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复习纲要A
- 格式:doc
- 大小:152.00 KB
- 文档页数:5
《电路分析AI》总复习第一章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1、电流、电压、电位、功率的基本概念2、R欧姆定理3、电压源、电流源特性4、KCL、KVL方程,广义KCL、广义KVL、路径法▲5、▲观察法第二章电路的等效分析1、等效电阻(串联、并联、混联、平衡电桥、对称星三角转换、等电位分析法)2、▲实际的压流源等效互换3、输入电阻求法,▲含受控源的伏安法4、运放计算第三章电路分析的规范方法1、支路电流法,万能方法2、▲网孔电流法,含电流源支路的网孔法,含受控源3、▲回路电流法,含电流源越多越适用(一个方程求解的例题),含受控源4、▲节点电压法,含理想电压源的节点电压法,含受控源第四章电路分析的重要定理1、▲叠加定理,含受控源的叠加定理(求R0时,伏安法,开短路法)2、替代定理3、▲戴维南定理,含受控源的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4、最大功率传输定理(注意直流和第七章正弦电路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的区别)5、▲互易定理第六章正弦电路的基本概念1、瞬时值、有效值、最大值、频率、初相等基本概念2、相量的表示法,代数式和极坐标式相互转换(计算器)3、KCL、KVL的相量形式4、R、L、C元件的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第七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1、阻抗Z,导纳Y概念2、▲正弦电路解析法3、▲正弦电路相量图法4、▲正弦电路功率P、Q、S,功率因素λ,功率因素的提高5、▲正弦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共轭匹配,模匹配)第八章耦合电感和变压器电路1、耦合电感,同名端,V AR2、去耦等效1)受控源模式2)串联、一点相连、并联3、空芯变压器计算4、▲理想变压器计算,理想变压器阻抗变换作用及最大功率传输问题5、▲全耦合变压器计算。
专业课精细学习计划所属学校:西南交通大学专业课:电路分析适用学院、专业:电气学院所有专业计划制定人:舒立三一、专业课复习全年规划1、基础复习阶段(2013年7月-2013年8月)本阶段给考生学习指定参考书,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本专业考生要在抓好专业课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温习指定参考书,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
2、强化提高阶段(2013年10月-13年11月)本阶段,考生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
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3、冲刺阶段(12年13月-14年1月)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
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二、参考资料电路分析.谭永霞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出版第二版推荐课后习题及解析所布置的作业题及解析模拟题及解析(1-2套)三、学习方法解读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 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1、绪论,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电路模型。
基本变量及参考方向。
电路元件,独立电源,受控源,基尔霍夫定律。
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元件的联接,Y-Δ接互换。
电路的化简。
实际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互换。
3、常用网络分析法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网络图论知识,回路分析法,割集分析法。
4、线性网络的几个定理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诺顿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对偶原理。
5、含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运算放大器,理想运算放大器,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与计算。
6、正弦稳态电路(1)正弦量的振幅、频率与相位及有效值。
相量分析法,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相量图。
R、L、C元件的相量电路、相量表达式、相量图。
感抗、容抗、感纳,容纳的概念及与频率的关系。
复阻抗、复导纳的概念及其欧姆定律。
以阻抗或导纳判断电路的性质。
简单及复杂电路的分析计算。
(2)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和能量。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和功率因数。
最大功率传输。
(3)串联、并联谐振,串,并联谐振频率特性。
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
7、具有耦合电感的电路互感及互感电压,互感电压的参考方向。
电路的伏一安关系式。
同名端,耦合电感的串、并联、去耦。
空心变压器电路的分析。
理想变压器与全耦合变压器。
8、三相交流电路三相电源,相序,星形、三角形联接。
对称三相电路中相电压与线电压,相电流与线电流的关系。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瞬时功率,视在功率。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
9、周期性非正弦电流电路周期性非正弦函数的付里叶级数,波形的对称性与付里叶级数系数的关系。
周期性非正弦量的有效值,绝对平均值及电路的功率。
周期性非正弦电路的计算。
10、双口网络双口网络概述。
双口网络的Z、Y、H、T参数。
