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长城电影公司女演员朱虹作品表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华语电影三十年女演员TOP 25你都认识吗?纵观近30年,华语电影圈诞生了非常优秀乃至于载入史册的电影女演员。
本榜单将以女演员获得国际影响力电影奖项与国内三金及其他奖项为第一标准,综合电影作品与角色影响力进行排位。
昨天用IN天府账号发了第26-50位女演员,今天给大家分享我心中的TOP 25。
欢迎交流。
第25位惠英红香港传奇女星。
能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上时隔三十年双拿影后,充满传奇色彩。
比杨紫琼更为资深的武侠从影背景,现在完全转化成不可多得的老戏骨,但凡给她精彩角色,都有可能还以厉害颜色。
第24位郑秀文香港票房最卖座的女星。
郑秀文是近十五年来最能代表港女特质的女星。
唯有她可以都市神经质女性发挥成一个大类表演。
十提金像金马而不得,也不影响她在影坛的特别地位。
如果说《孤男寡女》《瘦身男女》携手刘德华开了窍,那《盲探》的光芒简直是超越式绽放。
第23位刘嘉玲好似马拉松,在黄金电影时代,她成了最大遗珠。
《阿飞正传》、《自梳》都没能折桂,却等到了《好奇害死猫》和《狄仁杰》的金鸡金像嘉赏,感觉就像同学都退了休,只有自己还在镜头前,这一辈再无对手的意境。
第22位赵涛欧洲三大影展演员。
没有任何绯闻,几乎不可能出演商业电影,只专心于艺术作品。
演技说不上多出挑,但作品确实部部有分量,不过她也蛮嚣张:“华语女演员没有谁像我一样,每部都入围三大影展。
”第21位张柏芝香港最美的烟火,也可能是香港最可惜的女演员。
《喜剧之王》开局,《星愿》晋升到一线女星,只可惜那年只拿到最佳新人奖。
随后《蜀山传》连章子怡都甘当配角,《河东狮吼》彻底打开内地市场,《忘不了》登顶。
之后的发展可谓是急转直下,连扑10年终于消停。
她最风光的时候,拿下全亚洲女演员片酬之冠,这样如同烟花般绚烂的演员,把最好的六年给了电影,希望以后有大逆转。
第20位潘虹内地演技担当。
内地最早与港台合作商业电影的优秀女演员之一,表演事业线也相当长,特别提一部《股疯》,与现在胜任的各种长辈角色截然不同。
常言道:“依山出俊男,临水出美女”,四川拥有众多的江河,金沙江、岷江、沱江、大渡河,还有无数小河流以及丘陵山地,风调雨顺,物产丰富,山清水秀,号称“天府之国”。
水,不仅给四川带来了丰富的物产,还给四川带来了如云的美女,这里的美女模样秀丽、皮肤水嫩、身材娇小(平均身高156cm)、声音甜美、性情爽直、待人热情。
四川气候常年潮湿,冬日多阴雨、少晴天,人们喜食辣椒,以祛寒除湿,辣椒吃得多,川妹子性格也像辣椒,“辣”!要想在这里找个温顺得像小绵羊似的美女,得打上灯笼火把,“难”!四川属丘陵地带,崎岖不平的道路练就了川妹子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川多丘陵,少峻岭,自然出不了俊男,男人们普遍生得矮小(平均身高167cm),且相貌平平,缺乏阳刚之气,在美女面前自然是底气不足,再加上女人们的那脍炙人口的川菜手艺,男人们只有俯首称臣、甘拜下风了,美女更是给男人们惯得霸气十足。
四川男人“耙耳朵”全国闻名,这从另一角度说明四川女人的能干、骄横、泼辣。
四川美女最具特色的地方,那就是会打扮,外表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小许多,北方女人40岁已是人老珠黄,而四川女人仍旧是面容姣好、风韵犹在、青春不解当年。
历史上四川美女并不怎么出名,“四大美人”里没有一个四川人,唯一有名气的只有汉代的卓文君而已,她的出名主要是她的才气和爱情的缘故,武则天、薛涛虽然名气大,但她们只是客居四川,并不是川籍。
李白有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剑门关)”,正是这种崎岖艰难的道路,阻隔了四川与外界的往来,那时的女子别说出川,就是到过成都的也不多。
