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无线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84 MB
- 文档页数:32
电脑培训教案网络组建第一章:网络基础知识1.1 网络概述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解释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的概念1.2 网络拓扑结构介绍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形、环形、总线和树形结构解释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景1.3 网络协议介绍OSI七层模型和TCP/IP协议栈解释常见的网络协议,如、FTP、TCP和IP的作用和层级第二章:网络硬件设备2.1 交换机和路由器介绍交换机和路由器的作用、功能和区别解释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方法2.2 无线接入点介绍无线接入点的作用和功能解释无线接入点的配置和无线网络的优化方法2.3 网络线缆和网络接口卡介绍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解释网络接口卡(NIC)的作用和安装方法第三章:网络搭建与配置3.1 局域网搭建介绍局域网的搭建步骤和注意事项解释如何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3.2 网络互连介绍网络互连的设备和协议解释如何使用路由器和交换机进行网络互连3.3 网络服务搭建介绍常见的网络服务,如DNS、DHCP和的作用和配置方法解释如何搭建和配置这些网络服务第四章:网络安全与管理4.1 网络安全概述介绍网络安全的概念、目标和威胁解释网络安全的重要性4.2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介绍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作用和功能解释如何配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4.3 网络管理介绍网络管理的概念、工具和流程解释如何使用网络管理工具进行网络监控和故障排除第五章:网络故障排除5.1 故障排除概述介绍网络故障排除的步骤和技巧解释故障排除方法的重要性5.2 常见网络故障介绍常见的网络故障,如连接问题、速度问题和网络拥塞等解释如何识别和解决这些故障5.3 故障排除工具和技术介绍常见的故障排除工具和技术,如ping命令、tracert命令和Wireshark抓包工具等解释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和技术进行故障排除第六章:无线网络技术6.1 无线网络概述介绍无线网络的定义、分类和标准解释Wi-Fi、蓝牙和NFC等无线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6.2 无线网络搭建与配置介绍无线网络的搭建步骤和注意事项解释如何设置无线接入点、无线信号放大器和无线网卡6.3 无线网络优化介绍无线网络优化的方法和技巧解释如何提高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速度和稳定性第七章:网络存储技术7.1 网络存储概述介绍网络存储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解释NAS和SAN等网络存储技术的区别和应用场景7.2 网络存储搭建与配置介绍网络存储的搭建步骤和注意事项解释如何配置网络存储设备和服务7.3 数据备份与恢复介绍数据备份与恢复的概念、方法和工具解释如何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操作第八章:虚拟化技术8.1 虚拟化技术概述介绍虚拟化技术的定义、分类和优势解释虚拟化技术在网络搭建和运维中的应用场景8.2 虚拟化软件和硬件介绍常见的虚拟化软件和硬件,如VMware、VirtualBox和KVM等解释如何使用这些虚拟化工具进行虚拟网络搭建和管理8.3 虚拟化网络配置与优化介绍虚拟化网络的配置方法和技巧解释如何提高虚拟化网络的性能和可扩展性第九章:网络监控与性能分析9.1 网络监控概述介绍网络监控的定义、目标和工具解释网络监控的重要性9.2 网络监控工具介绍常见的网络监控工具,如SNMP、Nagios和Wireshark等解释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网络性能监测和故障诊断9.3 网络性能分析与优化介绍网络性能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解释如何根据性能分析结果进行网络优化和调整第十章:网络规划与设计10.1 网络规划概述介绍网络规划的定义、目标和流程解释网络规划的重要性10.2 网络设计原则与方法介绍网络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工具解释如何根据业务需求和预算进行网络设计10.3 网络项目实施与管理介绍网络项目实施与管理的流程和方法解释如何确保网络项目按时、按质完成第十一章:云计算与网络11.1 云计算基础介绍云计算的定义、服务模型和部署模型解释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的特点和应用场景11.2 云计算与网络的关系探讨云计算对网络架构的影响和挑战解释网络在云计算中的角色和重要性11.3 云网络搭建与配置介绍云网络的搭建步骤和注意事项解释如何配置云网络服务,如云虚拟私有云(VPC)和子网第十二章:大数据与网络12.1 大数据基础介绍大数据的定义、特征和应用领域解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挑战12.2 网络在大数据处理中的作用探讨网络在大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中的作用解释大数据网络架构的设计原则和考虑因素12.3 大数据网络搭建与优化介绍大数据网络搭建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解释如何优化网络以支持大数据应用的性能需求第十三章:网络自动化与脚本编程13.1 网络自动化概述介绍网络自动化的概念、目标和工具解释网络自动化的优势和挑战13.2 常见网络自动化工具介绍常见的网络自动化工具,如Ansible、Python和Shell脚本编程解释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实现网络配置和管理自动化13.3 网络自动化脚本编写实例提供网络自动化脚本的编写实例和最佳实践解释如何通过脚本编程提高网络运维效率第十四章:网络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14.1 网络法律法规概述介绍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解释我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14.2 网络法律法规的应用探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在网络运维和业务开展中的应用解释网络法律法规对企业和个人的约束和指导作用14.3 网络道德规范与职业素养介绍网络道德规范的定义、内容和重要性解释网络工程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观念第十五章:网络新技术与发展趋势15.1 5G网络技术介绍5G网络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场景解释5G网络对现有网络技术的影响和挑战15.2 边缘计算与物联网介绍边缘计算和物联网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场景解释边缘计算和物联网在网络架构中的作用和重要性15.3 未来网络发展趋势探讨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解释网络工程师如何适应和引领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电脑培训教案网络组建的相关内容,涵盖了网络基础知识、网络硬件设备、网络搭建与配置、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故障排除、无线网络技术、网络存储技术、虚拟化技术、网络监控与性能分析、网络规划与设计、云计算与网络、大数据与网络、网络自动化与脚本编程、网络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以及网络新技术与发展趋势等十五个章节。