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具有端接的双口网络。
双口网络的联接。
回转器。
负阻抗变换器。
11、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电路的初始条件,换路定则。
一阶动态电路,RC、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完全响应,时间常数,三要素法。
电路分析课程期末复习要点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理熟悉电路与电路模型,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及关联参考方向,功率的发出与吸收等概念;熟悉基尔霍夫定律,电阻元件,独立电压源、独立电流源、受控源,两类约束与电路方程,线性与非线性电阻的概念;熟练掌握利用两类约束求解电路的基本方法。
线性电阻电路掌握两个串联电阻的分压公式和两个并联电阻的分流公式,并用于电路计算。
掌握电阻串、并、混联和独立电压源串联、独立电流源并联的等效变换。
掌握两种电源电路模型的相互等效变换,并用于含源单口网络的化简。
熟练掌握支路电流法,结点分析法,网孔分析法,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网络定理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和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并用于电路计算。
会进行简单含源单口网络的等效化简。
正弦稳态分析掌握表征正弦量的三要素,有效值电压(电流)与其幅值的关系。
掌握两同频正弦量相位差及相位超前与滞后的概念。
掌握基尔霍夫定理和R、L、C元件VCR关系式的相量形式及阻抗的概念。
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相量模型的画法。
掌握一般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方法,会用网孔分析法分析计算正弦稳态电路。
正弦稳态的功率理解瞬时功率、平均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与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掌握平均功率与功率因数的计算方法,会算简单电路的平均功率与功率因数。
了解对称三相电源,Y联结和∆联结时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
含耦合电感的电路分析理解耦合电感元件的表征参数和同名端的概念。
掌握耦合电感元件电压—电流关系式的列写方法。
理解理想变压器的性质和表征参数,掌握理想变压器两侧端口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变换方程。
会分析计算含理想变压器的简单电路。
网络函数和频率特性理解网络函数的定义、分类、计算方法和频率特性。
掌握一阶RC低通、高通滤波电路的转移电压比、转折频率及通频带的概念和计算。
掌握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谐振频率、Q值和谐振时电路中R、L、C上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和电流的概念与计算。
了解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
电工与电子技术A复习要点(合工大)第一篇:电工与电子技术A复习要点(合工大)电工技术复习要点注:复习要点仅针对这次考试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要点:额定值应用,电源的功率及电源与负载的判别,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电位的计算,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电源的等效变换,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
主要内容:1、电路的组成、作用。
2、电路的模型:(1)电源:电压源(US串RO),电流源(IS并联RO)。
(2)负载:电阻,电感,电容。
3、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参考方向,以及这二者的关系。
4、电源与负载的判别方法以及功率的计算。
5、电路中电位的计算,参考点的概念。
6、电路的工作状态:开路状态、短路状态、负载状态7、欧姆定律:I= +U/R(U与I参考方向相同),I= -U/R(U与I 参考方向相反)。
8、电阻串并联、分压分流公式。
9、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及其推广,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及其推广。
10、支路电流法(会列写方程)。
11、电压源与电流源及两种电源的等效变换(会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帮助解题)。
12、结点电压法。
13、叠加定理(会用叠加定理分析问题)。
14、戴维宁定理。
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要点:应用换路定律确定初始值,计算电路时间常数τ,应用三要素法求解电路中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画暂态过程曲线。
主要内容:1、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伏安关系:i=±的参考方向决定)。
2、电路发生暂态过程的条件。
3、换路定则:udidu,u=±L,i=±C(其中正负号由电压、电流RdtdtiL(0-)=iL(0+)uC(0-)=uC(0+)4、会求暂态过程的初始值、稳态值。
5、掌握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即f(0+),f(∞),时间常数τ的求法以及响应公式。
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要点:正弦量与相量的互换,单一参数电路的基本关系,RLC串联电路及串联谐振,阻抗串并联电路的分析,感性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并联谐振,画相量图。
