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
- 格式:docx
- 大小:22.28 KB
- 文档页数:2
中文学名:芡中文别名:鸡头米,鸡头莲,鸡头荷,刺莲藕科:睡莲科(Nymphaeaceae)属:芡实属芡,民间俗称“鸡头莲”,是属于睡莲科芡属的水生植物,芡属是个单型属,只有这一物种。
芡的种子称为“芡实”或“芡米”、“鸡头米”。
是“勾芡”用的“芡粉”的最初来源。
植物形态本种是一种大型的一年水生草本植物,多刺。
叶有两种形态:初生叶为沉水叶,椭圆肾形或箭形,4—10厘米长,初生叶柄及叶面皆无刺;次生叶为浮水叶,直径达30—130厘米,呈圆形或椭圆形、盾状,全缘或有弯缺,革质,叶下呈紫色、有短毛,叶脉分支处有尖刺,叶柄可长达25厘米,粗壮、有密刺。
花长约5厘米,萼片4裂、宿存,长1—1.5厘米,披针形,生在花托边缘,萼筒与花托基部融合,内面紫色、外面密生弯硬刺,花萼比花瓣大,花瓣呈矩圆披针形到披针形,长1.5—2厘米,紫红色,呈数轮排列,向内渐变为雄蕊,花药矩圆形、药隔先端截状,子房下位、心皮与心室各8个、无花柱,柱头盘凹入,柱头红色。
花梗粗壮,可达25厘米,有密刺。
浆果球形,乌紫红色,革质,外有密刺,直径3至5厘米,顶端有直立宿萼,不整齐开裂。
含种子20—100个。
种子球形、长十余毫米,假种皮浆质、厚种皮黑色,胚乳粉质。
花期7—8月,果期8—9月。
芡的成熟种仁也叫芡实,又名鸡头米。
主要成分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
中式烹饪中常说的“勾芡”所用到的“芡粉”,原本就是指芡实的粉末,后来也指其他主要成分为淀粉的替代品,比如绿豆淀粉,马铃薯淀粉,菱粉、藕粉、玉米淀粉等等。
芡实还可以用来制作芡实粥和芡实糕,或者夏季做鸡头米汤,像绿豆汤一样有防暑降温的功效。
同时,芡实也是一种中药成分,《本草纲目》等都有记载。
生长发育芡的生育周期约180-200天。
分为发芽期、幼苗期、旺盛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发育期:种子发芽始温15℃,经15-20天长成具有箭形叶的小苗。
种子覆土不宜过深,保持田间水层1.5cm左右。
幼苗期:从箭形叶过渡到有刺的圆形叶。
中药芡实的功效与作用中药芡实,又称芡实、薏苡仁,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
它是芡实科多年生水生禾本植物薏苡的种子。
芡实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健康食品。
以下是关于芡实的功效和作用:1.健脾益胃:芡实能够温中健脾,帮助消化,增强肠道功能,促进食欲和吸收,改善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2.利水消肿:芡实有利尿作用,能有效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浮肿和水肿症状。
常用于治疗水肿、尿频、浮肿等疾病。
3.清热解毒:芡实有清热利湿、解毒作用,可以有效舒缓湿热症状,治疗湿热病症,如湿热黄疸、湿热泻痢等。
4.缓解湿疹和皮肤过敏:芡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能够改善皮肤瘙痒、湿疹等皮肤病症,增强皮肤的抵抗力,减少过敏反应。
5.降低血压:研究发现,芡实中的芡实皂苷具有降血压的作用,能够减轻高血压患者的症状,调节血液循环,降低血压水平。
6.抗氧化作用:芡实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自由基,延缓衰老,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7.改善心血管功能:芡实中的维生素B群和矿物质钾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动脉硬化的风险。
8.改善睡眠质量:芡实含有一种草酸钙,具有镇静安神、促进睡眠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失眠和熬夜引起的睡眠质量下降。
9.控制体重:芡实所含的膳食纤维能够增加饱腹感,减少进食量,控制体重,预防肥胖。
10.增强免疫力:芡实中的多种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11.调理肠道:芡实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粗纤维物质,对于肠道功能调理、促进排便、改善便秘等问题具有良好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个体差异和疾病情况不同,芡实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特别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在使用芡实治疗疾病时,应根据个体情况合理用药,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芡实的药用效果及常见食用方式芡实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备许多药用效果,并且在食品领域也有多种常见的食用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芡实的药用效果及常见食用方式。