而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心大多集中在中原、江南一带,自然是难见四川女人的风采了。
试想当年桌文君如果不到长安,恐怕也只能是默默无闻,何以流芳青史?现在,四川的美女已经在娱乐界展露头角了,向世人展示她们的美丽,成为娱乐界一道靓丽的风景,让人们真正认识到“四川出美女”这句话的实至名归。
以下为娱乐界的四川42大美女1.张莉——薛宝钗扮演者2.邓婕演出经验 :燃烧的路(1984年前的电视剧)密码没有泄露(1984年前的电视剧)红楼梦(1987年电视剧松赞干布(1988年电影)长城故事(1988年电视剧)死水微澜(1989年电视剧)陈毅三进泰州城(1989年电视剧)女贼(1989年电影)御河桥(1990年川剧电视艺术片)纸圣传奇(1991年电视剧)越过雨季(1992年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电视系列片)3.岳红-----四川成都人。
这是一个物欲的时代,人们忙于各自的生计,早已无暇顾及曾经的梦想或体会旧日的情怀。
但是在某些特别的时刻――偶尔聆听到远处传来的动人旋律,与老友在酒吧的浪漫情调中叙旧,一个人独自翻看一本老相册,无意中看到电视台正在播放的老电影――却让我们突然间怦然心动,一刹那走进了在内心深藏已久、似乎早已忘却的美好的记忆之中。
今天,就让我们再重新毫无顾忌地带着少年时代曾有的那份天真和纯洁的心情来回忆那些曾令我们痴狂的老明星们吧!林黛林黛在1995年被评为中华影星时,人们都觉得十分唐突。
的确,好像到目前为止,没有一部林黛的电影在国内公映过,因此观众中知道她的人实在不多,但在港台及东南亚地区,她可是大名鼎鼎。
林黛原名程月如,其父为著名的政协副主席原李宗仁秘书程思远先生。
父母离婚后,林黛随母亲前往香港生活。
据说是大导演袁仰安先生看到照相馆橱窗里一张林黛的照片后,被其美丽的大眼睛所吸引决定邀请她拍电影,并为其另起现在的艺名。
最初看林黛的照片,觉得样子怪怪的:梳着高高的发式,描着浓黑的眉毛和眼影。
但是她正代表了香港五六十年代的时尚风格,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造型就非常地林黛化。
林黛一定有其独特的迷人魅力,否则怎么会蝉联四次亚洲影展的影后桂冠,至今无人能打破该纪录。
事业有成的林黛在个人生活上屡有挫折,最后下嫁龙云之子龙绳勋,但最终还是因为夫妻间的矛盾而服毒自杀。
从1934年出生到1964年去世,整整30年,虽令人无限惋惜,但毕竟香魂难返!其父程思远曾这样评价她:“聪颖有余,刚毅不足。
”别无他求,只希望有机会观看她的名作《貂婵》《西施》《不了情》《金莲花》《江山美人》等。
李丽华李丽华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天皇巨星,特别是在港台地区,她的影响极为深远。
据说当年她的片酬是整部影片制作费的三分之二,这大概可以说明其受欢迎的程度。
李丽华1924年生于上海,父母为京剧名伶,1939年从影,抗战胜利后移居香港,1973年息影后移居美国,因此,国内的观众很少能看到她的作品。
青衣道师演员表以青衣道师演员表为标题,将介绍青衣道师这个角色扮演者的相关信息。
青衣道师是一位重要的角色,由多位优秀演员扮演过。
以下是一些扮演过青衣道师的演员。
1. 陈道明:陈道明是中国内地著名演员,曾多次出演古装剧和武侠剧中的角色。
他在《神雕侠侣》中饰演了青衣道师一角,将这个人物形象刻画得深入人心。
陈道明以其出色的演技和精湛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赞誉。
2. 张国立:张国立是中国内地知名演员,他在《射雕英雄传》中扮演了青衣道师一角。
他通过细腻的演技和精准的表演,成功地将青衣道师这个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邱淑贞:邱淑贞是香港著名女演员,她在《神雕侠侣》中饰演了青衣道师一角。