直流电路、动态电路、交流电路(含耦合电感、变压器)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直流电路一、复习内容1.电压、电位、电流及参考方向、电功率:UI P =P.5(1)U 、I 参考方向关联:⎩⎨⎧<>=)(00提供实发实吸吸UIP (2)U 、I 参考方向非关联:⎩⎨⎧<>-=)(00提供实发实吸吸UIP 2.欧姆定律:(1)U 、I 参考方向关联:RI U =;(2)U 、I 参考方向非关联:RI U -=3.电压源、电流源及各自特性4.无源和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变换(最简等效电路)5.基尔霍夫定律:⎪⎩⎪⎨⎧==∑∑0ii U KVLI KCL6.两种实际电源的等效变换:P.49(1)有伴电压源等效变换成有伴电流源;(2)有伴电流源等效变换成有伴电压源。
注意:任何支路或元件与电压源并联,对外电路而言,总可等效为电压源;任何支路或元件与电流源串联,对外电路而言,总可等效为电流源;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无等效关系。
P.487.支路电流法:1-n 个节点电流(KCL )方程,1+-n b 个回路电压(KVL )方程。
8.网孔电流法:P.98(1)当支路有电流源时的处理,P.99例3-6;(2)当支路有受控源时的处理,P.99例3-7,要列补充方程。
9.节点电压法:P.105(1)只含一个独立节点的节点电压方程:弥尔曼定理。
P.107图3-21;(2)含独立无伴电压源的处理:P.107例3-13;(3)含受控源的处理:P.108例3-14;(4)利用节点电压法求解运算放大电路:P.111例3-17。
10.叠加定理:P.115。
(1)电压源s U 不作用,短路之;(2)电流源s I 不作用,开路之;(3)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响应可以表为激励的线性组合。
11.戴维南定理:oc U ,开路电压;i R,除源后等效电阻。
I12.最大功率传递定理:当L i R R =时,max 4ociP R =13.运算放大器:利用虚短路、虚断路(虚开路),KCL ;利用节点电压法,注意不得对输出点列写方程。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学习资料继续教育学院《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复习大纲一、考试要求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牢固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说明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据此,本课程的考试着重基本知识考查和应用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包括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
各层次含义如下:识记:指学习后应当记住的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等。
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分析方法,并能表达其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能够分析和说明相关问题的区别与联系。
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指能够用学习过的知识分析、计算涉及一两个知识点或多个知识点的电路问题,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二、考试方式闭卷笔试,时间120分钟三、考试题型(例如)●选择题:15%●填空题:15%●分析计算题:70%四、参考教材1、电路基础,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主编:吴青萍 ISBN 978-7-5640-1127—7五、复习样题一.选择题1.电路如图所示,开关S 从断开状态合上以后,电路中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是( )A .I 增加B .U 下降C .I 1减少D .I 不变2.直流电路如图所示,电流I 应等于( )A .1AB .3AC .4AD .7A3.设60W 和100W 的电灯在220V 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分别为R 1和R 2,则R 1和R 2的关系为( )A .R 1>R 2B .R 1=R 2C .R 1<R 2D .不能确定4.一个由线性电阻构成的电器,从220V 的电源上吸取1000W 的功率,若将此电器接到110V 的电源上,则吸取的功率为( )A .250WB .500WC .1000WD .2000W5.图示电路中,Ω=5R ,A ,B 两点间的电压AB U 值为( )A .-15VB .-5VC .10VD .15V6.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为( )A .0AB .1AC .2AD .4A7.图示电路中电压U 为( )A .-22VB .-2VC .2VD .22V8.下列电路中,符合方程E IR U +-=的电路是( )A .B .C .D .9.电阻并联时,各个电阻上的电流与其电阻值成( )A .正比B .反比C .无关D .平方10.电阻串联时,各个电阻上的电压与其电阻值成( )A .正比B .反比C .无关D .平方11.图示电路中,调节增大电阻2R ,流过电压源的电流将(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为零12.图示电路中,如果增大电阻1R ,则电流表○A 的读数( )A .减小B .不变C .增大D .不定13.图示电路中已知电阻Ω==Ω=10,5321R R R ,则AB 两端的等效电阻为() A .Ω5 B .Ω10 C .Ω15 D .Ω2014.当电压源两端开路时,该电压源内部( )A .有电流,有功率损耗B .有电流,无功率损耗C .无电流,有功率损耗D .无电流,无功率损耗15.当电流源两端开路时,该电流源内部( )A .有电流,有功率损耗B .有电流,无功率损耗C .无电流,有功率损耗D .无电流,无功率损耗16.电路中V 3=U ,当滑动端A 上下滑动时,A 点电位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A .1V ,0VB .1.5V ,1VC .2V ,1VD .3V ,2V17.图示电路中,电流I 的值为( )A .-4AB .-2AC .2AD .4A18.图示电路中,电流3I 的值为( )A .-3AB .1AC .2AD .3A19.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为( )A .