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事故预案、急救与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11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工伤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降低事故损失,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发生的各类工伤安全事故,包括但不限于: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工伤安全事故紧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工伤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工伤安全事故紧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现场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援工作,包括伤员救治、现场保护、事故调查等。
(2)通讯联络小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确保信息畅通。
(3)后勤保障小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物资供应、现场交通管制等。
(4)宣传报道小组:负责事故信息的发布、报道,引导舆论导向。
四、应急处置程序1. 事故发生(1)发现工伤安全事故的员工应立即停止作业,保护现场,并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
(2)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工伤安全事故紧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2. 紧急处置(1)现场救援小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2)通讯联络小组立即收集事故信息,向相关部门报告。
(3)后勤保障小组根据事故情况,提供必要的物资和保障。
3. 伤员救治(1)现场救援小组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并迅速将伤员送往医院。
(2)通讯联络小组及时向医院了解伤员救治情况,并向领导小组报告。
4. 事故调查(1)事故发生后,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2)调查组应收集事故现场证据,询问相关人员,分析事故原因。
(3)调查结果应形成报告,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
5. 事故处理(1)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2)针对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预案培训与演练1. 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预案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公司应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工伤事故应急预案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有时会突发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往往需要预先进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你知道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工伤事故应急预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工伤事故应急预案1为预防工伤事故发生后对伤员造成更大的伤害,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恶化,将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现成立以职能部门全体人员为主的救护小组,以备事故发生后尽快组织人员投入抢救。
一、救护小组成员:组长:王可新(手机:xxxxxxxxxxxx)副组长:李万龙(手机:xxxxxxxxxx)、林福明(手机:xxxxxxxxxxx)成员:职能部门全体人员工伤救护需准备适量的止血、包扎绑带等应急材料。
二、工伤应急措施(1)一旦发现有人受伤后,立即电话通知救护办公室,由办公室安排车辆进行救护,救护小组马上分派人员迅速呼叫医务人员前来现场。
(2)如果为大面积受灾,立即组织救护小组成员奔赴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简单救护,对伤员进行必要的处理。
(3)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如果是触电意外,应立即切断电源;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泥砂、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4)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
如有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
(5)止血: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
同时尽快送往医院。
(6)观察受伤人员摔伤及骨折部位,看其是否昏迷。
(7)注意摔伤及骨折部位的保护,避免不正确的.抬运,使骨折错位而造成二次伤害。
(8)车辆一到立即就近送往医院。
工伤事故应急预案2一、编制目的发生事故后,为使受伤者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或杜绝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订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炼铁厂内所有工伤事故现场急救。
一、目的为了保障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遭受伤害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妥善处理,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工伤事故。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工伤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和指挥工伤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2. 工伤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小组:(1)医疗救治组:负责对受伤员工进行紧急救治,协调医院资源,确保救治质量。
(2)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事故的初步处理,确保事故现场安全,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3)后勤保障组:负责为应急处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资、设备、交通等保障。
(4)调查处理组:负责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四、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报告(1)员工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
