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教学设计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农贸市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农贸市场》这首儿歌,了解农贸市场的特点和功能。
2.学习与农贸市场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3.培养学生对农产品的鉴别能力和交际技能。
教学重点:1.学习并理解《农贸市场》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通过观察图片和听歌歌词,理解农贸市场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儿歌的歌词和与农贸市场相关的词汇。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农贸市场的场景和活动。
教学准备:1.《农贸市场》的音频和歌词。
2.描述农贸市场场景的图片。
3.农产品的幻灯片或图片。
4.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Step 1: 音频导入(5分钟)播放《农贸市场》的音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点头或摇摆身体。
Step 2: 导入主题(5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去过农贸市场吗?农贸市场有些什么?为什么农贸市场很重要?Step 3: 观察图片(10分钟)出示农贸市场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场景和人物活动。
鼓励学生使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描述。
Step 4: 听歌并填词(15分钟)播放《农贸市场》的音频,让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和歌词填写空缺的词。
教师可在黑板或PPT上呈现填空的歌词,学生听歌时填写正确的词。
Step 5: 听歌后讨论(10分钟)播放完歌曲后,与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这首儿歌讲了农贸市场的哪些特点和功能?2.哪些词语或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Step 6: 农产品品鉴(20分钟)准备一些农产品的图片或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猜测产品的名称和特点。
然后,教师介绍这些农产品的名称和一些相关知识,如产地、种植方法等。
鼓励学生提问和交流,培养他们的鉴别能力和兴趣。
Step 7: 互动活动(15分钟)安排学生分组,每组以农贸市场为主题进行问答活动。
每个小组轮流提问和回答问题,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Step 8: 总结和延伸(10分钟)教师总结并强调农贸市场的重要性以及所学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农贸市场一、教材分析这是一次看图作文,要求“有顺序地观察画面,把农贸市场繁荣兴旺的景象写出来。
”习作提示第1点提示“观察要有顺序”“从整体——局部”“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
第2点提示“想象要合理”,由观察而想象,这是本次作文新的知识、能力训练点,也是看图作文能不能化静为动,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的关键。
一般来说,学生平时去农贸市场的机会不多,生活实践少,而课文插图只画了农贸市场的一角,如果仅仅让学生看图作文,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本次习作训练前应让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了解熟悉农贸市场。
这样,学生才有想象的基础,才能展开想象,把农贸市场繁荣兴旺的,景象说清楚,写具体。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有顺序地仔细观察画面,写出农贸市场的繁荣景象。
2.初步学会根据观察展开合理的想象。
3.初步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兴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农贸市场繁荣兴旺的景象写具体写生动。
四、教学准备:事前布置学生去农贸市场观察:①环境规模。
②物品形状、颜色、数量、质量。
③人们的买卖活动。
五、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指导阅读课文,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内容和方法。
2.看图,展开想象,概括写出市环境和熟悉的摊位、商品。
3.仔细观察画面,开始有顺序、有重点地描写图上两位摊主叫卖、称物的情景。
(二)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说说你看到的农贸市场是什么样子的?2.自学课文,思考: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观察图画时要注意什么?3.交流。
(本次习作要求是有顺序地观察画面,把农贸市场繁荣兴旺景象写出来。
解释“繁荣兴旺”。
观察图画时要注意:)①有顺序,②要仔细③想象要合理。
4.理解“想象要合理”的意思,明确:(1)眼前看到、听到的内容为媒介,回忆、联想过去曾看到、听到、感觉到种种情景,把它们组合起来,创造出比眼前看到的更为丰富生动鲜明的形象。
如看到青菜、萝卜,想到其他蔬菜,进一步想到它们的形、色、中味等,要注意合情合理。
长春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农贸市场》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市场的特点和组成。
2.学生掌握词语“商贩”、“杂货铺”、“食品摊”等的意义,提升词汇积累水平。
3.学生通过阅读,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课文阅读:《农贸市场》2.生字词语:商贩、杂货铺、新鲜、食品摊、鲜花铺、香蕉、猕猴桃、橙子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市场的特点和组成。
