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收藏]读图识昆虫
- 格式:ppt
- 大小:13.97 MB
- 文档页数:188
昆虫小百科1.蝴蝶蝴蝶,全球大概有14000余种,大多半散布在美洲,特别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在世界其余地域除了南北极严寒地带之外,都有散布,在亚洲,台湾也以蝴蝶品种众多有名。
蝴蝶一般色彩娇艳,翅膀和身体有各栽花斑,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这是和蛾类的主要差异,蛾的触角形状多样)。
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4 厘米,最小的只有1.6 厘米。
幼年是毛毛虫,演变为蝶。
2.蚂蚁蚂蚁是一种有社会性的生活习惯的昆虫,属于膜翅目,蚂蚁的触角显然的膝状曲折,腹部有一、二节呈结节状,一般都没有翅膀,只有雄蚁和没有生育的雌蚁在交配时有翅膀,雌蚁交配后翅膀即零落。
蚂蚁是完整变态型的昆虫,要经过卵、幼虫、蛹阶段才发展成成虫,蚂蚁的幼虫阶段没有任何能力,它们也不需要觅食,完整由工蚁饲养,工蚁刚发展为成虫的前几日,负责照料蚁后和幼虫,而后渐渐地开始做挖洞、收集食品等较复杂的工作,有的种类蚂蚁工蚁有不一样的体型,个头大的头和牙也发展的大,常常负责战斗捍卫蚁巢,也叫兵蚁。
3.豆芫菁豆芫菁,为鞘翅目,芫菁科。
从南到北宽泛散布于中国好多省、区,主要以成虫为害大豆及其余豆科植物的叶片及花瓣,使受害株不可以结实。
其余尚能为害花生、苜蓿、棉花、马铃薯、甜菜、麻及番茄、苋菜、蕹菜等蔬菜。
4.卷叶象鼻象鼻虫的一种 --- 卷叶象鼻虫。
此虫较小 ,比芝麻大不了多少。
体色橙黄色至呈褐色。
5.椿象俗称“臭虫” ,椿象是出名的臭气专家,它们拥有臭腺,在幼虫时位于腹部背板间,成虫时则转移到后胸的前侧片上,遇危险时便分泌臭液,借此自卫逃生,这使它“污名远扬”。
田鳖科的负子虫,雄虫背上常背着成堆的卵粒,是水生世界的“好爸爸”。
6.瓢虫瓢虫为鞘翅目瓢虫科圆形崛起的甲虫的通称,是体色娇艳的小型昆虫,常具红、黑或黄色斑点。
英文名 ladybirds里“lady”一般被以为是暗指在天主教崇奉中的圣母玛利亚。
全球有超出5,000 种以上的瓢虫,此中450 种以上栖息于北美洲。
昆虫昆虫属于昆虫纲的节肢动物。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通常有两对翅和三对足,翅和足都为于胸部,身体由一系列体节构成,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种。
昆虫是动物界中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
其基本特点是体躯三段头、胸、腹,2对翅膀三对足;1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
昆虫的构造有异于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并没有内骨骼的支持,外裹一层由几丁质构成的壳,这层壳会分节以利于运动。
多数昆虫都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发育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如苍蝇、家蚕、蝴蝶等,不完全变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如蚜虫等。
昆虫的种类昆虫纲够忙活34目,种类最多的目为鞘翅目(甲虫)、鳞翅目(蝶、蛾)、膜翅目(,蜂、蚁)和双翅目(蝇、蚊)、蜻蜓目(蜻蜓)、半翅目(臭虫)、直翅目(蝗虫)。
昆虫的生活习性陆生昆虫在环境太热时寻找一个阴凉潮湿的处所。
如暴露在阳光下,它使自己处于体表受热面积最小的位置。
如太冷,昆虫留在阳光下取暖。
许多蝴蝶在飞行前需展翅收集热量。
蛾在飞行前震动翅或抖动身体,并藉毛或鳞片在身体周围形成一层空气绝缘层保住体热。
最适于飞行的肌肉温度是38~40℃(100~104℉)。
在严寒时,身体结冻是对昆虫最大的危险。
在寒冷地区能越冬种类称为耐寒昆虫。
