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_1_辛烯共聚物的研发和产业化进展_任鹤
- 格式:pdf
- 大小:183.31 KB
- 文档页数:6
结构与性能CHINA SYNTHETIC RESIN AND PLASTICS合 成 树 脂 及 塑 料 , 2021, 38(2): 51聚烯烃弹性体(POE)是指乙烯与高碳α-烯烃(如1-丁烯、1-己烯、1-辛烯等)的无规共聚物弹性体。
通常所说的POE主要是指乙烯-1-辛烯共聚物,这种弹性体具有一定的结晶度,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非常窄,密度较低[1-2]。
目前,全球POE产能约2 600 kt/a。
其中,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的牌号有30多种,产能1 156 kt/a,占全球产能的45.9%;其次是日本三井化学公司以及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
2014年,韩国SK公司投产了200 kt/a的POE和聚烯烃塑性体装置,近年来,韩国LG化学公司也开发了POE生产技术并进行小批量生产[3-4]。
我国目前还没有厂家生产POE,所用POE全部依赖进口,主要牌号包括陶氏化学公司的Engage系列产品、埃克森美孚公司的Exact系列产品、三井化学公司的DF系列与TA系列产品,以及LG化学公司的LC系列产品等。
这些POE主要适用于聚乙烯、聚丙烯改性和橡胶共混等,交联后可提高耐温等级[5-6]。
我国茂金属聚烯烃类弹性体相关工艺技术的研发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本工作选取了几个牌号的POE,从分子链的组成和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等进行分析和表征,为新型POE聚烯烃弹性体的结构表征白 玮1,李秀洁1,彭占录1,姜 涛2*(1. 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江苏 连云港 222000;2. 天津科技大学 化工与材料学院,天津 300457)摘要:使用高温核磁共振碳谱、高温凝胶渗透色谱和熔融指数仪等对4种聚烯烃弹性体(POE)的微观链结构、共聚单体组成及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等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结果表明:4种POE的共聚单体均为1-辛烯,共聚单体含量为30.0%~33.2%(w),共聚单体在分子链中分布均匀;4种PO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9×104~12.45×104,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2.02~2.35。
首批国产辛烯乙烯共聚物下线
一直被国外垄断的辛烯乙烯共聚产品在抚顺石化公司乙烯化工厂试生产成功,达到国际标准的PERT 管材料及膜料两种产品顺利下线。
作为国内唯一的辛烯乙烯共聚装置,此次开车成功改写了辛烯乙烯共聚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此前国际上能够生产辛烯乙烯共聚产品的只有8 家国外公司,国内尚无生产厂家。
这次抚顺石化乙烯化工厂生产的以辛烯共聚单体产品可以作为PERT 管材和高档包装膜料的原料。
PERT 作为地热采暖管材,具有良好的柔韧性、高热传导性和耐压性,是一种节能环保型的塑料管材;以辛烯共聚单体生产的包装膜料具有良好的抗撕裂强度、密封能力、光学性能、加工性能、萃取物少,可制成食品包装和特殊包装等优质薄膜,属于高附加值产品,市场需求量大。
作为我国最早的5 个小乙烯企业之一,抚顺石化乙烯化工厂在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上做足文章,此次辛烯共聚改造就是该厂结合市场需求设立的新项目。
据预测,该项目实施后每年可为企业新增效益3000 万元。
据介绍,从前期准备、市场调研、技术参数确定,到申请立项、项目研发以及最后的试生产,抚顺石化乙烯厂辛烯乙烯共聚产品的研发工作历时3 年。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抚顺石化研究院科研人员收集了50 余种原料,仅每种原料的分析测试数据就有10 多个,他们凭着对原料性能的准确把握,通过对测试数据的质疑分析,及时调整研究方案,最终确定原料性质和配方。
在此基础上,又经过1 年多的实验室研究,抚顺石化研究院、乙烯厂和中石油炼化研究院合成树脂室的科研人员一起,将辛烯乙烯共聚产品研究项目由实验室转入工业化试验。
10 月26 日,项目组开始了工业化试验的第。
马来酸酐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及其应用
黄华;程莹;张隐西
【期刊名称】《中国塑料》
【年(卷),期】2000(014)012
【摘要】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接枝马来酸酐(MAH),讨论了引发剂、单体、交联抑制剂用量对接枝率和凝胶率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引发剂双2,5、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及自制复配引发剂的比较,发现采用自制复配引发剂并加入适量交联抑制剂可以在获得较高接枝率的同时,降低接枝产物的凝胶率,得到流动性
好的无色或浅黄色的POE-g-MAH.接枝改性产物应用于氢氧化铝填充聚乙烯体系
和超强超韧尼龙体系,均获得很好的效果.
