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日常检测记录精选文档
- 格式:docx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水源测试过程质量检查记录一、测试项目基本信息:日期:测试地点:测试人员:监测单位:测试开始时间:测试结束时间:二、测试准备:1.测试设备:列出使用的测试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水质采样器、浊度计、PH计、电导率计等;2.校准情况:检查测试设备是否进行了校准,并记录校准时间和结果;3.样品容器:检查使用的样品容器是否干净,无污染。
三、水质采样:1.采样点选择:记录采样点的坐标、地理位置和相关特征;2.采样器具准备:清洗采样器具,使用无菌采样器作为备用;3.采样深度:按照相关标准,确认采样深度,并记录;4.采样次数:记录每个采样点的采样次数;5.采样方式:记录采样时的操作方式,包括手持、固定等;6.采样时间间隔:记录每次采样的时间间隔,保证样品的时效性;7.采样记录:记录每次采样的水深、水温、浊度、PH、电导率等相关参数。
四、样品存储与运输:1.样品容器选择:选择合适的容器进行样品的保存,避免样品的二次污染;2.样品保存:按照相关标准,将样品保存在低温、避光、防污染的环境中;3.样品标识:为每个样品标明采样点、采样日期、样品编号等信息;4.运输准备: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并保持样品的温度和密封性;5.运输记录:记录样品的运输过程和交接情况。
五、数据处理:1.数据录入:将采样所得数据录入计算机或数据库中;2.数据验证:验证录入的数据与原始记录是否一致;3.数据计算:按照相关标准和方法,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4.数据分析:分析数据的趋势和变化,并进行质量控制;5.数据报告:编制数据报告,包括测试结果、分析和结论。
六、质量检查:1.原始记录检查:检查原始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核对各项参数的记录是否齐全;2.设备检查:检查测试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包括电池、传感器等;3.样品存储检查:检查样品的保存和运输过程中是否有污染和泄漏;4.数据处理检查:检查数据录入和计算的准确性,并核对数据分析的过程;5.报告质量检查:检查数据报告的格式、内容和结论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水的检查报告单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对生物体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稳定,对水源进行定期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本报告旨在对所采集的水样进行全面检测,并提供详细的检查报告。
二、水样来源与采集方法本次检查的水样来自市内的三个主要水源地:A水库、B河流和C地下水井。
采集方法采用专业的水样采集器,确保水样的代表性。
在采集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以避免污染。
三、检测指标与实验方法本次检测涵盖了以下主要指标:浊度、总悬浮物、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硝酸盐氮、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
实验方法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检测结果与分析1. 浊度:三个水源地的水样浊度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表明水质较为清澈。
2. 总悬浮物:A水库和B河流的悬浮物含量略高于C地下水井,可能与地表径流携带的泥沙有关。
3. PH值:三个水源地的PH值均在正常范围内(6.5-8.5),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4. 溶解氧:各水源地溶解氧含量适中,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存。
5. 化学需氧量:三个水源地的化学需氧量均较低,表明有机物含量较低,水质较好。
6. 氨氮:B河流的氨氮含量略高于国家标准限值,可能与上游农业排放的氮肥有关。
7. 硝酸盐氮:各水源地的硝酸盐氮含量均较低,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8. 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A水库和B河流的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略高于C地下水井。
考虑到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是评价水质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这一结果可能提示A水库和B河流存在一定的卫生安全隐患。
为了进一步分析这一结果,我们进行了病原体检测。
五、病原体检测与结果分析针对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较高的A水库和B河流,我们进行了病原体检测,包括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环孢子虫和蓝氏贾第鞭毛虫等常见饮用水源病原体。
