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见心理精神问题的护理
- 格式:pptx
- 大小:2.97 MB
- 文档页数:100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与护理(一)离退休综合征1.评估①离退休前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②离退休前后生活境遇反差过大,如社会角色、生活内容、家庭关系等的变化;③适应能力差或个性缺陷;④社会支持缺乏;⑤失去价值感。
2.表现离退休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异常反应,主要体现在情结和行为方面,具体表现为坐卧不安,行为重复或无所适从,有时还会出现强迫性定向行走;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常出错;性格变化明显,容易急躁和发脾气,多疑,对现实不满,经常怀旧,并存有偏见。
大多数有失眠、多梦、心悸、阵发性全身燥热等症状。
心理障碍的特征可出现无力感、无用感、无助感和无望感。
3.预防与护理(1)帮助老年人正确看待离退休:退休是一个自然的、正常的、不可避免的过程。
(2)做好离退休心理行为准备:快到离退休年龄时,老年人可适当地减少工作量,多与已离退休人员交流,主动及早地寻找精神依托;退休前积极做好各种准备。
(3)避免因退休而产生的消极不良情绪:刚刚退休下来,不妨多与亲朋好友来往,将自己心中的郁闷、苦恼通过交谈等方式进行宣泄,及时消除和转化不良情绪,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和舒畅。
(4)营造良好环境:尽量多陪伴老年人,从而减少心理问题。
(5)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并组织老年人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让老年人感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二)空巢综合征1.评估①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感到冷清、寂寞,对离退休后的生活变化不适应;②对子女情感依赖性强,有“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及至老年正需要儿女做依靠的时候,儿女却不在身边,不由得心头涌起孤苦伶仃、自卑、自怜等消极情感;③自身性格方面的缺陷,对生活兴趣索然,缺乏独立自主、重新规划晚年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2.空巢综合征的主要表现(1)精神空虚,无所事事:子女离家后,父母原来多年形成的紧张有规律的生活被打破,转入松散的、无规律的生活状态,他们无法很快适应,进而出现情绪不稳、烦躁不安、消沉抑郁等。
(2)孤独、悲观、社会交往少:长期的孤独使空巢老人情感和心理上失去支柱,对自己存在的价值表示怀疑,陷入无趣、无欲、无望、无助状态,甚至出现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第五章 老年期常见心理与精神问题的护理一、最佳选择题A1型题1. 以下关于老年人心理变化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身心变化不同步进行 ''心理发展具有潜能和可塑性C. 心理变化体现出获得与丧失的统一D.心理变化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E.身心变化趋于同步2. 离退休综合征属于A.适应性障碍B.文化休克C.压力源D. 自理缺陷E.病理改变3. 下列引起空巢综合征的原因不包括A.子女无法与老年人居住在一起B.老年人对子女情感依赖性弱C. 部分已婚子女长久不探望老年人D.子女工作繁忙,顾不上照顾老年人E. 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或疾病缠身4. 空巢综合征表现不牟A.孤独 '''B.自责C.空虚。
寂寞D. 与子女相处不融洽E.抑郁、伤感5. 对居住高楼的老年人的运动指导正确的是A.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B.运动量要适当C. 循序渐进D.运动后心率要达到120次/分以上E. 高龄老人运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6. 为了高度警惕阿尔茨海默病,可将MMSE每年约下降的分值作为评判依据,该分值的临界值为A. 1分B. 2分C. 3分D. 4分E. 5分7. 下列对血管性痴呆的描述不符的是A.病程常呈现明显的波动性B.病程稳定发展C. 伴有局灶性神经系统的体征D.病因未明E.仅限于症状治疗,尚无有效的病因治疗8. 隐匿性抑郁症的主要临床特点是A.心境低落B.思维迟缓C.活动减少D. 记忆减退E.躯体症状为主9. 下列关于老年抑郁症的健康指导不妥的是A.坚持用药B.门诊复查C.临床治愈后即停药D.复发者维持治疗两年或更长E.家庭给予老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10. AD是指A.阿尔茨海默病B.血管性痴呆C.焦虑D.精神分裂症E.谱妄11. 阿尔茨海默病临床首发症状是A.记忆障碍B.定向障碍C.人格障碍D.思维障碍E.睡眠障碍12. 老年抑郁症发作最危险的病理意向活动是A.自杀企图和行为B.情感低落C.思维障碍D.意志活动减退E.躯体或生物学症状13. 有强烈杀企图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抑郁症者可考虑A.加大药物剂量治疗为主B.心理治疗为主C.支持治疗为主D.睡眠剥夺治疗为主E.电抽搐治疗14.对60岁以上第一次发病的抑郁病人,在达到临床治愈后至少应维持治疗A.半年B. —年C. 一年半D. 二年E. 二年以上15. 抑郁症病人自杀发生的最危险时期是A.饭后B.中午C.晚上D.凌晨E.傍晚16. 抑郁症病人食欲缺乏的护理不妥的是A.鼓励病人进食B.单独进餐C.少量多餐D.必要时鼻饲E.静脉营养17. 下列药物不会诱发抑郁症状的是A.利血平B.胍乙啶C.a-甲基多巴D.抗肿瘤药E.利尿剂A2型题1.李老太太,65岁,丧偶,儿女均在国外,现独居于家,近日因跌倒致股骨颈骨折卧床,感孤独、特别思念儿女、有自怜和无助的表述,不正确的护理方法是A.主动关心老人,满足其需要B.鼓励老人利用现代通信与子女沟通C.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多探视D.志愿者提供及时的、个性化服务E.送老人至清静处疗养2. 陈老先生因老年痴呆入住在老年病房。