少数昆虫能忍受体液中出现冰晶,不过在这种情况下细胞内含物可能并未冻结。
但大多数昆虫的耐寒意味着阻止冰冻。
抗冻作用部分是由于集聚了大量的甘油作为抗冻剂;部分是由于血液中的物理变化,温度远在冰点之下而仍不冻。
防干旱包括坚硬的防水蜡以及扩大贮水的机制。
水生昆虫除了步足发生显著的变化而适于游泳外,主要适应性变化在于呼吸。
有的升到水面呼吸。
蚊只利用呼吸管末端的最后一对腹气孔吸气。
龙虱在鞘翅与腹部之间有一贮气室。
呼吸空气的昆虫在体表的毛间形成空气层,作用如鳃,使它能从水中取得气,延长潜水的时间。
椿象有三万多种,身体扁平,体形由小到大不等。
它的口器很长,刺吸式,大多数是农业的害虫,爬到植物上吸取植物的液汁,给农业带来危害。
遇到敌害时能放出臭气而逃之夭夭,故称放屁虫。
科别:半翅目椿象科。
螳螂(mantis)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
属于昆虫纲、有翅亚纲、螳螂科,是一种中至大型昆虫,头三角形且活动自如,复眼大而明亮;触角细长;颈可自由转动。
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虫。
它数量极多,生命力强。
蝗虫在严重干旱时数量会大量爆发,产生灾害。
独角仙又名兜虫,属于鞘翅目,金龟子科。
体大威武,数量过多会对树木造成伤害。
蚱蜢是直翅目,蝗科。
雌虫较比雄虫大,体绿色蚱蜢或黄褐色,头尖,呈圆锥形;触角短,基部有明显的复眼。
后足发达,善于跳跃。
瓢虫为鞘翅目、瓢虫科、圆形突起的甲虫的通称,是体色鲜艳的小型昆虫,常具红、黑或黄色斑点。
家蝇是双翅目蝇科的常见昆虫,深灰色,腹部有污黄色的区域,胸部有纵形条纹。
灰蝶。
灰蝶科,多为小型的蝶类,翅多为红、蓝、绿、橙、紫、古铜等色,反而常为浅灰色,具有多数黑色斑点,复眼围有白色鳞毛一圈;触角各节有白色环。
蛾。
昆虫,种类很多,形状略似蝴蝶,但腹部短粗,触角程羽状,静止时双翅平伸。
幼虫一般称毛虫,多为农业害虫。
绝大多数在夜间飞行的昆虫,约有150,000多种,与蝴蝶、弄蝶组成鳞翅目。
青凤蝶。
属鳞翅目凤蝶科。
翅黑色或浅黑色。
前翅有1列青蓝色的方斑,从顶角内侧开始斜向后缘中部,从前缘向后缘逐斑递增,近前缘的1斑最小,后缘的1斑变窄。
后翅前缘中部到后缘中部有3个斑,其中近前缘的1个斑白色或淡青白色;外缘区有1列新月形青蓝色斑纹;外缘波状,无尾突。
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完整版)昆虫名字+图片昆虫小百科蝴蝶是一种色彩鲜艳的昆虫,全世界大约有余种,主要分布在美洲和亚马逊河流域。
除南北极寒冷地带外,蝴蝶在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分布。
在亚洲,台湾也以蝴蝶品种繁多而著名。
蝴蝶的触角呈棒状或锤状,与蛾类的触角形状不同。
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米。
幼年是毛毛虫,蜕变成蝶。
蚂蚁是一种有社会性的昆虫,属于膜翅目。
蚂蚁的触角呈膝状弯曲,腹部有一、二节呈结节状,一般都没有翅膀,只有雄蚁和没有生育能力的雌蚁在交配时有翅膀,雌蚁交配后翅膀即脱落。
蚂蚁是完全变态型的昆虫,要经过卵、幼虫、蛹阶段才发展成成虫。
蚂蚁的幼虫阶段没有任何能力,完全由工蚁喂养。
工蚁刚发展为成虫的头几天,负责照顾蚁后和幼虫,然后逐渐地开始做挖洞、搜集食物等较复杂的工作。
有的种类蚂蚁工蚁有不同的体型,个头大的头和牙也发展的大,经常负责战斗保卫蚁巢,也叫兵蚁。
豆芫菁是一种鞘翅目的昆虫,从南到北广泛分布于中国很多省、区。
豆芫菁主要以成虫为害大豆及其他豆科植物的叶片及花瓣,使受害株不能结实。
此外,它还能为害花生、苜蓿、棉花、马铃薯、甜菜、麻及番茄、苋菜、蕹菜等蔬菜。
卷叶象鼻虫是一种较小的象鼻虫,体色橙黄色至呈褐色。
椿象俗称“臭虫”,具有臭腺,在幼虫时位于腹部背板间,成虫时则转移到后胸的前侧片上,遇危险时便分泌臭液,借此自卫逃生,这使它“臭名远扬”。
___的负子虫,雄虫背上常背着成堆的卵粒,是水生世界的“好爸爸”。
瓢虫是一种体色鲜艳的小型昆虫,为鞘翅目瓢虫科圆形突起的甲虫的通称,常具红、黑或黄色斑点。
全世界有超过5,000种以上的瓢虫,其中450种以上栖息于北美洲。
英文名ladybirds里“lady”一般被认为是暗指在___中的___。
