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写作语言简明学案设计新人教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25.00 KB
- 文档页数:8
《语言简明》(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语言简明定义,体会“语言简明”的内涵。
2.学习并掌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
[自主探究]一、什么是语言简明?“简明”就是简要、明白。
简要,就是用较少的文字把主要的意思说出来,避免啰嗦,不说废话;明白,就是表达清楚,避免歧义,防止误解。
二、如何做到语言简明?1.围绕中心,抓住要点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
不过仅仅是围绕中心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抓住要点。
俗话说“简明扼要”,从表达上说,只有扼住“要”,才能做到简明。
例:下面一段文字是对胡萝卜种植的历史的简述,据此,按照语言要简明的原则,对这段文字加以修改,并说明修改的理由。
这种笨重的汉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
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厅重。
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是由两名身强力壮的武士抬到宫廷里面去的。
汉武帝把竹简一片一片地解下来看,足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
应删去的语句是删去的原因是2.善于概括,巧用指代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
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
例:①这艘新舰艇,机器性能良好,如果按照措施上规定的延长机油使用期的方法,来延长机油使用期,就可避免人力和机油的浪费。
例②这艘新舰艇,机器性能良好,如果按照措施上规定的延长机油使用期的方法来做,就可避免人力和机油的浪费。
①中第二个“延长机油使用期”与前面重复,不够简明,而②中用“做”来代替,同时去掉前面的逗号,表达更简明。
对下列句子加以修改,使其更加简明。
接着是整座城市被火山熔岩淹没,直到1709年才被一些考古学家将这座城市发掘出来。
3.避免重复,删除多余鲁迅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曾说过:尽量删除可有可无的文字,这是确保表达简明的又一方法。
另外,要注意不要堆砌词语,不要滥用修饰词。
删除下列多余的字词,使其更加简明。
(1)她说她在等候上车的时候,她心中一直在后悔。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写作《语言简明》精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写作《语言简明》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系统接触写作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对语言的简明表达进行深入思考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教材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基础,结合不同类型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从语言简明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清晰、简洁的写作风格。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写作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大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语言表达繁琐、逻辑混乱等问题。
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技巧,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这一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从语言简明的角度进行思考,培养学生清晰、简洁的写作风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语言简明的概念,认识到语言简明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简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3.提高写作水平,培养清晰、简洁的写作风格。
四. 教学重难点1.语言简明的概念及运用。
2.如何把复杂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和病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语言简明的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写作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借鉴和学习。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写作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简明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优秀作文和病句案例。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写作任务。
3.准备评价标准和反馈意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激发学生对语言简明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优秀作文和病句案例,让学生对比分析,感受语言简明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写作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借鉴和学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个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简明技巧进行实际操作。