老年焦虑症的护理措施概述老年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状态的持续存在。
这种疾病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其他身体疾病的加重。
因此,对于老年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和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老年焦虑症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护理人员和家属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问题。
护理措施1. 提供支持和安全感老年焦虑症患者通常会感到害怕和不安全,因此提供充分的支持和安全感十分重要。
护理人员和家属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给予患者陪伴和关注,让他们感到有人在身边;•创建一个安全的环境,包括保持室内明亮、整洁,减少噪音和刺激;•对患者进行耐心的沟通和倾听,尽量理解他们的担忧和恐惧。
2. 促进社交活动和交流老年焦虑症患者往往由于焦虑而趋于孤立,缺乏社交活动和交流。
护理人员和家属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促进患者的社交活动和交流:•鼓励患者参加兴趣小组、社区活动或志愿者工作等,提供一个社交的平台;•定期安排患者与亲朋好友见面,增加他们的社交圈子;•提供一些交流工具,如老年人专用社交媒体应用、书信、电话等,让患者能够随时与他人交流。
3. 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老年焦虑症患者常常表现出持续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和家属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倾听患者的情绪抒发,提供他们宣泄情绪的机会;•通过活动和娱乐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紧张和焦虑;•鼓励患者学习放松和应对焦虑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放松训练等。
4. 维护合理的生活作息老年焦虑症患者常常由于焦虑而出现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问题。
护理人员和家属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护患者的生活作息:•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包括固定的起床和睡觉时间;•避免给患者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吃过重的晚餐,以提高他们的睡眠质量;•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瑜伽等,有助于缓解焦虑和促进睡眠。
5. 提供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在一些情况下,老年焦虑症患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来控制症状。
第六章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与精神障碍的护理【重点、难点解析】1.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其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2. 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原则:适应原则、整体原则、系统原则、发展原则。
3.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坚强4)关系融洽5)适应环境6)人格健全7)行为正常。
一选择题:(一)A1型题相同知识点:心理健康的原则(1-4 题)1. 人是一个开放系统,受到所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这符合()A. 适应原则B. 整体原则C. 系统原则D. 发展原则E. 以上都不是答案:C2. 人是一个身心统一的整体,身心相互影响。
这符合()A. 系统原则B. 发展原则C. 适应原则D. 整体原则E. 以上都不是答案:D3.人是一个开放系统,受到所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只有从自然、社会文化、道德、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考虑和解决问题,才能达到系统内外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这符合()A. 系统原则B. 发展原则C. 适应原则D. 整体原则E. 以上都不是答案:A4. 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应充分考虑到人的心理状况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环境的可变性和可塑性。
