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根域限制栽培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9.82 MB
- 文档页数:75
2017年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农业科技园区专项申报指南---宁夏科技厅附件2017年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农业科技园区专项申报指南一、项目名称:设施瓜菜轻简化栽培(精细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内容:1. 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打板机、覆膜机(带滴灌安装)、移栽机引进集成研究与示范;2. 打药机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3. 采摘运输车研发与示范;4. 半自动水肥一体化设备集成应用研究;5. 自动卷帘与通风设备集成与应用。
考核指标:集成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打板机、覆膜机(带滴灌安装)、移栽机田间操作规程1套;集成打药机、采摘运输车、半自动水肥一体化、自动卷帘与通风田间应用操作规范1套;设施瓜菜栽培机械化率达到40%,劳动生产率提高25%,轻简化栽培示范面积500亩,辐射带动1000亩。
二、项目名称:设施瓜菜低成本基质袋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内容:1.低成本基质袋研发与定型;2.低成本基质研发;3.适宜栽培袋使用的专用滴灌带研发;4.低成本基质袋培长效缓释专用肥研发;5.低成本基质袋培追肥专用肥研发;6.低成本基质袋培自动化灌溉制度研究与示范;7.设施瓜菜低成本基质袋培技术示范推广。
考核指标:研发定型低成本基质袋1种;研发低成本基质1种;研发适宜栽培袋使用的专用滴灌带1种;研发低成本基质袋培长效缓释专用肥1~2种;研发低成本基质袋培追肥专用肥3~4种;建立设施瓜菜低成本基质袋生产线1条;制定主要果菜(番茄、辣椒、甜瓜、西瓜等)低成本基质袋培的标准化技术操作规范5套;建立核心示范基地100亩,示范推广500亩,提高水、肥利用率25%,提高产量20%,申请专利1项。
三、项目名称:设施农业全程可控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内容:1. 开展轨道式吊蔓方式集成创新,方便操作与管理;2. 开展设施蔬菜生产环境自适应平衡决策与管理系统研发,集成植株栽培环境调控、CO2施肥、臭氧消毒等智能控制系统及综合管理技术,创新传统暖气管道加温方式和湿帘风机降温方式;3. 开展新型多功能栽培槽、封闭式栽培、营养液循环利用、微环境调节、智能授粉机器人、轨道式吊蔓、水肥数字化智能管理等研发与集成,实现优质、高效、节能、清洁生产,创建温室全程可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
第十章园艺植物的生物学调节教学内容:第一节嫁接调节第二节根域限制第三节其他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嫁接调节以及根域限制调节的方法;了解其他如密植、连做、间作等生物学调节方法。
第一节嫁接调节一.矮化栽培的意义果树矮化栽培之所以在近代兴起并成为果树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与乔砧稀植栽培相比,矮化密植栽培具有下列优点:1. 树体矮小、管理方便,生产效率高。
2. 早结果、早丰产,单位面积产量高。
3. 果实成熟早、品质好。
4. 密植果树生命周期短,便于品种更新换代。
二.矮化栽培的途径(一)利用矮化砧木利用矮化砧或矮化中间砧可使嫁接在其上的普通型品种树体矮小紧凑。
这种矮化途径是目前世界上果树矮化栽培中采用最多、收效最显著的一种。
矮化砧木不仅能限制枝梢生长、控制树体大小,又能促进果树早结果、多坐果、产量高、品质好,而且矮化效应持续期长而稳定。
还可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栽培要求选用不同矮化效应的砧木。
(二)利用短枝型品种短枝型品种是指树冠矮小,树体矮化,密生短枝,且以短果枝结果为主的矮型突变品种。
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生长习性方面的矮和结果方面的短果枝结果。
现有的短枝型品种都是由普通型品种变异而来的,其特点是枝条节间短,易形成短果枝,树体矮小、紧凑,只有普通型树体的1/2~3/4大小。
此外,也具有结果早,果实着色好等优点。
若选择适当的砧穗组合,将其嫁接到矮化砧木或矮化中间砧上,树体更矮小,更适于高密度栽植。