邱淑贞以其独特的气质和演技,成功地将青衣道师这个角色演绎出了女性的柔情和坚毅。
4. 赵文瑄:赵文瑄是中国内地著名演员,他在《神雕侠侣》中也曾扮演过青衣道师一角。
赵文瑄凭借其出众的演技和深厚的演艺功底,将青衣道师这个角色诠释得淋漓尽致,赢得了观众的赞赏。
5. 吴奇隆:吴奇隆是台湾著名演员,他在《神雕侠侣》中饰演了青衣道师一角。
吴奇隆以其帅气的外貌和出色的演技,成功地诠释了青衣道师这个角色的英勇和聪明才智,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以上是一些曾经扮演过青衣道师的演员。
他们通过自己独特的演技和精湛的表演,成功地将青衣道师这个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特点,他们的演绎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青衣道师这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
青衣道师是一个神秘而又智慧的角色,他在剧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无论是陈道明、张国立、邱淑贞、赵文瑄还是吴奇隆,每个演员都通过自己独特的演技和理解,将青衣道师这个角色演绎得栩栩如生。
他们的演绎使得青衣道师这个角色更加立体和鲜活,赋予了他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青衣道师不仅是一个角色,更是一种精神和价值观的体现。
他代表了智慧、勇敢和正义,以及对世界的思考和探索。
银都机构有限公司银都机构有限公司(Sil-Metropole Organization Ltd.)1982年9月,以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凤凰影业公司、新联影业公司等为主合并而成的香港制片企业。
作为一家专业的影视作品发行公司,银都发行依托于银都机构国际化的专业团队和业内资源,承接内地、香港及海外影视剧的宣传、发行业务。
自2007年成立以来,公司发行了了电影《生日快乐》、《老港正传》、《桃花运》、《近在咫尺的爱恋》,目前正在发行电影《一代宗师》以及电视剧《胡笳汉月》、《龙凤呈祥》、《绿水英雄》。
公司概述银都机构有限公司成立于1950年,迄今已经有近60年的历史。
银都机构是中国电影在境外唯一的一家大型国有电影企业,下辖20多家分公司,资产总额近30亿港币。
银都机构的主要宗旨和任务,是拍摄进步电影、发行国产影片,团结香港业界。
60年间,银都机构制作了近500部电影,发行过近千部的国产影片,与国内外众多电影机构和优秀电影工作者有过良好合作。
《少林寺》、《三笑》、《屈原》、《画皮》、《西楚霸王》久负盛名,红遍大江南北。
银都机构及其旗下的长城制片公司、凤凰影业公司是香港业界的品牌公司,拥有朱石麟、张鑫焱、夏梦、石慧、陈思思、朱虹、鲍方等一大批电影导演和电影明星。
目前活跃在香港乃至中国业界一线的导演、明星,如周润发、金庸、钟楚红、张曼玉、李连杰、杜琪峰、徐克、许鞍华、鲍德熹等都是从银都其旗下长城、凤凰公司培养出来的。
目前香港电影各大制作机构的制作负责人,也大都出自银都。
公司影响近3年来,银都机构和内地、香港、台湾及欧美国家的电影公司合作拍摄了《英雄》、《早熟》、《童梦奇缘》、《最爱女人购物狂》、《春田花花同学会》、《无极》、《头文字D》《生日快乐》、《功夫无敌》、《老港正传》、《天堂口》、《不能说的秘密》、《色戒》、《桃花运》等20多部优秀电影,获得了较好的市场回报和国内外电影奖项。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银都目前重新进入香港业界的核心阵营,与各大公司均有项目合作。