-3AB .1AC .2AD .3A20.图示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时,A 点的电位为( )A .-12VB .-6VC .0VD .6V21.图示电路中,A 点电位为( )A .10VB .14VC .18VD .20V22.图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为( )A .V 6-B .V 5.1C .V 3D .V 5.1-23.图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A V 应是( )A .-30VB .-20VC .-10VD .10V24.电路中某点的电位是指该点到电路中参考点之间的( )A .电流B .功率C .电压D .电阻25.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逐渐增大,则它的端电压( )A .逐渐升高B .逐渐降低C .先升高后降低D .恒定不变26.图示电路,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等效为( )A .理想电压源E 与电阻R 串联B .理想电压源EC .理想电流源S I 与电阻R 并联D .理想电流源S I27.已知白炽灯A 和B 的额定电压相等,但A 的电阻值大于B 的电阻值。
《电路分析基础》复习大纲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一)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掌握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关联和非关联参考方向的概念;(2)掌握电阻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的伏安关系,欧姆定律,功率的计算及实际功率的判别方法;(3)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常考点:关联非关联参考方向,功率计算;基尔霍夫定律(二)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1)理解并掌握等效与等效变换的概念、Y-Δ之间的等效变换;(2)理解并掌握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3)掌握输入电阻的概念及计算。
常考点: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及等效电路的化简、分压、分流公式;实际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互换。
输入电阻(含受控源)的计算。
(三)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1)结点、网孔、回路、支路概念;(2)树枝、连枝概念。
(3)支路电流法;(4)回路(网孔)电流法;(5)结点电压法。
常考点:结点、支路、网孔数量,树枝、连枝数量。
支路电流法计算回路(网孔)电流法计算结点电压法计算。
(四)电路定理(1)叠加定理;(2)戴维宁定理(3)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常考点:叠加定理计算戴维宁定理及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五)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1)运算放大器的特点、应用、两个典型特性;(2)简单比例电路的分析及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常考点: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理想化条件含负反馈运算电路的两个典型特性(虚短、虚断)(六)储能元件电容、电感动态储能元件的特性及电压电流关系。
常考点:电容、电感的储能计算电容电感元件,利用电压电流关系式,已知电压(电流)求电流(电压)。
(七)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1)电路的初始条件,换路原理;(2)RC、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3)一阶动态电路全响应,时间常数;三要素法;常考点:全响应构成(零输入、零状态及含义)(暂态+稳态),三要素法(初始值、稳态值、时间常数)计算。
(八)相量法1.课程教学内容(1)复数和复变量的表示方法,(2)正弦量的三要素,有效值和相位差的概念;(3)电路定律的相量表示法。
《电路分析(A)》课程教学大纲Circuit Analysis (A)课程编号:1001011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时数:104 (80+24学时实验)学分数:6.5执笔者:张奕黄编写日期:2002年4月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电类(强电、弱电)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讨论线性、集中参数、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与一般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分析电路的思维能力与计算机能力,以便为学习后继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4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概念,线性与非线性的概念。
2.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
3.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的伏安关系及功率的计算。
4..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1 .时变与非时变的概念。
难点:参考方向,受控源,功率计算。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4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等效与等效变换的概念,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2.三角形与星形互换。