(2)现场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工伤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报告。
2. 应急响应(1)工伤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
(2)医疗救治组立即组织人员对受伤员工进行救治,并通知医院做好接收准备。
(3)现场救援组立即赶赴现场,对事故现场进行初步处理,确保安全。
(4)后勤保障组根据需要,提供必要的物资、设备、交通等保障。
3. 事故调查(1)调查处理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
(2)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应急处理措施1. 紧急救治(1)对受伤员工进行现场急救,如止血、包扎等。
(2)将受伤员工迅速送往医院,确保救治质量。
2. 现场处理(1)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清理现场,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3. 事故调查(1)调查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2)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应急处理后的工作1. 对受伤员工进行关爱和慰问,协助其恢复健康。
2.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3.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工伤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工伤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特制定本工伤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内发生的各类工伤事故,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时间内、工作场所内、因公外出期间等发生的事故。
(三)应急处理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在处理工伤事故时,首先要保障受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进行救治。
2、快速反应,及时处理。
一旦发生工伤事故,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进行救援和处理,避免事故扩大。
3、统一指挥,协调配合。
在应急处理过程中,要成立专门的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协调各部门和人员的工作,确保救援和处理工作有序进行。
4、实事求是,科学处理。
在处理工伤事故时,要遵循科学规律,实事求是地分析事故原因,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中心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应急指挥中心,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
应急指挥中心的主要职责是:1、全面负责工伤事故应急处理的指挥工作。
2、制定和调整应急处理方案。
3、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调配应急资源。
4、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二)应急救援小组1、医疗救护组:由企业医务室人员和外部医疗机构的医生组成,负责对受伤员工进行现场急救和送医治疗。
2、抢险救援组: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相关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抢险救援,排除危险因素。
3、后勤保障组:由企业行政部门和物资管理部门人员组成,负责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和设备,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4、事故调查组: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和相关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三)各部门职责1、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员工进行事故现场的紧急疏散,协助抢险救援组进行抢险救援工作。
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工伤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对事故现场进行安全评估和监管。
2024年公司员工工伤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如下:
一、发生工伤事故时,立即通知现场主管人员,并迅速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点,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助。
二、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保持现场秩序,避免其他员工围观扰乱救援工作。
三、现场主管人员应立即启动公司紧急救援预案,同时向公司领导层汇报事件情况。
四、确保现场安全,避免二次伤害发生,对现场进行隔离,保护现场证据,协助相关部门的调查工作。
五、根据伤员的情况,及时安排伤员就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六、对工伤事故进行详细调查,制定事故调查报告,并提交相关部门备案。
七、对相关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意识培训,防范未来类似事件的发生。
八、总结工伤事故处理经验,不断完善公司应急处理预案,提高公司员工对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
以上是2024年公司员工工伤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公司全体员工应严格执行,确保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
第 1 页共 1 页。
工伤事故应急预案范文是为了及时有效应对和处理工伤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步骤。
下面是一个通用的工伤事故应急预案的建议内容:一、应急准备1. 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责任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2. 制定工伤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种工伤事故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
3. 建立工伤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
4. 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器材,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完好性。