锹形虫是鞘翅目锹甲科昆虫的总称,锹甲在台湾地区称作锹形虫(锹型虫)或锹甲虫,在大陆俗称大夹子虫或夹子虫。
全世界约有1,200种。
雄虫有大颚一般的角,不是用来吃东西,是用来跟别的雄虫打架,争夺雌虫。
常见昆虫图谱识别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中占了超过50%,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直到21世纪初,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但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昆虫种类图片大全吧!蝗虫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虫,俗称“蚱蜢”,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盖在后翅上,后翅很薄,适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
蝴蝶蝴蝶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大约有14000多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中国有1200种,一般色彩鲜艳,身上有好多条纹,色彩较丰富,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8~30厘米左右,最小的只有0.7厘米左右,和蛾类的主要区别是蝴蝶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蛾的触角形状多样。
蜜蜂蜜蜂属膜翅目蜜蜂科昆虫,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有毛,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
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螯针,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蜻蜓蜻蜓的幼虫在水中发育,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动物,有时同类也相残食。
成虫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捕食飞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等对人有害的昆虫,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等,实为益虫。
苍蝇苍蝇在生物学上属于典型的“完全变态昆虫”,70年代末统计,全世界有双翅目的昆虫132个科12万余种,其中蝇类就有64科3万4千余种,主要蝇种是家蝇、市蝇等。
蚊子蚊子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3000种,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通常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除南极洲外各大陆皆有蚊子的分布,以按蚊属、伊蚊属和库蚊属最为著名。
值得收藏,看图识虫(三)一、蓟马一、生活习性蓟马体微小,体长0.5-2mm,很少超过7mm; 幼虫呈白色、黄色、或橘色,成虫则呈棕色或黑色;头略呈后口式,口器锉吸式,能挫破植物表皮,吸允汁液。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蓟马以成虫和若虫锉吸植株幼嫩组织(枝梢、叶片、花、果实等)汁液,被害的嫩叶、嫩梢变硬卷曲枯萎,叶面形成密集小白点或长形条斑,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可引起玉米幼苗"心叶破碎"或扭曲成"牛尾巴状"。