这符合()A. 系统原则B. 发展原则C. 适应原则D. 整体原则E. 以上都不是答案:B相同知识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5-6 题)5. 属于心理过程的初始阶段,为最简单的心理活动是()A. 记忆B. 感知C. 思维D. 情绪E. 智力答案:B6. 属于人类认识过程的最高形式,为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A. 记忆B. 感知C. 思维D. 情绪E. 智力答案:C相同知识点:记忆(7-13题)7、下列有关老年人记忆力相关说法描述不正确的是:()A、近事记忆能力减退较远事记忆明显B、次级记忆保持得较好C、老年人逻辑记忆较好D、老人有意记忆能力下降E、再认能力的保持比回忆能力好答案:D8、下列不属于老年人的思维特点是:()A、不能集中极力思考问题B、计算速度减慢,计算能力减退C、自己熟悉专业的思维能力衰退较早D、思维的敏捷度、流畅性比中青年时差E、对语言的理解速度减慢,讲话变缓答案:C9. 老年人的各项心理特征中,衰退最早的是( )A.感知觉B. 记忆力C. 思维D. 人格E. 情绪答案:B10. 下列老年人的记忆功能错误的是()A.初级记忆保持得较好B. 次级记忆减退不明显C. 老年人意义记忆较好D. 机械记忆较差E. 再认能力的保持比回忆能力好答案:B11. 老年人记忆力下降的表现需除外 ( )A. 记忆的广度降低B. 远期记忆下降C. 再认能力减退D. 回忆能力减退E. 机械记忆下降答案:D12. 老年人对刚看过或听过的事物的记忆属于()A. 短时记忆B. 初时记忆C. 次级记忆D. 速时记忆E. 初级记忆答案:E13. 老年人对已听过或看过的事物的记忆属于()A. 短时记忆B. 初时记忆C. 次级记忆D. 速度记忆E. 初级记忆答案:C相同知识点:心理健康(14-16题)14.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中的首要标准是()A. 情绪健康B. 智力正常C. 意志坚强D. 适应环境E. 关系融洽答案:B15. 加强老年人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 指导老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B. 指导老人做好社会角色转换时的心理调适C. 教育老年人正确看待死亡D. 指导老人做好日常生活保健E. 鼓励老人尽量减少脑力劳动答案:C16. 指导老年人家庭共同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指导家人与老人相互理解B.促进家庭成员的相互沟通C.认真对待老人的再婚问题D.老人要善于倾听子女的意见和建议E.子女与父辈发生矛盾后要尽量回避以减少争执答案:D相同知识点: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17-19题)17. 导致老年人孤独的可能原因为()A. 丧偶B. 空巢家庭C. 离退休后远离社会生活D. 性格孤僻E. 以上均是答案:E18. 老年人产生自卑的原因是()A. 生理功能退化,疾病缠身B. 对事物消极的认知评价C. 社会因素的影响D. 性格的改变E. 以上均是答案:E19.临终患者家属悲伤的表现不包括哪个方面 ( )A. 情绪感觉方面B. 生理知觉方面C. 社会支持系统D. 认知方面E. 行为方面答案:C相同知识点:老年痴呆症(20-21题)20.关于老年人短记忆明显衰退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与感觉器官功能衰退有关B.由于大部分记忆都衰退,故早期的经历也不易记起C.脑功能衰退是导致短记忆明显衰退的原因之一D.主要表现为健忘,电话、地址常遗忘E.由于注意力减弱,故短记忆差答案:B21.老年痴呆症临床首发症状()A.记忆障碍 B.定向障碍 C.人格障碍 D.思维障碍 E.语言障碍答案:A相同知识点:其他(22-25题)22. 影响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因素不包括()A. 各种生理功能减退B. 家庭人际关系和经济状况的改变C. 社会角色的改变D. 疾病、丧偶、文化程度,E. 性别答案:E23. 老年人智力特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知觉整合能力随增龄而逐渐减退 B. 近事记忆力及注意力逐渐减退C.词汇理解能力随增龄而逐渐减退 D. 晶态智力并不随增龄而逐渐减退E.液态智力随年龄增长而减退较早答案:C24. 心理活动包括()A. 心理活动及现象B. 心理过程及人格C. 心理现象及人格D.个性气质和能力E. 遗传素质及人格答案:B25. 人的心理实质是()A. 心脏的功能B. 思维的结果C. 脑的机能D. 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应E. 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反应答案:C(二)A2型题相同知识点:人格类型(1-5题)1. 李某,女,61岁,为保持自己的外观、体型,热衷于饮食、保养和身体锻炼。
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注意事项如下:
1.尊重和理解:要充分尊重老人的意愿和感受,不要轻视或忽视
他们的心理需求。
同时,要理解老人的处境和情绪状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2.耐心和倾听:要耐心倾听老人的诉求和心声,不要打断或批评
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要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回应。
3.鼓励和肯定:要鼓励老人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和社会交往,肯定
他们的能力和成就。
同时,要鼓励老人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4.关注和照顾:要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
处理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问题。
同时,要给予老人足够的照顾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5.科学和专业:在进行心理疏导时,要遵循科学和专业的方法和
原则,避免对老人造成二次伤害或产生不良后果。
要了解老人的认知和情感特点,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疏导方案。
6.注意自身情绪管理:作为心理疏导人员,要时刻关注自身的情
绪状态,避免将个人情绪带入工作中。
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为老人提供更好的心理疏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