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2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时间主备人参与人员教材简析:“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个单元主要内容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及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和加、减法的估算。
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笔算,以及学习了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面学习更大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1、能正确口算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会正确的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养成估算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初步形成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课时安排:(一)(二)两位数减两位数(三)练习课(四)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五)用估算解决问题《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较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使学生体验数学以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去春游吗?我们去春游的路上有一些障碍,谁能扫清路上的这些障碍?口算35+3 24+9 45+30 28+787-5 36-8 72-50 93-6二、创设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
(一)观察第91页情景图。
1.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与乘船有关的问题?2.学生提问题。
(二)观察第92页情景图。
1.图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师根据生答板书:“二(1)班、二(2)班能坐下吗?”“二(3)班、二(4)班合乘能坐下吗?”2.谁能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3+31 32+39(三)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比100多4,所以也要加4;95比100少5,所以是算得多了,就要减5;这样就相当于18+4-5=17,结果应该是300+17=317(本)。
我们也可以列竖式笔算,先把118+104算出来是222,再加上95,结果是317本。
竖式计算如下。
我们还可以把三个数直接写在一起进行计算,如下所示:
我们还可以用递等式进行计算,如下所示:
118+104+95
= 222+95
= 317(本)
师:大家喜欢哪种竖式计算方法呢?为什么你喜欢这种方法?这样写竖式有什么好处呢?
生1:我喜欢把三个数列出来一起加,这样计算更简便。
生2:我喜欢列两个竖式,这样不容易出错。
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三年级的捐书情况,现在来
捐书活动。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一、备课内容
本次集体备课的内容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千克和克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千克和克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换算方法。
2. 难点: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千克和克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千克和克的概念,激发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5分钟)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实际操作,探究千克和克的关系,理解千克和克的换算方法。
3. 巩固练习(10分钟)
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5. 布置作业(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
本次备课内容充实,教学方法多样,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效率。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主题。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 100 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 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3. 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三、单元重难点。
1. 重点。
- 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 能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 难点。
- 理解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 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四、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 100 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 100 以内加减法的拓展和延伸。
教材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口算、笔算和估算的方法。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经验,提高数学素养。
五、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和生活经验,但对于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还比较陌生。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六、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自主探索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口算、笔算和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合作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七、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 老师:“同学们,咱们之前已经学过 100 以内的加减法啦,那今天咱们要挑战更厉害的,一起走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世界!”- 创设情境,比如学校组织春游,需要购买食品和饮料,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运算,但对分数的比较大小和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分数的意义,提高学生对分数的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情境,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分数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实际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分数的意义,提高学生对分数的运用能力。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分数卡片、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学生每人一份分数卡片、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实际情境,如分水果、分蛋糕等,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分数知识解决问题。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的比较大小和加减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分数卡片,呈现一些分数,让学生比较大小。
如1/4、2/5、3/8等。
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大小比较规律,并总结出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分数比较大小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