2.难点:学生理解生字词语的意义,通过上下文推断词义和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1.学生阅读课文《农贸市场》,完成阅读理解题目。
2.教师解释生字词语的意思,通过例句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提高词汇积累水平。
3.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市场买卖的情景,锻炼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教学方式1.教师讲授2.学生自主阅读3.学生角色扮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如积极参与、表达能力、配合度等。
2.作业表现:如完成情况、准确度等。
课堂拓展1.带学生去视察当地的传统市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市场的特点和组成。
2.学生自主搜索当地的传统市场信息,了解当地传统市场的历史以及现状,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市场的了解。
教学素材:《农贸市场》农贸市场里有许多商贩,他们摆了许多杂货铺,货品琳琅满目。
其中有新鲜可口的水果,有美味可口的肉类,还有各种各样的食品摊。
走进鲜花铺里,如同走进世外桃源,各种色彩鲜艳的鲜花让人仿佛来到了世外花园。
这里还有香蕉、猕猴桃、橙子等各种新鲜的水果,生机勃勃,吸引着人们踏进这个热闹的市场。
以上是教案范例,可以作为参考使用,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适当修改和调整。
小学一年级语文《农贸市场》教案范文三篇《农贸市场》是情境识字课,图上描绘的画面十分接近孩子们的实际生活,是他们所熟悉的热闹、繁荣的集市情景。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农贸市场》教案范文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一年级语文《农贸市场》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认识14个生字。
了解“肉”字的演变过程。
2、仔细观察画面,感受农贸市场的热闹与繁荣。
3、能够按照事物的类别来给事物正确分类。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7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
2、结合图画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教学难点字形与字义的相结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问题导入同学们,昨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大家随同家长到家附近的农贸市场去逛一逛、看一看,大家都去了吗?都看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好,今天,老师就领着大家一起到农贸市场看一看,看谁认识的蔬菜、水果最多。
学习“农、市、场”三个字。
“农”最后一笔是“捺”。
二、随图识字1、请同学们把语文书翻到第98页,看整幅图,谁能说说这是什么地方,这些人在做什么?2、从整幅图最上面开始,按从左至右的顺序观察,看第一排菜摊,这个菜摊出售哪些东西?把你看到的说一说。
3、看这幅图片,谁能说出图上的字?4、请说说记“苹”的方法。
5、用“苹果”这个词说一句话。
6、看第二排菜摊,这里又有哪些东西?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找到答案说一说。
7、观察最后一排菜案上都有什么东西?谁来说一说。
三、反复练习,游戏巩固1、用字卡领读生字。
2、让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
3、开火车读。
4、全班齐读生字。
四、巩固练习1、区别字组词。
2、连线。
3、给加点字标上正确的读音。
4、这些生字,大家都掌握了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老师读一句,大家读一句,要认真听老师读的语气,注意停顿。
五、布置作业熟读这段话,要通顺流利,能背诵。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通过卡片认读上节课学过的生字。
2、检查背诵情况。
二、整体感知,发展语言。
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识记生词:“农贸市场”、“兴旺”、“交易”、“百花齐放”、“五彩斑斓”。
2.能正确运用“全”。
二、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农贸市场的概念。
2.帮助学生理解交易的概念,学会正确使用交易的相关词汇。
3.帮助学生培养观察能力,认识不同种类和颜色的花。
三、教学准备:教案、幼儿园师傅的头饰、花朵图片。
四、教学步骤:1.引入:(师生互动)老师手持师傅的头饰进入教室,打招呼:“大家好!大家猜猜我今天是哪一行的师傅呢?”启发学生猜测:“是不是水果摊的师傅?”老师:“不对哦,给大家一个小提示,我今天和大家一起去看看能买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果蔬的地方,你们猜猜我是不是农民呢?”引导学生猜测:“老师是不是农民呀?”老师:“不错,我就是农民,我来带领大家一起去农贸市场,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吧!”指定两个学生分别扮演水果摊的摊主和蔬菜摊的摊主,老师带领这两位摊主走到讲台前面,展示水果和蔬菜。
老师:“这是水果摊的摊主,他卖的水果是怎样的?”学生:“是各种各样的水果。
”老师:“这是蔬菜摊的摊主,她卖的蔬菜是怎样的?”学生:“是各种各样的蔬菜。
”老师:“非常好!那么,他们两位在农贸市场就是通过交易来买卖的,是不是很方便呢?”3.讲解:老师:“交易的意思是指通过购买和出售来交换需要的东西。
”板书交易的图片,读音,解释。
老师:“在农贸市场里的交易很方便,因为它集合了许多水果、蔬菜以及其他的东西,比如花。
来,我们一起去看看花的摊位吧!”(带领学生一起走到花摊前面)4.观察:老师抓起一束鮮花,感叹:“哇,这束花上有很多漂亮的花朵,你们能说出是哪些花吗?”引导学生观察,大声说出正确答案,如:玫瑰花、蒲公英、向日葵等,并进行艳丽花朵的图片展示。
老师:“花种类真是五花八门,五彩斑斓啊!确实不同的花有不同的颜色,你们观察出来了吗?”引导学生讲些各种花的颜色:红色的玫瑰花、黄色的向日葵等。