【总页数】5页(P74-78)
【作者】黄华;程莹;张隐西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4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红外光谱在马来酸酐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研究中的应用 [J], 施立群
2.尼龙6/乙烯-1-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共混体系的亚微相态与性能 [J], 冯威;
罗欣;武德珍;高瑜;金日光
3.红外光谱在马来酸酐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研究中的应用 [J], 施立群
4.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改性聚丙烯木塑复合材料 [J], 方景辉
5.氯化钙对尼龙6/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共混体系形态与结晶行为影响的流变学分析 [J], 刘典新;郑强;李诚;许恩惠;鲁圣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乙烯-辛烯共聚物是一种重要的聚合物材料,具有许多优秀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
这种团体标准的出台对于推动乙烯-辛烯共聚物在市场上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详细介绍乙烯-辛烯共聚物的特性、应用和团体标准的意义。
1. 乙烯-辛烯共聚物的特性乙烯-辛烯共聚物是一种聚合物材料,由乙烯和辛烯共聚而成。
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和耐候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和成型加工性能。
乙烯-辛烯共聚物在工程塑料、橡胶改性、涂料和粘合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乙烯-辛烯共聚物的应用由于乙烯-辛烯共聚物具有优异的性能,因此在各个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程塑料领域,乙烯-辛烯共聚物可以用于制造高强度、高韧性的塑料制品,如汽车零部件、家电外壳等。
在橡胶改性领域,乙烯-辛烯共聚物可以提高橡胶制品的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涂料和粘合剂领域,乙烯-辛烯共聚物可以提高涂料和粘合剂的附着力和耐候性,提高涂料和粘合剂的使用性能。
3. 团体标准的意义乙烯-辛烯共聚物作为一种重要的聚合物材料,其在市场上的应用需要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团体标准的出台可以促进乙烯-辛烯共聚物产业的健康发展,规范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秩序,增强行业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在技术、质量和管理等方面提供统一的指导和规定,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乙烯-辛烯共聚物作为一种重要的聚合物材料,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团体标准的出台对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相信随着团体标准的推广和实施,乙烯-辛烯共聚物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您已经对乙烯-辛烯共聚物及其团体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乙烯-辛烯共聚物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的聚合物材料,其团体标准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该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启发,感谢阅读!乙烯-辛烯共聚物作为一种重要的聚合物材料,在工程塑料、橡胶改性、涂料和粘合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聚丙烯/乙烯-1-辛烯共聚物共混体系相形态和粘弹性
