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质博物馆VI手册(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VI手册)
- 格式:ppt
- 大小:6.98 MB
- 文档页数:31
新开工作项目可行性报告工作项目名称:安徽省重点地质遗迹调查工作项目负责人:鹿献章承担单位名称:安徽省地质调查院计划项目名称: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实施单位名称: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日期:2010年10月项目概况安徽省重要地质遗迹调查可行性报告初审意见书目录一、概况 (1)㈠工作项目名称、承担单位 (1)㈡工作项目所属的计划项目名称、实施单位 (1)二、项目起止时间 (1)㈠工作项目起止时间 (1)㈡工作项目所属的计划项目工作周期 (1)三、地质背景及立项依据 (1)㈠地质背景 (1)㈡立项依据 (15)四、以往工作研究程度及综合分析 (17)㈠以往区域地质工作研究程度 (17)㈡水工环地质工作程度及评述 (19)㈢地质遗迹调查工作 (20)㈣以往工作综合评述 (21)五、目标任务及实现的可行性论述 (22)㈠目标任务 (22)㈡目标任务实现的可行性 (22)六、技术路线与工作方法 (23)㈠技术路线 (23)㈡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23)㈢参照执行法规规范及工作标准 (33)七、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工作安排 (33)㈠实施方案 (33)㈡工作安排 (35)八、预期成果 (37)九、主要实物工作量 (37)十、质量保证 (38)㈠人员技术保证 (38)㈡设备保证 (38)㈢资金保证 (38)㈣管理体系保证 (38)㈠项目组织 (39)㈡项目人员设置 (40)十二、经费预算 (40)㈠项目概况 (40)㈡预算编制依据 (42)㈢预算方案的可靠性、合理性分析 (44)㈣项目经费来源及其说明 (45)十三、单位资质情况 (66)㈠单位基本情况 (66)㈡资质情况 (67)十四、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67)十五、附图和附表 (67)一、概况㈠工作项目名称、承担单位工作项目名称:安徽省重要地质遗迹调查承担单位:安徽省地质调查院㈡工作项目所属的计划项目名称、实施单位计划项目名称: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实施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二、项目起止时间㈠工作项目起止时间2010-2013年㈡工作项目所属的计划项目工作周期2010-2014年三、地质背景及立项依据㈠地质背景⒈地层全省自晚太古代以来各时代地层均较发育。
太和县博物馆《展览大纲》文物清单及
图片
(里面凡是红字显示的,都是需要借展、复制的展品)
1、太和县水系图
2、太和县行政区划地图
3、太和县历史沿革表
第一组:太和境内出土古生物化石展品清单
第二组:倪丘孤堆遗址采集大汶口-龙山文化标本一览表
第三组:灰角寺遗址采集大汶口文化标本清单
第四组:东殿顶遗址出土龙山文化标本清单
第五组: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出土典型器物展品清单(12件,从蒙城县博物馆借展)
第六组:太和境内出土龙山文化标本清单
第七组:文物(复仿制品):
春秋盟书长4.4~19.8厘米,通高1.7~5.5厘米(仿制山西侯马盟
书)
第八组:太和胡窑春秋墓地出土文物清单
第九组:文物(复仿制品):
新郪虎符长8.8厘米,分两半,底合榫。
(仿制品)第十组:新郪遗址出土文物清单
第十组:文物清单
3-1、楚国王室遗珍·文物复仿制品清单
(从省博物院、寿县博物馆复制)
第十一组:钜阳城遗址(殿顶子遗址)出土文物清单
第十二组:汉代铜镜展品
第十三组:汉代青铜器展品
第十四组:汉代印玺展品
第十五组:汉代画像空心砖展品
第十六组:汉代陶器展品
第十七组:陶瓷、石器一组
第十八组:铜镜一组
第十九组:杂器一组
第二十组:元明清铜器展品一组
第二十一组:元明清杂器一组
第二十二组:徐广缙家族文物展品。
安徽丫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16-2025)安徽省南陵县人民政府二О一七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公园位置 (1)第二条范围、边界、面积 (1)第三条规划期限 (1)第四条规划依据 (1)第五条公园发展概况及规划背景 (3)第二章地质公园的性质与发展目标 (4)第六条公园性质与特色 (4)第七条发展目标 (4)第三章地质遗迹景观及评价 (6)第八条地质地貌概述 (6)第九条地质遗迹类型 (6)第十条地质遗迹对比评价 (7)第四章其它景观资源及评价 (9)第十一条生物及其它自然景观及评价 (9)第十二条人文景观及评价 (10)第五章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11)第十三条总体布局与园区、景区划分 (11)第十四条功能区划分 (12)第六章地质遗迹保护 (13)第十五条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划分及边界坐标的确定 (13)第十六条各级保护区的控制要求与保护措施 (13)第十七条特殊地质遗迹的保护方案 (14)第七章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保护 (16)第十八条地质公园环境容量控制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16)第十九条灾害防治 (18)第二十条珍稀物种名录及保护 (20)第二十一条人文景观保护 (20)第八章科学研究 (21)第二十二条课题选择和依据 (21)第二十三条计划编制 (21)第二十四条近期研究计划的实施 (22)第二十五条研究经费 (22)第二十六条科学研究成果出版及转化 (22)第九章地质公园解说系统 (23)第二十七条解说系统架构 (23)第二十八条地质博物馆与演示厅 (23)第二十九条公园主、副碑及综合图文介绍栏 (25)第三十条景点、景物解说牌 (25)第三十一条公共信息标识牌 (25)第三十二条图书音像的出版和推广 (26)第三十三条解说系统设施维护与更新 (27)第十章科学普及行动 (28)第三十四条乡土科普活动 (28)第三十五条科学实践活动 (28)第三十六条面向普通游客的专项科普活动 (28)第十一章旅游发展 (30)第三十七条旅游客源市场 (30)第三十八条地质公园推广计划 (30)第三十九条旅游项目及旅游产品 (31)第四十条专题考察路线 (32)第十二章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 (34)第四十一条地质公园数据库 (34)第四十二条公园监测系统 (35)第四十三条网站建设 (36)第十三章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 (38)第四十四条道路交通 (38)第四十五条水电设施 (39)第四十六条环境卫生 (40)第四十七条服务设施 (41)第十四章土地利用 (43)第四十八条土地利用 (43)第十五章社区行动计划 (44)第四十九条社区行动计划 (44)第十六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46)第五十条管理机构设置 (46)第五十一条各类专业人员的配备 (46)第五十二条导游员及其培训 (46)第五十三条管理层培训 (47)第五十四条近期建设项目计划 (48)第五十五条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 (49)附表附表一:地质遗迹类型划分表附表二:地质遗迹保护区拐点坐标附表三:丫山国家地质公园用地平衡表附表四:丫山珍稀、濒危保护植物(Ⅰ、Ⅱ级)名录附表五:丫山国家重点保护动物(Ⅰ、Ⅱ级)名录附图附图一. 安徽丫山国家地质公园区位与交通图附图二. 安徽丫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图附图三. 安徽丫山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划界实际资料图附图四. 安徽丫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及其他自然人文资源分布图附图五. 安徽丫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图附图六. 安徽丫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总图附图七. 安徽丫山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功能分区图附图八. 安徽丫山国家地质公园土地利用规划图附图九. 安徽丫山国家地质公园综合服务区规划平面图附图十. 安徽丫山国家地质公园科学导游图附图十一. 安徽丫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项目布点图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公园位置安徽丫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长江南岸——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何湾镇境内,毗邻青阳县和铜陵市。
博物馆及馆藏文物解说词一、总体概况泗县博物馆位于县政府广场南侧,为三层建筑。
建筑面积6254平方米。
一层为大厅、画像石厅和临时展厅;二层为泗县古代历史文明陈列;三层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泗州戏介绍和中国古鞋博物馆。
泗县博物馆建于2008年,2015年开始布展,它是一个集文物收藏、陈列、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历史博物馆。
二、馆内展陈情况介绍一楼:画像石及重要碑刻展区主要展示1997年泗县屏山镇洼张山汉墓和2013年大庄镇街南村汉墓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刻和泗县历史上遗留下来及近年出土的重要碑刻。
洼张山位于泗县屏山镇沟赵村。
1997年12月沟赵村农民赵光怀在洼张山西南坡拓荒时发现一根刻有花纹的石梁,疑是古墓,就电话报告县文物所,县文物所逐级上报到地区、省文物局。