5. 加强工伤事故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二、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响应1. 及时报警,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启动应急预案。
2. 确定事故范围和人员伤亡情况,组织人员进行初步救援和处理。
3. 启动事故现场封控措施,确保现场安全。
4. 通知医疗机构准备接收伤员,组织伤员转运和就诊。
5. 联系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
三、事后处理和复查1. 组织伤员治疗和康复,提供必要的援助和救助。
2.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4. 配合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及时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以上是一个大致的工伤事故应急预案的建议内容。
不同单位和行业的预案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应急预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工伤事故应急预案范文(二)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应急预案。
第一条为了防止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和现场作业人员。
第二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做到安全生产和科学发展相统一。
第三条在本企业工作的所有员工,都有权要求企业为其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第四条本预案要求本企业建立配备合适的防护设备和设施,制定工伤事故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有效的实施和管理。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目标第五条本应急预案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完善的应对工伤事故的机制和措施,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对企业运营的影响,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一、目的为了提高我单位对工伤急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降低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工伤急救安全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工伤事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员工身体伤害;2. 急性中毒:因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导致的员工中毒;3. 火灾爆炸事故:因火灾、爆炸等导致的员工伤亡;4. 其他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工伤急救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组长:单位主要负责人副组长: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员、医务人员等2. 工伤急救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援工作,包括伤员救助、事故现场处理等。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现场急救和转运工作。
(3)安全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和交通管制。
(4)信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发布。
(5)善后处理组:负责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包括事故调查、赔偿等。
四、应急处置程序1. 事故发生(1)事故现场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2)现场救援组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3)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并根据伤情判断是否需要转运。
2. 事故救援(1)现场救援组对事故现场进行安全评估,确保救援人员安全。
(2)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包括止血、包扎、固定等。
(3)根据伤情,将伤员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4)安全保障组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确保交通秩序。
3. 事故报告(1)信息联络组收集事故信息,包括事故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等。
(2)信息联络组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4. 事故调查与处理(1)善后处理组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2)根据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追责,依法处理。
一、目的为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提高企业应对工伤事故的能力,确保工伤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和处理,降低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员工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工伤事故。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工伤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和指挥工伤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转运、医疗救治等工作。
(2)安全保卫小组:负责现场安全保卫、交通疏导、信息报送等工作。
(3)善后处理小组:负责事故调查、责任认定、赔偿处理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发现工伤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现场救援。
3. 现场救援小组:(1)立即对伤员进行初步判断,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2)组织人员将伤员迅速送往最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3)对现场进行封锁,防止事故扩大。
4. 安全保卫小组:(1)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安全保卫,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协调交通,确保救援车辆畅通。