由于短枝型品种自身具有矮化特性,可以选用适应性好的砧木,因而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国内外都很重视。
(三)采用矮化栽培技术利用栽培技术致矮,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创造一定的环境条件,以控制树体生长,使其矮化;二是采用致矮的整形修剪技术措施;三是采用化学矮化技术。
1.环境致矮选择或创造不利于营养生长的环境条件,如易于控制肥水的沙质土壤,利用浅土层限制垂直根生长;适当减少氮肥,增加磷、钾肥用量,控制灌水等,控制树体生长,使树体矮化2.修剪致矮致矮的修剪技术措施很多,如环状剥皮、环割、倒贴皮、绞缢、拉枝、拿枝、扭梢、短枝修剪和根系修剪等。
葡萄限根栽培技术要点作者:周国强来源:《农家科技》2019年第07期摘要:葡萄种植引用了限根栽培新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保证了葡萄品质。
关键词:葡萄;限根栽培;技术要点近年来,为了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传统种植模式,桐乡市濮院镇在倡导适度规模经营基础上,积极探索葡萄限根栽培新技术,通过大圣果蔬农场示范建设,进一步提升葡萄品质,实现节本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同时,将示范园作为样板来带动全镇产业发展,助推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
葡萄限根栽培是指在固定的空间里,通过控制根系的生长,来调节地上部分的营养生长,以及生殖生长,确保有更多的养分输送到果粒里,减少葡萄后期的裂果。
其主要优点,根域容积小,不受土壤条件制约,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根系密度大,可控水、控肥、控虫、控产量、控品质,还可节水、节肥,省劳力,防止养分流失,避免肥效延迟,管理方便,亩产可比常规种植提高10%以上。
下面以大圣果蔬农场为例,就葡萄限根栽培技术简要归纳如下:一、建园葡萄种植园要选择在光照充足,排灌和交通方便,土壤通透性好的位置。
秋、冬季时候根据天气情况翻耕葡萄园内的土壤。
在翻耕过程中,给予一定的营养成分的添加,主要是添加钙、镁、磷肥和土杂肥。
二、品种选用阳光玫瑰、巨峰、醉金香、夏黑。
三、种植时间一般从2月上旬开始到3月中旬结束,必须保证在未萌芽前种植完毕,以确保苗的成活率。
四、根域土壤培肥限根栽培对土壤培肥的要求较高,通过培肥投入大量的有机质,提高土壤通透性能,改良土壤结构。
一般有机肥和土的混合比为1:7,切记要分层混肥。
五、栽植密度与定植树形不同栽植密度也不同,一般采用主干棚架形,株距2~2.5m,行距8m。
在定植前将苗木浸没在1000倍辛硫磷和1000倍阿米西达混合液中进行消毒处理,一般12~24h。
葡萄成品苗留3~5芽定干。
在土壤封冻前进行定植,栽后进行一次充分的滴灌,覆土越冬;还可以在次年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定植,定植后进行一次充分的滴灌。
葡萄限根栽培技术是什么?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葡萄限根栽培,这种栽培方式极大减少了土壤耕作、施肥、灌水的面积,大量节约了土壤、肥料和水的使用量,还能实现肥水管理的半自动化和省力化,大大的降低劳动力成本,改善果实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那么葡萄该怎么进行限根栽培呢?限根栽培有什么好处呢?随专业人士一起来看看吧。
一、什么是葡萄限根栽培葡萄限根栽培是指在固定的空间内,提高控制根系的生长,调节地上部位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确保更多养分疏松到果粒中,减少后期裂果。
这种栽培方式单位栽培葡萄树少,但是亩产量却比常规方法增产10%以上,果实的糖度也提高了2度,每亩种植成本大约节省800块左右。
二、限根栽培要点这种栽培技术就是讲葡萄栽培在超高有机质的土壤中,以此保证根系生长质量和呼吸质量;它和常规栽培的肥水管理完全不同,常规栽培将肥料施入土壤中,利用土壤的缓冲后,肥料才被根系吸收,而限根栽培是肥料直接接触根系,将根系限制在一定区域中,促发大量吸收根,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正是因为肥料直接接触根系,所以必须要采取肥水一体化的供应,要限定肥液浓度,以免浓度过高而伤根,同时还有限定肥液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这种栽培技术前期基部不需要施肥,在栽培3-4年后,适当扩盘,同时供应强化水溶性有机肥即可。
三、葡萄限根栽培技术1、垄式栽培指在地面上铺垫微孔无纺布塑料薄膜后,再在上面堆积富含有机质的原因土,呈垄状,再在垄上栽培葡萄。