研究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
聚丙烯/乙烯-1-辛烯共聚物混合体系在工业和生活中广泛应用,但其相分离和界面稳定性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粘弹性是描述物质变形和流动特性的重要指标,对于混合体系的特性研究也很具有参考价值。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聚丙烯/乙烯-1-辛烯共聚物共混体系的相形态和粘弹性特征,为混合体系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对不同聚丙烯/乙烯-1-辛烯共聚物共混物料的相形态进行研究,包括液-液相分离、固-液相分离等;研究不同相形态下混合体系的粘弹性特征,如流变性质、黏滞度、弹性模量等。
3.2 研究方法
(1)制备不同比例的聚丙烯/乙烯-1-辛烯共聚物共混物料。
(2)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观察不同比例混合物料的相分离情况,确定最佳比例。
(3)采用旋转粘度计、动态力学分析仪等设备测定混合体系的流变性质和粘弹性特征。
4. 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获得不同聚丙烯/乙烯-1-辛烯共聚物共混物料的相形态和粘弹性特征,确定最佳比例,为混合体系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乙烯四聚生产1-辛烯钱伯章【期刊名称】《石化技术与应用》【年(卷),期】2005(23)4【摘要】1-己烯和1-辛烯是工业化生产线性聚乙烯的共聚体,世界年均1-辛烯需求增长率为6%~8%。
己有几家公司开发出乙烯三聚制1-己烯高选择性铬基催化剂。
乙烯四聚生产1-辛烯技术与三聚相似,目前尚在进一步开发中。
乙烯三聚机理涉及由铬原子和3个相连的乙烯分子组成的七元金属环中间体。
形成1-辛烯所需要的九元环至今尚未实现。
南非萨索尔技术公司Annette Bollmann领导的课题组开发的1-辛烯系列催化剂为带有联膦配合基的Cr^3+,几步联合可使烯烃转化率达到近70%,优化后可使1-辛烯产率大于500kg/h。
萨索尔公司正在增产1-辛烯,以满足世界市场需求。
【总页数】1页(P287-287)【关键词】1-辛烯;1-己烯;乙烯三聚;线性聚乙烯;工业化生产;铬基催化剂;Cr^3+;萨索尔公司;高选择性;分子组成;市场需求;共聚体;增长率;开发;中间体;金属环;配合基;课题组;转化率;世界;技术【作者】钱伯章【作者单位】上海【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21.217;O623.121【相关文献】1.通过乙烯四聚生产1-辛烯 [J],2.氢气对铬系催化剂催化乙烯四聚制1-辛烯的影响 [J], 时鹏飞;曹晨刚;陈延辉;姜涛3.乙烯四聚制1-辛烯的研究 [J], 张立超;张凌燕;吴红飞;栗同林;李建伟4.铬系催化剂双膦胺配体用于乙烯四聚制1-辛烯的研究进展 [J], 佟铁鑫; 何英华; 李晶; 于淇; 牟玉强5.沙索公司将在美国建设乙烯四聚制1-辛烯装置 [J], 章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乙烯和辛烯的原位高聚合物
乙烯(C2H4)和辛烯(C8H16)都是烯烃类物质,可以通过
原位高聚合反应生成相应的聚合物。
原位高聚合是指在聚合反应中,单体直接转化为聚合物而不需要添加任何溶剂或催化剂。
对于乙烯的原位高聚合,可使用高压聚合反应器,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将乙烯转化为聚乙烯。
这种反应条件可以使乙烯分子中的双键发生开裂,形成自由基,然后自由基之间发生添加反应,通过连续的添加反应将大量的乙烯分子连接在一起,形成聚乙烯。
辛烯的原位高聚合类似于乙烯的反应机理。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辛烯分子中的双键发生开裂,形成自由基,并与其他辛烯分子发生相应的添加反应。
通过连续的添加反应,辛烯分子被连接在一起,形成聚辛烯。
乙烯和辛烯的原位高聚合反应都属于自由基聚合反应,需要适当的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来获得高聚物。
这些聚合物具有不同的物化性质和用途,可以用于制备塑料、橡胶和其他聚合物产品。
乙烯-1-辛烯共聚物增韧应用研究高宗永 陈红祥 孙文博(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武汉430074)摘 要 介绍了聚烯烃系弹性体(POE )的特点及其在PP 增韧改性中的应用,同时还报道了马来酸酐接枝的POE 在极性聚合物复合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聚烯烃系弹性体 POE -g -M AH 增韧收稿日期:2002211217。
