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时间》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2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一天的时间》教案教学设计2一天的时间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采用的是普通记时法,对24时记时法不太熟悉,因此通过对比教材70页情境图中淘气在两个“1时”所呈现的不同的生活状态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有关时间的计算,因为学生年龄小,研究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讲24时记时法时要注意突出以下几点: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设计了老师说时间学生做动作的游戏,这样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时间的回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研究新课的兴趣。
2.直观演示与动手操作相结合。
教学时,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以及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时间与时刻的意义及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联系。
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确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比较简明、方便。
课前筹办教师准备PPT课件时钟模型学生准备时钟模型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目前老师和大家做一个游戏,我说一个工夫,大家不用说,用动作告诉老师你在做什么,看谁表演得好。
(1)老师先说一个时辰(中午12时),用动作(睡觉)示范一下。
(2)老师报出下列时辰:凌晨3时、早晨6时、上午11时30分、下午4时、早晨9时。
(学生做各种动作)师:刚才我们说的是生活中常用的表示时刻的方法,叫作普通记时法。
同学们在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时刻时,一定要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凌晨等限制词。
今天我们研究一种新的记时法——24时记时法。
用24时来表示“一天的时间”。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唤起学生的回忆,让学生知道时间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学生研究新知的兴趣。
⊙经历过程,体验感知1.观察情境图,交流所得。
(1)(课件出示教材70页情境图)说说你从这两幅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汇报:生1:第一幅图的1时淘气在睡觉。
生2:第二幅图的1时淘气在上课。
(2)小组讨论这两个“1时”有什么不同。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天的时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一天的时间》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间与测量》中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和交流,建立对一天时间分布的初步认识,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感受时间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一天的时间分布、24时计时法、时间的计算和安排。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他们对时间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12时计时法,但对24时计时法还不够熟悉。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时间的安排和规划能力较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24时计时法,学会计算和安排一天的时间。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体验、探究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24时计时法,学会计算和安排一天的时间。
2.教学难点:理解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区别,以及如何运用24时计时法进行时间安排。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时间卡片、计时器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如“小明的一天”,让学生观察和体验一天的时间分布。
2.探究:引导学生发现一天的时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上午、下午和晚上,并了解每个部分的时间范围。
3.讲解:讲解24时计时法,让学生明白24时计时法是一种连续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有所不同。
4.实践:让学生运用24时计时法,计算和安排一天的时间,如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睡觉等。
5.交流: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时间安排,讨论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
6.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一天的时间分布和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提出合理建议。
《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2. 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培养遵守作息制度的良好习惯和时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际操作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教学难点】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课件、投影,学习卡片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1.出示课件(1)复习导入把下面的时间从大到小排列起来。
日月年时秒分生:年月日时分秒师:同学们对上节课知识掌握非常好。
(2)激趣导入师:观察情境图,请同学们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看一看,说一说。
(课件展示)生: 凌晨1点淘气在睡觉。
生:下午1点时,淘气在学习。
生:下午1点可以表示为13点。
师:同学们观察非常仔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天的时间。
(二)探究新知1.问题1(1)师:认一认,说一说。
生:夜里11时就是23时。
生:15时就是下午3时。
生: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了(2 )圈。
时针每走一圈时间经过(24 )小时。
一天=24小时生:我们知道一天有24时,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2圈,时针每走一圈时间经过12小时.师:同学们发现的信息非常多,观察也非常仔细,接下我们来看问题22.问题2小组讨论交流:讨论:第二次取信到第三次取信间隔时分。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师:讨论完的同学们请用坐姿告诉老师。
师:同学们都探究出了结果,接下来找同学们汇报。
生:14点就是下午2时,18时30分就是下午6时30分。