(3)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现场情况。
5. 善后处理小组:(1)组织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2)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认定。
(3)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受伤员工进行赔偿。
五、应急保障措施1.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确保应急救援物资充足。
2. 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员工应对工伤事故的能力。
3.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4. 加强与医疗机构、救援队伍的联系,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如遇特殊情况,应急指挥部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应急响应措施。
一、目的为了保障员工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补偿,妥善处理工伤事故,维护公司利益,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在公司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发生的工伤事故。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工伤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工伤事故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做好工伤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2. 设立工伤事故应急处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伤事故的接收、处理、统计和报告工作。
四、工伤事故认定标准1. 在工作时间,从事与公司生产或维护公司利益相关的活动中,因不小心发生的意外事故,造成的身体伤害。
2. 员工故意或因私负伤、致残、死亡的,不认定为工伤事故。
五、工伤事故处理程序1. 发现工伤事故后,立即向工伤事故应急处理办公室报告,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2. 工伤事故应急处理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救援。
3. 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并根据伤势情况,决定是否送医院救治。
4. 伤员送往医院后,工伤事故应急处理办公室负责与医院沟通,协助办理入院手续,并安排人员陪同伤员。
5. 伤员治疗期间,工伤事故应急处理办公室负责与医院保持联系,了解伤员病情,并协助办理医疗费用报销事宜。
6. 伤员出院后,工伤事故应急处理办公室负责收集相关材料,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伤员办理工伤认定、伤残等级评定、赔偿事宜。
7. 对工伤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应急措施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 定期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设施安全可靠。
3.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违章作业。
4. 做好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5. 加强与当地卫生、公安、消防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做好工伤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七、总结本预案旨在规范工伤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确保员工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补偿。
工伤事故应急预案工伤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草案)“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
”编制工伤事故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机制,对于提高公司各级管理人员预防和处置突事件的能力,全面履行职责,实现安全生产,意义十分重要,同时也为我们以后处理此类事件提出了一个工作程序。
一、____机构公司成立突发安全应急事故(事件)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组员: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由综合办公室牵头负责,协调各职能部门配合工作。
二、工作流程1、发生人员伤害事故后,由现场班组长及其以上负责任实施紧急救援,情况判定并上报。
手足类受伤,或人员可以移动的,没有生命危险的,受伤人数少的情况,及时上报部门负责人,主管领导及综合办主任。
2、部门负责人和主管领导立即到达现场进行一线指挥。
部门负责人安排一线人员抢险。
抢险的顺序是先人员,后物资设备。
3、主管安全领导安排人员了解事故真相,必要时进行询问(做好笔录),现场查看(必要时进行拍照),对事故责任进行初步判定。
事发一周内,完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4、综合办公室准备救助资金,安排车辆,将受伤者送往医院救治,并电话给保险公司报案,收集资料,做好保险理赔的相关工作。
事发部门安排一人随同做好护理工作,并协助做好治疗的辅助性工作。
5、头部或身体脏器严重受伤,身体受困,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或受伤人数在三人以上时,除及时上报部门负责人,主管安全领导外,主管安全领导还要电话报告总经理,并根据需要拨打120急救电话和119电话求救。
情况十分严重,需要政府部门出面解决的,按总经理决策执行。
三、突发事故应急资金的管理及使用1、应急资金的来源综合办公室建立突发事故应急资金专用账户,由公司财务部一次性划拨给综合办公室应急专项款,专门用于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资金的管理综合办公室要制定突发事故应急资金管理制度,实行专款专用,任何人不能用作它途。
一旦需要,能够按照程序执行。
3、突发事故应急资金的使用突发事故应急资金的使用,必须按照应急预案及管理制度,在主管领导的监督下使用,它只是用于救急。
一、目的为保障员工在工作中因意外事故受到伤害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赔偿,维护公司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工伤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工伤事故应急处理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本预案,具体职责如下:(1)组织、协调、指挥工伤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2)调查、分析工伤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3)对工伤事故进行统计、汇总,定期向上级汇报;(4)对工伤事故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工伤事故的预防、处理和报告工作。