作者简介:高宗永,现就读于湖北化学研究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曾从事过橡塑材料共混改性工作。
乙烯-1-辛烯共聚物是美国DOW 化学公司以茂金属为主催化剂开发成功的具有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窄共聚单体分布,结构可控的新型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POE )。
POE 分子结构的特殊性赋予了其优异的耐紫外光性、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
此外,POE 还具有与聚烯烃亲和性好、低温韧性好、性能价格比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聚烯烃的增韧和改性工作。
1 POE 结构特点POE 之所以具有优异性能,与其有以下特点有关:(1)辛烯的柔软链卷曲结构和结晶的乙烯链作为物理交联点,使它既具有优异的韧性又具有良好的加工性;(2)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与聚烯烃相容性好,具有较佳的流动性;(3)没有不饱和双键,耐候性优于其他弹性体;(4)较强的剪切敏感性和熔体强度,可实现高挤出,提高产量;(5)良好的流动性可改善填料的分散效果,同时亦可提高制品的熔接痕强度〔1〕。
2 POE 增韧聚丙烯的研究聚丙烯是三大通用塑料之一,具有质轻、耐腐蚀、易加工、力学均衡性好、价廉等优点。
但其低温脆性和收缩率大的缺点导致制品易变形,耐冲击性差。
PP 常选用的冲击改性材料为:EPR 、EPDM 、LDPE 、E VA 、CPE 、S BS 、POE 、TPU 、聚丁二烯-1、丁苯胶、聚异丁烯、顺丁胶及天然胶等。
其中以EPDM 、LDPE 、POE 及S BS 最常用,加入量一般为10%右〔2〕。
POE 以其优异的性能以及与聚烯烃良好的亲和性与PP 组成POE/PP 体系,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
乙烯/1-辛烯共聚物的研发和产业化进展任 鹤,付 义*,赵增辉(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大庆 163714) 摘要:介绍了DOW化学、NO V A化学、DSM(荷兰帝斯曼)和Chev ron Phillips等大公司以1-辛烯为共聚单体的聚乙烯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溶液法和气相法工艺进展及各自使用的催化剂。
重点介绍了世界各大化学公司生产的包括薄膜、滚塑、注塑等牌号在内的全密度乙烯/1-辛烯共聚聚乙烯产品的性能和应用,阐述了耐热聚乙烯P E-RT管材料和聚乙烯弹性体P O E的用途、特点及相关牌号。
最后,展望了乙烯/1-辛烯共聚产品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并对我国乙烯/1-辛烯共聚产品的现状及研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1-辛烯;共聚单体;乙烯/1-辛烯共聚物;PE-R T;PO E1-辛烯是一种重要的直链α-烯烃,常用作聚乙烯共聚单体及生产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润滑油的原料。
1-辛烯作为共聚单体生产的聚乙烯具有优异的性能和高附加值。
例如,由1-辛烯共聚生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熔体延伸性大,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抗冲击及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可以明显改善聚乙烯的机械加工性能、耐热性、柔软性以及透明性等[1,2]。
在改善LLDPE抗撕裂强度和破坏强度等方面,1-辛烯也明显优于其它α-烯烃。
此外,1-辛烯还被用来生产高、中密度聚乙烯管材,1-辛烯共聚的聚乙烯管材具有更好的劲度、韧性和更优异的抗蠕变性能等[3~6]。
目前我国聚乙烯共聚产品多为1-丁烯共聚物,近年来齐鲁、大庆、茂名等石化公司相继推出了1-己烯共聚产品,但乙烯与1-辛烯的共聚物还几乎是空白,导致我国高性能聚乙烯发展缓慢。
