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技术经济学课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98.00 KB
- 文档页数:2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10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150考试范围: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2.事物的联系和发展3.唯物辩证法三、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1.实践与认识2.真理与价值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2.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3.改革和科学技术4.人民群众和个人五、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1.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1.垄断资本主义2.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4.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七、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1.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2.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3.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八、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1.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2.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样题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总计30分) 1.实践2.唯物辩证法3.量变4.认识论5.资本6.通货紧缩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10分,总计60分)1.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2.简述货币的职能?3.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4.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5.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6.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0分,总计60分)1.试论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为什么说重点论内在地包含了两点论?3.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监考人员手册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二〇一九年五月目录江苏省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时间表 1场内监考员职责 2考试工作规范化用语5考试实施程序 17高考考场偶发事件处理办法34高考违规行为处理办法 41金属探测器使用规范49考务通使用规范52作弊防控系统使用规范 53考生守则54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针对考生部分)56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针对考试工作人员部分)60江苏省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时间表场内监考员职责一、按要求接受考前相关培训,认真学习考试政策规定,熟悉监考业务,熟练掌握考试相关设备的操作规程,能够识别常见作弊工具。
二、在考点主任领导下,培训合格,佩证上岗,主持本考场的考试实施。
维持考场秩序,严格执行考试实施程序和规定,保证考试正常进行。
三、领取、启封、核对试卷、答题卡、草稿纸和考试用品等。
按规定收发考生试卷、答题卡、草稿纸。
熟练使用考务通,按考试工作程序和统一指令组织考试。
领取试卷后,按考点设置的“封闭式”专用通道,在楼层场外监考员统一护送下同行直入考场。
四、考生进场时,提醒考生所携带物品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并在每场考试前按照《金属探测器使用规范》,使用金属探测器对考生逐个进行检查,并按照《考务通使用规范》,使用考务通对考生进行身份验证。
如因特殊情况允许考生考试中途离开考场,考生再次进入时,应对其再次检查。
五、对考生进行考风考纪教育,按规定宣读《考生守则》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有关条款,宣布考试注意事项。
六、核验考生证件,督促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规定位置如实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在答题卡规定位置粘贴条形码,并进行核对。
发现填写错误者,须要求其改正。
在《考场情况记录表》和答题卡袋上规定位置粘贴本考场条形码,并进行核对。
七、严格遵守考点作息时间,不迟到,持证进考点。
着装整齐,不得穿背心、拖鞋或响底鞋进入考场。
精力集中,严肃认真履行监考职责,遵守纪律;考试期间,不擅离职守,不吸烟,不阅读书报,不打瞌睡,不聊天,不抄题、做题、念题,不检查、不暗示考生答题,不做与监考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得擅自提前和拖延考试时间;不得将各种通讯工具(如手机等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照相、摄像、扫描、电子存储记忆录放等设备带入考场;不得擅自发布与考试有关的信息或内容,不得以任何理由把试卷或试卷内容、答题卡、草稿纸带出或传出考场;监考员原则上不得离开考场,任何情况下不能出现考场内只有一名监考员的现象。
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财务会计学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一、考试要求:本科目涵盖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
所有内容以对外财务报告为核心,涉及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列报问题,要求考生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注重相关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分析及运用。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总论。
掌握:①财务报告目标;②会计基础;③会计信息质量要求;④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其特点;⑤各种计量属性的含义(包括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及层次);⑥会计基本假设。
第二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掌握:①会计政策变更的概念、类型及其会计处理;②会计估计变更的概念、类型及其会计处理;③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熟悉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划分。
第三章存货。
掌握:①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②实际成本法下发出存货各种方法比较及其影响;③存货的期末计量。
第四章固定资产。
掌握:①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②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③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④固定资产的折旧;⑤固定资产的处置。
第五章无形资产。
掌握:①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②研究与开发支出的处理:费用化和资本化的条件及会计处理;③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④无形资产的处置。
第六章投资性房地产。
掌握:①投资性房地产概念和范围;②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③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④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⑤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第七章长期股权投资及合营安排。
掌握:①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②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适用范围和会计处理;③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④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⑤合营安排的相关概念、认定及分类。
第八章资产减值。
掌握:①认定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②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认和计量;③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④资产组的认定方法及其减值的处理。
第九章负债。
全面了解不同方式形成的流动及非流动负债。
重点掌握:①流动负债内容及核算;②非流动负债的内容和核算。
2019年中国科学院大学867经济学考研初试大纲《经济学》考试大纲本《经济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一系列基本概念、图形分析和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能够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有全面系统的了解,能够具有经济学思维,运用经济学的观点、原理和工具分析实际问题。
