数据决定。
2.表达式:可以是任何计算单个值的简单或复杂公式是值(无论是常量或变量)和运算符的组合。
3.选择控制:当程序执行时,如果决策的结果是“Yes”(True),则执行左侧分支。
如果结果是“No”(False),则执行右侧分支。
注意选择控制语句的两个路径之一可能是空的,或包含多条语句。
选择控制结构在英语环境中被称为“if-then”结构。
Statement 1DecisionStatement 2a Statement 2bStatement 34.决策表达式:决策表达式是一组值(常量或变量)和关系运算符的结合,期望得到YES/NO这样的结果。
关系运算符(=、/ =、<、<=、>、> =),必须针对两个相同的数据类型值比较。
5.循环(loop)控制语句允许重复执行一个或多个语句,直到某些条件变为真值(True)。
循环控制结构在英语环境中被称为“while”结构。
6.计数循环:初始化,测试,执行,和修改)表示可以用来检查一个循环计数器变量使用是否正确的基本过程。
五、实验目的:1.通过本次实践内容,对程序设计有一个简单的认识,熟悉RAPTOR的运行环境。
2.掌握RAPTOR基本符号/语句、变量赋值、数据类型和算法注释等基础概念。
3. 通过本次实践内容,对程序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顺序、分支和循环三种结构,体现在自己动手编写的小程序中。
4.通过本次实践,掌握选择控制语句if-then,循环语句while和do-while 的使用和break和continue的功能,并能熟练的进行应用。
六、实验内容:学会流程控制语句下面的问题进行代码编写:1.输入任意三个数存入变量a、b、c中,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打印输出。
2.设计校园歌手大赛计分程序,假设有10评委按10分制打分(7, 8, 9, 9, 10,8, 7, 6, 7, 8),计算每位选手扣除一个最高分、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显示计分结果。
总10 页第1 页项目一 Windows操作系统1.在你的U盘中建立如图1-75所示的文件夹结构。
2.将你的计算机导论的作业复制到“电子作业”文件夹中。
3.利用Partition Magic 8.0检查与修复磁盘,具体要求如下:(暂不练习,教师演示)(1)检查E盘有无错误。
(2)磁盘扫描E盘。
4. chkdsk是checkdisk的缩写,意思是磁盘检查。
利用chkdsk 工具对计算机当前驱动器中的磁盘状态进行检查。
开始—运行--chkdsk5. EasyRecovery囊括了磁盘诊断、数据恢复、文件修复、E-mail 修复等各种数据文件修复和磁盘诊断方案的功能。
尝试利用EasyRecovery 软件对系统分区的D盘进行分区检测。
(暂不练习,教师演示)6.利用系统中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对计算机D 盘进行分析和碎片整理(暂不练习,教师演示)。
右击我的电脑—管理7.设置系统的虚拟内存使用E盘空间,虚拟内存的初始大小为768MB,最大值为1536MB (设置,不保存)。
右击我的电脑—属性—高级—设置8. 修改与调整注册表,具体要求如下:(1)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导出注册表文件为Backup.reg到D:\下。
(2)利用注册表,修改Windows XP的登录背景图案为你喜爱的一幅图片。
(3)利用注册表,解决如何恢复系统原貌的问题。
(4)将注册表恢复为原来导出的注册表。
项目二 Word文字处理练习一电子版报(必修)第一套打开文件素材4-1.doc,将最终结果另存为文件名为DAAN4-1A.doc,进行以下操作:1.文档格式设置:(1)按【样文4-1-1】所示,查找出文档中所有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字段,并将其全部替换为“奥运会”。
(2)按【样文4-1-1】所示,将文档的第一行设置为标题行,字体为华文彩云、小一、红色,对齐方式为居中。