本文将介绍DOW、NOVA、DSM和Chev ron Phillips等国际大石化公司以1-辛烯为共聚单体的聚乙烯生产工艺,重点介绍包括薄膜、滚塑、注塑、PE-RT(耐热聚乙烯)管材以及POE(聚烯烃弹性体)等牌号在内的全密度乙烯与1-辛烯共聚物产品的性能和应用,并对我国乙烯与1-辛烯共聚产品的现状及研发提出建议。
1 乙烯/1-辛烯共聚物生产的主要工艺目前,世界上生产LLDPE/H DPE树脂通常采用气相法和淤浆法工艺[7],但由于1-辛烯的沸点高,乙烯/1-辛烯共聚产品主要采用溶液法生产。
近年来,少量的气相法和浆液法经过工艺改进和优化也生产出了乙烯/1-辛烯共聚聚乙烯产品。
在溶液法工艺中,DOW化学公司在其低压溶液工艺中几乎全部采用1-辛烯作为共聚单体,NOVA 化学公司也在他们的中压溶液工艺中大部分采用1-辛烯。
DOW化学公司的低压溶液法工艺已用于世界上许多自有工厂。
Dow lex工艺采用两个串联反应器,可生产Z-N聚乙烯;采用Insite技术可以生产茂金属聚乙烯及弹性体。
聚合温度为150~200℃,压力2.0~3.9M Pa,溶剂为C8~C9异构链烷烃,可切换生产LLDPE和HDPE;聚烯烃弹性体(POE)是采用限制几何构型茂金属催化剂生产的,聚合温度80~150℃、压力1.0~4.9M Pa[8]。
NOVA Chem公司Sclair tech溶液法生产技术是加拿大Dupont公司开发的,后被NOVA公司购得并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9]。
Sclairtech工艺采用丁烯及1-辛烯作为共聚单体,采用单一的钛基Z-N催化剂,可生产窄分子量分布及宽分子量分布的树脂。
1998年,现称“AS T工艺”的第二代Sclair tech工艺完收稿:2011-11-04;修回:2011-11-15;作者简介:任鹤(1982-),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聚烯烃催化剂及树脂后加工研究;*通讯联系人,E-mail:fuyi459@petro china.co .成了开发,AS T工艺使用强力搅拌、短停留时间(因为催化剂活性高)和双反应器,降低了第一代工艺的反应温度,采用1-辛烯作为共聚单体,可使用多种茂金属催化剂或Z-N催化剂以及单中心非茂金属催化剂(SSC)生产全密度聚乙烯。
荷兰DSM公司开发的Compact Solution工艺采用先进的Z-N催化剂,可生产密度0.900~0.970g/cm3的PE,Co mpact工艺操作温度比Do w le x或Sclairtech工艺都低,反应进料需冷冻。
其后,美国Exx on公司与DSM公司达成协议,采用Com pact工艺,使用Exx on公司开发的Exx pol茂金属催化剂,生产茂金属乙烯/1-辛烯共聚树脂,密度0.880~0.915g/cm3。
Compact工艺的操作条件为150~250℃、3~10MPa,停留时间小于10min,不同牌号的产品生产工艺切换容易。
此外,Ex xon还使用Exx pol专利技术改造了一套位于德克萨斯州M ont Belviev的23万吨/年气相法PE装置,改造后用1-辛烯作为共聚单体生产了m LLDPE。
Chev ron Phillips公司的Phillips淤浆法工艺的反应器由连续的环管(4,6或8条腿)形式排列组成。
Phillips特别设计的环管反应器用轴流泵使上述所有组分进行循环。
Phillips工艺采用铬系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及Z-N催化剂生产全密度聚乙烯产品,反应压力4.5M Pa,温度88~107℃。
该工艺生产的聚乙烯MFR范围为0.15~100g/10min,密度0.936~0.972g/cm3。
近年来Phillips工艺得到了很大发展,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革新环管法工艺,开发出多个滚塑成型用乙烯与1-辛烯共聚H DPE和M DPE新牌号[10]。
2 乙烯/1-辛烯共聚聚乙烯的薄膜、滚塑及注塑产品乙烯/1-辛烯共聚聚乙烯产品因其特有的高性能和高附加值而倍受市场认可,近年来发展迅速,以DOW化学和NOVA公司等为首的国际大公司相继开发出乙烯/1-辛烯共聚聚乙烯新牌号。
2.1 DOW化学公司产品DOW化学公司采用Z-N催化剂,以1-辛烯为共聚单体,在溶液法工艺中开发出了密度在0.912~0.915g/cm3的AT TANE超低密度聚乙烯(U LDPE)树脂。
与DOW LEX聚乙烯相比较,A TTAN E超低密度聚乙烯(ULDPE)树脂具有更好的低温柔软性和抗挠裂性能,同时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高抗撕裂性能等特性[11]。
DOW化学公司先后开发了A T TANE4201G,密度为0.912g/cm3,熔融指数1.0g/ 10min,适用于食品包装;A TTAN E4203,密度为0.905g/cm3,熔融指数0.8g/10m in,适用外包装材料;以及AT TANE4404G,密度为0.904g/cm3,熔融指数4.0g/10min,该牌号为透光、高韧性薄膜料,适用于包装。
