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夫妻关系 (2)
- 格式:ppt
- 大小:392.00 KB
- 文档页数:36
自考“婚姻家庭法”串讲资料第一章绪论必记内容:1.婚姻家庭的社会功能。
(1、实现人口再生产的职能;2、组织经济生活的职能;3、教育职能。
)2.2001年《婚姻法》修正的相关内容。
(1、总则中增加了保障婚姻法诸原则实施的禁止性条款,通过有关禁止偶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的规定,强化了对婚姻家庭主体人身权利的保护。
2、在结婚制度中增设了关于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规定,其内容包括婚姻无效和撤销的原因,撤销请求权人和请求权行使的时间以及婚姻无效和撤销法律后果等,从而为防治违法婚姻制定了必要的法律对策。
3、在家庭关系中改进了原有的法定夫妻财产制,界定了夫妻双方共有财产和一方所有财产的范围;同事还规范了夫妻财产约定,包括约定的内容、形式和效力;对有关亲子、祖孙、兄弟姐妹权利义务等规定也作了适当的修改。
4、在离婚制度中,对准予离婚的法定理由增设了若干列举性、例示性的规定,从而增强了法律在适用中的可操作性,有利于保障离婚自由,防止轻率离婚。
5、以专章规定救助措施和法律责任。
)第二章我国婚姻家庭法概述后,另一方,尤其是妻子乙方不论再婚与否,均有权处分继承的遗产,任何人不得干涉。
)第六章亲子关系1.亲子关系(即父母子女关系,在法律上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2.自然血亲(特点: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以血缘为纽带,只能因依法送养子女或父母子女一方死亡的原因而终止。
)3.拟制血亲(特点: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因法律行为或法定的扶养事实而成立,可因收养的解除或继父/母与生母/父离婚及相互抚养关系的变化而终止。
)4.亲权(监护权或父母权,未成年子女以其父母为法定监护人)5.抚养(是指父母在经济上对子女的供养和在生活上对子女的照料,包括负担子女的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等)6.赡养(是指子女对父母的供养,即在物质上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
)7.扶助(是指子女对父母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关心、帮助和照料。
夫妻生活协议书6篇篇1夫妻生活是婚姻关系中重要的一环,为了保障双方的权益,促进夫妻间的和谐关系,许多夫妻会签订一份夫妻生活协议书。
这份协议书旨在规范双方在婚姻中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双方在生活、财产、子女等方面的责任,以减少可能出现的纠纷和冲突。
第一章宗旨和适用范围1. 本协议旨在规范双方在婚姻中的权利和义务,明确生活准则,促进夫妻间的和睦相处。
2. 本协议适用于双方自愿签订并经双方协商一致的,具有法律效力。
第二章夫妻义务1. 忠诚守信。
双方应相互忠诚、守信,不得有外遇等严重违反婚姻伦理和道德的行为。
2. 共同生活。
夫妻双方应保持共同生活,并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3. 相互尊重。
在家庭中应相互尊重,不得采取暴力或侮辱等伤害行为。
第三章财产约定1. 财产共有。
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双方共同名下的房产、车辆以及银行账户等。
2. 财产分割。
在离婚时,应按照财产共有原则进行分割,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
3. 财产管理。
夫妻在生活中应共同管理家庭财产,共同承担家庭开支。
第四章子女教育1. 子女抚养。
双方应共同承担子女的教育和抚养责任,共同关心子女的成长。
2. 子女教育。
在子女教育方面,双方应共同商讨,形成一致意见,并相互尊重。
3. 子女权益。
保护子女的权益,不得对子女施加暴力或侮辱。
第五章协议效力1. 协议变更。
双方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协议进行调整修改,须经双方一致同意。
2. 协议解除。
如双方协商一致或达成离婚协议,本协议自动解除。
3. 协议争议。
如协议内容发生争议,可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
夫妻生活协议书是夫妻关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利于规范双方的行为,维护婚姻关系的稳定与和睦。