二、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早春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残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成虫和若虫。
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减轻为害。
2、物理防治:利用蓟马趋蓝色的习性,在田间设置蓝色粘板,诱杀成虫,粘板高度与作物持平。
3、化学防治:可选择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500倍、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20%毒·啶乳油1500倍、4.5%高氯乳油1000倍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5%溴虫氰菊酯1000倍混合喷雾,见效快,持效期长。
为提高防效,农药要交替轮换使用。
在喷雾防治时,应全面细致,减少残留虫口。
二、灰飞虱玉米灰飞虱一般在华东、华中、华北发生较多。
灰飞虱对玉米的主要危害是传播玉米粗缩病病毒,玉米一旦染病,几乎无法控制,轻者减产30%以上,严重的绝收,因此玉米粗缩病又称为玉米的癌症。
一、生活习性灰飞虱比较耐低温,而不耐高温,能够在当地越冬,一年发生4~5代,在湖北、四川、江浙、上海年生5—6代,福建7—8代,北方4—5代,在福建、两广、云南冬季3种虫态可见,其它地区多以3、4龄若虫在麦田、绿肥田、河边等处禾本科杂草上越冬。
翌年早春旬均温高于10℃越冬若虫羽化。
发育适温15—28℃,冬暖夏凉易发生。
二、防治方法1、灰飞虱可近距离扩散和远距离随高空气流迁飞,必须联防联治。
清除田间地头杂草。
2、用10%吡虫啉20g/亩或25%吡虫啉15~20克或3%啶虫脒15~20g/亩或者5%啶虫脒10-15g/亩,混用 2.5%高效氯氰50~80ml/亩等菊酯类农药喷雾,隔3~4天一次,连喷2~3次。
看图识虫(一)一、玉米螟玉米螟成虫玉米螟幼虫玉米螟幼虫1、幼虫危害习性:玉米抽雄前在心叶内取食嫩叶,叶片抽出后呈现出许多排孔;抽雄时蛀食雄穗主枝,使主枝易折断;抽雄后多蛀食雌穗或茎杆,造成果穗缺粒或茎杆易倒折。
2、抽雄前防治:(1)在玉米心叶期,往心叶的喇叭口内撒辛硫磷颗粒药剂或呋喃丹颗粒,也可用1%的1605颗粒。
(2)用50%辛硫磷或50%的1605乳油按1∶100配成毒土,每株撒2克,效果很好,但作用期比颗粒剂短。
3、穗期防治:用50%的敌敌畏800-1000倍液喷雌穗花丝,每公斤药液可喷500-800个雌穗。
二、地老虎1、生活习性:2龄幼虫取食玉米心叶处,将心叶咬成针孔状,3龄后可将近地处嫩茎咬折,4-6龄为暴食期。
头天晚上幼苗被咬食心叶,第二天中午就可发现幼苗心叶萎蔫。
地老虎是一种日间钻进土壤,夜间出来咬食的害虫,防治难度较大。
2、防治措施:(1)灭荒除草: 杂草是地老虎产卵的场所,也是幼虫向玉米转移的媒介,所以播种前清除田间地头杂草可消灭部分幼虫和虫卵,同时铲除了产卵场所。
(2)施用“敌杀死”:傍晚,按每亩用清水30kg,加入含量为2.5%的“敌杀死”药液(1500倍药液),搅拌均匀,满地喷洒。
夜间“地老虎”幼虫出来危害幼苗时,正好与药物接触,即可中毒,次日清晨地里可见死虫,防治效果较好。
三、甜菜夜蛾1、生活习性:成虫有趋光性,昼伏夜出,白天隐藏于叶片背面、草丛和土缝等阴暗场所,傍晚开始活动。
卵多产于叶背,平铺一层或多层重叠,卵块上披有白色鳞毛。
3龄以前的幼虫取食上表皮和叶肉,剩下下表皮,呈窗户纸状,干枯后纵裂。
3龄后幼虫取食苞叶或钻入未展开的心叶里,啃食叶片造成孔洞或缺刻。
4龄以后开始大量取食,危害加重。
幼虫有假死性,老熟后入土化蛹,以蛹在土壤中越冬。
2、防治措施:农业防治一是要清洁田园,铲除田边及田间杂草,减少甜菜夜蛾的寄主;二是人工防治,甜菜夜蛾卵块多产在叶背,其上有白色绒毛覆盖易于发现,可结合农事操作摘除卵块,且一、二龄幼虫集中在产卵叶附近,可实行人工捕捉;三是经常浇灌,根据大龄幼虫有白天潜土的习性和老熟幼虫有人土化蛹的特点,保持田间湿润,创造不利于甜菜夜蛾的生存环境;四是耕翻灭蛹,十字花科蔬菜换茬时,及时耕翻灭蛹,减少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