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5新员工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
- 格式:pptx
- 大小:12.21 MB
- 文档页数:1
工入场三级安全培训教育教材工入场三级安全培训教育教材第一章前置知识1.1 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是对职业工作中安全风险的认识和了解,是工作人员预防安全事故和减少损失的基础。
因此,在职业工作中要树立并提高安全意识。
1.2 安全法律法规职业工作中,为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必须遵守安全法律法规。
各类安全法律法规可分为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法律法规、区域性法律法规等。
1.3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对职业工作中各类安全问题进行规范管理的过程,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检查督促、进行安全宣传和教育等活动,不断发现并解决潜在安全风险,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第二章安全生产2.1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安全生产是指在职业工作中,为确保人身财产安全,防止和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保护环境和资源,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有序进行。
2.2 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依规、分级管理、统一领导、全员参与等原则。
2.3 职责义务对于职业工作中的安全生产问题,职责义务是任何一个从事职业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循的规范。
职责义务涉及个人安全、集体安全和全局安全。
每个人都有职责和义务,不仅要保护自己,也要保护同事和整个生产环境的安全。
第三章安全管理制度3.1 安全管理制度的意义安全管理制度是为职业工作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制定的规章制度,依据国家和地方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旨在规范职业工作中安全管理行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3.2 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需要以下步骤: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方案,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编制、审核、审批、公布等工作,定期进行检查、评估和改进,并采取措施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
3.3 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重视以下要点:明确责任和义务,制定详细的实施措施,强化培训和宣传教育,及时发现和纠正不符合安全管理制度规定的行为。
第四章安全检查评估4.1 安全检查评估的目的安全检查评估是对职业工作中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状态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目的在于不断发现职业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职业工作的安全生产水平。
新员工三级安全培训教材第一章:引言欢迎各位新员工加入我们公司!为了确保您在工作中的安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特别制定了这份新员工三级安全培训教材。
本教材将全面介绍公司安全政策、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希望您认真学习并遵守,秉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第二章:公司安全政策1. 公司安全文化观念- 以人为本,安全至上- 安全责任在每个员工2. 安全目标与指标- 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第三章:个人安全责任1. 个人安全意识与行为- 安全行为的重要性- 个人责任与义务2. 安全纪律与承诺- 了解并遵守公司安全规定- 严禁违规操作,侵害他人安全第四章:安全操作规程1. 办公场所安全- 疏散通道保持畅通- 防止堆放杂物2. 电气设备安全- 正确用电,避免电器过载- 合理使用电源插头3. 动火作业安全- 了解火灾风险区域- 操作良好的灭火器4. 化学品管理- 了解化学品的基本性质与危害- 储存与使用的注意事项5. 机械设备操作安全- 熟悉设备操作规程- 定期检查设备安全状况第五章:事故应急处理1. 事故报告与紧急通知- 发现事故时的紧急联系方式- 如何填写事故报告2. 逃生与疏散- 熟悉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 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方法3. 急救知识与技能- 基本急救方法- 人员伤亡的紧急处理第六章:安全培训考核为了确保每位新员工能够有效掌握本教材所述的安全知识与技能,我们将进行安全培训考核。
请各位新员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核试卷,并通过考核,方可正式上岗工作。
结语安全是我们公司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我们相信,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将营造出一个零事故、高安全水平的工作环境。
希望每位新员工深入学习本教材,自觉践行安全规定,共同为我们的工作环境贡献力量。
谢谢!备注:本教材为公司保密资料,请妥善保管,切勿外传。
新员工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公司级第一级安全意识培训1.1 安全的定义安全是指没有事故、没有损失、没有伤害的状态。
1.2 安全的重要性安全是人的生命财产的基本保障,也是公司的生命和发展的基石。
安全意识是预防事故的第一道防线。
1.3 安全规章制度公司要求员工遵守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如《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级安全防范培训2.1 火灾事故防范火灾风险火灾是一种常见的事故,容易引起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主要由电器设备故障、明火焚烧、烟雾等因素引起。
火灾应急处理在火灾发生后,员工应立即进行应急处理,包括报警、逃生和灭火等。
2.2 安全作业危险作业危险作业是指在作业中存在较高的人身、财产安全风险的作业,如高处作业、有毒物质作业等。
安全作业规程公司建立了安全作业规程,规定了危险作业前的安全准备工作、作业流程、安全防护措施等。
第三级应急处理培训3.1 不良事件应急处理不良事件定义不良事件是指在公司生产和经营中不可避免出现的各种意外事件,如失窃、事故、恶劣天气造成的损失等。
不良事件应急处理办法公司建立了不良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包括事件辨别、应急反应、调查分析、事件修正、事后评估等步骤。
3.2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突发事件风险突发事件是指极易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经营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如火灾、地震、泄露等。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员工应掌握如何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进行正确、快速的应急处理,保护自己和周围人员的生命安全。