四、工伤事故报告及处理程序1. 发生工伤事故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事故现场,并立即向事故发生部门负责人报告。
2. 事故发生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并按照以下程序处理:(1)及时组织人员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如止血、包扎等;(2)根据伤员伤情,及时联系急救中心或送伤员至附近医院进行救治;(3)收集事故现场相关证据,包括现场照片、视频等;(4)填写《工伤事故报告表》,并及时报送工伤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3. 工伤事故应急处理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分析,并按照以下程序处理:(1)核实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2)根据事故原因,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3)对伤员进行救治,落实工伤待遇;(4)对事故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形成事故处理报告,并及时报送上级部门。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2.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规范作业流程;4. 加强对特殊工种、特殊作业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5.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现场作业安全。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工伤事故应急处理小组负责解释;2. 本预案的修订由工伤事故应急处理小组提出,经公司领导批准后发布。
一、预案目的为保障员工在发生工伤事故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降低事故伤害程度,提高员工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工伤事故。
三、应急就医流程1. 事故发生现场:(1)发现工伤事故后,立即将伤员移至安全地带,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2)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相关人员实施救援。
(3)根据伤员伤势,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就医。
2. 应急响应:(1)现场负责人立即向公司领导报告事故情况,并启动应急响应。
(2)应急响应小组根据事故情况,组织人员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
(3)如伤员伤势严重,需紧急就医,现场负责人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告知伤员基本信息和事故地点。
3. 紧急就医:(1)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治,并根据伤势决定是否送往医院。
(2)公司领导根据伤员情况,安排车辆将伤员送往医院。
(3)伤员到达医院后,公司相关人员应协助医院医护人员进行救治。
4. 后续处理:(1)伤员救治过程中,公司领导应密切关注伤员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2)伤员出院后,公司应协助伤员办理相关手续,并关心其康复情况。
四、应急就医物资保障1. 公司应配备急救箱,内含常用急救药品、医疗器械等。
2. 公司应与附近医院建立合作关系,确保伤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3. 公司应定期对应急就医物资进行检查、补充,确保物资充足。
五、应急就医培训与演练1. 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救护培训,提高员工自救互救能力。
2. 公司应定期开展应急就医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3. 通过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应对工伤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六、预案修订本预案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修订,必要时可由公司领导批准后进行修订。
七、附则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工伤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所有工伤事故的紧急处理工作。
三、事故分类1. 轻伤:一般指能立即自行处理,无需住院治疗的轻微伤害。
2. 中伤:一般指需要住院治疗,但无需进行手术治疗的伤害。
3. 重伤:一般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或者可能导致残疾的伤害。
4. 死亡事故:一般指因工伤事故直接导致员工死亡的严重事故。
四、事故报告1. 任何工伤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当班负责人报告。
2. 当班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向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3. 安全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公司领导报告,并启动本预案。
五、紧急处理措施1. 现场救护:- 轻伤:立即对伤者进行初步包扎、止血等紧急处理,并安排专车送往就近医院。
- 中伤、重伤: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护,同时告知伤者家属。
- 死亡事故:保护好现场,立即拨打110报警,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2. 现场保护:- 确保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止事故扩大。
- 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确保事故调查和处理的顺利进行。
3. 事故调查:- 安全管理部门应立即组织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 事故调查报告应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完成,并上报公司领导。
4. 信息通报:- 及时向员工、家属以及相关部门通报事故情况,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 根据事故情况,适时通过公司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事故信息。
六、后期处理1. 医疗救治: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
2. 事故赔偿: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定,对受伤员工进行赔偿。