课题:语言简明【教学目标】1.掌握“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
2.掌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
3.掌握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试题的题型及解题思路。
【教学重点】理解“简明”的内容与掌握“简明”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在写作中运用简明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预学展示1、什么是语言简明[简明]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
2、怎样做到语言简明㈠避免罗嗦——不说废话;㈡避免歧义——防止误解;㈢避免晦涩——便于理解二、导学点拨㈠避免罗嗦——不说废话合作活动一1、删去下面语段中无用多余的话。
航船夜间行驶,需要灯塔指明航向,不然就可能触礁沉没或搁浅。
航海史上这样的事故出得太多了,举不胜举。
是啊,在人生的航道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要奋斗,就要有正确的思想指导,要有正确的目标,否则,就会一生碌碌,甚至误入歧途。
2、下面一段文字中,有一句话多余,请指出来并将其删除。
(只填序号)①几天前,收到挪威使馆的一张请柬,是用再生纸做的一张卡片,朴素精致,显示着主人的情谊。
②对比我们平时收到的一些请柬,不免心生感叹。
③不少单位的请柬,一张比一张豪华精美:加厚铜版纸、烫金大字、色彩艳丽,更甚者还要绒面、磨砂、带上音响。
④只是构图稍差,美中不足。
⑤请柬的功能很简单,没有必要那么奢华。
⑥挪威是个富裕国家,尚且如此节俭,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是更应该节约吗?避免罗嗦方法一:合作活动二3、读下面一段文字,本着语言要简明的原则,修改其中一处话语。
信息、教育、知识是知识经济时期支撑经济发展的三大新资源,信息、教育、知识三大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从根本上决定经济发展的水平。
4、读下面一段文字,本着语言要简明的原则,修改应简略的二处话语。
《世界文学》①是我国译著界颇具权威性的杂志,著名作家茅盾曾任《世界文学》②首任主编。
40年来,《世界文学》③继承鲁迅办《译文》的传统,介绍过1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学作品,并以《世界文学》④高品位的内容和严谨的译文赢得了海内外文化界的赞誉。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言简明》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在比较阅读中,体会“简明”的内涵。
2、总结阅读和写作经验,把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
3、修改写作,使其更加简明,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重难点】1、掌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
2、修改写作,使其更加简明,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亲爱的妈妈,好久不见了,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现在我的成绩是日新月异,老师对我的关怀是无微不至。
祝您健康快乐,永垂不朽!找一找,你觉得哪些词语使用不当?二、什么是简明简明,就是简要、明白。
简要,就是用较少的文字,把主要的意思说出来,不重复,不啰嗦;明白,意思清楚明白,不会令人费解或误解。
概括起来说,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和可理解度。
三、怎样做到语言表达简明1.围绕中心,抓住要点。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
不过仅仅围绕中心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抓住要点。
俗话说“简明扼要”,从表达上说,只有扼住“要”,才能做到简明。
2.善于概括,巧用指代。
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
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
再者,运用必要的复指成分,也是表达中不可少的。
不用复指成分,就会啰嗦。
3.用意十分,下语三分。
文章应写得含蓄隽永,给读者留有思索的余地。
要牢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道理。
海明威语说:“作品有如冰山,露在水上的只有八分之一,其余八分之七隐藏在水下。
”写得过分详尽,一览无余,也就如同一杯白开水,不仅让人感到乏味,而且,绝对谈不上“简明”了。
4.就是要舍得割爱,要在锤炼文字上下功夫,要下狠心删除一切可删去的文字。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鲁迅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曾说过:尽量删除可有可无的文字。
这是确保表达简明的又一方法。
四、写作点拨第一题:片段作文修改思路点拨:1.抓住叙事的主题,去掉偏离中心的语句。
单元写作语言简明教材分析语言表达“简明”,指通过删除多余语句、消除歧义等方式,达到表意简洁明确的目的。
语言表达简明是对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第五单元的写作训练是“文从字顺”,主要训练表达要准确;本单元的“语言简明”,侧重训练表达简洁明确。
学情分析简明是写作时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之一。
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用语重复啰唆、表意不清、行文不围绕中心来写的现象,没有养成精心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在比较阅读中,体会“简明”的内涵。
2.总结阅读和写作经验,把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
3.修改习作,使其更加简明,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使语言简明的基本方法,并运用于语言实践。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生成问题写作时,老师经常要求大家在作文时语言简明,那什么是语言简明呢?简,即简要、简洁。
明,即明白,清楚。