6.巩固:板书生词:“农贸市场”、“兴旺”、“交易”、“百花齐放”、“五彩斑斓”。
编号:__________ 《农贸市场》教案精选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农贸市场》教案精选目录一、教学内容1.1 课程背景1.2 教学主题介绍1.3 教学内容概述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2.2 过程与方法目标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教学难点3.2 教学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准备4.2 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5.2 自主学习5.3 课堂讲解5.4 互动环节5.6 课后作业布置六、板书设计6.1 板书主题6.2 板书内容结构6.3 板书设计效果图七、作业设计7.1 作业类型7.2 作业内容7.3 作业要求与评价标准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价8.2 教学方法改进8.3 针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九、拓展及延伸9.1 相关话题讨论9.2 实践活动建议9.3 学习资源推荐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1.1 课程背景《农贸市场》教案旨在通过学生对农贸市场的了解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对生活的关注。
1.2 教学主题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是农贸市场,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农贸市场的功能、特点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3 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将围绕农贸市场的起源、发展、功能、种类及市场管理等方面进行讲解,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农贸市场的起源、发展、功能和种类,提高学生对农贸市场的认识。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教学难点农贸市场的历史演变和市场管理。
3.2 教学重点农贸市场的功能、种类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农贸市场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农贸市场教课目的: 1、农贸市场这一情境中,认识“卖、农、市、场”等10 个生字,会写“市、卜”2个生字。
2、培育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掌握自主识字的方法。
3、使学生更多地认识各种蔬菜和水果,不挑食、不偏食。
教课过程:(一)情境引入1、课件演示:农贸市场喧闹的场面。
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人们在做什么?2、板书课题,交待学习任务。
今日就让我们高兴地走进农贸市场,快乐地结纳那边的生字朋友。
(二)识记生字一、进入农贸市场前识字。
1、认识卖。
发问:“人们在做些什么呢?”从而引出“卖”,有人买东西也要有人卖东西,买和卖是一对反义词。
让我们先来认识“卖”。
先想想,再告诉我你的记字方法。
2、过渡:农贸市场里卖各种各种让人垂涎三尺的蔬菜和水果,真急不可待地想去看看,可知识爷爷说,我们要认识三个字,才能够走进农贸市场的大门。
(1)认识农。
a瞧,第一个字“农” 。
拼出它的名字。
b这个字和我们从前学过的衣字很像。
认真察看,找出它们的同样与不一样。
(指引学生说出它们的身体是同样的,就是帽子有些差别。
农字的帽子是一点横钩,点在左边,而衣字的帽子是一点一横,点在头顶。
)c背古诗《悯农》( 2)认识市。
a请同学们先试着猜一猜这个字。
“一点一横长,巾字下面藏”。
b我们的家就住在长春市。
长春是一座漂亮的城市。
c让我们一同来写一写这个字。
指导书写:从上二线与竖中线交错的地方开始写点,横略向上倾斜,沿左一线写短竖,写横折钩时折处要顿笔。
悬针竖是本字的主笔,要写在竖中线上,写时起笔稍重,向下行笔,收笔时渐渐提笔。
)请同学们写两个。
(3)认识场。
a再认一个字我们就能够走进农贸市场了。
拼出它的名字。
开动你的脑筋,想想能够如何记着它。
b你能说一个带场字的词语吗?能够和你说的词语说一句话吗?c划分厂和场。
这两个字固然字音同样,但字义却大不同样。
厂多指进行工业生产的地方,而场多指比较宽广的地方。
用你们的火眼金晴来划分一下这两个字。
工()操()市()()长二、走进农贸市场里识字。
《农贸市场》教学设计之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农贸市场的特点和功能;2.学会描述农贸市场的景象、交流购物的基本表达;3.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购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农贸市场的相关词汇;2.学习描述农贸市场的句型和表达;3.进行口语对话练习。
教学难点:1.听懂并运用相关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2.能够进行实际情境中的交流和购物。
教学准备:1.图片或PPT展示农贸市场的景象;2.单词卡片和图片卡片。
教学过程:Step 1 情景导入(5分钟)1.引入农贸市场的话题,展示农贸市场的图片或PPT,让学生观察并分享看到的内容。
2.引导学生谈论农贸市场的特点和他们在农贸市场购物的经历,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
Step 2 词汇学习(10分钟)1.准备农贸市场相关的单词卡片,包括水果、蔬菜、肉类、海鲜等。
2.展示单词卡片并教授单词的发音和意义,鼓励学生模仿发音,并进行口头练习。
3.将单词卡片进行游戏,分为两组,每组学生轮流猜单词,看哪组猜得多。
Step 3 句型学习(15分钟)1. 教授描述农贸市场景象的句型,如:"There are many stalls in the market." "I can see fresh vegetables and fruits."等。
2.引导学生进行口语练习,让学生用这些句子来描述农贸市场的景象,并鼓励他们可以加入一些自己所见的内容。
3. 教授交流购物的基本表达,如:"How much is this?" "Can I have two kilos of apples?"等。
