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上语文 八年级 古诗词文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6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古诗词及文言文复习训练潍坊市育华学校主备人:王玉红【学习目标】:1.复习理解并掌握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背诵并默写。
2. 复习理解并掌握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掌握部分文言实词及虚词的用法。
【学习过程】:一、八年级上学期古诗文默写练习(一)识记续接(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请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五岭逶迤腾细浪,。
2 ,甲光向日金鳞开。
3.浩荡离愁白日斜,。
4 ,夜泊秦淮近酒家。
5.城阙辅三秦,。
6 ,干戈寥落四周星。
7.白头搔更短,。
8、,谁家新燕啄春泥。
9.飞来峰上千寻塔,。
10、,灵旗空际看。
11.僵卧孤村不自哀,。
12、荡胸生曾云,。
1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14.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15.,生于淮北则为枳。
,其实味不同。
16、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
”(二)理解识记1.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两个诗句是:,。
2.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的:,。
3.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爱国之情的句子是:,。
4.《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明作者文天祥以死明志的两句诗是:“,。
”5.《七律·长征》一诗采用夸张手法的诗句是:,。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已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7.《己亥杂诗》中表达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的诗句为:,。
.8.《泊秦淮》一诗中,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的诗句是:____ __ ,_ 。
9 、《雁门太守行》中哪一句诗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10、《别云间》中哪一句诗表达作者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
11、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
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
八上古诗词部分姓名:一、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完成下列练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试分析“风烟”和“望”的作用。
3、试分析颈联的含义。
4、这首诗与其它送别诗有什么不同?二、阅读《己亥杂诗》,完成下列练习。
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浩荡”形容什么?3、一、二两句抒写了诗人怎样的心境?4、试分析三、四两句的妙处?三、阅读《望岳》,完成下列练习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试分析颔联的修辞及作用。
3、从锤炼词语的角度分析“凌”字的作用。
4、尾联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四、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下列练习。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突出一个“春”字,处处透出早春的信息。
说说诗中哪些词表现了“早”字?答: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3、颔联和颈联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早春景象的?答:颔联:;颈联:。
4、“争”“啄”两个动词有何表达作用?答:五、阅读《登飞来峰》,完成下列练习。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和“最高层”的寓意分别是什么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答:。
六、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下列练习。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文练习姓名班级一、背诵默写1、《望岳》一诗中既表现泰山雄伟,又表现出诗人心胸气魄的诗句是:,。
2、《望岳》一诗中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将大自然写得充满感情的诗句是:,。
3、《望岳》一诗中写凝望泰山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心胸为之荡漾的诗句是:,。
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的诗句是:,。
5、《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6、《登飞来峰》一诗中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7、《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用奇妙的比喻描写月光洒满庭院的诗句:,,。
8、《小石潭记》一文写潭中小鱼呆然不动的句子是:,,。
9、《小石潭记》一文写潭中小鱼与游者逗乐,调皮活泼的句是:,,。
10、《小石潭记》一文写潭边树、蔓优美姿态的句子是:,,。
11、《小石潭记》一文用形象的比喻、动静结合描写远望溪岸的句子是:,,。
,不可知其源。
12、《小石潭记》一文描写小潭周围凄清的环境,抒发自己寂寞处境中悲凉心绪的句子是:,。
13.《泊秦淮》中点明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1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借梦境来抒发自己壮志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15.《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16.《己亥杂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两句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
17.《钱塘湖春行》中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18._______,_______.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_____,______。
19.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悄怆幽邃。
20.何夜无月?________?_________.21.《七律长征》中用夸张比喻来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的诗句是:,。
《古诗四首》同步练习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这首诗是律诗还是绝句?你能说说律诗的一般常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
读完《过零丁洋》后,你认为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首联中,诗人回顾了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概括地说,是两件大事。
一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诗中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它好在哪里.我喜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结合课外阅读,就你所知道的古代仁人志士的事迹,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理解默写练习1、《七律长征》一诗表现红军战士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
2、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高度概括了红军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的诗句是,。
4.《春望》中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
5.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语句:,。
6.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