结果显示,所有病原体均为阴性,表明A水库和B河流在病原体方面是安全的。
六、结论与建议1. 结论:总体来说,三个水源地的水质基本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水质检测记录范文一、采样点:XXX水厂二、采样日期:2024年6月15日三、检测项目:1.pH值2.溶解氧3.浊度4.总大肠菌群5.氨氮6.氯化物7.铜8.铁9.锰10.氟化物四、检测方法:1.pH值:使用酸碱度计进行测量,按照酸碱度计的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2.溶解氧:使用溶解氧检测仪进行测量,按照检测仪的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3.浊度:使用浊度仪进行测量,按照浊度仪的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4.总大肠菌群:采用膜过滤法,将水样通过膜滤器过滤,将膜滤器放入含有营养物质的琼脂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统计大肠菌群落的数量。
5.氨氮:使用氨氮测试仪进行测量,按照测试仪的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6.氯化物:使用氯化钠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根据滴定过程中的颜色变化判断氯离子的浓度。
7.铜: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量,按照分析方法进行操作。
8.铁:使用比色法进行测量,按照比色法的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9.锰:使用高锰酸钾滴定法进行测量,按照滴定法的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10.氟化物:使用离子选择电极进行测量,按照电极的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五、检测结果:1.pH值:6.82. 溶解氧:8.5 mg/L3.浊度:2NTU4.总大肠菌群:100CFU/mL5. 氨氮:0.5 mg/L6. 氯化物:50 mg/L7. 铜:0.02 mg/L8. 铁:0.1 mg/L9. 锰:0.05 mg/L10. 氟化物:0.5 mg/L六、评价与建议:根据以上检测结果,我们可以评估水质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得出以下的评价与建议:1.pH值符合饮用水标准,水质酸碱度适宜。
2.溶解氧浓度较高,水体富氧,适宜生物生长。
3.浊度低,水质清澈透明。
4.总大肠菌群的数量较低,符合卫生标准。
5.氨氮浓度低,水质优良。
6.氯化物浓度适中,不影响水的使用。
7.铜、铁、锰的浓度均低于相应标准,不会对水质造成明显影响。
8.氟化物浓度低于标准,水质适宜。
综上所述,根据本次水质检测结果,可以认为XXX水厂的水质处于良好水平,可以供人们安全饮用和使用。
污水处理检测记录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效果,进行污水处理检测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检测记录的标准格式。
二、检测记录基本信息1. 检测记录编号:WSD-2022-0012. 检测日期:2022年7月15日3. 检测地点:某市XX污水处理厂4. 检测人员:张工、李工5. 检测设备:pH计、溶解氧仪、浊度计等三、检测项目及结果1. 污水流量检测:- 检测方法:使用流量计测量污水处理厂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流量- 检测结果:进水口流量为500m³/h,出水口流量为450m³/h2. 污水pH值检测:- 检测方法:使用pH计对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污水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进水口pH值为7.2,出水口pH值为7.53. 溶解氧检测:- 检测方法:使用溶解氧仪对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污水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进水口溶解氧含量为5.6mg/L,出水口溶解氧含量为6.2mg/L4. 污水浊度检测:- 检测方法:使用浊度计对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污水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进水口浊度为50NTU,出水口浊度为10NTU5. 污水COD(化学需氧量)检测:- 检测方法:采用标准化学分析方法对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污水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进水口COD浓度为200mg/L,出水口COD浓度为50mg/L6. 污水氨氮检测:- 检测方法:采用标准化学分析方法对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污水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进水口氨氮浓度为20mg/L,出水口氨氮浓度为5mg/L四、数据分析与结论根据以上检测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口流量为500m³/h,出水口流量为450m³/h,出水口流量略低于进水口流量,可能由于设备运行不稳定导致。