其本质要求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送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简明呢?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写法指导1.语言简明的三个避免:(1)避免啰唆——不说废话;(2)避免歧义——防止误解;(3)避免晦涩——便于理解。
2.使语言简明的方法:(1)找主干,理枝叶(发现和消除歧义);(2)分析句间关系(发现和删除重复的语句);(3)把握文段主旨(发现和删除游离中心或话题之外的内容);(4)恰当地运用省略和称代;(5)恰当地对某些内容进行概括和合并。
步骤二:案例解析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啰唆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一个人之所以①会变坏的原因②,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③,更重要的④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自己⑤,受了坏人的影响⑥,才逐渐变坏的⑦;如果这个人能把握住自己⑧,能抵制多方面的⑨各种⑩坏的影响,那么,他还会变坏吗?【交流点拨】“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坏的原因”中,“之所以”和“的原因”都表示原因,显得赘余,必须任删一个。
写作语言简明设计说明简明,就是简要、明白。
简要,就是用较少的文字,把主要的意思说出来,不重复、不啰唆;明白,就是意思清楚明白,不会令人费解或误解。
概括来说,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和可理解度。
教师既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又要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
在比较阅读中,体会“简明”的内涵;在总结阅读和写作经验的基础上逐渐掌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修改习作,使其更加简明,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语言简明。
2.提升简明表达的能力。
3.进行写作实践,完成想象作文。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提升简明表达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完成想象作文。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影视作品:马季、郭启儒的相声《打电话》。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播放马季、郭启儒的相声《打电话》选段)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一小段相声表演,然后思考:为什么打电话的人最终没有成功看到电影呢?你们觉得他是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二、学习任务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什么叫语言的简明”,并在全班范围内阐述小组交流的成果。
【总结】简,即简要、简洁。
明,即明白、清楚。
其本质要求是用最简洁的语言材料传递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小组合作交流“什么叫语言的简明”,并派代表在全班范围内阐述小组交流的成果。
示例一:语言的简明就是不啰唆。
示例二:语言的简明就是写作的时候能让读者读懂。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交流合作,得出语言简明的具体含义。
三、学习任务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如何做到语言的简明”。
【总结】语言简明的要求:避免啰唆——不说废话。
写作-语言简明教学设计课标依据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能根据需要运用简明却意蕴丰富的表达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体会“简明”的内涵。
2.通过案例正反对比,了解语言简明在作文中的重要意义。
3.学习名家作品,从中掌握开头简明的写作方法、4.修改往日习作或现场书写文章开头,进一步落实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及重点1、了解语言简明的重要性。
2、辨别什么是“套话”“不真实”,“无意义”“表意不明”······的写作。
3、诵读名家经典,了解简明而精致的写作方法。
4、试写简明开头并做简要分析。
教学方法: 讲授练习、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觉得自己会说话吗?《西游记》里面,你怕听谁说话?会说话的人不一定是话多的人。
俗话说的好:“癞蛤蟆从夜晚叫到天明,不会引人注目;公鸡只啼鸣一声,人们便起床干活。
”因此,话贵在精,多说无益。
什么叫简明?简明就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递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取得最佳表达效果。
1、不啰嗦,不重复。
——简简单单2、表述清晰,明白易懂。
——明明白白二、片段分析案例1 沐浴在母爱的阳光下谁没有享受过母爱呢?相信每一位对于这个题目都有很多话,下面就是我要说的关于母爱的故事。
为写而写案例2 面对母亲的目光太阳落山了,昏黄的光晕染了半边天,我寂寞地趴在阳台上。
窗外那棵老杨树上,不知名的大鸟仍在不知疲倦地喂食它的小宝贝。
它那绿豆般的眼睛温柔而慈爱地注视着意欲飞出温巢的小鸟。
这画面,这眼神,让我想起了母亲。
不真实,矫情案例3 变化在初中的两年学习生活里,我们的班主任既是严师又是慈母。
她为了把我们从不懂事的顽童,教育成有道德、有文化的一代新人,曾不知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当我们犯了错误的时候,她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从不大吼大叫,当有同学生了病的时候,她就像慈母一样去爱护、照管他。
单元写作语言简明教材分析语言表达“简明”,指通过删除多余语句、消除歧义等方式,达到表意简洁明确的目的。
语言表达简明是对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第五单元的写作训练是“文从字顺”,主要训练表达要准确;本单元的“语言简明”,侧重训练表达简洁明确。
学情分析简明是写作时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之一。