在此基础上,DOW化学公司还开发出AT TANE NG(Next Generation)U LDPE树脂[12]。
新一代A TTAN E U LDPE树脂以1-辛烯为共聚单体,分子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具有韧性更高(尤其适用于低温薄膜应用)、光学性能更佳、抗挠裂性能优异、热封起始温度低以及加工性能更佳等优点。
这些性能特点使得AT TANE NG ULDPE树脂成为针对恶劣环境的高要求薄膜应用的理想选择。
该系列新产品中推出的首批树脂包括AT TANE NG4701G和A TTANE NG4703G。
凭借DOW 专有的溶液法工艺,这两款产品在模量、抗撕裂强度、抗穿刺性能和膜泡稳定性之间实现了极好的平衡。
更重要的是,A T TANE NG4701G熔融指数为0.8g/10min、密度为0.912g/cm3,具有绝佳的韧性。
A TTAN E NG4703G是一种超坚韧的密度为0.905g/cm3的产品,熔融指数为0.5g/10min,此外还具有光学性能更加优越的优点;同时,由于其热封起始温度低,它也是一种理想的热封树脂;这种树脂具有优异的抗冲改性能力,非常适用于重型集装袋以及一般性低温薄膜、气调包装和个别速冻薄膜等应用[13]。
DOW化学的DOW LEX乙烯/1-辛烯共聚聚乙烯具有很好的性能,在吹塑薄膜、流延薄膜、挤塑涂层、注塑和滚塑等领域应用广泛;DOWLEX乙烯/1-辛烯共聚聚乙烯还具有很强的耐热能力和抗撕裂性能,可以生产用于生产冷热水管材和其它耐用品材料等。
近年来,DOW化学公司持续进行着Z-N催化剂的研发,并推出了DOWLEX NG乙烯/1-辛烯共聚LLDPE产品。
DOWLEX NG LLDPE树脂以DOWLEX树脂的优越性能为基础,采用Z-N催化剂和DOW专有的DOWLEX溶液法工艺,造就了“超级辛烯”LLDPE产品。
目前基于这种技术已开发出的LLDPE牌号包括:DOWLEX NG XUS61530.02、DOW LEX NG XUS61530.04和DOWLEX NG2429G。
DOW LEX NG XUS61530.02集优越的落镖冲击强度、抗撕裂强度和抗穿刺性能于一身,同时具有卓越的透明度和光泽度,熔融指数为0.8g/10min,是重型集装袋和减薄复合膜等应用的理想之选。
DOW LEX NG XUS61530.04LLDPE则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和加工性能,适用于既要求光学性能佳,又要求具有出色的抗撕裂强度和热封性能的产品要求,如生产高透明度复合膜,需要良好拉伸强度和光学性能的拉伸套管膜,以及农业薄膜、中等性能热封层和特种包装。
DOWLEX NG2429G的密度为0.935g/cm3,熔融指数为4.0g/10min,该牌号LLDPE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较强的抗热老化和紫外线能力,优异的颜色稳定性和长寿命,是一种优质的滚塑产品[14]。
2.2 NOVA公司产品NOVA化学公司的乙烯/1-辛烯共聚物系列是薄膜Surpasss LLDPE,它是采用NOVA新型专有的先进Sclairtech双反应器溶液技术和一种专有的非茂金属单中心催化剂生产的,密度为0.905~0.965g/cm3,分子量分布从窄到极宽的范围。
吹膜级FPs117-C/D/F、FPs317-A和HPs900-C的密度均为0.917g/cm3,FPs117-C/D/F熔融指数为1g/10min,具有高的抗穿刺能力和优异的加工性能,适用于生产复合及共挤出薄膜;FPs317-A是熔融指数为4g/10m in的流延膜牌号,其雾度仅为0.8%,与其它LLDPE和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 LLDPE)相比,透明度得到改善;H Ps900-C的雾度为4%,具有高透光性和较好的加工性能,适用于高透明膜[15]。
FPs016-C的密度为0.916g/cm3,熔融指数为0.65g/10min,该牌号具有高熔体强度、杰出的抗撕裂性能、低凝胶含量和显著的密封性能,应用于复合薄膜和高强薄膜;FPs021-F是一种LLDPE薄膜,密度为0.921g/cm3,熔融指数为0.8g/10min,该牌号具有高刚性、高强度和韧性,主要用于生产重型海运包装袋、工业包装膜以及工业内衬等;FPs225-A密度为0.925g/cm3,熔融指数为2.0g/10min,雾度为2.3%,特性是优异的抗撕裂强度、优秀的断裂伸长性能和优良的光学性能,适用于生产共挤出和复合薄膜;FPs236-A是一种流延膜牌号,其密度为0.936g/cm3,熔融指数为2.6g/10min,具有优异的抗撕裂强度[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