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和激光器组件(2)
- 格式:ppt
- 大小:546.00 KB
- 文档页数:100
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摘要:半导体激光器产生激光的机理,即必须建立特定激光能态间的粒子数反转,并有合适的光学谐振腔。
由于半导体材料物质结构的特异性和其中电子运动的特殊性,一方面产生激光的具体过程有许多特殊之处,另一方面所产生的激光光束也有独特的优势,使其在社会各方面广泛应用。
从同质结到异质结,从信息型到功率型,激光的优越性也愈发明显,光谱范围宽,相干性增强,是半导体激光器开启了激光应用发展的新纪元。
关键词:受激辐射;光场;同质结;异质结;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semiconductor lasers and applications ABSTRACT: The machanism of lasing by semiconductor laser,which requires set up specially designated reverse of beam of particles among energy stages,and appropriate optical syntonic coelenteronAs the specificity of structure from semiconductor and moving electrons.something interesting happens.On the one hand,the specific process in producing lase,on the other hand,the beam of light has unique advantages。
As the reasons above,we can easily found it all quartersof the society.From homojunction to heterojunction,from informatics to power,the advantages of laser are in evidence,the wide spectrum,the semiconductor open the epoch in the process of laser. Key worlds: stimulated radiation; optical field; homojunction; heterojunction; high-power semiconductor laser 0 前言半导体激光器是指以半导体材料为工作物质的激光器,又称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激光器。
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器,也被称为激光二极管(LD,Laser Diode),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光能的半导体器件。
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半导体的PN结构以及粒子数反转等条件。
首先,PN结是由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构成的结构,在PN结的交界处,会出现电子和空穴的复合现象,进而形成发光。
当在激光二极管的PN结上加上适当的正向电压时,电子从n型材料向p型材料移动,空穴从p型材料向n型材料移动,它们在PN结区域相遇并发生复合。
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能量差,能量差被释放成光的形式,从而形成了发光效应。
其次,为了产生激光,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粒子数反转、谐振腔的存在以及满足阈值条件。
其中,粒子数反转是指通过一定的激励方式,使得半导体物质的能带之间或者与杂质能级之间实现非平衡载流子的粒子数反转。
谐振腔则是由半导体晶体的解理面形成的两个平行反射镜面,它们能够起到光反馈作用,形成激光振荡。
而满足阈值条件,即增益要大于总的损耗,则需要足够强的电流注入,以便有足够的粒子数反转,从而得到足够大的增益。
总的来说,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PN结的电子和空穴复合产生发光效应,并通过满足粒子数反转、谐振腔的存在以及阈值条件等条件,从而产生激光并连续地输出。
这种激光器具有结构紧凑、效率高、波长覆盖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在激光打印、光通信、医疗设备、实验室和工业检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好嘞,今天咱们聊聊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别担心,其实它就像个科技界的小精灵,虽然名字听起来复杂,但说白了,它就是把电变成光的“魔术师”。
想象一下,你打开电脑,那个亮亮的光点,嘿,就是它在工作!这小家伙的工作原理其实没那么神秘,咱们来一探究竟。
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嗯,咱们简称“激光二极管”吧,顾名思义,它是一个用半导体材料做的小盒子。
它的内部有两个区域,一个叫“P型”,另一个叫“N型”。
P型就像个好心的邻居,随时准备分享电子;N型则像个个性十足的朋友,电子在这里跳跃得可欢了。
然后,这两种材料一接触,嘿,就形成了一个叫“结”的地方,聪明吧?在这里,电子和“空穴”(想象成缺少电子的小空位)开始了一场舞蹈,互相碰撞、结合,哇,真是热闹!说到这里,咱们得提提这个“能量”了。