80年代港台古典美女:赵雅芝仅排第七名(河北新闻网)80年代港台古典美女:赵雅芝仅排第七名1、汪明荃1947年出生,香港著名艺人,在影视、歌唱、戏曲、主持、话剧、政界等多方面皆有建树,她所塑造的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早已征服了千百万电视剧观众,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左图《清宫残梦》珍妃右图《杨家将》穆桂英经典代表作:《楚留香》饰演沈慧珊(1979年)《京华春梦》饰演贺艳秋(1981年)《万水千山总是情》饰演阮梦蝶(1980年)《杨门女将》饰穆桂英(1981年)2、潘迎紫《神雕侠侣》小龙女1949年出生,香港著名女演员,她是中国以及华人地区广为人知的演员,在台湾地区尤为出名,其出色的保养技术和不老的容颜也被媒体尊为“不老神话”。
邵氏电影“新十二金钗”之一潘迎紫经典代表作:《一代女皇武则天》饰演武媚娘(1985年)《一代皇后大玉儿》饰演大玉儿(1992年)《神雕侠侣》饰演小龙女(1985年)《貂蝉》饰演貂蝉(1988年)3、李司棋1950年出生,香港资深无线电视演员,人称「司棋姐」,现为无线电视经理人合约女艺员。
李司棋经典代表作:《射雕英雄传》饰演包惜弱(1983年)《溏心风暴只花好月圆》饰演荷妈(2008年)4、欧阳佩珊1953年出生,香港资深电视演员,1993年息影,与香港资深演员郭峰1977年结婚。
欧阳佩珊经典代表作:《神雕侠侣》饰演黄蓉(1983年刘德华版)《满清十三皇朝之危城争霸》饰演慈禧《杨家将》饰演杨大娘5、冯宝宝1954年出生,香港一代美女巨星,是全球拍过最多电影的童星,30年代已红遍省、港、澳及星马一代。
15岁之前出演电影200多部。
冯宝宝经典代表作:《武则天》饰演武媚娘(1984年)《杨贵妃》饰演杨贵妃(1986年)《西施》饰演西施(1987年)6、林青霞1954年出生,台湾著名电影演员,东南亚第一美女,70年代台湾的琼瑶女郎,后至90年代华语影坛的超级影星,武侠片巨星。
胡金铨(1931-4-29——1997-1-14),中国香港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美术师。
胡金铨一生读书甚勤,酷爱钻研《明史》,故此他的影片大都以明代为背景。
1991年拍摄最后一部作品《画皮之阴阳法王》之后,胡金铨收罗材料,研究史实,历经数年筹拍《华工血泪史》,原定在1997年夏天开机,谁想在年初的心导管气球扩张手术中不幸离开人世。
人物生平祖籍河北永年,生于北京。
1949年移居香港。
曾任永华影业公司广告师、长城影业公司美工、美国广播公司制片人、编剧。
工作经历1958年进邵氏公司当演员、编剧和助理导演。
1963年与李翰祥合导金马奖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此后自编自导武侠片。
1964年独立执导《大地儿女》成名。
此后执导了《大醉侠》1964、《龙门客栈》Dragon Inn 1967、《侠女》A Touch of Zen 1972等新派武侠片,在港台和东南亚掀起了新派武侠片热潮。
1972年执导的《侠女》在情节与传奇中加上了特务式的追打暗访增加了悬念;在武打上仿效京剧武打,带有浓厚舞蹈格式,他还试图在中国的“禅道”中揉进“剑道”表达自己发挥的“禅学”思想。
被外国影评人称为醉人的东方神秘色彩,是一部揉和动作、悬念与文艺气年轻时期的胡金铨质的电影。
获1975年戛纳电影节最佳综合技术奖。
1978年他被英国《国际电影指南》评为当年世界五大导演之一。
1965年因《大地儿女》获第四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编剧奖。
1967年《龙门客栈》获第六届台湾金马奖最佳作品奖最佳编剧奖。
1979年执导《山中传奇》Legend of the Mountain,获第十六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及最佳美术设计奖。
1983年因《天下第一》All the King's Man获第二十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服务设计奖。
