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地诺,卡德纳斯
- 格式:ppt
- 大小:645.00 KB
- 文档页数:27
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际秩序演变第14课一战与战后国际秩序一、背景(1)19C晚期~20C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已被基本瓜分完毕。
(2)根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列强矛盾激化;(3)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协约国集团(英法俄)VS 同盟国集团(德意奥);(4)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二、过程1、战线:(1)西线【决定性战场】:英法vs德军;(2)东线:俄VS德奥联军;(3)南线:俄、赛VS奥军;2、阶段: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标志着德国速决战破产)战争阶段与重大战役第二阶段(1915-1916年)1916年,凡尔登战役(绞肉机,首次使用毒气弹,时间最长,转折点)1916年,索姆河战役(首次使用坦克、规模最大)1916年,日德兰海战(制海权在英国手里)第三阶段(1917-1918年)1917年,美国、中国参战,1918年,俄国退出战争,1918年11月11日,同盟国战败是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4、影响:(1)经济: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萌芽;(2)政治: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改变世界格局;A、引发社会主义革命,出现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改变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B、削弱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改变帝国主义力量对比,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①欧洲在国际上的世界中心地位发生动摇,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战败瓦解,英法意等国受到重创。
②美日等国乘机迅速崛起。
(3)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4)科技:一战成为新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催化剂;(5)思想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和平主义)。
三、战后国际秩序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定义: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缔结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系列国际条约,全球范围内建立的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
主题25民族自决——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历程1.柏林会议:实质上是一次列强瓜分非洲的会议。
“有效占领”原则,其实质就是“先到先得”。
列强完全无视非洲人民的利益,在地图上就确定殖民地的划分,即所谓的“地图上作业”。
2.“门罗主义”:实际上是把拉丁美洲作为美国的势力范围,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
3.考迪罗:考迪罗亦称考迪罗主义、考迪罗制度,原意是首领、头领。
考迪罗制是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独裁制度。
4.“非暴力不合作”:核心思想是用正义的方式赢得斗争的胜利,实质是依靠精神力量和爱来面对暴力。
5.卡德纳斯改革:是墨西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改革,也是20世纪初墨西哥革命后的护宪运动发展到顶点的标志。
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它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大地产制,促进了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使劳动人民的现状得到了改善。
1.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殖民扩张与掠夺,但不是唯一的途径。
3.拉丁美洲人民经过艰苦斗争,于19世纪20年代基本获得独立,但仍面临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
4.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并没有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而变成了实际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5.20世纪初,亚洲各国的民族民主意识加强,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高潮,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6.亚洲觉醒标志着亚洲各地人民已作为一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斗争的舞台。
7.非洲国家的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促进了非洲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
8.民族主义政党成为埃及民族独立运动的新生领导力量。
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率先踏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经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
他们在殖民地建立了总督制度,推行专制统治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
2.19世纪中期以后,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把亚洲和非洲的广大地区变成了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1.背景:①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无暇外侵,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地区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强;②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唤醒了被压迫民族的民族意识;③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使宗主国与殖民地矛盾尖锐激化;④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被压迫民族人民的民族民主斗争;⑤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宗主国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转嫁危机,使矛盾更加激化。
2.概况:(1)东亚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东南亚①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人1926-1927年发动了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
②印尼民族党采取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民族主义政党印尼民族党,采取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
结果:原来受印尼共产党影响的大批群众转向民主主义政党,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3)南亚: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提出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的思想,以及通过动员群众、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的思想。
①过程:第一阶段:1920年至1922年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荣誉,罢课罢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以手工纺纱抵制洋布; 拒绝纳税。
第二阶段:1930年至1934年“食盐进军”:废除食盐专卖,取消盐税,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第三阶段:1940年至1942年发动了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
②影响: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4)中亚:阿富汗抗击英国侵略的斗争3.新特点:多种类型和道路①多数国家资产阶级掌握运动领导权;②有的国家资产阶级由向西方学习转为向苏俄学习;③部分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探索民族解放道路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1.埃及华夫脱运动领导者:扎格鲁尔为首的华夫脱党(资产阶级政党)过程:①1918年,扎格鲁尔等人提出独立要求被拒。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杨帆整理编辑1.《四月提纲》:1917年4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的会议上作的报告的提纲,题为《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这是列宁在沙皇制度被推翻、俄国国内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布尔什维克党内迫切需要制订新的正确的革命路线的情况下作出的。
《提纲》回答了俄国革命的政权、任务和方式等问题,制订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计划,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斯达汉诺夫运动:在斯大林提出的“技术决定一切”口号的鼓励下,苏联人民掀起了为掌握新技术而突破原有生产额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运动。
1935年8月30日晚,顿巴斯煤矿区矿工斯达汉诺夫在一班工作时间内,用风镐采掘了102吨煤,超过定额的13倍。
此后,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学习斯达汉诺夫,掌握新技术,革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运动。
这次运动成为一面旗帜,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使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3.肃反运动:苏联的“肃反”运动始于基洛夫案件。
1934年12月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省委书记基洛夫遇刺身亡,消息传出,全国群情激奋,要求严惩凶手,政府指控前反对派领袖是暗杀事件的幕后策划人,并于1936到1938年进行三次公开审判,布哈林、李可夫、季诺维也夫等人被处死,托洛茨基已流亡国外。
斯大林此时明确提出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化的理论,在全国掀起一场“揭发和铲除人民敌人”的“肃反”运动,它于1937到1938年达到高潮,1939年趋于结束,由于此时盛行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法制破坏,大批党政军以及群众找到残酷镇压、处死。
肃反运动及其扩大化给苏联社会主义事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4.国际联盟: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国际组织,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1920年1月正式成立,其成立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其任务是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行为,关心处理国际范围内的卫生、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它长期由英法操纵,后成为美国的外交工具,是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产物。
第43讲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学问点一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1)民族独立运动(2)民主革命2.亚洲的觉醒(1)背景⎩⎨⎧①政治上: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②经济上: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肯定进展。
③思想上: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2)表现3.非洲的抗争(1)埃及抗英斗争①特点:成立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
②结果:1882年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英勇无畏的抵制。
抵制失败,英国占据埃及。
(2)苏丹马赫迪起义:1881年爆发,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埃塞俄比亚抗意战斗: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
于1896年战胜意军,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
学问点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1)缘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成功,减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化开展。
(2)概况①东亚: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重大成果。
②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反对荷兰、越南抵制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③西亚: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据的斗争。
④南亚: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1)埃及的抗英斗争①领导力气:成立以扎格鲁尔为首的华夫脱党。
②斗争结果:1922年3月,埃及成立君主立宪国家,但英国保留了在埃及驻军、把握苏伊士水道、领事裁判权等特权。
(2)摩洛哥里夫地区的抗争:克里姆多次战胜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1923年,建立共和国。
(3)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①1936年,墨索里尼宣布兼并埃塞俄比亚。
②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
3.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1)表现(2)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学问点三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进展1.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1)亚洲的民族独立①概况: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