1. 芡实的药用效果芡实是一种天然的中草药,具备多种药用效果,下面将逐一介绍:1.1 补益脾胃芡实性味甘温,具有滋补脾胃的作用。
脾胃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脾胃功能强壮可以使人体更好地吸收养分,增加体力和抵抗力。
芡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芡实可以补益脾胃,改善消化功能。
1.2 补肾壮阳芡实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对于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芡实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锌,对提升男性性功能有一定帮助。
同时,芡实还含有一种叫做芡实苷的物质,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1.3 止泻固涩芡实具备止泻固涩的作用,对于脾虚湿泻、久泻等症状具有一定疗效。
芡实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够增加大肠吸收水分的能力,改善腹泻症状。
此外,芡实中还含有一种物质叫做鞣酸,具有收敛止泻的功效。
2. 芡实的常见食用方式芡实在食品领域也有多种常见的食用方式,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方式:2.1 煲汤芡实可以用来煲汤,煲汤时可以加入一些瘦肉、鸡骨、冬瓜等食材,一起炖煮。
这样可以使芡实的药用成分溶解在汤中,更好地发挥其补益作用。
煲汤时,可以在最后加入适量的盐和调味品进行调味,增加汤的口感。
2.2 粥将芡实研磨成粉,与大米一起煮成芡实粥。
芡实粥可以作为早餐或下午茶的选择,具有滋补脾胃、补肾壮阳的作用。
如果想增加口感,可以添加一些蜜枣或坚果类食材,使粥更加丰富美味。
2.3 炒菜芡实也可以作为一种食材炒菜。
可以将芡实煮熟后,与蔬菜一起炒制。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菜肴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还能够发挥芡实的药用功效。
在炒制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调味料,提升菜肴的风味。
总结:芡实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在药用和食用方面都有很多的好处。
药用方面,芡实可以补益脾胃、补肾壮阳、止泻固涩等,具有多种药用效果。
芡实简介
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
沉水叶箭形或椭圆肾形,两面无刺;叶柄无刺;浮水叶革质,椭圆肾形至圆形,盾状,有或无弯缺,全缘,下面带紫色,有短柔毛,两面在叶脉分枝处有锐刺;叶柄及花梗粗壮,花长约5厘米;萼片披针形,内面紫色,外面密生稍弯硬刺;花瓣矩圆披针形或披针形,紫红色,成数轮排列,向内渐变成雄蕊;无花柱,柱头红色,成凹入的柱头盘。
浆果球形,直径3-5厘米,污紫红色,外面密生硬刺;种子球形,直径10余毫米,黑色。
花期7-8月,果期8-9月。
归经
归脾、肾经。
功效
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主治
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相关配伍
1、治精滑不禁:沙苑蒺藜(炒)、芡实(蒸)、莲须各二两,龙骨(酥炙)、牡蛎(盐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两。
共为末,莲子粉糊为丸,盐汤下。
(《医方集解》金锁固精丸)
2、治浊病:芡实粉、白茯苓粉。
黄蜡(化),蜜和丸,梧桐子大。
每服百丸,盐汤下。
(《摘玄方》分清丸)
用法用量
9-15g。
炮制
一、采集加工: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晒干。
二、炮制方法
麸炒芡实:取净芡实,照麸炒法炒至微黄色。
本品形如芡实,表面黄色或微黄色。
味淡、微酸。
·112·芡实QianshiSEMEN EURYALES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干燥成熟种仁。
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晒干。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多为破粒,完整者直径5~8mm。
表面有棕红色内种皮,一端黄白色,约占全体1/3,有凹点状的种脐痕,除去内种皮显白色。
质较硬,断面白色,粉性。
气微,味淡。
【鉴别】本品粉末类白色。
主为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1~4µm,大粒脐点隐约可见;复粒多数由百余分粒组成,类球形,直径13~35µm,少数由2~3分粒组成。
【炮制】芡实除去杂质。