一、考试内容(一)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1.需求与需求函数,需求定律,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2.供给与供给函数,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3.弹性的定义,点弹性,弧弹性,弹性的几何表示4.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5.市场均衡的形成与调整,市场机制的作用6.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蛛网模型(二)消费者行为理论1.效用的含义,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效用的基本假定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与消费者均衡4.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希克斯方法与斯卢斯基方法,吉芬商品(三)生产理论1.生产函数,短期与长期,边际报酬递减法则2.总产品、平均产品与边际产品,生产的三阶段论3.等产量线、等成本线与生产者均衡,生产的经济区4.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ES生产函数(四)成本理论1.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2.短期成本函数与短期成本曲线族3.长期成本函数与长期成本曲线,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规模报酬的测度与变化规律4.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成本曲线与生产函数的关系(五)完全竞争市场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2.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3.完全竞争市场与帕累托最优4.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管制的福利分析(六)完全垄断市场1.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垄断的成因2.完全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与平均收入线、边际收入线3.完全垄断市场的均衡4.完全垄断市场的评价5.垄断者的定价策略,包括价格分歧、两步收费和搭售6.反垄断的原理与争议(七)垄断竞争市场1.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2.主观需求曲线与实际需求曲线3.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4.最优广告投放分析(八)寡头垄断市场1.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2.古诺模型3.折弯的需求曲线4.价格领导,卡特尔(九)博弈论及其应用1.博弈论的基本概念2.完全休息静态博弈下的纳什均衡3.动态博弈4.不完全信息博弈5.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十)信息不对称与机制设计1.信息不对称的概念、机制设计的原理2.逆向选择问题、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3.道德风险问题及其解决4.机制设计的应用(十一)宏观经济指标1.国民收入核算2.GDP3.失业率4.通货膨胀率(十二)简单凯恩斯模型1.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函数2.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十三)IS-LM模型1.货币需求函数2.IS曲线3.LM曲线4.IS-LM模型的均衡及其变动(十四)AD-AS模型1.AD曲线2.AS曲线3.AD-AS模型的均衡及其变动(十五)失业与通货膨胀1.失业的类型及原因2.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影响3.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十六)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1.汇率变动的原因及其影响2.国际收支平衡表3.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及其政策含义(十七)公共产品与外部性1.外部性2.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3.公共产品的决策(十八)经济增长模型1.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2. 新古典增长模型3. 增长核算(十九)宏观经济政策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2.财政政策3.货币政策4.政策效果评价二、考试要求(一)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1.理解需求的概念,了解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掌握需求函数和需求定律,掌握需求定律成立的条件,能运用需求定律分析问题,熟练掌握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点在线上的移动和线的移动之间的差别;2.理解供给的概念,了解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掌握供给函数,熟练掌握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之间的差别;3.掌握弹性的定义,了解弹性的特点,掌握点弹性,弧弹性两种计算方法并能实际应用计算,掌握弹性的几何表示;4.掌握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的概念与计算公式,掌握各种弹性的取值范围及其对商品的分类意义;5.理解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了解各种影响供给、需求的因素及其影响方向,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供求分析工具分析各种因素变化对市场均衡的影响;6.掌握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理解蛛网模型,了解蛛网模型的收敛特点。
2019年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英语(一)考试大纲(非英语专业)I. 考试性质英语(一)考试是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考生应掌握下列语言知识和技能:(一)语言知识1. 语法知识考生应能熟练地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
本大纲没有专门列出对语法知识的具体要求,其目的是鼓励考生用听、说、读、写的实践代替单纯的语法知识学习,以求考生在交际中能更准确、自如地运用语法知识。
2. 词汇考生应能掌握5500左右的词汇以及相关附表中的内容(详见附录1、2)。
除掌握词汇的基本含义外,考生还应掌握词汇之间的词义关系,如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掌握词汇之间的搭配关系,如动词与介词、形容词与介词、形容词与名词等;掌握词汇生成的基本知识,如词源、词根、词缀等。
英语语言的演化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动态发展过程,它受到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这意味着需要对本大纲词汇表不断进行研究和定期的修订。
此外,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统一考试是为非英语专业考生设置的。
考虑到交际的需要,考生还应自行掌握与本人工作或专业相关的词汇,以及涉及个人好恶、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词汇。
(二)语言技能1.阅读考生应能读懂选自各类书籍和报刊的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生词量不超过所读材料总词汇量的3%),还应能读懂与本人学习或工作有关的文献资料、技术说明和产品介绍等。
对所选材料,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要义;2)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3)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义;4)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5)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6)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上下文之间的关系;7)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8)区分论点和依据。
目录I 考查目标 (2)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III 考查内容 (2)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技术经济学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技术经济学》考试是为我校招收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掌握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及本学科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领域内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的懂经济、懂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并且能够运用基本理论与方法来分析与解决实际技术经济问题。
具体来说。
要求考生:1.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2.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3.掌握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的基本方法。