总结新员工入场安全教育是公司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保障公司生命和发展的基石。
员工应不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并掌握灾难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
公司将持续改进和完善本教育培训体系,保障员工安全和公司发展。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课件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课件第一部分:安全意识教育一、基本概念安全是指机构、个人和环境受到威胁和危险的程度及其影响的程度尽可能地小。
因此,有必要保持警惕和积极应对相关的风险。
二、安全意识的含义和重要性安全意识是指人们对安全的认识、了解、评估以及对安全事物的应对能力。
安全意识是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减少风险影响的关键。
三、员工应该具备的安全意识1. 学习和遵守公司的安全规定。
2. 识别和意识到潜在的安全风险。
3. 随时保持警惕,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4. 管理并维护个人工作环境的安全。
第二部分:防范火灾和逃生指引一、防范火灾1. 保持不吸烟和警惕电器。
2. 轻易不随意搬动或丢弃液体和化学物品。
3. 确保使用正确和安全的设备。
4. 确保所有的火源是熄灭的。
5. 存放易燃物时注意距离热源距离。
二、逃生指引1. 发现火灾,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
2. 关闭门窗,以尽可能减小火势扩散的范围。
3. 从能够快速、安全逃脱的出口逃离。
4. 不要用电梯,而是使用楼梯。
5. 在室外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
第三部分:劳动防护教育一、劳动防护概念劳动防护是一种为确保安全和预防职业健康问题做出的努力。
其中包括关注和可能对工人造成危害的环境、作业和工业利器。
二、防护设施1. 风险评估2. 合适的个人防护设施3. 安全标识牌4. 社区安全警告标志三、预防采取措施1. 监督和培训2. 参与安全规定制定3. 持续评估风险和改进四、领导层的责任1. 关注员工的安全问题2.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保护设施3. 应对突发状况总结:以上安全教育内容,旨在帮助新员工提高安全意识,能够在工作中更加警惕和小心谨慎。
同时,也增强了员工对公司的认同和忠诚度。
为公司创造更好和更安全的工作环境作出努力。
新员工岗前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学习教材第一篇:新员工岗前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学习教材新员工岗前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学习教材公司级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内容1.本公司安全生产情况、安全生产及危化品基本知识。
1.1 公司概况1.2 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是指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消防安全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宪法》42 条…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43、48 条等。
《刑法》《安全生产法》《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其它法律法规其中,《劳动法》52、54、56、53、55、57 条规定;《安全生产法》七章,97条。
单位职责;员工八大权力,三大义务。
①知情权,即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②建议权,即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③批评权、检举、控告权,即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④拒绝权,即有权拒绝违章作业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⑤紧急避险权,即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⑥依法向本单位提出要求赔偿的权利:⑦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③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从业人员的3项义务①自律遵规的义务,即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遵守本单位产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②自觉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的义务,要求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③危险报告义务,即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它不安全因素时,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1.3 危化品基本知识2.本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各项管理制度、规定,劳动纪律。
员工守则。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管生产同时必须管安全。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各项规章制度的核心,是员工从事安全生产的行为准则。
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第一章正式入场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正式工作之前,每位工作人员都需要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这是为了确保员工在工作场所中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本教材将向您介绍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的必要性及其内容。
1.1 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安全意识是每一位员工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它能够帮助我们提前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只有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我们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1.2 安全教育的目标三级安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
通过培训,我们希望员工能够了解安全标识、安全规章制度等基本内容,并能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提高对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第二章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安全标识的认识了解并掌握不同安全标识的含义对于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至关重要。