4.进行角色扮演练习,让学生分为卖家和顾客,进行真实情境中的购物对话。
Step 4 句型运用(15分钟)1.给学生准备一些图片卡片,上面有不同的农产品的图片。
2. 让学生结合刚学到的句型,进行对话练习,如顾客问“Can Ihave three kilos of oranges?”卖家回答“Sure, that's ¥12.”等。
大班数学教案:农贸市场1. 教学目标•了解农贸市场的特点和功能;•学会认识和计算货币;•学会进行简单的购物和交易。
2. 教学准备•图书、图片或视频和PPT资料介绍农贸市场的特点和功能;•小型农贸市场模型或图片,用于教学示范;•小さ零钱、小型购物车、货币纸币和硬币等教具;•购物清单模板。
3. 教学过程3.1 引入•通过观看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农贸市场的特点和功能。
例如,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摊位和商店,卖的东西有蔬菜、水果、肉类、鱼虾等,人们可以在这里购买所需的商品。
3.2 认识货币•图片或PPT演示不同面额的钱币,并介绍它们的名称和价值。
可以通过教具进行实物示范,让学生观察并触摸。
•利用小组活动的形式,给每个小组分发小额零钱,让学生通过摆放、计数和比较零钱,互相交流认识不同面额的货币。
3.3 购物活动•分发购物清单模板,并让学生自行选择需要购买的商品,并填写在清单上。
•将小型农贸市场模型放置在教学区域,模拟真实购物环境。
•学生分为买家和卖家两组,购买商品的学生使用货币购买卖家提供的商品。
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和找零,加强对货币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3.4 结束•整理和总结购物的过程和体会,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在农贸市场购物需要了解哪些知识?购物时遇到的困惑和解决方法是什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分享各自的答案和观点。
4. 教学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参与程度,来评估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相关知识。
•在购物活动中,应该注意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和购买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可以设置一些拓展活动,如让学生体验如何成为一个卖家,自行制作商品和服务的宣传海报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大班学生能够通过农贸市场主题教学,深入了解农贸市场的特点和功能,并通过购物活动,培养他们的数学认知和实践能力。
《农贸市场》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六单元《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中的第二课时《农贸市场》。
本节课将围绕农贸市场中的数据收集与处理,详细讲解如何运用图表来整理和描述数据,以及如何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运用图表整理和描述数据的基本方法,增强数据整理和处理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运用图表整理和描述数据,以及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整理数据,以及如何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图表模板。
学具:直尺、铅笔、橡皮、图表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农贸市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市场中的各种数据,如价格、数量等,提出问题:“如何将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2. 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介绍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图表的类型及特点。
(2)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整理和描述数据。
(3)讲解如何从图表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例题:某农贸市场上,苹果、香蕉、橙子三种水果的销售情况如下表:水果价格(元/斤)销售量(斤)苹果 3 200香蕉 2 300橙子 4 100a.哪种水果的销售金额最高?b.这三种水果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百分比是多少?(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图表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根据给定的数据,选择合适的图表整理和描述。
(2)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5.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的练习,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解题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图表类型及其特点。
2. 例题解答过程。
3. 练习题目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零食价格(元)数量(个)矿泉水 2 30饮料 3 20爆米花 5 10a.哪种零食的总销售额最高?b.这三种零食的购买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是多少?2. 答案:a.矿泉水的总销售额最高。
《农贸市场》教学设计之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农贸市场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了解农贸市场的经营形式和管理模式。
3.了解农贸市场的商品种类和销售方式。
4.学会选择优质的农产品并进行购买。