2.插入设置:(1)按【样文4-1-1】所示,为正文第一行的“奥运会”添加红色波浪形下划线,并插入尾注“奥运会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简称,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
”(2)按【样文4-1-1】所示,为文档的最后一段添加文本框,并将文本框填充淡蓝色底纹,深蓝色1磅实线边框。
(3)按【样文4-1-1】所示,在文档的结尾处插入一个5行7列的表格,为表格自动套用表格样式“古典型2”的表格样式,并在样文所示位置绘制斜线表头。
第二套打开ED1.RTF文件,参考样张按下列要求进行操作。
1. 将页面设置为:A4纸,上、下页边距为2.5厘米,左、右页边距为3厘米,每页40行,每行42个字符;总10 页第1 页2. 给文章加标题"低碳掀起世界文明第四次浪潮",居中显示,设置其格式为华文行楷、红色、加粗、小一号字;3. 参考样张,将正文中所有小标题设置为绿色、小四号字、加粗、倾斜,并将各小标题的数字编号改为红色实心圆项目符号;4. 设置正文第二段首字下沉2行,首字字体为隶书,其余各段(不含小标题)均设置为首行缩进2字符;5. 参考样张,在正文适当位置插入图片pic1.jpg,设置图片高度、宽度缩放比例均为90%,环绕方式为四周型;6. 参考样张,在正文适当位置插入自选图形"爆炸形1",添加文字"减排CO2",设置文字格式为:华文行楷、蓝色、小三号字,设置自选图形格式为:绿色填充色、紧密型环绕;7. 设置页眉为"低碳化",页脚为自动图文集"第X页共Y页",均居中显示;8. 将编辑好的文章以文件名:ED1,文件类型:RTF格式(*.RTF),存放于考生文件夹中。
第三套打开ED2.RTF文件,参考样张按下列要求进行操作。
1. 设置正文第一段首字下沉2行、距正文0.2厘米,首字字体为楷体、红色,其余各段设置为首行缩进2字符;2. 参考样张,在正文适当位置插入艺术字"低碳产业",采用第三行第四列样式,形状为"波形1",设置艺术字字体格式为隶书、48号字,环绕方式为四周型,居中显示;3. 给页面加绿色3磅带阴影边框;4. 将正文中所有的"产业"设置为绿色、加粗、"七彩霓虹"的文字动态效果;5. 参考样张,在正文适当位置插入自选图形"椭圆形标注",添加文字"创造之神,富国之源",设置文字格式为:华文行楷、红色、三号字,设置自选图形格式为:浅绿色填充色、紧密型环绕方式、右对齐;6. 设置奇数页页眉为"低碳经济",偶数页页眉为"可持续发展";7. 参考样张,在正文第一段末尾(句号前)插入编号格式为"①,②,③…"的脚注,内容为"Low-carbon economy";8. 将编辑好的文章以文件名:ED2,文件类型:RTF 格式(*.RTF ),存放于考生文件夹中。
练习二 公式练习(必修)1. 输入公式: NaCl BaSO SO Na BaCl 24422+↓=+2. 输入公式:si jitR Epg βα+=−−→⎰3. ()()()kn knkn p p k p --=1总 10 页 第 1 页4. ↑+∆233222O KCL KCLO MnO5. ↑+2222222O H MnO O H6.()[]()dt t t f dx x f ba')(ϕϕβα⎰⎰=7. 222222221rz y x z y x R u -+++---=8.()dxx f s ba⎰=练习三 论文排版(选修)第一套: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要求1.按“毕业设计论文格式的要求.doc ” 分别设置“无格式论文.doc ”文档的正文(小四、宋体、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中文摘要(楷体二号居中)、英文摘要、标题一(标题1,小3号黑体,段前0.5行,段后0.5行)、标题二(标题2,4号黑体)、标题三(标题3,小4号黑体)、参考文献等格式。
2.插入目录:“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3.设置分节页码,要求目录、摘要的页码为大写罗马字母,正文的页码为1、2、3等。