当电子和空穴结合的时候,会释放出能量,以光的形式出现。
就像在迪斯科舞厅里,灯光闪烁,能量满满。
可是,光可不止是亮亮的,它还是单色的,意味着它只有一种颜色。
这也是激光二极管的一个特性,光线不仅亮,还可以精准得像激光笔一样,绝对不含糊。
再说说激光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想象一下,你把电源插上,电流开始流动,激发出那些小电子,开始在P型和N型之间穿梭。
这可不是随便游玩的,电子们可有任务在身,要在“结”的地方跳舞。
只要电流足够,电子就会不断碰撞,产生越来越多的光子,慢慢地,这光子就像雪花一样,越来越多,最后形成了稳定的激光输出。
是不是挺神奇的?这过程中还有个很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增益介质”。
这个增益介质就像是舞台上的聚光灯,能把那些光子聚拢,让激光变得更强、更集中。
在增益介质的帮助下,光子们的能量不断积累,最后形成了那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激光束。
就像那些疯狂的追星族,越聚越多,最后形成了巨大的光亮。
好啦,咱们再来聊聊激光二极管的应用。
这个小家伙可不止在电脑里混日子,它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激光打印机、光纤通信、甚至是医疗设备,激光二极管都有贡献。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题常用光源LD是以受激辐射为基础发相干(激)光,LED以自发辐射为基础发非相干(荧)光。
光与物质的粒子体系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三个过程是:受激吸收,自发辐射,受激辐射;产生激光的最主要过程是:受激辐射。
激光器由工作物质、激励源(泵浦源)和光学谐振腔三部分组成。
激光振荡器必须包括增益介质、激励源和光学谐振腔。
LD的P-I特性具有阈值特性,其阈值电流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当其增大至原来的 1.5 倍时,LD寿命告终。
在半导体激光器P-I曲线中,工作电流小于阈值电流的范围对应于荧光区,工作电流大于阈值电流的范围对应于激光。
光电检测器的作用是进行光/电转换,PIN管本质上是外加反向(或负)偏压的PN结。
常用的导体光电检测器主要有PIN光电二极管(PIN-PD)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两种,基本原理是通过受激吸收(光电效应)过程实现光电转换。
无源器件主要有光纤连接器、光耦合器、光隔离器、光波分复用器、和光波长转换器、光开关等。
光纤连接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插入损耗(介入损耗)、回波损耗、互换性、插拔寿命、重复性、稳定性等。
表示光纤耦合器性能指标的参数有隔离度、插入损耗和分光比等。
二、选择题光纤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光器件主要有:( D )A 激光器、发光二极管;B 分布反馈激光器、PIN光电二极管;C 半导体激光器、光检测器、分布反馈激光器;D 光源、光检测器、光放大器。
光纤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光检测器主要有:( B )A. 激光器、发光二极管B. PIN光电二极管、APD雪崩光电二极管C.分布反馈激光器、PIN光电二极管D. PIN光电二极管、半导体激光器LD光源的作用是:( B )A 产生输入光波信号;B 将电信号电流变换为光信号功率,即实现电-光转换;C 产生输入光功率;D 光波对电信号进行调制,使其载荷信息在光纤中传输。
发光二极管LED产生的光:( A )A 是荧光而不是激光;B 是激光而不是荧光;C 是自然光而不是激光;D 是相干光而不是荧光。
第一章:概述1、进一步对比光纤传感器与其它传感器,总结出光纤传感器的独特性质。
答:(1)与传统的各类传感器相比,光纤传感器用光作为敏感信息的载体,用光纤作为传递敏感信息的媒质,具有光纤及光学测量的特点,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
电绝缘性能好,抗电磁干扰能力强,非侵入性,高灵敏度,容易实现对被测信号的远距离监控,耐腐蚀,防爆,光路有可挠曲性,便于与计算机联接。
(2)特点如下:a、灵敏度较高;b、几何形状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可以制成任意形状的光纤传感器;c、可以制造传感各种不同物理信息(声、磁、温度、旋转等)的器件;d、可以用于高压、电气噪声、高温、腐蚀、或其它的恶劣环境;e、而且具有与光纤遥测技术的内在相容性。
2、查资料,解释“The Hype Cycle”,并举例说明技术发展的规律。
答:中文名:发展规律周期Hype cycle描述了一项技术从诞生到成熟的过程,并将现有各种技术所处的发展阶段标注在图上,为一些行业的发展作出很好的预测。
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升期和快速发展期、下降期、爬坡期、稳定应用期。
3、试总结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历史1975年军用及工业应用开发1976年光纤陀螺概念提出;光时域反射计提出1977年美国FOSS计划1979年第一只光纤光栅1980年实验室级别设备1982年光纤水听器海上试验1985年军事传感器开发1987年光子晶体光纤概念出现1990年第一代工业设备1995年石油和天然气首次实地实验2001年首套石油和天然气光纤测试系统2005年全光纤分布式系统出现2011年国产光纤陀螺在天宫一号空间站应用附加:1、数值孔径计的物理意义答:描述光纤收集从光源发出的光的能力,以及利用内反射将光保持在光纤中的能力。