麸炒芡实取净芡实,照麸炒法(附录Ⅱ D)炒至微黄色。
【性味与归经】甘、涩,平。
归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
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用法与用量】9~15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本品粉末类白色。
无臭,味淡。
1.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1~4µm,大粒脐点隐约可见;复粒多数由百余分粒组成,类球形,直径13~35µm,少数由2~3分粒组成。
偏光镜下呈一团星光状。
2.色素层细胞细胞颓废,界限不清楚,含棕黄色或棕色物。
3.内种皮细胞呈类多角形,细胞界限不清楚,壁稍厚。
性状鉴别种仁类圆球形,直径5~8mm,有的破碎成小块,完整者表面(内种皮)薄膜状,紧贴于胚乳之外,红棕色或暗紫色,有不规则的脉状网纹,一端淡黄色(约占1/3),胚小,位于淡黄色一端的圆形凹窝内。
断面白色,粉质,质地较硬。
气无,味淡。
以断面白色,粉性足,无碎末者为佳。
显微鉴别种仁(直径6mm)的横切面,内种皮的外侧为4~5列网状厚壁组织,非木化,并散在细小的螺纹及环纹管胞;内侧为3~4列薄壁细胞,含糊粉粒。
胚乳为多数椭圆形薄壁细胞,内含多数淀粉粒。
淀粉粒多为复粒,由百余分粒至数百分粒组成,类圆形,直径12~20μm;单粒类圆形或圆形,直径1~1.8μm,无层纹,脐点不明显。
芡实与鱼头同食,还有健脑效能,可以治疗神经衰弱.睡莲科水生草本植物芡的种子。
又称鸡头实、水生鸡头、刺莲蓬实。
芡,分布于中国中南、西南、华东、东北等地。
秋季割取成熟果实,除去外果皮,取出种子,压碎硬壳,取仁晒干用。
该品性能与莲子相似。
主要有补脾胃和涩精、止带、止泻的作用。
收涩性较莲子强。
可单用煮粥或研末、煎汤服。
常与莲子同用,“仙方取此合莲实饵之,甚益人。
”(梁代陶弘景)古方水陆丹用该品研末,熬金樱子取汁和丸服,治肾气不固,遗精尿频和带下,颇为医家所喜用。
【使用小贴士】芡实粉粥原料:芡实粉30克核桃肉(打碎)15克红枣(去核)5~7枚糖适量制作:芡实粉先用凉开水打糊,放入滚开水中搅拌,再拌入核桃肉、红枣肉,煮熟成糊粥,加糖。
用法:不拘时服。
功效:滋补脾肾,固涩精气。
适用于脾肾气虚、精气不固而引起的遗精、滑泄、腰膝无力等芡实调整脾胃功能秋凉后如马上食入大量难以消化的补品,势必加重脾胃的负担,甚至损害消化功能。
因此此时进补的原则是既要营养滋补,又要容易消化吸收。
芡实就具有这一特点,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涩。
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祛湿止带的功能。
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等症。
”其含碳水化合物极为丰富,含脂肪很少,因而极容易被人体吸收。
并且人体经过服用芡实调整之后,再服用其他补品消化系统就能适应了。
芡实被誉为“水中人参”,有健脾养胃,益肾固精的作用。
并有南芡、北芡之分。
南芡主要产于湖南、广东、皖南以及苏南一带地区。
北芡又称池芡,主产于山东、皖北及苏北一带,质地略次于南芡。
中医养生学认为,芡实抗衰延年,最益脾胃,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老年仍然身健体壮,面色红润,才思敏捷。
原来据他在书中自述,主要得益于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天天食用煮熟的芡实,所以才腰腿壮健,行走有力。
提倡在秋天进食芡实,它的意义还在于可调整被炎夏所消耗的脾胃功能,脾胃充实以后,再吃较多的补品或难消化的补药,人体就能适应了,对身体也就有益无碍了。
芡实食用方法
首先,芡实可以煮粥食用。
将适量的芡实淘洗干净,加入适量
的水,放入锅中煮沸后,改用小火煮熟,再加入适量的大米或小米,继续煮至粥熟烂即可。
这种芡实粥味道清香,口感绵软,不仅可以
增加饱腹感,还能滋补身体,是一道美味又营养的食品。
其次,芡实还可以用来煮成芡实粉蒸糕。
将芡实磨成粉,加入
适量的水和糖,搅拌均匀后放入蒸锅中蒸熟,待凉后切成小块即可
食用。
这种芡实粉蒸糕口感绵软,甜而不腻,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和多种维生素,是一种既美味又健康的零食。
此外,芡实还可以用来熬成芡实粥。
将芡实淘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熬煮数小时,直至芡实煮烂成
粥状。
这种芡实粥口感绵软,营养丰富,尤其适合体质虚弱、消化
不良的人群食用。
最后,芡实还可以用来制作芡实面食。
将芡实磨成粉,加入适
量的水和面粉,揉成面团后擀成面饼,再放入锅中煎熟即可。
这种
芡实面食口感香脆,营养丰富,是一种美味又健康的主食选择。
总之,芡实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材,其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文介绍的芡实食用方法,更好地享受到芡实所带来的美味和营养。
芡实的适应症功能主治芡实的简介芡实,又称薏苡仁、薏米,具有多种营养和药用价值。