2. 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口pH值为7.5,处于中性偏碱性范围,符合环境排放标准。
3. 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口溶解氧含量为6.2mg/L,高于进水口溶解氧含量,表明污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氧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充。
水质检测报告(填写范本)1. 概述本报告旨在提供有关水质检测结果的详细信息,以评估水源的健康与安全状况。
以下是对水样进行的测试和分析的结果。
2. 检测方法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我们使用了以下测试方法来评估水质:- pH值测试- 悬浮物浓度测试- 溶解氧浓度测试- 水温测量- 含氯量测试3. 检测结果根据我们的测试结果,以下是对水样的评估:- pH值:测试结果显示水样的pH值为 X。
这个值在标准范围内,表明水源的酸碱度正常。
- 悬浮物浓度:测试结果显示水样的悬浮物浓度为 X。
这个值低于标准限制,说明水质清澈透明。
- 溶解氧浓度:测试结果显示水样的溶解氧浓度为 X。
这个值在标准范围内,表明水质富含氧气。
- 水温:测试结果显示水样的温度为X。
这个值在标准范围内,表明水源的温度适宜。
- 含氯量:测试结果显示水样的含氯量为 X。
这个值低于标准限制,说明水源中的氯含量适宜。
4. 结论综合以上测试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根据我们的测试,水质检测结果表明水源的酸碱度、悬浮物浓度、溶解氧浓度、水温和含氯量均符合健康与安全标准。
因此,我们认为该水源的水质是好的,并建议继续保持监测以确保长期的水质安全。
5. 建议尽管本次检测结果良好,我们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以保持水源的健康和安全:- 定期监测水质,确保长期水质安全。
- 定期清洁和维护水源设备,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 治理周围环境,防止有害物质和污染物进入水源。
6. 数据来源本报告的检测数据来自专业实验室进行的水质检测,并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分析和评估。
请注意,本报告提供的结果仅适用于该次检测水样,不能代表整个水源的水质情况。
建议在需要时定期进行水质检测以保持水源的健康与安全。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记录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记录————————————————————————————————作者:————————————————————————————————日期: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一实验目的:1.1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1.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1.3掌握水质监测各项指标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1.4掌握实验所需仪器的使用方法。
1.5了解监测区域水质污染状况。
二实验方案的制定程序:2.1基础资料的收集经度:117.097纬度:39.088宽度:19m深度:3m海拔:4m2.2实验采样布点在城建正门前桥边进行采样,左右各取一个。
监测项目温度pH值电导率溶解氧COD高锰酸钾指数硫化物磷悬浮物六价铬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砷汞镉铅铁TOC总氯2.3样品保存与运输1.水样采集后应使用冷藏箱冷藏并尽快运到实验室。
2.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应当场固定处理、且必须充满容器。
3.测定金属离子时应加入HNO3调节水样pH至1~2。
4.测定pH、温度电导率的水样应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测定。
三现场采样与监测3.1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火焰原子检测器、原子荧光检测器、TOC分析仪仪器规格数量(个)仪器规格数量(个)三角瓶250ml 6 比色管架 1碘量瓶250ml 2 电炉1000w 1磨口三角瓶250ml 1 剪刀把 1冷凝管 1 乳胶管根 2烧杯100ml 2 吸耳球 2烧杯200ml 2 玻璃棒根 2烧杯500ml 2 滤膜张 5烧杯1000ml 1 滤纸张10容量瓶100ml 1 漏斗个 1容量瓶250ml 1 镜头纸本 1容量瓶500ml 1 移液管1ml 2容量瓶1000ml 1 移液管2ml 2试剂瓶50ml 2 移液管5ml 2试剂瓶125ml 2 移液管10ml 2试剂瓶500ml 2 移液管25ml 1试剂瓶1000ml 2 移液管50ml 1滴瓶50ml 2 移液管架 1比色管50ml 10 酸式滴定管50ml 1取样瓶500ml 2 碱式滴定管50ml 1量筒500ml 1 量筒100ml 23.2实验材料(化学药品)3.3现场采样及处理方法需要现场测的指标可当时完成如温度、电导率、溶解氧、如条件不允许,应立即送往实验室测定;测定悬浮物、pH、生化需氧量等项目需要单独采样,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的水样,必须充满容器。
