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高中政治必修4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587.50 KB
- 文档页数:11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一框 价值与价值观 .................................................................................................. - 1 -
第二框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 - 5 -
第三框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 - 8 -
第一框 价值与价值观
1.哲学上的价值
(1)内涵: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特点: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2.人的价值
(1)内容
①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实现了自我的满足,换言之,就是价值的自我实现。
(2)衡量标准
①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
②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辨析] 有人认为,人的价值就在于为团体作出的贡献。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
提示: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团体利益未必与社会和人类利益一致,甚至冲突,为团体作出贡献的人,未必有益于社会和人类。
1.价值
(1)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强调客体功能、属性与主体(不一定是人)需要之间的匹配程度。
2.人的价值的内涵
贡献和索取不是对等的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应该居于首位,“贡献越多,索取越多”的观点是片面的。因为人生价值的真正意义在于贡献,贡献始终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无私奉献”是我们应该大力倡导的精神。
3.对人的价值的评价
(1)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归根结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3)一个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均不可忽视,需要客观公正评价。
1.价值观: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2.价值观的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②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①价值观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
②价值观不同,人们在面对公义与私利、生与死等冲突时作出的选择也不同。
③我们倡导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辨析] 有人认为,价值观是衡量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如何认识这一问题?
提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价值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地位: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2)内涵 国家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价值目标
社会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价值取向
个人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价值准则
(3)性质
①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②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
④体现了时代精神。
(4)要求
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④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
⑤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
⑥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1.价值观
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实质 是一种社会意识
从领
域看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从性
质看 (1)从作用的性质看,不同性质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科学的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错误的、非科学的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阻碍作用
(2)从作用的内容看,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选择正确,才能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就会遭到失败
(3)从地位上看,价值观对人的认识评价、实践改造活动和人生道路选择具有导向作用,但不能说是决定作用
方法
论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当前,我们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原因
①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②我们倡导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它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值观是根本对立的。
(2)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①明确立足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②突出着眼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③强化聚焦点: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与话语权。
④紧抓推进点: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
⑤发挥优势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1.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应用示例:用于评价模范人物事迹的理论基础)
2.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3.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应用示例:用于分析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如人生价值观、生态价值观、科技价值观等)
4.正确的价值观会对人们产生积极的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会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我们倡导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5.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表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应用示例:用于分析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坚定文化自信等)
第二框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关系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2)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与社会存在: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2.要求
(1)原因: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措施: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3.社会历史性
(1)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化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意义: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内涵
(1)价值判断: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2)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三大特点
内涵 意义
社会历史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化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要求我们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主体差异性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评价。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差异,产生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 要求我们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可以用关键信息区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社会历史性的标志词有不同时代观念的演变、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认识和评价等;主体差异性的标志词有不同的人因阶级地位、立场、观点等的不同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
(1)原因
①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评价。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差异,产生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
[辨析] 有人认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人而异。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提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只有一个;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人而异并不否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与否的标准的客观性,那就是看其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2)要求: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