它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
芡实味甘、性平,归脾、胃、肾经,具有补虚止泻、健脾益肾的功效。
下面是芡实的适应症功能主治,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芡实的适应症芡实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于以下方面:1.脾胃虚弱:–芡实能健脾和胃,提升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差的人群。
–芡实能补益脾胃,缓解脾胃气虚引起的食欲不振、口干舌燥、大便稀溏等症状。
2.腹泻:–芡实具有收敛止泻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腹泻、痢疾等症状。
–芡实能增强肠道蠕动,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慢性腹泻也有一定疗效。
3.水肿:–芡实有利尿作用,能够减轻水肿症状。
–芡实还具有渗湿利水的功效,适用于脾胃湿滞引起的水肿。
4.泌尿系统疾病:–芡实能够改善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疾病的症状。
–芡实还具有滋阴清热的作用,对于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阳痿、尿道炎等有一定疗效。
5.肾虚所致的遗尿:–芡实具有固肾止泻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肾虚所致的遗尿症状。
–芡实能补益肾气,改善肾虚引起的遗尿、夜尿多等问题。
6.皮肤疾病:–芡实能够清热解毒,对于湿疹、疮疡等皮肤疾病有一定疗效。
–芡实还具有补养肤色、减少皱纹的作用,能够改善皮肤的质量。
注意事项虽然芡实具有多种药用价值,但在应用时还需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禁用:孕妇不宜食用芡实,因其性质偏凉,易导致寒气侵袭。
2.服用量:芡实应适量食用,过量食用有可能引起胃肠不适。
3.湿热体质患者慎用:湿热体质患者应慎用芡实,以免加重湿热症状。
4.过敏反应:个别人群可能对芡实过敏,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总结芡实作为一种中药材,在中医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补脾健胃、益肾止泻的药用功效,并可适用于脾胃虚弱、腹泻、泌尿系统疾病等不同病症。
在应用时需要注意孕妇禁用、适量服用、湿热体质患者慎用以及过敏反应等问题。
但总体而言,芡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材,能够为我们改善身体健康和解决相关症状提供帮助。
芡实,玉竹
四、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又被称为广东人参。
自然生长于深山幽谷中,因叶子长得像五指,而且叶片长有细毛,果实成熟时像毛桃而得名。
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凝血、抑制肿瘤、免疫调节作用。
如何挑选较好的五指毛桃:
购买五指毛桃时,一是要看色泽,一般以棕黄色为佳;二是挑质地,形状粗且黑的有效成分反而较少,根须细的比较好;三是闻味道,应无硫磺味,因为市面上一些五指毛桃可能会使用硫磺熏制,而好的五指毛桃会有一股淡淡的椰香味。
靓汤推荐:五指毛桃淮山煲瘦肉
五指毛桃30g、淮山100g、小枣2
粒、瘦肉250g,薏米 10g、盐适量
1. 将五指毛桃洗净、淮山、蜜枣洗干净。
2. 将瘦肉洗净后切块状。
3. 将五指毛桃、淮山、小枣、薏米、瘦肉放入锅中,加入1L水煲1-2小时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平肝明目、滋阴降火。
茯苓:
自古被视为“中药八珍”之一。
以体重坚实,外皮色棕褐、皮纹细、无裂隙、断面白色细腻、粘牙力强者为佳。
适宜人群: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
靓汤介绍:五指毛桃土茯苓猪骨汤,这款汤主要功效就是祛湿困、健脾胃。
虫草花:
细小管状、质地较软,黄色,有轻微鲜香,在做汤时起到提鲜调味的作用,可以在汤中代替干贝。
具有养心益肾、滋肝补肺、补虚损、易精气,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的功能。
经典靓汤:虫草花老鸡汤。
虫草花营养丰富,这款汤具有滋肺补肾、护肝、抗氧化、抗菌抗炎、镇静降压等功能。
清补凉汤
原料:猪肉6两,淮山3钱,薏米3钱,玉竹2钱,芡实3钱,百合2钱,莲子3钱
制法:1、将用料洗净,猪肉切成细块。
2、用清水6碗,材料一起放进煲内,煮约2小时,加少许盐调味便可。
功效:此汤有清凉散热和滋补功效,老幼咸宜,适合全家饮用。
三豆汤
原料:取黑豆、绿豆、赤豆各等量
做法:将三种豆混合在一起,用水洗净,放入锅内,一份“三豆”加三份水,小火煮烂,每日1-2次,每次1碗。
功效:黑豆可清热补肾,绿豆可清热解毒消暑,赤豆清热利尿消肿,三豆使用,实为解暑、清热的消暑佳品。
9^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