希望每对夫妻都能够认真履行协议中的约定,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创造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
篇2夫妻之间的相处方式千差万别,有的夫妻天天吵闹,有的夫妻和谐相处,而有的夫妻以冷战方式相处。
为了能够让夫妻生活更加顺利和幸福,很多夫妻会选择签订夫妻生活协议书,在协议书中规定双方在婚姻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为双方的婚姻生活提供一定的保障和规范。
第五章爱情、婚姻、家庭与性第一节性与伴侣“性”为何物?“性指的是以达到高潮为中心环节和本质标志,以生殖器反应为最终表现形式的人类身心过程。
在大多数情况下,性这个概念主要是指生物过程,并区别于其它生物过程。
”李银河说过,在西方有不同的性价值观,概括起来主要是两种:反性的价值观和褒性的价值观。
其中的反性的来自于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褒性的源于西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对比现在的中国社会,褒性的人数会越来越多,认为“性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中最紧密的、最亲热的方式”。
性的活动本身具有建立或保持了人际关系的意义。
在近年来出现的种种性学新名词里,可常常见到的,可能就是“伴侣”和“性伴侣”这两个词。
《美国人的性生活》一书的作者们是这样定义这两个词的:“伴侣”说的是与之结成比较长期的(一个月以上)性关系的那个人。
伴侣既包括正式的配偶,也包括在一个月以上的同居关系中的对方,而那些一夜风流式的性关系里的对方,美国作者们并不认为是伴侣。
“性伴侣”则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
它既包括所有类型的“伴侣”,也包括一切与之性交过的人。
也就是说,只要当事人跟某人性交过,那么不管次数是多少、双方的关系持续了多长时间,那个某人就都是当事人的性伴侣。
因此美国作者们只有在谈到婚姻关系或者同居关系时,才使用“伴侣”这个词;只有在谈到所有的性行为时,或者在专门谈到既没有结婚也没有同居的性关系时,才使用“性伴侣”这个词。
当然,对这种划分标准还存在着一些争议。
而且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语言里,也没有“性伴侣”这样的说法。
但是在目前的中国,性社会学研究者不得不使用伴侣和性伴侣这样两个词。
这是因为我们确实需要有这样一个词,来泛指一切性关系中的对方。
而且应该既不带褒义也不带贬义,而是个中性词汇。
第二节恋爱-寻找合适的对象及避开不适合的对象什么是爱情?词典中对爱情的定义则是:男女之间相互爱恋的感情(狭义)/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恋的感情(广义),是人际之间吸引的最强烈形式。
性机能的发育成熟导致青年人性意识的发展,两性间开始出现一些关注和情感上的吸引,有彼此接近的需求和倾向,趋向于了解对方,认识和接触异性的心理状态。
第1篇甲方(丈夫):[姓名]乙方(妻子):[姓名]鉴于甲方与乙方系合法夫妻关系,双方为了维护家庭和谐,增进夫妻感情,共同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特制定本协议,以规范双方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共同遵守。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协议旨在明确甲乙双方在家庭生活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以法律为准绳,结合双方实际情况,共同制定。
第二条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三条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解决。
第二章家庭责任与分工第四条家庭责任平等,双方应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包括但不限于:1. 家庭收支管理:甲方负责家庭财务的大致规划,乙方负责日常开支管理,双方共同商讨家庭重大财务决策。
2. 子女教育:双方共同负责子女的教育、培养,包括学习、品德、身心健康等方面。
3. 家务劳动:双方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分工家务劳动,如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
4. 家庭和睦:双方应共同努力,维护家庭和谐,避免家庭矛盾和争吵。
第五条分工安排:1. 甲方负责:(1)家庭财务规划与决策;(2)子女教育中的学业辅导、兴趣培养;(3)家庭重大事项的决策;(4)户外活动、旅游等家庭娱乐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2. 乙方负责:(1)家庭日常开支管理;(2)家务劳动;(3)子女生活照料;(4)家庭内部沟通协调。