80年代作品风格多样,有现代喜剧片《终身大事》The Juveni zer 1981、古装历史片《天下第一》All the King's Man 1983等。
香港邵氏电影明星秦萍作品表血手印(1964年) ---- 王千金
妲己(1964年) ---- 宫女
万花迎春(1964年) ---- 歌舞团团员
新啼笑姻缘(1964年)
江湖奇侠(1965年) ---- 甘联珠
鸳鸯剑侠(1965年) ---- 甘联珠
欢乐青春(1966年) ---- 陈小平
虎侠歼仇(1966年)
边城三侠(1966年) ---- 魏文贞
琴剑恩仇(1967年) ---- 甘联珠
香江花月夜(1967年) ---- 贾婷婷
垂死天鹅(1967年) ---- 芬妮
断肠剑(1967年) ---- 刘贞儿
花月良宵(1968年) ---- 秦萍(客串)
追魂镖(1968年) ---- 玉婵
虹(1968年) ---- 梁明珠
夺魂铃(1968年) ---- 香香
飞燕金刀(1969年) ---- 李小燕
钓金龟(1969年) ---- 张萍
燕娘(1969年) ---- 李燕娘
爱情的代价(1970年) ---- 庄瑞芳
十二金牌(1970年) ---- 金锁
玉女嬉春(1972年) ---- 贾婷婷(戏中戏《香江花月夜》)。
难忘香港老电影《画皮》4位演员朱虹美貌高远帅气而她太早过世记得80年代,我们在电影院看到了很多香港老电影,像《屈原》、《三笑》、《审妻》等等,其中拍摄于1966年的一部由朱虹、高远等人主演的《画皮》最是令人印象深刻。
那时候年纪小,对于片中出现的恐怖镜头只会被吓得哇哇大叫,然后晚上不敢一个人出门,总觉得身后有人跟着一样。
但是这部电影的几位演员却又十分漂亮,令人惊艳,所以好多观众对于这部电影,真是又想看,却又不敢看。
不知有哪些观众跟我的感受是一样的呢?各位都还记得这部香港老电影中的几位主演吗?咱们先来说说其中的两位配角吧,也就是电影里的男二号和女二号。
翁午扮演王崇武《画皮》中的男主角名叫王崇文,他有个弟弟叫崇武。
崇武离家到外地习武,临行前还专门告诉哥哥安心读书,不要再一味地求神问卦。
可惜崇文不听,被假扮成美女的鬼怪迷惑,并将自己贤惠的妻子赶出门外。
而崇武在回家的途中恰好遇见正寻短见的嫂子,将其救下。
后来崇武专门请来自己的师傅,消灭了鬼怪,一家人才重又回到平静安稳的生活中。
在其中扮演男二号崇武的演员,名叫翁午。
最开始是做演员,曾为凤凰和长城公司拍片,一直到80年代初。
后来翁午开始从事电影方面的技术工作,做过录音师、摄影助理等等。
1964年,他与素有“含羞仙子”之称的香港电影演员王葆真成婚。
陈娟娟扮演陈氏《画皮》中那个被王崇文赶出家门的贤惠妻子陈氏,看上去很是端庄秀美。
她的扮演者是陈娟娟。
可能很多观众对她不是很熟悉,但童星出身的她,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已经走红中国影坛了。
陈娟娟出生于1929年,4岁就开始拍电影,并于1036年因在蔡楚生执导的《迷途的羔羊》中扮演小翠而走红。
她外形娇俏可爱,表演生动自然,是当时拍片数量非常多的一位小明星,并被誉为中国的“秀兰·邓波儿”。
后来她去香港发展,拍摄了众多影片如《龙凤呈祥》、《小二黑结婚》等,但跟秀兰·邓波儿一样,扮演年轻姑娘的形象反响平平,倒是她小时候的模样更受大家的青睐。
2011年上映的电影大汇总,看看都期待哪些?1新少林寺1月19日上映《新少林寺》讲述了军阀混战年代英雄救国救民的故事,骁勇善战、欺压平民的军阀少帅侯杰(刘德华饰),被视为兄弟的副官曹蛮(谢霆锋饰)出卖,妻子颜夕(范冰冰饰)离去女儿身亡,仇恨令他痛不欲生。
期间结识了久居少林厨房、却对佛学领悟甚高的煮饭僧悟道(成龙饰),并与少林寺三位少僧净能(吴京饰)、净海(余少群饰)、净空(释延能饰)化敌为友。
大彻大悟后出家为僧,并带领僧人,对付出卖自己的曹蛮及其手下索降图(熊欣欣饰),誓死保护战火中的灾民及少林寺。
主演:刘德华谢霆锋、成龙、范冰冰、吴京、白冰、余少群、梁镜珂导演:陈木胜新少林寺剧照&海报2 武林外传1月26日上映2009年12月21日记者从广电总局电影局的官方网站上看到,电影版《武林外传》已经通过立项,并且故事曝光:佟湘玉忙着给小贝找婆家,更令她烦心的是和老白老要不上孩子。
