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测试理论框架下的阅读测试
- 格式:pdf
- 大小:229.24 KB
- 文档页数:2
- 2 -校园英语 /英语语言测试方法概述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马彩霞【摘要】英语语言测试方法随着语言测试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语言测试科学前时期、心理测量—结构主义模式、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时期、交际语言测试时期。
本文将在这样的理论发展影响下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来论述英语语言测试的方法及所涉及的题型。
【关键词】英语 测试方法一、听力测试方法英语听力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语言听的能力。
听的能力分为两个方面,听的理解能力和理解后能正确表达的能力。
现阶段用于测试这种能力的题型主要有: 听写、听写填空、复合式听写、回答问题、写提纲概要、记笔记、完成句子、填图表、改写等多种题型。
例如现行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测试题型由原复合式听写调整为单词及词组听写,短文长度及难度不变。
要求考生在听懂短文的基础上,用所听到的原文填写空缺的单词或词组,共10题。
短文播放三遍。
二、口语测试方法1.口语测试分为面试和机考。
面试是常见的口语考试形式。
我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主要采用自我介绍、三人或四人一个小组等方式。
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的形式和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口语测试的形式类似。
其它大型考试口语测试中采用的口语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口语能力面谈,采用一对一的交谈。
美国成立的部队特殊培训内计划署使用过看图说话、连续发言、有提示的交谈等口语测试形式。
2.机考口试模式。
借助于电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近年来机考、网络化口语考试兴盛。
机考模式要求考生将口头英语最开始用磁带录制,后使用电脑录制。
如托福的网考(IBT Speaking)、TEM-4 的口语机考。
IBT Speaking 与TSE 有着一定的相同之处,如均出现先听后说这种综合素质考查的口语考查形式。
但两者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
包括6个题目,其中1、2道为独立回答题。
另外第3、4 道要求考生先阅读一段文字,然后再听一段与阅读文字在内容上相关的听力材料,最后考生按照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语言交际能力及其测试一、交际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这个概念是最近20多年来随着社会语言和心理语言学的发展而提出来的。
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语言学的两个分支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得到较快的发展,其研究成果在七十年代给外语教学界带来了一次冲击。
社会语言学家海默斯(Dell Hymes)的“论交际能力”(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被认为是交际教学法的主要理论依据。
他认为外语学习者仅仅获得了“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是不够的,他们还须获得交际能力( com municative competence).交际能力指一个人与别人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和《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规定,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定量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初步运用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界定:1、语言能力( Linguistic competence):语言能力指掌握构成语言形式的知识体系,这就是语法、语音、词汇知识。
这些语言知识是学习者大脑内在化的结果,不是一些背熟的规则或单词。
2、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社会语言能力指所用话语具有可接受性和常用性,即话语行为人必须根据社会的价值观和习俗去调整自已的价值观和习惯。
3、话语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这就是学会怎样联句子成篇,牵涉到句子之间的连接、呼应等。
4、策略能力(Strategical competence):指交际能力中如何应付开始、保持、修补、结束的能力,为交际顺利进行而采用不同谈话策略的能力。
语言最主要的功能是人类相互传达思想感情进行社会交际,人类为了交际的目的而学习和掌握语言。
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表明,人们为了获得语言交际能力,不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都不能仅仅限于熟练掌握那种语言系统本身的规则。
PISA阅读素养测评内容领域的解析及其启示陈康【摘要】阅读素养测评是PISA测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测评的内容领域对试卷设计、题目命制以及分数的解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结合现代语言测试理论研究界发展的背景和趋势,以《PISA 2015阅读素养框架(草案)》为基础对PISA 阅读素养测评的内容领域进行解析并总结其对国内外语阅读测试带来的启示。
%Reading literacy assessment is a foundational part of the PISA assessment. The content domain of an assessment plays a key role in test design, item development and score interpretation. The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big picture of content domain study in the language testing field, and then analyzes the content domain of the PISA reading literacy assessment based on PISA 2015 Draft Reading Literacy Framework. In the end, the author offers some advice on foreign language reading assessment in China.【期刊名称】《中国考试》【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5页(P56-60)【关键词】PISA阅读素养测评;内容领域;启示【作者】陈康【作者单位】教育部考试中心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05阅读对人们来说至关重要。
它不仅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项基本技能,更是大部分人获取信息、掌握知识的重要方式。