员工应该熟悉危险标志、禁止标志、警告标志等不同类型的安全标识,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正确辨识并遵守相应的安全规定。
2.2 工作时的个人防护在特定岗位工作时,员工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本部分的培训内容包括头部防护、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手部防护、足部防护等。
员工应该了解什么情况下需要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并如何正确使用。
2.3 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当出现火灾、爆炸、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员工应该做出正确的反应。
他们需要了解逃生通道、灭火器的使用、急救知识等基本内容,以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2.4 现场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每个工作现场都有一套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员工需要通过培训了解并掌握这些规定。
这包括工作时间、工作流程、设备操作规范等内容。
只有遵守这些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工作场所的安全。
第三章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的实施方式为了确保培训的有效性,三级安全教育应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实施。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培训方式:3.1 现场演示和模拟训练通过现场演示和模拟训练,员工可以亲身感受到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应对过程。
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第一章建立安全意识1.1 安全意识的意义安全意识是指人们在处理事情时,对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的一种敏感、了解、预防和应变的状态和观念。
在工作、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遭受各种安全事故,因此,建立安全意识是重要的,不仅能够避免事故的发生,还能提高自身的安全保障水平。
1.2 安全意识的培养方法①参加安全培训参加相关的安全培训可以收集并了解各种安全事故原因、处理方法、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等知识,从而提高对安全问题的认知水平,培养健康的安全意识。
②定期组织演练定期组织模拟演练,通过模拟各种安全事故场景,让员工切身体验到各种情况下如何应对,增强应变能力,培养出正确的安全意识。
③日常警觉在工作、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觉,对周围的危险情况进行观察,及时发现隐患并加以排除,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遵守安全规定,预防发生安全事故。
第二章安全规范2.1 安全规范的制定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问题制定相应的安全规范,这些规范要经过专业人员的设计、审核和讨论,才能更好地保护员工的安全。
2.2 安全规范的执行企业门禁制度、消防预案等安全规范的执行必须要得到落实,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让员工深入了解这些规范,并切实将其落实到工作中,做到安全规范化、标准化,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第三章行为规范3.1 工作纪律的规范企业要建立一系列的工作纪律规范,以便更好地管理员工行为,这些纪律要求包括严格按时出勤、遵守工作程序、不私自调拨物资等。
3.2 安全行为规范企业要对员工进行安全行为规范的培训,建立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和规范,增强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四章应急处理4.1 应急预案企业要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内容应全面系统、应变灵活、规范操作,以确保员工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具有正确的应变能力。
4.2 应急演练企业应该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在演练中检验应急预案的完整性、演练的合理性以及参与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保证员工在真正遇到事故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
新员工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手册新员工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手册第一级:基础安全常识1. 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是指在工作中时刻保持对安全问题的警觉和敏感,不断提高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规避能力。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安全意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切实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
2. 火灾预防火灾是一种常见的安全事故。
在工作场所,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加强火灾预防。
具体措施包括: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格禁止在办公室内吸烟;保持办公室通风;在使用电器前,检查电线是否破损等。
3. 生产场所安全生产场所是企业的核心区域,也是安全事故高发区。
在进行生产作业时,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正确使用和保养机器设备;严格执行危险物品操作规程;做好生产现场的排风等工作;设备使用完毕要及时进行维护等。
4. 人员安全企业安全不仅仅是设备和场所的安全,更是员工的安全。
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关注人员安全,遵守以下规定:严禁私自改变、停用、遮挡或损毁安全警示标志;戴好安全帽、手套等防护用具;不得随意进入指定危险区域等。
第二级:特种设备安全1. 电梯安全电梯是一种特殊的设备,对于使用者的安全极其重要。
在使用电梯时,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基本要求:保证电梯外部装饰和电器设备的完好和干燥;不要超载或在电梯内吸烟;在乘坐电梯时,要保持平衡,千万不要乱动或踩踏电梯;遇到电梯故障时,要及时报警。
2. 升降机安全升降机是一种另类的特殊设备,使用安全同样重要。
在使用升降机时,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基本要求:核对升降机操作规程,确保升降机安全使用;在乘坐升降机时,要保持平稳,不要过于慌张,因地制宜进行操作。
3. 压力容器安全压力容器是一种常见的特种设备,对于使用者的安全极其重要。
在使用压力容器时,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基本要求:使用容器时,应注意其承受的压力和介质性质等,严格按规定操作;在荷载的过程中,应避免不必要的震动,同时加强现场安全维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