电影版《武林外传》将是电视版《武林外传》的续集。
由电视剧《武林外传》原班人马合力打造的电影版《武林外传》2010年4月在安徽黟县开机。
据片方透露《武林外传》电影版的剧情类涉及房地产、金融等行业,极具现代感,语言依旧风趣幽默另加上原版人马的出演,使得影片关注度大大提升。
导演:尚敬编剧:宁财神制片人:郝亚宁主演:闫妮饰演佟湘玉沙溢饰演白展堂姚晨饰演郭芙蓉喻恩泰饰演吕秀才倪虹洁饰演祝无双姜超饰演李大嘴肖剑饰演燕小六王磊饰演姬无力午马饰演娄知县张檬饰演迟迟岳跃利饰演裴志诚由尚敬执导,姚晨、闫妮等原班人马打造的电影版《武林外传》日前在安徽黟县开机。
据悉,影片的故事围绕“同福客栈”面临被拆迁的处境展开,佟掌柜在带领“众侠”与地产商进行斗智斗勇的同时,片中主要角色也因各自的现状伤透脑筋。
郭芙蓉与秀才成亲后,为了孩子积极筹划买房,最后却只买得一处牛棚。
结了婚的佟掌柜忙着给小贝找婆家,更令她烦心的是她和老白要不上孩子,佟掌柜因此一见当了妈妈的郭芙蓉,说话就变得酸溜溜的。
41年前的邪典片,票房毒药周润发,首次合作钟楚红,生不逢时被埋没上世纪的香港影坛,在辉煌繁荣背后伴随着残酷的行业竞争与内卷。
很多日后功成名就的巨星,在初出茅庐之时,或多或少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黑历史。
如成龙曾在李翰祥的电影中打酱油,张国荣演过一部不甚高雅的《红楼春上春》。
类似这样的前尘往事数不胜数,如今是巨星的发哥就是其中代表。
众所周知,周润发在九十年代与成龙、周星驰,并称为:双周一成,但在出演《英雄本色》之前,周润发在电影圈的演艺道路并不顺利,甚至曾经一度被誉为:票房毒药。
当年周润发在电视剧方面发展得风生水起,但出演的很多部电影却全部扑街,周润发于是成了“电影票房毒药”,甚至很多公司高层直接放话:绝对不能跟周润发合作电影。
但对于这一时期的周润发而言,这些电影虽不算成功,却并不意味没有好作品。
1982年,周润发与新浪潮导演于仁泰合作了一部民初功夫片《巡城马》,由梁家仁、钟楚红、高雄等日后名声赫赫的港星出演。
影片是一部模仿西部公路电影风格的另类功夫片,在当年上映后却票房口碑双扑,仅收获了340万港币,导致被埋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电影却逐渐收获影迷的认可。
本期「被遗忘的港片」,就来聊聊这部41年前的电影——《巡城马》The Postman Fights Back上映于1982年,由嘉禾发行,袁和平创立的和平影业拍摄。
影片的编剧之一是台湾编剧届的大腕邱刚健,他在邵氏时期就为楚原写出了奇情武侠片《爱奴》,1982年与许鞍华合作的《胡越的故事》,让他拿下金像奖最佳编剧。
八十年代是邱刚健的创作高峰期,他凭借《地下情》、《胭脂扣》、《人在纽约》、《唐朝豪放女》等电影,多次拿下金马金像的编剧大奖。
电影的导演于仁泰也是新浪潮电影人的佼佼者之一,他在香港影坛经典不少,如《白发魔女传》、《夜半歌声》、《霍元甲》等电影,但在好莱坞却有“鬼王”称号。
皆因他拍了两部超级卖座的恐怖片,《鬼娃新娘》与《弗莱迪大战杰森》,前者票房突破五千万美元,后者票房高达一亿美元,令于仁泰成为当时好莱坞最卖座恐怖片导演。
香港邵氏电影明星何莉莉作品表山歌姻缘(1965)饰-银花兰屿之歌(1965) 饰-白丹娜铁扇公主(1966) 饰-白骨精姊妹何日君再来(1966) 