省文物局派员现场勘查并进行抢救性发掘。
古墓坐西面东长14米,由墓道、前室、天井和墓室组成,砖石结构、拱形墓顶已坍塌,被盗。
只发现少量陶器、鎏金铜器、漆器残片,墓主骸骨已腐朽、移位、性别难辨。
出土画像石62块,经专家认定该墓葬于东汉时期,墓主为列侯贵族或大官僚,具体姓名身份无法考证。
当地称洼张山为秦山,山西有村庄名叫秦圩子,该村并无秦姓。
民间传说该墓为小秦王墓,当是汉代秦王。
至于是哪代秦王,无法考证,当地传说恐绝非空穴来风。
该墓出土的六十二块画像石,内容涉及人物、动物、花鸟、兵器等。
图案有车马图、狩猎图、劳作图、瑞兽图、迎宾图、铺首衔环图、(1.铺首衔环出现在商代,汉代的陶器、青铜器以及画像石、墓门及棺椁上均有出现。
2.铺首所衔之环为门环,是用来开关大门和扣门的。
)朝拜图、百戏图、密戏图、歌舞娱乐图等等。
画像石尺幅巨大、数量多、全国少见。
从工艺上看,每块石头都打磨光滑,雕刻精细。
有浅浮雕、阴线雕,线条流畅,人物、动物姿态纷呈、栩栩如生,艺术价值极高。
大庄汉墓为西汉晚期墓葬。
出土于2013年底,位置在大庄镇街南村南200米处,出土画像石现存6块,为墓葬外廓。
第六单元矿床厅一、展厅概述展厅以“矿产资源”为主题,突出表现地球的演化过程中,各类矿产资源的生成、矿床的形成与发现、矿产资源的利用价值以及矿产资源对人类社会工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而揭示矿产资源是地球赋予人类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
二、展厅设计展厅位置:展厅位于****展厅面积:面积约***平方米展厅设计:(附展厅设计平面图)三、展示内容(一)矿床简介1.知识点矿产、矿床、矿体、围岩、成矿作用、矿床成因、矿床类型2.展示形式展板/灯箱展示:采用文字说明、精美图片介绍知识点;3. 展示内容【矿产资源】:是指自然界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的,具有经济价值或潜在经济价值的有用矿物资源。
矿产资源按性质和用途分类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可然有机矿产(能源矿产)和地下水。
A.金属矿产:是从中可提取金属元素的矿物资源,按工业用途又分为:黑色金属:铁、锰、铬、钒、钛等。
有色金属:铜、铅、锌、镍、钴、钨、锡、钼、铋、锑、汞等。
轻金属:铝、镁等。
贵金属:金、银、铂、钯、锇、铱、钌、铑等。
放射性金属:铀、钍、镭等。
稀有、稀士和分散金属,可分为三类。
①稀有金属:钽、铌、锂、铍、锆、铯、铷、锶等。
②稀土金属:包括原子序数39和57-71的16个元数。
根据地球化学性质又分为:轻稀土金属(铈族元素):包括镧、铈、钕、钷、钐、铕等。
重稀土金属(钇族元素):包括钇、钆、铽、镝、钬、铒、铥、镱、镥等。
③分散金属:如锗、镓、铟、铊、铪、铼、镉、钪、硒、碲等。
B.非金属矿产:是从中可提取非金属元素或可直接利用的矿物资源。
按工业用途又可分为:(1)宝玉石及工业美术材料矿产:如钻石、翡翠、红宝石、蓝宝石等。
(2)建筑及水泥材料:如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砂岩、珍珠岩、松脂岩等。
(3)陶瓷及玻璃工业原料:如长石、石英砂、高岭土、和粘土等。
(4)压电及光学原料:如压电石英、光学石英、冰洲石、和粘土等。
(5)工业制造业原料:如石墨、金刚石,云母、石棉、重晶石、刚玉等。
湖南武冈云山省级地质公园规划(2018-2035)武冈市人民政府二O一八年八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公园位臵 (1)第二条范围、边界、面积 (1)第三条规划期限 (1)第四条规划依据 (1)第五条公园发展概况及规划背景 (2)第二章地质公园的性质与发展目标 (4)第六条公园性质与特色 (4)第七条发展目标 (4)第三章地质遗迹景观及评价 (6)第八条地质地貌概述 (6)第九条地质遗迹类型 (7)第十条地质遗迹对比评价 (7)第四章其他景观资源及评价 (9)第十一条生物及其他自然景观及评价 (9)第十二条人文景观及评价 (9)第五章总体布局与功能区划 (11)第十三条总体布局与园区、景区划分 (11)第十四条功能区划分 (11)第六章地质遗迹保护 (12)第十五条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划分及边界坐标(主要拐点)的确定 (12)第十六条各级保护区的控制要求与保护措施 (12)第十七条特殊地质遗迹的保护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保护 (14)第十八条地质公园环境容量控制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14)第十九条灾害防治 (14)第二十条珍稀物种名录及保护 (15)第二十一条人文景观保护 (16)第八章科学研究 (17)第二十二条课题选择和依据 (17)第二十三条计划编制 (17)第二十四条近期研究计划的实施 (18)第二十五条研究经费 (18)第二十六条科学研究成果出版及转化 (19)第九章解说系统规划 (20)第二十七条解说系统架构 (20)第二十八条地质博物馆及科普电影馆(影视厅) (20)第二十九条公园主、副碑及综合图文介绍栏 (21)第三十条景点、景物解说牌 (21)第三十一条公共信息标识牌 (21)第三十二条图书音像的出版和推广 (22)第三十三条解说系统设施维护与更新 (22)第十章科学普及行动 (23)第三十四条乡土科普活动 (23)第三十五条科学实践活动 (23)第三十六条面向普通游客的专项科普活动 (23)第十一章旅游发展 (24)第三十七条旅游客源市场 (24)第三十八条地质公园推广计划 (24)第三十九条旅游项目及旅游产品 (24)第四十条专题考察路线 (25)第十二章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 (26)第四十一条地质遗迹数据库 (26)第四十二条公园监测系统 (26)第四十三条网站建设 (26)第十三章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 (27)第四十四条道路交通 (27)第四十五条水电设施 (29)第四十六条环境卫生 (30)第四十七条服务设施 (31)第十四章土地利用 (33)第四十八条土地利用 (33)第十五章社区行动计划 (34)第四十九条社区行动计划 (34)第十六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35)第五十条管理机构设臵 (35)第五十一条各类专业人员的配备 (35)第五十二条导游员及其培训 (35)第五十三条管理层培训 (35)第五十四条近期建设项目计划 (35)第五十五条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 (36)附表目录附表1、2 武冈云山省级地质公园拐点坐标列表(西安80坐标系)附表3 武冈云山省级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类型划分一览表附表4 武冈云山省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一级保护区拐点坐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公园位置武冈云山省级地质公园位于湖南省武冈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5′35.49″~111°39′37.79″,北纬26°37′53.73″~26°42′35.38″。
博物馆导游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合肥旅游,我是安徽旅行社导游xxx。
大家可以叫我小x。
在此,我代表旅行社及本人再次欢迎你们的到来。
这位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我们会竭力为大家做好服务的。
祝大家在合肥玩的开心。
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相信我们是有缘人,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让我们把这缘分进行到底。
游客朋友们,咱们今天要游览的是安徽省博物馆。
下面呢由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安徽省博物馆的概况。
安徽省博物馆位于合肥市安庆路中断,占地面积约七十亩,是安徽省唯一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也是国家4 A级旅游景区。
安徽省博物馆始建于1956年,是建国后我国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博物馆。
建国初期,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都曾经来过这里,1958年9月17日,毛泽东在视察安徽省博物馆时作了重要指示:“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嘛!”陈毅元帅为安徽省博物馆题写了馆名。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安徽省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近二十三万件,其中以商周青铜器、汉画像石、文房四宝、徽州雕刻等最为突出。
朋友们,现在咱们已经来到了博物馆的大厅,安徽省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它们分别是“徽州古建筑陈列”“安徽古生物陈列”“馆藏青铜器精品展”。
咱们呢就先去看看徽州古建筑陈列吧!不过我要给大家提个醒,在博物馆里游览时,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到别人,拍照时要关闭闪光灯,尊重管理人员。
好了,大家随我来!现在咱们进入的是序厅,这里是“四水归堂”的徽派建筑。
所谓“四水归堂”就是将住宅屋面的雨水汇集天井之中,表达了徽州人一种“暗室生财”的风水观念和经商之道,使天降的雨露与财气不至于流向别处,让四方之才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自己的家中,从这里可以看到徽商“聚财气”的思想在民居建筑上的体现。
大家再看这个厅堂,它是徽州民居普遍式的代表。