这种方法适合堆积土壤没有冻结多的地区,但是夏季根域土壤水分、温度稳定性较差。
2、箱筐式栽培利用箱筐式结构或者砖石结构设施根限栽培容器,填充混合土壤栽培葡萄,箱框下沿与土壤接触的缝隙可以留出多余的水分以避免积水。
这种方法缺点是根域缺水,温度不稳定,对低温抵御力差。
3、坑式栽培在地面上挖一个容积的坑,坑的四壁及底部铺垫微孔无纺布等可以透水但根系不能穿透的隔膜材料,内填营养土后植树于其中。
以上是葡萄限根栽培技术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百度文库。
【推荐】果树的限根栽培1.根域限制的概念:根域限制(rooting-zonerestriction,rootconfinement)就是利用一些物理或生态的方法将果树的根域范围控制在一定的容积内,通过控制根系的生长来调节地上部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过程的一种新型的栽培技术。
根域限制的方式主要有①垄式(raisedbed,盛土):指在地面上铺垫微孔无纺布或微微隆起(防止积水)的塑料膜后,再在其上堆积富含有机质的营养土呈土垄或土堆栽植果树。
由于土垄的四周表面曝露在空气中,底面又有隔离膜,根系只能在垄内生长。
这一方式操作简单,适合于冬季没有土壤结冻的温暖地域应用。
但是夏季根域土壤水分、温度不是太稳定。
②箱筐式(box,pot,container):指在一定容积的箱筐或盆桶内填充营养土,植果树于其中。
由于箱筐易于移动,适合于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应用。
缺点仍然是根域水分、温度不稳定,对低温的抵御能力较差。
③坑式(buriedbed):在地面以下挖出一定容积的坑,在坑的四壁及底部铺垫微孔无纺布等可以透水但根系不能穿透的隔膜材料,内填营养土后植树于其中。
王世平等用巨峰葡萄的研究表明,与垄式、箱筐式相比,坑式根域的水分、温度变幅小,果实品质进一步改善,可节约灌溉用水,并可在冬季寒冷的北方地域应用[1,2]。
近年来,在美、澳等国推广的部分根域干燥技术(partialrootzonedrying)也是根域限制栽培的一种简易的形式[3]。
2.根域限制的研究背景、进展及现状:传统的果树栽培学认为果树是多年生作物,只有培养强健高大的树体结构,才能高产量、长寿命。
所以“根深树大”、“深耕地多施肥”的观念曾支配了人们很久。
为了培养牢固强壮的树体,强调深耕地深施肥。
加上过分强求树形的重修剪,往往造成树体的徒旺生长,成花少,产量低,品质差。
特别是深翻地广施肥,使根系分布在比树冠投影面积更为广泛的范围内,难以判断根系的准确位置,施肥有一定的盲目性,也难以根据果树生长发育的需求适时适量准确地供肥。
阳光玫瑰葡萄的特征与栽培技术方法分析作者:徐昆泉王礼文来源:《种子科技》2022年第01期摘要:阳光玫瑰葡萄是欧美杂交种,功能叶寿命是3~5个月,基芽容易成花,副梢主芽有花,即便枝条非常弱,也有一些花,只需要两年的时间,幼树就能利用副梢结果。
这种葡萄是一种晚熟品种,从刚开始的萌芽到后期的成熟,大概需要165 d。
其属于大粒、浓香型葡萄,在自然条件下单粒质量通常是8 g,膨大后单粒质量是14~15 g,当单粒质量达到17~18 g时,葡萄品质就会降低。
为保证阳光玫瑰葡萄的产量和品质,种植人员要了解其特征,充分掌握和合理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否则就难以保证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也会减少种植人员的经济收入。
文章以阳光玫瑰葡萄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阳光玫瑰葡萄的特性特征,分析了阳光玫瑰葡萄的栽培技術方法,供参考。
关键词:阳光玫瑰葡萄;特征;栽培技术方法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1-0064-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663.1 文献标志码:B阳光玫瑰葡萄,又叫夏音马斯卡特,最初由日本果树试验场所培育。
尽管是欧美杂交种类,但也有欧亚种类特性。
该葡萄果穗外观呈圆锥形,肉质硬实、清脆,具有很强的可运输性,脱粒的发生概率较小,而且具有较强的抗病耐灾性,坐果质量好,培植简单方便。
因此,阳光玫瑰葡萄品质适合广泛推广种植,不仅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1 阳光玫瑰葡萄的特性就阳光玫瑰葡萄品种来看,其果穗是圆锥形,质量通常约600 g,最重能超过1 500 g。
并且果实的颜色是黄绿色,果皮属于中厚,果粉相当薄,果肉比较硬脆,其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约23%,散发出玫瑰香味,口感较好。
并且阳光玫瑰葡萄的坐果率很高,与巨峰品种的葡萄相比,其成熟期更晚,易栽培种植,而且很少出现裂果[1]。