第三章沟通与交流第六条双方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尊重对方意见,共同商讨家庭事务。
第七条沟通方式:1. 定期举行家庭会议,讨论家庭重大事项;2. 遇到问题时,及时沟通,寻求解决方案;3. 保持手机、微信等通讯工具的畅通,方便联系。
第八条沟通原则:1. 诚实守信,不隐瞒事实;2. 尊重对方,不轻易发火;3. 积极倾听,给予对方充分的表达机会;4. 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
第四章日常生活规范第九条双方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家庭卫生。
1. 甲方:(1)按时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2)爱护公共财物,不随意损坏;(3)不酗酒、赌博等不良嗜好。
2. 乙方:(1)按时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2)关心家人,体贴甲方;(3)不沉迷于网络游戏、购物等不良消费。
第一章绪论必记内容:1.婚姻家庭的社会功能。
P5 (1、实现人口再生产的职能;2、组织经济生活的职能;3、教育职能。
)2.2001年《婚姻法》修正的相关内容。
P33第二章我国婚姻家庭法概述必记内容:1.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P46(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实行计划生育。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禁止借婚姻索。
禁止重婚。
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
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2.保障原则实施的禁止性条款。
P54第三章亲属关系原理必记内容:1.亲属P62 (亲属的含义有二:一是生物遗传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亲属。
它泛指由婚姻、血缘所连接的一切具有血缘同源性、姻缘相关性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是法律意义的亲属,即得到法律确认、受到法律调整、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亲属。
)2.血亲P653.姻亲P664.亲等P70 (亲等,是计算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基本单位。
亲等数小的,表示亲属关系亲近,亲等数大的,表示亲属关系疏远。
)大题可能是:亲属关系的法律效力(A亲属在婚姻家庭法上的效力:抚养效力、继承效力、共同财产效力、禁婚效力。
B亲属在民法上的效力:法定代理效力、监护效力、对失踪人、精神病人的申请宣告效力。
C亲属在刑法的效力:犯罪构成效力、告诉、和解效力。
D、亲属在诉讼法上的效力:回避效力、上诉、申诉效力、申请执行效力。
E、亲属在劳动法上的效力: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探亲权等。
F、亲属在国籍上的效力:一定的亲属关系是取得中国国籍的前提条件;一定的亲属关系是可以申请退出中国籍的前提条件。
)还有必要记住,有关婚姻法的《司法解释》一,二的相关规定。
有助于在案例题中的运用第四章婚姻的成立必记内容:1.结婚P79 (结婚的成立,亦称结婚,是指男女双方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
)2.聘娶婚P82 (始创于西周)3.婚约P94 (男女双方以结婚为目的而作的事先约定。
第五章夫妻关系一、单项选择题。
1.家庭关系的核心是 ( )A.兄弟姐妹关系B.父母子女关系C.夫妻关系D.祖孙关系2.男女双方依法结合为夫妻的目的是 ( )A.减少寂寞B.相互利用C.传宗接代D.永久共同生活3.夫妻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归根结底决定于 ( )A.婚姻的基础B.夫妇的喜好C.法律的规定D.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4.“一与之齐,终生不改”一语出自 ( )A.《礼记•郊特性》B.《唐律疏议》C.《仪礼•丧服》D.《白虎通•三纲六记》5.现实中,我国现阶段夫妻法律地位 ( )A.男尊女卑B.夫权统治C.完全平等D.存在不平等的现象6.2001年修正后的婚姻法对夫妻婚姻住所决定权说法正确的是 ( )A.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B.