饰-黄绮华文素臣(1966)饰-红玉香江花月夜(1967)饰-贾翠翠特警009(1967)船(1967)饰-唐可欣兰姨(1967)饰-志成表妹铁观音(1967)饰-艾丝/罗娜青春鼓王(1967)饰-丽真琴剑恩仇(1967)饰-魏媚儿少年十五二十时(1967)饰-沈丹妮花月良宵(1968)饰-何莉莉(客串)铁观音勇破爆炸党(1968)饰-铁观音谍海花(1968)饰-李秀兰色不迷人人自迷(1968)玉面飞狐(1968)饰-(玉面飞狐)青青钓金龟(1969)饰-叶凤椰林春恋(1969)饰-苏咏兰大盗歌王(1969)饰-达玲金衣大侠(1970)饰-俞飞霞胡姬花(1970)饰-叶安妮那个不多情(1970)饰-刘珍珠凤飞飞(1971)饰-凤飞飞女杀手(1971)饰-女杀手钻石艳盗(1971)饰-夜来香我爱金龟婿(1971)饰-兰茜玉面侠(1971)饰-小鹿儿水浒传(1972)饰-扈三娘雨中花(1972)饰-玉青十四女英豪(1972)饰-杨文广大军阀(1972)饰-小兰芳吉祥赌坊(1972)饰-霍翠姑多谢老板娘(1972)饰-李玉如玉女嬉春(1972)饰-贾翠翠(戏中戏《香江花月夜》)爱奴(1972)饰-金娥群英会(1972)饰-石中玉江湖行(1973)饰-葛衣情七十二家房客(1973)饰-艇妹北地胭脂(1973)饰-佛动心五大汉(1974)饰-小凤仙舞衣(1974)饰-白玫荡寇志(1975)饰-扈三娘。
回首:风华四十又三载炼就不灭邵氏魂搜狐娱乐4月2日讯(文/弦凉如水)2011年3月31日,这个日子注定将载入香港电视史册。
“壳王”陈国强与台湾女首富王雪红牵头的财团成功入主香港无线电视台,TVB逾四十年的邵氏王朝一夜“变天”。
面对这一无法逆转的事实,一代看着TVB剧集长大的剧迷扼腕叹息,同时人们也对股权更替后的新人事新作风能否给已陷入重重困境的TVB带来生机心存疑虑。
TVB战舰,是就此沉没?还是华丽转身?1.六、七十年代无线由“铜锣湾地王”希慎兴业大股东家族成员利孝和和“国语电影大亨”邵氏兄弟电影公司主席邵逸夫爵士等人创立,在1967年11月19日正式开台,开台之日港督亲临,政府授予免费牌照,以“免费收看”的政策大胜“丽的”电视的“25元”收费,至七十年代,一面开办无线艺员训练班,大开“明星路”之门,为电影电视圈输送新鲜血液,另一方面,举办港姐选美,成为城中热话,而在剧集制作方面,从开台第一部剧集《太平山下》开始,每年都制作不少精品剧集,在东南亚地区颇具声名。
经典剧集盘点类型一:言情剧《梦断情天》是TVB第一部言情长剧。
Tvb制作的第一部长剧《梦断情天》,收视红火,此后每年都会推出不少言情剧集,比如改编自琼瑶小说的《烟雨蒙蒙》,改编自张恨水作品的《啼笑因缘》,改编自民间话本的《紫钗记》等。
代表作品:《巫山盟》《啼笑因缘》《烟雨蒙蒙》类型二:家族剧《网中人》着重戏剧冲突。
家族剧早在七十年代已经崭露头角,《家变》、《狂潮》等剧集掀起收视狂潮,到《网中人》播出,家族恩怨戏由于剧情充沛,冲突激烈,成为tvb很具特色的剧集类型,而汪明荃、缪蹇人、郑裕玲等演员凭借坚强的时尚女性形象深入人心。
代表作品:《家变》《狂潮》《网中人》类型三:武侠剧《神雕英雄传》成为传世经典。
佳视播出《射雕英雄传》大获成功,于是无线在70年代中期大举进军“武侠剧”领域,翻拍自金庸经典的《书剑恩仇录》和《倚天屠龙记》,以及古龙武侠剧《陆小凤》、《绝代双骄》、《小李飞刀》等刚一播出,就红遍香港,郑少秋、刘松仁等武侠小生也奠定了当家地位。
香港武侠电影简史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渊源流长,中国的武打片是中国电影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很多外国人知道中国电影都是从武打片开始的。
第一部在美国1000家影院同时做商业放映的中国电影是中国香港的《天下第一拳》(邵氏公司1971年出品,导演:郑昌和、主演:罗烈),第一部在国际最高级别电影节获大奖的中国电影是《侠女》(在1975年戛纳电影节获综合技术大奖)。
说起武打片,历史可就长了,咱们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说它是一部武打片,都未尝不可,因为里面只是拍摄了同名京剧里面的一个武打场面。
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的电影,最卖座的类型也是武打片,其中最有名的要算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咱们这辈人都没缘一看的《火烧红莲寺》,一共拍摄了18集,要不是因为日本开始侵略中国,爱国之士对这种所谓精神鸦片不满,武打片还会继续成为当时卖座电影的主流。