同时,在阳光玫瑰葡萄种植中,若在盛花期和盛花后使用赤霉素有效处理,能真正实现无核化,也能增加果实种类,大幅度提升种植产量。
根域限制就是利用物理或生态的方式将葡萄的根系生长范围限制在一定的容积范围,通过调控根系的生长环境因子、养水分供给状态来调节地上部枝叶生长、结实和果实品质形成的技术。
根域限制突破了“树大根深”、“根深叶茂”的传统栽培理论,作者多年的研究表明,对于葡萄的生长来说,并不一定“根深”才能“叶茂”,限制根系生长范围也能“叶茂”。
在南方地区,地下水位高,根系分布在有积水的土壤层,会吸收过多的水分,影响果实的糖积累、果汁香味物质和果皮色素的形成,这是成熟的果实糖度上不去、果皮颜色上不去、果汁风味淡泊的主要原因。
同时,根系分布稀疏,投放在根系范围土壤表层(面)的肥料有相当大的部分不能被和根系接触,不能被根系及时吸收,会随灌溉水或雨水下渗流失,肥料利用率不高。
利用塑料膜等材料将根系生长范围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根系不能伸长到根域外吸收地下水,根域土壤水分状况不受土壤地下水位高低影响,投放到根域上层的肥料营养也可被密集的根系充分吸收,很少流失。
因此,可根据葡萄生长发育需求精确供给水分和营养,进而控制地上部枝叶生长、结实和果实品质形成。
(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305399.9(22)申请日 2015.06.08A01G 17/02(2006.01)(71)申请人安顺市平坝时尚果蔬专业合作社地址561100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夏云镇老鸡场村(72)发明人王相林(74)专利代理机构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代理人李雪梅(54)发明名称一种葡萄根域限制栽培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葡萄根域限制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苗木培育、栽培密度、根域容积、土壤管理、水分管理、营养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病虫害防治。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葡萄根域限制栽培方法,能促进果实着色,促进花芽的形成,提高花芽的质量,可以提高葡萄产量、改善果实的品质,在果实发育后期可以显著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并加速果实含酸量的下降。
具有消耗资源少,葡萄品质高,产量高、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优点,突破传统栽培观念的限制,而不受地理和土质的限制,可直接推广应用到庭院绿化和盐碱地种植,既起到较好的景观效益,又产生客观的经济效益,对葡萄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4823799 A (43)申请公布日2015.08.12C N 104823799A1.一种葡萄根域限制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苗木培育:将苗木栽植于内填土壤和有机质的混合物的塑料袋中,在4~8月份期间每月施用含氮15~20%的复合肥20~30克,及时充分灌水;萌芽后留1新梢生长,各节副梢留1叶摘心,8月下旬主梢摘心;(2)栽培密度:采用主干棚架形,其行距为1.5~2.0米,株距3~5米;(3)根域容积:采用垄坑组合式,坑深度为20~30cm,垄高为20~30cm,将根域的一部分置于坑内,另一部分采用垄的方式置于地上,在地面以下部分四壁采用厚无纺布或厚塑料薄膜铺设,底部铺垫厚无纺布,以利于透水;(4)土壤管理:施加有机肥,提高根域土壤有机质含量20~40%,控制含氮量在2.0~4.0%之间;(5)水分管理:灌水量以湿润根域土壤为宜;(6)营养管理:硬核期前每立方米的根域容积浇灌的营养液量为50~60L,硬核期后浇灌的营养液浓度15~20ppm,每周浇灌2~3次;(7)整形修剪:在夏季萌芽抽枝后,选留1个健壮新梢萌发,不留双蔓,去弱留强,去直留平,去生长蔓留结果蔓;(8)花果管理:健壮的结果枝留1~2个穗果,中庸枝只留1穗果,弱枝不留穗果;(9)病虫害防治:在萌芽前、新梢展叶后至开花前、开花期至落花后、果粒膨大初期、果粒膨大中后期分别进行喷药防治;(10)采收:待长出果实时摘除嫩尖和嫩叶,并在坐果后15~20天内用纸袋套住果实,在采摘前1~2周取下纸袋进行果实采收;(11)病虫害防治:在采收后可喷施1:0.8:200倍波尔多液或25%甲霜灵或68.75%杜邦易保1000~1500倍,以防治霜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