(操作提示:点击“插入→ 分隔符→ 分节符类型”中选择“ 下一页”,点击“视图”打开“页眉与页脚”工具条,将“页眉与页脚” 工具条上的“链接到前一个” 按钮调至不被选中,点击“ 设置页码格式” 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页码编排中的“起始页码”选择1 ,点击确定,点击页眉与页脚工具条上的“插入页码” 按钮即可。
)第二套:学术论文排版要求打开“3学术论文.doc ”文件,参照“3学术论文范文.doc ”文件进行如下操作。
1.增加中英文标题、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并进行“自动更正”; 2.将论文版面纸张大小设置为A4,每页行数42,每行字数为40;3.设置论文标题字体为:黑体、加粗、小三字,居中对齐,段后空1行; 其余设置参照范文。
4.参考范文编辑绘制插图(图1);5.参考范文编辑公式;6.设置页眉页脚;7.保存文件为“我的论文.doc ”.练习四 表格制作(选修)练习五邮件合并(选修)(1)打开“5邮件合并素材4-1A.doc”,另存为DAAN4-1B.doc文件。
(2)按【样文4-1-2】所示,在DAAN4-1B.doc中,选择“信函”文档类型,使用当前文档,以文件“5数据素材4-1B.xls”为数据源,进行邮件合并。
(3)将邮件合并的结果覆盖原DAAN4-1B.doc。
(4)参考座贴.jpg图片,设计英语4、6级报名表.xls文件,并设计座贴文件。
总10 页第1 页练习六网页制作(选修)所需素材均存放于Web文件夹中,按下列要求进行操作。
1. 编辑网页Index.htm,设置中框架高度为12%,并将Page1.htm作为下框架的初始网页;2. 在上框架网页中插入字幕"欢迎光临中华美食网",设置字幕样式中的字体格式为:幼圆、加粗、24pt、红色;3. 在中框架网页中,取消表格的边框线,并将表格的背景色设为黄色;4.将下框架网页中第一行文字设置为华文行楷、18磅、居中、红色,并在该文字下方插入图片Ice.jpg,设置图片的高度为120像素,保持纵横比;5. 为中框架网页中的文字"饮食新闻"和"美食DIY"创建超链接,分别指向网页Page2.htm和Page3.htm;6. 在中框架网页中,为文字"美丽厨房"建立超链接,指向Web.htm文件,目标框架为"新建窗口"。
7. 新建一个表单网页“xx.htm”, 添加如图所示的网页内容.8. 将所有修改过的网页以原文件名保存,文件均存放于Web站点中。
练习七 Word综合(必修)1. 在Word中分别输入一篇你喜爱的中文文章(10分钟)和英文文章(10分钟)。
2.在Word中输入公式:()dxxfs ba⎰=3. 打开“项目二/练习”文件夹中的“文件素材3.doc”文件,将最终结果另存在D:\学生文件夹中,文件名为DAAN3A.doc,要求进行如下操作:(1)将页面设置为:A4纸,上、下、左、右页边距均为3厘米。
(2)设置文章标题格式为:黑体、二号字、蓝色、居中,文字动态效果为礼花绽放。
(3)新建样式“Style1”,设置字体格式为“隶书”、小四号;将样式应用到正文所有的文字中。
1)创建并应用样式2)应用模板中的样式P64(4)在正文第二段适当位置以四周型环绕方式插入“项目二/练习”文件夹中的图片“图片素材1.gif”,并设置图片高度为3厘米,宽度为8厘米。
(5)设置奇数页页眉为“太阳系”,偶数页页眉为“九大行星”;设置页脚内容为“总X页第Y页”的格式。
(6)在正文第四段适当位置插入“云形标注”自选图形,设置其线条颜色为褐色,环绕方式为四周型、右对齐,并在其中添加文字“太阳系是我们共同的家”。
(7)将正文最后一段分为等宽的两栏,加分隔线。
(8)在文档中录制宏,宏名为GJ3,指定快捷键为Ctrl+Shift+C,并将该宏保存在当前文档中,宏的功能为将选定的段落设置为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段后间距均为0.5行;利用快捷键将新录制的宏应用在正文所有段落中。
1)快捷键2)快捷按钮P69(9)设置页面边框为1.5磅红色双线。
4. 在Word中制作如表2-2所示的表格,并进行如下操作:表2-3制作表格(1)在合计列的各单元格中,利用公式计算各剧种的总和。
(2)将表格中的数据以“向阳区”为主要关键字,“古东区”为次要关键字,进行升序排序。
(3)将修改好的表格另存在D:\学生文件夹中,文件名为DAAN4A.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