生:15、16、17、18,共4个小时,加上30分钟是4小时30分钟。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一天的时间》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73页、74页“一天的时间”。
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计时法,能够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2、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3、培养学生尊重作息制度的良好习惯和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24时记时法,并能与普通记时法互换。
教学难点:正确推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的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方法:观察、操作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时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淘气准备开生日会,给小朋友写邀请信:“请你明天8时准时来我家参加我的生日会。
”第二天小朋友早上8时来到淘气的家,淘气却说:你们怎么来的这么早?小朋友疑惑的问:“你的生日会不是早上8时是什么时候?”师:淘气的生日会到底是什么时候呢?生:应该是晚上8时师:淘气的小朋友说是早上8时,你们说是晚上8时,一天中有两个8时吗?钟面上可只有一个8呀!(出示实物钟表让学生观察)生:一天里时针转了两圈,第一圈里有一个8时是上午8时,第二圈里有一个8时晚上8时。
生:淘气没有说清楚是早上还是晚上8时。
师:淘气怎样写就能清楚的告诉小伙伴是晚上8时开生日会呢?生:加上晚上两个字师:还可以怎样写也能清楚的告诉小伙伴是晚上8时开生日会呢?生:还可以写成20时师:你是怎样知道20时也表示晚上8时的?生:在电视里见到过师:你能从生活中学习本领,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
像20时这样,不用加上上午,晚上这些时间词就能清楚表示晚上8时的记时方法,我们称为24时记时法。
二、探索新知,教学24时计时法.1、初步认识24时计时法.师: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呢?一天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PPT)同学们,你们看,现在是什么时候?我们这时候在干什么?师:当我们在睡得正香的时候,新的一天已经悄悄地来临了。
12是今天的结束,又是明天的开始。
《我的一天认识时间》幼儿园PPT课件•时间与我们日常生活•认识时钟和基本概念•幼儿园里一天时间安排•家庭生活中时间管理技巧目录•游戏环节:互动体验认识时间•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时间与我们日常生活早上起床早餐时间上学/上班03020101020304午餐时间下午放学/下班晚餐时间晚上睡觉时间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时间在不断流逝,我们要珍惜当下。
时间是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合理利用它。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在不断成长和变化。
时间留下了我们的回忆和经历。
时间的流逝时间的价值时间与成长时间与记忆制定计划守时不拖延高效利用时间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生活认识时钟和基本概念时钟种类及功能简介挂钟台钟手表其他时钟每小时移动一大格,代表一小时的时间。
时针分针秒针运转关系每分钟移动一小格,代表一分钟的时间。
每秒钟移动一小格,代表一秒钟的时间。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
时、分、秒针运转规律综合判断将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综合起来,就可以得出当前的具体时间。
例如,时针指在8和9之间,分针指在12上,那么当前时间就是8点整。
认识时钟面时钟面通常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代表12小时和60分钟。
确定时针位置根据时针所在的大格位置,可以确定当前的小时数。
确定分针位置根据分针所在的小格位置,可以确定当前的分钟数。
读懂时钟显示时间方法幼儿园里一天时间安排上午活动时间段划分晨间接待与早操早餐时间上午学习活动户外活动与游戏午休时间安排与注意事项午餐时间午休时间A B C D午休准备注意事项下午活动时间段划分下午学习活动起床整理与午点离园准备户外活动与游戏,孩子们再次在户外进行各种游戏和体育活动,增加运动量。
家庭生活中时间管理技巧制定家庭作息时间表确定家庭成员的作息时间包括起床、用餐、上学、放学、做作业、娱乐、睡觉等时间节点。
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根据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张贴在显眼位置。
督促孩子遵守作息时间表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督促孩子遵守作息时间表。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一天的时间》教案3篇导读:本文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一天的时间》教案3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使学生发现和理解24时记时法与12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能够对两种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换算。
并能结合具体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2、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24时记时法,发现和理解24时记时法与12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把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化。
教法学法:1、情境教学法。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有所悟,在问题情境中学有所思,在成功情境中学有所乐。
2、直观教学法。
“百闻不如一见”。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表象信息,激发学习*,突破重难点,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实践操作法。
学生利用学具钟对钟面进行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在一天时间里,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钟面外圈与内圈的数的关系,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理解24时计时法。
4、合作交流法。
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张扬个性,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实现资源共享,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一、链接生活,初步感知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具有两个条件,即认知基础和情感动力。
课始,播放学生熟悉的“新闻联播”片头音乐,让学生说说这个节目播出的时刻,学生可能说晚上7时或19时,随机板书在黑板上,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播放“新闻联播”,在屏幕右上角会出现的“19:00”,让学生知道19时就是晚上7时,接着询问学生像19时这样的记时法你知道叫什么记时法吗,知道的学生可以回答是24时记时法(板书),那晚上7时呢,12时记时法(板书),初步感知两种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