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用语重复啰唆、表意不清、行文不围绕中心来写的现象,没有养成精心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在比较阅读中,体会“简明”的内涵。
2.总结阅读和写作经验,把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
3.修改习作,使其更加简明,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使语言简明的基本方法,并运用于语言实践。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生成问题写作时,老师经常要求大家在作文时语言简明,那什么是语言简明呢?简,即简要、简洁。
明,即明白,清楚。
其本质要求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送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简明呢?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写法指导1.语言简明的三个避免:(1)避免啰唆——不说废话;(2)避免歧义——防止误解;(3)避免晦涩——便于理解。
2.使语言简明的方法:(1)找主干,理枝叶(发现和消除歧义);(2)分析句间关系(发现和删除重复的语句);(3)把握文段主旨(发现和删除游离中心或话题之外的内容);(4)恰当地运用省略和称代;(5)恰当地对某些内容进行概括和合并。
步骤二:案例解析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啰唆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一个人之所以①会变坏的原因②,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③,更重要的④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自己⑤,受了坏人的影响⑥,才逐渐变坏的⑦;如果这个人能把握住自己⑧,能抵制多方面的⑨各种⑩坏的影响,那么,他还会变坏吗?【交流点拨】“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坏的原因”中,“之所以”和“的原因”都表示原因,显得赘余,必须任删一个。
由于③处已经说了“受到坏的影响”,所以⑥处“受了坏人的影响”显然是重复了,必须删除。
⑨处“多方面的”和⑩处“各种”都有表示不止一种的意思,有些重复,因此这两处也必须删去一处。
这样,答案应该是:①(或②)、⑥、⑨(或⑩)。
步骤三:实践说练身为青少年的我们,好奇心特强,正因如此,我们才努力去获取知识。
请以“好奇心”为话题写篇作文,要注意语言简洁明晰。
写作提示:1.要认真审题。
弄清题干的每一个字,明确要求我们写什么。
2.要精心选材。
无论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还是别具特色的偶然事件,都必须具有典型意义。
3.重组材料,确定要点。
要分清主次。
主要材料要详写,对次要材料要学会概括。
4.要有真情实感。
在叙事过程中,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字里行间,在适当之处或议论或抒情,使主题得到升华。
5.要有新颖别致的开头和结尾。
注意段落的过渡和呼应,特别是要写好每一段的首句。
6.人称统一、线索明确。
记叙文可用“你、我、他”三种人称,但如果题目要求使用某种人称,则必须遵循要求;叙事类记叙文一般按照事件发展的前后顺序进行叙述。
第二课时根据写作学案,完成本单元的写作实践题目。
板书设计语言简明简要明白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在比较阅读中,体会“简明”的内涵。
2.总结阅读和写作经验,把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
3.修改习作,使其更加简明,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语言简明的方法,并运用于写作实践。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下面我们一起看下面的文字,看看有什么毛病。
小红给在外地工作的妈妈写信:“亲爱的妈妈,好久不见了,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现在我的成绩是日新月异,老师对我的关怀是无所不至。
祝你健康快乐,永垂不朽!”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不当并找出来。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使用语言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学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语言简明。
二、什么是简明简明,就是简要、明白。
简要,就是用较少的文字,把主要的意思说出来,不重复,不啰唆;明白,意思清楚明白,不会令人费解或误解。
概括起来说,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和可理解度。
现代社会里,一切工作,一切活动,都要求快节奏,高效率,运用语言也不例外。
用语简明,就是达到运用语言高效率的一个基本条件。
用语重复啰嗦,或者表达的意思不明白,都会影响表达效果。
例如:还有一种立体的会说话的图书,也很吸引人。
它们的插图都是立体的。
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马上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这段文字说明的意思是,有一种立体的书能够活动。
但是语言不够简明。
“立体”的书和插图都是“立体的”,字面重复;“会活动”和“会站起来”,“吸引人”和“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意思重复;“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语言累赘。
它可以修改如下: 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
打开书,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修改后的文字,语言简洁,意思也很明确。
三、怎样做到语言表达简明(阅读教材内容和实例后,再总结巩固练习)举例分析1.她说她在等候上车的时候,她心里一直在后悔。
(词语重复)改:她说在等车的时候,她心里一直在后悔。
2.接着是整座城市被火山熔岩淹没,直到1709年才被一些考古学家将这座城市发掘出来。
(句式杂糅)改:接着是整座城市被火山熔岩淹没,直到1709年才被一些考古学家发掘出来。
3.小伙子天天锻炼,身体显得很健壮结实、强壮有力、敦实健硕。
(词语堆砌)改:小伙子天天锻炼,身体显得很健壮结实。