5.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对农贸市场的定义、特点和作用进行深入的了解。
2.学会选择优质的农产品并进行购买。
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在农贸市场中选择优质的农产品。
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农贸市场的定义、特点和作用的介绍。
2.实物:包括农产品样品、购物袋等。
3.图片:包括农贸市场的不同景象和商品种类的照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入农贸市场的主题,通过展示农贸市场的图片,让学生估计农贸市场的作用和特点,并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猜测。
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课件介绍农贸市场的定义、特点和作用,并与学生讨论。
重点解释农贸市场的经营形式和管理模式,并提供实例说明。
Step 3:活动一:农产品展示与讨论(15分钟)准备一些农产品样品,让学生观察和品尝,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来评价农产品的优劣。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观点。
Step 4:活动二:购买优质农产品(20分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定的预算,要求学生到农贸市场选择优质的农产品并进行购买。
鼓励学生与农贸市场的摊主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农产品的产地、种植方式和质量等信息,从而做出更好的购买决策。
Step 5:活动三:评价和展示(15分钟)学生根据购买的农产品质量和价格,进行评价和展示。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购买心得和观点,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Step 6:小结与延伸(10分钟)对农贸市场的学习进行总结,重点强调学生在购买农产品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技巧。
鼓励学生发展对农贸市场的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兴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在农贸市场中选择优质的农产品,并且养成了合作与沟通的良好习惯。
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我没有安排学生亲自去农贸市场购买,只是进行了模拟购买的活动。
农贸市场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农贸市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培养幼儿对食品的敏感性和对健康的意识。
3.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一张地图或者实景照片,展示农贸市场的布局和特点。
2.一些蔬菜和水果的样品,如土豆、西红柿、苹果等。
3.一些简单的玩具货币,如金币、银币、纸币等。
4.能模拟交易场景的小商铺或者市场角色扮演游戏中心。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引导幼儿连想一下自己平时买东西的场景,大家都去哪里呢?引出农贸市场这个概念,问幼儿有没有听说过或者去过巨型超市。
第二步:展示在黑板或者屏幕上展示地图或者实景照片,介绍农贸市场的布局和内容,让幼儿对农贸市场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同时,拿出一些水果和蔬菜,让幼儿尝试分辨和描述,引导幼儿对食物的外表特点进行观察和描述。
第三步:体验模拟交易场景,提供简单的玩具、纸币等工具,让幼儿模拟购买和出售的场景。
让幼儿在场景中自由地交流并模拟完成他们所需要的交易行为。
第四步:总结在整个体验过程之后,教师可以再次引导幼儿总结他们所学到的内容,重点讲述一些食品和农贸市场的重要特点。
并且鼓励幼儿交流,分享他们在交易过程中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延伸1. 农贸市场的生态环境这是对农贸市场的一个更深入的了解,通过讲解农贸市场上购买出售的生鲜蔬菜水果进来源可支持小农户,减少中间环节等话题,提高幼儿对现代绿色农业的理解。
2. 健康与饮食农贸市场教育也可以引发幼儿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和饮食观念的思考,教育幼儿如何健康地饮食,并且引导幼儿对购买食品的选择和品质进行更加全面的考虑。
3. 社交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社交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幼儿园阶段的一个重要内容,教育幼儿如何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交流和交往方式,充分发挥幼儿的交流与表述能力,使幼儿逐渐成为互助友爱、理解协调的小公民。
结语农贸市场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农贸市场的模拟和展示来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周围的环境,引导幼儿思考健康生活、绿色环保、公平交易等议题,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农贸市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认读14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能有序地观察图画,较清楚地描述图画内容,能根据事物特点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情境与归类识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农贸市场的热闹和汉字体现出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在情境中识记生字,在图画中感受集市的繁荣。