4.具有运用运用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有以下四种题型:名词解释6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判断题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问答题4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计算题5题,共70分III 考查内容1.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2.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技术经济的比较原理4.技术经济分析准则与评价准则5.资金的时间价值6.现金流量的构成及现金流量图的绘制7.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公式8.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9.静态和动态经济评价方法10.盈亏平衡分析11.敏感性分析12.概率分析13.可行性研究14.企业财务评价15.国民经济评价16.设备的磨损17.设备更新及其技术经济分析18.设备现代化改装及其技术经济分析19.企业技术改造及其技术经济分析20.产品开发的技术经济评价21.技术引进的技术经济评价22.价值工程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技术经济学2.资金的时间价值3.技术引进4.财务杠杆效应5.设备经济寿命6.功能评价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每小题4分,共20分)1.“技术经济学”中“经济”的含义主要是指节约和节省。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加试科目《技术经济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目的与要求考试目的旨在考察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对技术与经济的关系、经济性评价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不确定性与风险及设备租赁的经济性分析、价值工程及可行性研究等的认识程度,能够综合运用技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分析工具,研究技术经济领域中的现象与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答题时间:120分钟题型:名词解释(约20分)简答题(约20分)综合分析(约30分)论述题(约30分)三、主要参考书目1、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版),吴添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2、《技术经济学概论》, 陈立文、陈敬武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第二部分考试要点第一章导论考试内容技术经济学概述;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和基本程序;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与比较原理。
考试要求了解技术经济学学科特点、性质、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的步骤;掌握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与比较原理。
理解技术、经济、技术经济的含义。
理解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
第二章经济性评价基本要素考试内容现金流量与资金时间价值;普通复利计算,等差支付系列复利计算,与资金的时间价值有关的基本概念;与技术经济学相关的成本、投资、利税等;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及其指标体系;资金时间价值、现金流量、等差支付系列复利计算、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资金等值、资金等值计算。
考试要求理解经济效果的概念,了解与技术经济学相关的成本、投资、利税概念,了解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指标体系;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现金流量、资金等值、折现、现值、将来值的概念与现金流量图的意义;熟练掌握现金流量的计算;理解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区别与联系;掌握资金等值计算的主要公式及其应用;理解资金时间价值、现金流量、折现、现值、将来值、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含义;能正确绘制现金流量图,熟练掌握现金流量的计算;熟练应用复利公式进行资金等值的计算。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12 管理学院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1)342 农业知识综合四 (1)950 管理学基础 (5)865 农业经济学 (7)866 管理学A (10)复试考试大纲 (14)会计专业综合(含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 (14)企业管理学 (20)旅游学理论与实践 (21)技术经济学原理 (23)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含财务管理基础、公司财务、财务会计) (24)农经专业综合 (29)农村发展学 (35)初试考试大纲342 农业知识综合四一、考试性质农业综合知识四是农业推广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察目标本考试大纲依照全国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2012年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农业知识综合>科目命题指导意见》,力求反映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关于农村发展与管理综合知识,具体考察涵盖农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学等课程,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较强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结构农业经济学的比例为50%-60%;农业政策学的比例为20%-30%;农村社会学的比例为20%-30%。
四、考试内容(一)农业经济学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读农业和农村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并能够跟进与理解最新的农业经济研究进展与相关农村经济政策。
1、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关系;农业生产方式概念与结构特征;农业生产方式运动的特点与基本规律;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2019年“技术经济学”课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理解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并能应用所学技术经济原理方法分析和解决工程经济问题。
二、考试的内容
考生在全面掌握教材涉及的知识点基础上,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1.掌握技术经济学的概念、特点、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程序;掌握技术经济基本原理。
2.掌握技术经济分析要素。
掌握经营成本、机会成本、环境成本的概念与应用。
3.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掌握资金等值计算公式及应用;掌握年实际利率的计算;掌握资金等值的影响因素;掌握净现金流量的概念、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构成。
4.掌握技术经济评价原理、方法及应用。
掌握常见的静态分析指标与计算;掌握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年值法、投资回收期法计算方法及其应用;掌握增量净现值计算方法及应用;掌握增量内部收益率法评价标准与应用;掌握增量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及其评价标准;掌握增量效益费用比的计算及其评价标准;掌握使用寿命不同的多方案比选;掌握资金受限及组合方案比选。
5.熟悉不确定性分析的三种基本方法相关概念;掌握静(动)态平衡点分析方法;熟悉敏感性分析基本步骤。
6.熟悉综合评价的程序;掌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7.掌握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掌握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区别;掌握财务评价中盈利能力指标的组成;掌握财务评价中偿债能力指标的组成;掌握公用事业项目评价中的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的内涵;掌握交通运输项目经济效益的内容组成;项目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经济效果分析。
8.掌握设备磨损及其补偿方式,熟悉设备磨损程度的度量方法;掌握设备现代化改装的概念;掌握设备经济寿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9.掌握技术创新、自主创新的概念;掌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的构成。
10.掌握价值工程的概念;掌握价值工程中价值的概念;价值工程分析步骤;掌握价值工程中价值、成本、功能三者的关系;掌握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组成;掌握价值系数的计算方
法与应用;掌握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方法;掌握功能整理中功能之间的关系;掌握功能评价的概念;掌握价值工程基本原理的应用。
三、使用教材:
1.《技术经济》,刘燕,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工程经济学》,刘玉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