2、光纤中引起损耗的主要因素答:光纤中金属离子和OH-离子引起的吸收损耗;紫外线和红外线引起的本征吸收损耗;制作缺陷导致的散射损耗;本征散射。
1、试说明模式的含义及其特点,并比较光纤中的模式和自由空间的场解。
激光二极管结构激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激光器,具有小体积、低功耗、高效率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通信、医疗、测量等领域。
本文将从激光二极管的结构入手,详细介绍其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一、激光二极管的基本结构激光二极管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n型区、p型区、活性层、端面反射镜和电极。
下面将逐个进行介绍。
1. n型区n型区是指材料中掺杂了大量电子的区域。
在激光二极管中,n型区通常由氮化镓(GaN)或磷化铟镓(InGaP)等半导体材料制成。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较高的载流子浓度。
2. p型区p型区是指材料中掺杂了大量空穴的区域。
在激光二极管中,p型区通常由氮化镓(GaN)或磷化铟镓(InGaP)等半导体材料制成。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较高的载流子浓度。
3. 活性层活性层是指激光二极管中的激光发射区域。
这里的半导体材料具有特殊的能带结构,能够在电流注入时产生激光辐射。
常用的活性层材料包括氮化镓(GaN)、磷化铟镓(InGaP)和砷化镓(GaAs)等。
4. 端面反射镜端面反射镜是指激光二极管两端的反射镜。
这些反射镜通常由多层介质膜或金属膜制成,可以将激光反射回活性层,形成正向增益。
5. 电极电极是指用于注入电流的金属接触。
在激光二极管中,通常采用p型和n型区分别制作出两个电极,使得电流可以从p型区注入到n型区,并在活性层中产生激光辐射。
二、激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当外加正向偏压时,电子从n型区向p型区移动,空穴则从p型区向n型区移动,在活性层中形成电子空穴对。
当这些电子和空穴重新结合时,会释放出能量,产生光子。
这些光子在端面反射镜的反射下,不断增强,最终形成激光束。
三、激光二极管的优点和应用1. 优点(1)小体积:激光二极管具有非常小的体积,可以方便地集成在其他设备中。
(2)低功耗:激光二极管不需要高压电源,功耗非常低。
(3)高效率:激光二极管的能量转换效率很高,可以将大部分电能转化为激光辐射。
2. 应用(1)通信:激光二极管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如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
半导体激光器摘要:由于三五族化合物工艺的发展与半导体激光器的多种优点,近几十年来,半导体激光器发展十分迅速,而且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半导体激光器的基本理论原理、相关发展历程、研究现状以及其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器;研究现状;应用1.引言自1962 年世界上第一台半导体激光器发明问世以来, 半导体激光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极大地推动了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 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1], 近十几年来, 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更为迅速, 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一门激光技术[2]。
激光器的结构从同质结发展成单异质结、双异质结、量子阱(单、多量子阱)等多种形式,制作方法从扩散法发展到液相外延(LPE)、气相外延(VPE)、分子束外延(MBE)、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淀积(MOCVD)、化学束外延(CBE) 以及它们的各种结合型等多种工艺[3]。
由于半导体激光器的体积小、结构简单、输入能量低、寿命较长、易于调制及价格低廉等优点, 使得它目前在各个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
2.半导体激光器的基本理论原理半导体激光器又称激光二极管(LD)。
它的实现并不是只是一个研究工作者的或小组的功劳,事实上,半导体激光器的基本理论也是一大批科研人员共同智慧的结晶。
早在1953年,美国的冯·纽曼(John Von Neumann)在一篇未发表的手稿中第一个论述了在半导体中产生受激发射的可能性;认为可以通过向PN结中注入少数载流子来实现受激发射;计算了在两个布里渊区之间的跃迁速率。
巴丁在总结了这个理论后认为,通过各种方法扰动导带电子和价带空穴的平衡浓度,致使非平衡少数载流子复合而产生光子,其辐射复合的速率可以像放大器那样,以同样频率的电磁辐射作用来提高。
这应该说是激光器的最早概念。
苏联的巴索夫等对半导体激光器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在1958年提出了在半导体中实现粒子数反转的理论研究,并在1961年提出将载流子注入半导体PN结中实现“注入激光器”,并论证了在高度简并的PN结中实现粒子数反转的可能性,而且认为有源区周围高密度的多数载流子造成有源区边界两边的折射率有一差值,因而产生光波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