教学难点:体会汉字的文化精髓。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市场图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一、导语: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先看这张图片,看看图片里的人物正在做什么?(买菜)那么在哪里买菜呢?(市场、超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农贸市场看一看吧。
板书:农贸市场二、整体感知: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90页。
农贸市场里的商品农副产品(食品)琳琅满目,你能说说都有什么吗?这里老师要教同学们一个观察图片的方法,为了不重复、不遗漏地提取图片的信息,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图片,可以采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去读图。
(带手势在图上比顺序)为了汇报的更加清晰有条理,请同学们拿出学习指南,根据学习指南中的句式,来说说你所看到农贸市场里的食物。
明确:哈密瓜、红枣、苹果、粉条、糖葫芦、萝卜、西红柿、豆角、蘑菇、香肠。
好,请同学们看学习指南。
思考任务一。
学习指南(一):建议学习时间1分钟。
(1)按顺序读图(2)根据句式造句:句式:农贸市场里的东西真多啊!有_____,有_____,有_____,还有_____。
好,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
板书: 哈密瓜、红枣、苹果、粉条、糖葫芦、萝卜、西红柿、豆角、蘑菇、香肠。
(同学边说,老师边贴在黑板上。
)同学们说的观察得真仔细,汇报得也很有条理,以后我们在观察图片和汇报的时候也要这样做。
2.朗读哪位小老师能根据拼音带领同学大声地朗读黑板上的词,并记住它们。
(2-3名,请大家跟我读)谢谢几位小老师的带领,同学们都的真棒。
三、课程新授:(一)食品分类:在农贸市场中,同一个类别的食物会放在同一个区域进行销售,这样便于人们挑选,比如香蕉、苹果等水果会放在水果区;白菜、芹菜这些蔬菜放在蔬菜区.....现在就请同学们当农贸市场的小售货员把这些农副产品来分分类。
一年级下册语文《农贸市场》教学设计《农贸市场》这一课是情境识字课,课本描绘的画面十分接近孩子们的实际生活,是他们所熟悉的热闹、繁荣的集市情景。
商贩们在热情地叫卖,许多人在精心地挑选着自己需要的东西。
设计理念: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
生活中有很多教育的因素。
《农贸市场》一课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在认字的过程中我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识字与认识事物和发展学生的语言相结合,采用了逛市场、装筐、分角*买卖的形式。
而且,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观察、比较、用自己的方式记忆汉字,提高识字的本领。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认识14个生字。
了解“肉”字的演变过程。
2、仔细观察画面,感受农贸市场的热闹与繁荣。
3、能够按照事物的类别来给事物正确分类。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7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
2、结合图画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教学难点字形与字义的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课前,老师让你们和家长一起去农贸市场转转,你们去了吗?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农贸市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逛逛农贸市场好不好?二、创设情景,识记词语。
1.课件出示农贸市场的大门和牌匾。
读词语:农贸市场。
重点指导“农和市”的书写。
2.让我们走进去,看看农贸市场里都有什么?课件展示农贸市场的*图,请学生按照行进的路线观察。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词语卡片。
葡萄草莓苹果糖葫芦白梨白萝卜肉枣红肠柿子4.采用多种途径练习读词语。
5.你喜欢吃其中的什么东西?给大家介绍一下!(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让孩子有话可说,能说自己想说的,锻炼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6.既然大家都这么喜欢这些东西,老师这里有4个筐。
我们来把它们分类装起来吧!(教师贴四个筐,让学生上黑板前把词语卡片分类贴好。
)7.分类读词语。
8.观察:你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了吗?(水果类的词语几乎都带有草字头,而且都是形声字。
)9.重点指导书写“苹”。
农贸市场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农、市、卖、肉”4个字。
了解“肉”字的演变过程。
2.仔细观察图画,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的习惯,从而感受农贸市场的热闹与繁荣。
3.能够按照事物的类别来给事务正确分类。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农、市、卖、肉”4个字。
认识14个生字。
2.结合图画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教学难点:1.字形与字义的相结合。
2.能够按照事物的类别来给事务正确分类.教学准备:生字、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同学们,昨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大家随同家长到家附近的农贸市场去逛一逛、看一看,大家都去了吗?都看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好,今天就领着大家一起到农贸市场看一看,看谁认识的蔬菜、水果最多。
(板书)“农贸市场”运用数笔画、部件组合等方法学习“农、市、场”三个字。
二、随图识字1.请看大屏幕,看整幅图,谁能说说这是什么地方,这些人在做什么?(在农贸市场里,商贩们再卖东西,有人再买东西。
)学习生字“卖”和“买”相对。
(课件展示)区分两个形近字。