7.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8、,夜泊秦淮近酒家。
9、《泊秦淮》中诗人从陈后主荒淫亡国联想当时晚唐命运,对现实深切忧思的句子是,。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全诗默写1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两句诗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意。
(常被人们用来泛指那些甘为事业,特别是培养国家人才献身的志士。
)12.《钱塘湖春行》中最能表现“春行”的语句是: , .13.《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描写动物迎春的诗句是:,。
14.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
15《望岳》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16.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
17.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18.《登飞来峰》中蕴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清”哲理的诗句是 , 。
19、《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和视觉角度交待战争规模,渲染阴寒凄切的战地气氛的诗句是,。
20.《雁门太守行》中描写敌情紧急,战事迫在眉睫的诗句是:,。
默写该诗颈联、尾联21、《别云间》中表现作者情感和心理上的矛盾句子是,。
22、(《别云间》中表达作者忠魂不灭,必当继续斗争的句子是, )23.表达作者对破碎山河的悲痛和对清统治者愤恨的诗句是,。
《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直击考点1.诗词默写2. 品味精妙的诗歌语言3.名句赏析4. 感悟诗词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前预习1.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烂柯.(kē)酬.乐天(chóu)折戟.(jī)B.干戈.(gē)认前朝.(cháo)宫阙.(què)C.琼.楼(qióng)贬谪.(zhāi)零丁.(dīng)D.婵.娟(chán)踌蹰.(chǔ)绮.户(qǐ)2.选出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巴山楚水萋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B.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平。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选出下面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C.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D.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4.选出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酬.乐天(报酬)长.精神(振作)自将.磨洗(将要)B.折戟.(古代兵器)铁未销.(销蚀)叹零丁..(孤苦无依)C.丹心..寥落(指代战争)..(比喻忠心)不胜.寒(承受、经受)干戈D.经.行处(经过)共婵娟..(指史册)..(指月亮)照汗青5.默写。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名句是:,。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3)《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头可杀而志不屈”的崇高气质和视死如归英雄气概的名句是:,。
(4)《水调歌头》中写既蕴涵深刻哲理又表达作者豁达胸襟的名句是:,,。
表达作者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的语句是:,。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课堂巩固(一)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1——6题。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版初二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内容预览: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感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爱光阴,有所作。
(惜时劝学)。
◆写法有何特点?以景寄情,由情入理。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东皋薄暮望,”点明时刻、地点、事件。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表现了孤独抑郁的心情。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描画了一幅如何样的画面?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更加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适。
、本诗写景有特色?颔联写的是秋野静景,颈联写的是秋野动景,以动衬静,意境更显宁静。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表达了作者如何样的思想感情?抒发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本诗写的是哪个季节?、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描画了一幅如何样的画面?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咆哮,天气冰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萧瑟凄清的景象。
、尾联情形交融,请分析。
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
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思乡怀亲之情和前路茫茫欲归不得的愁绪。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B)“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1、雁门太守行,。
,。
,。
,。
⑴首联中“压”“开”字用的好,历来被人们称道,请简要分析字好在何处?⑵概括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2、别云间,。
,。
,。
,。
⑴此诗以“别云间”为题有什么好处?⑵诗的颈联和尾联在情感上有何变化?3、望岳,。
,。
,。
,。
⑴这首诗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历来被人称道。
请你选择其中一字分析好在何处。
⑵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登飞来峰,。
,。
⑴这首诗中,“浮云”这个意向的寓意是什么?⑵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5、钱塘湖春行,。
,。
,。
,。
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⑵颔联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
,。
⑴这首诗的颈联是千古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⑵这首诗展现里作者怎样的情感?7、己亥杂诗,。
,。
⑴诗歌中流露出作者的两种情感:舍与不舍。
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舍”的又是什么?⑵请赏析尾联,并说说尾联揭示了怎样的哲理。
8、春望,。
,。
,。
,。
⑴赏析本诗的颈联。
⑵你怎样理解诗歌的颔联?9、泊秦淮,。
,。
⑴首句中的两个“笼”字用得好,说说好在什么地方。
⑵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⑴概述这首诗表达的主要内容。
⑵赏析最后两句的妙处。
11、过零丁洋,。
,。
,。
,。
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⑵这首诗的尾联是震撼人心的千古名句,谈谈你读过的之后的感受。
第8课《古代诗词四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字注音。
()()()()()()溅搔簪寥惶遭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学常识填空。
(1)杜甫是__________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他与___________合称为“李杜”,他的《石壕吏》与《》《》一起合称为“三吏”。
我们所学的《》诗是作者早期的作品。
(2)杜牧是晚唐杰出_________。
人称“______”,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______”。
著名作品有《》《》《》等。