第十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董为主编. 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6. 47~52Proceedings of the T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DONG Wei (ed). Beijing: China Ocean Press, 2006. 47~52南京汤山驼子洞发现的早更新世剑齿象化石*房迎三1, 2张镇洪3董为2, 4(1南京博物院,江苏南京210016;2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8;3中山大学岭南考古中心,广东广州510075;4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摘要南京汤山驼子洞化石动物群中有3件长鼻目牙齿化石。
中间臼齿齿板间的齿谷里没有白垩质或白垩质不发育,前跟座的后部与第一齿板颊侧的乳突联在一起,具有明显的前东方剑齿象的特征,但中间颊齿的齿板数量稍多而接近东方剑齿象。
根据驼子洞标本的综合特征暂时将它们订为前东方剑齿象相似种Stegodon cf. preorientalis。
关键词驼子洞南京汤山早更新世长鼻目剑齿象亚科1 前言汤山一带上寒武统和下奥陶统灰岩中发育了丰富的含化石的洞穴—裂隙堆积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出自葫芦洞的南京直立人化石及其伴生的哺乳动物群化石[1],另一处是驼子洞(又称炼灰厂洞)[2]。
2000年11―12月,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博物馆组成联合发掘队对驼子洞进行了考古发掘,在洞穴堆积中发现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为研究探讨汤山地区更新世时期的环境演化和南京直立人的生活背景增添了宝贵材料。
有关灵长类、奇蹄类和偶蹄类的材料已经陆续发表[3~7],表明驼子洞动物群的地质年代属于早更新世。
本文是对长鼻目类化石的初步研究结果。
标本均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标本描述术语据周明镇、张玉萍的方案[8]。
2 系统记述长鼻目Proboscidea Illoger, 1811真象亚目Elephantoidea Osborn, 1921真象科Elephantidae Gray, 1821剑齿象亚科Stegodontinae Osborn, 1918剑齿象属Stegodon Falconer, 1857前东方剑齿象(相似种)Stegodon cf. preorientalis Young, 1938 材料牙齿3件。
附件1: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2019年12月)第一条为加强博物馆行业管理,提高博物馆质量,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博物馆条例》《博物馆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正式登记、经所在地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备案,具有文物、标本和其他藏品的收藏保管、科学研究、陈列展览、教育传播功能,向社会开放、正常运行36个月以上的各类博物馆,均可申请参加定级评估。
第三条国家文物局负责制定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等,并对办法、标准等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中国博物馆协会具体负责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可以委托地方省级博物馆行业组织协助开展相关工作。
第四条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遵循自愿申报、行业评估、动态管理、分级指导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五条博物馆经定级评估确定相应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
第六条申请参加评估的博物馆应依照博物馆评估标准开展自评,填写《博物馆定级评估申请书》,向中国博物馆协会提出申请。
参评博物馆应确保数据信息真实可靠;填报的相关数据信息,应与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库、全国博物馆信息年报系统、非国有博物馆藏品备案数据库等相关数据保持一致。
第七条中国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申请材料进行书面审查,还可根据需要组织专家小组进行现场评估。
专家小组在审查材料、实地考察、咨询评议的基础上,提出现场评估报告。
第八条中国博物馆协会根据申请单位的《博物馆定级评估申请书》和专家小组现场评估报告,进行综合评定并打分产生评定意见。
第九条如评定意见与申请书存在重大差异,且申请单位或相关专家等对评定意见提出重大异议的,中国博物馆协会应对相关评定意见给予复核。
复核工作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具体组织,并形成进一步评定意见。