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也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C.男方应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D.女方应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7.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 ( )A.男方的专属义务B.女方的专属义务C.男女双方的共同义务D.男方或女方的单方义务8.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夫妻人身关系不包括 ( )A.夫妻同居义务B.人身自由权C.婚姻住所决定权D.计划生育义务9.1804年《法国民法典》第229、230条规定,夫得以妻与他人通奸为由诉请离婚,而妻只能以夫与他人通奸,并在婚姻住所姘居为由诉请离婚。
这是规定了对妻严,对夫宽的 ( )A.夫妻同居义务B.人身自由权C.夫妻忠实义务D.计划生育义务10.将夫妻财产制分为共同财产制、分别财产制、剩余共同财产制、统一财产制和联合财产制的依据是 ( )A.夫妻财产制的发生根据B.夫妻财产制的内容C.夫妻财产制的适用情况D.夫妻财产制的效果11.我国法定夫妻共同财产制是 ( )A.一般共同制B.剩余共同财产制C.所得共同制D.婚后所得共同制12.2003年12月杨某父亲去世,2004年3月杨某与李某结婚,2004年5月杨某取得其父遗产:摩托车一辆,该摩托车属于()A.杨某B.李某C.杨、李二人共同财产D.由法院判定13.柴某与钱某办理了结婚登记,一直没有共同居住,两人如果离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下列不属于其夫妻共同财产的是 ( )A.柴某的工资B.钱某以其婚前个人财产投资股票所分红利C.柴某单位发给钱某的破产安置补偿费D.柴某结婚前继承结婚后取得汽车14.下列关于我国约定夫妻财产制说法正确是 ( )A.约定财产制不能排除法定财产制B.约定财产制的范围只包括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C.约定的内容只能有利于女方D.约定必须采用书面的形式15.李某与孙某婚前约定,无论婚前财产还是婚后所得均归各自所有并已经公证,何某也知道这一事实。
夫妻双方婚内协定例文范本【协定书】甲方(先生姓名)、乙方(女士姓名)双方自愿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家庭实际情况以及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就婚姻生活中的共同责任、权益等事项,经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供双方共同遵守。
第一章家庭财产1. 双方共同财产:根据婚前财产状况、婚后贡献、赡养子女情况等因素,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划分如下:(1)双方共同拥有的婚姻注册登记前已有的个人财产,归各自所有,不得侵犯对方权益;(2)婚姻登记后夫妻共同努力实现的财产增值,按照比例分配;(3)对于双方共同负债,应由双方共同承担。
第二章家务分工2. 家务分工:为维持家庭和谐,双方应共同分担家务劳动,提供一个平等、和谐的家庭环境。
(1)双方应就家务分工事项进行友好协商,制定详细的家务分工表,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2)如一方因某种特殊原因暂时无法承担家务劳动,另一方应给予理解和帮助;(3)如双方都因工作繁忙等原因无法承担家务劳动,可考虑寻找合适的家政服务或者双方共同分担雇佣家政人员的费用。
第三章子女教育3. 子女教育:双方应共同努力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条件,在子女教育方面达成以下共识:(1)共同关心和培养子女,共同承担抚养责任;(2)共同制定子女教育方针和计划;(3)共同支持子女的学业发展,并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辅导;(4)重要决策需共同商议,共同做出决策。
第四章个人权利与自由4. 个人权利与自由:夫妻双方应尊重彼此的个人独立和自由,有以下约定:(1)双方享有平等的婚姻权利,不得侵犯对方的人身权益和尊严;(2)双方有公平平等的享有职业、学习、社交等自由权利,不应互相限制;(3)对于个人隐私,双方应相互尊重和保护,不得侵犯对方的隐私权。
第五章夫妻关系维护5. 夫妻关系维护:为了维护和谐的夫妻关系,双方应共同努力,达成以下共识:(1)建立和谐、平等、相互尊重的婚姻关系;(2)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共同解决夫妻关系中的问题;(3)互相关心、关怀和支持,共同经营家庭;(4)在婚姻关系中保持忠诚和信任,不得有外遇行为。