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区分着两个字?(生:编故事的方法)2.从整幅图最上面开始,按从左至右的顺序观察,看第一排菜摊,这个菜摊出售哪些东西?把你看到的说一说。
(有苹果、糖葫芦、红枣、白梨、蒜苗、柿子和西瓜。
)(课件展示:认一认——第一次图与带拼音的商品名称同时展示;第二次展示拼音和商品名称;第三次只展示商品名称的汉字,以此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3.看图片(课件展示:苹果),谁能说出图上的字?(1)请说说记“苹”的方法(部件组合法、形近字比较法)(2)用“苹果”这个词说一句话。
4.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糖、柿”5.用实物帮助学生区分“西红柿”是蔬菜,为下面分类做准备6.看第二排菜摊,这里又有哪些东西?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找到答案说一说。
(生:葡萄、草莓、白萝卜)用同上的方法,通过图片识字。
学习“葡、萄、莓、卜”这四个字。
注意:“糖葫芦、葡萄、柿子、萝卜”这几个词中的后一个字都要读轻声。
2024年《农贸市场》教学设计《农贸市场》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图画,感受农贸市场的热闹与繁荣。
2、能够按照事物的类别来给事物正确分类。
3、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了解“肉”字的演变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有序的观察事物,流利的表达。
教学准备:提前去一趟农贸市场,感受农贸市场的氛围。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大多数同学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过农贸市场了,你能谈一谈你眼中的农贸市场吗?1、老师请同学们再到“市场”走一趟。
2、请你说一说你在市场都看到出售什么东西了,你自己最喜欢什么?如果你去采购,准备买什么?3、如果你是农贸市场的管理员,你能向第一次来到这个农贸市场的人介绍一下这里吗?(要有次序)4、在小组中练习合作表演在农贸市场购物。
5、朗读指读:“糖葫芦、桃子、葡萄、柿子、萝卜”这几个词中的“子”都要读轻声,教师可通过示范的方式让学生体会,然后再练习读准确。
“市、场、肉、肠、柿”均为翘舌音,“枣”则是平舌音。
二、初识一、二类字。
1、画出课文中的一二类生字。
2、多种方法认读二类生字。
开火车读字,猜字游戏等。
四、联系生活实际,积累词汇。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好多常见的青菜,常用的物品,请你做个小调查,然后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一类生字,指导书写教学过程:学习一类生字(这一课时可与第一课时有机融合)可以采用实物图与文字相对应的`图文结合的方式来识记生字,同桌之间可以通过实物来互相认读词卡。
1、农:独体字会意字字义:(1)农业(2)农民字谜:连帽衣;一件衣服缝得怪,肩头两边一块。
扩词:农场、农村、农夫、农户、农活、农具、农历、农民、农田、农闲、农业、菜农、农产品、农作物2苹:上下结构形声字字义:落叶乔木,果实圆实,甜或略酸,是普通常见的水果。
扩词:苹果、苹果树、苹果绿、苹果园3、卖:上中下结构会意字字义:(1)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2)尽量使出(力气)(3)显示自己,表现自己(4)出卖字谜:默读;一直在买扩词:卖唱、卖国、卖命、卖弄、卖艺、卖主、卖座、卖国求荣4、卜:独体字象形字字义:“萝卜”的“卜”(1)占卜,一种迷信活动(2)估计,猜测(3)选择字谜:一边一点扩词:萝卜、卜辞、卜卦、卜课、预卜5、肉:半包围结构象形字字义:(1)人或动物体内靠近皮肤的软组织(2)果实可以吃的部分字谜:内人扩词:肉畜、肉麻、肉排、肉皮、肉食、肉体、肉刑、肉眼、肉食品、肉眼凡胎6、市:上下结构会意字字义:(1)集中买卖货物的固定地方(2)城市(3)行政区划单位,分直辖市和市(4)属于市制的(度量衡单位)字谜:柿木枯萎。
《农贸市场》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情境识字课,图上描绘的画面十分接近孩子们的实际生活,是他们所熟悉的热闹、繁荣的集市情景。
商贩们在热情地叫卖,许多人在精心挑选自己需要的东西。
画面上出示了水果、蔬菜、肉制品等名称。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年段提出了“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及“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的要求。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本着“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这一基本理念,认真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将学生的生活与图画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发现词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源于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图画,感受农贸市场的热闹与繁荣。
2、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了解“肉”字的演变过程。
3、能够按照事物的类别来给事物正确分类。
[教学重点]
1、学会七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十四个要求会认的字。
2、结合图画认识字型,了解字义。
[教学难点] 字型与字义的相结合。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相关的图片
2、教学课件
3、有关购物的录象
[教学流程]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录象(画面显示“农贸市场”的招牌及市场内井然有序的商品,商贩们在热情地叫卖,顾客们在挑选自己需要购买的物品等景象。
)
2、谈话、设疑
(1)同学们去过这个地方吗?你们看到的是什么地方?(板书课题:农贸市场)齐读课题。
随机学习“农、市、场”三个字。
观察“农”字是怎样写成的?第四笔是竖提,强调“农”最后一笔是“捺”;扩词:农村、农民等,还能组哪些词语?