第十条中国博物馆协会可委托地方省级博物馆行业组织对所属行政区域申请参评的博物馆进行审核、提出评定建议。
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安徽省地质博物馆)陈列大纲(征求意见稿)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二○○九年三月目录第一部分总论 (1)一、概述 (1)二、建馆目标 (1)三、新馆建设指导思想 (2)四、展示理念 (2)五、观众群定位 (2)六、展示内容定位 (2)七、展示形式定位 (2)八、展示特色定位 (3)九、功能目标定位 (3)十、服务方式 (4)第二部分展示与教育 (5)第一节意义 (5)第二节基本展示 (5)一、主题思想 (5)二、基本展示方案大纲 (6)第三节展厅安排 (6)第一单元序厅展示内容方案 (9)第二单元地球厅展示内容方案 (11)第三单元生命演化厅展示内容方案 (17)第四单元恐龙厅展示内容方案 (26)第五单元矿物岩石厅展示内容方案 (31)第六单元资源与环境厅展示内容方案 (37)第四节临时展览 (49)第五节4D科普影院 (49)第六节地质风貌模拟区(暂定) (50)第七节室外景观展区 (50)一、古生态景观复原区 (50)二、大型地质实物标本景观区 (51)第三部分收藏与研究 (51)第一节收藏 (51)一、意义 (51)二、收藏品种 (51)三、藏品库区 (52)第三节科学研究交流 (52)一、意义 (52)二、研究方式和手段 (53)三、学术报告厅 (53)第四部分综合服务 (53)一、服务内容 (53)二、服务形式 (54)第一部分总论一、概述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新馆建设受到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入省“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安徽861行动计划”。
作为安徽省的重要文化工程之一,它是填补安徽省缺乏大型、一流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空白的重要举措。
2004年3月,经安徽省编办批准,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正式成立,同时加挂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安徽省古生物化石科学研究所两块牌子。
新馆位于合肥市政务文化区——安徽文化博物园区内,园区占地面积300亩,区内拟建设安徽省博物馆新馆、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新馆、安徽省美术馆等各类省一级文化设施,园区北接合肥市著名风景区——天鹅湖,与合肥市新的政务行政中心隔湖相望,南临合肥市奥体中心,此地段现为合肥市上佳的文化、旅游、休闲之地。
精心整理第一章工程概况点 (3)第一节工程概况 (3)第二节工程特点 (3)第二章方案编制依据 (4)第三章吊装机具选择 (5)第一节起重机说明 (6)第二节技术数据 (7)第三节起重性能表 (7)第四节桅杆吊 (7)一.桅杆吊介绍7二.桅杆吊搭设8三.桅杆吊的稳定性及加固措施9四.我公司桅杆吊的配置与特点10六.桅杆吊安全注意事项:12第四章吊装计算第一节吊钩螺杆部分截面验算 (13)一、吊钩螺杆部分截面 (13)二、吊钩水平截面验算 (14)三、吊钩垂直截面验算 (15)四、圆形 (16)五、整体 (17)六、绳卡 (18)第二节滑 (19)一、滑车计算 (19)二、滑车组绕出绳头的拉力计算 (19)第三节钢丝绳计算 (20)一、钢丝绳容许拉力计算 (20)二、钢丝绳的复合应力计算 (20)三、钢丝绳的冲击荷载计算 (20)第四节电动卷扬机计算 (21)一、电动卷扬机牵引力计算 (21)二、卷扬机卷筒容绳量计算 (22)三、卷扬机底座固定压重计算 (23)第五章起重机安全操作过程 (24)第六章吊装准备工作 (28)第一节机具材料 (25)第二节劳力力 (25)第三节现场条件 (25)第七章吊装质量 (29)第一节质量管理点 (29)一、质量管理点确定的原则 (29)二、质量管理点管理原则 (29)第二节质量要求 (29)一、钢结构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 (29)二、支承面、地脚螺栓的允许偏差 (29)第八章吊装工艺与吊装方案 (30)第一节吊装工艺流程 (30)第二节钢柱安装工艺 (30)一、钢柱的吊装 (30)二、钢柱的校正.......................3 1第三节钢 (31)第四节现...........................3 1 一、主要艺........................3 2 第五节吊要求.....................3 3一、文明施工 (33)二、安全技术措施 (34)三、其它 (35)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第一节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安徽省古生物化石博物馆1.2建设单位:安徽省文化博物园区筹建办公室1.3建设地点:安徽.合肥.文化博物园区内1.4基地面积:23407平方米1.5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我公司准备分五区域来进行施工。