3. 责任追究: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七、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对员工进行预案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一、预案背景为保障员工在发生工伤事故时的生命安全,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降低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工伤员工的生命安全。
2. 快速、有效地处理工伤事故,减少事故损失。
3. 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确保事故得到妥善处理。
4. 提高公司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发生的各类工伤事故。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和指挥工伤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组成人员:- 指挥长:公司总经理- 副指挥长:公司副总经理-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医护人员等2. 应急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
组成人员:- 组长:安全管理人员- 成员:医护人员、消防人员、保卫人员等3. 事故调查组负责工伤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组成人员:- 组长:安全管理人员-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专业人员等4. 通讯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通讯联络和信息传递。
组成人员:- 组长:行政管理人员- 成员:通讯人员、翻译人员等5. 新闻发布组负责事故信息的对外发布和舆论引导。
组成人员:- 组长:公关部门负责人- 成员:宣传人员、新闻媒体联系人等五、事故报告及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救援组报告,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医疗救援。
2. 应急响应(1)应急救援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救援,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3)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更高等级的应急响应。
六、应急救援措施1. 伤员救治(1)立即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如止血、包扎、固定等。
(2)将伤员迅速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2. 事故现场处理(1)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确保现场安全。
一、目的为提高公司应对工伤事故的能力,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发生的各类工伤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紧急处置领导小组(1)组长:公司总经理(2)副组长:公司副总经理(3)组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2. 紧急处置小组(1)组长:安全管理人员(2)副组长:生产管理人员(3)组员:各部门员工四、事故报告与处置流程1. 事故报告(1)发生工伤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紧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报告。
(2)紧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公司总经理报告。
2. 事故现场处置(1)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迅速控制危险源,组织抢救遇险人员;2)根据事故危害程度,组织现场人员撤离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3)及时通知可能受到事故影响的单位和人员;4)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危害扩大。
(2)紧急处置小组组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置:1)对伤员进行初步急救,包括止血、包扎、固定等;2)保护事故现场,避免人为破坏;3)收集事故相关证据,为事故调查提供依据。
3. 事故调查与处理(1)事故发生后,紧急处置领导小组应组织人员进行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
(2)事故调查结束后,紧急处置领导小组应将调查结果报告公司总经理,并根据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五、应急物资与设备1. 事故现场处置所需物资:急救箱、绷带、消毒液、担架等。
2. 事故调查所需设备:录音笔、相机、电脑等。
六、培训与演练1. 公司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工伤事故应急处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公司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工伤事故应急预案为预防工伤事故发生后对伤员造成更大的伤害,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恶化,将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现成立以职能部门全体人员为主的救护小组,以备事故发生后尽快____人员投入抢救。
一、安全生产委员会:二、工伤应急措施1、车间一旦有人受伤,车间班组长应立即通知车间主任和安全员,并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如果是触电意外,应立即切断电源;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泥砂、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由车间主任和安全员到现场了解情况。
2、伤情轻微的,由车间主任现场进行安抚,仓库管理员提供简单的应急医药用品进行处理。
3、伤情不明或严重的,首先应及时救护伤者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制止事故的漫延和扩大。
伤者要送往工伤定点医院(阳逻中心医院)后,相关部门要协调好医院为伤者尽快得到医治,让伤员减少痛苦,同时安排好护理人员,做好护理工作。
4、发生工伤事故后,部门负责人应立即在____小时内认真如实口头报告系统部。
然后责承现场证人(两人以上),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详细经过、原因、伤亡人数、伤者姓名、年龄、工种、伤害的具体部位和程度等内容,以书面的形式并签名;如有肇事者,则肇事者也应写出事故发生的详细经过并签名,报送系统部。
5、工伤事故发生后,应由系统部牵头联合事故部门,其它事故的发生应有相关部门,成立____人以上的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的情况进行调查取证,了解事故发生的过程,从而确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对重大伤害事故的,可先做初步的调查,待伤者伤势稳定后再作进一步的调查,然后以书面形式,报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