4.对《过零丁洋》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两句回顾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一是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元军入侵、宋室危亡之际,响应朝廷号召,起兵抗元。
B.诗的三四句以比喻的方式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而蕴藏其中的感情尤为深挚沉痛,极富艺术感染力。
C.诗的五六句巧用两个地名,抒写自己兵败被俘后经过“惶恐滩”、“零丁洋”时内心的痛苦和悲愤之情。
D.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中重大事件,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5.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诗题中的“望”一方面是看到“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待。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古诗四首》考试卷(带答案与解析)的正确答案、解答解析、考点详解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题文】直接填空。
【小题1】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小题2】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
【小题3】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
【小题4】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答案】【小题1】感时花溅泪【小题2】夜泊秦淮近酒家【小题3】尚思为国戍轮台【小题4】山河破碎风飘絮【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平时对古诗词的积累能力,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答案:感时花溅泪。
考点:考查古诗词默写填空。
点评:古诗词句默写是语文考试的一项内容,主要是平时强调学生会背、会写、不出现错别字。
【小题2】试题分析:在接上句或下句的古诗词默写考查中,默写下句相对说简单。
此题答案是:夜泊秦淮近酒家。
考点:考查学生默写故事词句的能力。
点评:由于学生背诵的习惯性,给出古诗词上句,让学生默写下句一类的填空,学生比较容易得分,但要强调书写正确。
【小题3】试题分析:这是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诗句,根据学生的积累,答案是:尚思为国戍轮台。
考点:考查古诗词默写。
点评:这类试题,在考试中均有2-5分的考量,考查学生的熟练程度,平时要注意让学生多背多写。
【小题4】试题分析:这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句子,应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考点:考查古诗词句直接默写。
点评:针对这样的试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组成两人小组,相互提问默写,从而提高熟练程度。
2.【题文】理解填空。
【小题1】杜甫《春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国家衰败的景象。
【小题2】《泊秦淮》中批评统治者醉生梦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文练习
姓名班级
一、背诵默写
1、《望岳》一诗中既表现泰山雄伟,又表现出诗人心胸气魄的诗
句
是:,。
2、《望岳》一诗中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将大
自然写得充满感情的诗句
是:,。
3、《望岳》一诗中写凝望泰山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心胸为之荡
漾的诗句
是:,。
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的诗句
是:,。
5、《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诗句
是:,。
6、《登飞来峰》一诗中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
是:,。
7、《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用奇妙的比喻描写月光洒满庭院的诗句:,
,。
8、《小石潭记》一文写潭中小鱼呆然不动的句子
是:,
,。
9、《小石潭记》一文写潭中小鱼与游者逗乐,调皮活泼的句是:,
,。
10、《小石潭记》一文写潭边树、蔓优美姿态的句子
是:,
,。
11、《小石潭记》一文用形象的比喻、动静结合描写远望溪岸的句子
是:,,。
,不可知其源。
12、《小石潭记》一文描写小潭周围凄清的环境,抒发自己寂寞处境中悲凉心绪的句子是:
,。
13.《泊秦淮》中点明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
1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借梦境来抒发自己壮志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15.《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
16.《己亥杂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两句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
17.《钱塘湖春行》中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_____,______。
19.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悄怆幽邃。
20.何夜无月?________?_________.21.《七律长征》中用夸张比喻来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的诗句是:,。
22.《七律长征》中的颈联是,。
23《春望》中用夸张写思家之切的千古名句是:,。
24.《春望》中写诗人感时恨别的句子是:,。
25《过零丁洋》一诗中用带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的句子是
,。
26.《过零丁洋》一诗中直抒胸臆,表明决心以死明志的句子是
,。
27、《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表现激战中苍凉悲壮之氛围,奇异的边
塞风光的诗句是,。
28、《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写救援部队不畏寒夜浓霜,勇往直前,
夜袭敌阵的诗句是,。
29、《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写唐军将士以死报效朝庭,揭示奋勇杀
敌原因的诗句是:,。
30、《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的诗句是:
,。
31、《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山河沦丧极度悲愤的诗句是:
,。
32、《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抗清斗争充满坚定信念,感情悲壮但
又显示冲天豪气的诗句是:,。
33、《治水必躬亲》一文中写治水必须亲自实地勘测、询访才能得
到真实情况的一组对偶句是:,。
34、《治水必躬亲》一文中写所治之水实际情况有各种不同情况的
一组排比句是:,,,。
35《治水必躬亲》一文中写假设治水不能成功的一些人为原因的句子是:,,,
,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也。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夜阑.()
2.寥.落()
3.清洌.()
4.佁.然()
5.俶.尔()
6.幽邃.()
7.藻.荇.()()
8.歧.路()9.决眦.()
三、.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吏二缚一人诣.王_____
2.寡人反取病.焉____
3.为.坻,为屿________
4.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
5.其岸势犬牙
..___..差互______ 6.庭下如积水空明
7.子敬素.好.琴__,8.阴阳
..割昏晓___
9.遂.至承天寺__________
四、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缚者曷为者也_________
2.圣人非所与熙也________
3.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
五、翻译下面语句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学常识填空
1.《晏子使楚》选自_______
2.《小石潭记》选自_____,柳宗元是__代文学家,他和同
朝代的韩愈及《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等八位散文家合称“”.
七、文言文阅读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翻译句子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是因为___________
____
3.为什么会有“庭下如积水空明”的效果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中藻荇交横”中的“藻荇”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