如“分数接力赛”、“分数抢答”等。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目标:1. 理解并能够应用十以内的加减法;2. 掌握数的顺序和数的概念;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二单元;2. 教具:计算器、教学卡片、十字练纸;3. 学具:蒙面布、小圆珠笔;4. 课件:包含数学相关图片和练题的电子课件。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数的认识和顺序:通过游戏、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一至十的数字,并掌握数字的顺序;2. 十以内的加法:通过实物、图形和数字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并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3. 十以内的减法:通过实物、图形和数字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并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4. 综合练:通过练题和游戏,巩固学生对于十以内加减法的运用能力;5. 总结复: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整理知识点,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
教学步骤:本次集体备课的教学步骤如下:1. 上课前准备:- 确认教学材料和教具的准备情况;- 打开课件,检查其内容是否与教学计划一致;- 确保教室整洁,学生座位有序。
2. 课堂导入:- 利用教学卡片或课件上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一至十的数字,并进行简单的数的排序练;- 利用游戏或教具,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 数的认识和顺序:- 通过展示数的图片和实物,巩固学生对于一至十的数字的认识;- 利用蒙面布,设计游戏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 十以内的加法与减法:- 利用教具和课件上的图示,引导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设计有趣的练题和游戏,帮助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实践运算。
5. 综合练:- 分发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小组活动或游戏,帮助学生合作解决数学问题。
6. 总结复:- 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点,提升对于数学的理解;- 发放作业,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评估方法: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回答问题的能力;2. 练题的正确率及完成度;3. 小组活动或游戏的合作程度。
三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8篇)三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电影院的座位问题,经受自主探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3.在自主探究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究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念。
课前预备:把电影院的2个问题分别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师生谈话由学生最近看过什么电影,在哪个电影院看的,电影院每排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引出电影院座位问题。
师:同学们,教师知道你们都喜爱看电影,哪个同学说一说你最近看过什么电影?是在哪个电影院看的?请几个同学介绍。
师:谁认真观看过,你去的电影院每排大约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生发言,教师对留意观看电影院座位的学生赐予表扬。
师:同学真不错,到电影院不光是看电影,还特殊留意观看电影院的座位状况。
今日我们就来解决一个电影院的座位问题。
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
2.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让学生读题,了解其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题,说说从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说电影院原来的座位状况和问题。
二、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1),师生共同列出算式,鼓舞学生自主计算。
师:求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式呢?学生说,教师板书:36×30=师:36×30,这个算式你们都会计算,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吧!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察,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2.沟通学生共性化的计算方法,鼓舞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想法和计算过程。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计算的?学生可能会有以下方法(1)先算10排共有多少个座位。
36×10=360(个)360×3=1080(个)(2)把30看成3个十,36乘3个十等于108个十,也就是1080。
美丽的街景
------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内容:
教材32页信息窗3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在对比中加深对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的理解。
教学目的:
1,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
2,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信息
1出示主题图
2师:我们再去街心公园看看,你看到了什么?你发现了那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1电梯限乘28人运送了39批乘客今天最多有多少人上塔观光?
2两张票30元买6张票100元够吗?
3平均每分钟经过这个路口的车大约有93辆12分钟经过了多少辆?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解决情景1 的问题:
电梯限乘28人运送了39批乘客今天最多有多少人上塔观光?
学生独立试做
四. 引导建构,解决问题
28×39=1092(人)
2 8
× 3 9
―――――――――
2 5 2
8 4
-――――――――
1 0 9 2
五,回归情境,拓展应用
下面我们来解决另几个问题
两张票30元买6张票100元够吗?
1.自己探索解决
小组讨论
大班回报
2. 平均每分钟经过这个路口的车大约有93辆12分钟经过了多少辆?
自己探索解决
小组讨论
大班回报
六,习题创编
1.火眼金睛辨对错:
2 8
× 5 9
―――――――――
2 5 2
1 4
-――――――――
3 9 2
6 8
× 7 9
―――――――――
5 4 2
4 7 6
-――――――――
5 2 0 2
2. 妈妈买了5盆花用了25元,买这样的15盆花需要多少元钱?(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就用几种方法计算)
美丽的街景
------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内容:
教材36页信息窗4
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形成能力。
教学目的:
1,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
2,学习简单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信息
1出示主题图
2师:我们再去街心公园看看,你看到了什么?你发现了那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1情景1广告灯48灯条每根71个灯泡。
一共有多少个灯泡?
2情景2一个广告灯一天的租金是45元,29个同样的广告灯一天的租金是多少元?
3情景3A型车限乘25人,B型车限乘8人。
租4辆A型车正好,如果租B型车需要多少辆?
情景4 5棵树用了75米彩灯线,用400米彩线装饰25棵树够吗?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解决情景1 的问题:
48根灯条每根71个灯泡。
一共有多少个灯泡?
学生独立试做
四,引导建构,解决问题〔重点解决竖式的进位问题〕
4 8
× 7 1
―――――――――
4 8
3 3 6
-――――――――
3 4 0 8
交换因数的位置列竖式计算。
7 1
× 4 8
――――――――
5 6 8
2 8 4
――――――――
3 4 0 8
五,回归情境,拓展应用
下面我们来解决另几个问题
1.一个广告灯一天的租金是45元,29个同样的广告灯一天的租金是多少元?自己探索解决
小组讨论
大班回报
2 . A型车限乘25人,B型车限乘8人。
租4辆A型车正好。
如果租B型车,需要多少辆?
自己探索解决
小组讨论
大班回报
3 . 5棵树用了75米彩灯线,用400米彩线装饰25棵树够吗?
自己探索解决
小组讨论
大班回报
六,习题创编
1. 甲数是乙数的25倍。
乙数是37甲数是多少?甲乙的和是多少?
2. 每上一层楼要上18级台阶,李英从一楼到四楼的教室要走多少级台阶?从一楼到七楼要上多少级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