4.战胜了挫折,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无限光辉灿烂的无比光明的美好前景。
(词语堆砌)改:战胜了挫折,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无限光辉灿烂的前景。
归纳要点与巩固练习(1)围绕中心,抓住要点,不旁生枝节。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
不过仅仅围绕中心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抓住要点。
俗话说“简明扼要”,从表达上说,只有扼住“要”,才能做到简明。
例1:这种笨重的汉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
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
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 000片竹简,是由两名身强力壮的武士抬到宫廷里面去的。
汉武帝把竹简一片一片地解下来看,足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
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简牍文书“笨重”使用“不方便”。
首句提出看法,接下去两句用两个事例说明这一看法。
文字较简洁,意思很明确。
(2)善于概括,巧用指代。
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
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
再者,运用必要的复指成分,也是表达中不可少的。
不用复指成分,就会啰唆。
(3)避免重复,删除多余。
鲁迅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曾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要想写出简洁明了的文章,我们应该不断地修改、锤炼。
这是确保表达简明的又一方法。
例2:读下面的一则报道,本着语言文字要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
科学院举行①超对称性和超引力学术讨论会。
为加强基础理论工作和准备参加国际性粒子物理会议,中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举行全国②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学术讨论会。
③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④“超对称性”和“超引力”是70年代在国际上才引入物理学中的新概念。
在这次会上,介绍了当前国内外⑤对于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研究的情况,展开了热烈、自由的⑥学术讨论,⑦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1)应删除的两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
(2)应简略的一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这句可改为。
解析:这是一则完整的报道,有标题,有导语,有主体。
一般说来,标题应是导语内容的概括,导语应是主体部分内容的概括。
据此,这篇报道的标题概括地叙述了举办单位、会议内容、会议性质,因而①是必须有的,不能删除。
导语共有两句话。
第一句概括叙述了会议的目的、举办单位及时间、会议的内容和性质,因而②不是可有可无的。
但是,因为第一句已经表达了导语该有的内容,再来一句说明会议的内容,便同前一句重复,所以②是必须删除的,否则就显得啰唆、累赘,而不简明。
主体部分首句交代“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的由来,因而④是不能删除的。
因为标题、导语都已经说明会议是“学术”讨论会,所以⑥的“学术”是与上文重复的,可有可无的,应当删除。
再看主体部分的⑤,因为上句已经出现了“超对称性”和“超引力”这两个概念,⑤处再一次出现,读来显得重复累赘,但又不能删除。
倘若删除,是介绍国内外的什么情况又不明确,因此应该改用指代性词语作复指,如改为“对于这两个问题”,就会既“简”又“明”。
有同学认为⑦应该删除,这是不对的。
因为它是对这次学术讨论会所取得成绩的评价,没有最后这一分句,报道的主体部分便不完整。
这道题比较集中地反映出要做到语言表达简明应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围绕中心,抓住要点;二是巧用复指,善于概括;三是避免重复,删除多余。
四、怎样避免表意不明表意不明,令人误解或费解,是常见的语病,也是与“简明”的要求相违背的。
那么怎样避免表意不明呢?①少用单音节词,多用双音节词。
有些单音节的多义词,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歧义。
如“县里通知赵乡长15日前去汇报”一句中,“前”是多义词,可以理解为“15日之前”去汇报,也可以理解为“15日前往”县里去汇报工作。
如果要表达的是前一个意思,应改用“之前”;如果要表达后一种意思,就改用“前往”,并删除“去”。
②调整语序,交代明确。
语序不当,交代不明,也会造成歧义。
如“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一句可以作多种理解,如果只是“背着总经理”,可以改为“他背着总经理,偷偷地和副总经理一道,把这些钱存入了两家银行”。
如果是“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可以改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把这笔钱偷偷地存入两家银行”。
还有其他理解、其他改法,这里不一一分析。
③交代清楚,如实直说。
句中停顿的位置是否恰当,指代是否清楚,也影响着句意的表达。
譬如:“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这一句表达得很不清楚。
“作为嘉宾的礼品”,既可以理解为送给嘉宾的礼品,也可以理解为嘉宾送人的礼品;句中的“他”指代也不明,作为前一义项时,可以理解为“嘉宾”,作为后一义项时,可以理解为“别人”。
这个句子可以这样改:这个作为礼品的精致的灯笼,将送给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
也可以改为:这个精致的灯笼是嘉宾准备的礼品,今天谁得分最高将送给谁。
这样的修改,意思都是明确的。
这个例子让我们知道,为“简”而简,有时会事与愿违,表意反而不清楚。
第二课时一、回顾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简明1.行文要围绕中心来写,不旁生枝节。
2.在没有特殊的表达需要时,要避免词语的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