6、六、发生工伤事故,人力资源部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根据伤者伤害的程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科”申报工伤认定的申请。
7、事故部门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有关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未处理不放过)的原则,把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形成书面材料报系统部,系统部要根据整改措施进行跟踪落实。
工伤事故应急预案范本是指企业或组织为应对突发的工伤事故事件而制定的预先计划,旨在减少伤亡人员数量、减轻事故后果、保护员工的安全健康,并迅速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工伤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充分考虑以下要素:1. 应急组织:明确应急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和成员名单,确保应急指挥系统的高效运转。
2. 应急处置程序:制定详细的工伤事故应急处置程序,明确各个环节的操作规程和责任人。
3. 应急装备和物资:提前准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药品等物资,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救助和治疗伤亡人员。
4. 应急通讯:建立健全的应急通讯系统,包括内部通讯设备和与外部联系的手段,确保及时准确地发布应急信息。
5.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工伤事故的应急能力和处置水平。
6. 事故调查与总结:对每一起工伤事故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企业或组织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工伤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审查和更新,以确保应急响应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同时,员工应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事故预防和自救能力,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工伤事故应急预案范本(二)1. 事故概述在工作场所,工人从事各种职业活动时,难免会面临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这可能导致工伤事故的发生。
为了确保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及减少工伤事故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制定工伤事故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2. 预案目标工伤事故应急预案的目标是在工伤事故发生时迅速有效地采取紧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减轻企业的经济损失。
3. 预案原则(1) 应急救援原则:快速、即时和有效。
(2) 人员优先原则:保护员工的生命和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
(3) 综合应急原则:综合运用各种应急措施和资源。
(4) 预防为主原则:在事故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
4. 应急组织结构(1) 应急指挥部:由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应急预案,并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
工伤事故预案、急救与处理一、演习目的:为了提高生产部员工对突发工伤事故的应对能力,各相关部门责任人及员工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否合理、快速以及公司制定“工伤事故应急预案”的有效性,特进行本次“工伤事故应急预案”演习。
二、演习依据:相关人员依据“工伤事故应急预案”(见附件:1)阐述的权责处置事故。
三、责任部门:综合办公室、各生产班组四、演习人员:五、演习分工:1.现场受伤模拟由负责组织,人员参加。
2.其他相关责任人按照各自职责应对。
3.演习总指挥张振华,发布演习开始和结束口令,负责检验各个环节及演习时间计时,评估演习成绩。
六、演习方案:1. 由班长田士涛组织,模拟生产现场发生一起因违章操作导板动作造成的人员骨折安全事故,伤员疼痛倒地,现场生产停止,班长组织人员保护现场并上报当班作业长。
2.当班作业长接报后,立刻赶赴事发地,查看伤情,组织人员做好伤者急救和保护现场工作,通知紧急调派车辆至车间3#门口等待送医,3.当班作业长调派人员,分工做好伤者紧急救治和医疗器械的准备,将伤者用担架抬至车间3#门口,同时安排人员至车间2#门附近迎接管理部安排的送医车辆。
4.公司安全员组织抢救工作,指导人员将伤者谨慎正确送上紧急护送车,避免因为救治不良造成伤者二次伤害,安排人员护送伤者送医院救治。
5.伤员安全送上车子后模拟演习结束。
6.公司安全员组织事故原因调查并制定整改措施。
七、演习时间:附件:1附件:2 演习检查评估表演习检查表检查项目演练效果反应速度处理方法预案的有效性附件:3 事故现场急救与处理事故现场急救与处理在作业现场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后,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及时采取科学、正确的现场急救方法,就可大大降低受伤人员的死亡率或减轻受伤人员伤愈后的后遗症。
因此,每位从业人员都应熟悉并掌握现场急救的简单方法,以避免或防止延误救护时间和采用不正确的救护方法,使事故发生以后的自救与互救更具及时性和有效性。
第一节止血法人体在突发事故中引起的创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和血管的损伤,可能是闭合性的或是开放性的损伤,造成出血征象。
一般来说,一个正常成年人全身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8%左右,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人,血液约为4800毫升。
出血量少时,一般不引起伤员血压、脉搏的变化;若出血量超过总量的20%以上时,出现头昏头晕、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皮色苍白、尿量减少等症状。
出血量超过总量的40%就有生命危险。
因此,止血是极为重要的一项措施,必须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止血,这对抢救伤员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用止血方法及适用部位常用的止血方法主要是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及加垫屈肢止血法等,目前,以加压包扎止血法应用最广泛。
1.压迫止血法适用于头、颈、四肢动脉大血管出血的临时止血。
方法:用手指或手掌用力压迫伤口附近靠近心脏一端的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阻断血液流通,能很快起到临时止血的效果。
2.止血带止血法只适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其他止血方式不能止血时才用此法。
止血带一般有橡皮止血带(橡皮条和橡皮带),布制(纱布、毛巾、布带等)等,医务人员多用橡皮止血带止血。