“市”翘舌音整体认读音节“市场”是集中卖东西的地方。
扩词(闹市、城市)你知道那些城市?
“场”形声字翘舌音
(2)看完刚才那段录象你想说点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商品多种多样、人很多——引导感受农贸市场的热闹、繁荣)这些人都在做什么?(有买东西的,有卖东西的)
趁机学习生字“卖”,指导最后一笔是点,和买相对。
“角色扮演”利用两个道具找同学来表演买卖东西时的情景来区别“买”和“卖”的字义。
二、认识事物认读词语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98页,(看整幅图)这是农贸市场的一角,现在请同学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看一看菜摊上出售哪些东西?把你看到的说一说。
(苹果西瓜糖葫芦枣白梨柿子葡萄草莓白萝卜肉红肠)
2、检查认读情况
(1)你们根据文中给出的拼音能认读每样东西的名字吗?自己小声试读。
(2)谁能把这些商品的名字大声的读给同学们听?(随机指导“糖葫芦”“柿子”“葡萄”“白萝卜”几个词的最后一个字都读轻声。
”“枣”是平舌音,“柿肠”是翘舌音)。
(3)评选读的好的学生大声领读。
(4)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打乱顺序,让学生认读、开火车读。
三、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识记字形
1、老师把这些商品都请到了字卡上了(出示和商品相对应的生字卡片)学习生字“苹、糖、枣、柿、葡、萄、莓、肉、肠”
(1)看(苹果)图片,谁能读出图上的词语?“苹”是一个形声字,它的形旁和声旁分别是什么?
(2)说说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苹果的“苹”字?
(3)苹果是水果的一种,它的种类很多,说说你吃过或见过哪种苹果?
(4)谁愿意用“苹果”说一句话。
(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2、下面请同学们用同样方法自主识字,可以同桌讨论怎样记住其他生字。
3、根据字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方法学习生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然后请学生当小老师给大家讲字。
5、柿——木+市=柿,柿子、西红柿,请学生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找一找词语中还有那些是形声字?(葡、萄、糖、莓、肠)卜——用加一加的办法,竖加点就是卜。
6、课件演示“肉”字理动画图,了解肉字的演变过程;扩词训练:肉的种类有哪些?(鸡肉、牛肉、羊肉、猪肉……)
四、指导动手练习书写
1、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商品,并知道了它们的名字,还有他们名字里的14个汉字,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
想不想选几个写下来呀?
2、通过课件把要求会写的7个字拉到虚宫格里,让学生观察字形,主要是各个部位在虚宫格中的位置,同桌交流。
3、汇报各自的发现,师生可以随时补充、纠正。
4、教师在黑板一角的虚宫格里板书示范难写的字,边写边说明笔顺和字形。
5、学生在生字本上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纠正坐姿。
6、小组评价,选出好的以小组为单位,互换展览。
五、游戏巩固识字、写字
1、同学们,我们家附近有一个小型的市场,我发现那里的东西摆放的没有规律,现在老师带你们去转转,帮助它们归归类你们愿意吗?(模拟市场:三张课桌当货架,上面混合摆放着各种水果、蔬菜、肉制品的图片)
2、经过同学们的努力,物品的摆放井然有序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给这些商品做个标牌,好吗?
六、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选字填一填。
(市柿)城()()子()场西红()(平苹)()果()原()面()均(场肠)操()广()香()红()
七、布置作业
1、写课后词语
2、用自己的话把书中的“农贸市场”介绍给家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