寻源徽文化研学之旅活动手册研学课题:探究自然环境对徽文化诞生和发展的影响组名:组长:小组成员:指导教师:李谦张鸣芳智纯日期:研究性学习活动前期指导一、确定研学小组成员、组长及组名听从班主任的分组安排,确定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选出组长,定义组名。
二、选定研学课题,明确研学方式小组自主选定研学课题,与指导教师沟通,明确课题研学目的,了解常用研学方式方法,熟悉一般研学过程,关注评价细节。
三、安排小组成员分工任务小组分工明确,任务均衡,突出合作,统一指挥。
四、准备研学资料及相应设备、工具1.查阅研学资料的方式:书籍、上网,并进行整理。
2.准备笔纸、画笔、照相机等相关工具。
3.与指导老师联系,提前进行学习单的预习。
研学目标解读:本研学题目主要针对自然环境对徽州文化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进行探究,特此对徽州文化进行阐释: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
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属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本次研学,主要从徽商、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方面来探究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引发对人与自然的思考。
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单1组名:研究课题:探究自然环境对徽文化诞生和发展的影响—文化、生物资源姓名:班级:日期:今日任务:A、徽文化中的“文房四宝”: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徽州,现安徽歙县)、宣纸(现安徽省泾县,泾县古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洮砚(现甘肃省卓尼县)、端砚(现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歙砚(现安徽歙县)。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讲解词第一厅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简介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参观,我是今天的志愿讲解员XXX,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参观并向大家介绍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希望大家参观愉快。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由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和沈阳师范大学共建的,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
本馆的建筑面积为19000平方米,主题建筑共分五层,地上四层地下一层组成。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第一厅也是博物馆的简介厅。
进入简介厅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条长廊叫做地质长廊,它像一条时光隧道一样带我们回到30亿年前的辽宁,看看当时是什么样子。
在我的左手边的是地层的剖面,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辽宁30亿年来地层沉积的过程;而这边的复原图所还原的生态环境与地层在地质时代上是相互对应的。
在地层沉积过程中有四条黑色的地层,代表辽宁的四次大型成煤期,第一个是晚古生代本溪组。
这个时候辽宁由海洋刚刚上升为陆地,有一些蕨类植物和早期的软体动物为形成第一次成煤期提供了条件。
第二次是中生代北票组,这个时候就发现了我馆非常珍贵的赫氏近鸟龙,再往下面看就是两个比较宽厚的煤层阜新组和抚顺组,我们看一下复原图就能得知当时辽宁地区蕨类植物非常丰富,为这两次成煤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大家都知道古生物学分为生物学和地质学两个方面,在我们馆的外形设计上我们也采用地质体和生物体相结合的形式。
也许刚才您进门的时候可能没有全面的看到整个博物馆的外貌,前面的这个模型就是我们博物馆的建筑模型,这块正方体代表庞大的地质体(辽宁),是由古老的地层组成,断层将它们垂直切割;这条石阶代表火山熔岩,自上而下奔泻流淌,带我们走进辽宁30多亿年地质历史的长河,南侧的拱形建筑代表辽宁巨大恐龙的身躯,中间的钢架是恐龙脊柱,两侧的钢架是恐龙的肋骨。
这组钢架共有21根,象征21世纪辽宁人民挺拔的身躯和辉煌前程。
在恐龙的身下还藏着一枚巨大的恐龙蛋,它孕育着希望同时预示着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