布制止血带的方法:绕受伤肢体一圈绑扎打结固定,取一根小棒穿在布带圈内,提起小棒拉紧,将小棒依顺时针方向绞紧,直到不流血为止。
在绑扎和绞止血带时,不要过紧或过松。
过紧造成皮肤或神经损伤;过松则起不到止血的作用。
3.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各种伤口,是一种可靠的非手术止血法,应用最广泛。
方法:先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毛巾敷在伤口上,然后用绷带紧紧包扎,包扎范围应比伤口稍大。
若伤肢有骨折,还要另加夹板固定。
4.加垫屈肢止血法多用于小臂和小腿的止血,它利用肘关节或膝关节的弯曲功能,压迫血管达到止血目的。
在肘窝或腘窝内放入棉垫或布垫,然后使关节弯曲到最大限度,再用绷带把前臂与上臂(或小腿与大腿)固定。
二、身体不同组织出血的止血方法1.毛细血管出血血液从伤口渗出,出血量少,色红,危险性小。
处理时只需要在伤口处盖上消毒纱布或干净手帕等,再加上棉花团或纱布卷,然后用绷带扎紧即可止血。
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缓慢不断流出。
处理时一般抬高出血肢体以减少出血,然后在出血处放几层纱布,加压包扎即可达到止血目的。
3.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来自伤口的近心端,呈搏动性喷血,出血量多,速度快、危险性大。
动脉出血一般使用压迫法止血,即在出血动脉的近心端用手指把动脉压在骨面上予以止血。
三、身体不同部位出血的止血方法1.头部出血头部前面出血时,可在耳前对着下颌关节点压迫颞动脉,如图6-2a所示;头部后面出血时,应压迫枕动脉止血,压迫点在耳后乳突附近的搏动处。
2.面部出血要压迫面动脉,压迫点在下颌角前面约2cm处,用手指正对着下颌骨压住。
3.颈部出血要压迫颈总动脉。
用手指揿在一侧颈根部,向中间的颈椎横突压迫,如图6-2b所示。
但绝对禁止同时压迫两侧的颈总动脉,以免引起大脑缺氧而昏迷。
a)颈动脉压迫部位 b)颈总动脉压迫部位图6-2 颞动脉和颈总动脉压迫部位4.腋部和上臂出血可压迫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外缘,用手指向后方第一肋骨压迫。
5.前臂出血可压迫肱动脉,使伤指外展,用四指压迫上臂内侧。
6.手掌出血将患肢抬高,可用两手的拇指放在手腕横纹上方的两侧桡、尺动脉搏动处,将其分别压于桡、尺二骨上。
7.手指出血将患肢抬高,用食指拇指分别压迫手指掌侧的两侧的指动脉。
8.大腿部出血可压迫股动脉。
压迫点在腹股沟皱纹中点搏动处,用手指向下方的股骨面压迫。
9.足部出血用两手的拇指分别压迫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胫后动脉。
四、止血时的注意事项1.采用压迫止血法时,应根据不同的受伤部位,正确选择指压点。
2.采用止血带止血时,注意止血带不能直接和皮肤接触,必须先用纱布、棉花或衣服垫好并做时间标记,在转送医院途中,要每隔1小时松解止血带1-2分钟,用指压法代替止血。
3.扎止血带的部位不要离出血点太远,以避免使更多的肌肉组织缺血、缺氧。
一般绑止血带的位置是上臂或大腿上的1/3处。
第二节包扎法有外伤的伤员经过止血后,就要立即用急救包、纱布、绷带或毛巾等包扎起来。
及时、正确的包扎,既可以起到止血的作用,又可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污物进入,避免细菌感染。
当伤员有骨折或脱臼时,包扎还可以起到固定敷料和夹板的作用,以减轻伤员的痛苦,并为安全转送医院救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绷带包扎1.环形包扎法适用于颈部、腕部和额部等处。
绷带每圈须完全或大部分重叠,末端用胶布固定,或将绷带尾部撕开打一活结固定。
2.螺旋包扎法多用于前臂和手指包扎。
先用环形法固定起始端,把绷带渐渐斜旋上缠或下缠,每圈压前圈的一半或1/3,呈螺旋形,尾端在原位缠两圈予以固定。
3.螺旋反折包扎法多用于粗细不等的四肢包扎。
开始先用螺旋包扎,待到渐粗处,以一手拇指按住绷带上面,另一手将绷带自该点反折向下,并盖前圈的一半或1/3。
各圈反折须整齐排列,反折头不宜在伤口和骨头突出的部位。
4.“8”字包扎法多用于肘、膝、腕和踝等关节处。
包扎是以关节为中心,从中心向两边缠,一圈向上一圈向下地包扎。
5.回转包扎法用于头部的包扎。
自右耳上开始,经额、左耳上,枕外粗隆下,然后回到右耳上始点,缠绕两圈后到额中时,将带反折,用左手拇指、食指按住,绷带经过头顶中央到枕外粗隆下面,由伤员或助手按住此点,绷带在中间绷带的两侧回返,直到包盖住全头部,然后缠绕两圈加以固定,如图6-3所示。
图6-3 回转包扎法二、三角巾包扎1.头部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折叠成两指宽,中央放于前额并与眼眉平齐,顶尖拉向脑后,两底角拉紧,经两耳的上方绕到头的后枕部打结。
如三角巾有富余,在此交叉再绕回前额结扎。
另外,可将三角巾的顶角和底部中央各打一结,形似风帽。
把顶角结放于前额,底结放在后脑部下方,包住头部,然后再将两底角往面部拉紧,包绕下颌拉至脑后枕部打结固定,如图6-4所示。
图6-4 头部风帽式包扎法2.面部包扎法先在三角巾顶角打一结,套在下颌处,罩于头面部,形似面具。
底边拉向后脑枕部,左右角拉紧,交叉压住底边、再绕至前额打结。
包扎后,可根据情况,在眼、口处剪开小洞。
3.上肢包扎法当手臂受外伤时,可将伤臂的手指尖对着毛巾一角,把这一角翻向手背,另一角从手掌一侧翻过手背并压在掌下,再把三角巾的另一端翻过来,包绕前臂,最后用带子结扎。
上臂受伤时,可把三角巾一底角打结后套在受伤的那只手臂的手指上,把另一底角拉到对侧肩上,用顶角缠绕伤臂并用顶角上的小布带结扎,然后把受伤的前臂弯曲到胸前,成近直角形,最后把两底角打结。
手部受伤时,可将手掌心向下放在三角巾中央,手指朝向三角巾的顶角,底边横向腕部,把顶角折回,两底角分别围绕手掌左右交叉压住顶角后,在腕部打结,如图6-5所示。
图6-5 三角巾手部包扎法4.下肢包扎法膝关节(肘关节相同)受伤时,应根据伤肢的受伤情况,把三角巾折成适当宽度,使之成为带状;然后把它的中段斜放在膝(肘)的伤处,两端拉向膝(肘)后交叉,再缠绕到膝(肘)前外侧打结固定,如图6-6所示。
足部受伤时,将脚掌心向下放在三角巾中央,脚趾朝向三角巾的顶角;把项角折回,两底角分别围绕脚掌左右交叉压住项角后,在脚腕部打结。
图6-6 三角巾膝部包扎法三、包扎时的注意事项1.包扎时要做到快、准、轻、牢。
“快”就是包扎动作要迅速、敏捷、熟练;“准”就是包扎部位要准确;“轻”就是包扎动作要轻柔,不能触碰伤口,打结也要避开伤口;“牢”就是要牢靠,不能过紧或过松,。
过紧会妨碍血液流动。
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容易造成绷带脱落或移动。
2.头部外伤和四肢外伤一般采用三角巾包扎和绷带包扎。
如果抢救现场没有三角巾或绷带,可利用衣服、毛巾等物代替。
3.在急救中,如果伤员出现大出血或休克情况,则必须先进行止血,不要因为忙于包扎耽误了抢救时间。
第三节断肢(指)与骨折的处理一、断肢(指)的处理发生断肢(指)后,除作必要的急救外,还应注意保存断肢(指),以求进行再植。
保存的方法是:将断肢(指)用清洁布巾包好,不要用水冲洗伤面,也不要用各种溶液浸泡。
若有条件,可将包好的断肢(指)置于冰块中,快速送往医院。
二、骨折的固定方法对于骨折的伤员,在送往医院前,需对伤肢进行固定。
1.上肢肱骨骨折的固定肱骨骨折可用夹板固定,即就地取材,如木板、竹片、条状物等,放在上臂内外两侧,并用绷带或布带缠绕固定,然后把前臂屈曲固定于胸前。
也可用一块夹板放在骨折部位的外侧,中间垫上棉花或毛巾,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
2.前臂骨折的固定用长度与前臂相当的夹板,夹住受伤的前臂,再用绷带或布带自肘关节至手掌进行缠绕固定,然后用三角巾将前臂吊在胸前。
3.股骨骨折的固定用两块一定长度的夹板,其中一块的长度与腋窝至足根的长度相当,另一块的长度与伤员的腹股沟到足根的长度相当。
长的一块放在伤肢外侧腋窝下并和下肢平行,短的一块放在两腿之间,用棉花或毛巾垫好肢体,再用三角中或绷带分段扎牢固定,如图6-7所示图6-7 股骨骨折固定法4.小腿骨折的固定取长度相当于由大腿中部到足根那样长的两块夹板,分别放在受伤的小腿内外两侧,用棉花或毛巾垫好;再用三角巾或绷带分段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