PISA阅读测试理论及其实施效果初探作者:张雷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30期摘要: PISA2009阅读素养评价项目,突破了以往结构主义语言理论对语言测试的长期统治,是新一代测试语言能力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一次示范。
它的大规模成功施测,既源自于理论框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又来自于PISA研发方对其框架的有效执行。
PISA2009阅读素养测试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值得国内各种语言测试研发机构研究学习。
关键词: PISA2009 阅读素养语言测试自从2000年实施以来,OECD组织的PISA考试已经为世界各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所认可。
我国自从2006年参加试测以来,2012年又有江苏、浙江两个省参加PISA试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总体来说,我国参与测试的考生在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方面,优势明显,而在阅读素养方面则稍有落后。
PISA阅读测试的权威性和先进性受到了国内测试学界的广泛重视。
一、阅读评价理论框架的语言测试背景OECD将阅读能力定义为:阅读素养指为了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增长知识、发挥潜能并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运用和反思书面文本的能力(OECD,2009)。
很明显这一理论受到了社会语言学的重要影响。
从学派更迭的角度来看,海姆斯的交际语言能力观是对乔姆斯基语言观的一个反拨。
它强调语言行为不仅仅是语言使用者和语言两者间的二元互动,更是语言使用者,语言,以及社会语境三者间的相互作用。
海姆斯的观点对OECD的语言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构成了PISA语言测试的理论源头。
根据对阅读能力的定义,PISA研发方提出了涉及阅读能力测评的三方面因素:情景(situation),文本(text),以及维度(aspect),分别对应了OECD对社会语境,语言,以及语言使用者三个方面的分析。
从总体上说,对社会语境的关注可以保证测试的语境效度。
而对语言及语言使用者两个变量的精确分析,可以对测试的难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OECD将情景界定为:阅读行为发生的具体外部语境(context)。
初中语文新课标(2022年版)理论测试题(一)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
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味的重要途径。
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2.语文学科的总目标是什么?答: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③关心社会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和组织校园、社区等文化活动,发展交流、合作、探究等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感受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
④认识和书写常用汉字,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
主动积累、梳理基本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领悟语言文字运用规律。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运用多种媒介学习语文,初步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继续丰富自己的积累。
分类整理、欣赏、交流所积累的词语、名句、诗文等,并在日常读写活动中积极运用,提升自身的中华文化修养。
2.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在第四学段有什么具体学习内容?答:(1)阅读叙事性和说明性文本,发现、欣赏、表达和交流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热爱生活,感恩生活。
(2)阅读科技作品,欣赏人类的科学创造,关注祖国的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交流自己的发现与体会;学习为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作出重要贡献的杰出人物的事迹,激发创造精神。
(3)学习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1. 引言英语测试是评估学习者英语语言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因此,对于英语测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英语测试的理论基础、测试方法和实践经验,并介绍其在教育和职业行业中的应用。
2. 英语测试的理论基础2.1. 传统语言测试理论传统语言测试理论主要基于行为主义和结构主义的观点,强调测试对象对于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翻译题等,通过这些题型来评估学习者的语法、词汇和阅读理解能力。
2.2. 社会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社会交际语言测试理论强调对学习者在真实交际情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关注学习者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注重语言交际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3. 构造验证语言测试理论构造验证语言测试理论是一种基于认知主义的测试理论。
该理论认为语言是认知过程的一部分,通过测试学习者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以评估他们的英语能力。
3. 英语测试的方法3.1. 笔试笔试是英语测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考察学习者的词汇、语法和阅读理解能力来评估他们的英语水平。
常见的笔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翻译题和作文题等。
3.2. 口试口试是评估学习者口语能力的一种方法。
它能够考察学习者的发音、流利度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口试通常包括面试和对话两种形式,通过与考官进行实时的语言交流来评估学习者的口语能力。
3.3. 听力测试听力测试是评估学习者听力能力的重要环节。
这种测试方法通过听取录音材料,并对所听内容进行理解和回答问题,来评估学习者的听力水平。
3.4. 阅读测试阅读测试是评估学习者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方法。
通过阅读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来评估学习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4. 英语测试的实践经验4.1.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英语测试在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衡量学生的英语水平,制定相应的课程和教学计划,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