到了40年代末,中国的武打片开始在香港复兴,1949年,香港导演胡鹏拍摄了第一部以广东民间传奇武林人物黄飞鸿为主人公的电影,此后历经近50年,黄飞鸿成了中国武打片的一个著名品牌,前后有关德兴、李连杰等十余位影星在近百部此类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中扮演黄飞鸿这个角色,有胡鹏、徐克等多位著名导演拍摄过这个题材,其中由胡鹏导演、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系列拍摄了近80集。
在整个50年代,港台的武打片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象黄飞鸿之类的民国装工夫片,一种是神怪类武侠片,前者的代表作就是黄飞鸿系列,后者的代表作有《如来神掌》等片。
(电影影评欣赏到:小谭)在60年代初期,港台武打片的武打动作受日本武士片的影响,模仿里面的武打招式,题材也很窄,除了剑仙神怪就是学艺报仇。
1964年,香港凤凰公司拍摄的《金鹰》(导演:陈静波,主演:高远、朱虹),在内蒙古实地拍摄,里面展示了摔交、套马等传统民族功夫,还有蒙古草原的壮丽风光。
是一部创新的武打片。
第2年,长城公司拍摄的《云海玉弓缘》(导演:张鑫炎,主演:傅奇、陈思思)则是在武打片的演职员表里面第一次出现“武术指导”这个名词,该片被认为是武打片的第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武术指导正式成为武打片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晨报记者孙立梅2014-11-16 《新闻晨报》资深美女林青霞刚刚在万众瞩目中度过60岁生日,现在,另一位更为资深的美女,上世纪50-60年代香港公认最美、被誉为“影坛西施”的女星——夏梦来了。
在夏梦的诸多仰慕者中,最大牌的当属金庸。
金大侠曾以曲折而热烈的文人笔调来形容夏梦之美:“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类似的句式,在金庸小说中被反复使用,比如他写小龙女在江湖人士面前的闪亮登场:“那白衣少女一进来,众人不由自主地都向她望去,但见这少女脸色苍白,若有病容,虽然烛光如霞,照在她脸上仍无半点血色,更显得她清雅绝俗,姿容秀丽无比。
常人往往以‘美若天仙’四字,形容一女子之美,但天仙究实其美如何,谁也不知,此时一见那少女,各人心头却不自禁都涌出‘美若天仙’四字。
”在金庸笔下,夏梦是小龙女,是王语嫣,是羞煞众女的“神仙姐姐”,是江湖少年的“梦中女郎”。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
出现在上海的夏梦当然已非半个世纪前大银幕上绝代佳人的模样,但从各地赶来的粉丝们脸上,“追梦”的深情和激动不减当年。
这也难怪,16日下午,在电影博物馆举办的纪念夏梦从影65周年活动,取了个很应景的题目: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银幕绝色,倪匡连看两场《新寡》夏梦原名杨濛,1932年出生于上海一个工商家庭,1947年随家人移居香港。
1950年,夏梦随同学参观长城电影制片公司,被老板相中进入影坛,取艺名“夏梦”。
当时长城的当家花旦李丽华转投其他公司,青黄不接的长城只得培养新人,原本为李丽华打造的剧本都落到夏梦头上。
夏梦以少女身份出演首部电影《禁婚记》中的少妇角色,影片推出后大受欢迎。
1950-1956年,夏梦在长城拍了18部影片,《新寡》更使其声名大振。
曾见证过夏梦全盛时期的香港女作家亦舒这样形容:“夏梦是我家的偶像公主。
三个兄弟与我一说起夏梦,顿时‘哗’一声没了下文,不知道如何来表达倾慕之情。
二哥说他当年在上海看《新寡》,看完一场,散场到街上站半晌,心想,怎么会有这样好看的女人!不服气,再重场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