难点:三角形与星形互换。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6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支路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
难点:独立方程数、回路电流法。
第四章电路定理(6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迭加定理,戴维南和诺顿定理。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及对偶定理。
难点:戴维南等效电路,互易定理。
第五章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14学时)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正弦量,相量法的基础,有效值和相位差的概念。
2.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3.阻抗与导纳。
4.电路的相量图表示法,参考正弦量的概念,会用相量图分析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电路分析》复习纲要A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1所示电路,I=0A ,则电阻R=( )。
A 、6Ω
B 、7Ω
C 、8Ω
D 、9Ω
2.属于耗能元件的是( )。
A 、电阻
B 、电感
C 、电容
D 、电源 3.如图2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是( )。
A 、300.04Ω B 、226.09Ω C 、250.8Ω D 、360.2Ω
4.如图3所示电路,已知当电源U 的频率为f 时,电流表A 1,A 2的示数分别为0A 和1A ,若U 的频率变为f/2而幅值不变时,则电流表A 1的读数为( )。
A 、0A B 、0.5A C 、1.5A D 、2A
5.已知电流i(t)=2cos2t+sint ,则该电流为( )。
A 、正弦波
B 、非正弦周期波
C 、非周期波
D 、方波
6.某星型联机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接入电压为380V 的电网中,当电动机轻载运行时,其输出功率为2KW ,效率为0.6,线电流为10.5A ,其功率因数=( )。
A 、0.492 B 、0.482 C 、0.526 D 、0.584
图
1
图2
图3
7.如图4所示电路中,S 闭合前电容电压U c 为零状态,t=0时,将S 闭合。
0≥t 时,
=
)(t I c ( )。
A 、Ic(t)=0.002exp(-10t)A
B 、Ic(t)=0.002exp(-20t)A
C 、Ic(t)=0.001exp(-20t)A
D 、Ic(t)=0.001exp(-10t)A
8.如图5,N 的端口电压u=2cos10tV ,电流i=-4sin10tA ,则N 网络可以等效为( )。
A 、电阻元件
B 、电容元件
C 、电感元件
D 、电阻电容串联
9.如图6所示电路中,A 点电压等于( )。
A 、0V
B 、56V
C 、25V
D 、28V
10.用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电路,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直接对等效电路本身计算其电压或电流
B 、可直接对等效电路之外的其他电路部分计算其电压或电流
C 、原电路与其等效电路所消耗的功率必定不同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二、填空题
1.已知电阻R1=200Ω和R2=10Ω,若R1与R2并联,则总的等效电阻为______;若R1与R2串联,则总的等效电阻为______。
2. 已知某电阻电路中可列写独立的KCL 方程个数是3个,独立的KVL 方程个数是4个,则该电路中节点数是______个;网孔数是______个。
3. 正弦函数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和 ______。
4. 正弦交流RLC 串联电路中,
当f =
,电路呈______性;电路阻抗为______。
5.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是零输入响应与______叠加。
三、判断题(注:T 表示正确,F 表示错误)
1. 某时刻的电容电压为零,该时刻的电容电流一定为零。
( )
2. 只有同频率的正弦量才能将它们的相量画在同一平面上。
( )
图
4
图 5
图6
3. 叠加定理可以用来求线性电路中的任何量,包括电流、电压、功率。
( )
4. 理想电压源在电路中总是起着提供电能的作用。
( )
5.在任何情况下,多个电阻串联总阻值在增加;多个电容器串联,总容量在减少。
( ) 四、简答题
1. 已知某一元件的电压、电流(关联参考方向)为下述情况,它可能是什么元件?
⎩
⎨
⎧-=-=tA i tV
u sin cos 10 2. 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只能用于哪种类型的电路?
3. 一个12V 的电池给灯泡供电,设电池电压保持恒定。
已知在8小时内电池提供的总能量为500J ,则:
(1)提供给灯泡的功率是多少? (2)流过灯泡的电流是多少?
4. 下列电压,是否能构成对称的三相电源,如果能,则说明相序;如果不能,则说明原因。
⎪⎩⎪
⎨⎧︒+=︒-==V t u V t u tV u c
b a )240314cos(301)240314cos(301314cos 301 五、计算题
1. 如图7所示电路,求R L 为何值时能获得最大功率,并求最大功率的值。
图7
《电路分析》复习纲要A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注:T表示正确,F表示错误)
四、简答题
1. 该元件为电感
2. 叠加定理适用于多电源电路,戴维南定理适用于求某一支路电量
3.
P=W/t=500/(8*3600)=0.017W
I=P/U=0.017/12=0.00145A
4. 能。
相序为acb
五、计算题
1.
解:
40V
oc
U=
因为有受控源,故用外加电源法求等效电阻得
10Ω
eq
R=
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
-
10Ω
40V
根据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得当
10Ω
L eq
R R
==
时能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为:
由图可得:
4040
40W
410
LM
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