水质巡查记录表
一、巡查信息
1. 日期:[填写巡查日期]
2. 巡查人:[填写巡查人姓名]
二、巡查地点
1. 水源:[填写水源地点]
2. 水处理站:[填写水处理站地点]
3. 水管网络:[填写水管网络地点]
三、巡查内容
1. 水质测试
(1)pH值:[填写测试结果]
(2)溶解氧含量:[填写测试结果]
(3)浑浊度:[填写测试结果]
2. 水源保护情况
(1)周围环境污染情况:[填写观察情况](2)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填写观察情况](3)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填写问题及建议] 3. 水处理站运行情况
(1)处理工艺是否正常运行:[填写观察情况](2)设备是否正常维护:[填写观察情况]
(3)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填写问题及建议]
4. 水管网络情况
(1)水管是否有破损或漏水:[填写观察情况]
(2)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填写问题及建议]
四、处理措施
1. 针对巡查发现的问题,采取以下处理措施:[填写处理措施]
2. 处理结果及整改情况:
[填写处理结果及整改情况]
五、巡查总结
根据本次巡查情况,在日后巡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填写巡查总结及注意事项]
---
以上为水质巡查记录表,用于记录水质巡查的基本信息、巡查内容及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措施。
通过记录和分析巡查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保障水源安全和人民生活用水的质量。
水质处理常规化验项目一、常规检测【1】常规指标分类共包括四大分类(1)、微生物指标——包括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菌落总数. (2)、毒理指标——包括砷、铬、汞、硝酸盐、三氯甲烷、甲醛。
(3)、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包括色度、浊度、臭和味、PH、铁、锰、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总固体、耗氧量.(4)、放射性指标【2】实验室常规检测一、色度(1)定义水的色度是对天然水或处理后的各种水进行颜色定量测定时的指标.色度包括真色和表色真色即溶解状态的物质所产生的颜色,而由悬浮物质产生的颜色即为表色。
(2)检测(实验室)铂—钴标准比色法(因为此方法操作简便,色度稳定,标准色列如保存适宜,可长期使用。
)铂-钴比色法参照采用国家标准ISO7887-1985《水质颜色的检测与测定》。
铂—钴比色法适用于清洁水,轻度污染并略带黄色调的水,比较清澈的地面水,地下水和饮用水.用氯铂酸钾(K2PtCl6)和氯化钴(CoCl2•6H2O)配制成测色度的标准溶液。
氯铂酸钾1。
246g,氯化钴1g,放入100ml纯水,加入100ml盐酸,然后用纯水定容至1000ml,这就是500NTU,取11支比色管,分别放入0ml、0.5ml、1ml、1。
5ml……,分别对应的是0ntu、5ntu、10ntu、15ntu……,进行比较。
测定范围:最低检测色度为5度,测定范围为5-50度。
(3)色度的国家标准是:GB5749-2006,<15ntu。
(4)色度形成的原因天然水经常显示出浅黄,浅褐或黄绿等不同的颜色,产生颜色的原因是溶于水中的腐殖质,有机物或无机物质所造成的.另外,当水体受到工业废水的污染时也会呈现不同的颜色.例如,粘土能使水带黄色,铁的氧化物会使水变褐色,硫化物使水呈浅蓝色,藻类使水变绿色,腐败的有机物会使水变成黑褐色等。
(5)分析色度的成因,如何解决色度是由于水中的溶解性的物质或胶体物质所呈现的类黄色乃至黄褐色的程度。
检测人员:样品序号1蒸馏水2样品序号1蒸馏水2样品序号1蒸馏水2检测日期项目数值平均值判断①余氯②③空白④项目数值平均值判断⑤硬度⑥⑦空白⑧项目数值平均值判断⑨磷酸盐⑩?空白?小组第组主要填表人天气状况气温距离最近人类居住区的距离:(估计)位置距离最近企业的距离:(估计)地形山区、丘陵地、平原、盆地、其它:河川及河岸形态天然河流 ; 低度治理河川 ; 高度整治河川气味:无明显气味、有点臭味道、有明显腐臭味、呛鼻臭味、河床质地:黑色腐泥、淤泥、细泥砂、小砾石、卵石、整体粗砂石、大石块、其它物外观河床颜色:土黄色、绿色(绿苔)、黑色··理颜色:无色、绿色、蓝色、土黄色、暗褐色特透光观察透光度:清澈、微浊、浑浊、其他描述性天然水、饮用水、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水体利水体类型业用水、污水(完全污染)用及污水污染类 A:1、生活污水 2、农业污水 3、工业污水 4、染状况型特殊行业污水植河道内(种类、数量(面积)、株高、生长状况等的描述)被的植被特征检测人员:样品序号1蒸馏水2样品序号1蒸馏水2样品序号1蒸馏水2检测日期项目数值平均值判断?pH??空白?项目数值平均值判断?溶解氧??空白?项目数值平均值判断21氨氮2223空白24笔记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