无线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Wire1essNetworkTechnoIogy)学时数:32其中:实验学时:0课外学时:40学分数:2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工程(本科)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方向的选修课,适合于这个专业方向的本科生。
课程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无线网络的基本传输技术、无线局域网、无线个人网、adhoc网、移动网络、传感器网络等网络技术及其基本原理。
初步学会分析和研究这些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网络仿真等方法提出解决问题方案,且加以验证。
无线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技术,要求能追踪前沿技术并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授课、作业、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思维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无线网络技术》是日益普及的计算机技术和飞速发展的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应用领域日渐扩大,它的影响力己经波及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已经成为社会重要的信息基础平台。
无线网络技术课程也随之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开设它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出一批可以组建无线网络、使用无线网络、维护无线网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无线网络技术》是融合无线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嵌入系统的一门新型课程。
这门课程代表了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方向。
这门课程包括了无线网络的基本传输技术、各种不同无线网络的架构及其标准协议。
主要是要研究这些网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且加以验证。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基本的无线传输技术;(二)IEEE802.i1无线局域网标准及其应用;(H)无线个人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开发方法;(四)AdHoC网络的体系结构、路由体系、网络和移动管理;(五)mobi1e1P技术(包括mobi1eIPV4和mobi1eIPV6);(六)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数据溶合、路由、安全等技术;(七)无线网络中的传输协议性能、评价及其改进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2学时)主要讲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无线网络的兴起、网络体系结构、协议参考模型、与网络第二章无线传输技术基础(4学时)主要讲述无线传输媒体、天线、传播方式、直线传输系统中的损伤、移动环境中的衰退、多普第三章无线局域网(4学时)讲述无线局域网的特点、无线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与服务、无线局域网的协议体系、IEEE8O2.11物理层、IEEE8O2.11媒体访问控制层、其他IEEE802.11标准、WiFi保护接入等内第四章无线个域网(4学时)主要讲述IEEE802.15标准、蓝牙技术简介、蓝牙无线电规范、蓝牙基带规范、蓝牙链路管理第五章无线城域网(4学时)主要讲述无线城域网概况、802.16协议体系、802.16的物理层、802.16的MAC层、MAC层的第六章无线广域网(2学时)主要讲述无线广域网概述、802.20技术特性、802.20与其他技术间的关系、802.20展望等内第七章移动AdHoC网络(4学时)主要讲述移动AdHOC网络的定义和特点、AdHOC网络的MAC层、AdHoC网络的网络层、AdHoc 网络的IP地址分配技术、AdHoc网络的QoS问题、AdHoc网络的安全问题、AdHoC网络的应用等第八章无线传感器网络(4学时)主要讲述什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e协议、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控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机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管理等知识。
无线通信技术翟旭平zhaixp@2013-5-15扩频技术✓扩频技术概述✓直接序列扩频与扩频码✓跳频扩频扩频技术✓6.1 扩频技术概述---扩频通信的发展史扩频通信,即扩展频谱通信(Spread SpectrumComunication),它与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一同并誉为进入信息时代的三大高技术通信传输方式。
基本特点是其传输信息所用信号的带宽远大于信息本身的带宽。
扩频通信是将把传送的信息数据用伪随机编码(扩频序列:Spread Sequence)调制,实现频谱扩展后再传输;接收端则采用相同的编码进行解调及相关处理,恢复原始信息数据。
扩频通信与常规的窄带通信方式的区别:1.信息的频谱扩展后形成宽带传输2.相关处理后恢复成窄带信息数据扩频技术✓扩频通信的发展史扩频通信的独特优点:(1)抗干扰能力强,特别是抗窄带干扰能力,是有效的电子对抗的手段之一,对于民用和军用移动通信都是很有利的(2)由于扩频系统使用码周期很长的扩频码,可检测性低(LPI 一Low Probability of Intercept),不容易被侦破(3)具有多址能力,易于实现码分多址(CDMA)技术,组成多址通信网时便于采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控制和交换(4)可抗多径干扰、可抗频率选择性衰落(5)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可有效利用纠错技术、正交波形编码技术、话音激活技术等)(6)具有测距与测速能力(7)扩频系统为数字系统,可以做到低功耗,小体积扩频技术扩频通信的发展史发展简史:正是由于扩频通信技术具有上述优点,自50年代中期美国军方便开始研究,一直为军事通信所独占,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电子对抗以及导航、测量等各个领域。
(a)当时的MIT林肯实验室开发的F9C-A/Rake系统被公认为第一个成功的扩频通信系统,其中首次提出了RAKE接收的概念并成功应用,该系统也是第一个真正实用的宽带通信系统。
(b)第一个跳频扩频通信系统BLADES也在这段时期研制成功,在该系统中第一次利用移位寄存序列实现纠错编码(c)扩频通信最初是在无绳电话中获得成功应用,而真正使扩频通信技术成为当今通信领域研究热点的原因是CDMA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